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3008A -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3008A
CN112333008A CN202011141355.4A CN202011141355A CN112333008A CN 112333008 A CN112333008 A CN 112333008A CN 202011141355 A CN202011141355 A CN 202011141355A CN 112333008 A CN112333008 A CN 11233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host
backup
original
target
network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413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3008B (zh
Inventor
邓兆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Inspur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413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3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3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9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keeping history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generations or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 H04L41/086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keeping history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generations or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by rolling back to previous configuration vers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06F11/1469Backup restor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61Partitioning or combining of resources
    • G06F9/5072Grid comp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04L41/0853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41/0856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by actively collec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r by backing u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y backing up or archiv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可见,本申请无论当前是否仍存在需要实现还原的云主机,均可以将云平台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等均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

Description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平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也面临着混合架构等更加复杂的业务场景;因此用户对云主机运行时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云主机在运行时可能会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以及运维人员的误操作等一些意外场景,因此云主机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到期望时刻的状态成为当前迫切的需求。而如何将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包括:
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
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
优选的,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包括:
如果当前存在与所述原云主机UUID相同的云主机,则确定该云主机则为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
优选的,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的UUID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中,如果否,则利用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重新创建新卷,并将该新卷挂载到所述目标云主机上。
优选的,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如果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一致,则确定无需改变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如果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不一致,在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且对应IP端口未被占用时,控制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保持一致,否则,确定无需改变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
优选的,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检测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否能够调整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能够调整,则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能调整,则确定无需复制所述内存信息。
优选的,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是否存在所述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如果是,则无需调整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如果否,则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调整为所述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
优选的,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
对应的,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如果还原成功,则直接从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启动,否则,重启所述目标云主机,刷新所述目标云主机中的内存信息,并更新所述目标云主机中网卡配置对应的网卡驱动。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
还原模块,用于: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在需要实现云主机的还原时,如果仍然存在该云主机,则直接在该云主机上实现至备份时刻的还原,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并在新的云主机上实现至备份时刻的还原,并且,在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时,可以将云平台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可见,本申请无论当前是否仍存在需要实现还原的云主机,均可以将云平台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等均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中判断云主机是否仍然存在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中实现资源规格还原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包括:
S11: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本申请可以应用于InCloud OpenStack云平台(本申请可简称其为云平台,其是一款功能丰富、高可用性、安全、支撑工具全面的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中,而云主机则可以为InCloud OpenStack云平台中的云主机(可简称为OpenStack云主机)。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对应的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而该装置可以设置于云主机所属的云平台中,因此该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云平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云平台进行具体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实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时具体可以包括云主机整机备份及云主机整机还原,其中,云主机整机备份是指将云主机备份时刻的系统状态、数据磁盘信息、资源规格(vcpu数量、内存大小、元数据等)、网卡配置的信息等关键信息利用快照进行保存;然后根据快照将快照信息备份至存储服务器,同时将规格等关键信息记录至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当前云主机进行整机备份;而云主机整机还原是指将云主机备份整机还原到原云主机,实现云主机的所有状态信息(系统盘、数据盘、资源规格、内存信息、网卡配置信息以及元数据等)还原到备份时刻的状态,最终目的是有效可靠的恢复云主机中的全部数据和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本申请在实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前,需要对云主机进行备份得到相应的备份信息,具体来说,可以将云主机进行快照操作,然后得到快照操作所得快照信息中的云主机的系统状态、数据磁盘信息、资源规格信息、网卡配置信息等备份信息后保存这些备份信息;并且,与进行快照操作的云主机对应的备份信息(包括云主机的云平台文件、数据等)都保存在存储节点的一组云硬盘(Original)中,当为云主机创建备份时,ICOS(InCloudOpenStack云平台)会在存储节点上进行备份信息的全量复制(Backup)产生新的云硬盘,后续由该新的云硬盘中获取备份信息,并实现云主机至进行快照操作的备份时刻的还原。在需要对云主机进行还原时,则可以确定该云主机为原云主机,进而将相应的云主机还原至原云主机进行备份(快照操作)的备份时刻的状态。
