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8609B -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8609B
CN112328609B CN201910717245.9A CN201910717245A CN112328609B CN 112328609 B CN112328609 B CN 112328609B CN 201910717245 A CN201910717245 A CN 201910717245A CN 112328609 B CN112328609 B CN 112328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wledge
user
blockchain
acquisition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72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8609A (zh
Inventor
康永佳
杨文锋
王聪
丛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72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8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8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8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8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8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1Distributed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区块链知识获取方法、基于区块链知识读取方法、装置、系统、设备以及介质,涉及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可以应用于采用区块链技术对知识的交易情况进行记录的应用场景。该基于区块链知识获取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本公开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对知识交易或其它操作情况进行记录,确保记录数据的可信性。

Description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知识分享系统,通常是依靠运营企业本身进行维护,运营企业自己运营系统,其他人很难知晓系统运营情况,即这些知识分享系统对知识作者不透明,知识作者不能彻底了解和监控系统的运行。
从理论上讲,没有让人信服的数据表明运营企业完全按照公开描述进行企业运营。假设运营企业对其中部分数据造假,比如,运营企业销售了10份数据,但是只报给知识作者5份销售数据,知识作者实际上是无法知晓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知识运营企业的知识交易情况相关的记录数据可信度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可选的,在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知识上传操作,确定与知识上传操作对应的初始知识;将初始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将待上传知识存储在目标介质中。
可选的,关联用户信息包括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
可选的,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包括: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获取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可选的,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包括:获取区块链节点发送的私有知识密钥;将私有知识密钥存储至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第二用户展示解密知识。
可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第二用户未具有知识查看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展示获取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
可选的,目标知识存储于目标介质,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包括:向目标介质发送获取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的密文获取请求;接收目标介质返回的目标密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包括:用户请求端,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其中,用户请求包括知识获取请求和知识读取请求;存储子系统,用于存储加密后的目标知识;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目标知识的关联信息;其中,关联信息包括目标知识的操作记录以及目标知识的密钥;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从区块链节点和/或存储子系统中获取与用户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其中,区块链节点包括:记录存储节点,用于存储与用户请求对应的记录数据;数据监控节点,用于对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处理;认证节点,用于对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认证处理。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包括: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页面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表单提交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权限赋予模块,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可选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还包括知识上传模块,用于响应于知识上传操作,确定与知识上传操作对应的初始知识;将初始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将待上传知识存储在目标介质中。
可选的,权限赋予模块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获取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可选的,权限赋予模块包括权限赋予单元,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发送的私有知识密钥;将私有知识密钥存储至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包括:知识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请求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密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知识展示模块,用于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第二用户展示解密知识。
可选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还包括获取提示模块,用于如果第二用户未具有知识查看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展示获取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
可选的,知识确定模块包括知识确定单元,用于向目标介质发送获取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的密文获取请求;接收目标介质返回的目标密文。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或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或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通过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一方面,根据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后,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知识获取表单计算并查询到知识获取请求中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并返回确定出的关联用户信息,以便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确定出知识拉取表单。另一方面,确定出知识拉取表单后,可以将其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对知识拉取表单进行操作后可以获取知识查看权限。再一方面,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在获取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后,可以为第一用户赋予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使得用户每次获取知识的操作都可以由区块链节点进行记录,确保知识获取记录数据的可信性以及各种行为的可追溯性,充分保证了知识分享平台对交易各方的公开、透明。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户进行知识交易操作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知识获取系统的结构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区块链节点的分布结构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的方框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的方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现有的知识分享系统,通常是依靠运营企业本身进行维护,运营企业自己运营系统,其他人很难知晓系统运营情况。假设运营企业对知识交易数据造假,例如,运营企业销售了10份数据,但是只报给知识作者5份销售数据,知识作者实际上是无法知晓的,这样就会损害知识作者的利益。
