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1043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1043A
CN112291043A CN202011174417.1A CN202011174417A CN112291043A CN 112291043 A CN112291043 A CN 112291043A CN 202011174417 A CN202011174417 A CN 202011174417A CN 112291043 A CN112291043 A CN 112291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ch
data transmission
pdcchs
transceiving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44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1043B (zh
Inventor
李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44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1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1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1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1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若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从而能够在不增加盲检次数和时延的情况下,提高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是5G三大应用场景中的高可靠低时延业务。针对URLLC,3GPP在Rel16中要求URLLC业务的可靠性达到99.9999%,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也要满足这一要求。但是,根据目前的URLLC仿真结果显示目前的PDCCH设计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因此需要对PDCCH信道进行增强。
目前提出的PDCCH增强方案是基于时域上重复传输的方案,主要包括方案1和方案2。其中,方案1通过将重复的多个PDCCH进行软合并来增大解码成功率,但PDCCH软合并会增加终端盲检PDCCH的次数,而且在所有PDCCH重复传输完后才开始传输PDSCH,增加时延。方案2每重复一个PDCCH单独调度一个PDSCH,虽然不会增加终端盲检次数和时延,但重复的PDCCH的信道具有相关性,在信道条件差的情况下,重复传输的可靠性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增加盲检次数和时延的情况下,提高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
若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具体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
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PDCCH指示的PDSCH频域资源位置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以及,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排序单元,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以及,
检测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取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消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且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保证PDCCH的重复传输,且不增加盲检次数,若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立即根据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PDSCH,保证不增加时延,同时多个PDCCH是来自不相关信道的重复传输,提高PDCCH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PDCCH重复传输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多个收发节点的数据发送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若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01.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节点可以为TRP(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发送接收节点),一个收发节点可以相当于一个基站,多个收发节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每个收发节点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如图2所示,多个收发节点包括两个收发节点,即TRP0和TRP1,且TRP0和TRP1分别与移动终端UE建立通信连接。
每个收发节点发送一个PDCCH信息,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多个PDCCH信息,每个PDCCH信息调度一个PDSCH,且多个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相同,即多个收发节点发送的传输块(TB)相同,为多个PDCCH信息在时域的重复传输提供基础。如图2所示,TRP0和TRP1向移动终端UE传输相同的数据块TB0。
PDCCH信息在时域上的重复传输可以通过减少PDCCH信息阻塞率来提高URLLC的性能。PDCCH信息在时域上的重复传输可以不采用高聚合等级,而是将高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拆分为多个低聚合等级的搜索空间,并分别在不同符号的不同频域位置发送PDCCH信息。例如,对于TRP0和TRP1发送的PDCCH信息,将聚合等级为16的搜索空间拆分为两个聚合等级为8的搜索空间,并分别在两个符号的不同频域位置发送。
由于收发节点未将PDCCH资源未分配给移动终端,因此移动终端需对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多个收发节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发送PDCCH,相应地,移动终端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多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
具体地,所述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
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收发节点在每次PDCCH信息的重复传输中的时间顺序可以相同,例如,如图3所示,两个收发节点TRP0和TRP1,每个PDCCH调度一个PDSCH信息,在一次PDCCH信息的重复传输中,TRP0先发送PDCCH信息,TRP1再发送PDCCH信息,相应地,移动终端先对TRP0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再对TRP1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
102.若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按照时间顺序,先对一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盲检不成功,即移动终端对该PDCCH信息的解码不成功,则移动终端继续对下一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盲检成功,即移动终端对该PDCCH信息的解码成功,则获取该PDCCH信息指示的PDSCH资源,根据PDSCH资源,获取该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即获取该PDCCH信息对应的收发节点发送的传输块。本实施例在任一PDCCH信息盲检成功后,可以立即对该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进行解码,以避免时延增加。
重复传输的PDCCH信息指示的PDSCH资源不同,即频域资源位置和时域资源位置均不同。如图4所示,在收发节点侧,先将传输块进行编码,得到码字,再将码字进行层映射,例如映射到层0和层1,分别在层0和层1中进行频域资源分配和时域资源分配。层0中分配的频域资源占分配给移动终端的频域资源的一半,层1中分配的频域资源占分配给移动终端的频域资源的另一半。层0中分配的频域资源和时域资源即构成TRP0发送的PDCCH信息所指示的PDSCH资源,层1中分配的频域资源和时域资源即构成TRP1发送的PDCCH信息所指示的PDSCH资源。
由于多个收发节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所经历的信道条件不同,使得多个收发节点的信道在无线环境下的相关可能性大大降低,一个信道条件变成不影响其他信道条件,即多个PDCCH信息是来自不相关信道的重复,从而可以提高PDCCH信息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由于移动终端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多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因此在对第一PDCCH信息进行盲检时,还未对第二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对第一PDCCH信息的盲检成功,则可以成功解码相应的PDSCH信息,因此取消对第二PDCCH信息的盲检。
进一步地,在所述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在对第一PDCCH信息盲检成功后,会快速反馈ACK(即确认反馈信息)给第一收发节点,同时,移动终端会向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ACK,第二收发节点在接收确认反馈信息ACK时还未发送第二PDCCH信息,因此第二收发节点可以取消对第二PDCCH信息的发送,从而使移动终端取消对第二PDCCH信息的盲检,以减少需要的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单元)个数。
例如,移动终端先对TRP0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盲检成功,则对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进行解码,获取TRP0发送的PDSCH信息,并向TRP0和TRP1反馈ACK,使TRP1根据ACK取消对其PDCCH信息的发送;若盲检不成功,则继续对TRP1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
参见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201、按照时间顺序,对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
202、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每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
203、若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204、若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第二收发节点为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且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保证PDCCH的重复传输,且不增加盲检次数,若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立即根据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PDSCH,保证不增加时延,同时多个PDCCH是来自不相关信道的重复传输,提高PDCCH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本实施例将从数据传输装置的角度进一步进行描述,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集成移动终端中。
请参阅图6,图6具体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检测模块501和数据传输模块502。
(1)检测模块501
检测模块501,用于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节点可以为TRP(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发送接收节点),一个收发节点可以相当于一个基站,多个收发节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每个收发节点建立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
每个收发节点发送一个PDCCH信息,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多个PDCCH信息,每个PDCCH信息调度一个PDSCH信息,且多个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相同,即多个收发节点发送的传输块(TB)相同,为多个PDCCH信息在时域的重复传输提供基础。
(2)数据传输模块502
数据传输模块502,用于在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按照时间顺序,先对一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盲检不成功,即移动终端对该PDCCH信息的解码不成功,则移动终端继续对下一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信息进行盲检;若盲检成功,即移动终端对该PDCCH信息的解码成功,则获取该PDCCH信息指示的PDSCH资源,根据PDSCH资源,获取该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即获取该PDCCH信息对应的收发节点发送的传输块。本实施例在任一PDCCH信息盲检成功后,可以立即对该PDCCH信息调度的PDSCH信息进行解码,以避免时延增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模块501具体包括:
排序单元511,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以及,
检测单元512,用于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取消模块503,用于在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消模块503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能够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且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保证PDCCH的重复传输,且不增加盲检次数,若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立即根据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PDSCH,保证不增加时延,同时多个PDCCH是来自不相关信道的重复传输,提高PDCCH重复传输的可靠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8所示,移动终端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其中,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电性连接。
