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898B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898B
CN112311898B CN202011287495.2A CN202011287495A CN112311898B CN 112311898 B CN112311898 B CN 112311898B CN 202011287495 A CN202011287495 A CN 202011287495A CN 112311898 B CN112311898 B CN 112311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data
message
feedback
target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74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898A (zh
Inventor
胡江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74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8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本申请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中,彼此具有关联关系的多个数据可以存储于不同的服务器中,在进行业务服务时,多个服务器之间需要链式调用多个服务器中相关联的数据。例如,服务器A存储有营销业务中的第一部分数据,服务器B存储有营销业务中的第二部分数据;当向客户端推送该营销业务时,客户端可以调用服务器A,使服务器A向客户端呈现营销业务的第一部分数据,接着,服务器A再调用服务器B,使服务器B向客户端呈现营销业务的第二部分数据,以此完成营销业务。
然而,由于服务器的个体差异,以及服务器之间的调用顺序的不同,会导致相关联的多个数据呈现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所述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之间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配置为结合所述第一收发器,运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收发器、第二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所述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之间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结合所述第二收发器,运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上述任一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由第一服务器进行协调,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二数据;同时,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那么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时,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一数据,如此,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经过协商,分别呈现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保证了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的数据处理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目前,互联网的业务服务中存在许多服务器之间链式调用的场景。以营销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一个营销业务可以包括消息服务和提醒服务,消息服务用于向目标客户端展示或推送该营销任务相关的运营信息,提醒服务用于对该运营信息进行消息提醒(例如红点提醒)。其中,消息服务和提醒服务可以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中,例如,消息服务部署在服务器A中,提醒服务部署在服务器B中。
当目标客户端请求营销任务时,首先服务器A可以响应该请求,并向目标客户端展示或推送一条运营信息,同时,服务器A调用服务器B中的提醒服务,服务器B响应该调用请求,通过提醒服务器对服务器A展示或推送的运营信息进行消息提醒。这样,客户端的用户在看到消息提醒后,在消息提醒的引导下查看上述运营信息,进而点击运营信息进入营销页面,以此达到运营效果。
在上述场景中,营销任务的请求会先到服务器A中的消息服务,再到服务器B中的提醒服务,消息服务和提醒服务之间存在链式调用。当消息服务调用提醒服务时,由于调用的先后顺序以及服务器处理速度有差异等原因,会出现运营信息已经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而消息提醒还未展示的情况。具体来说,多服务器联动进行链式调用时单个服务器往往只关注自身数据,由于调用的先后顺序以及服务器的处理速度有差异等原因,不同服务器处理数据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目标客户端的数据表现不一致,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运营信息已经可见而运营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还未展示的情况,最终会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不同服务器中相关联的数据呈现不一致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地,在数据请求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服务器协调,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可以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二数据;同时,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那么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时,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一数据,如此,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经过协商,分别呈现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保证了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服务器。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这里,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是不同的且相互独立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能够为同一个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一营销业务提供服务,第一服务器可以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提醒服务,第二服务器可以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消息服务。其中,消息服务是为目标客户端呈现运营信息,而提醒服务是为目标客户端呈现关于上述消息服务中未读运营信息的提醒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目标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并且第一服务器存储有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数据,第二服务器存储有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均为目标业务对应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且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不同的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具有关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需要同时呈现的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可以是提醒服务中与运营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第二数据可以是消息服务中的运营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目标客户端请求目标业务时,因为目标业务的服务分别部署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因此,需要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进行链式调用,来完成该目标业务的服务。
具体地,第二服务器可以响应目标客户端的请求,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以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关于该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能够建立有线或者无线通信连接,并且通过该有线或者无线连接传输上述数据请求消息。这里,无线通信连接可以是蜂窝网络连接、高保真(WiFi)连接、蓝牙连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20、向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第二服务器设置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这里,确认消息用于指示数据请求消息接收成功。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之后,并不立即响应该数据请求,而是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的确认消息,告知第二服务器数据请求消息已接收成功。
这样,第二服务器在接收到确认消息后,可以确定第一服务器成功接收到数据请求,并且可以预测第一服务器将要对步骤110中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进行响应;基于此,第二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确认消息之后,对目标客户端请求的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进行调整,使得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步骤130、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数据请求消息,设置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在发送了针对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服务器监测关于确认消息的反馈。
具体地,第一服务器在发送了确认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可以认为第二服务已经接收到了确认消息了,并且第一服务器还可以确定第二服务器已经设置其存储的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基于此,第一服务器为了使其存储的第一数据与第二服务器存储的第二数据一致的呈现给目标客户端,则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后,立即响应步骤110中接收到的数据请求消息,调整与第二数据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数据的数据状态,使得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这样,目标客户端的用户可以同时看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在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服务器在发送了确认消息之后,可以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监测关于确认消息的反馈信息。这里,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长即为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客户端用户的需求控制第一数据的数据状态,当第一数据的数据状态为可见状态时,表征该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的可见,当第一数据的数据状态为不可见状态时,表征该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同样地,第二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目标客户端用于的需求控制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以实现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还是不可见。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数据请求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服务器进行协调,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二数据;同时,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那么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时,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一数据,如此,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经过协商,分别呈现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保证了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
其中,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将第二数据设置为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在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在发送了确认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第二服务器返回的第一反馈消息,可能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第二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无法针对确认消息进行响应来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
