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0146A - 蓄电模块 - Google Patents

蓄电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0146A
CN112290146A CN202010600893.9A CN202010600893A CN112290146A CN 112290146 A CN112290146 A CN 112290146A CN 202010600893 A CN202010600893 A CN 202010600893A CN 112290146 A CN112290146 A CN 112290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ell
electric storage
cooling medium
cooling
cool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08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樱井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90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1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蓄电单体的蓄电模块。蓄电模块(1)具备:蓄电单体收纳体(2);多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它们配置于蓄电单体收纳体内,且具有平行的壁面(23a、26a),并在平行的壁面的排列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列;蓄电单体(3),其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并通过在层压膜内封入电池要素而成;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其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之间;以及冷却构件(5),其收纳于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内,且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冷却介质流路(5b),冷却构件通过在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与将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和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分开的对置配置的两张分隔板(26、26)相接配置。

Description

蓄电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模块。
本申请基于2019年7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128291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蓄电模块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机动车等。蓄电模块通过层叠多个蓄电单体而构成。蓄电单体包含由正极及负极构成的电池要素。作为蓄电单体,具有在金属制的单体罐的内部收容电池要素而得到的蓄电单体、以及在树脂制的层压膜内封入电池要素而得到的蓄电单体。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一种电池组模块,其在电池要素的至少一面配置向电池要素的层叠方向赋予弹力的弹性体,并通过由电池要素和弹性体被层压膜真空包装而得的层压二次电池并联连接、串联连接或串并联连接而成。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34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的蓄电模块中,要求冷却蓄电单体来使蓄电模块的性能提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蓄电单体的蓄电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方案。
(1)一种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
蓄电单体收纳体;
多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它们配置于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内,且具有平行的壁面,并在所述平行的壁面的排列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列;
蓄电单体,其收纳于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并通过在层压膜内封入电池要素而成;
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其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之间;以及
冷却构件,其收纳于所述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内,且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冷却介质流路,
所述冷却构件通过在所述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与将所述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和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分开的对置配置的两张分隔板相接配置。
(2)在(1)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通过在所述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所述冷却介质,从而所述分隔板弹性变形,并被向所述蓄电单体按压。
(3)在(1)或(2)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分隔板由金属材料构成。
(4)在(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在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的壁面的延伸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的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一方,配置所述蓄电单体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
在从未配置所述正极端子及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面露出的所述冷却构件的缘部,设置有向所述冷却介质流路注入所述冷却介质的注入口和将通过了所述冷却介质流路的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的排出口。
(5)在(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在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收纳多个所述蓄电单体,在相邻的蓄电单体之间配置有片状的弹性构件。
(6)在(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分隔板的厚度比将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的内部与外部划分的外壁的厚度薄。
(7)在(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中,
