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0252A -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0252A
CN112330252A CN202011277741.6A CN202011277741A CN112330252A CN 112330252 A CN112330252 A CN 112330252A CN 202011277741 A CN202011277741 A CN 202011277741A CN 112330252 A CN112330252 A CN 112330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old
information
logistic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77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妮
林平
杨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fu Chuanbe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Haicheng District Beihai City
Original Assignee
Haifu Chuanbe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Haicheng District Beih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fu Chuanbe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Haicheng District Beihai City filed Critical Haifu Chuanbei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 Center Haicheng District Beihai C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777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02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0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02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2Special goods or special handling procedures, e.g. handling of hazardous or fragile go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该系统用于解决冷链物流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保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信息有溯可循;该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冷链物流中的所有成员信息进行实时存储,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将导致外界无法任意更改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并且信息记录由公众监督,避免冷产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推卸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产品在供应链物流信息实时监控和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监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供应链生产和供应过程变得日渐复杂化、零碎化和地理上的分散化,传统的监控技术己不能再适应现代的供应链管理。尤其是对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数据监控,因为冷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的把控尤为严格,因此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冷链物流实时数据监控能有效提高冷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把控。
如CN109242507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汽车交易追溯方法,该技术只提供了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对汽车整个过程的状态进行追溯,并未应用到冷链物流领域中。
另一种典型的如CN111160930A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追溯系统,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追溯农产品历史信息,缺乏对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记录的技术要求。
再来看如CN111461870A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增信方法,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联盟链;根据联盟链节点的建立以此缩短企业授信时间,遗憾的是此技术并未应用在冷链物流领域中。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物流数据无法追溯、冷产品质量问题责任无法定位、温度无法实时把控及冷链物流信息不对称造成“牛鞭效应”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时监控冷产品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数据监控及追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冷链物流数据无法追溯、冷产品质量问题责任无法定位等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
可选的,所述管理模块有信息平台、区块链数据库和信号接口1所组成,其中所述信息平台与面向供应链用户的用户交互平台数据连接,所述信息平台用于存储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包括: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
可选的,所述信息平台内搭建有区块链数据库,所述区块链数据库用于实现所述信息平台存储数据功能。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由信誉平台和信号接口2组成,其中所述信誉平台内搭建算法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值,所述经销商根据所述信誉值确定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合作。
可选的,所述监控模块由区块链监控平台和信号接口3组成,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用于监控冷产品的物流实时信息。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内搭建有以太坊区块链和数据库平台,所述以太坊区块链由所述供应链用户共同管理,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
可选的,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中由三个共识节点组成,所述共识节点分别被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管理控制,所述以太坊区块链实时记录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
