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2393B - Nr中多trp传输中用多个pucch的harq-ack处理 - Google Patents

Nr中多trp传输中用多个pucch的harq-ack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2393B
CN112352393B CN201980044363.6A CN201980044363A CN112352393B CN 112352393 B CN112352393 B CN 112352393B CN 201980044363 A CN201980044363 A CN 201980044363A CN 112352393 B CN112352393 B CN 112352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shared
data
indicator
shared channels
chann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43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2393A (zh
Inventor
A.巴姆里
铃木秀俊
李宏超
M.古普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12352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2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2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2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户设备、网络节点、以及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相应通信方法。根据一些实施例,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其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电路,其解码数据,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收发器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上发送该指示符。

Description

NR中多TRP传输中用多个PUCCH的HARQ-ACK处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这种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致力于下一代蜂窝技术的技术规范,其也被称为第五代(5G),包括“新无线电”(NR)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其在高达100GHz的频率范围内操作。NR是以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LTE-A)为代表的技术的追随者。NR计划促进提供单一的技术框架来解决几种使用场景、需求和部署场景,例如,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等。例如,eMBB部署场景可以包括室内热点、密集的城市、农村、市区宏小区和高速;URLLC部署场景可以包括工业控制系统、移动医疗(远程监测、诊断和治疗)、车辆实时控制、智能电网广域监控系统;mMTC部署场景可以包括具有大量具有非时间关键数据传输的设备(诸如智能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网络)的场景。eMBB和URLLC服务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需要非常宽的带宽,然而不同之处在于URLLC服务需要超低的等待时间。在NR中,物理层基于时频资源(诸如LTE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并且可以支持多天线操作。
对于像LTE和NR这样的系统,进一步的改进和选择可以促进通信系统以及属于该系统的特定设备的有效操作。
发明内容
一个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助于在使用多个发送和接收点的通信中提供鲁棒和及时的信令。
在一个一般的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电路,解码数据,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该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为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收发器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该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该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
在一个一般的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器,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在与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该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电路,基于该指示符和该相应指示符来确定该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在一个一般的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解码该数据;生成指示该数据是否已经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该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为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该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以及在分别与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发送该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该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
在一个一般的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在与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该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该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该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基于该指示符和该相应指示符来确定该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应当注意,一般或特定实施例可以实施为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或其任何选择性组合。
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加益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和附图中显而易见。这些益处和/或优点可以通过说明书和附图的各种实施例和特征单独获得,为了获得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益处和/或优点,不需要全部提供这些实施例和/或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3GPP NR系统的示例性架构,包括用于LTE eNB、gNB和UE的示例性用户和控制平面架构;
图2是示出用户设备从多发送和接收点的示例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数据接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由用户设备在多TRP布置中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ACK(确认)传输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由用户设备在多TRP布置中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ACK(确认)传输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由用户设备在多TRP布置中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ACK(确认)传输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图7是示出用户设备的电路的示例性结构的框图;
图8是示出示例性gNB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PDSCH和PUCCH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图表;
图10是示出gNB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PDSCH和PUCCH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图表;
图12是示出gNB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分组数据交换系统和分组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图表;
图14是示出gNB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PDSCH和PUCCH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图表;
