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622A -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622A
CN112311622A CN202011126598.0A CN202011126598A CN112311622A CN 112311622 A CN112311622 A CN 112311622A CN 202011126598 A CN202011126598 A CN 202011126598A CN 112311622 A CN112311622 A CN 112311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terminal
tested
antenna
system sim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65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622B (zh
Inventor
王雨斐
金毅敦
郑学佳
陈信一
李永振
袁俊崧
王倩
王雪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
Priority to CN2020111265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8Protocol analy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1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for calibration; for correcting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通过主计算机根据测试协议规范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并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向待测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由此,可以解决5G终端在毫米波频段的无线资源管理的协议一致性测试问题。

Description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5G),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的延伸。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多连接能力,可以提供灵活的系统设计以满足物联网多样化需求,例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物联网、车联网、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移动云等。
目前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定义的频率范围分为FR1和FR2。其中,FR1的频率范围为450MHz-6000MHz,FR2的频率范围为24250MHz-52600MHz。由于FR2波段有大量可用的频谱,毫米波通信已成为5G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促进5G终端入网标准一体化、统一化,终端一致性测试对各个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的5G终端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主要集中在FR1频段,并采用传导式连接方法进行5G终端RRM一致性测试。
但是,在FR2频段,将主要采用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技术,如果采用传导测试,会使得实体线缆的连接异常复杂,并占用大量空间。同时,天线阵列中有许多天线元件,但天线模块的尺寸在毫米波频段并不是非常大,因而无法容纳所有的实体线缆。另外,由于射频模块和天线模块的高度集成,以及对波束管理能力测试的需求,都要求必须进行空口(OTA,Over the Air)测试。因此,在FR2频段,无法通过传统的传导测试对5G终端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可以解决5G终端在毫米波频段的无线资源管理的协议一致性测试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主计算机获取测试协议规范,所述测试协议规范包括测试例信息、测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选择潜在方向的规则以及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所述测试例信息包括各到达角在参考点的噪声功率电平、信噪比和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主计算机根据所述测试例信息配置相应的测试环境;
主计算机根据测试例信息进行编码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
主计算机将所述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所述系统模拟器连接紧缩场暗室的馈源天线;
系统模拟器通过具有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
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位置控制器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
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发射球面波,所述球面波经镜面反射器聚焦转换后形成伪平面波发送至所述待测终端;
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
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以及
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
优选地,所述馈源天线为双极化天线,用于完成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收发,在所述系统模拟器在执行终端波束锁定UBF之前,所述馈源天线保持相对于待测终端的极化参考,在波束被锁定之后,所述馈源天线相对于待测终端保持稳定的电平。
优选地,所述系统模拟器通过使用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具体为:
在与所述待测终端相同的位置测量所述参考天线,并测量从待测终端到所述馈源天线的完整传输路径,从馈源天线到待测终端进行校准。
优选地,所述待测终端置于紧缩场暗室的静区,所述静区为伪平面波中部扰动相对平缓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具体为:
根据所述可执行指令获取待测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有效方向,根据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
优选地,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包括:
按照预定顺序选择一个潜在方向;
根据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对选择的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响应于验证结果正确,将选择的潜在方向确定为所述测试方向;以及
响应于验证结果错误,按照预定规则选择下一个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优选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下行信号的信噪比、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定时、每个信号的衰落下行信道和到达信号的到达角;