基于此,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可以利用服务器来实现本公开的用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可以是支持运行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流程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
步骤S120,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
步骤S130,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
步骤S140,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一方面,根据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后,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知识获取表单计算并查询到知识获取请求中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并返回确定出的关联用户信息,以便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确定出知识拉取表单。另一方面,确定出知识拉取表单后,可以将其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对知识拉取表单进行操作后可以获取知识查看权限。再一方面,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在获取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后,可以为第一用户赋予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使得用户每次获取知识的操作都可以由区块链节点进行记录,确保知识获取记录数据的可信性以及各种行为的可追溯性,充分保证了知识分享平台对交易各方的公开、透明。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步骤S110中,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用户可以是触发知识获取请求,以获取知识的用户。知识获取请求可以是检测用户通过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界面进行知识获取操作而对应产生的用户请求;其中,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中的应用程序,以及手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中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浏览器等;其中,用户进行的知识获取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购买知识的操作。知识获取表单可以是第一用户通过应用程序界面获取知识时,对应产生的包含所要获取的知识相关信息的表单。知识获取表单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标识、知识来源、知识作者等;其中,知识标识可以是能够唯一确定一条知识的标识,例如,可以是将知识进行编号处理后,该条知识记录对应的编号;知识来源可以是表示知识出处的内容;知识作者可以是生产知识的个人、企业等。
举例而言,参考图2,在步骤S201~步骤S202中,用户在APP中查询相关知识时,如果查阅到感兴趣的知识,并且用户想要购买知识时,则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购买知识的相关操作,APP根据用户的购买知识操作生成购买知识表单(即知识获取表单),并向APP后台服务器提交购买知识表单,以便APP后台服务器进行后续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响应于知识上传操作,确定与知识上传操作对应的初始知识;将初始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将待上传知识存储在目标介质中。知识上传操作可以是上传者将知识上传至知识分享平台上的操作,上传者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运营知识分享平台的运营企业。目标介质可以是用于存储待上传知识的存储介质,例如,目标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云盘、运营企业的数据库、区块链节点等。
初始知识可以是知识作者提供给运营企业的知识版本。待上传知识以是运营企业对初始知识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加密处理后,形成的知识。举例而言,当知识作者将一份文档(Document,DOC)格式的初始知识提供给运营企业后,运营企业为了知识格式的统一,可以将DOC格式的知识进行格式转换,形成便携式文档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PDF)的知识,并对PDF格式的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并将待上传知识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中。
知识作者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交给运营企业进行管理,由运营企业将所有知识作者提供的知识上传至知识分享平台,当有其他用户有获取知识的需求时,可以通过知识分享平台获取相关知识,由于其他用户在购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收益,将由运营企业按照比例交付给知识作者。
在步骤S120中,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是用于记录用户获取知识所产生的记录数据的节点,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多个共识节点(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上产生的所有信息将会存储到每个共识节点中,确保共识节点中信息的可靠性。知识获取页面可以是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的用于提示第一用户进行相关操作以获取知识的页面;其中,知识获取页面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知识编号、知识的购买价格、有效期限、知识作者信息、知识出处等。
具体的,关联用户信息包括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知识提供者可以是知识作者或者是运营企业。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可以是在第一用户响应于当前知识获取请求时,知识获取表单中对应的知识提供者的账户数据情况;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提供者由于其他用户获取知识而产生的知识交易数据。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可以是在响应于当前知识获取请求时,知识获取表单中对应的第一用户的账户数据情况;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的账户余额,具有查看权限的知识记录等。
根据知识提交表单可以确定出与该知识提交表单关联的用户信息,例如,关联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关联用户的账户编号等。APP后台服务器可以将这些关联用户信息上传至区块链节点,由区块链节点根据接收到的关联用户信息在节点上计算并查询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当区块链节点通过计算后查询到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后,将关联用户信息返回至APP后台服务器,以便APP后台服务器根据区块链节点返回的关联用户信息生成对应的知识获取页面。
参考图2,在步骤S203~步骤S206中,APP后台服务器将购买知识表单中的关联用户信息发送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可以计算并查询出第一用户的钱包账户信息以及知识提供者的钱包账户信息,并将两者的钱包账户信息返回至APP后台服务器,APP后台服务器可以根据账户信息生成对应的购买知识页面并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对购买知识页面进行支付操作。