图16是示出gNB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PDSCH和PUCCH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图表;
图18是示出gNB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基站和终端以及核心网络的通信系统的示例。这种通信系统可以是3GPP系统,诸如NR和/或LTE和/或UMTS。例如,如图1所示,基站(BS)可以是gNB(gNodeB,例如,NR gNB)或eNB(eNodeB,例如,LTE gNB)。然而,本公开不限于这些3GPP系统或任何其他系统。尽管实施例和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使用3GPP系统的一些术语来描述的,但是本公开也适用于任何其他通信系统,尤其是任何蜂窝、无线和/或移动系统。
在LTE和NR中,终端被称为用户设备(UE)。这可以是移动设备,诸如无线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具有用户设备功能的USB(通用串行总线)棒。然而,术语移动设备不限于此,通常,中继也可以具有这种移动设备的功能,并且移动设备也可以充当中继。
基站是网络节点,例如,形成向终端提供服务的网络的一部分的网络节点。基站是向终端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节点。
NR中的物理层可以提供多天线操作,诸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其可以例如包括使用数个(plural)或多个发送和接收点(多TRP)。例如,用户设备可以从数个TRP接收数据,其中数个TRP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网络节点控制。术语多点传输或协调多点传输(CoMP)也可以用于包括多TRP传输的多TRP通信。
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不限于特定的TRP布置,或者TRP和gNB之间的特定关系。因此,例如,多TRP操作可以由具有与TRP相对应的不同天线面板或无线电头端以及与相应天线一起操作的不同射频单元的gNB来执行。
此外,在多TRP中,关于TRP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有几种选择,并且两个TRP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例如,TRP可能很接近,因此UE从相似的角度接收来自这些TRP的信号。然而,TRP也可能彼此相距甚远,例如,在网络小区的远距离位置。由两个TRP服务的UE可以在不相关的信道上从相应TRP接收信令和向相应TRP发送信令。因此,可以最佳地利用信道分集的增益。
例如,多TRP可以分为两个高级别类别。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两个给定TRP之间的回程链路的回程类型来区分类别。一方面,理想的回程是非常高吞吐量和非常低等待时间的回程,诸如使用例如光纤的专用点对点连接。假设理想的回程允许TRP之间的通信具有大约或几乎0ms的延迟(例如,对于LTE-A,技术报告3GPP TR 36.932V15.0.0(2018-06)在6.1.3章节中提到了单向等待时间小于2.5us,但是其中不包括光纤/电缆中的传播延迟)。另一方面,非理想回程是诸如数字订户线路(DSL)、微波和其他类似中继的回程,并且对于两个给定TRP之间的通信,可以例如涉及在2ms或5ms范围内的有限(单向)延迟。
除了分类为理想回程和非理想回程之外,多TRP MIMO技术中的另外的分类可以针对基带电路如何在TRP之间共享而进行。例如,虽然两个给定TRP中的每一个都有不同的射频(RF)块,但TRP可以共享相同的基带电路。其中,RF块和基带电路之间的链路/回程可以是理想的或非理想的。可替代地,对于每个TRP,可以有不同的基带和不同的RF块。其中,基带电路和RF块之间的相应链路以及不同基带电路之间的链路可以是理想的或非理想的。
本公开提供了可以有助于多TRP操作并且尤其有助于实现可靠性和鲁棒性的方法。所公开的技术可以例如通过利用多TRP通信来促进满足URLLC的要求,但是不限于URLLC用例。例如,所公开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eMBB和mMTC用例。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包括理想和非理想回程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场景。
如上所述,多个相距甚远的TRP可以提供空间分集增益。这些空间分集增益的利用可以特别地促进在高频范围内的发送和接收,其中对于TRP和UE之间的任何链路或无线通信信道的阻塞是特别有可能的。鉴于此,本文公开的技术可以有助于多个点(诸如TRP)之间的协调,以调度控制信道和/或数据信道。
图2中示出了多TRP协调的示例性用例。数个TRP在相应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向UE发送相同的数据。在图2中,示出了两个TRP(TRP1和TRP2),它们分别在各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1和PDSCH2)上发送相同的数据。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两个TRP向UE发送相同数据的场景。发送相同数据的多个TRP可以包括两个以及更多数量的发送各个PDSCH的TRP。因此,本公开可以应用于这样的用例,即每个TRP发送其各自的PDSCH,并且相同数据流被用于各个PDSCH。
此外,分别属于多个TRP的多个PDSCH中的两个给定PDSCH可以具有相同或分别不同的MCS(调制和编码方案)。此外,多个PDSCH中的两个给定PDSCH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冗余版本。
当在多TRP通信中,每个TRP具有分开的相应PDSCH,但是这些分开的PDSCH都使用相同数据流并且传达相同数据,出现了如何处理HARQ-ACK(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确认)反馈的问题。
图3至图5示出了HARQ-ACK处理的一些示例性方案。其中,PUCCH1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在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UE向TRP1发送诸如HARQ-ACK反馈的控制数据,并且PUCCH2是用于从UE向TRP2的上行链路控制传输的控制信道。HARQ-ACK1是图2所示的对PDSCH 1的HARQ-ACK反馈,并且HARQ-ACK2是对PDSCH 2的HARQ-ACK反馈。
然而,如下面将要描述的,物理控制信道(PUCCH/PUCCH)的发送/接收方案,诸如图3至图5所例示的,可能没有最佳地利用和开发多TRP传输的好处。
在图3和图4中,单个PUCCH(图3中的PUCCH1和图2中的PUCCH2)承载反馈信号HARQ-ACK1和HARQ-ACK2。这种单个PUCCH传输可能面临鲁棒性问题,因为所使用的链路(图3中从UE到TRP1的链路,图4中从UE到TRP2的链路)可能处于堵塞。此外,未被服务的TRP(图3中的TRP2和图4中的TRP1)需要被通知其相应的PDSCH的HARQ-ACK,这可能导致等待时间增加,特别是如果在TRP1和TRP2之间存在非理想回程。
UE还可以向数个TRP发送具有相应的HARQ-ACK信号的相应的PUCCH。例如,在图5中,UE将PUCCH1发送到TRP1,并将PUCCH2分别发送到TRP2。然而,在UE响应于不能从其成功接收和/或解码数据的相应的PDSCH而在PUCCH中发送NACK(否定确认)的情况下,如果另一个TRP(或者在多于两个TRP的情况下的至少一个其他TRP)接收到指示其相应的PDSCH上的数据可以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肯定ACK),则可能发生来自接收NACK的TRP之一的不必要的重传。由于数据流对于两个(或所有)PDSCH是相同的,并且相同数据在PDSCH上被传达,因此从相应的数个TRP之一正确接收和解码数个PDSCH之一就足够。具体地,接收到NACK的TRP可能没有接收到回程控制信令,或者在来自接收到ACK的另一个TRP的非理想回程的情况下,以一定的延迟接收到该信令。延迟接收或没有接收到来自另一个TRP的ACK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重传。
本公开提供了包括收发器620(收发器/接收器)和电路630的用户设备(UE)610。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UE。
从图6可以看出,本公开还提供了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网络节点660。在通信系统中,UE和网络节点经由信道(例如,无线信道)相互连接和通信。此外,UE可以通过相应的无线信道与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连接,其中,在多于一个网络节点的情况下,网络节点进一步经由(非理想或理想)回程链路彼此连接。
为了将UE 610所包括的收发器620和电路630与网络节点所包括的收发器670和电路680区分开,术语“UE备收发器”、“UE电路”、“网络节点收发器”和“网络节点电路”也分别在说明书中使用。
UE收发器620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共享信道上分别所接收的数据(例如,用户数据或来自高于物理层的层的更高层数据)是相同的数据;例如,数据已经使用相同数据流而生成。
UE电路630是处理电路,其解码数据并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例如,UE电路630包括多信道处理电路635(或数信道处理电路)。例如,由图7举例说明的多信道处理电路635包括多信道数据解码电路736(例如,多PDSCH数据解码电路)和解码结果指示符生成电路737(例如,公共ACK/NACK生成电路)。
UE收发器620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上发送由UE电路630生成的指示符。其中,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信道和分别对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是用于使用多个HARQ过程来发送相同的数据的PDSCH和PUCCH,如在LTE、LTE-A或NR中所使用的,这些过程可以分别包括初始传输,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重传。与相应的PDSCH相关联的PUCCH承载HARQ-ACK信号(UE或NACK),其指示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解码。尽管PUCCH响应于相应的PDSCH(例如,与PDSCH1相关联的PUCCH1、与PDSCH2相关联的PUCCH2等),包括在HARQ-ACK信号中的指示符指示使用多个PDSCH成功解码,而不是指示仅使用相应的PDSCH获得的结果。
