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9515B -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9515B
CN112309515B CN202011191670.8A CN202011191670A CN112309515B CN 112309515 B CN112309515 B CN 112309515B CN 202011191670 A CN202011191670 A CN 202011191670A CN 112309515 B CN112309515 B CN 112309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ient
module
health education
sub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1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9515A (zh
Inventor
王燚
周来新
晋军
张丽敏
张璐
黄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916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9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9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9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9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患者需求评估模块,所述患者需求评估模块包括数据库、第一采集子模块、第一处理子模块、第一判断子模块和第一输出子模块,其中: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若干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所述测试题目包括认知水平测试题目、教育模式偏好问卷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病,治疗原则是改善缺血、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前两者作为医学治疗干预,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主攻方向,干预内容和模式非常成熟。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都需要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才能达到有效而持久的效果。PCI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延缓或阻止冠脉动脉硬化的程度,20%-30%的患者术后一年内,可能再发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再次狭窄等。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康复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坚持规律运动锻炼,科学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的平和等,而满足这些要求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养成。
健康教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通过增加健康知识或影响健康意识而帮助个人和社区促进健康的经验学习的综合;即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认知能力,引起病人对疾病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自我从而提高或者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患者的理解、认知与配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促使患者从认知、心理、行为上进行科学的转变,已达到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但目前,患者接受冠心病知识教育主要来自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给予医院内健康教育及院外随访时的健康教育。随着新药和介入技术的发展使患者在院治疗的时间大大缩短,住院时间由10天左右到现在的术后3-5天就可以出院。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关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时间有限,不能得到充分的教育;同时,由于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个人认知水平、病情变化、自我管理需求等不同,院外随访时时间和其他条件限制,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不成熟,使患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有关冠心病介入术的相关知识与预防策略,存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的问题,不利于心脏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包括患者需求评估模块,所述患者需求评估模块包括数据库、第一采集子模块、第一处理子模块、第一判断子模块和第一输出子模块,其中:
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若干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所述测试题目包括认知水平测试题目、教育模式偏好问卷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
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
第一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
第一输出子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本方案中,由于数据库中预存有认知水平测试题目、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通过第一采集子模块能够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再由处理子模块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能够生成对应的文字信息;能够让患者填写测试题目和问卷更加方便轻松,提升患者的用户体验。然后,第一判断子模块将接收到的文字信息与预存的参考答案进行对照,从而生成关于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以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评价结果。最后再由第一输出子模块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模式偏好确定推送方式,并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不同侧重点的健康教育内容,从而确保推送出的健康教育内容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避免出现无效的或者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进一步,还包括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包括第二采集子模块、第二处理子模块和第二输出子模块,其中:
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所述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统计出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
有益效果:应用在医院中,可以从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中提取病情信息,由病情信息确定病情的风险等级,最后再根据不同程度的风险等级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为入院患者提供便利。
进一步,还包括健康教育评估模块,健康教育评估模块包括生成子模块、第三采集子模块和第三输出子模块,其中:
生成子模块,用于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
第三采集子模块,用于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第三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有益效果:能够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患者病情生成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测试卷,让患者进行答题,再由第三输出模块评估是否达标,对于未达标的患者,会推送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强化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进一步,还包括患者随访模块,患者随访模块包括第四采集子模块和第四输出子模块,其中:
第四采集子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第四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提醒患者自测或前往医院复查。
有益效果:可以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定期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获取患者提供的回答信息以及上传的化验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据此推送相应健康知识。
进一步,所述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
有益效果: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执行不同的推送方式,并且文字推送及视频推送能够满足目前大部分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并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
S2、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模式偏好;
S3、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能够保证推送出的健康教育内容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避免出现无效的或者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4、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
S5、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所述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
S6、通过统计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
有益效果:本方案可以从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中提取病情信息,由病情信息确定病情的风险等级,最后再根据不同程度的风险等级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为入院患者提供便利。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7、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并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S8、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健康教育内容。
有益效果:能够在患者出院阶段,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评估,对于未达标的患者,会推送健康教育内容,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行强化。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9、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S10、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能够对患者进行随访测试和提醒,即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定期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获取患者提供的回答信息以及上传的化验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据此推送相应健康知识。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
