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556A -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10556A CN112310556A CN201910933398.7A CN201910933398A CN112310556A CN 112310556 A CN112310556 A CN 112310556A CN 201910933398 A CN201910933398 A CN 201910933398A CN 112310556 A CN112310556 A CN 112310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ve substrate
- battery
- battery module
- friction layer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隔离构件包括第一隔热件、第二隔热件以及设置于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之间的检测构件。检测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隔热件上的第一导电基底、设置于第二隔热件上的第二导电基底以及发电部件;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发电部件位于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当外部压力作用于第一隔热件和/或第二隔热件使发电部件相对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的距离改变时,发电部件能在外部电路中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设置于相邻电池之间。隔离构件能在保证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池膨胀力监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等方面已与可与燃油车相媲美,人们将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电池模组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的重要组件,其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动力电池研发中的重点。
电池模组中通常包括多个电池,电池之间大面相贴合,同时模组框架将电池围住,并提供电池模组的固定装置。电池模组中电池之间有电连接与物理连接,在某个电池出现过热甚至着火等极端情况时,排出的热量会影响到相邻的电池,使相邻的电池也出现热失控。目前通常是在电池之间增加隔热垫来阻断相互的热量传递。为了达到理想的隔热效果,隔热垫设计往往比较厚,占用模组内部空间。同时,由于不断的循环充电与放电,电池模组中电池的厚度将持续增加,当膨胀力过大时将会导致电池内部出现极片析锂以及模组框架结构失效,因此需要对电池的膨胀力进行监测。目前的电池模组的设计无法对膨胀力进行实时监控,主要是因为压力传感器体积过大,甚至超过了电池的厚度,影响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其能够在保证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池膨胀力的监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隔离构件包括第一隔热件、第二隔热件以及检测构件。检测构件设置于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之间;检测构件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以及发电部件;第一导电基底设置于第一隔热件上,第二导电基底设置于第二隔热件上,且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发电部件位于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当外部压力作用于第一隔热件和/或第二隔热件使发电部件相对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的距离改变时,发电部件能够在外部电路中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
在一实施例中,发电部件包括第一摩擦层,第一摩擦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基底上,且第一摩擦层设有朝靠近第二导电基底的方向突出的突起。
在一实施例中,发电部件还包括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设置于第二导电基底上;突起与第二摩擦层接触且在受外部压力作用下,突起能够发生形变并且突起与第二摩擦层的接触面积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由具有不同得失电子能力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在一实施例中,发电部件包括压电层。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构件设置为多个,多个检测构件沿第一方向排列、沿第二方向排列或者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阵列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热层,第二隔热件包括第二隔热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的厚度为0.5~3mm。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的厚度为0.005~0.5mm。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和多个电池。多个电池沿第三方向排列;隔离构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于相邻电池之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其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动力源以及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包;动力源用于为车辆提供驱动力,电池包配置为向所述动力源提供电能。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第一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以及发电部件,且将发电部件固定于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形成检测构件;提供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将检测构件设置于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之间,且将第一导电基底设置于第一隔热件上、第二导电基底设置于第二隔热件上。