S12:如果当前存在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
在确定出需要实现还原的原云主机之后,本申请还会判断云平台中是否仍然存在原云主机,如果存在,则可以确定云平台中存在的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进而在目标云主机上实现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的还原,如果云平台中已经不存在原云主机,则需要基于备份信息创建新的卷,进而利用该新的卷来创建新的云主机,将该新的云主机确定为目标云主机,进而在目标云主机上实现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的还原,由此,无论云平台中是否仍然存在原云主机,均可实现相应云主机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的还原。
S13:基于在备份时刻对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
由于云主机通常可以包括卷、资源、网络安全组、网卡及网卡对应的IP端口等,对应的本申请的备份信息中也包括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卷、网卡配置(包括网卡及对应IP端口的配置)、资源规格(各项资源的规格,如vcpu的数量、内存大小等)及网络安全组的信息,因此,本申请可以基于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在需要实现云主机的还原时,如果仍然存在该云主机,则直接在该云主机上实现至备份时刻的还原,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并在新的云主机上实现至备份时刻的还原,并且,在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时,可以将云平台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可见,本申请无论当前是否仍存在需要实现还原的云主机,均可以将云平台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等均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实现云主机至备份时刻的还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原云主机,可以包括:
如果当前存在与原云主机UUID相同的云主机,则确定该云主机则为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原云主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需要进行还原的云主机时,可以是由操作人员选中已经备份的云主机进行还原,而操作人员选中的云主机则为原云主机,云平台根据备份信息中包含的原云主机的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同一资源定位符;在云平台中,可以根据UUID来确定唯一的资源信息),判断云平台中备份时的原云主机是否存在(也即是否存在UUID与原云主机的UUID相同的云主机),如果存在,则可以直接对存在的原云主机根据备份信息进行整机还原,如果不存在,则根据备份信息创建新的云主机,并在新的云主机中根据备份信息进行整机还原,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便快速的确定出当前云平台中是否仍存在备份时的云主机,进而提高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基于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卷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可以包括:
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判断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的UUID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将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中,如果否,则利用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重新创建新卷,并将该新卷挂载到目标云主机上。
在确定出目标云主机后,可以判断目标云主机的卷与原主机的卷是否相同(两者的UUID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则直接将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中即可,否则,说明在原云主机备份之后其硬盘等系统状态信息发生了改变,或者新建的云主机中不存在与原云主机的卷相同的卷,因此,则可以利用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重新创建新卷,并将新卷挂载到目标云主机中,由此,无论目标云主机与原云主机的卷是否相同,均可以实现云主机的系统卷和数据信息的还原。其中,卷信息可以包括卷的大小、卷的类型及卷中的数据等,在利用卷信息创建新卷时,通常是将卷的大小、卷的类型及卷的UUID传到存储后端,存储后端会根据卷的大小和卷的类型创建相应的新卷,确定新卷的UUID即为传到存储后端的UUID,并将卷中的数据复制到该新卷中,即实现新卷的创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基于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可以包括:
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如果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一致,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如果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不一致,在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且对应IP端口未被占用时,控制目标云主机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保持一致,否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实现网卡配置的还原时,会首先判断目标云主机中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是否一致,如果是,则无需再对网卡配置进行调整,如果否,则说明原云主机备份之后其网卡配置发生了改变,或者新建的云主机中不存在与原云主机的网卡配置,因此需要通过对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进行相应调整,以使之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尽可能的一致。具体来说,在实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的还原时,对于仍然存在的原云主机还原和新建的云主机还原的原理基本相同,即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一致,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如果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不一致,在在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且对应IP端口未被占用时,控制目标云主机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保持一致,否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而在具体应用场景下,对于目标云主机的还原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1、对于仍然存在原云主机的情况:
(1)单张网卡或多张网卡,原云主机在整机备份后未做改变,不做处理;
(2)单张网卡,原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添加其他的IP端口,则将未备份的IP端口去掉。
(3)单张网卡,原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网卡的IP端口发生变化,检查备份时IP端口是否已经被其他云主机占用,若没有被占用,则将变化后的IP端口替换为该备份时的IP端口,如果被占用则保持原云主机当前IP端口不变;
(4)单张网卡,原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替换成其他网卡,检查备份时刻的网卡是否存在,备份时刻的IP端口是否已经被占用,若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并且备份时刻的IP端口未被占用,则将原云主机还原为备份时刻的网卡及IP端口,否则网卡及IP端口保持不变;
(5)多张网卡,原云主机在整机备份之后,其中一个IP端口被卸载,检查卸载的IP端口是否被占用,若未被占用,则使用卸载的IP端口,否则IP端口保持不变。
2、对于不存在原云主机并创建新的云主机的情况:
(1)查询备份时刻原云主机的网卡是否存在,且备份时刻的IP端口是否已经被占用,如果备份时刻原云主机的网卡存在且备份时刻的IP端口没有被占用,则选择备份时刻的网卡及IP端口,否则根据用户设置合理选择网卡及IP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基于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可以包括:
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检测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一致,则判断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否能够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能够调整,则将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能调整,则确定无需复制内存信息。
