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3890B -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3890B
CN112333890B CN202011247733.7A CN202011247733A CN112333890B CN 112333890 B CN112333890 B CN 112333890B CN 202011247733 A CN202011247733 A CN 202011247733A CN 112333890 B CN112333890 B CN 1123338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ite
light
module
lighting
illu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7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3890A (zh
Inventor
黄伟
王仕豪
韩永忠
刘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77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3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3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3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6Circuits for reducing or suppressing harmonics, ripples 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s [EMI]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6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following a pre-assigned programmed sequence; Logic control [L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应用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白紫光照明装置、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白紫光照明装置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白紫光照明装置包括:白光模组、紫光模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眩光是一种产生不舒适感,或降低看主要目标的能力,或两者兼有的不良视觉环境,由视野中不适宜的亮度分布悬殊的亮度差,或在空间中或时间上极端的对比引起。在普通照明如家用照明的应用场景中,为克服不舒适眩光,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铝型材合理设计,优化了防眩光性能,但并未考虑将室外光的强弱等因素对防眩光的影响;在工况检测如复杂工况下的运动位姿/变形视频测量的应用场景中,测试过程中的环境光干扰以及被测试验对象表面的眩光现象将会造成运动位姿/变形视频测量的精确度下降。因此,需要设计一套防眩光照明系统以便照明以及开展复杂工况视频测量等多种应用场景均可以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用以有效的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眩光效果不明显、应用场景单一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白紫光照明装置、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白紫光照明装置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白紫光照明装置包括:白光模组、紫光模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普通照明模式;获得所述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白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白色LED灯的深紫外光激发白光灯珠,经由白光模组中的具有带通滤波作用的白光出光罩发射出白光用于照明。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照明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还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普通照明模式;获得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控制流经白光模组中每个白色LED灯的电强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工况测量模式;获得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控制紫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紫外LED灯的紫外光激发光珠经由紫光模组中的紫外出光罩发射出紫光为工况检测照明。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之前,方法还包括:控制装置发送预指令通过通信装置传输至白紫光照明装置,判断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每个LED灯是否位于正常发光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装置,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防眩光调节相关的环境参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以及还用于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总线、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信总线分别连接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处理器执行可读取指令时,运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基于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实时判断当前照明是否出现眩光情况,以及白光模组中采用深紫外光激发白光灯珠,经由具有带通滤波作用的白光出光罩发射出白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光源照明亮度与环境背景广度对比度趋于稳定值,并且提高了白光显色指数,从灯源处改善白光产生眩光的缺陷,实现对照明中的白色LED灯照明时的防眩光检测,进而实现防眩光的产生。另一方面,采用白紫光照明装置,可以适用于普通照明或者复制工况下的位姿检测照明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增加了应用场景,使得应用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眩光是评价照明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眩光的产生与灯具的安装方式、安装高度、灯具的数量和安装密度、灯具的配光等方面相关。当视野内出现过高的亮度比产生眩光时,人们就会感到刺眼,从而影响人的视力。
目前,常见的防眩光方式包括:光学控制,即出光罩采用光扩散材料,或者出光罩内部贴光扩散;结构控制,即光源发光角度控制在人眼看不到的位置,比如增加遮光板,或者将光源深入灯腔内部;芯片控制,即采用小功率芯片,降低单颗芯片功率,以多颗小功率芯片,分散光强。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和S12。
下面先对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进行一个详细的说明。
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白紫光照明装置、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白紫光照明装置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白紫光照明装置包括:白光模组、紫光模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
详细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白紫光照明装置还包括:铜基转接安装板,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安装在铜基转接安装板上,为了方便维护,将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外置在白紫光照明装置的尾部,通过航空连接器连接外置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与白紫光照明装置的内部。
白紫光照明装置采用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两个相对独立的发光模块,白光模组中包括若干个白色LED灯,紫光模组中包括若干个紫外光LED灯。根据光学模拟和不同的使用要求,确定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白色LED灯和紫外光LED灯的类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白色LED灯选择中功率型LED,色温范围3000K-6000K,TYP值(典型色温)为5000K,其中,色温用于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开尔文K。由于行业内普遍使用的蓝光激发白光荧光粉灯珠,而该白光荧光粉可能被紫外实验中康普顿效应产生的455nm-460nm的蓝光激发,所以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白色LED灯选择深紫外光(<280nm)激发的白光中功率自然光谱LED,也可以提高白光显色指数。
紫外光LED灯选择波长为365nm,额定功率5.4W的大功率紫外光LED,单颗辐射功率为1.4W,降额90%使用,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 l ure,MTBF)均大于等于30000小时。
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这两款LED驱动电流均降额设计,可以有效降低LED结温,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另外低功率高光效可降低光密度,提高均光效果,以及两款LED等均为贴片型LED。
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中选用的LED灯不同,因此,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配置两种不同的光学出光面,其中,白光出光罩具有带通滤波作用,使得不会与紫光模组中的紫光产生交错,提高白光显色指数。具体地,由于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安装在一起,为防止紫外光对于白色LED灯的激发影响,因此白光出光罩为可以滤除380纳米以下的波长,即白色光珠与白光模组中的带通滤波片相匹配,防止产生光干涉;可选地,可在白光出光罩的光学玻璃表面贴合聚碳酸酯PC材质的微结构薄膜起光学扩散作用。而紫外出光罩为高透过率光学玻璃,包括高硼玻璃、微晶玻璃和石英玻璃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装置基于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具体地,控制装置的控制电源可以为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等多种电源类型,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源可以为AC220V或AC36V两类。控制装置中含有多种通信接口,例如,具备一路RJ45通信接口,连接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路由器与电子设备如手机、智能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通信;以及还具备一路CAN总线通信接口,与白紫光照明装置通信,向白紫光照明装置发送指令。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电源为AC220V,输入接灯控制配电柜,输出接至白紫照明单元,接口方式为线缆航空连接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1和S12。