在步骤S130中,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取操作可以是第一用户针对知识获取页面进行的知识获取操作,例如,获取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在知识获取页面进行的对知识的支付操作等,支付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用户在知识获取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的操作。知识拉取表单可以是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后,根据知识获取页面生成的表单,知识拉取表单可以包括由于第一用户完成支付操作对应的支付数据;其中,支付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该知识的支付价格、对应的知识提供者的部分账户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部分账户信息等。
参考图2,在步骤S207~步骤S208中,当检测到第一用户针对购买知识页面(即知识获取页面)的支付操作时,将对应生成该知识的支付表单(即知识拉取表单),并将支付表单提交至APP后台服务器,由APP后台服务器将知识拉取表单中的相关数据内容提交至区块链节点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在步骤S140中,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更新操作可以是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的部分账户信息进行的更新操作,更新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第一用户的账户余额以及知识提供者的账户余额进行更改等。操作结果可以是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得到的结果。知识查看权限可以是第一用户对某一知识的查看权限,当用户购买了某一知识后,将获取对该知识的知识查看权限。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获取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可以是区块链节点对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的账户信息,该更新操作可以是根据知识价格相应增加知识提供者的账户余额。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可以是区块链节点对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的账户信息,该更新操作可以是根据知识价格相应扣减第一用户的账户余额。完成对关联用户信息的更新操作后,可以在区块链节点上将关联用户的对应信息进行更新。并获取经过更新操作后形成的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获取区块链节点发送的私有知识密钥;将私有知识密钥存储至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私有知识密钥可以是第一用户用于解密知识时,所持有的私有密钥。当第一用户完成对知识的支付操作后,区块链节点会将该知识对应的私有知识密钥存储在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以便后续第一用户根据私有知识密钥解密并查看知识。
参考图2,在步骤S209~步骤S212中,APP后台服务器将交易数据提交至区块链节点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更新第一用户的钱包账户信息以及知识提供者的钱包账户信息,如可以对第一用户钱包账户的余额进行相应数值的扣减,对知识提供者钱包账户的余额进行相应的增加等,以完成对第一用户和知识提供者的钱包账户信息的更新操作,当更新操作完成后,区块链节点向APP后台服务器返回交易成功的指令,以便通过APP界面向用户显示交易成功的提示消息。此外,用户每次进行知识获取操作时所产生的操作记录数据,将会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
参考图3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可以采用服务器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其中,所述服务器可以是支持运行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器;也可以利用终端设备来实现本公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310至步骤S350,以下详细进行阐述。
步骤S310,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
步骤S320,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
步骤S330,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
步骤S340,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
步骤S350,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第二用户展示解密知识。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一方面,可以根据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出对应的目标知识,以便确定用户是否具有目标知识的查看权限。另一方面,如果用户具有目标知识的知识查看权限,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获取目标知识密钥的请求,并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由于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是由区块链节点确定,因此,保证了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的安全性,并且,区块链节点可以记录用户每次请求解密密钥的操作记录。再一方面,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后,可以将解密知识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查看目标知识。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步骤S310中,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用户可以是通过相关操作以请求读取知识的用户,第二用户与第一用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任何特殊限定。知识读取请求可以是与用户进行知识读取操作对应的请求。目标知识可以是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知识。当检测到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时,可以根据知识读取请求确定出对应的目标知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目标知识存储于目标介质,向目标介质发送获取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的密文获取请求;接收目标介质返回的目标密文。目标介质可以是存储加密后的目标知识的存储设备,例如,目标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云盘、支持APP运营的运营企业的数据库、区块链节点等;例如,云盘可以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或者是在HDFS上进一步封装的文件系统对知识进行存储,实现存储大规模文件,并且能进行快速响应的目的。目标密文可以是经过加密处理后的目标知识。密文获取请求可以是用户为了请求获取目标密文进行的相关操作时对应产生的请求。
当APP后台服务器向目标介质发送密文获取请求后,将等待接收目标介质返回的目标密文,以便用户采用密钥对目标密文进行解密后,查看目标知识。
在步骤S320中,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知识查看权限可以是判断用户是否可以查看目标知识的权限。当确定出目标知识后,可以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查看目标知识的知识查看权限。
在步骤S330中,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密钥获取请求可以是第二用户进行解密目标密文操作时对应的请求。如果检测到第二用户具有目标知识的知识查看权限,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密钥获取请求,以便区块链节点返回对应的解密密钥。
在步骤S340中,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解密密钥可以是用于对目标密文进行解密处理的密钥。当第二用户具有对目标知识的查看权限时,区块链节点将返回该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
在步骤S350中,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第二用户展示解密知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解密处理可以是APP后台服务器根据解密密钥以及第二用户信息中的私有知识密钥对目标密文进行的解密处理。解密知识可以是目标介质中存储的目标密文经过解密处理后形成可供用户直接查看的对应格式的知识。当APP后台服务器对目标密文进行解密处理后形成解密知识时,可以将解密知识展示给第二用户。
