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0566A -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0566A
CN112350566A CN202011160282.3A CN202011160282A CN112350566A CN 112350566 A CN112350566 A CN 112350566A CN 202011160282 A CN202011160282 A CN 202011160282A CN 112350566 A CN112350566 A CN 112350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oltage signal
adjusting
current
correc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02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磊
盛立
徐经碧
胡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02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05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0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0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4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for or adjusting power factor in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M1/4208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 H02M1/421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power factor of AC input operating from a three-phase input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1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wherein the phase of the control voltage is adjustable with reference to the AC source
    • H02M1/082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wherein the phase of the control voltage is adjustable with reference to the AC source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对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根据第一调节信号、电流信号以及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根据电流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节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通过电流调制信号对开关管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功率因素进行校正,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的谐波信号还能够平衡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的同时降低整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功率因素是指有效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功率因素是用来衡量用电设备的用电效率的参数,通过功率因素的大小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功率因素越大则表示电力的利用率越高。
功率因素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能够使输入电压电流同相位,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各种型号的变频空调都使用了PFC电路。但传统的功率因素校正电路控制方式中,由于输入功率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大,而输出功率基本恒定,因此现有变频空调的FPC电路需要大量电解电容对输入输出的功率进行平衡,从而增加了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和提高整机的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变频空调的FPC电路需要大量电解电容对输入输出的功率进行平衡,增加了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和提高整机的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桥,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感,与所述电感的输出端连接的开关管和负载;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所述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一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二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三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四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三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四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锁相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
根据所述相位、预设三角函数以及预设第四控制系数,得到第五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五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六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五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六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对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调节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分别与预设第一比例系数和预设第二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信号和第二差值信号;
将所述第二差值信号进行积分后与所述第一差值信号求和,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一种变频空调,其中,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适于调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以执行实现上述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中,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执行实现上述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节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通过电流调制信号对开关管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功率因素进行校正,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的谐波信号还能够平衡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的同时降低整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校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处理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功能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调节模块的功能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调节模块的功能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调节模块的功能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变频空调的功能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若干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若干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发明中所述的“若干个”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校正电路,所述校正电路适用于变频家电如变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如图1所示,所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桥11,与所述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感12,与所述电感12的输出端连接的开关管14、负载13以及电容15。所述整流桥11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开关管14用于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具体地,当开关管14导通时,电感12上的电流以一定的比率线性增加,随着电感12电流增加,电感12里存储了磁能;当开关管14断开时,电感12给电容15充电,电容15两端电压升高,通过开关管12的通断实现功率因素PF=1,即输入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电流的相位同相。
所述校正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传感器16、电流传感器17、驱动器18以及第二电压传感器19,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16与所述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整流桥11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流传感器17与所述电感12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感12的电流信号;所述驱动器18与所述开关管1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管14进行开关动作;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19与所述负载13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负载13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实施例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变频空调,所述变频空调采用上述所述的校正电路,所述变频空调中的处理器可以执行所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对所述校正电路进行控制,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100、获取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所述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为了实现功率因素校正,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与整流桥输出端连接的第一电压传感器采集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通过与电感连接的电流传感器采集电流信号,通过与负载连接的第二电压传感器采集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通过第一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第二电压信号来确定控制开关管的开关状态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实现电感电流波形的相位跟踪输入电压的变化。
S200、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
考虑到根据第一电压信号、电流信号以及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关,虽然能够实现功率因素校正PF=1,但输入功率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大。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通过第一调节信号来减小输入功率的脉动,避免了通过大容量电解电容对输入输出功率进行平衡,从而降低了校正电路中电解电容容量,减小了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及降低了整机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S210、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一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
S220、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发明人经实验发现,三次谐波信号能够有效减小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的脉动,平衡校正电路的输入输出功率。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电压信号调节成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获得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将第一电压信号与其自身经过两次相乘后,得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随后将得到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一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将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调节信号作差,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信号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091
,其中,νgc为第一调节信号,νg为第一电压信号,k1为第一控制系数,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092
为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第一控制系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通过调节第一控制系数平衡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能够有效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及降低整机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M210、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二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
