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5419A -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25419A CN112325419A CN202011433226.2A CN202011433226A CN112325419A CN 112325419 A CN112325419 A CN 112325419A CN 202011433226 A CN202011433226 A CN 202011433226A CN 112325419 A CN112325419 A CN 1123254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face
- electric
- gate
- cont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06010011409 Cross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06010029803 Nosocomial infec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241 respir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616 anti-epidem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700605 Virus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3/00—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 E01F13/04—Arrangements for obstructing or restricting traffic, e.g. gates, barricades ; Preventing passage of vehicles of selected category or dimensions movable to allow or prevent pass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9/00—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e.g. air curtai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室内大厅、室内大厅大门、室内大厅座椅、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空调送风设备、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人体感应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综合监测机器人、人脸识别摄像头、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本发明具有可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性、避免防疫漏洞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建筑是为交通运输服务的公共建筑,是公共交通运输结构中的交换点、城镇乃至国家的“大门”。如古代的驿站,码头;近、现代的汽车站,内河客运码头,铁路、旅客站、海港、地铁站、货运站、航空港等。
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客站为例,在铁路站房建设中,铁路总公司要求突出站房的地域文化、功能、智能、经济和绿色节能环保,使每座车站都成为精品智能客站。随着新基建战略的提出,高铁客站应与卫星通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显著提升旅客体验。
然而,目前铁路客站站房内存在人流密度大、流动性强、空调系统没有按需供给(比如人员密集处没有增加空调供冷量的措施)、能耗过高、室内舒适性不佳的问题。此外,在进站或检票闸机处,为了进行面部识别需要摘下口罩,也存在防疫漏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性、避免防疫漏洞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室内大厅、室内大厅大门、室内大厅座椅、空调送风设备、人脸识别摄像头,还设有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人体感应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综合监测机器人、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
所述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厅大门上方,对进出室内大厅大门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所述智能摄像头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空调送风设备、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室内大厅内顶部,所述空调送风设备通过送风软管连接有远程送风喷口,所述远程送风喷口安装在电动云台上,所述空调送风设备上安装有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所述空调送风设备、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与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相连,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大厅座椅上,每个室内大厅座椅安装一个,每个人体感应传感器都有唯一一个地址码,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安装在室内大厅内,可在室内大厅内任意位置设置,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位于室内大厅内,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上设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所述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与综合监测机器人、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厅进站或检票闸机上,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设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旁,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方向一致;
所述埋地风管埋在室内大厅的地面以下,与带控制器新风机组相连,所述闸机内新风管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内,与埋地风管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相连,所述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埋地风管相连,所述闸机内新风管上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前端均设有电动风阀,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电动风阀、带控制器新风机组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所述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候车大厅的人工闸门处设有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所述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所述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安装在每台闸机上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边缘计算控制器安装在室内大厅内。
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通过智能摄像头识别采集到进入候车大厅的人数,进而通过边缘计算控制器准确计算候车大厅冷负荷和新风量,再迅速对空调送风设备进行精确预调节;
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实时监测每个座椅上是否有人,进而确定进入候车大厅的人员坐的位置,再通过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指向,电动云台和远程送风喷口向人员送风;
通过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采集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PM2.5、甲醛浓度、VOC浓度、氧气浓度等空气质量参数,并将参数传输到边缘计算控制器;当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所在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且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发现有人坐时,边缘计算控制器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将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移动到空间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测量空气质量参数并记录测量位置坐标,当测量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时,边缘计算控制器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以及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可精确监测调节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外人脸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风速、风温并监测其空气质量,进而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反馈信号,控制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调节运行参数,确保每个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对应的人员面部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的空气参数在适宜范围;
