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9958A -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9958A
CN112329958A CN202011357065.3A CN202011357065A CN112329958A CN 112329958 A CN112329958 A CN 112329958A CN 202011357065 A CN202011357065 A CN 202011357065A CN 112329958 A CN112329958 A CN 112329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mobile operation
live
sensor
strate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70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
杨旭
张静
冯振新
陆婧
徐惠
许晓路
刘诣
文豪
周文
蔡玉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ARI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AR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ARI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ARI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70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99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9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9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本发明根据管廊內电缆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移动运维策略,由运维人员指定运检策略,然后根据实际运检策略移动感知状态数据,配合现场电缆多源传感器的使用,在电缆不同异常情况下使用不同组合传感器进行移动运维,提高管廊运维效率,优化传感器组合策略,提高故障或异常发现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廊內电缆移动运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电力管廊是电力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确保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变电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且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通常的表现形式为整体或局部的异常发热、噪声,同时设备的局部放电和电场强度等也会发生变化。电力管廊日常带电运检工作就是通过这些现象发现管廊內电缆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防患于未然,保证故障设备及时维护。
传统带电运检方式,由于管廊內电缆带电运检范围较大,带电运检人员任务工作量大、耗时长,带电运检人员只能在一段很短暂的时间内观测管廊內电缆设备。现有带电运检方式决定了带电运检数据只是在带电运检时刻上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其大多检测某时间点或小段时间段上的数据,缺少对较长时间轴上连续的历史数据跟踪。特别是某些需要重点带电运检的设备,带电运检人员长期带电运检需要消耗较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而间断式的带电运检方式有可能遗漏重要的信息。因此需要一种便捷的带电运检设备能够代替带电运检人员。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管廊內电缆移动运维终端缺乏人机交互界面,不能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制定灵活的移动运维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移动运维策略,也可以由带电运检人员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越高,接入的传感器越多,管廊內电缆设备被检测的参数也相应增加,可以更确切的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移动运维终端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结合各传感器采集到的参数做出综合分析、诊断,并在故障时给出报警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点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带电运检人员使用终端连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网络,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电脑等具有浏览器功能的网络设备;
步骤S02:终端输入网址,打开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WEB服务器;
步骤S03:在WEB服务器上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进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根据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实际情况在WEB服务器录入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基本信息,如管廊內电缆位置、被检设备的位置、带电运检原因等,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存储上述各种信息,从而生成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在带电运检结束时根据上述信息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步骤S04: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模式为固定模式或自适应模式,和设置报警阈值。选择固定模式,需要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选择自适应模式,需要给出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
步骤S05:启动移动运维终端的开始按钮,进入带电运检。带电运检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内部WEB服务器上传到网页端,带电运检人员在网页上查看,同时将原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
步骤S0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开启综合分析功能,并在判定为故障的情况下,触发报警;
步骤S07:带电运检结束,关闭各传感器的使用,关闭各模块电源;
步骤S08:根据录入的被检测设备信息和带电运检情况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若所述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
步骤S04-2: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3: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根据移动运维策略对应生成控制策略;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调度相应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5:开始对被检测装置进行监测,采集并存储传感器数据。
步骤S04-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启动综合分析功能,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判断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步骤S407:判断被检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判别为异常,则触发报警;若判别为正常工作,不触发报警,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将根据被检测设备的故障状况,向带电运检人员发出不同等级的报警。
若所述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
步骤S04-2: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升级条件可以选择为某种传感器的监测值达到固定阈值,也可选择为综合分析判定结果满足固定条件;
步骤S04-3:根据移动运维策略模式和升级条件,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包括一些列传感器的控制和带电运检系统的调度;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控制传感器的使用。不同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根据控制策略来控制传感器的上电和采集;
步骤S04-5:对被检测设备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6:判定是否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7。
