CN112364315A -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4315A
CN112364315A CN202011206515.9A CN202011206515A CN112364315A CN 112364315 A CN112364315 A CN 112364315A CN 202011206515 A CN202011206515 A CN 202011206515A CN 112364315 A CN112364315 A CN 112364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virtual
virtual world
user classification
oper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651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西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atfook Network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Network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fook Network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fook Network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651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4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4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4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使系统将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使得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申请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根据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采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根据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根据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根据第二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目标服务器。

Description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联网协作是指各终端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之间进行通信协作。进行这种通信协作的通信系统具有服务器,并通过该服务器收发各终端之间的操作数据,使各终端能与其他终端联动,并进行协作。
现有技术中,一个联网协作通信系统往往会有多个不同的服务器,由于每个服务器的承载量有限,系统一般会根据用户在登录时各个服务器的负担来选择进入哪一个服务器。例如,在虚拟世界的应用中,用户在每一次登录虚拟世界时,系统会根据当前各服务器的承载量来确定用户所进入的服务器,由此导致用户在每一次登录虚拟世界时所进入的服务器可能都不一样,在不同服务器中登录虚拟世界所遇到的用户也都不一样,因此所遇到的用户存在不确定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使系统将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使得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所述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所述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所述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所述虚拟世界的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虚拟世界中包含有操作角色和虚拟对象,所述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控制所述操作角色与至少一个虚拟对象的交互次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在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对象中确定与所述操作角色交互次数最高的目标虚拟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确定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可选的,所述虚拟世界中包含有操作角色,所述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包括:
采集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对所述操作角色的移动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操作确定所述操作角色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至少一个停留区域;
在所述至少一个停留区域中确定目标停留区域,所述目标停留区域为所述操作角色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或停留次数最多的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停留区域确定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和所述用户特征确定用户分类标签。
可选的,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性别特征、用户年龄特征、用户地域特征、用户兴趣爱好特征和用户社交关系特征中的至少一种特征。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二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更新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请求,并根据修改内容更新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所述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所述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所述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所述虚拟世界的指令;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总线;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所述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保存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可选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保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可选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法通过在用户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采集用户的操作信息,而这些操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用户的行为和爱好,系统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使得用户在下次登录虚拟世界时,系统就会将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就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系统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系统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装置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将系统中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使得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也可以应用于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上,例如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或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手表、便携计算机终端也可以是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为方便阐述,本申请中以终端为执行主体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该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与用户通过虚拟世界建立连接,虚拟世界中可以包含有例如天空、地面以及河流等虚拟景像,虚拟世界中还包含若干虚拟对象,本申请中的虚拟对象可以是虚拟世界中例如墙、沟、悬崖、悬索、梯子、凸台等地形对象,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以及科幻角色等角色对象,还可以是虚拟世界中的其它虚拟道具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此外,虚拟世界中还包含有操作角色,用户可以控制该操作角色在虚拟世界中执行各种操作,例如移动操作、交互操作等。
终端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以确定当前登录账户,该第一登录指令实际代表用户在注册后,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所发出的登录指令。
102、根据该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在用户首次登录时,终端根据第一登录指令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将用户接入一个默认服务器,该默认服务器可以是接入时刻承载量最低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接入预先设定好的某一个服务器,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终端从默认服务器中获取虚拟世界数据包并向用户展示该虚拟世界,用户在接入后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移动、交互等操作。
103、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终端采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该第一操作信息是指用户在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在该虚拟世界中的发生操作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数据。操作信息即为用户的行为信息,具有相同或类似行为的特定人群一般也具有共同或类似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因此,通过采集第一操作信息,来获得用户的行为、爱好等信息,以使得终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及该用户终端的用户身份信息生成预设格式的操作信息记录文件,以使得后续终端能够通过分析该操作信息记录文件来进行用户的分类。