其中,对于仍然存在的原云主机的还原和对于新建的云主机的还原的原理基本相同,也即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检测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一致,则判断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否能够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能够调整,则将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能调整,则确定无需复制内存信息。而在具体应用场景下,对于目标云主机的还原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对于仍然存在原云主机的情况,可以从备份信息中获取到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vcpu,内存,元数据)后,检查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两者一致,则无需对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进行调整,直接将备份时刻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内存信息即为云主机运行时从磁盘复制到内存中的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即可;如果不一致,则需要检查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信息与备份时刻而言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扩张的,则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调整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大小与原云主机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保持一致,再将备份时刻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缩小的,则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查询目标云主机所在的主机节点上的资源规格是否满足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到备份时刻原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如果满足,则调整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到备份时刻原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同时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调整后的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满足,则不再进行内存复制。对于不存在原云主机并且创建新的云主机的情况,则按照对于仍然存在原云主机的情况实现资源规格调整的原理,对新的云主机进行资源规格的调整,简单来说,则是查询新的云主机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无需调整,否则,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查询新的云主机所在主机节点是否满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的要求,如果满足,则调整新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到备份时刻原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同时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调整后的新的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满足,则不再进行内存复制。同时,还可以将备份信息中包含的元数据信息还原至目标云主机中。从而将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最大可能的调整至原云主机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其中,元数据信息(或者可以直接称之为元数据,例如计算机的蓝屏策略,即计算机发生蓝屏时会可以设置为关机或者重启等)是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因此将元数据信息还原至目标云主机中,具体可以为将备份信息中的元数据信息刷新到目标云主机的数据库中;从而目标云主机在启动时,会根据数据库生成相应的XML文件,目标云主机根据该XML文件实现元数据信息的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基于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可以包括:
判断目标云主机是否存在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如果是,则无需调整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如果否,则将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调整为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
在实现网络安全组的还原时,则可以直接判断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在目标云主机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无需再对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进行调整,否则,调整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为原云主机备份时刻的网络安全组,从而实现网络安全组的有效还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确定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之后,还可以包括:
将目标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
对应的,将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之后,还可以包括:
如果还原成功,则直接从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启动,否则,重启目标云主机,刷新目标云主机中的内存信息,并更新目标云主机中网卡配置对应的网卡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原云主机还存在的情况,本申请会首先将还存在的原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即将还存在的原云主机的内存和系统数据盘之间的IO操作暂停;并且,在将还存在的原云主机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后,如果资源规格和网卡配置能够完全还原至备份时刻,则取消搁置,直接从还原后的内存中启动,从而使得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直接从备份时刻的状态开始运行;如果存在资源规格、元数据信息以及网卡配置等不能还原至备份时刻,则在还原完成之后,重启还原后的云主机,刷新内存信息和更新网卡驱动,以使得还原后的云主机按照其当前的状态实现运行。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云主机的处理,避免对用户访问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云主机进行快照操作,然后根据整机快照保存的云主机状态信息、块设备信息、资源规格及元数据信息等备份信息进行保存至存储服务器(与存储节点的概念相同);对应的,云主机的系统文件和数据等备份信息都保存在存储节点上的一组云硬盘(Original)中,当云主机创建备份时,ICOS会在存储节点上进行数据的全量复制(Backup)产生新的云硬盘。
2.操作人员选中已经备份的云主机进行还原,云平台会首先根据备份信息中的云主机UUID来判断备份时的云主机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则会根据备份信息进行整机还原;如果原云主机不存在,则根据备份信息创建新云主机的方式实现整机还原;实现该步骤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中,备份云主机即为已经备份的源主机。
3.针对备份时的云主机还存在的情况,首先会将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即将内存和系统数据盘之间的IO操作暂停,然后判断仍然存在的云主机所挂载的卷UUID是否与备份时刻卷UUID保持一致,如果保持一致,则直接将备份时刻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仍然存在的云主机所挂卷中,如果UUID不一致,说明在云主机备份时刻之后,云主机硬盘等系统信息已经做了改变,则利用备份信息重新创建新卷,然后将新卷挂载在仍然存在的云主机上,实现云主机系统卷和数据信息的还原。
4.根据备份信息检查仍然存在的云主机资源规格(vcpu、内存、元数据等)是否已经调整,如果没有调整,则将备份时刻的内存信息复制到当前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已经调整,则需要检查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备份时刻而言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扩张的,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调整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大小与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保持一致,再将备份时刻的内存信息复制到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相比较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缩小的,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查询仍然存在的云主机所在主机节点上的资源规格是否满足将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满足,则调整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资源规格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同时将备份时刻的内存信息复制到调整后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满足,则不再进行内存复制。同时根据备份信息中的元数据信息还原至仍然存在的云主机中;实现该步骤的流程图可以如图3所示。
5.网卡还原:判断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网卡配置和网络安全组是否与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和网络安全组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调整规格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单张网卡或多张网卡,云主机在整机备份后未做改变,不做处理;
(2)单张网卡,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添加其他的IP端口,则将未备份的IP端口去掉。
(3)单张网卡,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网卡的IP端口发生变化,检查备份时IP端口是否已经被其他云主机占用,若没有被占用,则将变化后的IP端口替换为该备份时的IP端口,如果被占用则保持云主机当前IP端口不变;
(4)单张网卡,云主机整机备份之后替换成其他网卡,检查备份时刻的网卡是否存在,备份时刻的IP端口是否已经被占用,若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并且备份时刻的IP端口未被占用,则将云主机还原为备份时刻的网卡及IP端口,否则网卡及IP端口保持不变;