旅客刷脸面对人脸识别摄像头时,即面对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喷射到人面部口鼻呼吸器官位置,避免旅客吸入前一位旅客的飞沫,也避免此位正在刷脸的旅客的飞沫在摘掉口罩刷脸的区域悬浮,且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可极大稀释飞沫并使得飞沫快速失水而失去传播能力;
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埋地风管连接,将埋地风管内的清洁、干燥空气高速向上方喷射,在排队通过闸机的人员之间形成空气幕,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
进一步,还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通过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和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可实时记录仍在大厅内的人数,在火情发生时,实时报告大厅内待救援的人数和已经成功疏散的人数。
进一步,还设有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应急开门器和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和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综合监测机器人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监测到烟雾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边缘计算控制器应急开启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加速人员疏散,并且,边缘计算控制器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发出指令,带控制器新风机组最高速运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打开以最大风量送风,且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送风量,对经过人员的面部喷出高速、低温、新鲜空气,驱散人员面部周围可能存在的烟气,在烟雾充斥大厅时,为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一口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高速、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
随着火情发展,大厅内充满烟雾,且烟雾层逐渐变厚,靠近地面处有清晰空间不断缩小,此时,疏散人员为躲开烟雾可能弯腰低头行走、极端情况下采用蹲行或匍匐前行,此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监测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处有烟雾后,将信息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边缘计算控制器立即指令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和闸机内新风管上的电动风阀,并打开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及其前端的电动风阀送风,为弯腰低头行走、蹲行或匍匐前行的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低温、新鲜空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喷出的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综合监测机器人及其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在火情发生时也持续进行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测量,并将空气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作为控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电动风阀和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运行的参数依据。
进一步,还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感应到进站或检票人员的体重,进而识别人员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情况,并马上连锁开启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常闭),人员通过后,没有下一位旅客时自动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当人员连续通过闸机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也可以采用常开的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智能摄像头识别采集到进入室内大厅的人数,进而通过边缘计算控制器准确计算室内大厅冷负荷和新风量,再迅速对空调送风设备进行精确预调节。
2.候车大厅座椅设有人体感应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每个座椅上是否有人,进而确定进入室内大厅的人员坐的位置,再通过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指向,电动云台和远程送风喷口向人员送风,提高送风的准确性,进而提升舒适度并节约能耗。
3.能耗低。除了座椅位置节能外,本发明还设有智能摄像头统计室内厅大门进出人数,也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统计从闸机离开室内大厅的人数,所以可精确获得候车厅停留的人数进而精确获得人员冷负荷和新风需求,进而降低能耗。在闸机处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启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在无人时及时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实现低能耗。
4.在摘掉口罩面部识别的防疫高风险点设有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起到良好气流屏蔽防疫效果。在进站刷人脸时,需摘掉口罩,存在防疫漏洞。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可向摘掉口罩进行面部识别的旅客面部以较高速度喷射高速、清洁、干燥气流,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人脸识别摄像头设在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旁,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方向一致,旅客刷脸时面对人脸识别摄像头时,也即面对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可保证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喷射到人面部口鼻呼吸器官位置,避免旅客吸入前一位旅客的飞沫,也避免此位正在刷脸的旅客的飞沫在摘掉口罩刷脸的区域悬浮,且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可极大稀释飞沫并使得飞沫快速失水而失去传播能力。
5.设有可自动移动的综合监测机器人,综合监测机器人带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可自动移动在各个不同高度测量空气质量等参数为空调送风设备运行提供参数依据。尤其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处,由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对人面部直喷,如果出风过冷、过热、风速过高、空气质量不佳都会使得人员感到很不舒适。此外,如果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出风速度过低又会导致飞沫无法吹走、防疫效果不足。所以,需要精确监测调节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外人脸所在区域的风速、风温并监测其空气质量。而人脸所在区域显然无法设置固定的空气质量监测器,设置带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的自动移动的综合监测机器人可在系统开机时移动测量每个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对应的人员面部所在区域的空气参数,进而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反馈信号,控制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调节运行参数,确保每个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对应的人员面部所在区域的空气参数在适宜范围。
6.本发明设有双目AI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可实时记录仍在大厅内的人数,在火情发生时,实时报告大厅内待救援的人数和已经成功疏散的人数。
7.本发明设有综合监测机器人、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等设备。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综合监测机器人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监测到烟雾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边缘计算控制器应急开启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加速人员疏散。并且,边缘计算控制器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发出指令,带控制器新风机组最高速运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打开以最大风量送风,且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送风量,对经过人员的面部喷出高速、低温、新鲜空气,驱散人员面部周围可能存在的烟气。在烟雾充斥大厅时,为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一口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高速、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可大大提高疏散跑动速度和疏散成功率,降低人员紧张度。
