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418A -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418A
CN112344418A CN202011228896.0A CN202011228896A CN112344418A CN 112344418 A CN112344418 A CN 112344418A CN 202011228896 A CN202011228896 A CN 202011228896A CN 112344418 A CN112344418 A CN 112344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gear
fan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88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4418B (zh
Inventor
史显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288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08Arrangements for drainage, venting or aer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10Clean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包括风机、扇叶、第一安装轴、发电机、太阳能板、第二安装轴、叶板、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风筒和安装罩;风筒横向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风机设置在风筒内部,且风机吹风方向朝向风筒的出风端,扇叶设置在第一安装轴上,扇叶位于风机和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第一安装轴转动设置在风筒上,第一安装轴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设置在安装罩上,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叶板设置在第二安装轴上,第二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安装罩上。本发明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的存留时间,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能量,降低了成本,能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更加环保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供暖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类自从懂得用火以来,为抵御寒冷对生存的威胁,发明了火炕、火炉、火墙、火地等供暖方式,这是最早的供暖设备与系统,有的至今还在被应用。发展到今天,供暖设备与系统,在对人的舒适感和卫生、设备的美观和灵巧、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形式的多样化、能量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
在使用现有暖通供暖装置时,空气的流速过快,不易加热空气,延长了加热时间,降低了加热效率,耗能高,使用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的存留时间,空气更易于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能量,降低了成本,能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更加环保节能。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包括风机、扇叶、第一安装轴、发电机、太阳能板、第二安装轴、叶板、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风筒和安装罩;
风筒横向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风机设置在风筒内部,且风机吹风方向朝向风筒的出风端,扇叶设置在第一安装轴上,扇叶位于风机和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第一安装轴转动设置在风筒上,第一安装轴与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设置在安装罩上,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叶板设置在第二安装轴上,第二安装轴转动设置在安装罩上,风筒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太阳能板角度以跟踪太阳方位的跟踪机构,太阳能板位于叶板一侧,安装罩设置在风筒上;
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沿横向交错设置有多组;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加热棒,第一挡板设置在风筒内侧顶面上,第一挡板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风机方向倾斜,第一挡板底端和风筒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处;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加热棒,第二挡板设置在风筒内侧底面上,第二挡板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风机方向倾斜,第二挡板顶端和风筒内侧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处。
优选的,风筒包括一体连通的直筒部和弧形筒部;扇叶在转动时交替位于直筒部内侧和弧形筒部内侧,扇叶上设置有挡风槽,挡风槽边缘处设置有圆角,挡风槽阵列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跟踪机构包括连接架、连接罩、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接轴、连接板、太阳跟踪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连接架设置在风筒上,连接罩设置在连接架上,马达、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位于连接罩内侧,马达设置在连接罩上,马达与第一齿轮驱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设置在连接轴上,连接轴转动设置在连接罩上,连接轴贯穿连接罩,连接板两端分别与连接轴和太阳能板连接,太阳跟踪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板上,太阳跟踪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中央控制器设置在连接罩内部,中央控制器与马达控制连接;安装罩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发电机、太阳能板、马达、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支架、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支架、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均位于安装罩内侧;第三齿轮设置在第一安装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设置在第二安装轴上,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风筒上,第二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安装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安装轴平行设置。
