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6430A -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6430A
CN112306430A CN202010725390.4A CN202010725390A CN112306430A CN 112306430 A CN112306430 A CN 112306430A CN 202010725390 A CN202010725390 A CN 202010725390A CN 112306430 A CN112306430 A CN 112306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apparatus
setting information
port
port setting
print que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53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06430B (zh
Inventor
仲村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306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6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06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6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1Device related settings, e.g. IP address, Nam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7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在使用针对所述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生成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不同并且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生成是基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响应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被改变,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装置连接到同一网络的环境中,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经由网络控制打印装置。日本专利No.4343673中公开了针对信息处理装置和打印装置不能够经由网络彼此通信的情况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与打印装置之间不能够进行通信的情形下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在其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与打印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在使用针对所述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生成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不同并且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生成是基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改变单元,所述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其中,响应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被改变,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
本发明在其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在使用针对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生成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不同并且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生成是基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其中,响应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被改变,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能够进行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的通信。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示例设备配置的图。
图2是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配置图。
图3是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图。
图4是信息处理装置的软件配置图。
图5是应用的功能配置图。
图6是示出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应用的示例用户界面(UI)画面。
图8是示出比较关于打印装置的信息和打印队列中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A至图9C示出了应用的示例UI画面。
图10是示出确定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了应用的示例UI画面。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口修复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应用的示例UI画面。
图14是示出确定是否能够进行通信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设备上Web服务(WSD)端口的通信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的通信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确定修复的优先次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应用中的优先级确定参数的示例管理表。
图19是示出端口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端口修复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确定是否能够进行通信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2A和图22B示出了应用的示例UI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不意图限制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发明的范围。实施例呈现多个特征,并且对于发明不是所有的多个特征都是必需的。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特征。本发明以下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或者在必要时或来自单个实施例中的要素或特征的组合在单独实施例中是有益的情况下作为多个实施例或特征的组合实施。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由相同的参考数字标识,并且将不重复地描述。
在以下实施例中呈现的配置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配置。
首先,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总体配置。图1A和1B示出了打印系统的总体配置,其中打印装置和它们的主机装置(即,信息处理装置)以不同的方式连接。
图1A中所示出的打印系统包括具有无线局域网(LAN)通信功能的三个打印装置101至103、以及能够经由无线LAN与三个打印装置101至103通信的两个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在图1A中,打印装置101至103以及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通过接入点106连接到无线LAN,并且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各自能够经由无线LAN控制打印装置101至103。
在图1B中所示出的打印系统中,三个打印装置101至103以及两个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经由有线LAN电缆107连接。
打印装置的配置
图2是示出打印装置101至103的示例硬件配置的图。
每个打印装置包括网络接口201、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3、只读存储器(ROM)204、中央处理单元(CPU)205和打印引擎206。这些部件经由系统总线207互连。
网络接口201是控制经由接入点106到无线LAN的连接或经由有线LAN电缆107到有线LAN的连接的接口。USB接口202是控制经由USB电缆的USB连接的接口。
RAM 203被用作CPU 205的主存储器和工作存储器,并且充当用于临时存储接收的打印数据的接收缓冲器或充当用于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区域。打印引擎206基于存储在RAM203中的打印数据执行打印。打印引擎206可以执行喷墨打印处理或执行电子照相打印处理。ROM 204存储各种控制程序以及控制程序要使用的数据。CPU 205根据这些控制程序控制打印装置的部件。上述硬件配置是示例,并且打印装置的硬件配置不限于上述示例中的硬件配置。
打印装置101至103可以支持传送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协议,并且使用例如用于设定与其它装置的连接的协议的功能或名称解析(从计算机名称、域名等识别IP地址的功能)。协议的功能例如是WS-Discovery功能,该WS-Discovery功能是设备上Web服务(WSD)的功能中的一个。WSD是Windows(登记的商标)操作系统(OS)的标准协议。利用WS-Discovery,可以基于能够唯一地识别设备的识别符(通用唯一识别符(UUID))检测连接到网络的每个设备。可以使用例如域名系统(DNS)实现名称解析,该域名系统(DNS)管理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替代地,当网络上不存在DNS时,可以使用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LLMNR),该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LLMNR)能够进行附近网络设备的名称解析。打印装置101至103的WSD功能、LLMNR功能和DNS功能通过用户直接操作打印装置101至103可以在有效和无效状态之间切换。打印装置101至103中的每一个被分配UUID,并且UUID的版本被假设为“版本1”,指示UUID包括打印装置101至103中的对应的一个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UUID的生成的时间戳。
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