可选的,所述信号接口1、信号接口2和信号接口3均用于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提供提供支持的通信组网模块。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冷链物流中的所有成员信息进行实时存储,由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将导致外界无法任意更改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并且信息记录由公众监督,避免冷产品问题追究责任推卸问题。
2.通过建立信誉评估制度,另经销商对供应商的选择多一份保障,加强供应商自我监督,同时促进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冷链物流中的供应环节的质量。
3.通过建立以太坊区块链,给每位冷链物流的成员设置共识节点并建立联盟链,能有效加强冷链物流的数据监督,避免产生信息不对成问题,并且加快物流信息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以太坊区块链中共识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冷链物流运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区块链技术下供应商和营销商交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管理模块由信息平台、区块链数据库和信号接口1所组成,其中所述信息平台与面向供应链用户的用户交互平台数据连接,所述信息平台用于存储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包括: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述供应链用户通过所述用户交互平台将所述用户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平台后所述信息平台将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需要上传的信息分别为:
a1、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供货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货商品名称、供货数量及供货送达时间;
a2、所述冷链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物流工具、送货货品名、送货数量及送货到达时间;
a3、所述经销商:经销商名称、经销商地址、销售商品名、收货商品数量及收货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中选择将所述冷产品名称记录为单一货品,记为A,所述冷产品供应商数量为1,记为G,所述冷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为1,记为L,所述营销商记为S,同时在本实施中所述经销商数量为3,分别记为S1、S2、S3;
b1、所述数据库区块链记录所述区块链用户的信息过程为如下所述:创建用户基本信息;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所述冷链物流企业L和所述经销商S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创建初始账户,所述初始账户内容包括密钥对和用户地址;其中所述密钥对分别为(skG,pkG)、(skL,pkL)(skS1,pkS1)、(skS2,pkS2)和(skS3,pkS3),其中skG、skL和skS1、skS2、s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私钥,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可以通过所述私钥查询对方区块链信息;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公钥,所述公钥用于加密所述供应链用户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数据库的信息;所述用户地址分别为addrG:=CRH(pkG)、addrL:=CRH(pkL)、addrL:=CRH(pkS1)、addrL:=CRH(pkS2)、addrL:=CRH(pkS3),将所述用户地址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至所述交互平台中发送至所述供应链用户保存记录,其中CRH是抗碰撞的哈希函数,通过所述哈希函数建立所述用户地址,并且模块之间的数据调用可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
b2、数据打包;用步骤b1建立的所述公钥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上传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形成数字签名,通过步骤b1的哈希函数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形成各自的信息摘要,将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打包成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形成的哈希值搭建在Markel哈系树中;
b3、数据真实性验证;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将供应链的用户信息和所述数字签名一并发送给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分别通过私钥skL和skS1、skS2、skS3对所述供应链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并得到一份信息摘要,将所述信息摘要与由步骤b2计算的属于所述供应商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说明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信息具有数据真实性,若不相同说明所述数据已有篡改,若检测到所述数据已篡改则将所述数据不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注销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在步骤b1建立的账户信息;同时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的数据检验步骤如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数据检验步骤一致;
b4、数据记录;完成步骤b3的数据检测后所述供应链用户的数据均已具有数据真实性后,将步骤b2生成的所述数据块将作为子叶节点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所述数据块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块中的位置;并且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内的网络节点相互独立;
完成步骤b4后,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将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所述用户地址至所述信号接口2,所述信号接口2接收到所述用户地址后将所述用户地址发送至所述信誉平台,并通过所述信誉平台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进行信誉评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管理模块由信息平台、区块链数据库和信号接口1所组成,其中所述信息平台与面向供应链用户的用户交互平台数据连接,所述信息平台用于存储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包括: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述供应链用户通过所述用户交互平台将所述用户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平台后所述信息平台将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需要上传的信息分别为:
A1、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供货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货商品名称、供货数量及供货送达时间;
A2、所述冷链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物流工具、送货货品名、送货数量及送货到达时间;
A3、所述经销商:经销商名称、经销商地址、销售商品名、收货商品数量及收货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中选择将所述冷产品名称记录为单一货品,记为A,所述冷产品供应商数量为1,记为G,所述冷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为1,记为L,所述营销商记为S,同时在本实施中所述经销商数量为3,分别记为S1、S2、S3;
B1、所述数据库区块链记录所述区块链用户的信息过程为如下所述:创建用户基本信息;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所述冷链物流企业L和所述经销商S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创建初始账户,所述初始账户内容包括密钥对和用户地址;其中所述密钥对分别为(skG,pkG)、(skL,pkL)(skS1,pkS1)、(skS2,pkS2)和(skS3,pkS3),其中skG、skL和skS1、skS2、s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私钥,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可以通过所述私钥查询对方区块链信息;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公钥,所述公钥用于加密所述供应链用户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数据库的信息;所述用户地址分别为addrG:=CRH(pkG)、addrL:=CRH(pkL)、addrL:=CRH(pkS1)、addrL:=CRH(pkS2)、addrL:=CRH(pkS3),其中CRH是抗碰撞的哈希函数,通过所述哈希函数建立所述用户地址,将所述用户地址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至所述交互平台中发送至所述供应链用户保存记录,并且模块之间的数据调用可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
B2、数据打包;用步骤B1建立的所述公钥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上传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形成数字签名,通过步骤B1的哈希函数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形成各自的信息摘要,将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打包成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形成的哈希值搭建在Markel哈系树中;
B3、数据真实性验证;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将供应链的用户信息和所述数字签名一并发送给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分别通过私钥skL和skS1、skS2、skS3对所述供应链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并得到一份信息摘要,将所述信息摘要与由步骤B2计算的属于所述供应商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说明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信息具有数据真实性,若不相同说明所述数据已有篡改,若检测到所述数据已篡改则将所述数据不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注销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在步骤B1建立的账户信息;同时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的数据检验步骤如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数据检验步骤一致;
B4、数据记录;完成步骤B3的数据检测后所述供应链用户的数据均已具有数据真实性后,将步骤B2生成的所述数据块将作为子叶节点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所述数据块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块中的位置;并且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内的网络节点相互独立;
完成步骤B4后,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将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所述用户地址至所述信号接口2,所述信号接口2接收到所述用户地址后将所述用户地址发送至所述信誉平台,并通过所述信誉平台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进行信誉评价;所述分析模块由信誉平台和信号接口2组成,其中所述信誉平台内搭建算法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值,所述经销商根据所述信誉值确定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合作,所述信誉平台通过所述用户地址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查询存储有所述供应链用户信息的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传输至所述信誉平台中,所述信誉平台的算法模块运行步骤如下:
C1、信誉评价基本原则;本实施例将所述信誉度得分作为所述经销商选择是否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进行合作的指标,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信誉度的分值内容包括:发货指数、合作指数和合作满意度;其中所述发货指数反应所述S的发货履行程度,所述合作指数反应所述经销商S1、S2、S3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之间的合作偏好,所述合作满意度反应所述经销商S1、S2、S3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的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其中所述发货指数和所述合作指数均可由系统自动计算,所述合作满意度由所述所述经销商S1、S2、S3进行手动打分后再由所述系统进行计算,即所述经销商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上根据自身对所述G的发货行为进行满意度评分;所述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之内以整数形式进行打分,0分代表最不满意,100分代表最满意;
C2、根据公式(1)对所述供应商G进行总信誉度计算:
XG=(FG+TG+HG)/3 (1)
其中XG表示所述总信誉度,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FG表示所述发货指数,取值由公式(2)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TG表示所述合作满意度,取值由公式(3)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HG表示所述合作指数,取值由公式(4)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
FG=(KGRi)/KGall (2)
