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8269A -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8269A
CN112288269A CN202011174454.2A CN202011174454A CN112288269A CN 112288269 A CN112288269 A CN 112288269A CN 202011174454 A CN202011174454 A CN 202011174454A CN 112288269 A CN112288269 A CN 112288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lu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dex
power distribution
asset inve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44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斌
王正
齐慧文
谷志红
邢晓霞
白桦
张�荣
温燕萍
张翔宇
余雪
薛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1744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82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82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6Asset management; Financial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包括:S10:基于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S20: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筛选出关键影响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S30: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S40:利用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系统,本发明有助于实现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完整操作管理和投资评价,灵活性高,且评价直接快速。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资金庞大,管理复杂以及配电网设备资产建设周期时间长等特点,在实际的设备资产投资中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不当或资金回收缓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理念的形成和实施,如何高效规划设计、运行维护不断增加的庞大配电网设备资产是提高电网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发明实现了对配电网设备资产的完整操作和管理,具有灵活和直接快速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及系统,从而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进行合理的分析对比,确定最合适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S10:基于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
S20: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筛选出关键影响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S30: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
S40:利用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中采用解释结构模型筛选关键影响指标,具体方法过程为:
S21:将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作为初始输入数据,形成n×m阶数据矩阵;
S22:计算数据矩阵中n项初始评价指标两两之间的关联系数,得到n×n阶系数矩阵;
S23:预先设定阈值x,利用预设阈值x对系数矩阵进行计算得到n×n阶邻接矩阵;
S24:对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n×n阶可达矩阵,得出可达矩阵中各个元素对应的可达集P、先行集Q和两者的交集S,以及PQS的集合;
S25:利用PQS集合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中,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观权重,具体方法过程为:
S31:根据德尔菲法遴选适合参与调查的专家;
S32:根据五分量表法编制一轮和二轮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并记录调查数据结果;
S33:将所述调查数据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并利用统计指标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评价结果;
S34:根据所述评价结果,依据所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确定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客观权重,具体方法过程为:
S35:根据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数据生成初始样本矩阵;
S36:计算初始样本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方程求得对应λ的值和各个特征向量值;
S37:根据对应λ的值计算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各个特征向量的值计算关键指标的主成分;
S38: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判断主成分的个数,选取大于一定比例的主成分并提取,根据提取后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向量,得到客观权重。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0的具体方法过程为,通过如下公式取综合权值,从而取得综合权向量Wi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021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的相对重要程度,α≥0,β≤1,α+β=1,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022
wi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向量,Wj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客观指标权重向量。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中,所述技术条件包括电力供应、电能质量、经济运行和安全可靠四个方面;
所述经济条件包括地区GDP增速指标、工业化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投资成本指标;
所述实际效益包括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
所述风险包括融资风险指标、建设风险指标、环境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违约风险指标和处置风险指标。
更进一步的,
所述电力供应方面包括负荷率指标和配电能力指标;
所述电能质量方面包括电压合格率指标和频率合格率指标;
所述经济运行方面包括电网线损率指标;
所述安全可靠方面包括“N-1”通过率指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系统,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各个评价指标数据和资产投资方案数据;
