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2950A -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2950A
CN112332950A CN202011083566.7A CN202011083566A CN112332950A CN 112332950 A CN112332950 A CN 112332950A CN 202011083566 A CN202011083566 A CN 202011083566A CN 112332950 A CN112332950 A CN 112332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transmission rate
rate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c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35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2950B (zh
Inventor
周杰
张昭
邓江
侯晓欢
李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c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c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c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c Tel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35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2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2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2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主设备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副设备对接收到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验证信息反馈给主设备;主设备根据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将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红外光通信,因通信过程中位置移动和环境干扰等导致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严重受限的问题,提高了通信设备通信时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良好的通信质量,降低功耗开销,以及延长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时间。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嵌入式应用场景中常用到红外光通信,出于物料成本和功耗的考虑通常采用红外光直接传输未经调制的同步串行通信接口输出和输入的基带信号,通过因通信过程中位置移动和环境干扰等导致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严重受限,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红外光通信,因通信过程中位置移动和环境干扰等导致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严重受限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用于进行通信的主设备和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速率的调整,所述主设备和副设备均可作为数据传输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包括:
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设备在接收所述验证信息之前以及所述主设备在接收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均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包括:
所述主设备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
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发送给所述副设备;
其中,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所述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
从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
采用若干组所述校验码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包括:
所述副设备对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所有接收速率进行排序,从排序结果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所述主设备发送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包括:
所述主设备从所述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
获取向所述副设备发送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
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系统,包括主设备和与所述主设备进行通信的副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所述副设备包括验证模块和反馈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主设备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副设备对接收到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验证信息反馈给主设备,主设备根据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将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红外光通信,因通信过程中位置移动和环境干扰等导致通信设备的通信速率严重受限的问题,提高了通信设备通信时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良好的通信质量,降低功耗开销,以及延长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即可为通信设备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存储器1005,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通信设备还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设备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通信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以及其它软件或程序的运行。
在图1所示的通信设备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终端,与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1005、处理器1001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其中:
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其中,所述副设备在接收所述验证信息之前以及所述主设备在接收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均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主设备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
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发送给所述副设备;
其中,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信息。
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
从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
采用若干组所述校验码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
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副设备对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所有接收速率进行排序,从排序结果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所述主设备发送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主设备从所述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
获取向所述副设备发送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
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该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应用于进行通信的主设备和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速率的调整,主设备和副设备均可作为数据传输的发送端或接收端。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主设备和副设备均为通信设备,主设备可以是发送端或接收端,副设备也可以是发送端或接收端。其中,当主设备作为发送端时,副设备是接收端;主设备作为接收端时,副设备是发送端。在本实施例中,将主设备作为发送数据的发送端,副设备作为接收数据的接收端。当主设备与副设备之间首次建立连接后,主设备获取预先存储的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以明文的形式发送给副设备。
步骤S220: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副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由于验证信息是明文,副设备接收到验证信息后,可以直接得到验证信息的具体内容。副设备中也预先存储有与验证信息对应相同的校验信息,副设备将校验信息和验证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确定校验信息和验证信息相同,则视为主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验证通过,进而将主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重新发送给主设备,或者将与验证信息进行比对的校验信息发送给主设备。