多个PDSCH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在相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中被发送,并且还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多个频率或带宽部分被接收。此外,多个PUCCH可以在相同的TTI被发送。因此,当涉及多个PDSCH/PUCCH时,本公开不涉及单个HARQ过程内的多个(重)传输,而是描述多个HARQ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执行相同数据的传输。如下文将进一步描述的,用于相同数据的传输的多个相互关联或链接的HARQ过程可以被认为构成多TRP HARQ过程。
然而,多个PDSCH可以在它们由UE向其发送/由UE从其接收的空间方向和/或在其上发送它们的各个波束方面不同。此外,取决于该实施例,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多个HARQ过程中的两个给定HARQ过程中用于编码和发送数据的MCS和/或冗余版本可以相同或不同。
对应于上述UE和网络节点,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UE的通信方法和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通信方法。
如图8所示,用于UE的通信方法包括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S810)数据的步骤,其中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该方法还包括解码(S820)数据和生成(S830)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的步骤。此外,该方法包括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上发送(S840)指示符的步骤。
根据以上对装置(UE和网络节点)和对应方法的描述,当UE 610接收来自多个TRP的每一个TRP的多个PDSCH中的单独的PDSCH时(例如,来自TRP1的PDSCH1和来自TRP2的PDSCH2),UE分别使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PUCCH(诸如(向TRP1的)PUCCH和(向TRP2的)PUCCH2),向多个TRP中的一个、多个或每个TRP发送回公共的(例如,组合的)HARQ-ACK结果(例如,公共的或组合的HARQ-ACK结果比特)。
因此,这里公开的技术可以有助于提供鲁棒性,因为它们提供了当一个或多个剩余的TRP处于阻塞状态时至少由一个TRP接收的HARQ-ACK信息。此外,本发明可以有助于减少在多个TRP之间交换HARQ-ACK信息时的回程等待时间,因为数个TRP将接收相同的(即,公共的ACK/NACK)信息。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几个示例性实施例。
例如,UE收发器620在分别与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发送指示符。第一示例如图9所示。
在图9(以及图11、图13、图15和图17)中,各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示出为嵌入矩形的阴影部分。矩形代表时间单位,诸如TTI,在其中执行相应的物理信道的传输,例如,时隙或时隙级别以下的时间单位,这取决于是执行基于时隙的通信还是非基于时隙的通信,并且取决于定义物理资源的子载波间隔的特定参数集,特别是时间(符号)和频率资源。然而,矩形内阴影部分的所描绘的布置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意图将本公开限制于在TTI内物理信道到特定物理资源的任何特定分派。此外,矩形也可以表示包括多个TTI的时间资源。此外,各个信道名称已经在阴影部分附近再现,以增强可读性。
一般地,TTI确定调度分配的定时粒度。一个TTI是给定信号映射到物理层的时间间隔。例如,传统上,TTI长度可以从14个符号(基于时隙的调度)到2个符号(非基于时隙的调度)之间变化。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被指定为组织成由10个子帧(持续时间1ms)组成的帧(持续时间10ms)。在基于时隙的传输中,子帧进而被分成时隙,时隙的数量由参数集/子载波间隔定义,并且指定值的范围在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10个时隙到240kHz的子载波间隔的320个时隙之间。每一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对于普通循环前缀是14,对于扩展循环前缀是12(参见3GPP TS 38.211V15.0.0(2017-12)的第4.1节(通用帧结构)、第4.2节(参数集)、第4.3.1节(帧和子帧)和第4.3.2节(时隙))。然而,用于传输的时间资源的分配也可以是非基于时隙的。具体地,非基于时隙的分配中的时隙可以对应于小时隙(mini-slot)而不是时隙。即,一个或多个小时隙可以被分配给所请求的数据/控制信令传输。在非基于时隙的分配中,TTI的最小长度通常可以是2个OFDM符号。
在几个示例性实施例中,UE收发器620分别从多个(两个或更多个)TRP(诸如如图2所示的TRP1和TRP2)接收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中,UE收发器620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分别向多个TRP发送指示符。因此,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和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从相同的TRP接收/发送到相同的TRP。在这些情况下,上行链路信道和与上行链路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信道是UE与相同的TRP之间的链路。
应当注意,尽管本公开提供了具有两个TRP的场景的一些示例,但是以上和以下实施例直接且类似地适用于使用多于两个TRP的多TRP场景。
此外,如上所述,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例如,PDSCH)使用相同的数据流来发送相同的数据。因此,要求该相同的数据对多个TRP中的每一个可用,例如,通过回程链路在TRP之间可用。在一个示例性的、非限制性的场景中,各个TRP具有相同的基带单元,但是对于多个TRP中的每一个分别具有不同的RF块。在该场景中,多个RF单元到基带单元之间的链路可能是非理想的。然而,由于该示例性场景是非限制性的,因此,如果没有相反的指示和/或上下文没有相反的指示,则前面和下面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通过理想或非理想回程链路彼此连接并连接到相应RF单元的单个和多个基带单元的任何其他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UE生成和发送的指示符是公共的或组合的指示符,其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具体地,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此外,公共结果可以是基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的结果。
因此,单个HARQ-ACK比特(即,公共指示符或组合的指示符)指示基于由UE电路630对分别包括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同数据的多个实例执行的处理的成功解码。例如,在执行解码之前,来自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可以被组合以生成单个组合码字。可替代地,来自相应的PDSCH的数据的多个实例可以首先被单独处理,然后基于多个解码结果来生成单个组合HARQ-ACK比特。
解码结果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UE电路630分别(单独地)解码对应于和表示分别在多个PDSCH中的相同数据的码字,确定对来自多个PDSCH的每个相应码字的解码是否成功。例如,UE电路分别对解码数据执行CRC(循环冗余校验),以确定解码是否成功。基于各自校验的结果,UE电路630生成相应的指示符(例如,一比特指示符),其指示CRC的相应结果。基于相应的指示符或基于解码的单独结果和使用校验相应PDSCH的CRC,UE电路生成公共指示符。
例如,处理电路分别解码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对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逻辑(或二进制)“或”运算。公共指示符是指示逻辑“或”运算的各个结果的一比特指示符。UE电路630对(分别从多个TRP发送的)多个PDSCH中的每个PDSCH进行单独解码,并且通过对相应比特应用逻辑“或”函数来组合根据分别执行的CRC的相应HARQ-ACK结果或比特,以生成作为单个比特的公共指示符。单个比特(即,指示逻辑“或”运算结果的值)可以在多个PUCCH的每一个上被发送到多个TRP中相应的TRP。
本公开不限于逻辑“或”函数/运算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执行通过对来自多个PDSCH中的至少一个的数据进行单独处理(解码和CRC)来确定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操作就足够。具有(肯定)ACK值的组合HARQ-ACK比特在至少一个单独解码过程成功时生成,并且具有表示NACK值的组合HARQ-ACK比特在使用相应的PDSCH的单独解码过程都不成功时生成。
