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944A -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0944A
CN112350944A CN202011249818.9A CN202011249818A CN112350944A CN 112350944 A CN112350944 A CN 112350944A CN 202011249818 A CN202011249818 A CN 202011249818A CN 112350944 A CN112350944 A CN 112350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software
monitoring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9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奇珍
刘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China Information Consult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49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0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04L45/745Address table lookup; Address fil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6Notations for structuring of protocol data, e.g.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ASN.1]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工业组态软件运行于Windows平台,通过通信软件:1)从组态软件取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内部处理;数据是具体设备的状态或仪表的示数,这些状态或示数将被监控大屏显示;2)结合监控大屏的寻址特点和通信协议要求,按照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格式发送给监控大屏。步骤1)中,通信软件先进行对监控大屏和组态软件数据连接判断,如果通信正常,则对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1.1)当数据变量发生变化时,从组态软件取得相应数据,并根据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读取该变量对应的监控大屏的监控屏灯地址;1.2)然后按照监控大屏自定义协议进行数据打包和数据校验。

Description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InTouch组态软件和监控大屏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当前的工业自控系统的集成架构基本包括现场仪表与手动控制级、远程信息采集与自动控制级、监控中心、通信网络等几个部分,在监控中心,为了增加显示效果和便于生产调度,往往会设置监控大屏进行生成工艺流程和当前生产状态的展示。其中,远程信息采集与自动控制级通常为PLC设备,监控中心设备为工业PC机(IPC)和组态软件,PLC系统和监控中心以以太网方式进行通信。
通信方面,当前市场主流PLC设备和组态软件厂家,如西门子公司的S7系列PLC设备和WinCC组态软件,Rockwell公司的Logix系列PLC设备和RSView32组态软件,施耐德公司Modicom系列PLC设备和InTouch组态软件均可实现自有组态软件与PLC硬件设备的通信。
但对于工业自动化系统有监控大屏时,由于大屏多为第三方产品且种类繁多,通信多为厂家自定义协议,如何实现“PLC+IPC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并将生成数据传输到监控大屏,目前,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案。
现有技术中,在工业自动化系统配备监控大屏的情况下,通常可采用的方案有两种:
一种是在PLC增加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监控大屏采用通信线缆联通,同时,还需在通信模块内部编写通信程序以实现PLC与监控大屏的通信,该种方案在实际工程实施中受PLC和监控大屏的通信传输距离限制,且在PLC内部进行通信软件开发,其要求很高,调试亦十分麻烦,因增加通信模块也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另外一种方案是基于组态软件进行开发的方式,但工业组态软件目前已十分成熟,多为国外产品,留给工程人员的二次开发多为基于生产工艺的应用开发,权限十分有限,若进行深度开发成本十分高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本方法的设计思路是,在工业组态软件运行在Windows平台情况下,通过编写第三方通信软件的方法从组态软件取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内部处理,同时,结合监控大屏的寻址特点和通信协议要求,按照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格式发送给监控大屏。
具体来说,步骤包括:
1)从组态软件取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格式得到数据包;
2)把数据包发送给监控大屏;
步骤1)中对组态软件的生产工艺组态变量数据进行扫描,直到生产工艺组态变量数据发生变化;再提取发生变化的组态软件的变量数据;如果变量数据为离散数据或者为模拟量数据(非液位、温度等生产工艺特定类别数据),则将该变量数据直接作为数据打包的实际发送数据;
如果变量数据为液位或温度等生产工艺特定类别数据,通信软件则按照中位值滤波法进行数据滤波计算,并将计算后的数据作为实际要发送给监控大屏的液位或温度类数值数据;