随着火情发展,大厅内充满烟雾,且烟雾层逐渐变厚,靠近地面处有清晰空间不断缩小,此时,疏散人员为躲开烟雾可能弯腰低头行走、极端情况下采用蹲行或匍匐前行,此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监测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处有烟雾后,将信息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边缘计算控制器立即指令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和闸机内新风管上的电动风阀,并打开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及其前端的电动风阀送风,为弯腰低头行走、蹲行或匍匐前行的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低温、新鲜空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喷出的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可大大提高疏散跑动速度和疏散成功率,降低人员紧张度。综合监测机器人及其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在火情发生时也持续进行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测量,并将空气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边缘计算空气器,作为控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电动风阀和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运行的参数依据。
7.本发明设有压力传感器埋,压力传感器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可感应到进站或检票人员的体重,进而识别人员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情况,并马上连锁开启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常闭),人员通过后,没有下一位旅客时自动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实现节能;当人员连续通过闸机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也可以采用常开的模式。
8.本发明适应于铁路、地铁、汽车站、机场等站房场所。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之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空调送风设备及相关部件放大示意图;
图3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候车大厅座椅及相关部件放大示意图;
图4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闸机及相关部件放大示意图;
图5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闸机处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工作示意图;
图6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闸机处综合监测机器人测量空气质量示意图一;
图7 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闸机处综合监测机器人测量空气质量示意图二;
图中:1.双目智能摄像头,2.边缘计算控制器,3.空调送风设备,4.送风软管,5.电动云台,6.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7.远程送风喷口,8.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9.人体感应传感器,10.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1.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2.综合监测机器人,13.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4.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5.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16.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17.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8.应急开门器,19.超高压埋地风管,20.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1.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2.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3.压力传感器,24.人脸识别摄像头,25.候车大厅,26.候车大厅大门,27.候车大厅座椅,28.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9.电动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7,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站房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双目智能摄像头1、边缘计算控制器2、空调送风设备3、电动云台5、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人体感应传感器9、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0、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综合监测机器人12、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超高压埋地风管19、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人脸识别摄像头24、候车大厅25、候车大厅大门26和候车大厅座椅27;
所述双目智能摄像头1安装在候车大厅大门26正上方,对进出候车大厅大门26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所述双目智能摄像头1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电动云台5、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安装在候车大厅25内顶部,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通过送风软管4连接有远程送风喷口7,所述远程送风喷口7安装在电动云台5上,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上安装有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电动云台5、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与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相连,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9安装在候车大厅座椅27上,每个候车大厅座椅27安装一个,每个人体感应传感器9都有唯一一个地址码,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9与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0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0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安装在候车大厅25内,可在候车大厅25内任意位置设置,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12位于候车大厅25内,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12上设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所述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与综合监测机器人12、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人脸识别摄像头24安装在候车大厅进站或检票闸机上,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24设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旁,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方向一致;