图3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的示例硬件配置的图。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中的每一个包括输入接口301、CPU 302、ROM 303、RAM304、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的外部存储设备305、输出接口306、网络接口307和USB接口308。这些部件经由系统总线309互连。
输入接口301是控制到包括诸如鼠标的定点设备310和键盘311的输入设备的连接的接口。输出接口306是控制到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312的连接的接口。网络接口307是控制经由接入点106到无线LAN的连接或经由有线LAN电缆107到有线LAN的连接的接口。USB接口308是控制经由USB电缆的USB连接的接口。
ROM 303存储初始化程序,并且外部存储设备305存储一组应用、OS、打印机驱动程序和各种其它数据。RAM 304用作CPU 302执行各种程序时的工作存储器。上述硬件配置是示例,并且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的硬件配置不限于上述示例中的硬件配置。
图4是示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的软件配置的图。信息处理装置104包括在信息处理装置104中可执行的应用501。应用501是用于修复打印队列中的目的地端口设置的软件,该打印队列的打印数据向打印装置101至103的传送由于失败的目的地端口设置而不能够进行。应用501通过由OS提供的打印系统401查询可用的打印队列402,并基于查询的结果访问合适的打印队列402n(n是1至N中的任何一个)。
另外,应用501通过打印系统401查询可用的打印机驱动程序405,并基于查询的结果访问合适的打印机驱动程序405p(p是1至P中的任何一个)。打印机驱动程序405p包括识别符,即,包括打印装置的型号名称的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以及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诸如GDI(图形设备接口)、XPS(扩展标记语言(XML))纸张规范)或FAX(传真))。
应用501通过打印系统401查询可用的端口408,并基于查询结果访问合适的端口408m(m是1至M中的任何一个)。端口408m包括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诸如USB、TCP/IP或WSD)和网络识别符410m(诸如IP地址或主机名)。
每个打印队列402n(n是1至N中的任何一个)与打印机驱动程序和端口相关联。打印队列402n包含分别用于识别相关联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和端口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参考信息403和端口参考信息404。
在图4中,作为示例,打印机驱动程序参考信息4031与打印机驱动程序4051相关联,并且端口参考信息4041与端口4081相关联。多条打印机驱动程序参考信息4031至403N分别与打印机驱动程序4051至405P相关联,并且多条端口参考信息4041至404N分别与端口4081至408M相关联。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端口有时被称为端口设置信息。应用501可以参考并获取作为由包括在打印队列402n中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参考信息403n识别的打印机驱动程序405p的设置信息的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和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另外,应用501可以参考并获取作为由包括在打印队列402n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n识别的端口408m的设置信息的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和网络识别符410m
当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WSD时,端口408m被定义为“WSD端口”。定义为“WSD端口”的端口408m的网络识别符410m包含打印装置的UUID。
当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TCP/IP并且网络识别符410m指示IP地址时,端口408m被定义为“固定IP地址端口”。当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TCP/IP并且网络识别符410m指示DNS或LLMNR主机名时,端口408m被定义为“主机名端口”。在这个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中的端口各自被分类为上述“WSD端口”、“固定IP地址端口”和“主机名端口”中的任何一个。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可以包括任何其它类型的端口。
应用的配置
图5是示出例如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中的每一个的CPU 302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305中的应用501而实现的功能的框图。作为示例,应用501包括打印装置搜索功能502、检测到的打印装置输出功能503、打印装置信息获取功能504、打印队列信息获取功能505、信息比较功能506、比较结果输出功能507、修复目标打印队列搜索功能508、检测到的打印队列输出功能509、端口修复功能510和修复结果输出功能511。CPU 302使用应用501的功能502至511以执行下面描述的处理。在这个实施例中,端口修复处理是用于使用打印队列402n恢复与用户期望的打印装置的通信的处理。用户启动与应用501不同的文档创建应用或电子表格应用以生成应用数据,对期望的打印装置选择打印队列,并尝试执行打印的指令。取决于由用户选择的打印队列中的设置信息,可能不能够进行与期望的打印装置的通信。应用501被用于解决这种情形。
处理流程
以下描述由信息处理装置104和105执行的处理的流程。下面呈现的示例处理可以单独地或者组合地使用。
例如,通过CPU 302将与存储在外部存储设备305中的应用501对应的程序加载到RAM 304上并执行该程序,实现下面描述的处理。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6中所示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应用501的处理的流程。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应用501在信息处理装置104上执行。
首先,在S601中,CPU 302搜索并检测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104当前连接到的网络的打印装置。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基于TCP/IP协议(诸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设备搜索功能来搜索打印装置。在检测到打印装置时,然后,在S602中,CPU 302以用户可选择的格式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检测到的打印装置的列表。显示列表的示例用户界面(UI)画面在图7中示出。在图7中,用户点击与要对其执行修复的打印装置(即,要恢复与其通信的打印装置)对应的行的左端的复选框,并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701。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打印装置101被选择。
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701时,然后,在S603中,CPU 302获取所选择的打印装置101的详细网络设置信息。例如,获取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MAC地址、序列号、型号名称等。这些信息已在S601中经由网络获取,并被保持在信息处理装置104的存储器中。CPU 302从存储器获取与所选择的打印装置101对应的信息以实现S603的处理。CPU302在S603中可以经由网络获取这些信息。
然后,在S604中,CPU 302获取在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登记的所有打印队列402中的设置信息。例如,CPU 302从打印队列402n中设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参考信息403n获取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和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CPU 302还从端口参考信息404n获取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和网络识别符410m。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网络设置信息包括与在S604中获取的打印队列402n中的设置信息的至少一些元素对应的信息。例如,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与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对应。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与由端口参考信息404n识别的端口408m是固定IP地址端口时的网络识别符410m对应。如果在S601至S603的一系列处理操作之前执行S604的处理,那么获得相似的结果。
然后,CPU 302将在S604中获取的打印队列4021至402N中的设置信息与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网络设置信息顺次地进行比较,并确定这些信息是否匹配(S605)。下面将参考图8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605的处理。
作为S605中的信息比较的结果,如果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可由打印装置101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S606中为是),那么在S607中,CPU 302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存在可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此时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9A中示出。在图9A中,作为示例,CPU 302通知用户已检测到可由打印装置101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并且显示“确认”按钮901。在检测到按下“确认”按钮901时,应用501终止程序。图9A中所示出的画面包括“测试打印”按钮。当用户按下“测试打印”按钮时,CPU 302使用与在S606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相关联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生成用于测试打印的打印数据。然后,CPU 302使用与在S606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相关联的端口将用于测试打印的打印数据传送到打印装置101。图9A中所示出的画面还包括用于接受将打印装置101设置为默认打印机的指定的复选框。如果在S606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没有被指定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那么显示图9A中所示出的包括选中的复选框作为初始值的画面。另一方面,如果在S606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已被指定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那么复选框和“设置为默认打印机”消息可以被隐藏。当在图9A中所示出的状态下按下“确认”按钮901时,在S606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在OS中作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被管理。