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膨胀监测方法,其包括:提供电池模组,且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和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将多个电池沿第三方向排列,且将隔离构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于相邻电池之间;将外部电路与隔离构件的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电连接;当隔离构件受到挤压时,检测构件的发电部件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发送至外部电路;外部电路接收电信号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根据电压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经换算得到电池膨胀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电池模组中,对于隔离构件,由于第一隔热件和第二隔热件能够阻断相邻电池之间的热量传递,检测构件的发电部件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荷,并且通过第一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输出电压,来检测与电压对应的电池受热膨胀产生的膨胀力,因此隔离构件能够有效阻断相邻电池之间的热量传递,同时能够检测电池的膨胀力以进行监测,而无需另外设置检测电池膨胀力的压力传感器,节省了电池模组的内部空间,避免影响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从而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能够在保证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池膨胀力的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组装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膨胀监测方法操作简便,使用隔离构件实现对电池模组中的电池膨胀力的实时监控,并且同时能够对相邻电池之间进行隔热,无需额外的压力传感器,节约电池模组中的空间,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仅示出两个电池和一隔离构件。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再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多个检测构件的分布位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二隔热件。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多个检测构件的分布位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二隔热件。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多个检测构件的分布位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省略第二隔热件。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分解示意图,其中示出隔离构件与外部的电压表的连接。
图10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电池膨胀力测试夹具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P电池模组 133c压电层
1隔离构件 2电池
11第一隔热件 21壳体
111第一隔热层 211大面
12第二隔热件 22顶盖
121第二隔热层 23电极端子
13检测构件 24防爆阀
131第一导电基底 3侧板
132第二导电基底 4端板
133发电部件 U电压表
133a第一摩擦层 F夹具
R突起 X第一方向
133b第二摩擦层 Z第二方向
Y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向的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池包和车辆主体。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其中,车辆为新能源汽车,其可以为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车辆主体设置有动力源,动力源与电池包电连接,动力源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驱动力,电池包配置为向所述动力源提供电能。动力源例如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车辆主体上的车轮连接,从而驱动汽车行进。优选地,电池包可水平设置于车辆主体的底部。
所述电池包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M。电池模组M可收容于箱体内,电池模组M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多个电池模组M排列布置于箱体内。箱体的类型不受限制,箱体可为框状箱体、盘状箱体或盒状箱体等,具体地,箱体可包括容纳电池模组M的下箱体和与下箱体盖合的上箱体。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P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和多个电池2。多个电池2沿第三方向Y排列;隔离构件1沿第三方向Y设置于相邻电池2之间。
参照图1和图2,电池2可为硬壳电池(或称为罐型电池)或软包电池(或称为袋型电池)。硬壳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壳体21、顶盖22、电极端子23、防爆阀24以及注液孔等。壳体21的内部形成收容腔,以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将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隔开的隔离膜。软包电池包括封装袋(例如由铝塑膜形成)、电极组件(与硬壳电池的构成和成型类似)以及极耳。
参照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隔离构件1用于电池模组中,隔离构件1能够同时起到隔热作用和检测电池膨胀力的作用。隔离构件1包括第一隔热件11、第二隔热件12以及检测构件13。检测构件13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之间。其中,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能够阻断相邻电池2之间的热量传递,检测构件13能够检测电池2受热膨胀产生的膨胀力。
参照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第一隔热件11包括第一隔热层111,第二隔热件12包括第二隔热层121。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由隔热材料构成。隔热材料可为硅胶、云母或氧化硅气凝胶等。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可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于相邻电池2之间。胶体例如使用耐热胶,其粘接可靠性高。耐热胶可为环氧树脂类、磷酸盐类、聚酰亚胺类或类酚醛树脂类等。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的厚度优选为0.5~3mm,热传导系数不大于0.05W/(m·K),以有效阻断相邻电池2之间的热量传递。为了使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的隔热效果更好,设置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的形状和面积与电池2沿第三方向Y的大面211大体相同。
参照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检测构件13可通过胶体粘接或双面胶粘接固定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之间。胶体例如使用耐热胶,其粘接可靠性高。耐热胶可为环氧树脂类、磷酸盐类、聚酰亚胺类或类酚醛树脂类等。检测构件13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所需检测的电池2的位置来确定。参照图6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检测构件13设置为多个,以精确检测电池2的多个位置的膨胀力。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检测构件13沿第二方向Z排列,可以检测沿第二方向Z的电池2的上部、下部以及中间位置的膨胀力;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检测构件13沿第一方向X排列,可以检测沿第一方向X的电池2的左部、右部以及中间位置的膨胀力;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检测电池2上的更多不同位置(例如图8中的九个不同位置)的膨胀力。通过监控和对比不同位置的膨胀力,可为电池模组P结构失效、电池2局部受压等问题提供分析数据。检测构件13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并基于形变产生并输出电信号,外部电路与检测构件13连接,用于检测检测构件13输出的电信号,并根据检测到的电信号确定压力的大小。当然检测构件13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检测构件13沿第三方向的整体厚度优选为0.2~0.5mm,可探测压强范围为0.005~5000kPa。