所述超高压埋地风管19埋在候车大厅25的地面以下,与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相连,所述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内,与超高压埋地风管19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相连,所述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超高压埋地风管19相连,所述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上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前端均设有电动风阀29,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电动风阀29、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15,所述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15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候车大厅25的人工闸门处设有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16,所述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16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7和应急开门器18,所述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7和应急开门器18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安装在每台闸机上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压力传感器23,所述压力传感器23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所述压力传感器23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目智能摄像头1可智能识别人员和其他物体图像,将人员图像进行区分,统计人员数量并采集人员面部信息,并将人数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计算控制器2安装在候车大厅25内。所述边缘计算控制器2(ECC)为可进行高速运算、高速通信的智能控制器,可采集各种传感器的信息,并对各种执行器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为可对空气进行处理的空调设备。所述空调送风设备3从室内吸入空气,对吸入的空气升温、降温或加湿、除湿及净化处理后送回室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软管4为可伸缩的保温送风软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云台5可在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控制下360°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为具有红外识别、人体识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自带微型旋转云台,可自动发现并驱动云台转向指向瞄准人群聚集的“热点”,并将微型旋转云台旋转的位置发送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5驱动电动云台5旋转,使得电动云台5的转动角度与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的微型旋转云台转动角度一致,实现远程送风喷口7与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的随动、指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远程送风喷口7为电动可调远程送风喷口,随电动云台5转动,借助喷口的高度可将气流喷射输送到2-20米距离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为智能控制器。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与空调送风设备3、电动云台5、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连接并对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控制。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也与边缘计算控制器2进行无线通信,上传参数或接受边缘计算控制器2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9可感应到坐在候车大厅座椅27上的人,并发出“占位”信号(即该座椅上已有人坐)到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0。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10再将“占位”信号传输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可采集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PM2.5、甲醛浓度、VOC浓度、氧气浓度等空气质量参数,并将参数传输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采用电池供电,无线通信,可在候车大厅25内任意位置设置。当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所在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且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9发现有人坐时,边缘计算控制器2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3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本实施例中,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12为可自动定位、自动巡检采集空气参数的智能机器人。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12上按现有技术设有机械臂,机械臂端部设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12可将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移动到空间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测量空气质量参数、并记录测量位置坐标,尤其是可测量、记录人员呼吸区的空气质量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可测量温度、辐射温度、湿度、风速、噪音、二氧化碳浓度、PM2.5、甲醛浓度、VOC浓度、氧气浓度、硫化氢浓度并具有烟雾感应功能。
在旅客进站刷人脸时,需摘掉口罩,此时如果有感染旅客,则病毒飞沫易悬浮在面部识别区域,被后面摘掉口罩进行面部识别的旅客吸入,存在防疫漏洞。本发明设有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可向摘掉口罩进行面部识别的旅客面部以较高速度喷射高速、清洁、干燥气流,吹走飞沫并形成空气幕,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24设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旁,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方向一致,旅客刷脸时面对人脸识别摄像头24时,也即面对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这样可保证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喷射到人面部口鼻呼吸器官位置,避免旅客吸入前一位旅客的飞沫,也避免此位正在刷脸的旅客的飞沫在摘掉口罩刷脸的区域悬浮,且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可极大稀释飞沫并使得飞沫快速失水而失去传播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15可以采集通过闸机的人数,并将人数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和客站管理系统。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16设有2个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形成2条红外线,可测量通过的人员数量并区分出、入人员,并将统计的出、入人员数量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7和应急开门器18可在边缘计算控制器2控制下开启。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综合监测机器人12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监测到烟雾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2发出报警信号,边缘计算控制器2应急开启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7和应急开门器18,加速人员疏散。闸机也在客站管理系统的控制下开启进行应急疏散。并且,边缘计算控制器2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发出指令,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最高速运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打开以最大风量送风(且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送风量),对经过人员的面部喷出高速、低温、新鲜空气,驱散人员面部周围可能存在的烟气。在烟雾充斥大厅时,为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一口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高速、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可大大提高疏散跑动速度和疏散成功率,降低人员紧张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压埋地风管19由加厚不锈钢板制作,外包发泡聚乙烯保温层,与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连接,埋在候车大厅的地面以下,将经过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处理的清洁、干燥空气输送到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内,进而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高速喷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与超高压埋地风管19连接,从室外取新风经过处理后送入超高压埋地风管19。所述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设有高压风机、高效过滤器、加热段、制冷段等。所述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风量可变频调节,当火情发生时在边缘计算控制器控制下以最高速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超高压埋地风管19连接,将超高压埋地风管19内的清洁、干燥空气高速向上方喷射,在排队通过闸机的人员之间形成空气幕,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打开,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高速运行。