其中,所述两个信号来自同频或异频小区,或者,来自相同的到达角或不同的到达角。
优选地,所述测试指标包括待测终端发送的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发送的相对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上行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定时、待测终端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相对定时变化和由下行事件引起的上行事件的定时测量。
优选地,所述主计算机通过读取TTCN测试程序进行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待测终端、位置控制器、系统模拟器和主计算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主计算机根据测试协议规范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并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向待测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解决5G终端在毫米波频段的无线资源管理的协议一致性测试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RF1频段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待测终端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待测终端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默认情况下的待测终端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是现有技术的RF1频段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RF1频段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包括主计算机11、系统模拟器12和待测终端13。其中,系统模拟器SS可以模拟5G网络侧的协议层,与待测终端13连接。
其中,主计算机11承载TTCN-3代码,产生TTCN-3运行所需的编译代码,用于控制系统模拟器SS执行测试流程。
具体地,根据3GPP指定的核心规范与测试规范,确定测试目的以及相关配置要求,开发基于TTCN-3的抽象测试套(Abstract Test Suit,ATS),包括测试例的实现,抽象测试套一般采用TTCN和ASN.1来描述,其中ASN.1用于描述测试数据,而TTCN则用来描述测试序列。根据测试套生成可执行文件(Executable Tset Suit,ETS)。在系统模拟器上运行可执行测试套对待测终端进行测试并生成相应的测试判决。该判决标志着对被测实体的一致性测试评定。
在上述测试过程中,待测终端与系统模拟器主要通过传导的方式进行连接。传导测试是利用射频线缆直接将系统模拟器和待测终端连接到一起,避免空间辐射的干扰信号对测试的影响。传导测试在RF1频段被广泛使用,一方面是因为成本较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易于连接。
但是,在FR2频段,将主要采用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技术,如果采用传导测试,会使得实体线缆的连接异常复杂,并占用大量空间。同时,天线阵列中有许多天线元件,但天线模块的尺寸在毫米波频段并不是非常大,因而无法容纳所有的实体线缆。而且,在RF1频段测试没有考虑波束赋形的能力以及波束方向。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系统包括主计算机(Host-PC)21、系统模拟器(SystemSimulator,SS)22、位置控制器(Position Controller)23、待测终端(Device Under Test,DUT)24、馈源天线(Feed antenna)25、紧缩场暗室(Anechoic Chamber)26和镜面反射器(Range antenna reflector)27。
在本实施例中,主计算机21承载TTCN-3代码,产生TTCN-3运行所需的编译代码,用于控制系统模拟器SS执行测试流程。其中,TTCN是专门进行测试的语言,定义了严格的语法和语义规则。
进一步地,主计算机21包括测试控制单元(test control)211、编码单元(TTCN-3Generated Code)212、存储单元(Code)213、适配器(Adaptor)214和系统相关层(systemdependent layers)215。其中,测试控制单元211用户获取测试例。编码单元212用于生成TTCN-3代码。存储单元213用于存储代码。适配器214包括系统适配器(System Adaptor,SA)和平台适配器(Platform Adaptor,PA)。系统相关层215用于与系统模拟器进行通信。其中,适配器214与系统相关层215通过内部接口(Internal Interface)连接。
进一步地,系统模拟器22包括系统相关层(system dependent layers)221和协议层(Protocol layers)222。其中,系统相关层221用于与主计算机进行通信。协议层222用于与馈源天线进行通信。其中,主计算机21的系统相关层215与系统模拟器的系统相关层221通过内部接口(Internal Interface)连接。
进一步地,测试协议规范明确各个测试例中每个AoA(Angle-of-Arrival)在参考点的Noc level(noise power level,噪声功率电平)值、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以及测试角度,另外,需要规定该测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如何选择潜在方向的规则、以及将其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根据协议规范,开发TTCN-3测试例代码集,并根据抽象测试套生成可执行文件,主计算机的TTCN-3测试模块根据测试用例信息配置相应的测试环境。TTCN-3测试模块根据测试用例进行编码生成可在系统模拟器上执行的测试命令。TTCN-3测试模块将上述的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给测试模型中的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模拟器22承载有5G协议栈,可以模拟网络侧的协议层。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控制器23根据主计算机21控制待测终端24的测试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待测终端24设置在紧缩场暗室26内部。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DUT和UE均指待测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馈源天线25与系统模拟器22连接,设置在所述紧缩场暗室26内部,用于向待测终端24发送下行信号,并接受待测终端24发送的上行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馈源天线25为双极化天线,用于完成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收发,在所述系统模拟器22在执行UBF(UE beam lock function,终端波束锁定)之前,所述馈源天线25保持相对于待测终端24的极化参考,在波束被锁定之后,所述馈源天线25相对于待测终端24保持稳定的电平。
