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6258A -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06258A
CN112306258A CN202011200632.4A CN202011200632A CN112306258A CN 112306258 A CN112306258 A CN 112306258A CN 202011200632 A CN202011200632 A CN 202011200632A CN 112306258 A CN112306258 A CN 112306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light
camera module
module
light e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06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沛德
马韶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06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06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06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06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04Detection arrangements using opto-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输入模组及连接件,所述输入模组包括多个输入按键;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连接件电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发光器,所述多个发光器与所述多个输入按键一一对应电连接;当任意一个所述输入按键处于触发状态时,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的输入按键对应的发光器发出光线;其中,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以使所述摄像模组获取所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本申请的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输入装置在与电子设备连接时会占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智能手机为例,由于智能手机的配置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可以实现对电脑部分办公功能的替代,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办公操作。然而,由于智能手机的全屏化设计,在智能手机上没有设置专门的键盘区域,这样在输入信息时有诸多不便,而手机外接键盘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对智能手机进行外接键盘时,键盘都是通过手机的USB接口或者耳机插孔与手机进行连接,这样不仅频繁的插拔容易对USB接口或者耳机插孔造成损伤,并且在手机外接键盘的情况下,无法同时使用耳机及或对手机进行充电,由此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至少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在与外接键盘连接时需要占据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输入装置,该输入装置包括:
输入模组,所述输入模组包括多个输入按键;
连接件,所述输入模组与所述连接件电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发光器,所述多个发光器与所述多个输入按键一一对应电连接;
当任意一个所述输入按键处于触发状态时,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的输入按键对应的发光器发出光线;其中,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以使所述摄像模组获取所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件连接;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发光器发出的光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输入方法,所述输入方法应用于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输入方法包括:
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摄像模组连接的状态下,启动所述摄像模组;
在所述输入按键处于触发状态下,所述输入模组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相对应的发光器,所述发光器发出光线;
所述摄像模组采集所述光线并根据所述光线识别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件内对应于每个输入按键均设置一个发光器,即发光器与输入按键一一对应,这样当在输入模组上触发输入按键以输入信息时,输入模组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触发的输入按键相对应的发光器,且所述发光器发出光线。这样,通过识别是哪个或哪些发光器发出了光线,即可进而识别对应的输入按键,最终识别通过输入模组输入的信息。即,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不同于传统的外接键盘,其是通过识别发光器的光线来识别对应的输入按键,以确认输入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与电子设备相连时无需使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中输入按键与发光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感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输入模组,1011-输入按键,102-连接件,1021-发光器,103-连接线,201-设备本体,202-第一电流放大器,203-模数转换单元,204-逻辑判断单元,205-控制单元,206-第一开关单元,207-第二电流放大器,208-第二开关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进一步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可应用于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该输入装置可以与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组连接后使用,可见,在连接时无需占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可用来对电子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特别是,针对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全屏化设计,在其上没有设置专门的键盘区域,这样在输入信息时有诸多不便,而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参见图1和图2所示,所述输入装置包括有输入模组101及连接件102,所述输入模组101包括多个输入按键1011;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电连接;所述连接件102包括多个发光器1021,所述多个发光器1021与所述多个输入按键(1011)一一对应电连接;当任意一个所述输入按键1011处于触发状态时,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的输入按键1011对应的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其中,所述连接件102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以使所述摄像模组获取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的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的外部结构较为简单,无复杂的装配关系。