步骤S04-7: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8: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9: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0:判定是否满足触发移动运维策略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1;
步骤S04-11: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12: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13: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5:融合各种传感器数据对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步骤S04-16: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判定是否触发报警条件,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根据判定结果的不同,带电运检系统会选择使用不同等级的报警等级对带电运检人员进行报警。
所述带电运检模式包括固定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固定模式下由带电运检员设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自适应模式下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默认为第一级,满足升级条件时移动运维策略自动向更高等级调整;
所述移动运维策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第二级启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并向后台报警;第三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局放传感器、视频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红外成像仪传感器、紫外成像仪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和分析诊断故障原因,并向后台报警和推送故障分析报告。
在上述方案中,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为巡检参数高于带电运检员设定的阈值。
在上述方案中,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为带电运检设备根据检测数据判定被检测设备存在故障。
在上述方案中,移动运维终端内部集成WEB服务器,在启动移动运维终端后开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带电运检人员的电脑、PAD或手机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运维终端,终端通过访问WEB服务器查看移动运维终端的检测数据或者调整带电运检模式。
在上述方案中,WEB服务器设置固定的账号、密码,终端通过登录账户和密码访问WEB服务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低故障概率状况下只使用部分传感器进行监测,减少传感器资源的使用,节省电量、延长无电源状态下监测时间;在高故障概率状况下,使用全部传感器进行监测,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故障原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运维终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是固定模式下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带电运检人员将如图2所示的移动运维终端固定在需要监控的设备附近,移动运维终端内部集成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设置固定的账号、密码,带电运检员启动移动运维终端及其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选择带电运检模式,并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和报警条件。带电运检人员的电脑、PAD和手机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运维终端,终端通过登录账户和密码访问WEB服务器查看移动运维终端的检测数据或者调整带电运检模式。其中,带电运检模式包括固定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固定模式下由带电运检员设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自适应模式下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默认为第一级,满足升级条件时移动运维策略自动向更高等级调整。其中,移动运维策略分为三个等级,如表1所示:移动运维策略的第一级是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常规检测,因此第一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又可以掌握被检测设备大致运行情况,接着记录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并把巡检数据和判断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移动运维策略的第二级是针对可能存在轻微故障或疑似存在故障情形,因此第二级启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检测项目除了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常规参数,还巡检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和场强变化,为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接着记录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且网页报警,并把巡检数据和判断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移动运维策略的第三级是针对高故障概率情况,因此第三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局放传感器、视频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红外成像仪传感器、紫外成像仪传感器,红外成像仪传感器和紫外成像仪传感器可以更加详尽的了解管廊內电缆设备整体的发热情况,接着记录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和分析诊断故障原因,网页报警和短信报警,并向WEB服务器推送故障分析报告,把巡检数据和判断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
其中,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有两种:一是巡检参数高于带电运检员设定的阈值,例如,移动运维策略由第一级升级至第二级的温度阈值为45℃,当检测到的温度值大于45℃,运检策略自动从第一级升级至第二级,再比如,移动运维策略由第二级升级至第三级的阈值条件分别是温度阈值70℃、噪声阈值110分贝、超声波局放阈值20DB、电场强度2.0KV/m,当巡检数据高于上述四种参数阈值中的任一个时,移动运维策略自动从第二级升级至第三级。二是带电运检设备根据检测数据判定被检测设备存在故障。比如,综合分析温度、噪声和图像,由温度、噪声、图像数据构造三个二分类支持向量机,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并分别输出三个故障概率指派(BPA),然后使用证据理论对三种BPA进行信息融合得出最终的故障置信度,对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出评估。若评估结果故障置信度大于0.4,则移动运维策略自动从第一级升级至第二级;当评估结果故障置信度大于0.6,移动运维策略自动从第二级升级至第三级。
表1移动运维策略的三个等级
Figure BDA0002802857480000081
下面以实施例为案例,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3所示,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带电运检人员使用终端连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网络,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电脑等具有浏览器功能的网络设备。
步骤S02:终端输入网址,打开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WEB服务器。
步骤S03:在WEB服务器上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进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根据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实际情况在WEB服务器录入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基本信息,如管廊內电缆位置、被检设备的位置、带电运检原因等,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存储上述各种信息,从而生成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在带电运检结束时根据上述信息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步骤S04: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模式为固定模式或自适应模式,和设置报警阈值。选择固定模式,需要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选择自适应模式,需要给出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