另一方面,如果作为S605中的信息比较的结果,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不具有可由打印装置101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S606中为否),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608中,CPU 302从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打印队列402当中检测作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下文中称为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将参考图10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608的处理。
作为S608中的检测结果,如果CPU 302没有检测到修复目标打印队列(S609中为否),那么在S610中,CPU 302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不存在可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此时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9B中示出。在图9B中,作为示例,CPU 302通知用户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打印队列的检测已失败,并且显示“确认”按钮902。在检测到按下“确认”按钮902时,应用501终止程序。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生成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新打印队列。
另一方面,作为S608中的检测结果,如果CPU 302检测到一个或多个修复目标打印队列(S609中为是),那么在S611中,CPU 302执行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打印队列中的设置的不一致的显示控制处理。此时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9C中示出。在图9C中,作为示例,CPU302通知用户打印不可用,因为存在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打印队列中的设置的不一致,并且显示“下一步”按钮903。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903时,然后,在S612中,CPU 302以用户可选择的格式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在S608中检测到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列表。此时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11A中示出。在图11A中,作为示例,CPU 302在下拉列表中显示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在画面上,用户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并然后点击画面上的“下一步”按钮1101。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1101时,CPU 302识别作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如果仅检测到一个修复目标打印队列,那么如图11B中所示,CPU 302可以以除可选择的格式以外的格式显示在S608中检测到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在图11B中,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和“下一步”按钮1102显示在画面上。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1102时,CPU 302识别作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打印队列4021被选择。
当识别出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时,在S613中,CPU 302执行所选择的打印队列4021的修复。将参考图12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613的处理。当通过下面描述的图12中所示出的处理生成端口时,CPU 302校正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包括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使得在图12中所示出的处理中生成的端口被参考。
当打印队列4021的修复处理完成时,在S614中,CPU 302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修复结果。此时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13A和图13B中示出。如果下面参考图19描述的修复失败标志被启用,那么CPU 302显示图13B中所示出的画面。另一方面,如果修复失败标志没有被启用,那么CPU 302显示图13A中所示出的画面。
图13A中所示出的画面在打印队列4021的修复处理成功时显示,并且图13B中所示出的画面在打印队列4021的修复处理已失败时显示。当修复处理成功时,作为示例,CPU302通知用户在S612中由用户选择的打印队列已成功修复并且打印队列中的打印作业变为可由打印装置101打印,并且显示包括“确认”按钮1301的画面(图13A)。在检测到按下“确认”按钮1301时,应用501终止程序。如果在成功执行修复处理之后再次执行应用501,那么根据上述处理,在S605中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可由打印装置101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S606中为是)。图13A中所示出的画面包括用于接受将打印装置101设置为默认打印机的指定的复选框。例如,如果修复目标打印队列没有被指定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那么显示图13A中所示出的包括选中的复选框作为初始值的画面。另一方面,如果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已被指定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那么复选框和“设置为默认打印机”消息可以被隐藏。当在图13A中所示出的状态下按下“确认”按钮1301时,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在OS中作为默认打印机的打印队列被管理。
在图13B中,作为示例,CPU 302通知用户在S612中由用户选择的打印队列的修复已失败,并且显示“确认”按钮1302。在检测到按下“确认”按钮1302时,应用501终止程序。
当上述修复处理完成时,例如,用户启动与应用501不同的另一个应用。然后,当选择修复的打印队列并且提供指令以执行打印时,与修复的打印队列对应的打印机驱动程序可以基于从该另一个应用输出的数据生成打印数据,并将打印数据传送到打印装置101。
图8是示出图6中的S605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CPU 302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打印队列402重复地执行下面描述的S802至S804的处理(S801)。
首先,在S802中,CPU 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和在S604中获取的打印队列402n的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进行比较。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与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之间没有找到匹配(S802中为否),那么CPU 302确定所选择的打印队列不是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打印队列。然后,CPU 302选择下一个打印队列402n+1,并执行S802至S804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与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之间找到匹配(S802中为是),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803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与打印队列402n中设置的端口参考信息404n对应的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将参考图14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803的处理。
如果在S803中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804中为否),那么CPU 302选择下一个打印队列402n+1并执行S802至S804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S803中确定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804中为是),那么CPU 302退出循环处理。然后,在S805中,CPU 302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可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
如果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打印队列402都不是在S804中确定为是的打印队列,那么然后,在S806中,CPU 302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不具有可打印的打印作业的打印队列。
图14是示出图8中的S803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该处理将被描述为使用端口408m的处理。
首先,在S1401中,CPU 302确定端口408m的端口类型。该确定从端口408m中设置的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和网络识别符410m进行。如果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WSD,那么CPU302确定端口408m是“WSD端口”。如果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TCP/IP并且网络识别符410m指示IP地址,那么CPU 302确定端口408m是“固定IP地址端口”。如果端口类型识别符409m指示TCP/IP并且网络识别符410m指示DNS或LLMNR主机名,那么CPU 302确定端口408m是“主机名端口”。