有益效果:这两种方式能够满足目前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包括患者需求评估模块、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模块和患者随访模块;其中:
如图1所示,患者需求评估模块包括:
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若干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测试题目包括认知水平测试题目、教育模式偏好问卷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
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语音识别算法可以采用现有的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算法,不仅能够减小开发的难度,还具有较好的识别精度,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此处,通过常规的问卷形式能够对用户的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测评;类似于现有的智商测试问卷,用户答完问卷后,综合该用户的各个选项可以得出评定结果;并且,本实施例中用户的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均可通过采集用户的选项确定。
第一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第一输出子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具体的,其中关于医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主要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这三个等级,各个用户在问卷测试后,可以得到自己的等级;由第一输出子模块将各个等级的用户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模式偏好,首先确定健康教育的方向,根据认知水平筛选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再根据教育模式偏好确定推送方式,并且,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患者输入的关于教育模式偏好问卷调查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的选项可以确定推送方式和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例如:患者在回答偏好问卷调查“您希望咨询那个板块的健康教育知识”时,患者能够说出冠心病等关于病症类的关键词,相应的,患者回答“您希望哪种以方式浏览健康教育知识”这个问题时,说出视频、语音、动画等关键词时,则以短视频的方式向该患者进行推送。
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包括:
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具体的,例如患者提供的检查结果为临床生化检验报告单,通过拍摄患者的检查报告单,识别其中的关键字,定位其中的“诊断”,从而得到病情信息;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数据库还用于预先存储各个病情信息对应的风险等级,如患者A的慢性胃炎对应中危,又如患者B急性支气管炎对应低危。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统计出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于是,第二输出子模块向患者A推送关于胃炎的专业医学知识、医生A和检查项目A;针对患者B推送关于支气管炎的医学知识,医生B和检查项目B。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模块包括:
第三采集子模块,用于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并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第三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患者随访模块包括:
第四采集子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第四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提醒患者自测或前往医院复查。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上述系统基于本方法,本实施例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并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
S2、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模式偏好;
S3、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其中,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
S4、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
S5、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
S6、通过统计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
S7、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并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S8、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S9、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S10、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提醒患者自测或前往医院复查。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还包括用于供患者使用的手机终端;该系统为APP软件,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发的小程序;患者手机终端搭载有这款应用软件,应用软件需预先获取用户授予的操作权限,通过后即可使用,保证患者隐私;数据库,还用于预先存储若干条关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知识;通过手机端显示这些健康教育知识,并采集患者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知晓”和“不知晓”;具体为,患者通过阅读各条健康教育知识,根据自身情况点击“知晓”按钮或“不知晓”按钮,发送到系统中,完成对患者反馈信息的采集;通过分析反馈信息,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情况进行分层;如果反馈信息中的“知晓”大于预设阈值(设定为95%),则标定为A类患者,并提示这类患者继续保持;如果反馈信息中“不知晓”大于预设阈值(设定为95%),则标定为B类患者,并提示该患者绑定家属手机端;其他患者为C类患者。其中,对于B类患者,绑定患者家属的方式具体为:通过向患者发送推荐链接,由患者将链接转发至家属手机端,家属复制链接后进入软件,软件根据特定的链接进入操作界面,家属注册后,完成与该对应患者的绑定;
通过提取各条健康教育知识中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对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分类,得到健康教育知识及其相应的类别;类别包括事件和时间;比如:其中的健康教育知识为“午间睡觉的时间在10至30分钟,不仅能够集中精神,振奋情绪,增强记忆力,还可以调节心脏的工作,减轻心脏的压力”、“晚上睡觉时间需要控制在22点,熬夜对心脏有伤害”,均包含“睡觉”关键词,可以归类为“日常作息类”;
并判断B类患者反馈的“不知晓”的健康教育知识所属类别,根据类别的事件和时间构建对患者进行日常提醒,例如,一名患者不知晓日常作息类的健康教育知识,事件为睡觉,午休的时间可以设定起始时间的范围在12:00至14:00,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均可以判定为开始触发和正在执行午休事件,再将午休的累积时长设定为10至30分钟,在这个区间属于合格;同样的,将晚上睡觉的起始时间设定为22点,超出这个时间则判定为不合格;具体的,通过手机实现睡眠监控主要是让用户保持软件后台运行,睡觉时将手机放置在枕边,通过分析用户的呼吸(可由手机麦克风采集)以及身体活动(可由手机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采集),判断用户是否睡眠,并得到睡眠时间、以及相应的时长,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采用本方案,无需全天候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只是针对患者需要关注的健康类别,制定出需要执行的事件和时间由患者手机端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完成采集,不仅能够节约手机功耗,还能够保护患者个人隐私。
此外,对于C类患者,由于这类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最少,且这类患者绑定了家属端,如果他们的日常作息没有遵守健康教育知识,同步将告警信息发送至家属端进行提示,通过家属协助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类患者的身体状况趋于健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需求评估模块,所述患者需求评估模块包括数据库、第一采集子模块、第一处理子模块、第一判断子模块和第一输出子模块,其中:
数据库用于预先存储若干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所述测试题目包括认知水平测试题目、教育模式偏好问卷和健康教育需求问卷;
第一采集子模块用于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教育模式偏好和健康教育需求;
第一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
第一输出子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健康知识科普模块包括第二采集子模块、第二处理子模块和第二输出子模块,其中:
第二采集子模块,用于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所述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统计出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健康教育评估模块,健康教育评估模块包括生成子模块、第三采集子模块和第三输出子模块,其中:
生成子模块,用于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
第三采集子模块,用于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第三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相应的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患者随访模块,患者随访模块包括第四采集子模块和第四输出子模块,其中:
第四采集子模块,用于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第四输出子模块,用于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提醒患者自测或前往医院复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
6.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患者回答测试题目的声音信息,并根据语音识别算法处理声音信息,生成相应的文字信息;
S2、根据参考答案和文字信息生成评价结果;所述评价结果包括认知水平、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模式偏好;
S3、根据认知水平对患者进行自动分层;并根据患者的教育模式偏好自动选择相应的推送方式;输出模块还用于根据健康教育需求推送冠心病健康教育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接收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结果生成相应的病情信息;
S5、对病情信息进行筛选生成病情的风险等级,所述风险等级依次包括高危、中危和低危;
