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8235B -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8235B
CN112288235B CN202011076729.9A CN202011076729A CN112288235B CN 112288235 B CN112288235 B CN 112288235B CN 202011076729 A CN202011076729 A CN 202011076729A CN 112288235 B CN112288235 B CN 112288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line
access
power utilizat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67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8235A (zh
Inventor
周宪
马宁
常颢
王惟
臧志斌
赵建伟
赵光
包胜
王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REAT POWER GE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REAT POWER GE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REAT POWER GE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REAT POWER GE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67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8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8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8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8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8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本发明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生成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可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网架结构、接线方式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
目前,若有新装用电需要的用户要接入配电网时,需要用户到电力营业厅进行用电信息申报,然后电力发展部根据用户现场申请信息,人工录入到电力业务系统,再进行后续接入方案生成等操作。并且,供电接入方案的制定依靠人工现场勘查,工作量大,效率低,用户体验差,且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效率高且不易出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自动获取用户的用电申请信息,并根据用电申请信息中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寻找合适的接入点,然后根据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最后生成接入方案。本发明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生成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可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生成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可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GIS地图上显示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直观查看用户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的电压等级为110kV;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具体为:
根据用户的用电位置,查询其周边预设范围内的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或110kV线路;
从所述220kV变电站或500kV变电站中筛选出满足变电站接入条件的可接入变电站,所述变电站接入条件包括中压测或低压侧的电压等级为110kV且存在剩余出线间隔,以及变电站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变电站容量裕度为变电站容量与变电站最大负荷的差值;
从所述110kV线路中筛选出满足线路接入条件的可接入线路,所述线路接入条件包括线路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线路容量裕度为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与线路最大负载的差值;
从所述可接入变电站或可接入线路中筛选出距离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最近的变电站或线路杆塔,作为接入点。
由上述描述可知,对可接入点的判定首先要满足有可用裕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筛选距离最近的可接入点,作为最终接入点,以达到经济性最高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具体为:
以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起点,所述接入点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一路径坐标;
以所述接入点为起点,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二路径坐标;
比较所述第一路径坐标和第二路径坐标的路程,获取路程最短的路径坐标;
将所述路径坐标与地图道路和河流位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路径坐标中沿道路和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以及沿非道路和非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中的起点坐标点和终点坐标点,得到供电路径坐标。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地图导航方式进行路径生成,保证生成的路径可以参照地图中道路、铁路、河流等分布,对接入方案的建设施工参照意义较大。通过简化坐标点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坐标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具体为: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坐标,解析生成分段线路,并分别为各分段线路匹配坐标,生成接入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设计参数以及各分段线路的坐标,分别确定各分段线路的参数,生成接入线路台账信息,所述参数包括线路型号和长度;
根据所述接入方案,维护所述分段线路和电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为后续分析计算提供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计算各接入方案的工程造价;
根据各接入方案的线路走向和工程造价,确定最终接入方案。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自动计算接入方案的工程造价,便于用户选择确认最终方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可应用于用户接入配电网的场景,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申请用电容量、用电性质和计划用电时间。
具体地,可通过可视化地图页面,维护录入用户用电申请信息,用户维护完成后,可以在GIS地图展示该用户的具体位置信息。
同时提供开放式接口,支持从已有业务系统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例如:电力营业厅智能交互终端。即可以直接由终端用户发起,录入用电需求,已有业务系统通过接口直接获取用户信息,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优化流程提高用户用电申请效率,提高系统通用性。
S2: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