参照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以及图9,具体地,检测构件13包括第一导电基底131、第二导电基底132以及发电部件133。第一导电基底131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上,第二导电基底132设置于第二隔热件12上,且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用于与外部电路(例如图9中的电压表U)电连接。发电部件133位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当外部压力作用于第一隔热件11和/或第二隔热件12使发电部件133相对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距离改变时,发电部件133能够在外部电路中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电压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通常为线性函数关系,由此通过已知的电压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基于电压值换算得到压力值,即得到电池膨胀力。
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由导电金属材料或导电聚合物材料构成。导电金属材料例如为铜、铝、镍或钛等。导电聚合物材料例如为聚苯胺、聚吡咯、聚乙炔或聚噻吩等。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厚度优选为0.005~0.5mm。但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厚度不限于此,可根据所需检测构件13的整体厚度来确定。
参照图3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发电部件133具有不同结构,即具有多种实施例。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电部件133包括第一摩擦层133a,第一摩擦层133a设置于第一导电基底131上,且第一摩擦层133a设有朝靠近第二导电基底132的方向突出的突起R。当未施加外部压力时,第一摩擦层133a的突起R保持原始状态;当施加外部压力时,突起R表面产生形变并且与第二导电基底132的接触面积变大,电子从第二导电基底132转移到第一摩擦层133a,此时第一摩擦层133a表面产生负电荷,第二导电基底132表面产生正电荷,并通过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输出电信号。当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与外部电路(如图9中的电压表U)连接时,即可采用电压表U测试不同压力下的开路电压,经过换算即可得到电池2的膨胀力。另外,第一摩擦层133a的突起R可由柔性高分子材料或硬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为柔性高分子材料。突起R的形状可为半球形、金子塔形、圆锥形或柱形等。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用于在第一摩擦层133a产生摩擦电荷时,对应地产生感应电荷,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产生电势差。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还起到支撑第一摩擦层133a的作用。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摩擦层133a为薄膜,第一导电基底131与第一摩擦层133a贴合,第一摩擦层133与第二导电基底132接触。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以及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形状和尺寸可相同。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电部件133包括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第一摩擦层133a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摩擦层133a类似,这里不再赘述。第二摩擦层133b设置于第二导电基底132上;第一摩擦层133a的突起R与第二摩擦层133b接触且在受外部压力作用下,突起R能够发生形变并且突起R与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积变化。其中,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由具有不同得失电子能力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可选择第一摩擦层133a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强,第二摩擦层133b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弱;当施加外部压力时,第一摩擦层133a表面产生负电荷,第二摩擦层133b表面产生正电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摩擦层133a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二甲基硅烷、聚氯乙烯或聚酰亚胺等高亲电性的聚合物材料。第二摩擦层133b的材料为聚乙烯醇、聚丁烯、聚酰胺、乙基纤维素或三聚氰胺等低亲电性的聚合物材料。当然也可选择第一摩擦层133a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弱,第二摩擦层133b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强;当施加外部压力时,第一摩擦层5表面产生正电荷,第二摩擦层6表面产生负电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摩擦层133a的材料为低亲电性的聚合物材料,第二摩擦层133b的材料为高亲电性的聚合物材料。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用于在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产生摩擦电荷时,对应地产生感应电荷,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产生电势差。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还起到支撑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的作用。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都为薄膜,第一导电基底131与第一摩擦层133a贴合,第二导电基底132与第二摩擦层133b贴合,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接触。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以及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形状和尺寸可相同。