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是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击造型或挤压成形而得到的一体成形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蓄电模块具备: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其配置于收纳有蓄电单体的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之间;以及冷却构件,其收纳于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内,且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冷却介质流路,冷却构件通过在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与将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和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分开的对置配置的两张分隔板相接配置。因此,在本发明的蓄电模块中,能够利用在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经由两张分隔板效率良好地冷却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的蓄电单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沿着A-A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3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的冷却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收纳蓄电单体及弹性构件,并且在冷却构件收纳空间收纳冷却构件的情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蓄电模块
2 蓄电单体收纳体
3 蓄电单体
3a 正极端子
3b 负极端子
4 弹性构件
5 冷却构件
5a 缘部
5b 冷却介质流路
5c 注入口
5d 排出口
21 顶板
22 底板
23 侧板
23a、26a 壁面
24 开口部
27 蓄电单体收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蓄电模块。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方便起见,有时将作为特征的部分放大示出,以便易于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因此,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有时与实际不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的材质、尺寸等是一例。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仅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在不变更本发明的要件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来实施。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沿着A-A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图3是仅示出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的冷却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蓄电模块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收纳蓄电单体及弹性构件,并且在冷却构件收纳空间收纳冷却构件的情形的图。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蓄电模块1具有蓄电单体收纳体2,配置于蓄电单体收纳体2内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内的蓄电单体3及弹性构件4,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之间的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以及收纳于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内的冷却构件5。
在图1、图2、图4中所示的方向中,D1方向表示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长度方向。D2方向表示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宽度方向。D3方向表示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高度方向。D3方向所示的方向是沿着重力方向的上方。
蓄电单体收纳体2是方筒状,且具有在D2方向上长的矩形形状的顶板21及底板22,配置于D1方向的两端并将顶板21及底板22连结的侧板23、23,以及在D2方向的两端面开口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24、24。
侧板23一体地具有沿着D1方向在宽度方向的全长的范围伸出的板状的凸缘部25。凸缘部25与顶板21及底板22平行配置。
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设置有对置配置的两张分隔板26、26。如图4所示,各分隔板26在顶板21的内侧的壁面21a和底板22的内侧的壁面22a的范围一体地设置。两张分隔板26、26的壁面26a、26a互相平行。另外,分隔板26、26的壁面26a、26a与侧板23的内侧的壁面23a互相平行。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由两张分隔板26将蓄电单体收纳体2内分为两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以及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之间的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换言之,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在相邻的两张分隔板26、26之间隔成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在侧板23的壁面23a与平行的分隔板26、26的壁面26a、26a之间分别隔成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两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沿着分隔板26的壁面26a及侧板23的壁面23a的排列方向(D1方向),呈直线状排列。各分隔板26、26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D2方向的全长的范围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优选的是,两张分隔板26、26由金属材料构成。在两张分隔板26、26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两张分隔板26、26的传热效率良好。因此,通过冷却构件5的两面分别与两张分隔板26、26相接配置,从而分隔板26、26的整个面被均匀地冷却,能够经由分隔板26对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均匀且效率良好地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优选的是,如图2及图4所示,两张分隔板26、26的厚度比将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外壁(即,顶板21、底板22、侧板23)的厚度薄。在两张分隔板26、26的厚度比将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划分的外壁的厚度薄的情况下,能够在确保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强度的同时将两张分隔板26、26的厚度减薄成能够通过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的弹性变形而弹性变形的程度。
优选的是,各分隔板26通过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参照图2及图3)中流动冷却介质而弹性变形,并被向在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的蓄电单体3按压。
在该情况下,当通过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冷却介质流路5b弹性变形并膨胀时,如图2所示,在冷却介质流路5b的膨胀力的作用下,冷却构件5的两面分别与两张分隔板26、26相接配置。之后,当通过冷却介质流动从而冷却介质流路5b进一步膨胀时,与冷却构件5相接配置的两张分隔板26、26弹性变形而朝向侧板23的壁面23a膨胀。由此,两张分隔板26、26分别大致均匀地被向在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的最靠近分隔板26的蓄电单体3按压。其结果是,在冷却构件5的作用下,能够更有效地冷却蓄电单体3。