步骤S05:启动移动运维终端的开始按钮,进入带电运检。带电运检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内部WEB服务器上传到网页端,带电运检人员在网页上查看,同时将原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
步骤S0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开启综合分析功能,并在判定为故障的情况下,触发报警。
步骤S07:带电运检结束,关闭各传感器的使用,关闭各模块电源。
步骤S08:根据录入的被检测设备信息和带电运检情况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若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如图4所示,管廊內电缆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
步骤S04-2: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3: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根据移动运维策略对应生成控制策略。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调度相应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5:开始对被检测装置进行监测,采集并存储传感器数据。
步骤S04-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启动综合分析功能,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判断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步骤S407:判断被检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判别为异常,则触发报警;若判别为正常工作,不触发报警。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将根据被检测设备的故障状况,向带电运检人员发出不同等级的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如图5所示,管廊內电缆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
步骤S04-2: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升级条件可以选择为某种传感器的监测值达到固定阈值,也可选择为综合分析判定结果满足固定条件。
步骤S04-3:根据移动运维策略模式和升级条件,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包括一些列传感器的控制和带电运检系统的调度。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控制传感器的使用。不同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根据控制策略来控制传感器的上电和采集。
步骤S04-5:对被检测设备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6:判定是否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7。
步骤S04-7: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8: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9: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0:判定是否满足触发移动运维策略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1。
步骤S04-11: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12: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13: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5:融合各种传感器数据对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步骤S04-16: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判定是否触发报警条件。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根据判定结果的不同,带电运检系统会选择使用不同等级的报警等级对带电运检人员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有带电运检数据、综合分析、报警记录均可使用终端进行查看。终端包括移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等具有浏览器功能的网络设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本说明书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带电运检人员使用终端连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网络,终端可以为手机、PAD、电脑等具有浏览器功能的网络设备;
步骤S02:终端输入网址,打开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WEB服务器;
步骤S03:在WEB服务器上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进入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根据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实际情况在WEB服务器录入管廊內电缆设备的基本信息,如管廊內电缆位置、被检设备的位置、带电运检原因等,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存储上述各种信息,从而生成对应的控制参数,并在带电运检结束时根据上述信息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步骤S04: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模式为固定模式或自适应模式,和设置报警阈值。选择固定模式,需要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选择自适应模式,需要给出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
步骤S05:启动移动运维终端的开始按钮,进入带电运检。带电运检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内部WEB服务器上传到网页端,带电运检人员在网页上查看,同时将原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
步骤S0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开启综合分析功能,并在判定为故障的情况下,触发报警;
步骤S07:带电运检结束,关闭各传感器的使用,关闭各模块电源;
步骤S08:根据录入的被检测设备信息和带电运检情况生成带电运检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固定模式;
步骤S04-2:指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3: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根据移动运维策略对应生成控制策略;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调度相应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5:开始对被检测装置进行监测,采集并存储传感器数据。
步骤S04-6:管廊內电缆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启动综合分析功能,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判断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步骤S407:判断被检测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判别为异常,则触发报警;若判别为正常工作,不触发报警,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智能带电运检系统将根据被检测设备的故障状况,向带电运检人员发出不同等级的报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步骤S04的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选择移动运维策略模式为自适应模式;
步骤S04-2:设置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升级条件可以选择为某种传感器的监测值达到固定阈值,也可选择为综合分析判定结果满足固定条件;
步骤S04-3:根据移动运维策略模式和升级条件,生成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策略包括一些列传感器的控制和带电运检系统的调度;
步骤S04-4:根据控制策略控制传感器的使用。不同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使用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根据控制策略来控制传感器的上电和采集;
步骤S04-5:对被检测设备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6:判定是否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7。
步骤S04-7: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8: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9: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0:判定是否满足触发移动运维策略升级条件。若不满足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则带电运检系统将以原移动运维策略等级继续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5;若满足升级条件,则使用更高等级的移动运维策略进行带电运检,然后跳至步骤S04-11;