以第一摩擦层133a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强且第二摩擦层133b的材料得电子能力弱为例,当未施加外部压力时,第一摩擦层133a的突起R保持原始状态;当施加外部压力时,突起R表面产生形变并且与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积增加。得电子能力强的第一摩擦层133a将从得电子能力弱的第二摩擦层133b上吸引电子,从而使得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带上等量异号的电荷,即摩擦电。当外部压力释放时,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积减小,两个接触面之间将会产生的电势差。如果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通过外部电路(如图9中的)连接起来,电势差将使得电子在两个电极之间流动,以平衡静电电势差。一旦再次施加压力,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再次重合,摩擦电荷产生的电势差消失,从而使电子反向流动。这样不断的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的过程中,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不断的变小和变大,检测构件13的输出端(即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连接端)将输出交变的电流脉冲信号,从而可采用电压表U测试不同压力下的开路电压,经过换算即可得到电池2的膨胀力。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电部件133包括压电层133c。压电层133a由压电材料构成。结合参照图9,外部压力作用于第一隔热件11和/或第二隔热件12使发电部件133相对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距离改变时,由于压电效应,采用电压表U测试不同压力下的开路电压,经过换算即可得到电池2的膨胀力。即采用电池模组内部的低压采集线束连接电压表U、第一导电基底131以及第二导电基底132即可,无需额外电源支持。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用于在压电层133c产生极化电荷时,对应地产生感应电荷,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产生电势差。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还起到支撑压电层133c的作用。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压电层133c为薄膜,压电层133c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贴合。压电层133c、第一导电基底131以及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形状和尺寸可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导电基底131、第二导电基底132以及发电部件133,且将发电部件133固定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形成检测构件13;提供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将检测构件13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之间,且将第一导电基底131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上、第二导电基底132设置于第二隔热件12上。其中,将发电部件133、第一导电基底131以及第二导电基底132层叠设置,形成检测构件13。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组装方法操作简便,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膨胀监测方法包括:提供电池模组P,且电池模组P包括多个电池2和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将多个电池2沿第三方向Y排列,且将隔离构件1沿第三方向Y设置于相邻电池2之间;将外部电路与隔离构件1的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电连接;当隔离构件1受到挤压时,检测构件13的发电部件133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发送至外部电路;外部电路接收电信号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根据电压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经换算得到电池膨胀力。其中,多个电池2在工作状态中因发热、产气等膨胀,产生膨胀力,膨胀力作用于相邻电池2之间的隔离构件1而使隔离构件1受到挤压。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可从隔离构件1的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引出导线与外部电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膨胀监测方法操作简便,使用隔离构件1实现对电池模组中的电池膨胀力的实时监控,并且同时能够对相邻电池2之间进行隔热,无需额外的压力传感器,节约电池模组中的空间,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参照图10,可将隔离构件1放置于电池2与夹具F之间测量单个电池2的膨胀力,可节省用于测试的夹具F的材料,方便拿取,同时减小由于夹具F偏斜带来的误差。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P中,对于隔离构件1,由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能够阻断相邻电池2之间的热量传递,检测构件13的发电部件133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荷,并且通过第一导电基底131、第二导电基底132输出电压,来检测与电压对应的电池2受热膨胀产生的膨胀力,因此隔离构件1能够有效阻断相邻电池2之间的热量传递,同时能够检测电池2的膨胀力以进行监测,而无需另外设置检测电池膨胀力的压力传感器,节省了电池模组P的内部空间,避免影响电池模组P的能量密度。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能够在保证电池模组P的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实现对电池膨胀力的监测。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
隔离构件(1)包括第一隔热件(11)、第二隔热件(12)以及检测构件(13);
检测构件(13)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之间;
检测构件(13)包括第一导电基底(131)、第二导电基底(132)以及发电部件(133);
第一导电基底(131)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上,第二导电基底(132)设置于第二隔热件(12)上,且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发电部件(133)位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当外部压力作用于第一隔热件(11)和/或第二隔热件(12)使发电部件(133)相对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距离改变时,发电部件(133)能够在外部电路中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发电部件(133)包括第一摩擦层(133a),第一摩擦层(133a)设置于第一导电基底(131)上,且第一摩擦层(133a)设有朝靠近第二导电基底(132)的方向突出的突起(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发电部件(133)还包括第二摩擦层(133b),第二摩擦层(133b)设置于第二导电基底(132)上;突起(R)与第二摩擦层(133b)接触且在受外部压力作用下,突起(R)能够发生形变并且突起(R)与第二摩擦层(133b)的接触面积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摩擦层(133a)和第二摩擦层(133b)由具有不同得失电子能力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发电部件(133)包括压电层(133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检测构件(13)设置为多个,多个检测构件(13)沿第一方向(X)排列、沿第二方向(Z)排列或者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呈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件(11)包括第一隔热层(111),第二隔热件(12)包括第二隔热层(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层(111)和第二隔热层(121)的厚度为0.5~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的厚度为0.005~0.5mm。