优选的是,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顶板21、底板22、侧板23、凸缘部25及分隔板26全部由铝、铝合金等传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形成。蓄电单体收纳体2沿着D2方向为同一形状,因此能够设为沿着该D2方向进行冲击造型或挤压成形而得到的一体成形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单体收纳体2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一体成形件的情况下,传热性能良好,因此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壁面23a、26a的温度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外侧面的温度均匀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单体收纳体2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一体成形件的情况下,强度良好。另外,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为一体成形件的情况下,不需要组装分别形成的各部件,因此能够削减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部件个数,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蓄电单体)
如图1及图2所示,蓄电单体3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蓄电单体3。因此,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内,总计8个蓄电单体3分散收纳于两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
蓄电单体3在内部收容具有正极板及负极板的电池要素(未图示)。如图4所示,蓄电单体3在D1方向上扁平。蓄电单体3呈具有比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的高度稍低的高度并且具有比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的宽度稍宽的宽度的横长矩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蓄电单体3的宽度方向(D2方向)的一端,突出设置有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正极端子3a与电池要素的正极板电连接。另外,负极端子3b与电池要素的负极板电连接。如图1所示,各蓄电单体3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在蓄电单体3的高度方向上排列配置。
作为蓄电单体3,使用具有在由层压膜构成的外装体内封入电池要素而成的层压封装体形状的蓄电单体。
作为层压膜,优选使用金属箔和树脂膜粘接而成的金属箔复合层压膜。作为金属箔复合层压膜,可以使用公知的金属箔复合层压膜。例如,作为金属箔,可以使用由铝、铝合金、不锈钢、镍合金等金属构成的金属箔。作为树脂膜,可以使用由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构成的树脂膜。
作为蓄电单体3,可以使用电解液连同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要素一起在外装体内收容而成的蓄电单体,也可以使用在外装体内收容了由不具有电解液的全固态电池构成的电池要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开口部24、24在平行的壁面23a、26a的延伸方向(D2方向)上开口。而且,蓄电单体3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配置于具有开口部24、24的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一方(参照图1及图4)。各蓄电单体3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从开口部24向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外侧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蓄电单体3、3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的方向配置为在蓄电单体3、3的高度方向上相反。因此,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侧面的开口部24突出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沿着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D3方向交替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蓄电单体收纳体2内的全部蓄电单体3既可以串联连接,也可以并联连接。
(弹性构件)
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蓄电模块1中,如图1及图4所示,在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内连同多个蓄电单体3(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一起,各收纳一张片状的弹性构件4。优选的是,弹性构件4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3、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4以将收纳于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4个蓄电单体3各分隔为两个的方式配置于中央的两个蓄电单体3、3之间。
弹性构件4与蓄电单体3同样,形成为矩形的片状。弹性构件4呈具有比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的高度稍低的高度并且具有比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的宽度稍宽的宽度的横长矩形形状(参照图4)。
弹性构件4能够弹性变形,包括弹性体或具有膨胀性的构造体。
作为使用于弹性构件4的弹性体,例如可以使用由橡胶、树脂等构成的发泡体。发泡体通过适当设定发泡倍率,能够容易地调整对蓄电单体3的按压力及蓄电单体3的膨胀力的吸收情况。另外,通过将发泡体用作弹性构件4,也能够实现蓄电模块1的进一步轻量化、低成本化。
作为使用于弹性构件4的具有溶胀性的构造体,例如优选使用通过含浸溶胀性树脂、树脂纤维集合体等的液体而溶胀的构造体。
作为具体的溶胀性树脂,例示PVDF(聚偏氟乙烯)、硅酮树脂等树脂。
作为具体的树脂纤维集合体,例示由聚烯烃系树脂纤维和/或酚醛树脂纤维等构成的无纺布的层叠体。作为聚烯烃系树脂纤维,可以使用聚丙烯纤维等。在将酚醛树脂纤维用作树脂纤维集合体的情况下,弹性构件4的耐热性优异,因此优选。
通过含浸液体而溶胀的构造体,通过适当调整溶胀性树脂的种类,形成树脂纤维集合体的纤维的密度、种类、直径、长度、形状等,能够容易地调整对蓄电单体3的按压力及蓄电单体3的膨胀力的吸收情况。另外,在将通过含浸液体而溶胀的构造体用作弹性构件4的情况下,也是与发泡体同样,能够实现蓄电模块1的进一步轻量化、低成本化。
弹性构件4也可以具有弹性体或构造体和收容袋,其中,该构造体具有膨胀性,该收容袋收容弹性体或具有膨胀性的构造体。作为收容袋,使用通过具有弹性体或具有膨胀性的构造体的形状变化而变形的收容袋。
在将在收容袋中收容有通过含浸液体而溶胀的构造体用作弹性构件4的情况下,通过在收容袋内使构造体含浸液体,从而不需要在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使构造体含浸液体,是优选的。
优选的是,收容袋由金属箔和树脂膜粘接而成的金属箔复合层压膜形成。作为金属箔复合层压膜,可以使用公知的金属箔复合层压膜。例如,作为金属箔,可以使用由铝、铝合金、不锈钢、镍合金等金属构成的金属箔。作为树脂膜,可以使用由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构成的树脂膜。
在收容袋由金属箔复合层压膜形成的情况下,可以将弹性构件4用作绝缘体。另外,弹性构件4的导热性良好,是优选的。
在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蓄电单体3因充放电而膨胀了的情况下,弹性构件4在蓄电单体3的膨胀力的作用下被压缩。由此,弹性构件4降低蓄电单体3在膨胀时的向各分隔板26的壁面26a及侧板23的壁面23a的负荷,降低由蓄电单体3膨胀引起的向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负荷。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4被压缩,从而由蓄电单体3的膨胀引起的向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按压载荷被消除,因此能够将分隔板26的壁面26a及侧板23的壁面23a的强度设定得小,能够实现蓄电模块1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冷却构件)