处理器401是移动终端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检测模块501和数据传输模块502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应用程序。电子终端800中的处理器801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中的检测模块501和数据传输模块502,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当检测模块501被处理器801执行时,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当数据传输模块502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在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RF电路3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20、输入单元330、显示单元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传声器362、传输模块3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31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RF电路31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蜂窝通信射频收发器、毫米波射频收发器、WIFI/BT收发器、GPS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RF电路31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上述实施例中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移动终端的控制功能。存储器320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38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3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单元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330可包括触敏表面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332。触敏表面3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331上或在触敏表面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380,并能接收处理器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331。除了触敏表面331,输入单元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3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340可包括显示面板3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3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331可覆盖显示面板341,当触敏表面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敏表面331与显示面板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331与显示面板3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移动终端3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3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移动终端3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和传声器362,传声器3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380处理后,经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移动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3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移动终端300的通信。
移动终端300通过传输模块370(例如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9示出了传输模块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3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380是移动终端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380中。
移动终端3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390(比如电池),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3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如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移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320,图6所示的检测模块501和数据传输模块502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320中的应用程序。移动终端300中的处理器380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中的检测模块501和数据传输模块502,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当检测模块501被处理器380执行时,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当数据传输模块502被处理器380执行时,在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该,虽然本申请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
若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具体包括:
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
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则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DCCH指示的PDSCH频域资源位置不同。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依次对多个收发节点对应发送的多个PDCCH进行盲检;所述多个PDCCH调度的PDSCH相同;以及,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PDCCH中的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根据所述第一PDCCH指示的PDSCH资源,获取所述第一PDCCH对应的第一收发节点发送的PDSC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包括:
排序单元,用于按照时间顺序,对所述多个收发节点进行排序;以及,
检测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排序,依次对每个收发节点发送的PDCCH进行盲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取消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PDCCH盲检成功时,取消对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的第二PDCCH的盲检,所述第二收发节点为所述多个收发节点中位于所述第一收发节点之后的收发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消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收发节点和所述第二收发节点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使所述第二收发节点根据所述确认反馈信息取消所述第二PDCCH的发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1174417.1A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91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4417.1A CN112291043B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4417.1A CN112291043B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043A true CN112291043A (zh) 2021-01-29
CN112291043B CN112291043B (zh) 2022-09-02

Family

ID=7437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4417.1A Active CN112291043B (zh) 2020-10-28 2020-10-28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104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416A (zh) * 2011-05-03 2011-08-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547317A (zh) * 2016-06-27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化宽带接入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84295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基站或终端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83102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dci的方法、配置pdcch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855405A (zh) * 2018-08-20 2020-02-2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带系统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416A (zh) * 2011-05-03 2011-08-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7547317A (zh) * 2016-06-27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化宽带接入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9842950A (zh) * 2017-11-28 2019-06-0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基站或终端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831020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dci的方法、配置pdcch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855405A (zh) * 2018-08-20 2020-02-28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带系统的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1043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2663B (zh) 一种反馈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952155A1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932825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和终端
CN111835489B (zh) 一种传输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800867B (zh) 半持续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反馈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584509B (zh) 旁链路资源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10769516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890943B (zh) 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KR20230007498A (ko) 정보 송신 방법, 자원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CN110943816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880762A (zh) 混合自动重传反馈的控制方法、基站及装置
CN111030782B (zh) 一种反馈应答信息的总比特数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787769A (zh) 确定nfi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00794A (zh) 解调参考信号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1836376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736327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802766B (zh) 一种双连接下软缓存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615197A (zh) 资源调整方法及设备
CN111262668A (z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
CN111800864B (zh)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8082031A1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130706B (zh)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2654093A (zh) 一种信息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556217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9104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