分析装置,用于筛选评价指标的关键影响指标并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利用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对所述投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及系统避免了主观权重技术过于考虑专家主观意识的弊端和客观权重技术未能完整调研现实情况,将其结合提出了主客观赋权技术,有助于得到较为科学、合理、满意的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且有助于实现对配电网设备资产的完整操作和管理以及投资评价,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和直接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的关键评价指标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的指标的影响因素图;
图4为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系统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包括:
S10:基于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
S20: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筛选出关键影响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S30: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
S40:利用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下面将针对每个步骤对本发明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致使对配电网设备资产进行投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现状,即各电压等级(包括220kv、110kv、35kv等)、各地区政策条件和所处地理位置现状,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选择指出方向。其次,要针对各地区的配电网资产设备投资情况,开展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和分析,以便针对性的进行投资。
S10:基于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将结合图3分别对所述四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述与说明:
(1)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评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基础。配电网的建设必须满足电网的安全稳定要求,而采取不同投资策略时,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也会存在差别,这将会影响到投资决策。本专利考虑了电力供应、电能质量、经济运行和安全可靠四个方面因素。
a.电力供应:
无论采用何种投资策略,配电网项目必须能够保证园区内供电需求得到满足和保证。影响配电网电力供应的主要因素包括负荷率和配电能力两个指标。负荷率反映电网在计算周期内的平均负荷占最大负荷的比值。电力负荷可以用于指导电网的建设规划和调度控制。负荷率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了电网资产的利用率,从而影响电网投资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网规划和调度水平。负荷率太低,则说明电网建设出现冗余,投资存在一定的浪费;负荷率太高则说明电网投资不足,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将受到挑战。而配电能力是指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是指在一定供电区域内,配电网满足N-1安全准则(包括主变和馈线N-1安全)以及各种实际运行约束下的最大负荷供应能力。
b.电能质量:
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基础上,配电网的另一项任务是保证供电的稳定、安全和可靠,因此,在进行投资策略选择时要考虑不同策略下的电能质量作为选择的参考因素。电能质量一般通过两个指标电压合格率和频率合格率来进行表示。电压合格率是指在电网正常运行中,所监测点的电压处于合格水平的总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一般以一个月作为监测周期。电压合格率是一项重要的电能质量指标,可以反映供电电压的偏差情况。电压合格率高则表示电能质量好,反之则说明电能质量较差。频率合格率是指在电网正常运行中,监测点的频率处于合格范围内的总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监测周期可以为周、月和季度。频率合格率也是一项重要的电能质量指标,频率合格率高则电能质量好,反之则电能质量较差。
c.经济运行:
经济运行考虑的是配电网设备和网络的经济性以及优质运行,良好的经济运行将提高投资的盈利水平。经济运行指标主要考虑配电网线损率。在配电环节中所损耗的电量,称为配电网的损耗电量。在同一计量周期内,因配电网线路和变压器造成的损耗电量占总供电量的百分比就是配电网的线损率。
d.安全可靠:
配电网新建项目需要考虑新接入园区对电网整体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对电网安全危害较大的项目需要重新权衡得失。安全可靠性主要通过“N-1”通过率进行表示。配电网“N-1”通过率为配电网N-1安全性准则校验通过的比例。配电网N-1安全性准则是配电网规划和运行中需要遵守的重要准则。它的要求为在配电网正常运行时,某单一或独立元件设备发生故障时,不会导致电网中出现不应该的用户停电情况。
(2)经济现状
经济现状是评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主要表现,主要包括了地区GDP增速、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投资成本等四个评价指标。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不断发展和电网逐步加强建设情况,考虑了地区GDP增速、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投资成本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地区GDP增速仍然是表明地区人均发展水平的重要考核指标。同时,对于某一个地区的配电网设备利用率而言,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直接与DGP增速具有正相关性,且当某一个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投资成本较大时,可能会更难实现投资的经济性。
(3)实际收益
实际收益是评估配电网设备资产的主要指标,主要包括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两个评价指标。综合实际效益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影响因素,考虑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两个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鉴于配电网设备是国家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因此评价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就必须要考虑社会效益,建成的配电网设备能否满足各行各业人员的用电需求。同时经济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长期配电网设备资产的投资都不能盈利,也会对配电网设备资产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4)风险
风险是评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不可忽略的因素、主要包括了融资风险、建设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违约风险和处置风险等七个评价指标。未来配电网设备投资策略包括自投资自运维、出租方投资自运维和出租方投资出租方运维三种主要策略,在不同策略下,电网公司存在不同的风险组成及特点。为了统一分析和研究影响投资策略的风险因素,将各策略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均纳入识别范围。
a.融资风险:
配电网项目与主网项目相比,虽然单个设备投资造价较低,但其具有设备类型多,需求量大的特点,因而配电网项目的投资水平较高,因此,在采用自投策略时,必须要进行项目的融资。融资活动也将会为项目的投资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融资风险主要指资本金及资金筹措风险。由于资本金及资金筹措风险,配电网建设是一个相对较大的工程项目,它有着投资额大、成本高、资金周转周期长等特点,如果企业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建设就会延期甚至导致停滞。由于配电网项目的投资而造成资金短缺风险,需要通过进一步融资来满足资金需要,从而产生融资风险成本。融资风险成本的计算必须在对未来现金流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得到现金流入和流出值及其概率分布,进而分析配电网投资可能导致的现金缺口及发生的概率。最后计算因现金缺口导致的融资成本增加的期望值作为风险成本。
b.建设风险:
建设风险是指配电网工程在建设阶段中存在的风险。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按照风险发生次序分为施工风险和竣工风险。不同阶段的风险种类和大小也不尽相同。施工风险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由于配电网工程施工程序复杂繁琐,其存在的风险也较多,主要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方面的风险因素。质量方面体现在:质量缺陷、材料设备的不合格、设计交底不充分等;成本方面体现在:工程返工、设计变更、建设成本增加等;进度方面体现在:场地准备不充分、工期延误等;安全方面体现在安全事故的发生等。竣工风险主要体现在竣工结算方面。包括工程量的确认及审核风险、决算审计和结算督查风险。
c.环境风险:
由于配电网项目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因此在其漫长的寿命期内将受到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进而产生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经济风险和政策法律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是受到宏观经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利率变动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在配电网项目建设和运营期内,由于利率变动影响电网公司或融资租赁出租方的融资成本,从而增加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小项目收益的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是指受国际和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国内货币贬值导致配电网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的人工费和物价水平提高,项目总成本上涨,从而影响项目收回预期收益的风险。对于规避宏观环境风险的最好方式是通过合同约定调价条款,但因调价条款不清晰完善带来的风险也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因素。政策法律风险是指配电网融资租赁项目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影响而带来的风险。它主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实施、配电网运营权以及混合所有制投资配电网相关政策、融资租赁相关税务和会计制度等带来的风险。目前,政府给予融资租赁项目税收上的优惠支持,很多融资租赁项目正是考虑这一点才得以施行。如果未来此部分的政策和法规出现变动,可能出现增加项目成本,降低配电网项目收益的风险。
d.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项目寿命周期内因市场变动带来的项目收益风险,主要包括电价调整风险和电力需求风险,这两项风险往往对项目的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相较于其他风险,市场风险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关于电价调整风险,目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增量配网投资、售电市场放开和独立的电力交易平台的出现等都为未来的电价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售电公司取得自主定价权之后,电力价格将由政府核准制定转变为依靠市场竞争的全新价格体系。纵向来看,在配电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电网公司很可能通过价格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这将必然导致项目的现金流和预期收益出现波动,进而影响到项目的总体收益水平。根据历史经验,电价对于售电收益影响的敏感性较大,因此电价调整风险也是一项非常需要关注的风险。电力需求减小风险是指在配电网项目投入运营后,因外部原因导致用户电力需求较预期减小,从而降低项目实际收益的风险。此类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前期电力需求预测过大、项目建设及时质量不达标导致电力客户流失、其他竞争项目抢占电力用户及其他特殊情况。电力需求也是影响项目收益的重要敏感性因素。因此,电力需求风险时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必须重点分析评估的风险。
e.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设备技术原因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而带来的电网公司产生损失的风险。在自运维的策略下,技术风险主要包括损失电量风险、系统安全性风险和设备自身风险三个方面。损失电量风险是指因设备故障导致电力供应不足或供电中断等原因对电网公司造成的损失电量风险。系统安全性风险是指由于配电网系统内设备故障而对系统整体安全性带来的风险。设备自身风险是只考虑设备本身,即设备故障或失效对自身带来的损失风险。包括进行不可预期的设备维修和更换费用。此外因设备故障而对人和环境带来伤害的风险也归结于此类。例如部分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油等在发生故障时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也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
f.违约风险:
出租方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出租方违约而造成承租方(电网公司)损失的风险。出租方违约风险是指配电网融资租赁项目出租方不能有效地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关责任和履行自身义务而给电网公司带来的风险。它主要表现在合同约定由出租方进行运维的项目上。一般情况下,配电网设备的日常巡视和维护由电网公司承担,但是随着未来可能出现的配电网运营权放开,在未来融资租赁项目中,可能会出现设备和项目运行维护由出租方承担和负责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出租方就必须履行对配电网设备巡视检查、开展一般性维护和定期检修的义务,并承担保证配电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责任。但是,出租方由于相关配电网运营和维护经验不足,在配电网项目的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能按时完成项目运维和设备保养的任务,从而使设备面临提前报废的风险,不仅影响电网公司的投资收益,也影响电网公司承担其社会责任。
g.处置风险:
处置风险是指配电网项目设备在达到正常使用期限后因报废处置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回收处置成本较高、处置期设备公允价值低于资产残值以及设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丢失和损坏三个方面。配电网融资租赁项目在租赁期到期后,对于承租方而言,主要处置方式有三种。其一为退租、其二为续租,其三为回购。采用不同的出租方式,处置风险也不同。采用退租处置方式下,处置风险主要是由于租赁合同签订时,对租赁物余值的估计较小而造成多付租金的风险。在融资租赁合同中,为了计算和确定电网公司每期应支付的租金,需要预先对租赁标的物在租赁到期时的价值进行评估和约定。这部分价值是租赁标的物在租赁期满后还可以继续使用的价值。由于受到租赁期内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和租金支付方式的影响,租赁标的物到期资产余值的估计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不能完全等同于租赁到期后的实际市场价值。在租金支付方式明确约定的基础上,如果到期资产余值估值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网公司长期的、预期的和持续的租金支付压力,降低电网公司租金支付风险。但如果资产余值估计太低,则会造成租金的实际支付大于租赁物的使用价值。采用续租的方式下,则视同融资租赁的继续,因而并不产生风险。但如果采用回购方式对租赁的标的物进行处置,则会因公允价值的变动带来处置风险。采用回购的方式下,如果以象征性价值作为租赁标的物的到期价值并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则在租赁到期后,租赁标的物自动转移给承租方。此时不产生处置风险。若到期后的租赁物公允价值大于约定的资产余值,则与退租方式类似,承租人(电网公司)将承担实付租金大于使用价值的风险。
上述步骤从四个方面全面的选取了与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有关的评价指标,从而使得可以对评价体系进行更加周全的考虑与分析。
S20: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筛选出关键影响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本步骤S20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进行筛选,具体方法可细化为如下几个步骤:
S21:将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作为初始输入数据,形成n×m阶数据矩阵,即: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091
其中,n为改进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初始指标个数,m为数据组数。
S22:对数据矩阵A0进行处理,计算数据矩阵A0中n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初始评价指标两两之间的关联系数,得到n×n阶系数矩阵A1,即: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01
其中,例如r12可通过如下公式求解: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02
S23:预先设定阈值x,利用预设阈值x对系数矩阵A1进行计算得到n×n阶邻接矩阵A2,即: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03
S24:对邻接矩阵A2进行计算得到n×n阶可达矩阵A3,得出可达矩阵中各个元素对应的可达集P、先行集Q和两者的交集S,以及PQS的集合,计算过程如下:
(A2+I)k-1≠(A2+I)k=(A2+I)k+1=A3
S25:利用PQS集合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步骤S20的具体方法可以筛选出影响力度较高的评价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下面对步骤S30进行说明解释:
S30: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
本步骤S30可细化为如下几个步骤,其中步骤S31至步骤S34为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观权重的具体方法过程,步骤S35至S38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客观权重的具体方法过程:
S31:根据德尔菲法遴选适合参与调查的专家:根据德尔菲法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遴选对配电网资产设备投资评价方面擅长的、有一定知名度的、有兴趣及能够坚持完成数轮专家调查的专家。
S32:根据五分量表法编制一轮和二轮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并记录调查数据结果:编制第一轮配电网资产设备投资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通过对第一轮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归纳讨论,修订形成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其中,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Likertliker五分量表法,即5分为很重要,4分为重要,3分为一般重要, 2分为不太重要,1分为不重要。
S33:将所述调查数据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并利用统计指标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评价结果:采用双人双录法建立excel数据库。根据专家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 软件对专家的基本信息和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采用的统计指标如下:(1)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调查问卷回收率。表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合作程度;(2)均数(x)、满分频率(K)、不重要百分比(R):用于评价专家对各条目意见的集中程度。(3)变异系数(CV)、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W):分别评价专家对单个条目、专家对全部条目意见的协调程度及一致性。根据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数据,筛选主要依据条目分析的结果:条目赋值均数x≤3、满分比、K≤50%且CV≥0.3予以删除。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并经标准制定小组审议后筛选。对于专家提出的条目增加或删减有异议的,经集体讨论,并结合科研管理实际情况确定。根据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结合专家对条目的意见及评分,进一步筛选条目,并根据专家对条目语言描述的修改意见,经课题组评议后对条目进行修改。
S34:根据所述评价结果,依据所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确定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向量,即wi=(wi1 wi2 ... wim)。
下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客观权重。
S35:根据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数据生成初始样本矩阵,设有n个样本数据,p个与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相关的指标数据,则可以得到初始样本矩阵为;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11
S36:计算初始样本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方程求得对应λ的值和各个特征向量值;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rij)n×p,rij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12
其中,s表示样本的方差,n为样本数据个数。
根据特征方程的表达式|R-λ||=0按照λ降序排列的方式可得到λ12,...,λn,同时还可以计算得到各个特征向量aj。所述特征方程表达式中,R表示相关系数矩阵,|表示单位矩阵。
S37:根据对应λ的值计算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各个特征向量的值计算关键指标的主成分:
计算贡献率ei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21
其中,p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指标数据个数。
计算累计贡献率Em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22