例如,在图9所示的两个PDSCH的情况下,通过分别在针对对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1和PDSCH2的单独的相应HARQ-ACK比特HARQ-ACK1和HARQ-ACK2之间执行逻辑“或”函数,生成组合HARQ-ACK结果比特。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UE的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执行逻辑“或”函数。在接收步骤S1010中,UE接收PDSCH 1和PDSCH 2中的相同的数据。步骤S1020包括使用相应的PDSCH进行单独解码,分别执行CRC以及生成分别对应于多个PDSCH的相应HARQ-ACK指示符HARQ-ACK1和HARQ-ACK2。在步骤S1030中执行“或”函数以生成组合HARQ-ACK比特(例如,可以名为“HARQ-ACK_comb”),其表示使用多个PDSCH解码数据的公共结果。图10所示的方法还包括,作为发送步骤S1040,在与相应的PDSCH相关联的每个相应的PUCCH上发送“或”函数的应用结果作为组合HARQ-ACK比特。
对PDSCH的单独解码结果应用逻辑“或”运算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有助于提供传输效率,因为即使正确地解码多个PDSCH中的一个PDSCH,也没有来自多个TRP中的任何一个的重传需要执行。另外,这些实施例可以在在不同的PDSCH上分别利用不同的MCS(或不同的冗余版本)时使用。
本公开可以通过使用来自多个TRP的相应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通过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向相应PDSCH发送相同的公共指示符而有助于利用空间分集。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组合的指示符在一个PUCCH上被发送到多个TRP中的一个,这可能就足够。此外,如上述图9和图10所示,来自相应TRP的多个PDSCH中的每一个在UE处被单独解码,并且使用上述逻辑“或”函数对在多个PDSCH的各个解码结果上执行的每个CRC的HARQ-ACK结果进行组合。然而,如图11所示,由逻辑“或”运算S1030产生的单个比特仅在PUCCH 1上被发送。
例如,如图12所示,步骤S1010至S1030与图10所示的方法相同。然而,在发送步骤S1240中,UE仅在PUCCH 1上发送由逻辑“或”运算产生的组合HARQ-ACK比特。
具体地,如果与UE和TRP1之间的上行链路上的信道质量相比,UE和TRP2之间的上行链路信道质量差,则可能没有必要向TRP2发送公共指示符。此外,在相应的TRP之间的理想回程链路可以有助于补偿向TRP2的省略的PUCCH传输。并且,在宽波束和两个TRP相对彼此靠近的情况下,单个PUCCH传输可能足以在两个TRP处被接收。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组合的指示符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被发送,相应的指示符也可以在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被发送。
例如,UE电路630为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相应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UE收发器620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公共指示符(上述组合HARQ-ACK比特)和指示分别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因此,除了组合一比特HARQ-ACK指示符之外,相应的单信道或单独的HARQ-ACK指示符(例如,相应的比特HARQ-ACK1和HARQ-ACK2)分别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PUCCH1和PUCCH2)中的每一个上被发送到相应的TRP。
从信道质量指示以及链路自适应和/或动态点选择的角度来看,在相应的PUCCH上发送多个单独的HARQ-ACK比特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当由一个TRP接收单独的HARQ-ACK指示符所指示的NACK时,可以选择与接收NACK的该TRP不同的TRP来执行后续的PDSCH传输,作为多个TRP之一,以替代在随后的TTI中已经接收NACK的TRP。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UE收发器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ACK/NACK信号,该ACK/NACK信号包括基于逻辑“或”运算生成的公共(组合)指示符和指示从相应的TRP在相应的PDSCH上发送的数据的成功或不成功解码的相应的单独指示符。因此,分别在多个PUCCH上发送的多个ACK/NACK信号各自包含两个HARQ-ACK比特,即公共指示符(一比特指示符)和相应指示符(其也可以是一比特指示符)。
在图13中通过在相应的PDSCH和PUCCH之间添加箭头(该箭头相对于图9而添加)示意性地示出除了单个组合HARQ-ACK比特之外,单独的相应指示符的生成和发送。图14中示出了用于UE除了单独指示符之外还发送多个相应的单独指示符的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发送步骤1440不同于图10所示的步骤1040之处在于UE通过在PUCCH2上发送组合比特和单独的HARQ-ACK2指示符,而不是在两个PUCCH上仅发送组合指示符,在PUCCH1上发送组合指示符和单独的指示符HARQ-ACK1。
然而,对于除了公共一比特指示符之外还提供多个PUCCH中的每一个上的相应比特的情况,本公开不限于在单个信号(HARQ-ACK信号)内或在相同传输实例中同时发信号通知相应的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具体地,在公共指示符的生成已经完成之前,相应的指示符可能已经被发信号通知。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UE电路执行或完成执行逻辑“或”运算或公共指示符的生成之前,UE收发器620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发送相应的指示符。
在图15中示出了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1和PDSCH2以及分别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1和PUCCH2的示例。可以看出,两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都有两个实例。相同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这两个实例象征着单独的(各自的)HARQ-ACK指示符在与公共HARQ-ACK指示符不同的时间实例或传输实例处被发信号通知。例如,在多个信道中的每一个信道上,公共指示符可以在TTI之后邻近的TTI中被发信号通知,在TTI中,单独的HARQ-ACK指示符被发送。然而,根据特定用例的等待时间要求,在发送单独的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的TTI之间可能有一个或多个TTI。作为另一个示例,相应的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在相同的TTI上被发送,其中它们可以在分别不同的PUCCH上被发送,这些PUCCH都与相应的PDSCH相关联。此外,图15的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本公开并不限于使用相同或不同的频率/带宽来发送相同的公共控制信道中的单独的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
第一,分别与多个PDSCH中的一个相对应的单独的相应指示符或HARQ-ACK指示符分别在多个PUCCH上被发送。
第二,组合HARQ-ACK比特(例如,逻辑“或”运算的结果)在每个PUCCH上发送。
图16示出了用于UE分开发送单独的和组合HARQ-ACK指示符的通信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与先前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相比,包括发送步骤S1625,其中HARQ-ACK1和HARQ-ACK2(相应指示符)在第一时间实例上分别在PUCCH1和PUCCH2上被发送。在另一发送步骤S1640中,在第二传输实例上在PUCCH1和PUCCH2(或更一般地,多个PUCCH中的每一个)上发送公共指示符(组合HARQ-ACK比特)。
如以上参考图14和图15描述的实施例所指示的,单独的HARQ-ACK比特可以促进信道质量指示/估计、无线电链路自适应和/或动态点(TRP)选择。然而,在当前描述的实施例中,组合HARQ-ACK比特比相应单独的HARQ-ACK比特发送得更晚,因为其生成可能相对于单独的解码和CRC被延迟。此外,可以促进单独的HARQ-ACK比特的更快或更及时的传输。
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共指示符是通过对PDSCH数据的相应解码/CRC结果执行诸如逻辑“或”的运算而生成的一比特指示符。然而,作为生成这种公共指示符的替代方案,本申请还提供了其中公共指示符包括分别表示多个PDSCH的解码成功的多个比特的实施例。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公共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例如,在两个TRP分别发送PDSCH的场景中,值“10”可以表示数据已经从PDSCH1成功解码,而没有从PDSCH2成功解码。
具有包括数个比特的公共指示符的本实施例可以有助于减少由UE执行的处理,因为不需要执行诸如二进制“或”函数的逻辑运算来生成公共指示符。具体地,当TRP的数量不太大时,例如,如果有两个TRP在主动发送数据,这样的实施例可以有助于HARQ-ACK过程。然而,对于在相应的PDSCH上向UE发送相同数据的大量TRP,使用一比特指示符的任何前述实施例可以有助于保持信令开销较小。
所接收的数据的组合
根据上面描述的一些实施例,解码(和循CRC)已经使用多个PDSCH分开执行,并且公共一比特指示符已经基于对单独的解码结果进行处理,例如,逻辑“或”运算。
然而,可以被组合(例如,通过应用软组合)在分别的PDSCH上接收的数据,而不是解码结果,并且对组合的数据/码字执行解码和CRC。组合HARQ-ACK比特/公共指示符是通过软组合分别从每个TRP接收的信号,并通过执行单个CRC校验来生成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UE电路630对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执行软组合,解码通过软组合而获得的组合数据,以及基于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来生成指示符。