通信软件根据发生变化的变量对监控大屏该变量对应的点位取地址值(即读取该变化变量在模拟大屏对应的数据盒地址);
在得到变化变量的实时数据和该变量在监控大屏的地址后,通信软件按照监控大屏自定义协议进行数据打包和数据校验,并立即将数据包并送给监控大屏。
通信软件启动后,先进行通信检测:
先检测与监控大屏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如果异常,则提示通信端口故障并结束;
再检测与组态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进行所述步骤1),如果异常,则提示组态软件通信端口故障并结束。
本通信方法应用于施耐德公司InTouch组态软件,本通信方法以通信软件形式被组态软件调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PLC+IPC组态软件”的系统架构,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设备,基于本方法,通过单独开发第三方软件实现。在上位机组态软件运行时建立和监控大屏的通信联系,利用动态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生产数据到监控大屏的实时传递和更新。
采用本方法,软件开发工作量小,通信软件功能定制灵活,通信程序可根据需要随组态软件启动运行,在通信软件界面可根据需要实时监控生产数据的变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通信软件工作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的通信软件界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通信软件嵌入InTouchView组态软件启动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例以本发明通信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组态软件是施耐德公司InTouch组态软件,本方法通过采用动态数据交换机制实现与组态软件的数据通信,并将生产过程数据传输到监控大屏,从而解决“PLC+IPC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问题。
通信软件的开发包括通信软件的内部代码执行流程和通信软件的界面设计两部分。通信软件执行时先进行对监控大屏和组态软件数据连接判断,通信正常则对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扫描,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通信软件从组态软件取得数据,并按照监控屏的地址盒地址和监控屏的通信协议要求,重新打包数据发送给监控大屏。
通信软件界面对窗口的布局和功能进行划分,设置登录、串口设置、实时数据展示、测试、帮助按钮,通过选择不同的按钮可以进行软件使用鉴权、参数配置、数据监视、通信故障诊断、使用过程释疑等功能。
本通信软件用于实现组态软件和监控大屏的通信,同时,在组态软件配置时,在组态软件生产工艺界面设置启动按钮,当组态软件运行时,通过点击该按钮来启动通信软件。
InTouch组态软件的配置运行画面可参照图3,图3中3006为启动通信软件的按钮,当点击该按钮时,启动监控大屏通信软件,如图2所示。在图2按钮2003进行串口等参数设置完成后,可实现数据到监控大屏的传输。在点击2004按钮时,可以在数据区监视组态软件和监控大屏传递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
本例中的通信软件采用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
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由数据报头(长度为1个Byte)、数据类型标识(离散型时为16进制的&H01,模拟型时为16进制的&H11,长度为1个Byte)、监控屏灯地址(长度为1个Byte)、显示类型标识(置位、闪烁或灯带,长度为1个Byte),显示数据(离散型数据时长度为1个Byte,模拟型数据时长度为4个Byte),数据总长度(长度为1个Byte),校验位(长度为1个Byte)。
通信软件按照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InTouch的运行程序InTouchView读取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并判断是离散量数据还是模拟量数据,根据不同的反馈结果选择不同的数据打包方式。当为离散型数据时,根据反馈的变量具体值进行置位(&H00暗;&H01红;&H10绿;&H11黄),闪烁(&HB1红闪;&H B2绿闪;&H B3黄闪),灯带(&HC0暗带,&HC1红带;&H C2绿带;&H C3黄带)。当为非液位、温度的模拟量数据时,则将该数据作为发送给监控大屏的实际数据。
根据实际生成工艺,由于受生产过程影响(如污水处理生产工艺CASS池开阀进水阶段,鼓风机开启后污水池发生化学反应阶段),液位和温度数据受外界影响会发生实时测量数据瞬间跳跃的失真现象,如将此数据直接打包发送给监控大屏,会产生字段频闪、数据失真,不仅直觉感官效果差,而且也不利于监控屏该字段显示位的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改善呈现效果,并使监控数据能反映实际生产情况,延长监控大屏设备器件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液位、温度数据采用中位值滤波算法进行改善,以克服偶然因素产生的波动干扰。
具体而言,当InTouchView反馈数据为液位或温度模拟量数据时,通信软件按照采集周期连续对InTouchView的该变量数据进行多次采样,如采样N次(N为奇数),并将这N次采样的数据进行大小排列,取该排列的中间值作为本次发送监控大屏液位或温度的有效数据。
数据报文打包的技术关键是采用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InTouchView反馈的数据与监控屏灯地址的对应。通信软件通过数据自动查表来实现该对应关系,具体而言,根据生产工艺,建立每个变量(代表具体设备的状态或仪表的示数)与监控屏地址盒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在软件中建立关系对应表并编写程序,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数据报文的监控屏灯地址字段通过查表程序取得。