随着火情发展,大厅内充满烟雾,且烟雾层逐渐变厚,靠近地面处有清晰空间不断缩小,此时,疏散人员为躲开烟雾可能弯腰低头行走、极端情况下采用蹲行或匍匐前行,此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无法有效送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监测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无法有效送风处有烟雾后,将信息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边缘计算控制器2立即指令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和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上的电动风阀29,并打开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及其前端的电动风阀29送风,为弯腰低头行走、蹲行或匍匐前行的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低温、新鲜空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喷出的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可大大提高疏散跑动速度和疏散成功率,降低人员紧张度。综合监测机器人12及其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在火情发生时也持续进行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测量,并将空气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作为控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电动风阀29和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运行的参数依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3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可感应到进站或检票人员的体重、进而识别人员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24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情况,并马上连锁开启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常闭),人员通过后,没有下一位旅客时自动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实现节能。当人员连续通过闸机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也可以采用常开的模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24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指向一致,可进行人脸识别开启闸机,并记录通过闸机的人数和个人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可测量不同高度位置的烟雾,实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2传输不同高度位置是否有烟雾的信息。当候车厅有火情发生时,基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的信号可确定候车厅内无烟气的清晰高度大小。
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站房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通过双目智能摄像头1识别采集到进入候车大厅的人数,进而通过边缘计算控制器2准确计算候车大厅冷负荷和新风量,再迅速对空调送风设备3进行精确预调节;
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9实时监测每个座椅上是否有人,进而确定进入候车大厅的人员坐的位置,再通过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6指向,电动云台5和远程送风喷口4向人员送风;
通过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采集所在位置的温度、湿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PM2.5、甲醛浓度、VOC浓度、氧气浓度等空气质量参数,并将参数传输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当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1所在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且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9发现有人坐时,边缘计算控制器2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3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12将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移动到空间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测量空气质量参数并记录测量位置坐标,尤其是可测量、记录人员呼吸区的空气质量参数,当测量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时,边缘计算控制器2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8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3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12以及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处,可精确监测调节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外人脸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处风速、风温并监测其空气质量,进而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反馈信号,控制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调节运行参数,确保每个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14对应的人员面部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处的空气参数在适宜范围;
旅客刷脸面对人脸识别摄像头时,即面对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喷射到人面部口鼻呼吸器官位置,避免旅客吸入前一位旅客的飞沫,也避免此位正在刷脸的旅客的飞沫在摘掉口罩刷脸的区域悬浮,且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可极大稀释飞沫并使得飞沫快速失水而失去传播能力;
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超高压埋地风管19连接,将超高压埋地风管19内的清洁、干燥空气高速向上方喷射,在排队通过闸机的人员之间形成空气幕,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
本实施例中,通过双目智能摄像头1、边缘计算控制器2、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15和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16可实时记录仍在大厅内的人数,在火情发生时,实时报告大厅内待救援的人数和已经成功疏散的人数。
本实施例中,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12、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14、超高压埋地风管19、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闸机内新风管21、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和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综合监测机器人12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监测到烟雾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2发出报警信号,边缘计算控制器2应急开启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17和应急开门器18,加速人员疏散,并且,边缘计算控制器2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发出指令,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最高速运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打开以最大风量送风,且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送风量,对经过人员的面部喷出高速、低温、新鲜空气,驱散人员面部周围可能存在的烟气,在烟雾充斥大厅时,为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一口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高速、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