104、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该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终端通过分析所采集到的第一操作信息,提取能体现出用户行为、爱好等信息的操作信息,将该信息作为用户分类标签,即终端根据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行为、爱好等信息来确定用户分类标签。用户分类标签用于标识用户的个人属性,在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偏好、用户社交等维度通过若干关键词来对用户进行标识,例如职业、爱好、活跃度、星座等关键词。用户分类标签能够反映出用户两两之间行为、爱好的相似度,通过用户分类标签对用户进行分类,以使得终端可针对该用户分类标签来对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105、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该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该虚拟世界的指令;
终端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以确定当前登录账户,该第二登录指令实际代表用户非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所发出的登录指令,即代表用户在首次注册并登录虚拟世界后,第二次及往后延续的每一次登录。
106、根据该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该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在用户非首次登录时,终端根据该用户的用户分类标签来匹配目标服务器,目标服务器是指在该服务器中,同时接入有与该用户的用户分类标签相同或相似的其他用户,即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其他用户的服务器,由此使得用户能在虚拟世界中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人,提升用户体验。
107、根据该第二登录指令将该用户接入该目标服务器。
终端在确定目标服务器后,将用户接入该目标服务器,并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虚拟世界数据包并向用户展示该虚拟世界,用户即可在该虚拟世界中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采集用户的操作信息,而这些操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用户的行为和爱好,系统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使得用户在下次登录虚拟世界时,系统就会将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就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申请中虚拟用户分类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201、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该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202、根据该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203、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至步骤203与前述步骤101至步骤1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03中,终端所采集的第一操作信息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一、采集用户交互操作信息:
终端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控制该操作角色与至少一个虚拟对象的交互次数;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虚拟世界这种与各个虚拟对象的交互次数能反映出用户的偏好,例如:当用户与虚拟世界中的地形对象交互次数多能反映出用户对搭建场景的偏好较大,而当用户与虚拟世界中的角色对象交互次数多能反映出用户对沟通、交流的偏好较大。由此,终端可以通过采集该交互次数来对用户进行分类。
二、采集用户的移动操作信息:
采集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对该操作角色的移动操作;
根据该移动操作确定该操作角色在该虚拟世界中的至少一个停留区域;
在该至少一个停留区域中确定目标停留区域,该目标停留区域为该操作角色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或停留次数最多的区域;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移动也能反映出用户的偏好,尤其是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和停留次数最多的区域,例如:若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为风景地,则能反映出用户对观光的偏好较大,若用户停留次数最多的区域为商业街,则能反映出用户对购物的偏好较大等等。由此,终端也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目标停留区域来对用户进行分类。
204、获取该用户的用户特征;
除上述对用户操作信息的采集外,还可以获取用户的用户特征,该用户特征是指用户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地域特征、兴趣爱好特征和社交关系特征等等。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从用户预先填写的个人资料中获取,也可以从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对话文本信息中提取,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5、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和该用户特征确定用户分类标签,该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终端根据采集到的第一操作信息和获取到的用户特征来分析确定用户分类标签,用户分类标签用于标识用户的个人属性,在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偏好、用户社交等维度通过若干关键词来对用户进行标识,例如职业、爱好、活跃度、星座等关键词。用户分类标签能够反映出用户两两之间行为、爱好的相似度,通过用户分类标签对用户进行分类,以使得终端可针对该用户分类标签来对用户进行特定的操作。
206、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该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该虚拟世界的指令;
207、根据该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该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208、根据该第二登录指令将该用户接入该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6至步骤208与前述步骤105至步骤107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209、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二操作信息,并根据该第二操作信息更新该用户分类标签;
终端在将用户接入目标服务器后,仍然需要继续采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第二操作信息,该第二操作信息是指用户再次登录虚拟世界时,在该虚拟世界中的发生操作行为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因为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用户对虚拟世界的熟悉度与偏好改变而有所改变,因此终端需要继续采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操作信息,并根据操作信息更新用户的用户分类标签,以使得在后续登录时终端依然能为用户匹配合适的服务器。
210、接收该用户对该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请求,并根据修改内容更新该用户分类标签。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还需接收用户对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请求,因为可能存在部分用户对自己的用户分类标签不认同的情况,所以终端应向用户展示用户分类标签,并接收用户对该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由此使得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匹配合适的服务器,使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能碰到所需类型的人。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系统一个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该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第一接入单元302,用于根据该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单元303,用于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该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第二获取单元305,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该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该虚拟世界的指令;
匹配单元306,用于根据该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该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第二接入单元307,用于根据该第二登录指令将该用户接入该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用户首次登录虚拟世界时,采集单元303采集用户的操作信息,而这些操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用户的行为和爱好,确定单元304则根据这些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使得用户在下次登录虚拟世界时,匹配单元306和第二接入单元307就会将具有类似行为、爱好的用户分到同一个服务器中。由此,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就能够碰到与自己爱好类似的其他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系统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系统另一个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该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第一接入单元402,用于根据该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单元403,用于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确定单元404,用于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该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第二获取单元405,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该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该虚拟世界的指令;