由于监控大屏显示的数据相对不多,通信软件的查表程序采用二分查找算法,即根据InTouchView反馈的发生变化的变量,将其与对应关系总表的中间节点变量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返回其对应的地址盒地址,否则,根据中间节点变量位置将总表分为上下两个表,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别对其中的哪个表的进行下一个判别循环。如此,递归进行,直到找到总表中相符的变量,返回其对应的地址盒地址。
图1示例通信软件的流程图。程序启动后,开始进行软件初始化,包括:(1)程序加载系统相关外部引用函数,(2)在内存开辟相关变量,(3)对当前运行通信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已经运行则给出提示,通信软件打开失败,否则加载图2通信软件界面。初始化还包括:对软件运行过程中的中间变量和时钟等进行初始赋值,读取IPC计算机的可用串口并赋初始值(串口号,通信速率,数据位,停止位,是否校验),读取监控大屏相关显示位数据盒的地址,对监控大屏显示数据位的灯显进行初始化(置为全暗)。
本例通信软件的软件界面如图2。通过点击图2中2003串口按钮可进行串口的选择和设置,根据IPC实际串口情况设置完成并确定,程序进行监控屏通信情况检查(图1的1003),如果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能够建立通信,则进行InTouchView通信检查,否则提示通信软件与大屏通信故障1015并结束1012。
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故障判断调用VisualBasic系统控件故障码,根据反馈的故障码进行通信故障的信息提示,如故障码8002表示端口无效,故障码8012表示端口未打开,故障码8005表示端口已经打开重复调用。
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正常是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通信软件按照动态数据交换机制读取InTouch全局变量通信标志位,与组态软件的通信检测通过反馈的通信标志位予以判断。其中,动态数据交换时的LinkTopic设置为"view|tagname",通信标志位的LinkItem 设置为"IntouchCommTag"(并与InTouch组态的标签变量名一致),LinkMode设置为1(通信软件与InTouchView的连接方式为“热连接”方式),当通信软件对通信标志位读取失败或者数据读取后校验失败,则反馈通信软件与InTouchView组态软件通信故障。
由于本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DDE)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InTouch和Visual Basic在Windows平台均支持动态数据交换。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为控件提供LinkTopic、LinkItem、LinkMode等动态数据交换的属性:在和IntouchView进行通信时,LinkTopic设置为"view|tagname",LinkItem 设置为"InTouchTag"(与InTouch变量的标签变量名一致),LinkMode设置为1(应用程序与InTouchView的连接方式为“热连接”方式)。
本通信软件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与InTouchView进行通信检查(步骤1004),如果与InTouchView数据交换失败,则给出通信故障提示并结束程序运行,否则,根据相关变量情况开始传递数据(1005~1011)。
通过动态数据交换,通信软件对InTouchView相关变量进行数据扫描(步骤1005),如果该变量发生变化则通过动态数据交换规则读取该变量的数据,并在通信软件的数据区进行更新显示(图2的2007区域)。
通过图2的2009、2008切换按钮可以对查看InTouchView反馈的离散量数据或者模拟量数据。同时,通信软件根据发生变化的变量对监控大屏该变量对应的点位进行取地址值(即读取该变化变量在监控大屏对应的数据盒地址,步骤1013)。在得到变化变量的实时数据和该变量在监控大屏的地址后,通信软件按照监控大屏自定义协议进行数据打包(步骤1009)和数据校验(步骤1010),并通过串口发送给监控大屏更新数据显示(步骤1011)。
图3是某污水处理厂配置完成运行状态下InTouchView界面,图示3001~3009为固定显示区,由图片和控件组成;3010为3002~3008按钮切换时,各个功能的显示区域。具体而言,3001为污水处理厂的企业LOGO图片,3009为时间控件,显示当前IPC计算机的系统时间。当点击3002按钮时,在3010矩形区域展示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区污水的流经管线路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格栅设备、风机设备、阀门设备、水泵设备,以及水位仪表、压力仪表、电力仪表、水质监测仪表(COD、BOD、PH值、DO等)的分布及运行状态、当前示数等。当点击3003按钮时,在3010矩形区域显示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的网络拓扑、机房的分布、交换机的配置和端口使用情况。当点击3004按钮时,在3010矩形区域显示进水泵房压力仪表,污水处理反应池水质监测仪表(COD、BOD、PH值、DO等)的当前示数,点击3005按钮可以查看上述压力和水质监测24小时之前的变化情况,可按日、月、年时间段进行选择以查看历史数据。点击3007按钮可以生成24小时污水处理池液位和水质监测仪表的报表,并在3010区域预览报表内容。当点击3006按钮时,3010区域当前显示的画面无变化,系统启动与监控大屏的通信软件,画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点击3008按钮时,系统退出当前InTouchView界面,与监控大屏的通信软件退出并关闭。
如上述,当点击图3的3006按钮时,系统启动InTouchView与监控大屏的通信软件,软件界面如图2所示。