当应用软组合时,来自多个PDSCH的相同数据的各个实例(例如,多个码字或数据分组)可以在逐比特或逐(OFDM)符号的基础上进行组合。为了应用软组合,在多个PDSCH上接收的相应数据分组具有相同数量的比特/符号。因此,当相同的MCS用于多个PDSCH(例如,PDSCH1和PDSCH2)时,利用使用软组合的实施例。
UE对分别从多个TRP在多个PDSCH上接收的数据进行软组合,生成组合的CRC,并将组合的CRC的结果发送到多个PDSCH中的每一个。因此,如图17所示,通过执行软组合数据的CRC来生成单个组合HARQ-ACK比特(公共指示符,如在一些上述实施例中是一比特指示符)。
图18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其包括对在多个PDSCH(例如,PDSCH1和PDSCH2)上接收的数据进行软组合的软组合步骤S1815。在解码步骤S1825中,UE电路630解码组合数据,对所解码的数据执行CRC,并生成指示组合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解码的公共指示符。
除了对来自多个PDSCH的数据进行软组合之外,如果传输是多个HARQ-ACK过程的重传,则组合的码字可以进一步与在一个或多个先前传输中获得的码字软组合。
应用软组合的实施例提供了单个比特的HARQ-ACK信息,而无需预先生成相应的HARQ-ACK比特。它们可以有助于使HARQ-ACK信息在发送PDSCH的多个TRP中的每一个上可用,而不需要理想回程。
如上所述,如图6所示,与任何前述实施例相关,本公开提供了网络节点660(例如,NR基站/gNB),包括收发器670和电路680。网络节点收发器670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例如,使用相同的数据流)。在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网络节点收发器670接收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符。网络节点电路680基于该指示符来确定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例如,网络节点电路680包括多信道处理电路685,多信道处理电路685确定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数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一个被成功解码。
对应于网络节点66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的通信方法。该网络节点通信方法包括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步骤。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该方法还包括在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的接收步骤,该指示符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以及基于所接收的指示符来确定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步骤。
例如,网络节点在PDSCH上向UE发送数据,并且PDSCH是由UE从多个TRP接收的多个PDSCH中的一个。在多个PDSCH和对应的PUCCH中的每一个上,可以执行相应的HARQ-ACK过程。
基于使用指示符确定数据是否已经被接收PDSCH的UE成功解码,网络节点继续或终止HARQ过程。如果公共指示符指示(肯定)ACK的值,则HARQ过程终止,并且不进行进一步的重传。因此,如果数据可以基于软组合的结果或基于至少一个PUSCH的传输成功的解码而被成功解码,则在分别从多个TRP发送的PDSCH和多个PDSCH中的任何一个中不再执行重复。仅当使用任何PDSCH的数据解码过程都不成功时,需要在任何PUSCH中进行至少一次重传。
因此,多个HARQ-ACK过程例如在多TRP通信中执行相同数据的传输。多个PUCCH中的每一个分别由相同的TRP接收,已经从该相同的TRP发送了与PUCCH相关联的PDSCH。
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和多个TRP之间的不同关联是可能的。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在传输中所使用的PDSCH可以是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一下行链路信道。网络节点收发器670包括第一TRP,并且,使用第一TRP在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使用第一TRP在与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网络节点还包括回程接口,并且通过回程接口发送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用于调度通过第二TRP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数据的传输。
例如,回程接口可以是从gNB的基带单元到控制第二TRP的RF操作的RF单元的回程链路的接口,其中第二TRP和RF单元可以包括在网络节点中或者与网络节点相关联。
可替代地,回程接口可以是从网络节点(或其基带单元)到可以与不同的(远程网络)网络节点相关联和/或被不同的(远程网络)网络节点包括的基带单元的回程链路的接口。
回程链路可以用于向两个或更多个给定网络节点发送数据和/或控制信息以及从两个或更多个给定网络节点接收数据和/或控制信息,该给定网络节点在相应的HARQ-ACK过程中使用相应的TRP来发送数据,或者用于发送和/或接收在相应的HARQ过程上调度发送/接收的调度数据。
使用多个TRP来执行的相应HARQ-ACK过程可以被认为是单个多TRP HARQ过程,其包括使用多个PUSCH和对应的PUCCH的传输。具体地,HARQ过程被终止,并且如果数据已经被成功解码,则不再进行重传,而不管从中可以执行成功解码的(一个或多个)特定PDSCH。
一个完整的多TRP HARQ-ACK过程可以在每次传输中使用相同的多个TRP。然而,可以在给定UE的HARQ-ACK过程之间或者在多TRP HARQ-ACK过程的后续传输之间切换TRP以及由此的PDCCH。可以使用PDCCH调度分别(至少部分地)包括不同TRP的TRP集合之间的切换。此外,可以使用回程将协调信息从网络节点发送到另一网络节点和/或一个或多个TRP,该协调信息也可以包括哪些TRP将用于后续传输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分别不同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在两个给定的PDSCH上发送数据。例如,网络节点电路使用不同于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第二MCS的第一MCS来编码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信道中的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如上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从不同于用于发送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TRP的TRP被发送的。如上所述,如果UE分开执行并解码和CRC校验来自相应PDSCH的数据,则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MCS。
本公开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与硬件协作的软件来实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部分或全部由诸如集成电路的LSI实现,并且在每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每个过程可以部分或全部由相同的LSI或LSI的组合控制。LSI可以单独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包括部分或全部功能块。LSI可以包括与其耦合的数据输入和输出。根据集成度的不同,这里的LSI可以被称为IC(集成电路)、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然而,实现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可以使用在制造LSI之后可以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中可以重新配置布置在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配置处理单元。本公开可以被实现为数字处理或模拟处理。如果由于半导体技术或其他衍生技术的发展而使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取代LSI,则可以使用未来的集成电路技术来集成功能块。生物技术也可以应用。
本公开可以通过任何种类的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设备或系统来实现,其被称为通信装置。
这种通信设备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电话(例如,蜂窝电话(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例如,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上网本)、相机(例如,数字静态/视频摄像机)、数字播放器(数字音频/视频播放器)、可穿戴设备(例如,可穿戴相机、智能手表、跟踪设备)、游戏控制台、电子书阅读器、远程健康/远程医疗(远程健康和医疗)设备以及提供通信功能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飞机、轮船)及其各种组合。
通信装置不限于便携式或可移动的,并且还可以包括任何种类的非便携式或固定的装置、设备或系统,诸如智能家庭设备(例如,电器、照明、智能仪表、控制面板)、自动售货机和“物联网(IoT)”网络中的任何其他“事物”。
通信可以包括通过例如蜂窝系统、无线LAN系统、卫星系统等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交换数据。
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诸如控制器或传感器的设备,其耦合到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例如,通信装置可以包括产生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控制器或传感器,这些信号由执行通信设备的通信功能的通信设备使用。