第二种:第二服务器接收到确认消息,但是由于第二服务器处理速度较慢,导致响应超时,因此第二服务器未能及时发出第一反馈消息;
第三种:第二服务器接收到确认消息,并发送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但是由于网络抖动等原因,导致第一反馈消息未能成功传输至第一服务器。
在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原因中,可能出现第二服务器已经完成对确认消息的处理,即第二服务器已经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但是由于处理超时或者网络抖动的原因,导致第一反馈消息未能及时的(即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传输至第一服务器,这样第一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则无法设置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此时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数据会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基于此,第一服务器在监测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后,则可以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使第二服务器将第二数据设置为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这样,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同时保证相关联的数据均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如此,保证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40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则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
也就是说,第一服务器在监测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向直接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指示第二服务器对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进行调整,使得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从而保证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在目标客户端呈现的数据一致。
这里,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直接发送回滚指示消息,需要在网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可选地,第一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还可以监测第二反馈消息,若第一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且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第二反馈消息,则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其中,第二反馈消息可以指示第二服务器对确认消息响应超时。
具体地,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接收到的第二反馈消息,来确定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网络不好而接收不到,而是因为第二服务器响应超时了所以接收不到,因此,第一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反馈消息还可以说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状态良好。基于此,第一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消息,使得第二服务器调整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为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由此可见,第一服务器直接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可以快速地将回滚指示消息发送给目的地,从而保证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140中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向第三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使得第三服务器将回滚指示消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三服务器用于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服务器在监测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服务器可以向第三服务发送回滚指示消息,通过第三服务向第二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接收到回滚指示消息后,对第二数据进行回滚处理,使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保持不可见状态。
这里,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三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可以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进行。
可选地,第一服务器还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监测第二反馈消息。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并且也未接收到针对确认消息的第二反馈消息,则向第三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使得第三服务器将所述回滚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既没有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也没有收到第二反馈消息,则可以确定当前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状态较差,因此,仍然通过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链路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可能会导致回滚消息无法成功接收的问题,从而造成目标客户端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呈现不一致的问题。
基于此,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第三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以实现异步通知第二服务器进行回滚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服务器可以是公共服务器,即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都可以与第三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可以理解为是消息队列。
由此可见,第一服务器通过第三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可以避免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网络状态较差导致回滚指示消息无法成功发送的问题,从而保证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步骤140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50、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请求,直至在发送确认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服务器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并且第二服务器进行了回滚处理,因此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服务器中的第二数据仍然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基于此,第一服务器可以在发送了回滚消息之后,进入阶梯性确认重试流程,即第一服务器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步骤110中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使得第二服务器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同时,第一服务器在发送确认消息之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是否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若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则退出阶梯性确认重试流程,同时则设置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若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则向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指示第二服务器进行回滚处理,使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同时在下一个时间周期,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步骤110中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直至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退出阶梯性确认重试流程,并设置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如此,通过阶梯性确认重试流程,保证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最终可以达成一致。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二服务器,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10、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这里,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是不同的且相互独立服务器,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能够为同一个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一营销业务提供服务,第一服务器可以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提醒服务,第二服务器可以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消息服务。其中,消息服务是为目标客户端呈现运营信息,而提醒服务是为目标客户端呈现关于上述消息服务中未读运营信息的提醒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可以为目标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并且第一服务器存储有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一数据,第二服务器存储有目标业务对应的第二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目标业务对应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不同的数据,且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具有关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需要同时呈现的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数据可以是提醒服务中与运营信息对应的提示信息,第二数据可以是消息服务中的运营信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当目标客户端请求目标业务时,因为目标业务的服务分别部署于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中,因此,需要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进行链式调用,来完成该目标业务的服务。
具体地,第二服务器可以响应目标客户端的请求,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以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关于该目标业务的第一数据。
步骤420、接收针对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中,第二服务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可以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针对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里,确认消息可以表征数据请求消息被成功接收。