参考图2,在步骤S209~步骤S212中,APP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请求读取目标知识的知识读取请求时,将会向目标介质(即云盘)发送请求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当云盘接收到APP后台的请求时,将返回对应的目标密文。如果判断用户具有查看目标知识的知识查看权限时,APP后台服务器将向区块链节点发送请求目标密文的解密密钥,区块链节点接收到该请求时,将会计算出对应的解密密钥,并将该解密密钥返回至APP后台服务器,以便APP后台服务器对目标密文完成解密操作,并向用户展示解密后的目标知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如果第二用户未具有知识查看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展示获取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可以是用于提示用户进行知识购买操作或者其他知识获取操作的页面。如果第二用户请求查看目标知识,且第二用户不具有查看目标知识的查看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展示获取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以便第二用户根据提示页面进行知识获取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同一用户的账户信息、不同用户的账户信息等,并不应对本公开造成任何限制。
综上所述,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首先,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其次,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再次,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接下来,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通过本公开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一方面,当检测到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时,可以生成知识获取表单并发送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查询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并基于关联用户信息确定出知识获取页面。另一方面,当用户针对知识获取页面进行获取操作时,可以生成知识拉取表单,区块链节点将针对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以便完成更新操作后向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又一方面,由于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都会在区块链节点上记录,因此,确保了区块链节点中知识获取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再一方面,当用户通过购买等获取方式获取到知识后,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上请求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以便采用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查看目标知识。由于区块链节点中信息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以及交易记录在任何共识节点的可见性。充分保证了知识分享系统对交易各方的公平、透明,规避了运营企业不诚信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进一步地,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参考图4,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400可以包括:用户请求端420、存储子系统450、区块链节点440以及处理子系统430。
具体的,用户请求端420可以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其中,用户请求包括知识获取请求和知识读取请求;存储子系统450可以用于存储加密后的目标知识;区块链节点440可以用于存储目标知识的关联信息;其中,关联信息包括目标知识的操作记录以及目标知识的密钥;处理子系统43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请求从区块链节点和/或存储子系统中获取与用户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400可以采用处理子系统检测用户410的用户请求,根据请求的类型(如知识获取请求或知识读取请求)从区块链节点或者存储子系统中获取与用户请求对应的数据。当检测到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时,区块链节点将对于知识获取请求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以便更新操作结束后,向用户赋予支持查看权限;当检测到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时,处理子系统将从区块链节点中请求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区块链节点计算出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后,可以将解密密钥返回至处理子系统,以便处理子系统将解密密钥发送至用户,使用户采用解密密钥查看解密后的目标知识。
进一步地,参考图5,区块链节点440可以包括:记录存储节点510、数据监控节点520以及认证节点530。
具体的,记录存储节点510可以用于存储与用户请求对应的记录数据;数据监控节点520可以用于对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处理;认证节点530可以用于对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认证处理。记录存储节点510可以是运营企业内部用于存储相关交易记录数据的共识节点。数据监控节点520可以是相关监管部门用于监控运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所采用的共识节点。认证节点530可以是相关协会或者第三方企业用于监控运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所采用的共识节点。每个共识节点中都存储由完整的数据记录。
区块链节点440中的记录存储节点可以用于存储用户获取知识的操作记录以及知识对应的解密密钥,所产生的所有信息都会存储在每一个区块链节点上,因此,保证了区块链节点上信息的可信性。另外,如果某一参与方对区块链节点上的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由于区块链通过区块数据结构存储了创建区块后的所有历史数据,区块链上的任意一条数据皆可通过链式结构追溯其本源,因此,保证了区块链节点中数据的可追溯性。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参考图6,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600可以包括:请求响应模块610、页面生成模块620、表单提交模块630以及权限赋予模块640。
具体的,请求响应模块610可以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页面生成模块620可以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表单提交模块630可以用于响应于针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权限赋予模块640可以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600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时,生成知识获取请求,以便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获取表单确定出与本次知识获取请求对应的关联用户信息,在接收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关联用户信息时,基于关联用户信息可以生成对应的知识获取页面,用户可以通过知识获取页面进行获取操作,接收到用户对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后,可以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返回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并向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通过区块链节点处理知识获取请求过程中对应的记录数据,可以确保区块链节点中记录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区块链节点中的记录数据被篡改,确保了记录数据的可信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还可以包括知识上传模块,知识上传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知识上传操作,确定与知识上传操作对应的初始知识;将初始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将待上传知识存储在目标介质中。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权限赋予模块可以包括信息获取单元,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通过区块链节点根据知识拉取表单对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获取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权限赋予模块包括权限赋予单元,权限赋予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区块链节点发送的私有知识密钥;将私有知识密钥存储至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参考图7,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700可以包括知识确定模块710、判断模块720、请求发送模块730、密钥获取模块740以及知识展示模块750。