其中,p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指标数据个数,m为评价指标数据组数。
计算主成分zm
zm=amjxj
S38: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判断主成分的个数,选取大于一定比例的主成分并提取,根据提取后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向量,得到客观权重。
本实施例中选取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主成分进行提取,确定客观权重的指标权向量为wj=(wj1 wj2 … wjm)。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过程顺序可以交换,并非只有本说明书提及的方法步骤顺序。
S40:利用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通过如下公式取综合权值,从而取得综合权向量Wi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23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的相对重要程度,α≥0,β≤1,α+β=1,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24
wi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向量,Wj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客观指标权重向量。
通过
Figure BDA0002748303880000131
可得出综合权向量W=(W1 W2 … Wi)。通过所得到的综合权向量,可以确定不同方案的评价值,将所得到的评价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对比,最终可确定排列靠前的最佳的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本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主观权重过于考虑专家主观意识的弊端和客观权重技术未能完整调研现实情况,将其结合提出了主客观赋权方法,有助于得到较为科学、合理、满意的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且有助于实现对配电网设备资产的完整操作和管理及投资评价,具有明显的灵活和直接快速的特点。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各个评价指标数据和资产投资方案数据;
分析装置,用于筛选评价指标的关键影响指标并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利用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对所述投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系统主要是将输入的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对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指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分析,找出驱动型指标集和成效型指标集,其中,驱动型指标集对应初始的评价指标体系,成效型指标集对应最终的组合权重指标,然后将最终的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关键指标的数据输出,给予最终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本发明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已在上述方法中做了细致的描述与说明,故在此不再多做叙述,同样的,本发明中的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系统可以达到与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Claims (8)

1.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基于技术条件、经济现状、实际效益和风险四个方面确定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的评价指标体系;
S20:针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筛选出关键影响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S30: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
S40:利用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合权重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中采用解释结构模型筛选关键影响指标,具体方法过程为:
S21:将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作为初始输入数据,形成n×m阶数据矩阵;
S22:计算数据矩阵中n项初始评价指标两两之间的关联系数,得到n×n阶系数矩阵;
S23:预先设定阈值x,利用预设阈值x对系数矩阵进行计算得到n×n阶邻接矩阵;
S24:对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到n×n阶可达矩阵,得出可达矩阵中各个元素对应的可达集P、先行集Q和两者的交集S,以及PQS的集合;
S25:利用PQS集合对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用以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观权重,具体方法过程为:
S31:根据德尔菲法遴选适合参与调查的专家;
S32:根据五分量表法编制一轮和二轮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并记录调查数据结果;
S33:将所述调查数据结果保存至数据库,并利用统计指标对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评价结果;
S34:根据所述评价结果,依据所述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确定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客观权重,具体方法过程为:
S35:根据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关键指标数据生成初始样本矩阵;
S36:计算初始样本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和特征方程求得对应λ的值和各个特征向量值;
S37:根据对应λ的值计算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根据各个特征向量的值计算关键指标的主成分;
S38: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判断主成分的个数,选取大于一定比例的主成分并提取,根据提取后的主成分确定指标权向量,得到客观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的具体方法过程为,通过如下公式取综合权值,从而取得综合权向量Wi
Figure FDA0002748303870000021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的相对重要程度,α≥0,β≤1,α+β=1,
Figure FDA0002748303870000022
wi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主观指标权重向量,Wj为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评价的客观指标权重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0中,所述技术条件包括电力供应、电能质量、经济运行和安全可靠四个方面;
所述经济条件包括地区GDP增速指标、工业化水平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投资成本指标;
所述实际效益包括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
所述风险包括融资风险指标、建设风险指标、环境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违约风险指标和处置风险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供应方面包括负荷率指标和配电能力指标;