S11: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
S12: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下面将对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做详细的说明。
S11: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
具体地,由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中具备白光模组和紫光模组,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LED灯照明,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出预设应用场景,从而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白色LED灯照明可以适用于普通照明的应用场景下,紫外光LED灯可以适用于在复杂工况下的运动位姿/变形视频测量,控制装置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
示例性的,控制装置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可以为控制白色LED灯发白光,紫外光LED灯关闭;也可以为控制白色LED灯关闭,紫外光LED灯发光。
S12: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详细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普通照明模式;获得所述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白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白色LED灯的深紫外光激发白光灯珠,经由白光模组中的具有带通滤波作用的白光出光罩发射出白光用于照明。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普通照明模式;获得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控制流经白光模组中每个白色LED灯的电强度。
当确定照明模式为普通照明模式时,控制白光模组发光,根据获得的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装置判断和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改变,其中,发光状态包括:LED发光个数和LED发光强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当前环境背景光照参数和当前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的光源光照参数,获得用于衡量眩光的UGR值并判断UGR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说明有眩光现象,需要将光源光照增加。而增加光源光照的方式可以为控制装置在原有的发光白色LED灯的基础上,增加白色LED灯的发光个数。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基于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当前环境背景光照参数和当前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的光源光照参数,获得两者之间的差值,当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减弱光源光照,减弱光源光照的方式可以为减小流经白色LED灯的电流或者电压中的至少一种,使得白色LED灯的亮度减弱。
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照明模式为工况测量模式;获得环境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控制装置控制紫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紫外LED灯的紫外光激发光珠经由紫光模组中的紫外出光罩发射出紫光为工况检测照明。
当确定照明模式为工况测量模式时,控制紫光模组发光,根据获得的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装置判断和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的发光状态改变,其中,发光状态包括:LED发光个数和LED发光强度。
由于复杂工况下的运动位姿/变形视频测量受环境光干扰和光干扰产生的眩光影响大,容易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因此,可以采用紫外光LED灯作为测量时的光源。眩光的产生原因是光源光照与环境背景光照之间具有光度差,而紫外光作为一种不可见光,不属于机器和人眼的识别范围内,因此,不存在眩光现象,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其中,机器和人眼的识别范围为380-780纳米。
需要说明的是,在S11之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装置发送预指令通过通信装置传输至白紫光照明装置,判断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每个LED灯是否位于正常发光状态。通过发送预指令,可以判断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每个LED灯是否处于正常发光状态,如果存在故障状态的LED灯,可以及时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2,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装置100,该防眩光调节控制装置100包括:
采集模块110,用于采集与防眩光调节相关的环境参数;
处理模块120,用于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以及还用于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白紫光照明装置、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白紫光照明装置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白紫光照明装置包括:白光模组、紫光模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控制装置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所述防眩光照明控制系统包括:白紫光照明装置、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包括:白光模组、紫光模组、散热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所述照明模式包括普通照明模式和工况测量模式;
基于普通照明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
基于工况测量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普通照明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包括:
获得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
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白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白色LED灯的深紫外光激发白光灯珠,经由所述白光模组中的具有带通滤波作用的白光出光罩发射出白光用于照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普通照明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还包括:
获得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
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所述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流经所述白光模组中每个白色LED灯的电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所述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包括:
获得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其中,所述环境参数包括:光照参数和角度参数;
基于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判断所述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是否进行改变,若判断结果为是,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紫光模组中不同个数的紫外LED灯的紫外光激发光珠经由所述紫光模组中的紫外出光罩发射出紫光为工况检测照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预设应用场景,所述控制装置确定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发送预指令通过通信装置传输至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判断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每个LED灯是否位于正常发光状态。
6.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与防眩光调节相关的环境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应用场景,确定白紫光照明装置的照明模式,所述照明模式包括普通照明模式和工况测量模式;以及还用于
基于普通照明模式和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白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或
基于工况测量模式和所述环境参数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参数,控制所述白紫光照明装置中的紫光模组中的LED发光状态。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总线、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
所述通信总线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可读取指令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项所述的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
CN202011247733.7A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333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733.7A CN112333890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7733.7A CN112333890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890A CN112333890A (zh) 2021-02-05
CN112333890B true CN112333890B (zh) 2022-08-19