具体的,知识确定模块710可以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判断模块720可以用于判断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请求发送模块730可以用于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密钥获取模块740可以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返回的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知识展示模块750可以用于根据解密密钥对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第二用户展示解密知识。
该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700可以在接收到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时,确定出知识读取请求中的目标知识,当确定用户具有目标知识的查看权限,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获取目标知识密钥的密钥获取请求,以便接收区块链节点返回的解密密钥,并采用解密密钥对加密的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后,向用户展示解密后的目标知识。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提示模块,获取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如果第二用户未具有知识查看权限,则向第二用户展示获取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知识确定模块可以包括知识确定单元,知识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向目标介质发送获取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的密文获取请求;接收目标介质返回的目标密文。
上述中各虚拟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各虚拟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或知识读取模块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例、完全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例,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显示单元8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3。
存储单元820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5的程序/实用工具824,这样的程序模块8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步骤。
参考图9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9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1)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
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所述关联用户信息包括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
响应于针对所述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
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所述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包括:
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
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获取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知识上传操作,确定与所述知识上传操作对应的初始知识;
将所述初始知识进行加密处理后形成待上传知识,将所述待上传知识存储在目标介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包括:
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私有知识密钥;
将所述私有知识密钥存储至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
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所述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所述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所述知识查看权限是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中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所确定的;
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
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
根据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所述第二用户展示所述解密知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用户未具有所述知识查看权限,则向所述第二用户展示获取所述目标知识的提示页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知识存储于目标介质,所述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所述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包括:
向所述目标介质发送获取所述目标知识的目标密文的密文获取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介质返回的所述目标密文。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请求端,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其中,用户请求包括知识获取请求和知识读取请求,所述知识获取请求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生成,所述知识读取请求基于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生成;
存储子系统,用于存储加密后的目标知识;
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所述目标知识的关联信息;其中,所述关联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知识的操作记录以及所述目标知识的密钥;
处理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请求从区块链节点和/或存储子系统中获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
其中,所述区块链节点包括:
记录存储节点,用于存储与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记录数据;
数据监控节点,用于对所述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处理;
认证节点,用于对所述记录存储节点中的数据进行认证处理。
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用户的知识获取请求,生成知识获取表单;
页面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获取表单确定的关联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关联用户信息生成知识获取页面,所述关联用户信息包括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
表单提交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所述知识获取页面的获取操作,生成并提交知识拉取表单;
