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9388A -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9388A
CN112329388A CN202011373283.6A CN202011373283A CN112329388A CN 112329388 A CN112329388 A CN 112329388A CN 202011373283 A CN202011373283 A CN 202011373283A CN 112329388 A CN112329388 A CN 112329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identifier
change
gen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32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蓣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zh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32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9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9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93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17Tagging; Marking up; Designating a block; Setting of attribu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58Change loggin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69Annotation, e.g. comment data or footno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94Calculation of difference between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可以先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在接收到显示更新指令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其中,第一子表是由第一总表生成的,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在获取到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后,可以根据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该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最后,可以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这样,用户在看到第二总表后,通过寻找变更标识就能够确定发送改变的数据。如此,省去了用户从总表中寻找发生改变的数据的步骤,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权限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项目数据等具有规律性的数据,可以将数据分类后填入表单进行存储。在需要引用这些数据时,可以从表单中提取数据并填入表单。可以将存储有全部数据的表单称为总表,将存储有部分表单的数据称为子表。
在需要对数据进行更改时,用户可以直接在子表上进行编辑,再由计算机或服务器对总表进行修改。例如,在用户修改子表中任意位置的数据后,计算机或服务器可以确定该被修改的数据在总表中位置,从而对总表中相应位置的数据进行修改,并修改子表中对应的数据。如此,在实现数据存储的同时,还实现了数据的编辑和同步。
虽然现有技术中子表的数据会随着总表的数据发送改变,但是用户并不确定是哪些数据的变化导致子表的数据发生了改变。用户需要重新查找总表并进行比对,才能确定发生改变的数据。查找比对的过程不但消耗用户的精力,还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旨在提供能够向用户展示发生改变的数据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所述第一子表是根据第一总表生成的;
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所述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
若所述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
若所述变更类型为已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子表生成指令,所述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
从第二总表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
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
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至少一个展示元素生成第二子表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
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
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可编辑标识。
可选地,在生成第二子表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三总表,所述第三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判断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不同,停止生成第二子表,生成并显示数据更新通知,所述数据更新通知用于通知用户总表中的数据出现变化。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所述第一子表是根据第一总表生成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所述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可选地,所述标识添加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所述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若所述变更类型为已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子表生成单元;
所述子表生成单元,用于获取子表生成指令,所述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从第二总表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
可选地,所述子表生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可编辑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通知单元;
所述通知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三总表,所述第三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判断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不同,停止生成第二子表,生成并显示数据更新通知,所述数据更新通知用于通知用户总表中的数据出现变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展示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展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可以先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在接收到显示更新指令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其中,第一子表是由第一总表生成的,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在获取到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后,可以根据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该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即,数据变更位置为第二总表的数据相对第一总表的数据发生变化的位置。最后,可以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这样,分别获取不同时刻的总表并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总表中数据发生改变的位置,从而在发生变化的数据对应的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在看到第二总表后,通过寻找变更标识就能够确定发送改变的数据。如此,省去了用户从总表中寻找发生改变的数据的步骤,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在对子表中的数据进行编辑后,用户可以将编辑后的子表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对比子表各个位置的数据和总表各个位置的数据,并将总表中与子表不同的数据的更新为所述子表的数据。这样,通过对子表的数据进行编辑,实现了对总表的数据进行编辑的目的。另外,如果总表对应多个不同的子表,服务器还可以将将更新后的数据发送给其他子表,从而实现总表和不同子表间的数据同步更新。
举例说明,假设根据总表A具有6列数据,其中第五列数据为第一列数据与第二列数据之和。根据总表A的前三列数据生成了子表a1,根据总表A的后三列数据生成了子表a2。在浏览子表a1的过程中,用户M对子表a1第一列的数据进列了修改。在接收到编辑后的子表a1后,服务器可以将子表a1的数据更新到总表A中,即对总表A第一列的数据进列修改。相应地,由于第五列数据为第一列数据与第二列数据之和,第五列数据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那么,服务器可以对子表a2的第二列数据(即总表A的第五列数据)进列相应地修改。如此,实现了总表和不同子表间的数据同步更新。
但是,用户在浏览子表的过程中,只能发现子表数据出现了变化,并不清楚这些变化是由总表中哪些数据的变化导致的。即,用户N只能确定子表a2第二列的数据发生了变化,并不确定该变化是由总表第一列还是第三列的数据导致的。为了确定变化的来源,用户需要返回总表并进行比对。显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为了给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自动标识出发生变化的数据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以下将从计算机的角度对本申请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也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还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计算机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提供的一种特殊实现方式,并不代表本申请全部实现方式。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
根据用户的指令,计算机可以从存储在后台系统的总表中提取至少一个数据并生成对应的子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子表称为第一子表,并将用于生成第一子表的总表作为第一总表。计算机可以在获取第一子表的同时获取第一总表,也可以在第一总表发生更新前获取第一总表。例如,假设计算机在第一时刻获取了第一子表,且用于生成该第一子表的第一总表在第二时刻发生了变化。那么计算机可以在第一时刻获取第一子表,也可以在第二时刻获取第一总表。由于总表的修改是服务器根据被修改的子表的进行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被修改的子表后,服务器可以先向其他存储有子表的设备发送修改前的总表,再根据子表对总表进行修改。