匹配单元406,用于根据该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该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第二接入单元407,用于根据该第二登录指令将该用户接入该目标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该虚拟用户分类系统还进一步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408,用于获取该用户的用户特征;
确定单元404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操作信息和该用户特征确定用户分类标签;
采集更新单元409,用于采集该用户在该虚拟世界中的第二操作信息,并根据该第二操作信息更新该用户分类标签;
接收更新单元410,用于接收该用户对该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请求,并根据修改内容更新该用户分类标签。
本实施例系统中,各单元的功能与前述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虚拟用户分类装置,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虚拟用户分类装置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输入输出单元505、总线504;
处理器501与存储器502、输入输出单元505以及总线504相连;
存储器502保存有程序,处理器501调用程序以执行如上任一虚拟用户分类方法。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保存有程序,其特征在于,当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虚拟用户分类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所述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根据所述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所述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所述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所述虚拟世界的指令;
根据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世界中包含有操作角色和虚拟对象,所述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控制所述操作角色与至少一个虚拟对象的交互次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交互次数在所述至少一个虚拟对象中确定与所述操作角色交互次数最高的目标虚拟对象;
根据所述目标虚拟对象确定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世界中包含有操作角色,所述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包括:
采集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对所述操作角色的移动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操作确定所述操作角色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至少一个停留区域;
在所述至少一个停留区域中确定目标停留区域,所述目标停留区域为所述操作角色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或停留次数最多的区域;
根据所述目标停留区域确定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和所述用户特征确定用户分类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性别特征、用户年龄特征、用户地域特征、用户兴趣爱好特征和用户社交关系特征中的至少一种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二操作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信息更新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用户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对所述用户分类标签的修改请求,并根据修改内容更新所述用户分类标签。
8.一种虚拟用户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一登录指令,所述第一登录指令为首次登录虚拟世界的指令;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登录指令将用户接入默认服务器;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在所述虚拟世界中的第一操作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确定用户分类标签,所述用户分类标签为用于标识用户个人属性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第二登录指令,所述第二登录指令为非首次登录所述虚拟世界的指令;
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匹配与所述用户分类标签对应的目标服务器;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登录指令将所述用户接入所述目标服务器。
9.一种虚拟用户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总线;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以及所述总线相连;
所述存储器保存有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保存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2011206515.9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64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515.9A CN112364315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515.9A CN112364315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4315A true CN112364315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6515.9A Pending CN112364315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431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8161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llaborative search in virtual worlds
CN101630196A (zh) * 2008-07-17 2010-01-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标识并评定虚拟世界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46805A (zh) * 2010-07-30 2012-02-08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对象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10917629A (zh) * 2018-09-20 2020-03-27 北京默契破冰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用户行为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58161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llaborative search in virtual worlds
CN101630196A (zh) * 2008-07-17 2010-01-2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标识并评定虚拟世界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46805A (zh) * 2010-07-30 2012-02-08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对象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10917629A (zh) * 2018-09-20 2020-03-27 北京默契破冰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用户行为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4522B (zh) 推荐原生应用
CN108280115B (zh) 识别用户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45069B (zh) 页面版本的测试方法和装置、页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US9578119B2 (en) Method, server, and client for pushing and displaying splash screen
CN110909222B (zh) 基于聚类的用户画像建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902702B (zh) 短信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2273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o modify content
JP7307607B2 (ja) メディアベースのコンテンツシェアを容易に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CN10830681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服务器
CN111787042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64315A (zh) 一种虚拟用户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54319B (zh) 信用分值确定系统、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5760296A (zh) 页面数据处理与浏览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95606A (zh) 一种图像聚档方法和系统
CN114969493A (zh) 一种内容推荐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988954A (zh) 理财产品营销方法及装置
CN114282940A (zh) 用于意图识别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03979A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装置、资源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22826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2905872A (zh) 意图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7310B (zh) 建立智能服务索引以及推荐智能服务的方法
CN111339125B (zh) 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1241318B (zh) 选取对象推送封面图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5835145B (zh) 一种服务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46307B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