M220、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三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四调节信号;
M230、将所述第三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四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将第一电压信号与其自身经过两次相乘后,得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随后将得到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二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同时将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三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四调节信号;最后将第三调节信号与第四调节信号作差,同样可以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信号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02
,其中,νgc为第一调节信号,νg为第一电压信号,k2为第二控制系数,k3为第三控制系数,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01
为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第二控制系数和第三控制系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通过调节第二控制系数和第三控制系数平衡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能够有效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及降低整机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00具体包括:
R210、通过锁相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
R220、根据所述相位、预设三角函数以及预设第四控制系数,得到第五调节信号;
M230、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五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六调节信号;
M240、将所述第五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六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因为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
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锁相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然后根据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预设三角函数以及预设第四控制系数,得到第五调节信号;同时将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五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六调节信号;最后将第五调节信号与第六调节信号作差,同样可以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信号的计算公式为:νgc=k5νg-k4sin(3ωt),其中,νgc为第一调节信号,νg为第一电压信号,k4为第四控制系数,k5为第五控制系数,sin(3ωt)为预设三角函数,ωt为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第四控制系数和第五控制系数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设定,通过调节第四控制系数和第五控制系数平衡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能够有效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以及降低整机成本。
S300、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具体地,获取到第一调节信号后,根据第一调节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由于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根据电流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时,不仅能够对功率因素进行校正,还能够平衡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及降低整机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10、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S320、对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比例积分调节,也称为PI调节,是一种线性控制,它根据给定值与实际输出值构成控制偏差,将偏差的比例和积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PI调节可以按照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本实施例中获取到第一调节信号后,根据第一调节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然后将电流参考信号与采集到的电感的电流信号作差得到差值电流信号,将差值电流信号进行PI调节,跟踪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相位,得到电流调制信号。
在对差值电流信号进行PI调节时,具体是将差值电流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三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电流信号,另一路与第四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差值电流信号,随后将第二差值电流信号积分后与第一差值电流信号求和,得到电流调制信号。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310中所述获取各个所述室内机的制冷量/制热量的步骤具体包括:
S311、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S312、根据所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调节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了参考电压信号,所述参考电压信号为用户希望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例如,用户想让校正电路输出380V的电压,则将参考电压信号设置为380V。采集到第二电压信号后,将预设参考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作差得到差值电压信号,将差值电压信号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然后将预期参考电压信号和第一调节信号相乘,得到电流参考信号。其中,电流参考信号的计算公式为:iref=νgcc,其中,iref为电流参考信号,vgc为第一调节信号,νc为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11具体包括:
S3111、将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分别与预设第一比例系数和预设第二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信号和第二差值信号;
S3112、将所述第二差值信号进行积分后与所述第一差值信号求和,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时,是将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作差,得到差值电压信号,然后将差值电压信号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一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信号,另一路与第二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差值信号,随后将第二差值信号积分后与第一差值信号求和,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S400、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具体实施时,根据第一调节信号、电流信号以及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后,通过电流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功率因素校正电流工作,由于电流调制信号是通过第一调节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确定,通过电流调制信号对开关管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功率因素进行校正,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的谐波信号还能够平衡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的及降低整机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400具体包括:
S410、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S420、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具体地,在获取到电流调制信号后,根据电流调制信号生成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然后将脉冲宽度调制信号输入校正电路的驱动器中,通过驱动器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通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时,具体是将电流调制信号与周期为开关周期的锯齿波,又称载波信号进行比较,当电流调制信号大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管导通;当电流调制信号小于载波信号时,控制开关管断开。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其原理框图可以如图3所示。所述处理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压传感器16输出端连接的调节模块21,与所述第二电压传感器19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减法器22,与所述第一减法器22输出端连接的电压PI调节器23,与所述电压PI调节器23输出端和所述调节模块21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乘法器24,与所述电流传感器17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乘法器24输出端连接的第二减法器25,与所述第二减法器25输出端连接的电流PI调节器26,与所述电流PI调节器26输出端和所述校正电路中的驱动器18输入端连接的调制模块27。
具体校正电路控制过程中,处理器获取第一电压传感器16采集的第一电压信号vg,电流传感器17采集的电流信号iL以及第二电压传感器19采集的第二电压信号v0,并将第一电压信号vg、电流信号iL以及第二电压信号v0转化为数字信号。第一电压信号vg由调节模块21调节成第一调节信号vgc,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vgc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第二电压信号v0经过第一减法器22后,与参考电压信号v0-ref作差,得到差值电压信号ve,差值电压信号ve经过电压PI调节器23进行PI调节后,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vc;第一调节信号vgc和预期参考电压信号vc经过第一乘法器24后,输出电流参考信号iref;电流参考信号iref与电流信号iL经过第二减法器25作差后,差值经过电流PI调节器26进行PI调节,得到电流调制信号ic;电流调制信号ic经过调制模块27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器18根据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14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校正电路工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6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乘法器211,与第二乘法器211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乘法器212,与第三乘法器212输出端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6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减法器213。调节模块对第一电压信号vg进行调节时,第一电压信号vg输入第二乘法器211中,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g对应的三次方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1
三次方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2
输入第三乘法器212中,与第一控制系数k1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3
第二调节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4
与第一电压信号vg输入第三减法器213中作差,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6输出端连接的第四乘法器214和第五乘法器216,与第四乘法器214输出端连接的第六乘法器215,与第五乘法器216输出端和第六乘法器215输出端连接的第四减法器217。调节模块对第一电压信号vg进行调节时,第一电压信号vg分别输入第四乘法器214和第五乘法器216中,输出第一电压信号νg对应的三次方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5
和第四调节信号k3vg;三次方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8
输入第六乘法器215中,与第二控制系数k2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6
第三调节信号
Figure BDA0002744062090000167