本实施例以待接入用户为电压等级为110kV的用户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用户的用电位置,查询用户周边区域3km以内的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或110kV线路。
(2)对查询到的变电站或线路进行是否满足用户接入需求的判定,即判断查询到的220kV变电站和500kV变电站是否满足变电站接入条件,或查询到的110kV线路是否满足线路接入条件。
其中,变电站接入条件包括:
1、中压测或低压侧的电压等级为110kV;
2、110kV侧有剩余出线间隔;
3、变电站容量裕度大于用户的申请用电容量,即变电站容量-变电站最大负荷>用户报装容量。
线路接入条件包括:线路容量裕度大于用户的申请用电容量,即线路最大输送容量-线路最大负载>用户报装容量。
(3)确认可接入变电站或可接入线路后,筛选出距离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最近的变电站或线路杆塔,作为接入点。
进一步地,若用户周边区域3km以内没有寻找到可接入的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或110kV线路,则扩大至5km范围重复以上操作;若用户周边区域3km以内仍没有寻找到接入点,则返回“附近没有合适的接入设备”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对可接入点的判定首先要满足有可用裕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筛选距离最近的可接入点,作为最终接入点,以达到经济性最高的要求。
S3: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并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
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到可接入的变电站或线路杆塔后,以用户位置为起点,接入点为终点,利用地图导航获取第一路径坐标;以接入点为起点,用户位置为终点,利用地图导航获取第二路径坐标。
采用地图导航方式进行路径生成,保证生成的路径可以参照地图中道路、铁路、河流等分布,对接入方案的建设施工参照意义较大。
(2)比较两个路径坐标的路径路程,选取路程最短的路径坐标。
(3)将选取出的路径坐标与地图上的道路、河流等位置进行比较,保留沿道路、河流分布的坐标点,过滤沿非道路、非河流分布的坐标点,只保留沿非道路、非河流位置分布的起点坐标点和终点坐标点。
本实施例通过简化坐标点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坐标点。起点坐标点、终点坐标点可以直接和用户、变电站或线路T接点坐标直连,减少不必要的线路拐点。
(4)根据过滤后的坐标点,生成供电路径坐标,即生成新的供电路径坐标数据信息;
(5)根据供电路径坐标数据信息,解析生成分段线路,为每个线路段匹配坐标,生成接入方案;即按照供电路径坐标数据信息中相邻坐标点进行分段,例如,假设供电路径坐标为{x1y1、x2y2、x3y3、x4y4、……xnyn},则可分段为导线段1{x1y1、x2y2}、导线段2{x2y2、x3y3}、导线段3{x3y3、x4y4}……以此类推。
(6)根据坐标位置,参照典型设计参数,自动匹配线路的型号、长度等参数,生成接入线路台账信息;同时按照接入方案,自动维护线路和电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为后续分析计算提供基础。
S4:确定接入方案。
(1)根据不同的变电站、线路,可以生成多个接入方案;
(2)将不同的接入方案通过地图进行展示,同时可以按照线路的单位工程造价,结合不同接入方案的线路长度,自动计算不同方案的工程造价;
(3)用户通过GIS地图查看不同接入方案的线路走向,并可同步查看不同方案的造价;
(4)用户选择确认其中一种接入方案作为最终接入方案。
本实施例中,通过自动获取用户的用电申请信息,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优化流程提高用户用电申请效率;根据用电申请信息中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寻找满足用户接入需求且距离用户最近的接入点,以达到经济性最高的要求;采用地图导航方式进行路径生成,保证生成的路径可以参照地图中道路、铁路、河流等分布,对接入方案的建设施工参照意义较大;通过简化路径坐标中的坐标点,减少不必要的坐标点;通过自动计算接入方案的工程造价,便于用户选择确认最终方案。
本实施例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生成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可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对应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GIS地图上显示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的电压等级为110kV;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具体为:
根据用户的用电位置,查询其周边预设范围内的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或110kV线路;
从所述220kV变电站或500kV变电站中筛选出满足变电站接入条件的可接入变电站,所述变电站接入条件包括中压测或低压侧的电压等级为110kV且存在剩余出线间隔,以及变电站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变电站容量裕度为变电站容量与变电站最大负荷的差值;
从所述110kV线路中筛选出满足线路接入条件的可接入线路,所述线路接入条件包括线路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线路容量裕度为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与线路最大负载的差值;
从所述可接入变电站或可接入线路中筛选出距离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最近的变电站或线路杆塔,作为接入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具体为:
以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起点,所述接入点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一路径坐标;
以所述接入点为起点,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二路径坐标;
比较所述第一路径坐标和第二路径坐标的路程,获取路程最短的路径坐标;
将所述路径坐标与地图道路和河流位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路径坐标中沿道路和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以及沿非道路和非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中的起点坐标点和终点坐标点,得到供电路径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具体为: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坐标,解析生成分段线路,并分别为各分段线路匹配坐标,生成接入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设计参数以及各分段线路的坐标,分别确定各分段线路的参数,生成接入线路台账信息,所述参数包括线路型号和长度;
根据所述接入方案,维护所述分段线路和电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
分别计算各接入方案的工程造价;
根据各接入方案的线路走向和工程造价,确定最终接入方案。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通过自动获取用户的用电申请信息,并根据用电申请信息中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寻找合适的接入点,然后根据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最后生成接入方案。本发明可自动生成用户接入方案,降低人工工作量,减少人工成本,同时生成效率高,且不易出错,可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所述用户用电申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
分别计算各接入方案的工程造价;
根据各接入方案的线路走向和工程造价,确定最终接入方案;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接入点,生成供电路径具体为:
以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起点,所述接入点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一路径坐标;
以所述接入点为起点,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为终点,通过地图导航获取第二路径坐标;
比较所述第一路径坐标和第二路径坐标的路程,获取路程最短的路径坐标;