如图1、图2、图4所示,冷却构件5在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内收纳有一张。冷却构件5与蓄电单体3同样,形成为矩形的片状。冷却构件5呈具有比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的高度稍低的高度并且具有比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的宽度稍宽的宽度的横长矩形形状(参照图4)。
如图2及图3所示,冷却构件5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介质流路5b、以及覆盖冷却介质流路5b并对冷却介质流路5b的平面配置进行规定的缘部5a。在缘部5a,设置有向冷却介质流路5b注入冷却介质的注入口5c、以及将通过了冷却介质流路5b的冷却介质排出的排出口5d。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矩形的冷却构件5中的形成高度方向的两边中的相同一侧的边的缘部5a,各配置有一个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
冷却构件5中的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例子,可以根据冷却构件5及冷却介质流路5b的平面形状等来适当决定。例如,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也可以分别设置有多个。另外,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也可以分别配置于矩形的冷却构件5中的形成高度方向的两边的缘部5a。
冷却介质流路5b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在冷却介质流路5b内流动的冷却介质的流速等、从冷却构件5向两张分隔板26、26的热传递效率来适当决定。冷却介质流路5b例如可以在将冷却构件5的高度方向(D3方向)或宽度方向(D2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观察时,成为蛇腹状、W字型状、U字型状中的任意平面形状。另外,例如,也可以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上设置有将流路分支的分支部和/或从多个流路汇合的汇合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冷却介质流路5b在将冷却构件5的宽度方向(D2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观察时成为U字型状的平面形状。因此,在冷却构件5中设置有一处使冷却介质流路5b中的冷却介质流动的方向反转的弯曲部5e。如图3所示,在比使冷却介质流动的方向反转的弯曲部5e靠上游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与比弯曲部5e靠下游的冷却介质流路5b之间,设置有将两者分隔的缘部5a。缘部5a与冷却介质流路5b相比,厚度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在D1方向上被向两张分隔板26、26按压的仅是冷却构件5中的冷却介质流路5b,经由两张分隔板26、26来冷却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在两张分隔板26、26由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两张分隔板26、26的传热效率良好。因此,在两张分隔板26、26是金属材料的情况下,即使设为仅冷却构件5中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与分隔板26、26相接配置,分隔板26、26的整个面也被均匀地冷却,能够经由分隔板26均匀且效率良好地冷却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
冷却介质流路5b能够弹性变形。优选的是,冷却介质流路5b由树脂膜形成。作为使用于冷却介质流路5b的树脂膜,例如可以使用由聚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构成的树脂膜。
优选的是,缘部5a由层压膜形成。作为层压膜,可以使用公知的层压膜,例如可以使用由聚丙烯、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构成的层压膜。另外,作为层压膜,也可以使用金属箔和树脂膜粘接而成的金属箔复合层压膜。在将金属箔复合层压膜用作层压膜的情况下,缘部5a的导热性良好,是优选的。
作为冷却介质,能够使用水等液体,或者空气、二氧化碳、氮等气体,优选使用水。通过将水用作冷却介质,能够通过冷却介质流路5b的弹性变形来效率良好地冷却两张分隔板26。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未配置蓄电单体3的正极端子3a及负极端子3b的端面露出冷却构件5的缘部5a。而且,在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端面露出的冷却构件5的缘部5a,设置有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在使用注入口5c及排出口5d使冷却介质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时,正极端子3a或负极端子3b不会成为妨碍,是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冷却介质流路5b弹性变形并膨胀,如图2所示,冷却构件5的两面分别与两张分隔板26、26相接配置。由此,促进冷却构件5与分隔板26、26之间的热交换,经由分隔板26效率良好地冷却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
而且,在两张分隔板26、26是通过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弹性变形的分隔板的情况下,通过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与冷却构件5相接配置的两张分隔板26、26弹性变形,并朝向侧板23的壁面23a膨胀。由此,两张分隔板26、26分别大致均匀地被向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最靠近分隔板26的蓄电单体3按压。因而,被各分隔板26按压了的蓄电单体3经由两张分隔板26被冷却构件5效率良好地冷却。
另外,通过两张分隔板26、26分别被向蓄电单体3、3按压,从而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侧板23对置配置的蓄电单体3、3大致均匀地被向侧板23的壁面23a按压。由此,蓄电单体3与壁面23a之间的接触热阻降低,按压到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侧板23的蓄电单体3的温度上升被抑制。
另外,通过两张分隔板26、26分别被向蓄电单体3、3按压,从而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各4个蓄电单体3及弹性构件4不会晃动地保持于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因此成为电连接的可靠性良好的蓄电模块1。
(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
接着,举出例子详细地说明制造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方法。
首先,通过冲击造型或挤压成形,来制造作为一体成形件的蓄电单体收纳体2。另外,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来制造蓄电单体3。
接着,在配置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且具有平行的壁面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如图4所示,将蓄电单体3与弹性构件4层叠收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两个蓄电单体3、弹性构件4及两个蓄电单体3在按该顺序层叠的状态下,从开口部24插入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而收纳。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将弹性构件4与蓄电单体3层叠而收纳于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时,将弹性构件4以压缩了的状态收纳。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4与蓄电单体3的层叠体的厚度比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的宽度小。由此,能够将弹性构件4与蓄电单体3的层叠体容易地插入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因而,能够容易且效率良好地进行蓄电模块1的组装。