(5)多张网卡,云主机在整机备份之后,其中一个IP端口被卸载,检查卸载的IP端口是否被占用,若未被占用,则使用卸载的IP端口,否则IP端口保持不变。
(6)判断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是否存在,若不存在,则调整仍然存在的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为备份时刻的网络安全组。
6.若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时,资源规格和网卡配置能够完全还原至备份时刻,则取消搁置,直接从还原的内存中启动,云主机将直接从备份时刻的状态开始运行;如果存在资源规格、元数据以及网卡配置等不能还原至备份时刻,则还原完成后,重启还原后的云主机,刷新内存信息和更新网卡驱动。
7、针对云主机不存在的情况,通过备份信息创建新卷,利用新卷来创建新的云主机,查询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和元数据是否还存在,同时通过云平台的调度模块查询新的云主机所在主机节点是否满足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的要求,如果是,则将新的云主机调整至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实现元数据信息的更新;查询备份时刻的IP端口是否已经被占用,没有被占用则为新的云主机选择备份时的IP端口,否则根据用户设置合理选择IP端口,最后通过新的云主机实现备份信息还原。其中,利用新卷创建新的云主机时,具体为如果新卷是系统卷,则云主机从系统卷中启动,从而创建新的云主机。
本发明基于openstack云平台,可以快速恢复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信息,包括系统状态、数据信息、资源规格(vcpu,内存大小和元数据)和网卡配置等,有效避免云主机还原之后,云主机状态和配置信息与备份时刻不一致等情况,可见,本申请通过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实现云主机能够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同时,针对资源规格和网卡配置无法完全还原的场景做了异常处理,保证云主机在备份之后,即使资源规格或者IP端口发生改变,也可以尽最大可能的还原至备份时刻的状态,也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之后,与备份时刻云主机状态信息和资源规格保持一致;针对资源规格和网卡配置完全还原的云主机可以实现完全还原至云主机备份时刻的状态,极大保证了云主机在混合架构等场景下运行时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了openstack云平台在部署运行时容灾能力,且极大简化了部署成本,简化了运维人员的操作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第二确定模块12,用于:如果当前存在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
还原模块13,用于:基于在备份时刻对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第二确定模块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当前存在与原云主机UUID相同的云主机,则确定该云主机则为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原云主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还原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还原单元,用于: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判断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的UUID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将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中,如果否,则利用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重新创建新卷,并将该新卷挂载到目标云主机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还原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还原单元,用于: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如果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一致,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如果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不一致,在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且对应IP端口未被占用时,控制目标云主机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保持一致,否则,确定无需改变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还原模块可以包括:
第三还原单元,用于:基于备份信息确定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检测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一致,则判断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否能够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能够调整,则将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将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能调整,则确定无需复制内存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还原模块可以包括:
第四还原单元,用于:判断目标云主机是否存在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如果是,则无需调整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如果否,则将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调整为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还可以包括:
搁置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存在的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之后,将目标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
启动模块,用于:将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原云主机在备份时刻的状态之后,如果还原成功,则直接从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启动,否则,重启目标云主机,刷新目标云主机中的内存信息,并更新目标云主机中网卡配置对应的网卡驱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上任一项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相关部分的说明请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中对应部分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
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包括:
如果当前存在与所述原云主机UUID相同的云主机,则确定该云主机则为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否则,确定当前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的UUID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挂载的卷的UUID是否一致,如果是,则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所挂载的卷中,如果否,则利用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卷信息重新创建新卷,并将该新卷挂载到所述目标云主机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如果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一致,则确定无需改变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如果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配置不一致,在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存在且对应IP端口未被占用时,控制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网卡及对应IP端口保持一致,否则,确定无需改变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卡配置或者根据用户设置选择网卡及对应IP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备份信息确定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检测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与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一致,则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是否能够调整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如果能够调整,则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资源规格调整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资源规格,并将所述备份信息中的内存信息复制到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如果不能调整,则确定无需复制所述内存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云主机是否存在所述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如果是,则无需调整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如果否,则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网络安全组调整为所述备份信息中的网络安全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置为搁置状态;