10.一种电池模组(P),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和多个电池(2);
多个电池(2)沿第三方向(Y)排列;
隔离构件(1)沿第三方向(Y)设置于相邻电池(2)之间。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模组(P)。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
动力源用于为车辆提供驱动力,电池包配置为向所述动力源提供电能。
13.一种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导电基底(131)、第二导电基底(132)以及发电部件(133),且将发电部件(133)固定于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之间形成检测构件(13);
提供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将检测构件(13)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和第二隔热件(12)之间,且将第一导电基底(131)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1)上、第二导电基底(132)设置于第二隔热件(12)上。
14.一种电池膨胀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电池模组(P),且电池模组(P)包括多个电池(2)和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1),将多个电池(2)沿第三方向(Y)排列,且将隔离构件(1)沿第三方向(Y)设置于相邻电池(2)之间;
将外部电路与隔离构件(1)的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电连接;
当隔离构件(1)受到挤压时,检测构件13的发电部件133在外部压力作用下能够产生电信号,将电信号通过第一导电基底131和第二导电基底132发送至外部电路;
外部电路接收电信号产生对应于压力变化的电压值,根据电压值与压力值的对应关系,经换算得到电池膨胀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3398.7A CN112310556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33398.7A CN112310556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0556A true CN112310556A (zh) | 2021-02-02 |
CN112310556B CN112310556B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448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33398.7A Active CN112310556B (zh) | 2019-09-29 | 2019-09-29 |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1055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8628A (zh) * | 2021-04-19 | 2021-07-27 | 河南利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及其健康状态监测方法 |
CN114894150A (zh) * | 2022-05-24 | 2022-08-1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异常工况监测电池模组、监测方法、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
CN116130857A (zh) * | 2023-04-13 | 2023-05-1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电装置、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
WO2024107334A1 (en) * | 2022-11-18 | 2024-05-23 | Aspen Aerogels, Inc. | Intelligent thermal barrier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battery module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6847A (zh) * | 2011-01-19 | 2011-07-06 |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性能参数采集系统 |
CN103325977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04733796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探测电池组电池的紧要状况的接触传感元件 |
CN205231210U (zh) * | 2015-12-29 | 2016-05-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模组 |
CN205900628U (zh) * | 2016-07-21 | 2017-01-18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和具有其的汽车 |
CN106450406A (zh) * | 2015-08-07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 |
CN206657824U (zh) * | 2017-03-17 | 2017-11-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 |
CN108336452A (zh) * | 2018-04-11 | 2018-07-27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缓冲隔热结构、基础单元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
CN108414943A (zh) * | 2018-03-07 | 2018-08-17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检测装置、方法及电池包系统 |
CN108878698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包、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 |
CN208193119U (zh) * | 2017-04-27 | 2018-12-07 |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声波传感器及包括其的胎心监测装置 |
CN109643778A (zh) * | 2016-09-27 | 2019-04-1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电池模块以及分隔件的制造方法 |
CN208806340U (zh) * | 2018-08-31 | 2019-04-3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N110291660A (zh) * | 2017-02-14 | 2019-09-27 | 宝马股份公司 | 蓄能模块、蓄能系统、车辆和用于测量电池电压的方法 |
-
2019
- 2019-09-29 CN CN201910933398.7A patent/CN1123105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16847A (zh) * | 2011-01-19 | 2011-07-06 |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池组的单体电池性能参数采集系统 |