S102: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
在注意到第一子表中的数据发生了改变后,用户可以向计算机发出显示更新指令。可选地,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计算机屏幕的特定区域的方式向计算机发送显示更新指令,也可以通过输入指令的方式向计算机发送显示更新指令。
在将接收到显示更新指令后,计算机可以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其中,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可选地,计算机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并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第二总表。
仍以前述总表A、子表a1和子表a2的例子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用户M修改了子表a1第一列的数据,总表A第一列和第五列和子表a2第二列的数据也发生了改变。用户N在看到子表a2第二列的数据发生改变后,可以点击屏幕上的虚拟按钮,从而向计算机发出显示更新指令。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计算机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消息,并接受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更新后的总表A,即第二总表。
S103: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
在获取到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后,计算机可以根据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该数据变更位置为发生变化的数据所在的位置。即,在第一总表中,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与该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以逐一比较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中各个位置的数据是否相同。如果确定某个位置在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该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计算机可以将该位置确定为数据变更位置。
S104: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后,计算机可以在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表标识,并将携带有变更表标识的第二总表展示给用户。其中,变更标识用于提示用户该位置的数据发生改变,例如可以是小红点、红色边框等图像类标识,也可以是数据高亮、数据加粗等标识。可选地,展示第二总表可以是将第二总表处理为图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例如,假设计算机检测到第一总表第一行第一列的数据与第二总表第一行第一列的数据不同,计算机可以确定第一行第一列即为数据变更位置,从而在第二总表的第一行第一列中添加变更标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更标识包括可编辑标识和不可编辑标识。可编辑标识表示该位置对应的数据是可以修改的,不可编辑标识表示该位置对应的数据已被锁定,无法修改。相应地,在为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先获取该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已编辑,说明该数据变更对应的数据能够修改且已被其他用户修改,那么计算机可以为该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如果数据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说明计算机无法对该数据变更对应的数据进行修改,计算机可以为该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用于提示用户无法对该位置的数据进行修改。可选地,不可编辑标识为灰色背景,即添加有不可编辑标识的位置的背景颜色为灰色。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可以先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在接收到显示更新指令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其中,第一子表是由第一总表生成的,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在获取到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后,可以根据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该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即,数据变更位置为第二总表的数据相对第一总表的数据发生变化的位置。最后,可以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这样,分别获取不同时刻的总表并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总表中数据发生改变的位置,从而在发生变化的数据对应的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在看到第二总表后,通过寻找变更标识就能够确定发送改变的数据。如此,省去了用户从总表中寻找发生改变的数据的步骤,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采用前述数据展示方法,可以向用户展示包括变更标识的第二总表。接着,用户可以对第二总表进行编辑,并根据编辑后的第二总表生成第二子表。下面介绍第二子表的生成方法。
在生成第二子表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先获取子表生成指令,该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该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可选地,位置标识可以是行数或列数,也可以是任意一个单元的位置。例如,位置标识可以是第三行、第三列等表示整行或整列的标识,也可以是第三行第三列表示单元格位置的标识。
根据子表生成指令,计算机可以从第二子表中获取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例如,假设位置标识包括第一行和第三行,那么计算机可以提取第二子表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并对这两行数据进行拼接,得到第二子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可能会锁定第二子表中的数据项,禁止其他用户更改。例如,对于财务采购等应用场景,商品价格等信息在确定后大多无法修改。为此,用户可以修改第二子表中各个数据的变更类型。相应地,计算机可以在第二子表中进行显示。
具体地,计算机可以先确定子表生成指令中至少一个位置标识的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说明该位置的数据已被用户锁定,其他用户无法修改;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可编辑,说明该位置的数据未被用户锁定,其他用户可以对对其进行修改。那么计算机可以在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的数据对应的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在变更类型为可编辑的数据对应的位置添加可编辑标识。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机向用户展示第二总表和生成第二子表之间存在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中,第二总表的数据可能发生变化。对于这种情况,计算机可以在生成第二子表前判断展示的数据是否为最新数据。具体地,在接收到子表生成指令后,计算机可以从后台系统或其他服务器获取第三总表,第三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即当前时刻与第一子表对应的总表。接着,计算机可以判断第三总表与第二总表的数据是否相同。若二者的全部数据均相同,则说明总表在向用户展示第二总表后并未更新,计算机可以继续后续步骤。若二者存在不同的数据,则说明总表的数据已经更新。那么,计算机可以停止生成第二子表,并生成数据更新通知。该数据更新通知用于通知用户总表中的数据出现变化,无法直接生成第二子表。通过向用户展示数据更新通知,可以在数据发生变化后及时通知用户。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数据展示方法的一些具体实现方式,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对应的装置。下面将从功能模块化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进行介绍。
参见图2所示的数据展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所述第一子表是根据第一总表生成的。
第二获取单元220,用于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所述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位置确定单元2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标识添加单元240,用于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展示装置,可以先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在接收到显示更新指令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其中,第一子表是由第一总表生成的,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在获取到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后,可以根据第一总表和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该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数据变更位置在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即,数据变更位置为第二总表的数据相对第一总表的数据发生变化的位置。最后,可以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这样,分别获取不同时刻的总表并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总表中数据发生改变的位置,从而在发生变化的数据对应的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给用户。这样,用户在看到第二总表后,通过寻找变更标识就能够确定发送改变的数据。如此,省去了用户从总表中寻找发生改变的数据的步骤,从而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添加单元240,还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所述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若所述变更类型为已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3,在图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200还包括子表生成单元250。
所述子表生成单元250,用于获取子表生成指令,所述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从第二总表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表生成单元250,HIA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可编辑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4,在图3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子表生成单元250包括通知单元251。