对于所述输入模组101上的多个输入按键1011而言,其中的每个输入按键1011都在连接件102上对应一个发光器1021,即输入按键1011与发光器1021为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当在输入模组101上触发输入按键1011以输入信息时,输入模组101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触发的输入按键1011相对应的发光器1021,且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这样,通过识别是哪个或哪些发光器1021发出了光线,即可进而识别对应的输入按键1011,最终识别通过输入模组101输入的信息。例如,触发按键A时,与按键A对应的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触发按键B时,与按键B对应的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其是通过在连接件102内设置多个发光器1021,且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对应一个发光器1021,通过识别发光器1021发出的光线,即可进而识别对应的输入按键1011,最终识别通过输入模组101输入的信息。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不同于传统的外接键盘,从原理上看,其是通过识别发光器1021的光线来确认输入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在与电子设备相连进行使用时,无需占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而是直接与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组相连。即在使用该输入装置的同时,可为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使用耳机等功能。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发光器1021的数量与所述输入按键1011的数量相同。
通常标准键盘上一般具有101个输入按键,这样在连接件102上设置101个发光器1021即可实现输入按键1011与发光器1021的一一对应。当然,可选地,发光器1021的数量还可以大于输入按键1011的数量,这样多余出的发光器1021作为冗余发光器,当某个或某些发光器1021出现故障时,多余出的发光器1021可以对出现故障的发光器1021进行替补。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确保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对应有一个发光器1021,发光器1021的数量至少要与输入按键1011的数量相等,即发光器1021的数量不能小于输入按键1011的数量。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发光器1021在所述连接件102上的排布与所述输入按键1011在所述输入模组101上的排布一致。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发光器1021在连接件102上的排布呈现出一个微缩键盘的形式,即发光器1021在连接件102上的排布与输入按键1011在输入模组101上的排布完全一致。这样的设置便于将发光器1021与输入按键1011进行一一对应的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光器1021在连接件102上的排布与输入按键1011在输入模组101上的排布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确保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对应电连接一个发光器1021即可。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输入模组101为软体键盘。
软体键盘的材质例如可以为橡胶材料或者硅胶材料等,其具有质软的特点。而且,软体键盘可以弯折且质量较轻,便于随身携带。本申请中对于软体键盘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制。当然,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组101并不限于上述的软体键盘,还可以是普通的硬质键盘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类型键盘,只要能实现信息的输入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通过连接线103电连接。所述连接线103例如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作,使其可以进行弯折,便于缩小体积,以便于收纳。
其中,所述连接线103例如为电源线。这样,在采用所述连接线103将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连接时,可以实现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的电性导通。
此外,在所述连接线103上可以设置绑带。这样,当将所述连接线103弯折起来之后,可以利用绑带将其缠绕固定起来,以防止所述连接线103在不使用的时候散乱,该设计更加便于所述连接线103的收纳和随着携带。
进一步可选地,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通过一根连接线103与一个发光器1021对应电连接。还可以是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通过一根子连接线对应电连接一个发光器1021,所有子连接线组成所述的连接线103。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与如上所述的连接件102连接;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的光线。可以理解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与如上所述的输入装置中的连接件102连接。
其中,图3中示出的是输入装置的连接件102已经与摄像模组连接,连接件102覆盖在摄像模组上;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201,所述摄像模组设置在设备本体201上;所述传感器例如可以为光学传感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带有摄像模组的电子产品,本申请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装置的连接件102可以与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连接,以实现输入装置与摄像模组之间的装配,当输入装置与摄像模组连接完毕后,即可使用输入装置输入信息。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输入装置的连接件102与所述设备本体201上的摄像模组之间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二者拆分和组装都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无需对设备本体201和连接件102在结构上做较大的改动,不会增加生产难度。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102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线103与所述输入模组101连接,在所述连接件10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吸附件,在所述设备本体201上位于摄像模组的外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吸附件。当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摄像模组201接触时,所述第一吸附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可磁性相吸,以使所述连接件102扣合在所述摄像模组上,从而实现输入装置与设备本体201的装配。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所述输入装置上的连接件102与所述设备本体201上的摄像模组连接起来,并不限于上述磁吸的方式。例如,可以在所述连接件102上设置卡接部,在所述设备本体201上的摄像模组周围设置相配合的卡接槽,可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所述连接件102与摄像模组的连接。这种方式也便于拆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输入装置与设备本体201上摄像模组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见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实感像素电路,所述实感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放大器202、模数转换单元203、逻辑判断单元204、控制单元205及第一开关单元206;