CN103325977A (zh) * | 2012-03-23 | 2013-09-25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电池模块 |
CN104733796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探测电池组电池的紧要状况的接触传感元件 |
CN106450406A (zh) * | 2015-08-07 | 2017-02-22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 |
CN205231210U (zh) * | 2015-12-29 | 2016-05-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模组 |
CN205900628U (zh) * | 2016-07-21 | 2017-01-18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动力电池和具有其的汽车 |
CN109643778A (zh) * | 2016-09-27 | 2019-04-16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池、电池模块以及分隔件的制造方法 |
CN110291660A (zh) * | 2017-02-14 | 2019-09-27 | 宝马股份公司 | 蓄能模块、蓄能系统、车辆和用于测量电池电压的方法 |
CN206657824U (zh) * | 2017-03-17 | 2017-11-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 |
CN208193119U (zh) * | 2017-04-27 | 2018-12-07 | 纳智源科技(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声波传感器及包括其的胎心监测装置 |
CN108878698A (zh) * | 2017-05-09 | 2018-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包、电池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 |
CN108414943A (zh) * | 2018-03-07 | 2018-08-17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检测装置、方法及电池包系统 |
CN108336452A (zh) * | 2018-04-11 | 2018-07-27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缓冲隔热结构、基础单元模块及软包电池模组 |
CN208806340U (zh) * | 2018-08-31 | 2019-04-30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包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78628A (zh) * | 2021-04-19 | 2021-07-27 | 河南利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及其健康状态监测方法 |
CN113178628B (zh) * | 2021-04-19 | 2023-03-10 | 河南利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块及其健康状态监测方法 |
CN114894150A (zh) * | 2022-05-24 | 2022-08-12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异常工况监测电池模组、监测方法、电池总成及电动车辆 |
WO2024107334A1 (en) * | 2022-11-18 | 2024-05-23 | Aspen Aerogels, Inc. | Intelligent thermal barrier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battery module |
CN116130857A (zh) * | 2023-04-13 | 2023-05-16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电装置、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130857B (zh) * | 2023-04-13 | 2023-08-29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电装置、电池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0556B (zh) | 202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10556B (zh) | 电池模组的隔离构件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组、电池包、车辆及电池膨胀监测方法 | |
US9343723B2 (en) |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 |
US20200067040A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EP2429025B1 (en) |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 |
EP2500972B1 (en) |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multi-directional lead-tab structure | |
JP5651880B2 (ja) | 緻密な構造の二次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JP5151115B2 (ja) | 双極型二次電池 | |
US8017260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third terminal other tha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 terminals and battery comprising it | |
WO2012073770A1 (ja) | 蓄電デバイス | |
WO2014171559A1 (ko) | 신규한 구조의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US6673485B2 (en) | Battery module | |
JP3736469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103457005A (zh) | 具有压敏的薄膜传感器的蓄电池单元 | |
CN107634169B (zh) | 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 | |
CN102484221A (zh) | 由平板电池单元和带有供给通道的框架元件构成的电能存储装置 | |
KR20070087276A (ko) | 전극 고정용 부재가 장착되어 있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포함하고 있는 이차전지 | |
US10686179B2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CN104396049A (zh) | 电池组 | |
JP5765062B2 (ja) | 電池、電源装置、電池駆動システム及び電池の膨張を検知する方法 | |
CN108886162A (zh) | 包括电极隔离框架的电化学电池 | |
EP4109643A1 (en) | Power storage device | |
CN110474012B (zh) | 电池和电池系统 | |
CN114696046A (zh) | 能量储存装置 | |
US20220077535A1 (en) |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 |
KR20190112582A (ko) | 균일 면압 전지셀 카트리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