在图2中,2001区域显示该通信软件的图标和该通信软件的名称,2002~2006为控制按钮,当点击时,在2007矩形区域显示该按钮下具体的配置选项和数据情况。2008、2009按钮在2004按钮被按下时才会出现,通过2008、2009两个按钮可以切换在2007区域显示的数据类型。
当通信软件启动后,点击2002登录按钮,在出现的登录对话框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方可进行后续操作。点击2003按钮,出现串口配置对话框,根据IPC计算机的与监控大屏实际的物理端口使用情况,对端口进行选择并对通信参数进行设置(如:端口COM1,波特率19200,数据位8位,校验None,停止位1位)。2005按钮用于测试与大屏的通信,在出现的数据对话框和监控大屏地址对话框中分别输入要发送给监控大屏的数据和显示位置(数据盒地址),点击发送,可将单个数据以手动方式发送给监控大屏,该方法用于发生通信故障时进行故障的检测和判断。2006按钮为帮助按钮,当点击该按钮时,系统打开关于该通信软件使用的帮助文档。当点击2004按钮时,在2007区域显示从InTouchView反馈的模拟量和离散量数据,该数据与被送至监控大屏的数据一致。其中,离散量数据为污水处理厂的格栅设备、风机设备、阀门设备、水泵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正常运行时值为1,设备故障时值为0;模拟量数据为水位仪表、压力仪表、电力仪表、水质监测仪表(COD、BOD、PH值、DO)的当前示数。2010矩形区域设置最小化和关闭按钮,点击最小化按钮时通信软件隐藏到任务栏,IPC计算机展示图3的InTouchView污水处理界面,点击关闭按钮时,通信软件关闭并退出与监控大屏的通信,通信大屏数据停留在通信软件关闭前的最后一刻状态,数据不再更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精神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就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在工业组态软件运行在Windows平台情况下,通过通信软件:
1)首先,从组态软件取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内部处理;数据是具体设备的状态或仪表的示数,这些状态或示数将被监控大屏显示;
2)然后,结合监控大屏的寻址特点和通信协议要求,按照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格式发送给监控大屏;
所述步骤1)中,通信软件先进行对监控大屏和组态软件数据连接判断,如果通信正常,则对需要传递的数据进行扫描;如果通信不正常,则不进行数据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1.1)当数据变量发生变化时,从组态软件取得相应数据,并根据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读取该变量对应的监控大屏的监控屏灯地址;1.2)然后按照监控大屏自定义协议进行数据打包和数据校验;
步骤1.1)中,通信软件依照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组态软件读取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如果是离散量数据,则根据反馈的变量具体值进行置位、闪烁或灯带;如果是模拟量数据,则对该数据类别进行再判断:如果该数据为生产工艺特定类别数据,则采用中位值滤波法对数值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生成的数据作为发送给监控大屏的数值数据;如果该数据类别为非生产工艺特定类别数据,则直接将该反馈数据作为发送给监控大屏的模拟量数据;
步骤1.2)中,数据打包是以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组态软件反馈的数据与监控屏灯地址对应,通过数据查表来实现该对应关系,具体为:根据生产工艺,建立每个数据变量与监控大屏的地址盒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在通信软件中建立关系对应表;当有数据需要进行发送时,数据报文的监控屏灯地址字段是通过查表程序取得;
查表是采用二分查找算法:根据组态软件反馈的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将其与对应关系表的中间节点变量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返回对应的地址盒地址,如果不相等,则根据中间节点变量位置将对应关系表分为上下两个分表,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别对其中的哪个分表的进行下一个判别循环;如此递归进行,直到找到总表中相符的变量,返回其对应的地址盒地址;
数据包的报文结构为:
数据报头,长度为1个Byte;
数据类型标识,离散型时为16进制的&H01,模拟型时为16进制的&H11,数据类型标识的长度为1个Byte;
监控屏灯地址,长度为1个Byte;
显示类型标识,类型分为置位、闪烁或灯带,显示类型标识的长度为1个Byte;
显示数据,离散型数据时长度为1个Byte,模拟型数据时长度为4个Byte;显示数据的总长度为1个Byte,校验位的长度为1个Byt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
首先,检测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进行下一步,如果异常,则提示通信端口故障并结束:
调用VisualBasic系统控件故障码,根据反馈的故障码进行通信故障的信息提示;故障码8002表示与通信大屏的通信端口无效,故障码8012表示通信大屏的通信端口未打开,故障码8005表示通信大屏的通信端口已经打开且重复调用;
然后,检测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进行所述步骤1),如果异常,则提示与组态软件通信故障并结束:
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读取通信变量标志位的数据;如果通信软件对通信标志位读取失败或者读取后校验失败,则反馈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通信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信方法用于污水处理厂;