与第四调节信号k3vg输入第四减法器217中作差,同样可以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所述调节模块包括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6输出端连接的锁相环218和第七乘法器221,与锁相环218输出端连接的三角函数生成器219,与三角函数生成器219输出端连接的第八乘法器220,与第七乘法器221输出端和第八乘法器220输出端连接的第五减法器222。调节模块对第一电压信号vg进行调节时,第一电压信号vg分别输入锁相环218和第七乘法器221中,输出第一电压信号vg对应的相位ωt、频率Freq以及第六调节信号k5vg;第一电压信号vg对应的相位ωt输入三角函数生成器219,生成三角函数信号sin(3ωt);三角函数信号sin(3ωt)输入第八乘法器220中,与第四控制系数k4相乘,得到第五调节信号k4sin(3ωt);第五调节信号k4sin(3ωt)与第六调节信号k5vg输入第五减法器222中作差,同样可以得到包含三次谐波信号的第一调节信号。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频空调,其原理框图可以如图7所示。该变频空调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用户接口。其中,该变频空调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变频空调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变频空调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变频空调的用户接口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该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该变频空调的显示屏即变频空调的显示界面,用于显示变频空调的工作模式及工作温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原理框图,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变频空调的限定,具体的变频空调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变频空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至少可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所述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一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二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三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四调节信号;将所述第三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四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通过锁相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根据所述相位、预设三角函数以及预设第四控制系数,得到第五调节信号;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五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六调节信号;将所述第五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六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对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根据所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调节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将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分别与预设第一比例系数和预设第二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信号和第二差值信号;将所述第二差值信号进行积分后与所述第一差值信号求和,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处理器执行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时还可以实现: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校正电路的控制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所述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节信号、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通过电流调制信号对开关管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功率因素进行校正,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的谐波信号还能够平衡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电解电容容量,减小变频空调外机电路主板的面积的同时降低整机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电路包括整流桥,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的电感,与所述电感的输出端连接的开关管和负载;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整流桥输出的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感的电流信号以及所述负载输出的第二电压信号;
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第一调节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调节信号中包含用于平衡所述校正电路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谐波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一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二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三次方信号与预设第二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三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三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四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三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四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调节,得到调节信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锁相环对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相位;
根据所述相位、预设三角函数以及预设第四控制系数,得到第五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与预设第五控制系数相乘,得到第六调节信号;
将所述第五调节信号与所述第六调节信号作差,得到第一调节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所述电流信号以及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调制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对所述电流参考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电流调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调节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的步骤包括:
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根据所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调节信号,确定电流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进行PI调节,确定预期参考电压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预设参考电压信号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差值分别与预设第一比例系数和预设第二比例系数相乘,得到第一差值信号和第二差值信号;
将所述第二差值信号进行积分后与所述第一差值信号求和,得到预期参考电压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流调制信号生成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管进行开关动作以控制所述校正电路工作。
9.一种变频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适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适于调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以执行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执行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60282.3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505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282.3A CN112350566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0282.3A CN112350566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0566A true CN112350566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9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0282.3A Pending CN112350566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05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525A (zh) * 2021-06-24 2021-09-2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Pf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922A (zh) * 2009-05-31 2009-10-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电解电容的高亮度led驱动电源
CN202587528U (zh) * 2012-05-11 2012-12-05 厦门大学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2922A (zh) * 2009-05-31 2009-10-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无电解电容的高亮度led驱动电源
CN202587528U (zh) * 2012-05-11 2012-12-05 厦门大学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源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S. SCHRAMM: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a New Harmonic Cancellation Technique of the Input Line Current in DICM Boost Converters", 《IEEE》 *
H. S. ATHAB: "Single-Phase Single-Switch Boost PFC Regulator with Low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and Feedforward Input Voltage", 《IEEE》 *
LINLIN GU: "Means of Eliminating Electrolytic Capacitor in AC/DC Power Supplies for LED Lightings",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姚凯: "高功率因数 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2525A (zh) * 2021-06-24 2021-09-2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Pfc电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49639B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US11275397B2 (e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ler
CN110212741B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05191045B (zh) 用于将dc输入功率转换成ac输出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50566A (zh) 一种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变频空调及存储介质
Ayop et al. A novel photovoltaic emulator based on current-resistor model using binary search computation
CN113889999B (zh) 一种抑制直流微电网电压波动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及系统
Lucas et al. Single phase-shift control of DAB converter using robust parametric approach
CN116914901A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混合储能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736946A (zh) 一种基于准谐振控制器的储能变流器死区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952960A (zh) 基于电力弹簧的智能负载柔性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
CN113739447A (zh) 变频热泵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umar et al. Control of Grid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system using new Variable Step Size Least Mean Square adaptive filter
CN114679047A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2334076A (zh) 利用转移函数测量电源自适应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1181376B (zh) 一种三相交错并联降压型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9673691B2 (en) Energy balance controller of electronic power converter and energy balance control method
JP3488348B2 (ja) 太陽電池併用の直流電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rieto et al. A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for wide load range: Practic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Emar Hysteresis Current-Mode Regulated Modified SEPIC-Buck Converter Used for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JP7377171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7792133B (zh) 基于谐振电路的电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bdurraqeeb et al. Stability Improvement of a DC Boost Converter Supplying a Constant Power Load via a Digital Robust Control Technique
CN113725923B (zh) 基于自适应下垂的光伏微网系统有功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CN112865197A (zh) 输入源功率分配控制方法及装置、多源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