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基础设施,诸如基站、接入点,以及与例如上述非限制性示例中的装置通信或控制这些装置的任何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电路,解码数据,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其中,收发器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上发送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指示符。
例如,收发器分别从多个发送和接收点(TRP)接收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分别向多个TRP发送指示符。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其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该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
例如,电路分别解码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对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逻辑“或”运算,并且公共指示符指示逻辑“或”运算的结果。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路为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并且,收发器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公共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
例如,收发器分别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包括公共指示符和相应指示符的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发器在电路完成执行逻辑“或”运算之前,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相应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分别解码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例如,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已经使用不同于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第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第一MCS来编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路对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执行软组合,解码通过软组合获得的组合数据,以及基于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来生成指示符。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包括:收发器,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在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以及电路,基于该指示符来确定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收发器包括第一发送和接收点(TRP),并且,使用第一TRP在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使用第一TRP在与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并且网络节点还包括回程接口,并且通过回程接口发送用于调度由第二TRP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调度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电路使用不同于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第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第一MCS来编码用于在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其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该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
例如,公共指示符指示对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的逻辑“或”运算的结果。
例如,收发器接收公共指示符和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由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
例如,收发器接收包括公共指示符和相应指示符的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
例如,电路在公共指示符之前接收相应指示符,相应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在分开的ACK/NACK信号中被接收。
例如,并且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符指示通过对来自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进行软组合而获得的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
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解码该数据;生成指示该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以及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上发送该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符是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被发送的。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分别从多个发送和接收点(TRP)被接收的,并且该指示符是分别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被发送到多个TRP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其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该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分别解码,并且该方法包括对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逻辑“或”运算,并且公共指示符指示逻辑“或”运算的结果。
例如,该方法包括:为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并且公共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是分别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上被发送的。
例如,在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包括公共指示符和相应指示符的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是分别被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的相应指示符在完成执行逻辑“或”运算之前被发送。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分别解码,并且该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例如,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已经使用不同于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第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第一MCS来编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对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执行软组合,解码通过软组合获得的组合数据,以及基于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来生成指示符。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在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以及基于该指示符来确定该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例如,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TRP在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使用第一TRP在与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符;以及通过回程接口发送用于调度由第二TRP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的数据发送的调度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例,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电路的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该方法包括使用不同于用于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的第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第一MCS来编码用于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其指示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该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