所述通信软件采用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
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的数据报文的结构是数据报头、数据类型标识、监控屏灯地址、显示类型标识,显示数据,数据总长度,校验位;其中,
数据报头的长度为1个Byte;
数据类型标识中,离散型时为16进制的&H01,模拟型时为16进制的&H11,长度为1个Byte;
监控屏灯地址的长度为1个Byte;
显示类型标识包括置位、闪烁或灯带,长度为1个Byte;
显示数据中,离散型数据时长度为1个Byte,模拟型数据时长度为4个Byte;
数据总长度为1个Byte;
校验位的长度为1个Byte;
通信软件按照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InTouch的运行程序InTouchView读取发生变化的数据变量,并判断是离散量数据还是模拟量数据,根据不同的反馈结果选择不同的数据打包方式;当为离散型数据时,根据反馈的变量具体值进行置位——&H00暗、&H01红、&H10绿、&H11黄;闪烁——&HB1红闪、&H B2绿闪、&H B3黄闪;灯带——&HC0暗带、&HC1红带、&HC2绿带、&H C3黄带;
当为非液位、温度的模拟量数据时,则将该数据作为发送给监控大屏的实际数据;
当InTouchView反馈数据为液位或温度模拟量数据时,通信软件按照采集周期连续对InTouchView的该变量数据进行奇数次采样,并将采样的数据进行大小排列,取该排列的中间值作为本次发送监控大屏液位或温度的有效数据;
数据报文打包是采用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从InTouchView反馈的数据与监控屏灯地址的对应;建立代表具体设备的状态或仪表的示数的每个变量与监控屏地址盒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并在通信软件中建立关系对应表并编写程序;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数据报文的监控屏灯地址字段通过查表程序取得;
信软件的查表程序是根据InTouchView反馈的发生变化的变量,将其与对应关系总表的中间节点变量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返回其对应的地址盒地址,否则,根据中间节点变量位置将总表分为上下两个表,并根据比较结果,判别对其中的哪个表的进行下一个判别循环;如此递归进行,直到找到总表中相符的变量,返回其对应的地址盒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通信软件的流程为:
程序启动后,开始进行软件初始化,包括:
程序加载系统相关外部引用函数;
在内存开辟相关变量;
对当前运行通信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已经运行则给出提示,通信软件打开失败,否则加载通信软件界面;
对软件运行过程中的中间变量和时钟等进行初始赋值,读取IPC计算机的可用串口并赋初始值,这些初始值包括串口号,通信速率,数据位,停止位,是否校验;
读取监控大屏相关显示位数据盒的地址,对监控大屏显示数据位的灯显进行初始化,置为全暗;
所述通信软件界面中,通过点击串口按钮进行串口的选择和设置,根据IPC实际串口情况设置完成并确定,程序进行监控屏通信情况检查,如果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能够建立通信,则进行InTouchView通信检查,否则提示通信软件与大屏通信故障并结束;
通信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故障判断调用VisualBasic系统控件故障码,根据反馈的故障码进行通信故障的信息提示;
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是否正常是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通信软件按照动态数据交换机制读取InTouch全局变量通信标志位,与组态软件的通信检测通过反馈的通信标志位予以判断;其中:
动态数据交换时的LinkTopic设置为"view|tagname";通信标志位的LinkItem 设置为"IntouchCommTag",并与InTouch组态的标签变量名一致;LinkMode设置为1,通信软件与InTouchView的连接方式为“热连接”方式;当通信软件对通信标志位读取失败或者数据读取后校验失败,则反馈通信软件与InTouchView组态软件通信故障;
所述通信软件与组态软件之间的动态数据交换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InTouch和Visual Basic在Windows平台均支持动态数据交换;Visual Basic的开发环境为控件提供LinkTopic、LinkItem、LinkMode的动态数据交换的属性:在和IntouchView进行通信时,LinkTopic设置为"view|tagname";LinkItem 设置为"InTouchTag",与InTouch变量的标签变量名一致;LinkMode设置为1,应用程序与InTouchView的连接方式为“热连接”方式;
所述通信软件是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与InTouchView进行通信检查:如果与InTouchView数据交换失败,则给出通信故障提示并结束程序运行,否则,根据相关变量情况开始传递数据;
通过动态数据交换,通信软件对InTouchView相关变量进行数据扫描:如果该变量发生变化则通过动态数据交换规则读取该变量的数据,并在通信软件的数据区进行更新显示;
通过通信软件界面的切换按钮对查看InTouchView反馈的离散量数据或者模拟量数据;通信软件根据发生变化的变量对监控大屏该变量对应的点位进行取地址值;在得到变化变量的实时数据和该变量在监控大屏的地址后,通信软件按照监控大屏自定义协议进行数据打包和数据校验,并通过串口发送给监控大屏更新数据显示;
在InTouchView界面中,具有:
启动与监控大屏的通信软件的按钮;
退出当前InTouchView界面时,通信软件退出并关闭。