另外,在将弹性构件4以压缩了的状态收纳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情况下,在收纳后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弹性构件4从压缩状态复原而膨胀。其结果是,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各4个蓄电单体3及弹性构件4不会晃动地保持于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是优选的。
接着,在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之间的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中,收纳冷却构件5。
通过以上的工序,得到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向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收纳冷却构件5的工序之前进行向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蓄电单体3及弹性构件4的工序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向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蓄电单体3及弹性构件4的工序在向冷却构件收纳空间28收纳冷却构件5的工序之后进行。
这样得到的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通过一边从冷却构件5的注入口5c注入冷却介质一边将通过了冷却介质流路5b的冷却介质从冷却构件5的排出口5d排出的方法,一边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规定量的冷却介质一边被使用。由此,冷却介质流路5b弹性变形而冷却构件5的厚度成为规定的尺寸,分隔板26、26与冷却构件5接触,蓄电单体3被效率良好地冷却。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在配置于比弹性构件4靠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侧板23侧的位置的蓄电单体3、3产生出的热量的大部分,如在图2中由箭头示出的那样,传向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侧板23。传到侧板23的热量从侧板23放出,并且经由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顶板21及底板22传向两张分隔板26、26。传到两张分隔板26、26的热量分别被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
另外,在配置于比弹性构件4靠分隔板26侧的位置的蓄电单体3、3产生出的热量的大部分经由分隔板26、26而被在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着的冷却介质冷却。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能够利用在冷却构件5的冷却介质流路5b中流动的冷却介质经由两张分隔板26、26效率良好地冷却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内的蓄电单体3。
(其他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内部在平行的壁面的排列方向上呈直线状地排列有两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27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配置于蓄电单体收纳体的内部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全部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之间配置收纳有冷却构件的冷却构件收纳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收纳有4个蓄电单体3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收纳于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蓄电单体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4个,也可以是1~3个,还可以是5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在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配置有1个弹性构件4的情况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配置于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27内的弹性构件4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一个,也可以是2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蓄电模块也可以不具有弹性构件4。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中,也可以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外侧面(顶板21、底板22及侧板23的外表面)设置水套等调温器件。作为水套,可以使用由铝等金属形成的中空构件构成、且在内部形成有供水、冷却空气等冷却介质流动的通路的水套等。优选的是,在水套与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外侧面之间,配置有传热片。通过在蓄电单体收纳体2的外侧面设置调温器件,成为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冷却蓄电单体3的蓄电模块1。

Claims (7)

1.一种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模块具备:
蓄电单体收纳体;
多个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它们配置于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内,且具有平行的壁面,并在所述平行的壁面的排列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列;
蓄电单体,其收纳于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并通过在层压膜内封入电池要素而成;
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其配置于相邻的蓄电单体收纳空间之间;以及
冷却构件,其收纳于所述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内,且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冷却介质流路,
所述冷却构件通过在所述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冷却介质,从而与将所述冷却构件收纳空间和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分开的对置配置的两张分隔板相接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通过在所述冷却介质流路中流动所述冷却介质,从而所述分隔板弹性变形,并被向所述蓄电单体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分隔板由金属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在设置有在所述平行的壁面的延伸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的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的对置的两个端面中的一方,配置所述蓄电单体的正极端子及负极端子,
在从未配置所述正极端子及所述负极端子的端面露出的所述冷却构件的缘部,设置有向所述冷却介质流路注入所述冷却介质的注入口和将通过了所述冷却介质流路的所述冷却介质排出的排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在所述蓄电单体收纳空间内收纳多个所述蓄电单体,在相邻的蓄电单体之间配置有片状的弹性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分隔板的厚度比将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的内部与外部划分的外壁的厚度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模块,其中,