优选的,风筒上设置有储水箱和水泵,水泵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水泵的抽水端与储水箱连通,水泵的排水端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上设置有喷嘴,喷嘴朝向太阳能板。
优选的,储水箱顶部设置有网罩,网罩为锥体结构,且锥顶朝上设置。
优选的,风筒的进风端设置有进风格栅,进风格栅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连接有滤网,滤网位于风筒内侧面处,且位于风机前侧。
优选的,风筒内表面上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向通风方向倾斜,导风板位于风筒的出风端一侧,风筒的出风端处设置有散流器。
优选的,运行步骤如下:
S1、启动风机,风机从风筒的进风端抽风,并向扇叶方向吹风;
S2、扇叶带动第一安装轴转动,第一安装轴通过发电机进行发电;第一安装轴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带动叶板转动,叶板扇掉太阳能板上的杂物,太阳能板通过跟踪机构调整方位,以对准太阳,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S3、风机吹出的风通过扇叶后,向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处流通,风经过第一挡板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在第一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之后,风继续流通,风经过第二挡板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在第二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经过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多次加热后的风通过风筒的出风端排入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的存留时间,空气更易于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能量,降低了成本,能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更加环保节能。空气通过风机抽入风筒内,风机将空气吹向扇叶,扇叶带动第一安装轴转动,从而利用发电机进行发电,将一部分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板的角度能通过跟踪机构进行调节,以使太阳能板对准太阳,提高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两种能量转化形式,能量转化更加多样。扇叶除了用于发电外,还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在风筒内的留存时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扇叶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空气流速,并对空气流通速度进行导向,使得空气能充分的与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接触,被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充分加热,提高了第一加热棒和第二加热棒对空气的加热效果,经过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风筒的出风端排入室内,达到供暖目的。
第一安装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安装轴转动,从而实现叶板的转动,以用于吹除太阳能板上的杂物,保证太阳能板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效果。用户能向储水箱内加水,储水箱也能接收雨水,水泵由蓄电池供电,水泵能将储水箱内的水通过输送管输送至喷嘴处,利用喷嘴喷向太阳能板表面,从而能在叶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太阳能板的清洁效果,进而保证太阳能板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效果,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网罩起到隔离防护作用,防止外部空气中的杂物飘落至储水箱内,网罩为锥体结构,则使杂物能便于从网罩上滑落,不易堆积,降低了清洁频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中太阳能板的角度调节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风机;2、扇叶;201、挡风槽;3、第一安装轴;4、发电机;5、蓄电池;6、太阳能板;7、连接架;8、连接罩;9、马达;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连接轴;13、连接板;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16、第一转动轴;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二转动轴;191、支架;20、第三锥齿轮;21、第四锥齿轮;22、第二安装轴;23、叶板;24、储水箱;25、网罩;26、水泵;27、输送管;28、第一挡板;29、第一加热棒;30、第二挡板;31、第二加热棒;32、导风板;33、散流器;34、进风格栅;35、连接杆;36、滤网;37、风筒;38、安装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包括风机1、扇叶2、第一安装轴3、发电机4、太阳能板6、第二安装轴22、叶板23、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风筒37和安装罩38;
风筒37横向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风机1设置在风筒37内部,且风机1吹风方向朝向风筒37的出风端,扇叶2设置在第一安装轴3上,扇叶2位于风机1和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第一安装轴3转动设置在风筒37上,第一安装轴3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4设置在安装罩38上,第一安装轴3和第二安装轴2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叶板23设置在第二安装轴22上,第二安装轴22转动设置在安装罩38上,风筒3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太阳能板6角度以跟踪太阳方位的跟踪机构,太阳能板6位于叶板23一侧,安装罩38设置在风筒37上;
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沿横向交错设置有多组;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挡板28和第一加热棒29,第一挡板28设置在风筒37内侧顶面上,第一挡板28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风机1方向倾斜,第一挡板28底端和风筒37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29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处;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挡板30和第二加热棒31,第二挡板30设置在风筒37内侧底面上,第二挡板30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风机1方向倾斜,第二挡板30顶端和风筒37内侧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31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处。