将描述如果在S1401中确定端口类型是“固定IP地址端口”(S1402中为是)则执行的处理。在S1403中,CPU 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和在S604中获取的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指示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与端口408m的IP地址之间找到匹配(S1404中为是),那么在S1405中,CPU 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
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与端口408m的IP地址之间没有找到匹配(S1404中为否),那么在S1406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
如果在S1401中确定端口类型为“WSD端口”(S1402中为否且S1407中为是),那么在S1408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将参考图15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1408的处理。
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09中为是),那么在S1410中,CPU 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09为否),那么在S1411中,CPU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
如果在S1401中确定端口类型是“主机名端口”(S1402中为否且S1407中为否),那么在S1412中,CPU 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是否有效。如果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有效(S1412中为是),那么在S1413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将参考图16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1413的处理。
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14中为是),那么在S1415中,CPU 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14中为否)或者如果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无效(S1412中为否),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1416中,CPU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是否有效。
如果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有效(S1416中为是),那么在S1417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将参考图16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1417的处理。
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18中为是),那么在S1419中,CPU 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418中为否)或者如果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无效(S1416中为否),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1420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在上述处理中,分别在S1412和S1416中,CPU 302确定打印装置101的LLMNR和DNS功能是否有效。作为结果,与不确定打印装置101的LLMNR和DNS功能是否有效的情况相比,能够在打印装置101的LLMNR或DNS功能无效时快速地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的通信。例如,假设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无效并且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有效。如果不执行S1412的处理,那么首先,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LLMNR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由于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无效,因此确定不能够进行通信。然后,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DNS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即,不知道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是否无效,因此CPU302关于是否能够进行使用LLMNR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可能进行额外的确定。这个额外的确定处理可能延长是否能够进行通信的确定。图14中所示出的处理通过执行S1412和S1416的处理解决这个问题。注意的是,即使不执行S1412和S1416的确定,如果打印装置101的LLMNR和DNS功能无效,那么在S1414和S1418中也确定否。作为结果,确定不能够进行基于LLMNR或DNS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即,获得相同的结果。
图15是示出图14中的S1408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在S1501中,CPU 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是否有效。如果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无效(S1501中为否),那么在S1502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有效(S1501中为是),那么在S1503中,CPU302从WSD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UUID获取MAC地址。然后,在S1504中,CPU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MAC地址和在S1503中获取的MAC地址进行比较。如果在这些MAC地址之间没有找到匹配(S1505中为否),那么在S1502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MAC地址与S1503中获取的MAC地址之间找到匹配(S1505中为是),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1506中,CPU 302使用支持WSD协议的搜索模块基于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UUID经由单播通信来搜索打印装置101。
如果在S1506中没有检测到打印装置101(S1507中为否),那么在S1502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在S1506中检测到打印装置101(S1507中为是),那么在S1508中,CPU 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信息比较功能506在S1501中确定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是否有效,这与不确定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是否有效的情况相比,使得能够在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无效时快速地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的通信。注意的是,即使不执行这个确定,如果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无效,那么在S1506中也没有找到打印装置101。最后,在S1502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
图16是示出图14中的S1413和S1417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在S1601中,CPU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LLMNR名称(在S1413的情况下)或DNS名称(在S1417的情况下)和主机名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主机名进行比较。如果没有找到匹配(S1602中为否),那么在S1603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LLMNR名称或DNS名称与主机名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主机名之间找到匹配(S1602中为是),那么图16中的处理前进到S1604。然后,CPU 302尝试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主机名进行名称解析。例如,CPU 302指定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主机名并通过网络经由广播传送IP地址的查询命令。作为结果,与主机名对应的打印装置101传送IP地址作为响应命令。如果正确地执行了查询命令的传送和响应命令的接收,那么名称解析成功,并且CPU 302可以获取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
如果名称解析已失败(S1605中为否),那么在S1603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名称解析成功(S1605中为是),那么执行下文中描述的处理。在S1606中,CPU 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和在S1604中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中的网络识别符410m中设置的主机名通过名称解析获取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在这些IP地址之间找到匹配(S1607中为是),那么在S1608中,CPU302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与主机名端口408m的IP地址之间没有找到匹配(S1607中为否),那么在S1603中,CPU 302确定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
图10是示出图6中的S608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CPU 302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打印队列402重复地执行下面呈现的S1002至S1004的处理(S1001)。