所述蓄电单体收纳体是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击造型或挤压成形而得到的一体成形件。
CN202010600893.9A 2019-07-10 2020-06-28 蓄电模块 Pending CN1122901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8291A JP7094920B2 (ja) 2019-07-10 2019-07-10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19-128291 2019-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146A true CN112290146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19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0893.9A Pending CN112290146A (zh) 2019-07-10 2020-06-28 蓄电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94920B2 (zh)
CN (1) CN11229014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281A (zh) * 2021-03-17 2021-06-29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水冷组件、电池模组及其温度调节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30090567A (ko) * 2021-12-15 2023-06-2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셀들 간의 열전달이 차단되는 전지팩
KR20230095340A (ko) * 2021-12-22 2023-06-29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관리 가능한 배터리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0147A1 (de) * 2009-09-04 2011-03-10 Li-Tec Battery Gmbh Elektrochemischer Energiespeicher für 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m Kühlen oder Erwärmen eines solchen elektrochemischen Energiespeichers
US20120270075A1 (en) * 2011-04-22 2012-10-25 Hidekazu Fujimura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20150200429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Battery module and heat dissipating unit thereof
CN106233502A (zh) * 2014-04-21 2016-12-1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池模块
CN109891539A (zh) * 2016-11-25 2019-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7765B2 (ja) * 2011-06-06 2014-11-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組電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40147A1 (de) * 2009-09-04 2011-03-10 Li-Tec Battery Gmbh Elektrochemischer Energiespeicher für 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m Kühlen oder Erwärmen eines solchen elektrochemischen Energiespeichers
US20120270075A1 (en) * 2011-04-22 2012-10-25 Hidekazu Fujimura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secondary battery pack
US20150200429A1 (en) * 2014-01-13 2015-07-16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Battery module and heat dissipating unit thereof
CN106233502A (zh) * 2014-04-21 2016-12-1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电池模块
CN109891539A (zh) * 2016-11-25 2019-06-1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281A (zh) * 2021-03-17 2021-06-29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水冷组件、电池模组及其温度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4920B2 (ja) 2022-07-04
JP2021015678A (ja)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4211B (zh) 用于电池单体的套盒和包括所述套盒的电池模块
KR101029838B1 (ko) 냉각 효율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2178959B1 (ko) 엔드 플레이트,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TWI382575B (zh) 多電池單元電池總成
EP2343754B1 (en) Battery cartridge,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EP3062361B1 (en) Fram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US6569561B1 (en) Battery pack
EP2366200B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ability and battery pack employed with the same
KR101238060B1 (ko) 조전지 및 조전지를 장착한 차량
JP2019525397A (ja) 電池サブモジュールキャリア、電池サブモジュール、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自動車
KR101141057B1 (ko)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2018301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290146A (zh) 蓄电模块
CN108140913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盒和包括该盒的电池模块
KR101326182B1 (ko) 외장부재와 카트리지를 포함하는 단위모듈에 기반한 전지모듈
CN110010804B (zh) 电池组
CN111081923B (zh) 蓄电模块及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
JP2019096431A (ja) 組電池と、組電池に用いられる単電池の製造方法
US20130342168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KR101524007B1 (ko) 가압 탄성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112290158B (zh) 蓄电模块
JP7295951B2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1305229B1 (ko) 외장부재와 방열부재를 포함하는 단위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N219759856U (zh) 一种电池外壳及锂电池模组
KR20210072999A (ko) 에너지 밀도와 방열효과가 향상된 전지 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