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与所述控制单元205之间,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第二端为所述实感像素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参见图4示出的电路图,PD1(即,光电二极管)采集到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放大之后进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由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将放大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被继续输送至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当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判断该数字信号超过预设的一个阈值范围时,则由所述控制单元205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打开开关,并由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第二端输出模拟信号。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参见图4所示,所述实感像素电路,除了包括上述的第一电流放大202器、模数转换单元203、逻辑判断单元204、控制单元205及第一开关单元206之外,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实感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流放大器207及第二开关单元208;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5之间,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20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第二端为所述实感像素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实际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207和第二开关单元208形成了另一条电路结构,而该条电路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所述控制单元205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组成206的电路结构结合主要为了实现相位对焦功能。在应用中,可以仅使用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所述控制单元205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组成的电路即可。
所述第一电路放大器中的PD1(即,光电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中的PD2(即,光电二极管)为CMOS管。
现有的相关技术中,在对电子设备外接键盘时,外接的键盘都是通过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的,使得数据接口等使用较为频繁,而频繁的插拔容易对数据接口或者耳机插孔造成损伤。并且在电子设备外接键盘的情况下,无法同时使用耳机或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等操作,由此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输入信息的时候,可以借助输入装置实现信息的输入。而在连接该输入装置时,其不同于传统的外接键盘的连接方式,具体是将输入装置上的连接件102与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组相连。在该连接方式下,可以不占用电子设备上的数据接口和耳机插孔。这样,可以实现在使用外接输入装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接口为电子设备充电、传输信息或者听音乐等功能。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为电子设备外接输入装置提供的一种新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所述输入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输入方法包括:
步骤1、在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摄像模组连接的状态下,启动所述摄像模组;
在使用输入装置之前,首先要将所述输入装置与设备本体201上的摄像模组进行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摄像模组之间例如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简单,且将二者拆分和组装都比较简单。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例如卡接。
此外,所述输入装置要想实现输入信息功能,还要保证与其相连的摄像模组处于开启状态,以便于实现输入装置的正常使用。
步骤2、在所述输入按键1011处于触发状态下,所述输入模组101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1011相对应的发光器1021,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
经过步骤1,将所述输入装置与设备本体201上的摄像模组连接在一起后,就可以根据输入需要由用户操作输入模组101。具体为,用户触发输入模组101上的输入按键1011以输入信息,此时,所述输入模组101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触发的输入按键1011相对应的发光器1021,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
步骤3、所述摄像模组采集所述光线并根据所述光线识别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1011。
由于在所述输入装置的连接件102内对应于每个输入按键1011均设置有一个发光器1021,发光器1021与输入按键1011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摄像模组采集并识别到光线后,根据光线的发出位置而判断出具体发出该光线的发光器1021,然后再根据发光器1021识别与该发光器1021所对应的输入按键1011,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或者哪些输入按键1011处于触发状态。
所述输入方法在步骤2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1’、用户触发任意一个所述输入按键1011,电子设备输出显示所检测到的输入按键1011,如果用户触发的输入按键1011与电子设备输出显示的输入按键1011一致,则用户进行确认;如果用户触发的输入按键1011与电子设备输出显示的输入按键1011不一致,则对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摄像模组重新进行连接。
步骤1’是一个校准环节,经过该校准环节,确保连接件102与摄像模组连接准确,输入按键1011与发光器1021能够一一对应上,以避免出现输入按键1011与发光器1021对应错误的情况发生。例如避免出现触发按键A时,与按键A对应的发光器1021没有发出光线,而与按键B对应的发光器1021发出了光线。该校准环节可以反复进行多次,例如至少3次,以确保校准的正确性。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组内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采集所述输入装置内发光器1021所产生的光线,并且可以根据采集到的光线来识别输入模组101上对应的输入按键101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摄像模组内的传感器为具有实感像素电路的传感器,这样可以更精确、更快速的识别发光器1021所产生的光线,这有助于提高输入装置输入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模组(101),所述输入模组(101)包括多个输入按键(1011);
连接件(102),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电连接;所述连接件(102)包括多个发光器(1021),所述多个发光器(1021)与所述多个输入按键(1011)一一对应电连接;