在本实施例中,紧缩场暗室26又称“吸波暗室”,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声音或电磁波的空间,同时也隔绝外部的噪声,防止外界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镜面反射器27接受馈源天线25发射的球面波,并进行聚焦转换后形成伪平面波。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5G终端的RRM一致性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主计算机获取测试协议规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协议规范包括测试例信息、测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选择潜在方向的规则以及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所述测试例信息包括各到达角在参考点的噪声功率电平、信噪比和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进一步地,测试协议规范明确各个测试例中每个AoA在参考点的Noc level值、SNR以及测试角度,另外,需要规定该测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如何选择潜在方向的规则、以及将其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
步骤S102、主计算机根据所述测试例信息配置相应的测试环境。
步骤S103、主计算机根据测试例信息进行编码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协议规范,开发TTCN-3测试例代码集,并根据抽象测试套生成可执行文件。TTCN-3测试模块根据测试用例信息配置相应的测试环境。TTCN-3测试模块根据测试用例进行编码生成可在系统模拟器上执行的测试命令。TTCN-3测试模块将上述的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给测试模型中的系统模拟器。
步骤S104、主计算机将所述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模拟器连接紧缩场暗室的馈源天线。所述馈源天线为双极化天线,用于完成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收发,在所述系统模拟器在执行终端波束锁定(UBF)之前,所述馈源天线保持相对于待测终端的极化参考,在波束被锁定之后,所述馈源天线相对于待测终端保持稳定的电平。
步骤S105、系统模拟器通过具有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模拟器通过使用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具体为:在与所述待测终端相同的位置测量所述参考天线,并测量从待测终端到所述馈源天线的完整传输路径,从馈源天线到待测终端进行校准。
进一步地,通过使用具有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将在与待测终端相同的位置测量参考天线,并测量从待测终端到测量接收机的完整传输路径,然后从RF(Radio Frequency,射频)源到待测终端进行校准。
步骤S106、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具体为:根据所述可执行指令获取待测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有效方向,根据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具体地,运行一个预测例来识别待测终端满足给定先决条件(如球形覆盖范围EIS(EffectiveIsotropic Sensitivity,空间有效辐射接收灵敏度))的所有方向,之后根据给定的规则,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1、按照预定顺序选择一个潜在方向。
步骤S1062、根据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对选择的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步骤S1063、响应于验证结果正确,将选择的潜在方向确定为所述测试方向。
进一步地,响应于验证结果错误,返回步骤S1061,按照预定规则选择下一个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具体地,对于每个给定的潜在方向,首先对给定的前提条件进行测试,以此来验证该方向是否为有效测试方向。如果方向正确,则进行测试,否则按照制定规则跳至下一个潜在方向。
步骤S107、位置控制器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控制器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在整个测试中,锁定该波束。
进一步地,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参考坐标系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待测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地,图6是待测终端正面的示意图,顶部和底部如图所示。图7是待测终端背面的示意图,顶部和底部如图所示。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默认情况下的待测终端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显示了默认对准的DUT,即DUT和参考坐标系以α=0°和β=0°和γ=0°对齐,其中α、β和γ表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相对角度。
进一步地,图9-11提供了默认测试条件下三种允许的设备对准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即DUT方向1,以及每种允许的设备对准的两种不同选项。
进一步地,图9-图11中,θ为在球面坐标系中的天顶角,以及测量天线沿天顶轴运动方向的偏振度。φ为在球面坐标系中方位角,以及测量天线沿运动方向的偏振轴的旋转。Pollink为由系统模拟器通过馈源天线传输的下行信号的φ或θ极化,以形成朝向它的TX/RX波束。Polmeas为用于进行测量的测试设备的测量天线的φ或θ极化。
进一步地,图9是校准选项1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图10是校准选项2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图11是校准选项3的测试条件和角度定义的示意图。
步骤S108、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发射球面波,所述球面波经镜面反射器聚焦转换后形成伪平面波发送至所述待测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馈源天线发射球面波,经紧缩场暗室内的镜面反射器聚焦转换后,成为伪平面波。
步骤S109、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DUT接收下行信号,发送上行信号。
步骤S110、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
在本实施例中,馈源天线接收到上行信号并将其导入系统模拟器。
步骤S111、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RRM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模拟器对上下行信令进行分析,判断相关流程是否符合协议规范。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参数包括下行信号的信噪比、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定时、每个信号的衰落下行信道和到达信号的到达角;其中,所述两个信号来自同频或异频小区,或者,来自相同的到达角或不同的到达角。