步骤430、基于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第一服务器基于第一反馈消息设置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第二数据与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在接收到确认消息后,可以确定第一服务器成功接收到数据请求,并且可以预测第一服务器将要对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进行响应;基于此,第二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确认消息之后,对目标客户端请求的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进行调整,使得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另外,第二服务器在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的同时,可以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并且第二服务器已经设置其存储的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这样,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后,立即响应步骤410中的数据请求消息,调整与第二数据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数据的数据状态,使得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这样,目标客户端的用户可以在刷新页面之后,同时看到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数据请求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服务器进行协调,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二数据;同时,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那么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时,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一数据,如此,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经过协商,分别呈现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保证了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40、接收回滚指示消息;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设置为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步骤450、基于回滚指示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使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这里,第二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指示消息,并根据回滚指示消息对第二数据执行回滚处理,使得第二数据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即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的状态,从而保证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一致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服务器接收回滚消息可以包括:
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消息;或者,接收第三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消息;其中,第三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服务器在监测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向直接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指示第二服务器对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进行调整,使得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从而保证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在目标客户端呈现的数据一致。
或者,第一服务器在监测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的情况下,第一服务器可以向第三服务发送回滚指示消息,通过第三服务向第二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接收到回滚指示消息后,对第二数据进行回滚处理,使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保持不可见状态。
可选地,第二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对确认消息的响应情况,向第一服务器进行反馈。具体地,第二服务器若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完成对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的设置,即使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若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未完成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的设置,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二反馈消息;第二反馈消息用于指示第二服务器对确认消息响应超时。
这样,第一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一反馈消息和第二反馈消息的接收情况,确定直接向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还是通过第三服务器转发回滚指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时间段与第一预设时间段是不同的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间长度小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持续时间长度。
结合图6所示的一种示例性的数据处理架构示意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考6所示,数据处理结构中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其中,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和第三服务器两两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连接,进行通信。
这里,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协同为营销业务提供服务。第一服务器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提醒服务,第二服务器为该营销业务提供消息服务。其中,第一服务器存储有提醒信息,第二服务器存储有运营信息。
在图6的基础上,参考图7所示的信息交互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二服务器接收目标客户端关于营销业务的请求。
营销业务的请求可以是请求第二服务器中的运营信息(即第二数据)和第一服务器中的提醒信息(即第一数据)。
步骤2、第二服务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a。
第二服务器响应目标客户端发送的营销业务的请求,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a。该数据请求消息a用于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提醒信息(即第一数据)。
步骤3、第一服务器接收数据请求消息a,并向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b。
这里,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发送确认消息b,告知第二服务器数据请求消息a已经成功接收。此时,第一服务器存储的提醒信息(即第一数据),第二服务器存储的运营信息(即第二数据)均对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步骤4、第二服务器接收第一服务器返回的确认消息b,设置运营信息(即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c。
步骤5、若第一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c,则设置提醒信息(即第一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这样,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协商成功,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均将请求的信息设置为可见状态,此时,运营信息和提示信息在目标客户端的呈现保持一致。
步骤6、若第一服务器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c,则向第三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d。
这里,考虑到第二服务器可能已经根据确认消息b将运营信息(即第二数据)设置为可见状态,出现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呈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通过异步的方式通知第二服务器进行回滚处理。
步骤7、第三服务器接收到回滚指示消息d,并将该回滚指示消息d转发给第二服务器。
步骤8、第二服务器接收到回滚指示消息d,将运营信息(即第二数据)设置为不可见状态。
这样,通过回滚处理,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的数据能够保持一致。
步骤9、第一服务器执行阶梯性确认重试程序,按照时间周期向第二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直至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
由于执行回滚处理,第一服务器的提示信息和第二服务的运营信息当前状态仍为不可见状态,这时,第一服务器可以进行阶梯性确认重试流程,保证营销业务请求的运营信息以及提示信息最终可以达成一致。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在数据请求过程中,可以由第一服务器进行协调,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二服务器返回该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这样,第二服务器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二数据;同时,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向第一服务器返回第一反馈消息,以告知第一服务器确认消息接收成功,那么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反馈消息时,可以向客户端呈现第一数据,如此,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经过协商,分别呈现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保证了客户端数据呈现的一致性。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参考图8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82,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83,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2,还用于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所述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设置为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2,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消息,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2,还用于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向所述第三服务器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三服务器将所述回滚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三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发送单元82,还用于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直至在发送所述确认消息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9示,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91,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92,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第二处理单元93,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91,还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92,还用于接收回滚指示消息;所述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设置为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回滚指示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使所述第二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接收单元9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消息;或者,接收第三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参考图10所示,该服务器包括第一收发器1001、第一处理器1002、存储有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可执行指令的第一存储器1003。
