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931B -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0931B
CN112350931B CN202011185518.9A CN202011185518A CN112350931B CN 112350931 B CN112350931 B CN 112350931B CN 202011185518 A CN202011185518 A CN 202011185518A CN 112350931 B CN112350931 B CN 112350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cluster
center
user request
application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5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0931A (zh
Inventor
肖红
屈立学
骆艳中
宫雪
刘洋
伏猛
王蕾
李敏捷
罗木
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85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0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0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302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requested QoS
    • H04L45/306Rout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arried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企业服务总线集群,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接收域名系统通过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五层架构CRM的业务响应较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互联网数据业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集团三代规范的“两个分离、中心化、分布式”思路及要求,结合公司向流量及互联网业务运营创新发展方向,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第三代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完成了从传统的三层架构变更为开放的五层架构演进。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的不断加深和信息量的飞速增长,信息本身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竞争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了应对自然灾难及系统软硬件故障的突发,可以通过建设异地双活中心系统来满足五层架构CRM的业务连续性要求。
异地双活中心同城异址,1:1容灾,各中心具备容灾情况下独立承担全区业务生产的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两个中心内各应用中心和能力开放平台集群物理上分开,逻辑上通过负载共享应用能力。这样就会出现跨中心访问的情况,由于两个中心之间传输距离大于76KM,在实际访问过程中会出现多次跨中心的情况,这样就会在传输上出现延时,进而导致CRM业务响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在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五层架构CRM的业务响应较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企业服务总线集群,该方法包括:
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接收域名系统通过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步骤确定:
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域名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域名系统通过与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用户请求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包括的手机号码确定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
将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还包括:
当用户请求不包括手机号码时,根据用户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发送地址;
将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通过如下步骤生成:
ZooKeeper集群接收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并将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指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业务进程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该装置由企业服务总线集群执行,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域名系统通过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发送模块,用于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模块确定:
接收模块,还用于令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确定模块,还用于令域名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发送模块,还用于令域名系统通过与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用户请求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业务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业务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接收ZooKeeper集群缓存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使得获取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的过程迅速;通过分析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的匹配情况,确定用户请求的分配方式-即确定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达到就近路由的效果,进而使得用户请求业务能够迅速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异地双活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6次跨中心的业务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请求业务路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异地双活中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基于该异地双活中心系统业务访问时存在多次跨中心访问的情况,最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6次跨中心的情况,图2示出了6次跨中心的业务传输路径示意图,具体如下:
S1,用户发起业务请求,一中心的用户请求被随机路由到二中心的WEB服务器进行业务办理,产生跨中心调用。
S2,二中心的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Web)请求在能力开放层被随机路由到一中心的能力开放集群进行业务办理,产生跨中心调用。
S3,一中心能开集群的请求随机路由到二中心的应用中心集群进行业务办理,产生跨中心调用。
S4,二中心内部应用中心集群调用随机路由到二中心的应用中心集群进行业务办理,产生跨中心调用。
S5,二中心内部应用中心集群调用随机路由到二中心的应用中心集群再次进行业务办理,产生跨中心调用。
S6,一中心应用中心对数据库的操作被路由到二中心数据库,产生跨中心调用。
现有的异地双活中心系统用户请求业务路由方案存在如下弊端:完全通过硬件负载的形式进行路由,路由结果具有随机性,会产生大量的跨中心请求;同时在硬件负载的情况下,集群增加主机或者新增集群需要硬件提交配置,操作风险较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户请求业务路由系统,图3示出了用户请求业务路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用户请求业务路由系统包括:WEB集群、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集群、Zookeeper(Zookeeper,Zk;是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可靠协调系统)集群、应用(Application,APP)中心集群、以及域名系统(DomainName System,DNS)。
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请求业务路由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ZooKeeper集群缓存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使得获取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的过程迅速;通过分析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的匹配情况,确定用户请求的分配方式-即确定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达到就近路由的效果,进而使得用户请求业务能够迅速响应。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企业服务总线集群,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0,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通过如下步骤生成:
ZooKeeper集群接收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并将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APP中心各应用集群信息全部注册到Zookeeper集群,此部分数据会被App集群各中心使用,同时会推送到ESB集群的客户服务功能(Client Service Founction,Csf)客户端,以供ESB在路由信息判断时使用。
S402,接收域名系统通过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域名系统DNS通过WEB集群发送用户请求,DNS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IP地址,将用户请求路由到就近中心的ESB集群提供服务。
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步骤确定:
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域名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域名系统通过与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用户请求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S404,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在一种实施例中,S404可以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包括的手机号码确定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
将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ESB集群收到业务请求后,通过号码路由、就近路由、可用集群监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将业务请求路由到就近中心APP集群提供服务。此时的优先级定义为:
(1)号码路由:通过判断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市,该归属地市存储于远程字典服务(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缓存中,与配置的归属地市和中心的对应关系来决定路由中心。
(2)就近路由:如果请求中没有发现手机号码信息,通过分析请求的来源中心进行就近中心路由。
(3)集群可用性:如果已经确定的路由中心的应用APP集群出现集群完全不可用或者不可用阈值达到配置的参数,此时就会触发异常信息,路由信息会被转移到反向的中心,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S404还可以包括:
当用户请求不包括手机号码时,根据用户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发送地址。
将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指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业务进程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S406,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APP集群各应用中心收到业务请求后,不再通过号码进行路由,通过就近路由的原则默认在中心内部寻找对应的服务信息,结合集群可用性的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路由到反向的中心,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用户请求业务的路由过程如下:
用户终端发起用户请求,一中心的用户请求通过DNS解析方案被路由到一中心,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的WEB请求在能力开放层被路由到一中心的能力开放集群进行业务办理,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能开集群的请求通过号码路由、就近路由、集群可用性性判断被路由到一中心的应用中心集群进行业务办理,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的集群调用在一中心内部的应用中心集群之间进行,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方法,通过接收ZooKeeper集群缓存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使得获取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的过程迅速;通过分析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的匹配情况,确定用户请求的分配方式-即确定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达到就近路由的效果,进而使得用户请求业务能够迅速响应。
图1-4描述了无效重传包减少方法,下面结合附图5和附图6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装置中各模块具有实现图4中各个步骤的功能,并能达到其相应技术效果。如图5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500,用于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通过如下模块路由:
接收模块500,用于令ZooKeeper集群接收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发送模块502,用于令ZooKeeper集群将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APP中心各应用集群信息全部注册到Zookeeper集群,此部分数据会被App集群各中心使用,同时会推送到ESB集群的客户服务功能(Client Service Founction,Csf)客户端,以供ESB在路由信息判断时使用。
接收模块500,用于接收域名系统通过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域名系统DNS通过WEB集群发送用户请求,DNS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IP地址,将用户请求路由到就近中心的ESB集群提供服务。
在一种实施例中,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模块确定:
接收模块500,用于令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确定模块504,用于令域名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发送模块502,用于令域名系统通过与靠近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用户请求发送至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4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用户请求包括的手机号码确定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
将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ESB集群收到业务请求后,通过号码路由、就近路由、可用集群监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将业务请求路由到就近中心APP集群提供服务。此时的优先级定义为:
(1)号码路由:通过判断手机号码的归属地市,该归属地市存储于远程字典服务(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缓存中,与配置的归属地市和中心的对应关系来决定路由中心。
(2)就近路由:如果请求中没有发现手机号码信息,通过分析请求的来源中心进行就近中心路由。
(3)集群可用性:如果已经确定的路由中心的应用APP集群出现集群完全不可用或者不可用阈值达到配置的参数,此时就会触发异常信息,路由信息会被转移到反向的中心,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模块504还可以具体用于:
当用户请求不包括手机号码时,根据用户请求确定用户请求的发送地址。
将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在一种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可以用于:
当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指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业务进程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在一种实施例中,发送模块502还可以用于:
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APP集群各应用中心收到业务请求后,不再通过号码进行路由,通过就近路由的原则默认在中心内部寻找对应的服务信息,结合集群可用性的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路由到反向的中心,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基于本申请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用户请求业务的路由过程如下:
用户终端发起用户请求,一中心的用户请求通过DNS解析方案被路由到一中心,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的WEB请求在能力开放层被路由到一中心的能力开放集群进行业务办理,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能开集群的请求通过号码路由、就近路由、集群可用性性判断被路由到一中心的应用中心集群进行业务办理,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一中心的集群调用在一中心内部的应用中心集群之间进行,避免产生跨中心调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通过接收ZooKeeper集群缓存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使得获取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的过程迅速;通过分析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用户请求的匹配情况,确定用户请求的分配方式-即确定出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达到就近路由的效果,进而使得用户请求业务能够迅速响应。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6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6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6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应用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6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一个实例中,存储器602可以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或者存储器6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存储器6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
在一个实例中,存储器6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在一个实例中,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6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6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并达到图4所示实例执行其方法达到的相应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该业务处理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603和总线610。其中,如图6所示,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总线6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6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6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在线数据流量计费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6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业务处理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图4描述的业务处理方法的相应技术效果。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业务处理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应用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异地双活中心系统中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所述异地双活中心系统还包括全球广域网集群、ZooKeeper集群、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和域名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接收所述域名系统通过所述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根据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所述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所述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所述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步骤确定:
所述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请求;
所述域名系统通过分析所述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所述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所述域名系统通过与所述靠近所述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所述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请求包括的手机号码确定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
将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所述手机号码对应的归属地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所述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请求不包括所述手机号码时,根据所述用户请求确定所述用户请求的发送地址;
将所述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与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归属地市比对,将归属地市与所述发送地址的归属城市相同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确定为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通过如下步骤生成:
所述ZooKeeper集群接收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发送的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并将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指示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的业务进程数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所述第二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所述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6.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异地双活中心系统中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执行,所述异地双活中心系统还包括全球广域网集群、ZooKeeper集群、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和域名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ZooKeeper集群发送的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域名系统通过所述全球广域网集群发送的用户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信息和所述用户请求确定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以供所述第一应用中心应用集群处理所述用户请求的相应业务;
所述用户请求的发送路径,通过如下模块确定: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令所述域名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令所述域名系统通过分析所述用户请求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确定靠近所述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令所述域名系统通过与所述靠近所述用户终端的企业服务总线集群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全球广域网集群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企业服务总线集群。
7.一种业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2011185518.9A 2020-10-29 2020-10-29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50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518.9A CN11235093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5518.9A CN11235093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931A CN112350931A (zh) 2021-02-09
CN112350931B true CN112350931B (zh) 2023-06-30

Family

ID=7435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5518.9A Active CN112350931B (zh) 2020-10-29 2020-10-29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093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0546B2 (en) * 2017-09-22 2020-04-21 Servicenow, Inc. Distributed tool for detecting states and state transitions in remote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s
CN11055741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服务系统及提供业务服务的方法
US11650862B2 (en) * 2018-07-31 2023-05-16 Parallel Wireless, Inc. Service bus for telecom infrastructure
CN110830458B (zh) * 2019-10-25 2021-11-23 云深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域名访问方法、系统、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08787A (zh) * 2020-05-07 2020-09-25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多中心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CN111813332A (zh) * 2020-05-21 2020-10-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高性能、高扩展和高安全的智能分布式存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ESB的共享数据中心的研究与实现;林怀恭等;《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931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91384B (zh) 一种网络切片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11901135B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913025B (zh) 服务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3460648A (zh) 用于在具有分布式消息处理器架构的 Diameter 信令路由器(DSR)内屏蔽Diameter 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30346504A1 (en)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US90756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availability to a user via selection of data centers for the user
CN111225348B (zh) 一种应用实例迁移的方法及多接入边缘计算主机
CN110366276A (zh) 服务化架构基站
KR20220116425A (ko) 듀얼 sim 폰을 통한 데이터 캐시 매커니즘
CN1106911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3498110B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68945B (zh) 限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4194744A1 (en) A method, client, server,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CN113891374A (zh) 故障网元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50931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23120A (zh) 基于专网终端的数据分流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14514A (zh) 车云通信网关的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96494A (zh) 基于流式计算的实时监控方法及系统
EP2928105A2 (en) Content delivery architecture
WO2014155699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13347089A (zh) 软件定义网络sdn系统、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6708532B (zh) 局域网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540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071648B (zh) 信息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938639B (zh) 虚拟专用网络接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