所述电能质量方面包括电压合格率指标和频率合格率指标;
所述经济运行方面包括电网线损率指标;
所述安全可靠方面包括“N-1”通过率指标。
8.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各个评价指标数据和资产投资方案数据;
分析装置,用于筛选评价指标的关键影响指标并建设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结合专家调查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资产投资评价模型的主、客观权重,进而利用主客观赋权方法得到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利用资产投资评价的组和权重对所述投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输出装置,用于输出所述最终的设备资产投资方案。
CN202011174454.2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2882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4454.2A CN112288269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4454.2A CN112288269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8269A true CN112288269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37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4454.2A Pending CN112288269A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82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911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杭州慧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产品投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911A (zh) * 2023-09-12 2023-10-20 杭州慧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产品投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911911B (zh) * 2023-09-12 2024-05-28 杭州慧泰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产品投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u et al. An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model for sustainable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combined weight and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Conzelmann et al. Multi-agent power market simulation using EMCAS
Cepeda et al. Generation capacity adequacy in interdependent electricity markets
Helman Market power monitoring and mitigation in the US wholesale power markets
US20030074244A1 (en) Distributed energy technology assurance
Sommerfeldt et al. Revisiting the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process for building-mounted, grid-connected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s: Part two-Application
Afshar-Bakeshloo et al. A multi-objective Environmental Hedging Point Policy with customer satisfaction criteria
CN109308631B (zh) 一种电力市场决策分析的建模方法
Awad et al. Using market simulations for economic assessment of transmission upgrades: Application of the California ISO approach
CN11102800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市场评估分析方法
CN115713241A (zh) 一种电网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终端
Han et al. Risk-integrated cash flow forecasting for overseas construction projects
KR100690088B1 (ko) 비용 효과 분석을 위한 웹 기반 전력 수요관리 평가 시스템
Aagaard et al. Too Much Is Never Enough: Constructing Electricity Capacity Market Demand
Ribeiro et 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 of wholesale electricity market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main contributions for improvements in Brazil
Nordling et al. Social costs and benefits of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CN112288269A (zh) 一种区域配电网设备资产投资方案评价方法及系统
Kaczmarek-Heß et al. Modeling in support of multi-perspective valuation of smart grid initiatives
Abdou et al. Modelling risk for construction cost estimating and forecasting: a review
Dahal A review of maintenance scheduling approaches in deregulated power systems
Keith et al. Estimating the emission reduction benefits of renewable electric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North America: experience and methods
Yang et al. Impact of China Transmission Pricing Reform on Power Grid Investment
Khatib Financi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electrical power industry
Bhattacharyya et al. Managing risk in a large rural electrification programme in India
Yu et 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A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6

Address after: 030002 15th floor, building 1, No.89, Fudong street, Xinghual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030001 15th floor, building 1, No.89, Fudong street, Xinghual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

Applicant before: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