步骤S230: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传输速率将验证信息发送给副设备,主设备接收到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后,可以确定自身发送验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满足副设备接收数据的条件,即主设备发送验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属于副设备接收数据的接收速率范围,进而主设备将发送验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作为后续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例如,副设备接收数据的接收速率范围为10-15bit/s,主设备以12bit/s的传输速率发送验证信息,由于主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落入副设备接收数据的接收速率范围内,即副设备可以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主设备后续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被确定为12bit/s,即主设备以12bit/s的传输速率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
本实施例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主设备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副设备对接收到的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验证信息反馈给主设备;主设备根据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将向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通信设备通信时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保证了良好的通信质量,降低功耗开销,以及延长了通信设备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副设备在接收所述验证信息之前以及所述主设备在接收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均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具体的,主设备与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后,主设备和副设备均保持最大的接收速率以进行数据接收。副设备开启最大的接收速率,可以保证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验证信息,主设备开启最大的接收速率,可以保证接收到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避免了主设备和副设备接收不到数据的现象发生。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2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1:所述主设备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中预先设定有第一码流表,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19521040000091
其中,表1中的功率等级对应的数码、码率等级对应的数字、识别字以及校验字均是十六进制数,二进制码流区域中0和1组合的数字串均是二进制数,分别与功率等级对应的数码、码率等级对应的数字、识别字以及校验字一一对应。例如,第一行的功率等级的数码5A对应01011010,码率等级的数字35对应00110101,识别字55对应01010101,校验字E2对应11100010。其中,将二进制的01011010转换成十六进制后就是5A,将5A转换成二进制后就是01011010,功率等级的数码、码率等级的数字、识别字以及校验字也是如此。验证码流是指二进制码流区域每一行的4个0和1组合的数字串,例如,主设备从表1中随机选取3组验证码流,如1、2、3行对应的0和1组合的数字串,即第1组为:01011010、00110101、01010101和11100010;第2组为00111010、01100101、01010101和00101011;第3组为11011010、10010101、01010101和11110001。
步骤S212: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发送给所述副设备;其中,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将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作为验证信息发送给副设备,其中,每组验证码流以不同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例如,主设备选取了3组验证码流,第1组采用11bit/s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第2组采用12.5bit/s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第2组采用15bit/s的传输速率进行发送。
上述方法通过采用主设备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验证码流发送给副设备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得副设备接收到更多组的正确的验证码流。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220中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所述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将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验证码流发送给副设备,副设备采用与每组验证码流对应的传输速率的接收速率对接收到的每组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每组验证码流对的待验证码,所述待验证码可为每组验证码流通过进制转换后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所述待验证码也可为每组原始的验证码流。例如,主设备发送了2组验证码流,第1组为:01011010、00110101、01010101和11100010;第2组为00111010、01100101、01010101和00101011。副设备分别对第1组和第2组的验证码流解码后,第1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为5A、35、55和E2;第2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为3A、65、55和2B。或者,副设备分别将第1组和第2组的验证码流作为待验证码,第1组待验证码为01011010、00110101、01010101和11100010;第2组待验证码为00111010、01100101、01010101和00101011。
步骤S222:从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
在本实施例中,副设备中也预先设定有第二码流列表,所述第二码流列表与第一码流列表相同,如表1所示。副设备从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其中,校验码分为两种,第一种:每组校验码也是包括功率等级对应的数码、码率等级对应的数字、识别字以及校验字;第二种:每组校验码是二进制码流区域每一行的4个0和1组合的数字串中的部分0和1组合的数字串,以第一行为例,该组校验码选取第一行4个0和1组合的数字串的前四位,即0101、0011、0101、1110。一般情况,副设备从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的校验码的组数大于解码得到待验证码的组数。例如,副设备解码得到的有2组待验证码,副设备从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的校验码至少为3组。
步骤S223:采用若干组所述校验码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副设备采用若干组校验码一一对每组待验证码进行比对,当每组待验证码为十六进制数时,如果其中任意一组校验码与一组待验证码相同,或者当验证码流作为待验证码时,如果其中任意一组校验码与一组待验证码部分相同,则副设备确定与该组校验码相同的待验证码验证通过,即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也验证通过。例如,当每组待验证码为十六进制数时,假设第1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为5A、35、55和E2;第2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为3A、65、55和2B;第1组校验码为3C、65、55和56,第2组校验码为5A、35、55和E2;第3组校验码为3A、65、55和2B,通过比对第2组校验码与第1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相同,第3组校验码与第2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相同,则第1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和第2组验证码流对应的待验证码均验证通过。
当验证码流作为待验证码时,第1组待验证码为01011010、00110101、01010101和11100010;第2组待验证码为00111010、01100101、01010101和00101011。第1组校验码为0101、0011、0101和1110;第2组校验码为0011、0110、0101和0010;第3组校验码为1101,1001,0101,1111,通过比对第1组校验码与第1组待验证码的前四位数字相同,第2组校验码与第2组待验证码的前四位数字相同,即第1组待验证码和第2组待验证码均验证通过。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将会被副设备作为验证信息发送给主设备。
上述方法采用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采用若干组校验码对若干组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各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作为验证通过的验证信息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验证码流的验证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220中所述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包括:
所述副设备对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所有接收速率进行排序,从排序结果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所述主设备发送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
具体的,主设备向副设备发送验证码流时,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接收验证码流,然后采用与每组验证码流对应的接收速率对接收到的每组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每组验证码流对的待验证码。副设备对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为所有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的从大到小的排列集合,然后从排序结果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主设备发送所有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的传输速率,有利于提高副设备与主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其中,第一接收速率阈值为最大接收速率,一般情况将排序结果中的最大接收速率作为向主设备发送所有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的传输速率,但有时候为了保证主设备可以正确的接到所有验证码流,也会从排序结果中的选取小于最大接收速率的接收速率,如第二大接收速率,第三大接收速率等。
如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步骤S2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1:所述主设备从所述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
在本实施例中,主设备接收到副设备发送的所有验证通过的待验证码对应的验证码流后,然后从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对应相同的验证码流。例如,副设备送了2组验证码流,第1组为:01011010、00110101、01010101和11100010;第2组为00111010、01100101、01010101和00101011,副设备从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这2组验证码流相同的验证码流。
步骤S232:获取向所述副设备发送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副设备从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到与副设备发送的证码流相同的验证码流后,获取查找到的验证码流之前被发送时对应的所有传输速率。例如,主设备被向副设备发送了3组验证码流,包括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副设备反馈给主设备有2组验证码流,即副设备验证通过了2组验证码流。主设备从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到了与这2组副设备反馈的验证码流相同的2组验证码流,假设为第1组和第3组,然后主设备分别根据第1组和第3组对应的验证码流,可以从发送数据的历史记录中查找到向副设备发送第1组和第3组时的传输速率,从而得到第1组和第3组对应的传输速率。
步骤S233: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主设备获取到与副设备反馈的验证码流相同的验证码流对应的所有传输速率后,对所有传输速率进行从大到小排序,然后从排序结果中选取最大传输速率,并将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后续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上述方法采用了主设备从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获取向副设备发送与副设备反馈的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的技术手段,有利于主设备选择较佳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行数据发送,从而提高主设备和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
具体的,副设备实时对校验通过的各组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则表明主设备发送数据的传输速率超过了副设备接收速率的边界,可以判定副设备的已经无法通过当前接收速率正常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例如,可以接收到主设备的发送验证码流,但接收到的验证码流中存在一部分是错误的验证码流,不能够验证通过,此种情况需要调大接收速率的门限值,以使副设备能够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更多正确的验证码流。
或者,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则表明副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数据的接收速率接近第一接收速率阈值,副设备的接收速率有可能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存在较大的可能无法正常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此种情况也需要调大接收速率的门限值,以使副设备能够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更多正确的验证码流。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系统,包括主设备和与所述主设备进行通信的副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310和第二发送模块320;所述副设备包括验证模块440和反馈模块420;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10,用于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410,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反馈模块420,用于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主设备,还包括:第一速率调整模块330,用于在接收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均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所述副设备,还包括:第二速率调整模块430,用于在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31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
发送单元,用于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发送给所述副设备;其中,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模块410,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从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
校验单元,用于采用若干组所述校验码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模块420在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方面,具体用于对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所有接收速率进行排序,从排序结果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所述主设备发送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320,包括:
查询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向所述副设备发送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
速率选择单元,用于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模块410,还包括:
速率检测单元,用于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
本发明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用于进行通信的主设备和副设备之间数据传输速率的调整,所述主设备和副设备均可作为数据传输的发送端或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包括:
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并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设备在接收所述验证信息之前以及所述主设备在接收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之前均以最大的接收速率接收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包括:
所述主设备从预设的第一码流列表中随机选取若干组验证码流;
分别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将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发送给所述副设备;
其中,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设备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所述副设备采用不同的接收速率分别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进行解码,得到若干组待验证码;
从预设的第二码流列表中获取若干组校验码;
采用若干组所述校验码对若干组所述验证码进行校验,并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包括:
所述副设备对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所有接收速率进行排序,从排序结果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的接收速率,作为向所述主设备发送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包括:
所述主设备从所述第一码流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
获取向所述副设备发送与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分别相同的验证码流的所有传输速率;