例如,该公共指示符指示对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的逻辑“或”运算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公共指示符和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由所述网络节点发送的相应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而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被接收。
例如,包括公共指示符和相应指示符的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被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相应指示符是在接收公共指示符之前被接收的,相应指示符和公共指示符在分开的ACK/NACK信号中被接收。
例如,该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指示符指示通过对来自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进行软组合而获得的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
总之,本公开涉及用户设备、网络节点、以及用户设备和网络节点的相应通信方法。根据一些实施例,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其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电路,其解码数据,生成指示数据是否已经使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收发器在分别与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至少一个上发送指示符。

Claims (13)

1.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收发器,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
电路,
解码所述数据,
生成指示所述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所述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
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所述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
所述收发器在分别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所述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分别从多个发送和接收点TRP接收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以及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分别向所述多个TRP发送所述指示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公共指示符是一比特指示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电路分别解码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对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各个解码结果执行逻辑“或”运算,并且所述公共指示符指示所述逻辑“或”运算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分别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包括所述公共指示符和所述相应指示符的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电路完成执行所述逻辑“或”运算之前,在所述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发送所述相应指示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其中,所述电路分别解码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并且所述指示符包括多个比特,每个比特指示所述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相应一个被成功解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电路对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接收的数据执行软组合,解码通过所述软组合获得的组合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组合数据的解码结果来生成所述指示符。
9.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收发器,
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以及
在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所述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
电路,基于所述指示符和所述相应指示符来确定所述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收发器包括第一发送和接收点TRP,并且,使用所述第一TRP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数据,使用所述第一TRP在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指示符和所述相应指示符,以及
所述网络节点还包括回程接口,并且通过所述回程接口发送用于调度由第二TRP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数据的调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是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电路使用不同于用于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第二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所述数据的第二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第一MCS来编码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的所述数据。
12.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接收数据,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接收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
解码所述数据;
生成指示所述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所述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
为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生成指示所述数据是否已经使用相应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解码的相应指示符;以及
在分别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联的多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每一个上发送所述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
13.一种用于网络节点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发送数据,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所发送的数据分别是相同的数据;
在与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接收指示所发送的数据是否已经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成功接收和解码的指示符和指示分别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相关联的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码结果的相应指示符,所述指示符是公共指示符,所述公共指示符指示使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的至少两个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进行解码的公共结果;以及
基于所述指示符和所述相应指示符来确定所述数据是否已经被成功接收和解码。
CN201980044363.6A 2018-10-31 2019-10-23 Nr中多trp传输中用多个pucch的harq-ack处理 Active CN112352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203856.2 2018-10-31