Family

ID=74319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7733.7A Active CN112333890B (zh) 2020-11-10 2020-11-10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389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498A (en) * 1992-10-21 1994-10-25 Karpen Daniel N Ultraviolet transmitting multi-layer polarizer
CN201621499U (zh) * 2009-12-28 2010-11-03 深圳市成光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整体荧光转换技术的led灯泡
CN201811027U (zh) * 2010-07-31 2011-04-27 温州科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眩光白光led球泡灯
CN103194233A (zh) * 2013-03-29 2013-07-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蓝/紫光远程激发led白光照明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3099417U (zh) * 2012-12-15 2013-07-31 金德奎 照度均匀无眩光的led虚拟镜像照明装置
WO2014184337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Nanomex Limited An optical inspection system
CN207334392U (zh) * 2017-07-17 2018-05-08 惠州民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led面板灯
CN108507754A (zh) * 2018-04-10 2018-09-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抗眩光的风洞试验模型弹性变形视频测量方法
CN209101025U (zh) * 2018-10-17 2019-07-12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等亮度全塑led点光源
CN209638797U (zh) * 2019-05-13 2019-11-15 史杰 一种防眩光led格栅照明模组及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27768B2 (en) * 2008-09-22 2013-04-23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Optical filter for compensating for color shift provided in front of a display panel of a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9498A (en) * 1992-10-21 1994-10-25 Karpen Daniel N Ultraviolet transmitting multi-layer polarizer
CN201621499U (zh) * 2009-12-28 2010-11-03 深圳市成光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整体荧光转换技术的led灯泡
CN201811027U (zh) * 2010-07-31 2011-04-27 温州科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防眩光白光led球泡灯
CN203099417U (zh) * 2012-12-15 2013-07-31 金德奎 照度均匀无眩光的led虚拟镜像照明装置
CN103194233A (zh) * 2013-03-29 2013-07-10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蓝/紫光远程激发led白光照明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184337A1 (en) * 2013-05-17 2014-11-20 Nanomex Limited An optical inspection system
CN207334392U (zh) * 2017-07-17 2018-05-08 惠州民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光led面板灯
CN108507754A (zh) * 2018-04-10 2018-09-07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抗眩光的风洞试验模型弹性变形视频测量方法
CN209101025U (zh) * 2018-10-17 2019-07-12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广角等亮度全塑led点光源
CN209638797U (zh) * 2019-05-13 2019-11-15 史杰 一种防眩光led格栅照明模组及灯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for Lighting Applications;Takeshi Sano;《2019 2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ctive-Matrix Flatpanel Displays and Devices (AM-FPD)》;20190912;全文 *
基于专利分析和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产品预测研究——以LED照明产品为例;张欣;《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201809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890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ling Important design parameters for solid-state ballasts
Cole et al. Solid-state lighting: The new normal in lighting
CA2036518C (en) Full spectrum polarized lighting system
JP2017530510A (ja) 可撓性のある照明ストリップの変形に基づく照明制御
JP2013232294A (ja) 調光システム、調光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918441A (zh) Led照明自恒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装置
KR100762361B1 (ko) 디지털 이미지 테스트 부재의 광원 밝기 균일화 장치 및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디지털 이미지 색상 테스트 장치 및방법
CN112333890B (zh) 一种防眩光调节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Shailesh et al. Review of photometric flicker metr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LED lighting
Dubnička et al. Comprehensive view of LED products in luminaires
Mills et al. Advanced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systems: progress and potential
Pereira et al. Power quality analysis of domestic lamps available in the Brazilian market
CN109211405B (zh) 一种基于光谱分析的电光源频闪分析方法
CN110730549A (zh) 室内照明设计方法
Dawood et al. Light wavelength and pow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FL and LED lamps under different voltage harmonic levels
CN117062270B (zh) 一种自适应控制的发光led牌及控制方法
Wood Lighting upgrades: a guide for facility managers
CN117939724A (zh) 一种超高亮度led照明灯具设备的设计方法
Elliott et al. The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LED Lighting and Its Future Applications
CN107295722A (zh) 一种蓝牙调色温led驱动电源
CN115103478A (zh) 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
Yawale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ask light simulator for Quality Lighting Factor and Simulation of LED tube-based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Laboratory
CN204649943U (zh) 测试系统
Series Outdoor Area Lighting
Karppi MODERNISATION OF POWER PLANT LIGHTING WITH LED LIGH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Wei

Inventor after: Wang Shihao

Inventor after: Han Yongzhong

Inventor after: Liu Dingl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engyu

Inventor before: Huang 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Shihao

Inventor before: Han Yongzhong

Inventor before: Liu Dingl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