具体地,在参考点控制RRM测试的测试参数包括:DL(Down Link,下行)信号的SNR;DL功率(例如EPRE)(来自AoA);2个信号的相对DL功率,其中,2个信号来自同频或异频小区,或者,来自相同的AoA或不同的AoA。2个信号的相对DL定时;每个信号的衰落DL信道;到达信号的AoA。其中,下行功率分配基于EPRE,即以每个RE(最小资源单元)为单位,控制基站在各个时刻各个子载波上的发射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指标包括待测终端发送的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发送的相对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上行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定时、待测终端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相对定时变化和由下行事件引起的上行事件的定时测量。
具体地,在参考点进行RRM测试的指标包括:UE发送的UL PRACH;UE发送的相对UL(Up Link,上行)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UE UL传输相对于DL信号的定时;UE UL传输相对于DL信号的相对定时变化;由DL上的事件引起的UL事件的定时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主计算机根据测试协议规范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并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向待测终端发送下行信号,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由此,可以解决5G终端在毫米波频段的无线资源管理的协议一致性测试问题。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12所示的电子设备为通用数据处理装置,其包括通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其至少包括处理器121和存储器122。处理器121和存储器122通过总线123连接。存储器122适于存储处理器121可执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21可以是独立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集合。由此,处理器121通过执行存储器122所存储的指令,从而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实现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其它装置的控制。总线123将上述多个组件连接在一起,同时将上述组件连接到显示控制器124和显示装置以及输入/输出(I/O)装置125。输入/输出(I/O)装置125可以是鼠标、键盘、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触控输入装置、体感输入装置、打印机以及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装置。典型地,输入/输出装置125通过输入/输出(I/O)控制器126与系统相连。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中的每一流程。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
也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主计算机获取测试协议规范,所述测试协议规范包括测试例信息、测试需满足的前提条件、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选择潜在方向的规则以及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所述测试例信息包括各到达角在参考点的噪声功率电平、信噪比和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主计算机根据所述测试例信息配置相应的测试环境;
主计算机根据测试例信息进行编码生成可执行测试命令;
主计算机将所述可执行测试命令发送至系统模拟器和位置控制器,所述系统模拟器连接紧缩场暗室的馈源天线;
系统模拟器通过具有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
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
位置控制器调整待测终端至测试方向;
系统模拟器控制馈源天线发射球面波,所述球面波经镜面反射器聚焦转换后形成伪平面波发送至所述待测终端;
待测终端接收所述馈源天线发送的下行信号,并向所述馈源天线发送上行信号;
馈源天线接收到所述上行信号后,将所述上行信号发送至所述系统模拟器;以及
系统模拟器根据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获取测试指标,并根据所述测试指标和预定的测试参数检测所述待测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天线为双极化天线,用于完成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收发,在所述系统模拟器在执行终端波束锁定UBF之前,所述馈源天线保持相对于待测终端的极化参考,在波束被锁定之后,所述馈源天线相对于待测终端保持稳定的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模拟器通过使用已知效率或增益值的参考天线进行校准具体为:
在与所述待测终端相同的位置测量所述参考天线,并测量从待测终端到所述馈源天线的完整传输路径,从馈源天线到待测终端进行校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终端置于紧缩场暗室的静区,所述静区为伪平面波中部扰动相对平缓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具体为:
根据所述可执行指令获取待测终端满足预定条件的有效方向,根据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的规则,从有效方向中选择测试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器根据所述可执行测试指令选择待测终端的待测终端的测试方向包括:
按照预定顺序选择一个潜在方向;
根据将所述潜在方向验证为测试方向的前提条件对选择的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响应于验证结果正确,将选择的潜在方向确定为所述测试方向;以及
响应于验证结果错误,按照预定规则选择下一个潜在方向进行验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参数包括下行信号的信噪比、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功率、两个信号的相对下行定时、每个信号的衰落下行信道和到达信号的到达角;
其中,所述两个信号来自同频或异频小区,或者,来自相同的到达角或不同的到达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指标包括待测终端发送的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发送的相对上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待测终端上行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定时、待测终端传输相对于下行信号的相对定时变化和由下行事件引起的上行事件的定时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计算机通过读取TTCN测试程序进行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待测终端、位置控制器、系统模拟器和主计算机。
CN202011126598.0A 2020-10-20 2020-10-20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3116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598.0A CN112311622B (zh) 2020-10-20 2020-10-20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6598.0A CN112311622B (zh) 2020-10-20 2020-10-20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622A true CN112311622A (zh) 2021-02-02