所述通知单元251,用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三总表,所述第三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判断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不同,停止生成第二子表,生成并显示数据更新通知,所述数据更新通知用于通知用户总表中的数据出现变化。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设备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当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展示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总表”、“第二总表”等名称中的“第一”、“第二”只是用来做名字标识,并不代表顺序上的第一、第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诸如路由器等网络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所述第一子表是根据第一总表生成的;
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所述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
若所述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
若所述变更类型为已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子表生成指令,所述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
从第二总表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
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至少一个展示元素生成第二子表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
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
若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为可编辑,在所述第二子表中所述位置标识对应的位置添加可编辑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第二子表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三总表,所述第三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判断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三总表与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不同,停止生成第二子表,生成并显示数据更新通知,所述数据更新通知用于通知用户总表中的数据出现变化。
6.一种数据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一总表,所述第一子表是根据第一总表生成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显示更新指令,获取第一子表对应的第二总表,所述第二总表为更新后的第一总表;
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总表和所述第二总表确定数据变更位置,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二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与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在所述第一总表中对应的数据不同;
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总表的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变更标识,并展示所述第二总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识添加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变更位置对应的数据的变更类型;若所述变更类型为不可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不可编辑标识;若所述变更类型为已编辑,为所述数据变更位置添加已编辑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子表生成单元;
所述子表生成单元,用于获取子表生成指令,所述子表生成指令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标识,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至少一个数据;从第二总表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位置标识中每个位置标识对应的数据;根据获取的数据生成第二子表。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展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展示方法。
CN202011373283.6A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329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283.6A CN11232938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3283.6A CN11232938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9388A true CN112329388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9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3283.6A Pending CN112329388A (zh) 2020-11-30 2020-11-30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938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623A (zh) * 2018-04-12 2018-09-18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协作文档编辑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08451A (zh) * 2018-10-23 2019-03-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格数据对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28985A (zh) * 2018-12-27 2019-05-31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单差异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0059306A (zh) * 2019-04-11 2019-07-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表格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623A (zh) * 2018-04-12 2018-09-18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协作文档编辑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08451A (zh) * 2018-10-23 2019-03-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表格数据对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828985A (zh) * 2018-12-27 2019-05-31 大唐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单差异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0059306A (zh) * 2019-04-11 2019-07-2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表格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4424B (zh) 页面布局生成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07784516B (zh) 广告投放方法和装置
CN109408764B (zh) 页面区域划分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CN107688664B (zh) 图表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05237B (zh) 文档的自动生成方法、数据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1857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uttons on Taskbar
CN107861865A (zh) Sdk定位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1779A (zh) 加载页面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40006432A1 (en) Operation management support de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 suppor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014476A (zh) 群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12560422A (zh) 一种图表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68314A (zh) 一种页面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737443A (zh) 答案文本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关键文本的确定方法
CN114816170A (zh) 规则方案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97123A (zh) 数据多版本动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329388A (zh) 一种数据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6776030A (zh) 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5758002A (zh) 电子地图poi的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11158998A (zh) 一种埋点数据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6372121B (zh) 服务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2765946B (zh) 图表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417789A (zh) 一种数据引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5171A (zh) 视频编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4585A (zh) 资源保存方法及设备
CN116383545B (zh) 一种网页报表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