S6、通过统计各个风险等级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向患者推送相关的专业医学知识、科室医生和检查项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7、在患者出院阶段根据病情信息生成健康教育测试卷,并获取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测试卷输入的答题信息;
S8、根据答题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是否达标;若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未达标,则向该患者推送健康教育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9、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先设定的时间参数定时向患者发送随访测试;并获取随访测试的答题信息和患者上传的化验信息;
S10、根据答题信息和化验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生成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推送相应的健康知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推送方式包括文字和视频。
CN202011191670.8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309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670.8A CN112309515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670.8A CN112309515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9515A CN112309515A (zh) 2021-02-02
CN112309515B true CN112309515B (zh) 2024-01-23

Family

ID=74333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1670.8A Active CN112309515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9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4068A (zh) * 2024-03-27 2024-04-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科普信息主动匹配及推送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235A (zh) * 2017-03-09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疾病领域间病人相似性度量迁移系统
CN109785949A (zh) * 2019-01-07 2019-05-21 南京脑科医院 抑郁症病患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9859812A (zh) * 2019-01-22 2019-06-07 重庆众兄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育儿云服务系统
CN110491526A (zh) * 2019-07-30 2019-11-22 美睿健康产业(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干预的慢病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系统
CN110504034A (zh) * 2019-08-28 2019-11-26 首都医科大学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系统及方法
CN111145908A (zh) * 2019-12-26 2020-05-12 糖医生健康管理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评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CN111180080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健康知识库精准推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91463A1 (en) * 2006-06-28 2008-04-17 Ravi Shakamuri Method for online health management
US10937526B2 (en) * 2016-02-17 2021-03-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gnitive evaluation of assessment questions and answers to determ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4235A (zh) * 2017-03-09 2017-07-0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疾病领域间病人相似性度量迁移系统
CN109785949A (zh) * 2019-01-07 2019-05-21 南京脑科医院 抑郁症病患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9859812A (zh) * 2019-01-22 2019-06-07 重庆众兄共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育儿云服务系统
CN110491526A (zh) * 2019-07-30 2019-11-22 美睿健康产业(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度干预的慢病生活方式医学管理系统
CN110504034A (zh) * 2019-08-28 2019-11-26 首都医科大学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系统及方法
CN111145908A (zh) * 2019-12-26 2020-05-12 糖医生健康管理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健康评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CN111180080A (zh) * 2019-12-30 2020-05-19 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健康知识库精准推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与效果评价;杨省利, 惠昭岚, 蔚虎文, 周小燕, 李雪, 赵志敬;解放军护理杂志(05);76-77 *
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效果;杨福珍;;职业与健康(06);808-8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9515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uriks et al. Review of ICT-based services for identified unmet needs in people with dementia
Adelman et al. Issues in physician—elderly patient interaction
Ramsey et al. Fea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smartphone assessment in older adults with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ifficulties
Charon et al. Multi-dimensional interaction analysis: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edical discourse
Burbank et al. Changing health behaviors of older adults
Avants et al. Making the shift from ‘addict self’to ‘spiritual self’: Results from a Stage I study of Spiritual Self-Schema (3-S)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diction and HIV risk behavior
Craske et al. Treat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 Efficacy to effectiveness to implementation
Wasmuth et al. Occupation-based intervention for addict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Gifford Self-management health education for chronic HIV infection
Saitz et al. Training community‐based clinicians in screening and brief intervention for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Translating evidence into practice
Chang et al. The impact of an mHealth app on knowledge, skills and anxiety about dressing chang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ecker et al. A new computer-based counselling system for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Results from a pilot study
Cooper et al. Using combined research methods for exploring diabetes patient education
CN112309515B (zh) 一种基于患者需求的冠心病健康教育系统及方法
Rautakoski et al. People with severe and moderate aphasia and their partners as estimators of communicative skills: A client‐centred evaluation
DeRoche et al.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youth receiv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cInnis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effectiveness of individual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harpe et al. Proactive and integrated consultation-liaison psychiatry for older medical inpatients: A mixed methods description of training, care provided and clinician experience in the HOME study
Rufener et al. Recovery in mental illnesses
Blumenthal et al. Task Force III: Assess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assini et al. Use of a constraint satisfaction network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methadone treatments of drug addicts
Menichetti et al. Impact of a patient engagement support intervention (PHEinAction) on pre-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s: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study
Auger et al. Reliability, convergent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ssistive Technology Outcome Profile for Mobility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power wheelchair users
Leal et al. There's more to a battered woman's experience than her partner and the abuse
Ghassemi Substance Abuse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