CN202011249818.9A 2020-11-11 2020-11-11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Pending CN112350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9818.9A CN112350944A (zh) 2020-11-11 2020-11-11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9818.9A CN112350944A (zh) 2020-11-11 2020-11-11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944A true CN112350944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6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9818.9A Pending CN112350944A (zh) 2020-11-11 2020-11-11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09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859A (zh) * 2021-11-09 2021-12-0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控制系统在线组态对比方法和系统
CN11429680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对象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系统调用接口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455A (zh) * 2010-12-17 2011-08-17 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斜巷绞车运输综合控制方法
US20120239916A1 (en) * 2011-03-16 2012-09-20 Rammohan Malasani Wi-fi router with integrated touch-screen and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CN103092609A (zh) * 2012-12-28 2013-05-0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态软件与控制器数据交互的方法、人机交互设备
CN103970530A (zh) * 2014-03-18 2014-08-06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OPC接口的Intouch组态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实现方法
CN104076717A (zh) * 2014-07-08 2014-10-01 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和监控的方法
CN104182193A (zh) * 2014-08-20 2014-12-03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大屏幕显示方法、系统及大屏工作站
CN106681259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广东罗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多种协议综合保护器的煤矿供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509192A (zh) * 2018-03-28 2018-09-07 南京智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态软件SVG发布服务的Web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6455A (zh) * 2010-12-17 2011-08-17 淮北祥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矿井斜巷绞车运输综合控制方法
US20120239916A1 (en) * 2011-03-16 2012-09-20 Rammohan Malasani Wi-fi router with integrated touch-screen and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CN103092609A (zh) * 2012-12-28 2013-05-0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态软件与控制器数据交互的方法、人机交互设备
CN103970530A (zh) * 2014-03-18 2014-08-06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一种基于OPC接口的Intouch组态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实现方法
CN104076717A (zh) * 2014-07-08 2014-10-01 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对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和监控的方法
CN104182193A (zh) * 2014-08-20 2014-12-03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大屏幕显示方法、系统及大屏工作站