当任意一个所述输入按键(1011)处于触发状态时,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的输入按键(1011)对应的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其中,所述连接件(102)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以使所述摄像模组获取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1021)的数量与所述输入按键(1011)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1021)在所述连接件(102)上的排布与所述输入按键(1011)在所述输入模组(101)上的排布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组(101)为软体键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组(101)与所述连接件(102)通过连接线(10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103)为电源线,所述电源线采用柔性材质。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102)连接;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实感像素电路,所述实感像素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放大器(202)、模数转换单元(203)、逻辑判断单元(204)、控制单元(205)及第一开关单元(206);
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单元(203)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判断单元(204)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与所述控制单元(205)之间,所述第一电流放大器(20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06)的第二端为所述实感像素电路的第一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感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流放大器(207)及第二开关单元(208);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207)与所述控制单元(205)之间,所述第二电流放大器(20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0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208)的第二端为所述实感像素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10.一种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输入方法包括:
在所述连接件(102)与所述摄像模组连接的状态下,启动所述摄像模组;
在所述输入按键(1011)处于触发状态下,所述输入模组(101)输出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递给与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1011)相对应的发光器(1021),所述发光器(1021)发出光线;
所述摄像模组采集所述光线并根据所述光线识别所述处于触发状态下的输入按键(1011)。
CN202011200632.4A 2020-10-30 2020-10-30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Pending CN112306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0632.4A CN112306258A (zh) 2020-10-30 2020-10-30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0632.4A CN112306258A (zh) 2020-10-30 2020-10-30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06258A true CN112306258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333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0632.4A Pending CN112306258A (zh) 2020-10-30 2020-10-30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0625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19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202512513U (zh) * 2012-03-02 2012-10-3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399650A (zh) * 2013-08-14 2013-11-20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指向设备及其与目标设备间的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199A (zh) * 2009-04-13 2010-10-1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键盘装置
CN202512513U (zh) * 2012-03-02 2012-10-3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输入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3399650A (zh) * 2013-08-14 2013-11-20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指向设备及其与目标设备间的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0730B1 (ko) 이어폰 접속 검출 시스템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US10863278B2 (en) Bluetooth headset combined with antenna and touch sensor
CN1487766B (zh) 输入设备和移动终端
US9374642B2 (en) Multipurpose connector for multiplexing headset interface into high-definition video and audio interface, an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EP2338286B1 (en) Accessory controll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30027350A1 (en) Stylus and touch input system
US20040198442A1 (en) Multiple functions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mobile phone
CN101866766A (zh) 便携式终端
CN210093461U (zh) 一种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107230861A (zh) 一种端子模组、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CN108062218B (zh) 一种声卡装置
CN112306258A (zh)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TWI743868B (zh) 支撐座
CN110190641B (zh) 充电控制电路、终端设备及数据线
CN108955758A (zh)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306259B (zh) 输入装置、输入系统及输入方法
CN116156373B (zh) 耳机
CN112286373A (zh) 输入装置、电子设备及输入方法
CN209913088U (zh) 连接器、移动终端及音频设备
CN111093134B (zh) 耳机控制装置、耳机控制方法以及耳机
KR20220146618A (ko) 전자기기
CN109218922B (zh) 输出音频信号的控制方法、终端及音频信号输出装置
CN110021981A (zh) 充电器及终端
CN213276953U (zh) 双向语音控制电路及遥控器
CN209913193U (zh) 连接器、移动终端及音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