首先,在S1002中,CPU 302将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和在S604中获取的打印队列402n中的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名称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与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之间没有找到匹配(S1002中为否),那么CPU 302确定打印队列402n不是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打印队列,并且对下一个打印队列402n+1执行S1002至S1004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装置101的型号名称与支持型号识别符406p中包括的型号名称之间找到匹配(S1002中为是),那么在S1003中,CPU 302确定打印队列402n的修复的优先次序。将参考图17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1003的处理。在确定打印队列402n的修复的优先次序之后,然后,在S1004中,CPU 302将打印队列402n添加到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列表,并且对下一个打印队列402n+1执行S1002至S1004的处理。在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打印队列402执行上述处理操作之后,处理结束。在S1003中设置的优先次序被用于确定图11A中的显示次序。例如,打印队列根据优先次序从图11A中的上部顺次显示。在一些情况下,通过图10中所示出的处理,多个打印队列在S1004中被添加到列表。例如,可以在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管理针对打印装置101的XPS打印队列、针对打印装置101的GDI打印队列和针对打印装置101的FAX打印队列。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打印队列在S1004中被添加到列表。
图17是示出图10中的S1003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打印队列的修复的优先次序由与打印队列相关的参数val1至val3确定。参数val1至val3是具有初始值“0”的值参数,并且就对修复的优先次序的贡献程度而言满足val1>val2>val3的关系。在这个实施例中,如下所述,默认打印机等被用作用于确定修复的优先次序的参数。替代地,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参数。可以使用在这个实施例中没有呈现的参数,诸如与打印队列中设置的端口相关的参数。此外,参数的数量不限于这个实施例中呈现的数量。
首先,在S1701中,CPU 302确定是否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通过使用OS的功能被设置为通常用于打印的打印队列(下文中称为“默认打印机”)。如果对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设置了“默认打印机”(S1701中为是),那么在S1702中,CPU 302将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1设置为“1”。另一方面,如果对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没有设置“默认打印机”(S1701中为否),那么参数val1的值保持在初始值“0”。
然后,在S1703中,CPU 302确定在打印队列402n中是否留有任何打印作业。如果留有打印作业(S1703中为是),那么CPU 302将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2设置为“1”。另一方面,如果在打印队列402n中没有留有打印作业(S1703中为否),那么参数val2的值保持在初始值“0”。
然后,在S1705中,CPU 302确定打印队列402n中的打印设置信息(诸如打印纸类型和打印纸尺寸)是否已从初始设置改变。在这个实施例中,如果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打印设置信息已从初始设置改变,那么对打印队列402n设置比任何其它打印队列高的优先级。这是因为,如果用户已将打印设置信息从初始设置改变,那么预测用户将频繁使用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如果打印设置信息已从初始设置改变(S1705中为是),那么CPU 302将“1”加到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2的值。另一方面,如果打印队列402n中的打印设置信息尚未从初始设置改变(S1705中为否),那么参数val2的值保持不变。作为示例,可以使用针对每个型号的初始设置在应用501中保持的表来获取打印队列的打印设置信息的初始设置。作为替代方法,应用501可以在生成打印队列402n的定时(诸如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时)将初始设置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ROM 303或外部存储设备305中。
然后,CPU 302从S604中获取的打印队列402n中的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确定参数val3的值。在这个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就使用率而言,基于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以从最高到最低的优先次序布置打印队列,使得“GDI”>“XPS”>“FAX”。如果打印队列402n中的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指示“GDI”(S1707中为是),那么在S1708中,CPU 302将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3的值设置为“3”。如果打印队列402n中的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指示“XPS”(S1707中为否且S1709中为是),那么在S1710中,CPU 302将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3的值设置为“2”。
如果打印队列402n中的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指示“FAX”(S1707中为否、S1709中为否且S1711中为是),那么在S1712中,CPU 302将确定目标打印队列402n的参数val3的值设置为“1”。如果打印队列402n中的驱动程序类型识别符407p指示任何其它类型(S1707中为否、S1709中为否且S1711中为否),那么参数val3的值保持不变。在确定参数val1至val3的值之后,在S1713中,CPU 302从参数val1至val3的值确定打印队列402n的修复的优先次序。基于参数val1至val3的值的修复的优先次序的确定通过使用图18A或图18B中所示出的修复优先次序表来执行。
图18A和图18B示出了图17中的S1713中使用的修复优先次序表的示例。作为示例,应用501确定三个修复目标打印队列(打印队列A至C)的修复的优先次序。打印队列A与“默认打印机”对应,在打印队列A中没有留有打印作业,并且其打印设置从初始设置保持不变。在打印队列B中留有打印作业,并且其打印设置已从初始设置改变。在打印队列C中留有打印作业,并且其打印设置从初始设置保持不变。打印队列A至C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类型分别是“XPS”、“FAX”和“GDI”。
在图18A中,对打印队列A至C分配优先级,使得具有参数val1至val3的值当中对修复的优先次序的贡献程度较高的较高参数值的打印队列排名较高。即,在打印队列A至C当中,参数val1的值最高的打印队列A在修复的优先次序上为最高(“1”),并且参数val2的值最高的打印队列B在修复的优先次序上为第二高(“2”)。打印队列C在打印队列A至C中参数val3的值最高,但是参数val1和val2的值比其它两个打印队列低。因此,打印队列C在修复的优先次序上为第三(“3”)。
可以使用不同于图18A中所示出的方法的方法设置优先次序。例如,在图18B中,对打印队列A至C分配优先级,使得具有较高总值val的打印队列排名较高,该总值val通过将参数val1至val3的值乘以相应的系数而获得。作为示例,对参数val1至val3乘以的系数分别为“3”、“1.5”和“1”。对各参数乘以的系数不限于这个示例中的那些。用于降低修复的优先级的参数的系数可以是负值。打印队列A至C的值val分别为“5”、“4”和“4.5”,并且打印队列A到C在修复的优先次序上排名分别为第一(“1”)、第三(“3”)和第二(“2”)。
图18A和图18B中所示出的用于设置优先次序的方法是示例。替代地,是否留有打印作业或是否打印设置已改变可以是在确定优先次序时最重要的参数,或者可以仅使用打印机驱动程序类型以确定优先次序。
图12是示出图6中的S613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在S1201中,CPU 302生成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新端口408M+1。将参考图19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1201的处理。在生成端口408M+1之后,然后,在S1202中,CPU 302将端口408M+1设置为要被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参考的对象。因此,CPU 302可以使用打印队列4021与打印装置101通信并且使用打印队列4021将打印数据传送到打印装置101。在S1201中,如下面参考图19所描述的,不管与打印队列4021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相关联的端口4081的类型如何,都优先地生成WSD端口和主机名端口。因此,即使在修复完成之后改变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也可以尽可能地维持打印装置101可以使用打印队列4021执行打印的状态。
图19是示出图12中的S1201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在S1900中,CPU 302确定是否存在被选择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如果在S1900中确定不存在被选择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那么在S1914中,CPU 302启用修复失败标志。然后,图19中所示出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S1900中确定存在被选择为修复目标的打印队列,那么在S1901中,CPU 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是否有效。如果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有效(S1901中为是),那么在S1902中,CPU 302生成WSD端口408M+1。具体地,CPU 302使用WSD协议搜索打印装置101以生成针对打印装置101的打印队列和WSD端口408M+1
在WSD端口408M+1的生成完成之后,然后,在S1903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3的处理的细节上面已参考图15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进行描述,并且这里将不详细描述。
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4中为是),那么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够进行使用WSD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4中为否)或者如果打印装置101的WSD功能无效(S1901中为否),那么图19中所示出的处理前进到S1905。CPU 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是否有效(S1905)。如果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有效(S1905中为是),那么在S1906中,CPU 302使用打印装置101的LLMNR名称来生成主机名端口408M+1。具体地,CPU 302写入TCP/IP作为端口类型识别符,写入RAW作为协议,并且写入端口号9100。然后,CPU 302写入从打印装置101获取的主机名作为网络识别符。通过上述处理,生成使用LLMNR名称的主机名端口408M+1