将所有传输速率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作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校验通过的若干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若干组所述验证码流,作为所述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或者,
若所述副设备检测到校验通过的各组所述待验证码对应的接收速率大于第二接收速率阈值且小于第一接收速率阈值时,调节接收速率的门限值。
8.一种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设备和与所述主设备进行通信的副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所述副设备包括验证模块和反馈模块;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副设备发送验证信息;
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将验证通过的所述验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设备;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副设备反馈的所述验证信息,将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所述验证信息的传输速率确定为向所述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83566.7A 2020-10-12 2020-10-12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32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566.7A CN112332950B (zh) 2020-10-12 2020-10-12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3566.7A CN112332950B (zh) 2020-10-12 2020-10-12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950A true CN112332950A (zh) 2021-02-05
CN112332950B CN112332950B (zh) 2023-03-14

Family

ID=7431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3566.7A Active CN112332950B (zh) 2020-10-12 2020-10-12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295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214A (zh) * 2010-09-30 2011-02-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速率crc码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05329A (zh) * 2014-03-31 2014-07-02 福建金钱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lc中综合业务数据流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6850615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速率控制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7483296A (zh) * 2017-09-26 2017-12-15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速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645750A (zh) * 2016-07-21 2018-01-3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自适应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77515A (zh) * 2018-02-23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43571A1 (en) * 2018-03-28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Memory preset adjustment based on adaptive cal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6214A (zh) * 2010-09-30 2011-02-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速率crc码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
CN103905329A (zh) * 2014-03-31 2014-07-02 福建金钱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lc中综合业务数据流的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7645750A (zh) * 2016-07-21 2018-01-30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速率自适应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50615A (zh) * 2017-01-24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速率控制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7483296A (zh) * 2017-09-26 2017-12-15 北京润科通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传输速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377515A (zh) * 2018-02-23 2018-08-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043571A1 (en) * 2018-03-28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Memory preset adjustment based on adaptive calibr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梁轶群等: "CTCS-3级列控系统CSD数据传输处理过程及延时性能分析", 《铁道通信信号》 *
解志斌等: "基于自适应链路技术的快速分集复用折中算法",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950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0582B2 (en)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ter-user-device sending and receiving of positioning signal
CN107359969B (zh) 一种harq的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US10834641B2 (en)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7872290B (zh) 一种标识ue的方法、网络侧设备、ue及系统
CN111435869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1841892A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pdcch指示、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716917A (zh)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KR20170089897A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US1095921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ensuring correct generation of a check bit
US20170086061A1 (en) Dynamic assignment of stations to multi-user group identifiers
CN1692559A (zh) 发射设备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CN111245575B (zh) 半持续调度方法及装置、基站、用户终端、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79454B (zh) 用于多信道操作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US20200037339A1 (en) Data det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114363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第一通信节点和第二通信节点
CN112332950B (zh) 数据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387545B (zh) 一种接入点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分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257354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US9893862B2 (en) Aggregation frame desig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337025A1 (en)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2d device
CN114788371A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资源确定装置
CN108633025B (zh) 一种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1756483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终端
CN115379592A (zh) 一种数据链路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70086169A1 (en) Dynamic assignment of stations to multi-user group identifi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