权限赋予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赋予知识查看权限;
所述权限赋予模块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通过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知识拉取表单对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账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后,形成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获取所述知识提供者的第二账户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账户信息。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知识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用户的知识读取请求,确定与所述知识读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知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是否具有与所述目标知识对应的知识查看权限,所述知识查看权限是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装置中对关联用户信息进行更新操作的操作结果所确定的;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目标知识的密钥获取请求;
密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所述目标知识的解密密钥;
知识展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目标知识进行解密处理以形成解密知识,并向所述第二用户展示所述解密知识。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获取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知识读取方法。
CN201910717245.9A 2019-08-05 2019-08-05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2328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245.9A CN112328609B (zh) 2019-08-05 2019-08-05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7245.9A CN112328609B (zh) 2019-08-05 2019-08-05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8609A CN112328609A (zh) 2021-02-05
CN112328609B true CN112328609B (zh) 2023-09-26

Family

ID=7431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7245.9A Active CN112328609B (zh) 2019-08-05 2019-08-05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860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151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783653A (zh) * 2019-02-16 2019-05-21 南京樯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图谱的管理和追溯的查询系统
WO2019100991A1 (zh) * 2017-11-27 2019-05-31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935340A (zh) * 2019-02-13 2019-06-2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97995B2 (en) * 2017-12-04 2023-10-24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isk scoring anonymized trans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91151A1 (zh) * 2017-11-10 2019-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19516A (zh) * 2017-11-10 2019-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00991A1 (zh) * 2017-11-27 2019-05-31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935340A (zh) * 2019-02-13 2019-06-2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基于区块链的健康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783653A (zh) * 2019-02-16 2019-05-21 南京樯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图谱的管理和追溯的查询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区块链的云制造信息数据记录技术";董蓉等;《计算机技术与发展》;第29卷(第5期);第97-10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8609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5510B (zh) 用于预测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40459B (zh) 数据储存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1591255B1 (ko) 클라이언트로부터 생성되는 정보에 대한 차동 클라이언트측 암호화
JP2020537229A (ja) ロイヤルティ・ポイント配布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201947476A (zh) 基於區塊鏈的物流資訊傳輸方法、系統和裝置
CN113748440A (zh) 安全多方计算归因
CN109522751B (zh) 访问权限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197707B (zh) 基于区块链的病历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386232B2 (en) Distributed data management and verification
US20200242597A1 (en) Auditing system using a trusted and cryptographically secure database
CN110909383A (zh) 一种电子发票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13251B (zh) 匿名举报奖励发放方法及领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TW201843635A (zh) 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的kyc資料共享系統及其方法
CN112489742B (zh) 一种处方流转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009336B1 (ko) 미리 스크래핑된 빅데이터를 이용한 클라우드 스크래핑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0471908A (zh) 一种联合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1047488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加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rovi et al. Luce: A blockchain-based data sharing platform for monitoring data license accountability and compliance
JP6429962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10289424A1 (en) Secure application of custom resources in multi-tier systems
JP2020077347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提供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Soman Cloud-based solutions for healthcare IT
CN1107665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328609B (zh) 知识获取方法、知识读取方法及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0807652A (zh) 基于礼品的营销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