在主机名端口408M+1的生成完成之后,然后,在S1907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7的处理的细节上面已参考图16进行描述,并且这里将不详细描述。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8中为是),那么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08中为否)或者如果打印装置101的LLMNR功能无效(S1905中为否),那么图19中所示出的处理前进到S1909。CPU 302确定在S603中获取的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是否有效(S1909)。如果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有效(S1909中为是),那么在S1910中,CPU 302使用打印装置101的DNS名称来生成主机名端口408M+1。具体地,CPU 302写入TCP/IP作为端口类型识别符,写入RAW作为协议,并且写入端口号9100。另外,CPU 302写入从打印装置101获取的DNS主机名和DNS域名作为网络识别符。通过上述处理,生成使用DNS名称的主机名端口408M+1
在主机名端口408M+1的生成完成之后,然后,在S1911中,CPU 302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11的处理的细节上面已参考图16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进行描述,并且这里将不详细描述。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12中为是),那么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够进行使用主机名端口408M+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1912中为否)或者如果打印装置101的DNS功能无效(S1909中为否),那么图19中所示出的处理前进到S1913。CPU 302使用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来生成固定IP地址端口408M+1(S1913)。具体地,CPU 302写入TCP/IP作为端口类型识别符,写入RAW作为协议,并且写入端口号9100。另外,CPU 302写入从打印装置101获取的IP地址作为网络识别符。通过上述处理,生成固定IP地址端口408M+1。即,信息处理装置104确定是否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该自动跟踪端口响应于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在端口生成之后被改变而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打印装置的通信。如果确定不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那么信息处理装置104生成固定端口作为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端口,该固定端口固定地使用从打印装置101获取的IP地址。
不是图19中所示出的处理中的所有步骤都需要被执行。例如,可以省略S1901至S1904的处理。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而非限制,WSD被用作用于检测连接到网络的装置的协议。可以使用具有与WSD的功能相似的功能的不同协议。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示例的方式而非限制,LLMNR和DNS被用作具有名称解析功能的协议。可以使用具有名称解析功能的不同协议。而且,在这个实施例中,要被生成的端口的类型被分配优先级,使得WSD端口和主机名端口依次排名。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其它次序。另外,要被生成的端口的类型可以是WSD端口或主机名端口。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示例,可以根据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的端口4081的端口类型来生成端口。
根据这个实施例,通过优先地使用能够名称解析的协议来设置端口设置信息。即,优先地设置自动跟踪端口,诸如WSD端口、LLMNR端口和DNS端口。作为结果,例如,即使打印装置的IP地址在图6中所示出的处理完成之后被改变,信息处理装置104也可以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来与打印装置通信。
通过上述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04的状态可以容易地改变为能够进行与在图7中所示出的处理中由用户选择的打印装置的通信的状态。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6中的S613中,CPU 302生成新端口408M+1作为要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的端口。在第二实施例中,如果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那么这个端口被设置在打印队列4021中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将参考图20中所示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应用501的处理的流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处理相似的处理将不详细描述。
图20是示出图6中的S613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在S2001中,CPU 302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端口408是否包括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将参考图21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详细描述S2001的处理。
如果确定存在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S2002中为是),那么CPU 302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所有端口重复地执行S2004的处理(S2003)。首先,在S2004中,CPU 302确定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408m是否是固定IP地址端口。如果端口408m不是固定IP地址端口,即,如果端口408m是WSD端口或主机名端口(S2004中为否),那么在S2005中,CPU 302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中设置端口408m的设置信息。此时,可以限制端口408m的端口类型,使得可以设置具有与在执行修复操作之前已在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的端口4081的类型相同的类型的端口。另一方面,如果端口408m是固定IP地址端口(S2004中为是),那么CPU 302将目标端口改变为下一个端口408m+1,并执行S2004的处理。将描述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中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所有端口是固定IP地址端口的情况。在S2006中,例如,CPU 302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已最先经受S2004的确定处理的端口的设置信息。此时,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任何端口可以被设置在打印队列4021中。
如果在S2001中确定不存在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S2002中为否),那么在S2007中,CPU 302生成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新端口408M+1。S2007的处理的细节上面已参考图19进行描述,并且这里将不详细描述。在生成端口408M+1之后,然后,在S2008中,CPU 302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中设置端口408M+1的设置信息。如上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04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使用不同于针对打印装置101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中的端口的任何其它现有端口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S2002)。如果确定能够进行使用任何其它现有端口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那么信息处理装置104将修复目标打印队列中的端口改变为现有端口(S2005)。现有端口有时被称为现有端口设置信息。如果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现有端口,那么能够通信的现有端口中的一个的设置信息被设置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以改变为能够进行使用打印队列4021与打印装置101的通信的状态。作为结果,CPU 302可以使用打印队列4021将打印数据传送到打印装置101。因此,即使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端口的数量已达到可以保持的端口的最大数量,也可以修复打印队列4021。如果作为S2003中的处理的重复的结果能够通信的所有端口是固定IP地址端口,那么可以不执行S2006中的端口参考信息4041的设置,而是可以执行S2007和S2008的处理。即,可以在端口参考信息4041中设置新生成的端口的设置信息。这允许WSD端口或主机名端口被优先地设置为在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的端口。因此,即使打印装置101的IP地址在修复完成之后被改变,信息处理装置104也可以尽可能地维持打印装置101可以使用打印队列4021执行打印的状态。
图21是示出图20中的S2001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首先,CPU 302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端口408重复地执行S2102的处理(S2101)。S2102的处理的细节上面已参考图14中所示出的流程图进行描述,并且将不详细描述。将描述对信息处理装置104中的所有端口408执行S2102的处理之后存在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的情况(S2103中为是)。在S2104中,CPU 302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具有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S2103中为否),那么在S2105中,CPU 302确定信息处理装置104不具有能够与打印装置101通信的端口。