随着火情发展,大厅内充满烟雾,且烟雾层逐渐变厚,靠近地面处有清晰空间不断缩小,此时,疏散人员为躲开烟雾可能弯腰低头行走、极端情况下采用蹲行或匍匐前行,此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无法有效送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28监测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无法有效送风处有烟雾后,将信息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边缘计算控制器2立即指令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和闸机内高速新风管21上的电动风阀29,并打开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及其前端的电动风阀29送风,为弯腰低头行走、蹲行或匍匐前行的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低温、新鲜空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喷出的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综合监测机器人12及其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13在火情发生时也持续进行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测量,并将空气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2,作为控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22、电动风阀29和带控制器新风机组20运行的参数依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23可感应到进站或检票人员的体重,进而识别人员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24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的情况,并马上连锁开启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常闭),人员通过后,没有下一位旅客时自动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当人员连续通过闸机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14也可以采用常开的模式。
Claims (10)
1.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室内大厅、室内大厅大门、室内大厅座椅、空调送风设备、人脸识别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人体感应传感器、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综合监测机器人、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
所述智能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厅大门上方,对进出室内大厅大门的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所述智能摄像头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空调送风设备、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室内大厅内顶部,所述空调送风设备通过送风软管连接有远程送风喷口,所述远程送风喷口安装在电动云台上,所述空调送风设备上安装有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所述空调送风设备、电动云台、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与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相连,所述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安装在室内大厅座椅上,每个室内大厅座椅安装一个,每个人体感应传感器都有唯一一个地址码,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及无线通信模块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安装在室内大厅内,可在室内大厅内任意位置设置,所述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位于室内大厅内,所述综合监测机器人上设有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所述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与综合监测机器人、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摄像头安装在室内大厅进站或检票闸机上,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设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旁,与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方向一致;
所述埋地风管埋在室内大厅的地面以下,与带控制器新风机组相连,所述闸机内新风管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内,与埋地风管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相连,所述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埋地风管相连,所述闸机内新风管上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前端均设有电动风阀,所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电动风阀、带控制器新风机组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所述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大厅的人工闸门处设有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所述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所述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安装在每台闸机上的不同高度位置,所述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控制器相连。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通过智能摄像头识别采集到进入室内大厅的人数,进而通过边缘计算控制器准确计算室内大厅冷负荷和新风量,再迅速对空调送风设备进行精确预调节;
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实时监测每个座椅上是否有人,进而确定进入室内大厅的人员坐的位置,再通过寻的瞄准红外视觉摄像头指向,电动云台和远程送风喷口向人员送风;
通过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采集所在位置空气质量参数,并将参数传输到边缘计算控制器;当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所在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且通过人体感应传感器发现有人坐时,边缘计算控制器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将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移动到空间的不同位置、不同高度测量空气质量参数并记录测量位置坐标,当测量位置空气质量不达标时,边缘计算控制器向无线空调设备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空调送风设备优先向不达标位置送风;
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以及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在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精确监测调节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外人脸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风速、风温并监测其空气质量,进而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反馈信号,控制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调节运行参数,确保每个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对应的人员面部所在区域和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处的空气参数在适宜范围;
旅客刷脸面对人脸识别摄像头时,即面对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喷射到人面部口鼻呼吸器官位置,避免旅客吸入前一位旅客的飞沫,也避免此位正在刷脸的旅客的飞沫在摘掉口罩刷脸的区域悬浮,且清洁干燥空气射流可极大稀释飞沫并使得飞沫快速失水而失去传播能力;
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埋设在进站或检票闸机进口侧的地面下,与埋地风管连接,将埋地风管内的清洁、干燥空气高速向上方喷射,在排队通过闸机的人员之间形成空气幕,避免飞沫传播和交叉感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通过智能摄像头、边缘计算控制器、闸机参数本地采集器和双红外线人员计数器可实时记录仍在大厅内的人数,在火情发生时,实时报告大厅内待救援的人数和已经成功疏散的人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应急开门器和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通过综合监测机器人、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面部防疫屏蔽风幕电动风口、埋地风管、带控制器新风机组、闸机内新风管、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和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当候车大厅内有火情发生时,综合监测机器人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监测到烟雾时,向边缘计算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边缘计算控制器应急开启人工闸门应急开启器和应急开门器,加速人员疏散,并且,边缘计算控制器向带控制器新风机组发出指令,带控制器新风机组最高速运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打开以最大风量送风,且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关闭,进一步增加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送风量,对经过人员的面部喷出高速、低温、新鲜空气,驱散人员面部周围可能存在的烟气,在烟雾充斥大厅时,为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一口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高速、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