CN112311622B CN112311622B (zh) 2022-06-10

Family

ID=74328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6598.0A Active CN112311622B (zh) 2020-10-20 2020-10-20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6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284A (zh) * 2021-06-21 2021-10-29 吉林大学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接入退避方法
CN114553327A (zh) * 2022-02-16 2022-05-2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多到达角的毫米波终端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446A (zh) * 2006-04-11 2007-10-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712779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32天线多模射频一致性测试的fpga+dsp硬件架构方法
CN109088706A (zh) * 2018-08-24 2018-12-25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技术终端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446A (zh) * 2006-04-11 2007-10-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712779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一种用于32天线多模射频一致性测试的fpga+dsp硬件架构方法
CN109088706A (zh) * 2018-08-24 2018-12-25 北京泰德东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第五代移动通信新空口技术终端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CATR: ""R4-1704361 NR test methods TP on NR SI outcome"", 《3GPP TSG_RAN\WG4_RADIO》 *
INTEL CORPORATION: "R4-1809507 "NR Test Methods UE RRM testing methodology"", 《3GPP TSG_RAN\WG4_RADIO》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284A (zh) * 2021-06-21 2021-10-29 吉林大学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接入退避方法
CN113573284B (zh) * 2021-06-21 2023-05-12 吉林大学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基于机器学习的随机接入退避方法
CN114553327A (zh) * 2022-02-16 2022-05-2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多到达角的毫米波终端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622B (zh) 2022-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9545B2 (en) Beam management without beam correspondence
JP7185084B2 (ja) 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通信デバイス、同通信デバイスに実装されるモジュール、及び同通信デバイスにおけるビーム制御の方法
CN109314584B (zh) 用于测试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正常隐式波束成形操作的方法
TWI499229B (zh) 用於測試收發器裝置的方法,設備和電腦程式
US20060194553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US20130141287A1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Radiation Pattern of an Active Antenna Arrangement
US110636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abling testing of a communication node
CN112311622B (zh) 5g终端的无线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10402548B (zh) 基于用户设备定位精度配置参考信号波束的设备
CN1067128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测试及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WO2010093999A2 (en) Method and appratus for virtual desktop ota
TW202207649A (zh) 用於天線陣列模組的開放空間的校準
CN108736985A (zh) 一种无线ap天线方向性性能的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182370A (zh) 一种北斗设备的模组间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CN111656711B (zh) 用于测试能够确定多个射频信号的相对到达时间或到达角的待测设备(dut)的系统和方法
CN112285439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天线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14907B (zh) 无线通信装置空中传输量测系统
US20230059198A1 (en)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Li et al. 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in switched beam antenna systems
CN113940011B (zh) 预配置的天线波束形成
Moongilan EIRP, TRP, Partial TRP and Radiated Immunity For 5G millimeter Wave Device Compliance
Rumney et al. The need for spatial channel emulation to evaluate mmwave UE and base station performance
CN111614391B (zh) 能够进行快速波束选择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操作的方法
CN102325336A (zh) 一种同频邻小区干扰抑制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6471622A (zh) 改进的wi-fi频谱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