利用上述处理,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作为要在修复目标打印队列4021中设置的端口的新端口408M+1的生成。因此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图6中的S612和S613中的修复目标是单个打印队列。然而,在取决于目的而分开地使用多个打印队列的使用环境中,用户可以希望修复多个打印队列。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修复目标是多个打印队列。
下文将参考图22A和图22B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示例UI画面。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处理相似的处理将不详细描述。
在这个实施例中,图22A中示出了在图6中的S612中由CPU 302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22A中,CPU 302以可选择的格式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在S608中检测到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列表。用户点击与要被修复的打印队列对应的行的左端的复选框,并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2201。此时,用户可以选择多个打印队列。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2201时,CPU 302识别多个选择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
在S608中检测到的所有选择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可以被修复。在这种情况下显示的示例UI画面在图22B中示出。如图22B中所示出的,CPU302以除可选择的格式以外的格式在显示单元312上显示在S608中检测到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的列表。在检测到按下“下一步”按钮2202时,CPU 302将图22B中所示出的画面中显示的所有打印队列识别为修复目标打印队列。
在选择了多个修复目标打印队列时,然后,在S613中,CPU 302对所有识别的修复目标打印队列执行修复处理。修复处理已参考第一或第二实施例进行描述,并且将不详细描述。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其也可以被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和/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而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单独的计算机或单独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设备、光盘(诸如紧凑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或蓝光盘(BD)TM)、闪速存储器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当然可以理解为以上仅通过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做出细细节的修改。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与打印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所述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在使用针对所述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生成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不同并且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生成是基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
改变单元,所述改变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
其中,响应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被改变,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在使用针对所述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确定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的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是否能够进行,
其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时,所述改变单元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而不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被配置为从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通用唯一识别符UUID识别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
搜索单元,所述搜索单元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MAC地址与识别的MAC地址之间找到匹配时使用所述UUID来搜索所述打印装置,
其中,当使用所述UUID找到所述打印装置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主机名与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主机名之间找到匹配时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主机名来获取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
其中,当在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IP地址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IP地址之间找到匹配时,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包括设备上Web服务WSD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包括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LLMNR端口或域名系统DNS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是否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所述自动跟踪端口是响应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被改变、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的端口,
其中,当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不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时,所述生成单元生成固定端口作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固定端口固定地使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被配置为响应于从用户输入执行打印的指令,使用端口设置信息已被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所述打印队列向所述打印装置传送打印数据。
9.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在使用针对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生成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不同并且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生成是基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信息;以及
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
其中,响应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被改变,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使用针对所述打印装置的打印队列中的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不能够进行时、确定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的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是否能够进行,
其中,当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时,将所述打印队列中的端口设置信息从所述第一端口设置信息改变为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而不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通用唯一识别符UUID识别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
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MAC地址与识别的MAC地址之间找到匹配时使用所述UUID来搜索所述打印装置,
其中,当使用所述UUID找到所述打印装置时,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主机名与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主机名之间找到匹配时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中设置的主机名来获取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
其中,当在获取的IP地址与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IP地址之间找到匹配时,确定使用所述另一个现有端口设置信息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能够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包括设备上Web服务WSD端口。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包括链路本地多播名称解析LLMNR端口或域名系统DNS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是否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所述自动跟踪端口是响应于所述打印装置的IP地址在生成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之后被改变、通过自动地使用改变后的IP地址使得能够进行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通信的端口,