随着火情发展,大厅内充满烟雾,且烟雾层逐渐变厚,靠近地面处有清晰空间不断缩小,此时,疏散人员为躲开烟雾可能弯腰低头行走、极端情况下采用蹲行或匍匐前行,此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闸机多高度烟雾传感器监测到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无法有效送风处有烟雾后,将信息发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边缘计算控制器立即指令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和闸机内新风管上的电动风阀,并打开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及其前端的电动风阀送风,为弯腰低头行走、蹲行或匍匐前行的疏散人员送去宝贵的低温、新鲜空气,疏散人员呼吸或者深呼吸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喷出的低温、新鲜空气后再向外疏散;综合监测机器人及其携带的机器人手臂端部无线空气质量监测器在火情发生时也持续进行不同高度的空气质量测量,并将空气测量结果实时传送到边缘计算控制器,作为控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闸机地面电动风幕隔离射流电动喷口、电动风阀和带控制器新风机组运行的参数依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可感应到进站或检票人员的体重,进而识别人员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的情况,并马上连锁开启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人员通过后,没有下一位旅客时自动关闭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当人员连续通过闸机时,人脸识别防疫面部风幕屏蔽电动风口采用常开的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3226.2A CN11232541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33226.2A CN11232541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25419A true CN112325419A (zh) | 2021-02-05 |
CN112325419B CN112325419B (zh) | 2024-02-13 |
Family
ID=7430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33226.2A Active CN11232541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2541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0315A (zh) * | 2021-03-30 | 2021-06-04 | 周鹏 | 一种轨道交通售检票队列隔离装置 |
US20220249728A1 (en) * | 2021-02-08 | 2022-08-11 | Sangyul Lee | Intelligent air shield form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 |
CN117760057A (zh) * | 2024-02-21 | 2024-03-26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客站低碳制冷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7847716A (zh) * | 2024-03-07 | 2024-04-09 | 深圳智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厂房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159727B1 (ko) * | 2020-06-19 | 2020-09-24 | 이준성 | 안면인식 발열체크 및 방역용 전신 소독시스템 |
CN211577921U (zh) * | 2020-03-12 | 2020-09-25 | 邓国豪 | 人员监控系统 |
KR102161477B1 (ko) * | 2020-07-02 | 2020-10-05 | (주)큐브이미징시스템즈 |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열화상 카메라의 온도 정확도 개선방법 |
CN111820501A (zh) * | 2020-07-15 | 2020-10-27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电子口罩 |
CN213687151U (zh) * | 2020-12-10 | 2021-07-13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
-
2020
- 2020-12-10 CN CN202011433226.2A patent/CN1123254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577921U (zh) * | 2020-03-12 | 2020-09-25 | 邓国豪 | 人员监控系统 |
KR102159727B1 (ko) * | 2020-06-19 | 2020-09-24 | 이준성 | 안면인식 발열체크 및 방역용 전신 소독시스템 |
KR102161477B1 (ko) * | 2020-07-02 | 2020-10-05 | (주)큐브이미징시스템즈 |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열화상 카메라의 온도 정확도 개선방법 |
CN111820501A (zh) * | 2020-07-15 | 2020-10-27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智能电子口罩 |
CN213687151U (zh) * | 2020-12-10 | 2021-07-13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249728A1 (en) * | 2021-02-08 | 2022-08-11 | Sangyul Lee | Intelligent air shield form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 |
US11493219B2 (en) * | 2021-02-08 | 2022-11-08 | Sangyul Lee | Intelligent air shield formation device for preventing infection |
CN112900315A (zh) * | 2021-03-30 | 2021-06-04 | 周鹏 | 一种轨道交通售检票队列隔离装置 |
CN117760057A (zh) * | 2024-02-21 | 2024-03-26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客站低碳制冷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7760057B (zh) * | 2024-02-21 | 2024-04-30 |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铁路客站低碳制冷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7847716A (zh) * | 2024-03-07 | 2024-04-09 | 深圳智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厂房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7847716B (zh) * | 2024-03-07 | 2024-05-07 | 深圳智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厂房空调控制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25419B (zh) | 2024-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87151U (zh) | 一种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 |
CN112325419B (zh) | 基于综合监测的交通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8952798B (zh) | 一种具有防排烟和人员应急疏散功能的铁路救援站 | |
CN206150092U (zh) | 一种用于畜禽舍不同季节的综合环境调控系统 | |
WO2019227830A1 (zh) | 一种风帘系统及隔离防护装置 | |
KR20170137832A (ko) | 차량 환기 시스템 | |
CN106225175A (zh) | 一种高层楼宇电梯空气调节系统 | |
CN105089703B (zh) | 一种矿井安全系统及控制方法 | |
EP4112087A1 (en) | Epidemic prevention channel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method | |
CN105343944A (zh) | 咳痰系统 | |
JP2010060266A (ja) | 集塵装置 | |
CN108592290A (zh) | 一种用于进行隔离的防护装置 | |
CN213687152U (zh) | 一种交通建筑智能防疫和疏散系统 | |
CN112516497B (zh) | 一种基于吊轨式巡检机器人的紧急救援系统 | |
CN112325418B (zh) | 一种交通建筑智能防疫和疏散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208546181U (zh) | 隧道用空气幕防排烟系统 | |
CN205252145U (zh) | 咳痰系统 | |
CN107842366A (zh) | 一种掘进工作面中的防尘掘进系统 | |
CN103041486A (zh) | 一种呼吸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875652U (zh) | 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调压装置 | |
CN113154616A (zh) | 独立送风隔离防护装置、负压隔离病房及其能耗降低方法 | |
CN110787395A (zh) | 一种机器人用风力灭火系统 | |
CN213987301U (zh)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座椅定位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 |
CN213983903U (zh) | 一种节能型闸机处防疫系统 | |
CN213983902U (zh) | 一种闸机处防疫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