本发明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的存留时间,空气更易于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节省能量,降低了成本,能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更加环保节能。空气通过风机1抽入风筒37内,风机1将空气吹向扇叶2,扇叶2带动第一安装轴3转动,从而利用发电机4进行发电,将一部分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板6的角度能通过跟踪机构进行调节,以使太阳能板6对准太阳,提高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两种能量转化形式,能量转化更加多样;第一安装轴3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第二安装轴22转动,从而实现叶板23的转动,以用于吹除太阳能板6上的杂物,保证太阳能板6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效果。扇叶2除了用于发电外,还能降低空气流速,延长空气在风筒37内的留存时间,第一挡板28和第二挡板30在扇叶2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空气流速,并对空气流通速度进行导向,使得空气能充分的与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接触,被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充分加热,提高了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对空气的加热效果,经过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风筒37的出风端排入室内,达到供暖目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风筒37包括一体连通的直筒部和弧形筒部;扇叶2在转动时交替位于直筒部内侧和弧形筒部内侧,扇叶2在位于直筒部内侧时,能承受风机1吹来的风力,扇叶2上设置有挡风槽201,挡风槽201边缘处设置有圆角,挡风槽201阵列设置有多个,能使空气动能更有效地传递至扇叶2,提高了对能量的转化回收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跟踪机构包括连接架7、连接罩8、马达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连接轴12、连接板13、太阳跟踪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连接架7设置在风筒37上,连接罩8设置在连接架7上,马达9、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均位于连接罩8内侧,马达9设置在连接罩8上,马达9与第一齿轮10驱动连接,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1设置在连接轴12上,连接轴12转动设置在连接罩8上,连接轴12贯穿连接罩8,连接板13两端分别与连接轴12和太阳能板6连接,太阳跟踪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板6上,太阳跟踪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中央控制器设置在连接罩8内部,中央控制器与马达9控制连接;安装罩38内部设置有蓄电池5,发电机4、太阳能板6、马达9、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均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跟踪传感器用于检测太阳方位,并向中央控制器传输信号,中央控制器控制马达9,马达9驱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12、连接板13和太阳能板6转动,直至太阳能板6转动至与太阳对正的位置,保证太阳能板6对太阳能的转化率。发电机4和太阳能板6制造的电力均储存在蓄电池5内,利用蓄电池5对马达9、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进行供电,更加节能环保,降低供暖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第一转动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动轴19、支架191、第三锥齿轮20和第四锥齿轮21,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第一转动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动轴19、支架191、第三锥齿轮20和第四锥齿轮21均位于安装罩38内侧;第三齿轮14设置在第一安装轴3上,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5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5和第一锥齿轮17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轴16上,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8和第三锥齿轮20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轴19上,第三锥齿轮20与第四锥齿轮21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21设置在第二安装轴22上,第一转动轴16转动设置在风筒37上,第二转动轴19转动设置在支架191上,第一安装轴3、第一转动轴16和第二安装轴22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轴3能带动第三齿轮14转动,第三齿轮14带动第四齿轮15转动,第四齿轮15带动第一转动轴16和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带动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动轴19和第三锥齿轮20转动,第三锥齿轮20通过第四锥齿轮21带动第二安装轴22转动,从而实现叶板23的转动,以用于吹除太阳能板6上的杂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风筒37上设置有储水箱24和水泵26,水泵26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水泵26的抽水端与储水箱24连通,水泵26的排水端连接有输送管27,输送管27上设置有喷嘴,喷嘴朝向太阳能板6。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能向储水箱24内加水,储水箱24也能接收雨水,水泵26由蓄电池5供电,水泵26能将储水箱24内的水通过输送管27输送至喷嘴处,利用喷嘴喷向太阳能板6表面,从而能在叶板2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太阳能板6的清洁效果,进而保证太阳能板6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效果,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储水箱24顶部设置有网罩25,网罩25为锥体结构,且锥顶朝上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网罩25起到隔离防护作用,防止外部空气中的杂物飘落至储水箱24内,网罩25为锥体结构,则使杂物能便于从网罩25上滑落,不易堆积,降低了清洁频率,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省人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风筒37的进风端设置有进风格栅34,进风格栅34上设置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连接有滤网36,滤网36位于风筒37内侧面处,且位于风机1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进风格栅34和滤网36,能进行递进式的过滤,使得风机1抽入的空气更加干净,防止杂物进入风筒37内部,并防止杂物最终进入室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风筒37内表面上设置有导风板32,导风板32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向通风方向倾斜,导风板32位于风筒37的出风端一侧,风筒37的出风端处设置有散流器3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导风板32,能对经过第一挡板28和第二挡板30导向后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导向,使得空气能沿着导风板32流动至散流器33,并通过散流器33均匀的向室内扩散,提高了对室内进行供暖的均衡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运行步骤如下:
S1、启动风机1,风机1从风筒37的进风端抽风,并向扇叶2方向吹风;
S2、扇叶2带动第一安装轴3转动,第一安装轴3通过发电机4进行发电;第一安装轴3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安装轴22,第二安装轴22带动叶板23转动,叶板23扇掉太阳能板6上的杂物,太阳能板6通过跟踪机构调整方位,以对准太阳,太阳能板6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跟踪太阳,能提高对太阳能的转化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和高效;
S3、风机1吹出的风通过扇叶2后,向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处流通,风经过第一挡板28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29在第一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之后,风继续流通,风经过第二挡板30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31在第二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经过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多次加热后的风通过风筒37的出风端排入室内,风在风筒37内的流通时间延长,能充分的被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加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对空气的加热效果和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9)

1.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扇叶(2)、第一安装轴(3)、发电机(4)、太阳能板(6)、第二安装轴(22)、叶板(23)、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风筒(37)和安装罩(38);
风筒(37)横向两端分别为进风端和出风端,风机(1)设置在风筒(37)内部,且风机(1)吹风方向朝向风筒(37)的出风端,扇叶(2)设置在第一安装轴(3)上,扇叶(2)位于风机(1)和第一加热组件之间,第一安装轴(3)转动设置在风筒(37)上,第一安装轴(3)与发电机(4)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4)设置在安装罩(38)上,第一安装轴(3)和第二安装轴(22)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机构,叶板(23)设置在第二安装轴(22)上,第二安装轴(22)转动设置在安装罩(38)上,风筒(37)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太阳能板(6)角度以跟踪太阳方位的跟踪机构,太阳能板(6)位于叶板(23)一侧,安装罩(38)设置在风筒(37)上;
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沿横向交错设置有多组;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挡板(28)和第一加热棒(29),第一挡板(28)设置在风筒(37)内侧顶面上,第一挡板(28)由上至下逐渐向远离风机(1)方向倾斜,第一挡板(28)底端和风筒(37)内侧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29)设置在第一流通通道处;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挡板(30)和第二加热棒(31),第二挡板(30)设置在风筒(37)内侧底面上,第二挡板(30)由下至上逐渐向远离风机(1)方向倾斜,第二挡板(30)顶端和风筒(37)内侧顶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31)设置在第二流通通道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筒(37)包括一体连通的直筒部和弧形筒部;扇叶(2)在转动时交替位于直筒部内侧和弧形筒部内侧,扇叶(2)上设置有挡风槽(201),挡风槽(201)边缘处设置有圆角,挡风槽(201)阵列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跟踪机构包括连接架(7)、连接罩(8)、马达(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连接轴(12)、连接板(13)、太阳跟踪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器,连接架(7)设置在风筒(37)上,连接罩(8)设置在连接架(7)上,马达(9)、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均位于连接罩(8)内侧,马达(9)设置在连接罩(8)上,马达(9)与第一齿轮(10)驱动连接,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第二齿轮(11)设置在连接轴(12)上,连接轴(12)转动设置在连接罩(8)上,连接轴(12)贯穿连接罩(8),连接板(13)两端分别与连接轴(12)和太阳能板(6)连接,太阳跟踪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板(6)上,太阳跟踪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讯连接,中央控制器设置在连接罩(8)内部,中央控制器与马达(9)控制连接;安装罩(38)内部设置有蓄电池(5),发电机(4)、太阳能板(6)、马达(9)、第一加热棒(29)和第二加热棒(31)均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第一转动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动轴(19)、支架(191)、第三锥齿轮(20)和第四锥齿轮(21),第三齿轮(14)、第四齿轮(15)、第一转动轴(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第二转动轴(19)、支架(191)、第三锥齿轮(20)和第四锥齿轮(21)均位于安装罩(38)内侧;第三齿轮(14)设置在第一安装轴(3)上,第三齿轮(14)与第四齿轮(15)啮合连接,第四齿轮(15)和第一锥齿轮(17)同轴设置在第一转动轴(16)上,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18)和第三锥齿轮(20)同轴设置在第二转动轴(19)上,第三锥齿轮(20)与第四锥齿轮(21)啮合连接,第四锥齿轮(21)设置在第二安装轴(22)上,第一转动轴(16)转动设置在风筒(37)上,第二转动轴(19)转动设置在支架(191)上,第一安装轴(3)、第一转动轴(16)和第二安装轴(22)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筒(37)上设置有储水箱(24)和水泵(26),水泵(26)与蓄电池(5)电性连接,水泵(26)的抽水端与储水箱(24)连通,水泵(26)的排水端连接有输送管(27),输送管(27)上设置有喷嘴,喷嘴朝向太阳能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箱(24)顶部设置有网罩(25),网罩(25)为锥体结构,且锥顶朝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筒(37)的进风端设置有进风格栅(34),进风格栅(34)上设置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连接有滤网(36),滤网(36)位于风筒(37)内侧面处,且位于风机(1)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风筒(37)内表面上设置有导风板(32),导风板(32)沿由上至下方向逐渐向通风方向倾斜,导风板(32)位于风筒(37)的出风端一侧,风筒(37)的出风端处设置有散流器(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步骤如下:
S1、启动风机(1),风机(1)从风筒(37)的进风端抽风,并向扇叶(2)方向吹风;
S2、扇叶(2)带动第一安装轴(3)转动,第一安装轴(3)通过发电机(4)进行发电;第一安装轴(3)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第二安装轴(22),第二安装轴(22)带动叶板(23)转动,叶板(23)扇掉太阳能板(6)上的杂物,太阳能板(6)通过跟踪机构调整方位,以对准太阳,太阳能板(6)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S3、风机(1)吹出的风通过扇叶(2)后,向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处流通,风经过第一挡板(28)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一流通通道,第一加热棒(29)在第一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之后,风继续流通,风经过第二挡板(30)的导向后流通至第二流通通道,第二加热棒(31)在第二流通通道处对风进行加热,经过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多次加热后的风通过风筒(37)的出风端排入室内。
CN202011228896.0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Active CN112344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896.0A CN112344418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8896.0A CN112344418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18A true CN112344418A (zh) 2021-02-09
CN112344418B CN112344418B (zh) 2022-02-15

Family

ID=7443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8896.0A Active CN112344418B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441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69151U (zh) * 2009-11-07 2010-09-01 徐州安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矿用热风机组
CN101822934A (zh) * 2010-02-01 2010-09-08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风路结构以及具有该风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WO2011022452A2 (en) * 2009-08-18 2011-02-24 Sridhar Deivasigamani Coil tube heat exchanger for a tankless hot water system
CN202210763U (zh) * 2011-06-08 2012-05-02 苏州科技学院 一种家用太阳跟踪光伏发电装置
CN203560041U (zh) * 2013-11-11 2014-04-23 鸿心环保工程(昆山)有限公司 排风机风力发电装置
CN209068750U (zh) * 2018-10-18 2019-07-05 扬州希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空气电加热机组
CN209183146U (zh) * 2018-11-01 2019-07-30 兰州中达新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共享广告机
CN111492184A (zh) * 2017-12-11 2020-08-04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自动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2452A2 (en) * 2009-08-18 2011-02-24 Sridhar Deivasigamani Coil tube heat exchanger for a tankless hot water system
CN201569151U (zh) * 2009-11-07 2010-09-01 徐州安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矿用热风机组
CN101822934A (zh) * 2010-02-01 2010-09-08 北京亚都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风路结构以及具有该风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CN202210763U (zh) * 2011-06-08 2012-05-02 苏州科技学院 一种家用太阳跟踪光伏发电装置
CN203560041U (zh) * 2013-11-11 2014-04-23 鸿心环保工程(昆山)有限公司 排风机风力发电装置
CN111492184A (zh) * 2017-12-11 2020-08-04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 自动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方法
CN209068750U (zh) * 2018-10-18 2019-07-05 扬州希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空气电加热机组
CN209183146U (zh) * 2018-11-01 2019-07-30 兰州中达新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共享广告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18B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6377A (zh) 能安装于室内及可设定出风湿度上限的水蒸发空调
CN201163057Y (zh) 进风口可调式油烟机
CN1963232A (zh) 一种新风机
CN108240692B (zh) 一种厨房新风系统
CN112344418B (zh) 一种节能高效暖通供暖装置
CN20273405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2612315A (zh) 一种被动房智能控制系统
CN205579801U (zh) 一种壁挂式新风机
CN111811102A (zh) 一种智慧型空气幕系统
CN208846533U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通风采暖系统
CN214746229U (zh) 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换气装置
CN201723467U (zh) 一种排尘性好的负压风机
CN113623153B (zh) 一种基于塔筒送风的风力发电机舱散热系统
CN212339567U (zh) 一种智慧型空气幕装置
CN212838488U (zh) 一种节能型的边墙风机
CN113819410A (zh) 一种具有静电除尘功能的led灯带板
CN208185030U (zh)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排气扇
CN113027824A (zh) 一种叶轮式智能通风降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83117Y (zh) 新风净化机
DK177472B1 (en) Improvement of a solar collector panel
CN220014094U (zh) 一种吸收太阳能供暖的墙体
CN218296258U (zh) 太阳能热风供暖系统
CN201149331Y (zh) 一种暖风机组结构
CN219353328U (zh) 多功能茶几
CN211600869U (zh) 壁挂式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