其中KGRi表示所述供应商G对所述营销商Sx履行订单时没有出现失误的次数,取值为任意整数,其中x取值为x=1、2、3之间的任意数,表示所述经销商S1、S2、S3之间的任意经销商;KGall表示所述供应商G对所述营销商Sx履行订单的总次数;
Figure BDA0002779669450000101
其中x表示经销商的序号,3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共有3个经销商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j表示所述经销商Sx与所述供应商的第j次交易,其取值为任意整数;QSx表示所述经销商Sx与所述供应商G合作的次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SSxGj表示所述经销商Sx在与所述供应商G的第j此交易中给所述供应商G的打分,所述打分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整数;
Figure BDA0002779669450000102
其中TSxG表示所述经销商Sx在所述供应商G处下过的订单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TGx表示所述经销商Sx的订单总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3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经销商的数量;
当所述信誉平台将所述供应商G的信誉度计算完毕后由所述信号接口2发送所述信誉度至所述信号接口1并返回至所述用户交互平台,所述经销商Sx通过所述交互平台接收所述信誉度并决定是否与所述供应商进行合作,若所述经销商决定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则所述信号接口1将所述供应链用户的数据块发送至信号接口3,并由信号接口3将所述数据块传输至区块链监控平台,再由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对所述冷产品进行物流监控;若所述营销商Sx拒绝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则本系统结束运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所述管理模块有信息平台、区块链数据库和信号接口1所组成,其中所述信息平台与面向供应链用户的用户交互平台数据连接,所述信息平台用于存储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包括: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述供应链用户通过所述用户交互平台将所述用户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平台后所述信息平台将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需要上传的信息分别为:
Ai、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供货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货商品名称、供货数量及供货送达时间;
Aii、所述冷链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名称、企业地址、物流工具、送货货品名、送货数量及送货到达时间;
Aiii、所述经销商:经销商名称、经销商地址、销售商品名、收货商品数量及收货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中选择将所述冷产品名称记录为单一货品,记为A,所述冷产品供应商数量为1,记为G,所述冷产品物流企业数量为1,记为L,所述营销商记为S,同时在本实施中所述经销商数量为3,分别记为S1、S2、S3;
Bi、所述数据库区块链记录所述区块链用户的信息过程为如下所述:创建用户基本信息;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所述冷链物流企业L和所述经销商S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创建初始账户,所述初始账户内容包括密钥对和用户地址;其中所述密钥对分别为(skG,pkG)、(skL,pkL)(skS1,pkS1)、(skS2,pkS2)和(skS3,pkS3),其中skG、skL和skS1、skS2、s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私钥,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可以通过所述私钥查询对方区块链信息;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表示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的公钥,所述公钥用于加密所述供应链用户上传至所述区块链数据库的信息;所述用户地址分别为addrG:=CRH(pkG)、addrL:=CRH(pkL)、addrL:=CRH(pkS1)、addrL:=CRH(pkS2)、addrL:=CRH(pkS3),其中CRH是抗碰撞的哈希函数,通过所述哈希函数建立所述用户地址,将所述用户地址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至所述交互平台中发送至所述供应链用户保存记录,并且模块之间的数据调用可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用户数据;
Bii、数据打包;用步骤Bi建立的所述公钥pkG、pkL和pkS1、pkS2、pkS3分别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上传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形成数字签名,通过步骤b1的哈希函数对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形成各自的信息摘要,将所述G、所述L和所述S1、S2、S3所上传的信息分别打包成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形成的哈希值搭建在Markel哈系树中;
Biii、数据真实性验证;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将供应链的用户信息和所述数字签名一并发送给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分别通过私钥skL和skS1、skS2、skS3对所述供应链用户信息进行解密并得到一份信息摘要,将所述信息摘要与由步骤Bii计算的属于所述供应商的信息摘要进行比较,若相同则说明存储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信息具有数据真实性,若不相同说明所述数据已有篡改,若检测到所述数据已篡改则将所述数据不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且注销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在步骤Bi建立的账户信息;同时所述冷链物流企业和所述经销商的数据检验步骤如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数据检验步骤一致;
Biv、数据记录;完成步骤Biii的数据检测后所述供应链用户的数据均已具有数据真实性后,将步骤Bii生成的所述数据块将作为子叶节点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并通过所述用户地址查询所述数据块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块中的位置;并且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内的网络节点相互独立;
完成步骤Biv后,所述区块链数据库将通过所述信号接口1发送所述用户地址至所述信号接口2,所述信号接口2接收到所述用户地址后将所述用户地址发送至所述信誉平台,并通过所述信誉平台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进行信誉评价;所述分析模块由信誉平台和信号接口2组成,其中所述信誉平台内搭建算法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值,所述经销商根据所述信誉值确定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合作,所述信誉平台通过所述用户地址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查询存储有所述供应链用户信息的数据块,并将所述数据块传输至所述信誉平台中,所述信誉平台的算法模块运行步骤如下:
Ci、信誉评价基本原则;本实施例将所述信誉度得分作为所述经销商选择是否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进行合作的指标,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信誉度的分值内容包括:发货指数、合作指数和合作满意度;其中所述发货指数反应所述S的发货履行程度,所述合作指数反应所述经销商S1、S2、S3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之间的合作偏好,所述合作满意度反应所述经销商S1、S2、S3对所述冷产品供应商G的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其中所述发货指数和所述合作指数均可由系统自动计算,所述合作满意度由所述所述经销商S1、S2、S3进行手动打分后再由所述系统进行计算,即所述经销商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上根据自身对所述G的发货行为进行满意度评分;所述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之内以整数形式进行打分,0分代表最不满意,100分代表最满意;
Cii、根据公式(1)对所述供应商G进行总信誉度计算:
XG=(FG+TG+HG)/3 (1)
其中XG表示所述总信誉度,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FG表示所述发货指数,取值由公式(2)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TG表示所述合作满意度,取值由公式(3)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HG表示所述合作指数,取值由公式(4)决定,其取值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常数;
FG=(KGRi)/KGall (2)
其中KGRi表示所述供应商G对所述营销商Sx履行订单时没有出现失误的次数,取值为任意整数,其中x取值为x=1、2、3之间的任意数,表示所述经销商S1、S2、S3之间的任意经销商;KGall表示所述供应商G对所述营销商Sx履行订单的总次数;
Figure BDA0002779669450000141
其中x表示经销商的序号,3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共有3个经销商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j表示所述经销商Sx与所述供应商的第j次交易,其取值为任意整数;QSx表示所述经销商Sx与所述供应商G合作的次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SSxGj表示所述经销商Sx在与所述供应商G的第j此交易中给所述供应商G的打分,所述打分范围为0至10之间任意整数;
Figure BDA0002779669450000151
其中TSxG表示所述经销商Sx在所述供应商G处下过的订单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TGx表示所述经销商Sx的订单总数,其取值为任意整数;3表示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经销商的数量;
当所述信誉平台将所述供应商G的信誉度计算完毕后由所述信号接口2发送所述信誉度至所述信号接口1并返回至所述用户交互平台,所述经销商Sx通过所述交互平台接收所述信誉度并决定是否与所述供应商进行合作,若所述经销商决定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则所述信号接口1将所述供应链用户的数据块发送至信号接口3,并由信号接口3将所述数据块传输至区块链监控平台,再由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对所述冷产品进行物流监控;若所述营销商Sx拒绝与所述供应商G进行合作则本系统结束运行;所述监控模块由区块链监控平台和信号接口3组成,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用于监控冷产品的物流实时信息
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内搭建有以太坊区块链和数据库平台,所述以太坊区块链由所述供应链用户共同管理,其中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所述以太坊区块链由共识节点所管理,所述共识节点分别被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管理控制,同时所述以太坊区块链实时记录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其中所述共识节点分别为所述供应链G控制的节点,简称为G节点,所述G节点负责记录冷产品出厂检验环节的信息记录;所述冷产品物流企业L控制的节点,简称L节点,所述L节点负责记录所述冷产品A物流运输环节的信息记录;所述营销商S控制的节点,所述营销商S为营销商S1、S2和S3的总称,由S1、S2和S3共同控制,简称S节点,所述S节点负责记录所述冷产品A销售环节的信息记录;所述共识节点均搭建有服务器给所述共识节点提供运行服务;其中所述共识节点需要记录的详细信息为如下所示:
Di、所述G节点记录的信息:出厂货品编号、货品出厂温度、出厂负责人、供应商用户地址;
Dii、所述L节点记录的信息:运输货品编号、货品运输温度、运输负责人、物流工具、运输位置、物流企业用户地址;
Diii、所述S节点记录的信息:销售货品编号、货品销售时温度、货品出售时间、货品出售对象、销售商地理位置、销售商用户地址;
其中步骤Di、Dii、Diii中的所述货品在本实施例中为所述冷产品A和所述用户地址由步骤Bi可知;当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开始记录所述冷产品A的物流信息时本系统根据所述供应链用户记录在所述区块链数据库中的数据块在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中的共识节点中定义初始账号和所述用户地址,其中所述用户地址由步骤Bi生成;建立好所述共识节点后连接成联盟链;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的运作流程具体如下:
Ei、输入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交互平台建立了供应链数据输入界面,所述供应商G输入步骤Di需要输入的数据并生成G数据界面,所述物流企业L输入步骤Dii需要输入的数据并生成L数据界面,所述营销商S输入步骤Diii需要输入的数据并生成S数据界面;
Eii、生成签名;根据不同的供应链用户将步骤Ei生成的所述G数据界面、L数据界面、S数据界面分别发送至所述G节点的服务器、所述L节点服务器和所述S节点服务器;上述服务器内均设有sign()函数,由所述sign()函数对上述数据界面分别进行签名并分别生成签名结果,所述签名结果通过自定义保存在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中,当所述签名结果在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中保存成功之后,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通过event函数发送一个通知到所述数据库中,所述数据库负责记录所述供应链用户在所述共识节点记录的信息;