将所述路径坐标与地图道路和河流位置进行比较,获取所述路径坐标中沿道路和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以及沿非道路和非河流分布的坐标点中的起点坐标点和终点坐标点,得到供电路径坐标;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具体为:
根据所述供电路径坐标,解析生成分段线路,并分别为各分段线路匹配坐标,生成接入方案;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路径,生成接入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设的设计参数以及各分段线路的坐标,分别确定各分段线路的参数,生成接入线路台账信息,所述参数包括线路型号和长度;
根据所述接入方案,维护所述分段线路和电网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用电申请信息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GIS地图上显示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电压等级为110kV;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和申请用电容量,在所述用户的周边预设范围内的变电站或线路中确定满足所述用户的接入需求的接入点具体为:
根据用户的用电位置,查询其周边预设范围内的220kV变电站、500kV变电站或110kV线路;
从所述220kV变电站或500kV变电站中筛选出满足变电站接入条件的可接入变电站,所述变电站接入条件包括中压侧或低压侧的电压等级为110kV且存在剩余出线间隔,以及变电站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变电站容量裕度为变电站容量与变电站最大负荷的差值;
从所述110kV线路中筛选出满足线路接入条件的可接入线路,所述线路接入条件包括线路容量裕度大于所述申请用电容量,所述线路容量裕度为线路最大输送容量与线路最大负载的差值;
从所述可接入变电站或可接入线路中筛选出距离所述用户的用电位置最近的变电站或线路杆塔,作为接入点。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76729.9A 2020-10-10 2020-10-10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88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6729.9A CN112288235B (zh) 2020-10-10 2020-10-10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6729.9A CN112288235B (zh) 2020-10-10 2020-10-10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8235A CN112288235A (zh) 2021-01-29
CN112288235B true CN112288235B (zh) 2022-07-29

Family

ID=74422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6729.9A Active CN112288235B (zh) 2020-10-10 2020-10-10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823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610A (zh) * 2019-04-18 2019-07-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逆变器改进型多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10854894A (zh) * 2019-12-09 2020-02-28 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伏储能系统中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11585449A (zh) * 2020-06-01 2020-08-25 中国矿业大学 双级式矩阵变换器的虚拟矢量调制型模型预测算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5610A (zh) * 2019-04-18 2019-07-2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逆变器改进型多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10854894A (zh) * 2019-12-09 2020-02-28 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光伏储能系统中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11585449A (zh) * 2020-06-01 2020-08-25 中国矿业大学 双级式矩阵变换器的虚拟矢量调制型模型预测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8235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edjroubi et al. Open data in power grid modelling: new approaches towards transparent grid models
CN113468708B (zh)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配电网辅助规划方法及系统
Amme et al. The eGo grid model: An open-source and open-data based synthetic medium-voltage grid model for distribution power supply systems
CN104538958B (zh) 用电客户电网接入点的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0826862B (zh) 一种城市输电电网网架的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11026900A (zh) 配电网接线组生成及网架拓扑图生成方法和装置
Rezaee et al. Role of GIS in distribution power systems
CN112288235B (zh)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4901328A (zh) 基于复杂控制网络下的多端柔直控制模式自动识别方法
CN103207953B (zh) 一种拟建变电站选址进出线投资等值线的确定方法及应用方式
CN116566056A (zh)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分析系统
CN110310048A (zh) 一种配网规划全过程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757513A (zh) 一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台区模型自主排布成图方法
CN111310291B (zh) 一种配电网系统图生成方法
CN112183004A (zh) 一种基于cdegs的电网感应电压分析方法
CN111030167A (zh) 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接入方案生成方法及系统
Chernova Designing database for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grid
Singh et al. Design of mini grid for SHP plants
Yin et al. Research on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method of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gis
Koirala Real European low voltage test network for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Ramachandra et 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regional electricity planning
CN114243686B (zh) 一种满足中压用户接入电源点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243685A (zh) 一种满足中压用户接入的供电方案智能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12288174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配电网规划可视化方法及终端
CN117674080A (zh) 一种面向目标网架的动态10千伏配网网络智能规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