对应的,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之后,还包括:
如果还原成功,则直接从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内存中启动,否则,重启所述目标云主机,刷新所述目标云主机中的内存信息,并更新所述目标云主机中网卡配置对应的网卡驱动。
8.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已经备份且需要还原至备份时刻的云主机为原云主机;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当前存在所述原云主机,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所述原云主机为目标云主机,否则,创建新的云主机为所述目标云主机;
还原模块,用于:基于在所述备份时刻对所述原云主机备份所得的备份信息,将所述目标云主机的卷、网卡配置、资源规格及网络安全组均还原至所述原云主机在所述备份时刻的状态。
9.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41355.4A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33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355.4A CN112333008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41355.4A CN112333008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008A true CN112333008A (zh) 2021-02-05
CN112333008B CN112333008B (zh) 2023-01-24

Family

ID=74311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41355.4A Active CN112333008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300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993A (zh) * 2021-06-24 2021-10-01 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资源的还原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2178A (zh) * 2022-06-24 2022-09-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938A (zh) * 2014-11-21 2015-03-11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镜像级备份后的多种粒度恢复方法
CN105095023A (zh) * 2015-08-18 2015-11-25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创建装置、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06506211A (zh) * 2016-11-04 2017-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云环境下云主机重建方法
WO2017185881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计算机整机系统批量生产中确保网卡mac地址唯一性的方法
CN108874590A (zh) * 2018-06-16 2018-11-23 武汉商启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自动备份与恢复的系统
CN109495555A (zh) * 2018-11-01 2019-03-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创建云主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60393A (zh) * 2018-12-18 2019-04-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规格的更新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47595A (zh) * 2019-02-27 2019-06-28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penStack云主机保护方法
CN110795182A (zh) * 2019-09-18 2020-02-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主机创建方法和系统
CN110990124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主机恢复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07938A (zh) * 2014-11-21 2015-03-11 上海爱数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镜像级备份后的多种粒度恢复方法
CN105095023A (zh) * 2015-08-18 2015-11-25 北京皮尔布莱尼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创建装置、方法和计算设备
WO2017185881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计算机整机系统批量生产中确保网卡mac地址唯一性的方法
CN106506211A (zh) * 2016-11-04 2017-03-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云环境下云主机重建方法
CN108874590A (zh) * 2018-06-16 2018-11-23 武汉商启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自动备份与恢复的系统
CN109495555A (zh) * 2018-11-01 2019-03-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创建云主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60393A (zh) * 2018-12-18 2019-04-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主机规格的更新方法及其装置
CN109947595A (zh) * 2019-02-27 2019-06-28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penStack云主机保护方法
CN110795182A (zh) * 2019-09-18 2020-02-1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主机创建方法和系统
CN110990124A (zh) * 2019-12-10 2020-04-10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主机恢复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7993A (zh) * 2021-06-24 2021-10-01 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资源的还原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2178A (zh) * 2022-06-24 2022-09-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22178B (zh) * 2022-06-24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3008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50824B2 (en) Backing up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virtual machine
US8185502B2 (en) Backup method for storage system
US7480779B2 (en) Storage system, data restoring method, and data access method
CN110851302B (zh) 一种数据库信息的备份方法及恢复方法
US2007005571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anaging replication of back-up object
CN108351821B (zh) 数据恢复方法及存储设备
US20060015545A1 (en) Backup and sychronization of local data in a network
CN112333008B (zh) 一种云主机整机备份还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47429B2 (en) Data disaster recovery method and site
JP2004046435A (ja) バックアップ方法、その方法に用いた記憶制御装置
EP347414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mental recovery of data
US764045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int-in-time recovery of application resource sets
JP4883986B2 (ja) 計算機システム、管理計算機及びデータリカバリ方法
CN110825562B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EP254297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acking-up subversion repository
JP2009245264A (ja) バックアップ管理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356650A (zh) 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86450A (zh) 一种虚拟机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5098300B (zh) 一种数据库的备份方法、容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08603A (zh) 一种实时保护Openstack云主机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26200B (zh) 为分布式应用创建一致性快照的方法、装置和分布式系统
CN114281600A (zh) 一种容灾备份和容灾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4737A (zh) 一种云平台作业冲突的判断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112314B (zh) 业务数据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302B (zh) 连续存储数据的修改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