Eiii、信息查询;所述供应链用户通过在所述交互平台查询区输入所述冷产品的编码便可查询到所述冷产品A的物流信息,当所述供应链用户输入所述冷产品编码后,所述冷产品编号将由所述信号接口3所接收,所述信号接口3将所述冷产品编号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根据所述冷产品编号在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中查询对应的所述签名,将所述签名与进行信息查询的所述供应链用户持有的签名通过验证函数进行对比,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持有的签名由步骤Biii生成并记录在所述共识节点中;若对比成功则证明信息查询者为所述供应链用户中的一员,若对比失败,则不调用所述信息给所述查询者;所述以太坊区块链根据所述签名在所述数据库调出所述冷产品A的所有信息,并将所述所有信息通过所述信号接口3传递到所述用户交互平台中展示给所述供应链用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所述系统用于解决冷链物流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保障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信息有溯可循;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分析模块和区块链监控平台;其中所述管理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数据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管理模块数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由信息平台、区块链数据库和信号接口1所组成,其中所述信息平台与面向供应链用户的用户交互平台数据连接,所述信息平台用于存储所述供应链用户的信息;其中所述供应链用户包括: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
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平台内搭建区块链数据库,所述区块链数据库用于实现所述信息平台存储数据功能。
4.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由信誉平台和信号接口2组成,其中所述信誉平台内搭建算法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冷产品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值,所述经销商根据所述信誉值确定与所述冷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物流合作。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由区块链监控平台和信号接口3组成,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用于监控冷产品的物流实时信息。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监控平台内搭建以太坊区块链和数据库平台,所述以太坊区块链由所述供应链用户共同管理,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坊区块链中由三个共识节点组成,所述共识节点分别被所述冷产品供应商、冷链物流企业和经销商所管理控制,所述以太坊区块链实时记录所述冷产品实时物流数据。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口1、信号接口2和信号接口3均用于各个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提供提供支持的通信组网模块。
CN202011277741.6A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Withdrawn CN1123302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741.6A CN112330252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7741.6A CN112330252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0252A true CN112330252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1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7741.6A Withdrawn CN112330252A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02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1665A (zh) * 2021-05-18 2021-07-30 广东白云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1665A (zh) * 2021-05-18 2021-07-30 广东白云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5585B (zh)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商品数据存储系统、流通及溯源方法
CN10903483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Malik et al. Productchain: Scalable blockchain framework to support provenance in supply chains
Malik et al. Trustchain: Trust management in blockchain and iot supported supply chains
US20200043001A1 (en) Pet Food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11223474B2 (en)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CN109087005B (zh) 基于智能合约与雾计算的商品物流环境的监测方法
EP3751815B1 (en) Multi-source deterministic oracle management
US20190244243A1 (en) Scalable decentralized digital and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analytics system
KR100282750B1 (ko) 전자 상거래 시스템
CN111899072B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销售方法及其系统
CN111177253A (zh) 基于身份数字认证的电力大数据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1177275A (zh) 基于区块链的管理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15374B2 (en) Provenance and illicit product control system
US201903781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forcing advertising standards and digital advertisement measurements
US202301017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n item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CN110910150B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结合区块链进行溯源的相关方法和装置
CN113610546A (zh) 食品生产过程溯源方法、食品流通过程溯源方法及装置
CN11133955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评论信息可信化方法
CN11129205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
CN112270501A (zh) 一种基于SaaS的供应链物流云系统
CN11233025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监控系统
US20230334609A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tangi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EP3783549A1 (en) Contextual iot with blockchain
CN110689356A (zh) 一种利用嵌套式数字孪生体记录商品流通过程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