其中,当确定不能够生成自动跟踪端口时,生成固定端口作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所述固定端口固定地使用从所述打印装置获取的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从用户输入执行打印的指令,使用端口设置信息已被改变为所述第二端口设置信息的所述打印队列向所述打印装置传送打印数据。
CN202010725390.4A 2019-07-26 2020-07-24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306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8245 2019-07-26
JP2019138245A JP7328049B2 (ja) 2019-07-26 2019-07-26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6430A true CN112306430A (zh) 2021-02-02
CN112306430B CN112306430B (zh) 2024-02-13

Family

ID=7178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5390.4A Active CN112306430B (zh) 2019-07-26 2020-07-24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6190B2 (zh)
EP (1) EP3770746A1 (zh)
JP (1) JP7328049B2 (zh)
CN (1) CN11230643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356A (zh) * 2010-01-15 2011-07-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707909A (zh) * 2011-02-17 2012-10-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控制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US20130003102A1 (en) * 2010-03-16 2013-01-03 Cameron Robert Edgar Configurable marking apparatus
KR20140130855A (ko) * 2013-05-02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린터와 네트워크로 연결된 컴퓨팅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5132973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復旧支援方法、復旧支援プログラム、復旧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復旧支援サーバー
JP2015132974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復旧支援方法、復旧支援プログラム、復旧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復旧支援サーバー
JP2017058712A (ja) * 2015-09-14 2017-03-23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329659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4747A (en) * 1995-06-06 1998-05-19 Apple Computer, Inc.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 printing systems
US8488143B2 (en) * 2002-08-07 2013-07-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rinter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es
JP3927949B2 (ja) 2003-12-10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負荷分散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343673B2 (ja) 2003-12-15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ポート設定自動変換方法、ポート設定自動変換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789512B2 (ja) 2005-06-06 2011-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386741B2 (ja) 2014-02-14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356A (zh) * 2010-01-15 2011-07-20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打印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30003102A1 (en) * 2010-03-16 2013-01-03 Cameron Robert Edgar Configurable marking apparatus
CN102707909A (zh) * 2011-02-17 2012-10-03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控制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KR20140130855A (ko) * 2013-05-02 2014-1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린터와 네트워크로 연결된 컴퓨팅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5132973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復旧支援方法、復旧支援プログラム、復旧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復旧支援サーバー
JP2015132974A (ja) * 2014-01-14 2015-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復旧支援方法、復旧支援プログラム、復旧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復旧支援サーバー
JP2017058712A (ja) * 2015-09-14 2017-03-23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80329659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orage medium,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0746A1 (en) 2021-01-27
US20210026580A1 (en) 2021-01-28
CN112306430B (zh) 2024-02-13
US11416190B2 (en) 2022-08-16
JP7328049B2 (ja) 2023-08-16
JP2021022167A (ja)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1496A1 (en) Automatic installation of drivers for network printers
US8970879B2 (en)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signating and executing printing via the internet
US9075627B2 (en) Server connected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lient, client, and method of remotely installing driver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23004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program
US8767226B2 (en) Print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958467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medium
US89477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o selectively acquire and transmit registered information
US8836962B2 (en) Universal device driver and device control program
US20110138081A1 (en) Network-connected apparatus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JP2013058189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17945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403085B2 (en) Data collection system, data collec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edge-functionalized device
US1152053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9262114B2 (en) Information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230643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方法
KR20200138061A (ko) 가상 디바이스, 오퍼레이팅 시스템, 가상 디바이스 서비스,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20200313973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JP737464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24009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8300244B2 (en) Automatic discovery of networked raster image processing engines
US8760703B2 (en) Job control system and job control method
JP201800583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US2016035004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131446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o generate a virtual device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JP2014013628A (ja) 遠隔管理装置、提案情報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