EP18203856.2A EP3648383A1 (en) 2018-10-31 2018-10-31 Harq-ack handling with multiple pucch in multi-trp transmission in nr
PCT/EP2019/078853 WO2020089009A1 (en) 2018-10-31 2019-10-23 Harq-ack handling with multiple pucch in multi-trp transmission in n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2393A CN112352393A (zh) 2021-02-09
CN112352393B true CN112352393B (zh) 2024-05-03

Family

ID=6405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4363.6A Active CN112352393B (zh) 2018-10-31 2019-10-23 Nr中多trp传输中用多个pucch的harq-ack处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1528100B2 (zh)
EP (3) EP3648383A1 (zh)
JP (1) JP7471241B2 (zh)
CN (1) CN112352393B (zh)
WO (1) WO20200890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2859A (zh) * 2019-07-16 2021-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探测方法及装置
US11723023B2 (en) * 2020-05-07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llisions in multiple-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oints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801A (zh) * 2008-01-08 2013-07-24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918211A (zh) * 2011-11-01 2014-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21304A (zh) * 2012-06-14 2015-04-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设备
CN105265014A (zh) * 2013-11-15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293248A (zh) * 2015-11-04 2018-07-1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7602B2 (en) * 2009-09-29 2014-04-0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KR101974900B1 (ko) * 2012-01-19 2019-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69165A1 (en) * 2012-05-11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440693B2 (en) * 2016-11-04 2019-10-0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synchronous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chemes
EP3626009B1 (en) * 2017-06-15 2024-0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 cooperation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US20190082456A1 (en) * 2017-09-08 2019-03-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11177909B2 (en) * 2018-05-04 2021-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CK/NACK feedback with multi-TRP transmissions
US10701679B2 (en) * 2018-07-05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data channel reliability using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s
CN110536457A (zh) * 2018-08-08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196514B2 (en) * 2018-08-10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HARQ-ACK) history feedback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801A (zh) * 2008-01-08 2013-07-24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3918211A (zh) * 2011-11-01 2014-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
CN104521304A (zh) * 2012-06-14 2015-04-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设备
CN105265014A (zh) * 2013-11-15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293248A (zh) * 2015-11-04 2018-07-1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810104".3GPP tsg_ran\wg1_rl1.2018,全文. *
"R1-1811348".3GPP tsg_ran\wg1_rl1.2018,全文. *
基于LTE的D2D功率控制及同步技术研究;张警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77999A1 (en) 2023-03-16
JP7471241B2 (ja) 2024-04-19
EP4243312A2 (en) 2023-09-13
US11528100B2 (en) 2022-12-13
EP4243312A3 (en) 2023-11-29
EP3648383A1 (en) 2020-05-06
WO2020089009A1 (en) 2020-05-07
US20240048282A1 (en) 2024-02-08
EP3874637A1 (en) 2021-09-08
EP3874637B1 (en) 2023-10-11
US20210111839A1 (en) 2021-04-15
CN112352393A (zh) 2021-02-09
US11824661B2 (en) 2023-11-21
JP2022511202A (ja) 2022-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9099B2 (en) Communicat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9246043B (zh) 统一帧结构
CN11046311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备
CN112272931B (zh)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TWI702815B (zh) 高效混合自動重傳請求運作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US9967876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824661B2 (en) HARQ-ack handling with multiple PUCCH in multi-TRP transmission in NR
US11863478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742990B2 (en) Adaptive HARQ feedback and multi-threaded HARQ techniques for buffer management
CN115119530B (zh) 用于频率复用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半静态harq-ack码本构造
JP2023525249A (ja) サイドリンク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23098464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1923874B2 (en) Codebook compression with lossy encoding for low probability events
WO2022027414A1 (en) Acknowledgement or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for configured grant uplink communications
CN11624823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18438A (zh) 用于多点传输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6964969A (zh) 用于基于仅nack的harq-ack反馈复用的方法及设备
WO2020098915A1 (en) Control channel combining fo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