CN106681259A (zh) * 2015-11-05 2017-05-17 广东罗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多种协议综合保护器的煤矿供电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8509192A (zh) * 2018-03-28 2018-09-07 南京智格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组态软件SVG发布服务的Web显示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859A (zh) * 2021-11-09 2021-12-0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控制系统在线组态对比方法和系统
CN113759859B (zh) * 2021-11-09 2022-02-1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控制系统在线组态对比方法和系统
CN114296809A (zh) * 2021-12-24 2022-04-08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对象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系统调用接口
CN114296809B (zh) * 2021-12-24 2023-05-05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操作系统的对象模型构建方法及其系统调用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5953B2 (en) Self-describing diagnostic data for presentation on mobile devices
US114677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populating a display area with historized process parameters
CN102402214B (zh) 用于显示过程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16035779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と関連付けられたデータを動的に表示する方法、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の動作の修正と関連付けられたデータを動的に表示する装置、及び命令を格納している機械アクセス可能なメディア
US201901018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ase of graphical display design workflow in a process control plant
JP6073287B2 (ja) デバイス記述ファイルをホストに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350944A (zh) 基于动态数据交换机制的组态软件与监控大屏的通信方法
JP7485469B2 (ja) 役割ベース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及び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媒体
EP2541354A2 (en) Binding graphic elements to controller data
EP2053502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access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20040025173A1 (en) Interaction abst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316658A1 (en) Web bas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WO2011150715A1 (zh)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采集第三方设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2015225668A (ja) 汎用プロセスシステムライブラリに基づき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2202449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bedding a web frame with preconfigured restrictions in a graphical display view of a process plant
CN112631211A (zh) 配置逻辑的预览模式
CN109361579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68911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ceal portions of a visual object diagram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116643542A (zh) 一种基于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油田站场数字孪生工艺组态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2296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aphical rights indication
CN109100996B (zh) 回路接口
CN105049338A (zh) 一种基于即时通讯的智能设备的接口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9891854B (zh) 用于创建和管理基于控制器的远程解决方案的方法和设备
CN116880373A (zh) 一种面向流程工业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仿真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