其中,所述第一收发器1001、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和所述第一存储器1003通过第一通信总线1004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器1002,用于运行所述第一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执行以下指令: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参考图11所示,该服务器包括第二收发器1101、第二处理器1102、存储有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可执行指令的第二存储器1103。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和第二存储器1103通过第二通信总线1104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器1102,用于运行所述第二存储器1103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执行以下指令: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LDRAM)、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DRRAM)。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位于终端时,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网络连接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至少两个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所述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设置为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消息,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回滚指示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则发送回滚指示消息,包括:
若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针对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向第三服务器发送所述回滚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三服务器将所述回滚指示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三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回滚指示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直至在发送所述确认消息后的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信息。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并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回滚指示消息;所述回滚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设置为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基于所述回滚指示消息,调整所述第二数据的数据状态,使所述第二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不可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回滚指示消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指示消息;
或者,
接收第三服务器发送的回滚指示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服务器用于与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送针对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第二服务器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中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所述确认消息的第一反馈消息,则响应所述数据请求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
10.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消息,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第一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请求消息的确认消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设置第二数据对目标客户端可见;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确认消息,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第一反馈消息;所述第一反馈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确认消息接收成功,以使所述第一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反馈消息设置所述第一数据对所述目标客户端可见;所述第二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具有关联关系。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一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第一存储器;
所述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一存储器之间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配置为结合所述第一收发器,运行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收发器、第二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第二存储器;
所述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存储器之间通过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配置为结合所述第二收发器,运行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87495.2A 2020-11-17 2020-11-17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118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7495.2A CN1123118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7495.2A CN1123118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898A CN112311898A (zh) 2021-02-02
CN112311898B true CN112311898B (zh) 2023-07-18

Family

ID=7433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7495.2A Active CN112311898B (zh) 2020-11-17 2020-11-17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89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561A (zh) * 2016-11-30 2017-08-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CN109040981A (zh) * 2018-11-01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977266A (zh) * 2019-03-25 2019-07-05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说推荐方法及设备
CN11036572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式消息推送、接收方法和响应式消息推送系统
CN110413421A (zh) * 2019-06-28 2019-11-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43237A (zh) * 2020-02-07 2020-06-26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通信的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75759A (zh) * 2020-04-08 2020-07-3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平台、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0891A1 (fr) * 2016-05-02 2017-11-03 Oran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stion simultanee d'une pluralite de messag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8561A (zh) * 2016-11-30 2017-08-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客户端
CN110365729A (zh) * 2018-04-10 2019-10-22 青岛海信智能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式消息推送、接收方法和响应式消息推送系统
CN109040981A (zh) * 2018-11-01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977266A (zh) * 2019-03-25 2019-07-05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说推荐方法及设备
CN110413421A (zh) * 2019-06-28 2019-11-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43237A (zh) * 2020-02-07 2020-06-26 广州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集群通信的方法、通信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75759A (zh) * 2020-04-08 2020-07-3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推送平台、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898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7033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3973545B (zh) 即时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31058A (zh) 基于WebSocket的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2689012A (zh) 跨网络的代理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11445331A (zh) 交易撮合方法及装置
CN105930249B (zh) 应用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92888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60112525A1 (en) Distribu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same, push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31189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63932B (zh) 待测试业务对象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
CN113573081A (zh) 直播间的玩法功能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0904A (zh) 屏幕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8268183B (zh) 数据对象信息页面中的通信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30624A (zh) 测试链路报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83879A (zh) 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811538A (zh) 数字钥匙业务的请求和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624385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5978853B (zh) 一种会话调度方法、调度服务器及终端
CN114138895A (zh) 多数据源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00484A (zh) 页面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3872851A (zh) 一种通讯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82366A (zh) 一种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7544852B (zh) 页面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11338642A (zh) 确定应用下载途径的方法、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20013324A (ja) 決済システム、決済端末、サービス提供者端末、ユーザ端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518052 2501, office building T2, Qianhai China Resources Financial Center, 55 guiwan 4th Road,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F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 B, No. 13,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207-2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Huantai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and devices, server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718

Pledgee: Shenzh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mall loan Co.,Ltd.

Pledgor: Shenzhen Huantai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0041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