步骤S04-11:升级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
步骤S04-12:启用新的传感器,根据新的移动运维策略等级,增加使用的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控制传感器的使用;
步骤S04-13:对被检测装置进行带电运检;
步骤S04-15:融合各种传感器数据对被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步骤S04-16: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判定是否触发报警条件,报警分为三个等级,网页展示端报警、短信报警、网页和短信同时报警并推送故障报告。根据判定结果的不同,带电运检系统会选择使用不同等级的报警等级对带电运检人员进行报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电运检模式包括固定模式和自适应模式,固定模式下由带电运检员设定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自适应模式下移动运维策略的等级默认为第一级,满足升级条件时移动运维策略自动向更高等级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维策略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第二级启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和视频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并向后台报警;第三级启用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图片传感器、局放传感器、视频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红外成像仪传感器、紫外成像仪传感器,记录和存储各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巡检数据高于阈值时移动运维终端显示红色的巡检数据和分析诊断故障原因,并向后台报警和推送故障分析报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为巡检参数高于带电运检员设定的阈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维策略的升级条件为带电运检设备根据检测数据判定被检测设备存在故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维终端内部集成WEB服务器,在启动移动运维终端后开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带电运检人员的电脑、PAD或手机终端通过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连接移动运维终端,终端通过访问WEB服务器查看移动运维终端的检测数据或者调整带电运检模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EB服务器设置固定的账号、密码,终端通过登录账户和密码访问WEB服务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移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以及具有浏览器功能的其它网络设备。
CN202011357065.3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Pending CN1123299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065.3A CN112329958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065.3A CN112329958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9958A true CN112329958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7065.3A Pending CN112329958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99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2748A (zh) * 2022-10-24 2022-11-22 深圳博润缘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的维护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036A (zh) * 2017-12-14 2018-06-0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变电站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
CN109895116A (zh) * 2019-04-04 2019-06-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管廊轨道机器人巡检方法和装置
CN110779568A (zh) * 2018-07-31 2020-02-1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监测与移动巡检协同的电力电缆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2036A (zh) * 2017-12-14 2018-06-05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变电站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
CN110779568A (zh) * 2018-07-31 2020-02-1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监测与移动巡检协同的电力电缆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895116A (zh) * 2019-04-04 2019-06-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管廊轨道机器人巡检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历莉: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市政技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2748A (zh) * 2022-10-24 2022-11-22 深圳博润缘科技有限公司 电缆的维护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6632B (zh) 家电设备的故障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369303B (zh) 工厂智能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12993C (zh) 基于状态监测的核电厂智能维护系统
CN107612779B (zh) 调度数据网二次安全防护网络设备及业务运行监视系统
CN106101130A (zh) 一种网络恶意数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601374A (zh) 一种用电管理系统及用电数据监测方法
CN115358155A (zh) 一种电力大数据异常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49774A (zh) 基于寿命分析和健康监测的设备智能维护平台
CN108122036B (zh) 一种变电站带电运检辅助分析方法
CN112329958A (zh) 一种管廊內电缆移动感知辅助分析方法
CN117639251A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KR20180121389A (ko) 시설 감시 장치
CN115145788A (zh) 一种针对智能运维系统的检测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2929241B (zh) 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安全运行指导系统及其应用
CN106774054A (zh) 基于复杂非结构化数据识别的gis设备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2181786B (zh) 一种巡检应用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896166A (zh) 一种城市电缆的数字孪生全景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701060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79579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安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034972B (zh) 基于图像数据的智能电缆故障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5098326A (zh) 一种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2109536B1 (ko) 장애 유형 기반의 서버 장애 진단 및 대응 방법
TWI696401B (zh) 基地台之障礙辨識伺服器及方法
CN111901365A (zh) 烟支物理指标数据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17783769B (zh) 基于可视平台的配电网络故障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