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7403B -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7403B
CN112287403B CN202011560848.1A CN202011560848A CN112287403B CN 112287403 B CN112287403 B CN 112287403B CN 202011560848 A CN202011560848 A CN 202011560848A CN 112287403 B CN112287403 B CN 112287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archived
directory
volum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08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7403A (zh
Inventor
仵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08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7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7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7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7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7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13Details of arch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06F16/134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2Delete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06F16/168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e.g. browsing and visualisation, 2d or 3d GU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区块链、大数据和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第二文件标识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卷宗制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大数据和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卷宗的保管方式主要是保存纸质卷宗以及保存电子卷宗,其中,由于纸质卷宗具有易损坏、无法再生等缺点,使得电子卷宗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电子卷宗制作技术人员利用大量的制作电子卷宗所需的材料,手动制作电子卷宗,例如,卷宗制作法官可以接收各组织分别提供的制作卷宗所需的材料,利用这些制作卷宗所需的材料,手动制作卷宗。这种手动制作电子卷宗的方式,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资源,导致卷宗制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卷宗制作效率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
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第二文件标识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目标目录中;
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第一卷宗下的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获取用户针对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文件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文件处理模块,用于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以及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第二文件标识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卷宗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卷宗更新模块,用于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目标目录中;
卷宗更新模块还用于:
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第一卷宗下的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获取用户针对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文件处理模块在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时,具体用于:
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
基于文件类型,向区块链网络中与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其中,区块链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区块链节点,不同的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文件类型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文件标识为第二文件标识,或者,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
当第一文件标识为第二文件标识时,文件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中包含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当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时,文件处理模块还用于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或者,上链请求中包括待归档卷宗材料和第一文件标识,区块链节点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文件处理模块在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时,具体用于:
若关联关系是由终端设备建立的,则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获取已归档卷宗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若关联关系是由区块链节点建立的,则将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将第二文件标识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返回;接收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文件处理模块在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的第一选择操作,显示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的各第一文件标识、以及各第一文件标识所对应的文件缩略图;
获取用户针对各文件缩略图中目标缩略图的第二选择操作,将第二选择操作作为获取请求,将目标缩略图所对应的第一文件标识作为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卷宗确定模块在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卷宗模板;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候选卷宗模板的模板选择操作,将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确定为第一卷宗;
或者,
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目标卷宗选择操作包括卷宗标识;将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卷宗更新模块在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时,具体用于:
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
根据关键内容与目录结构中各目录的语义匹配度,从目录结构的各目录中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卷宗更新模块还用于:
当在目录结构中不存在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则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卷宗更新模块在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目标目录中时,具体用于:
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
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子目录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卷宗更新模块还用于:
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指示,则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文件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关键词;
基于关键词,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
将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显示给用户。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所示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示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由于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使得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还可以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实现卷宗的自动化制作,减少人力、物理以及时间资源的消耗,提高卷宗制作效率,通过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可以将已选择的不适用的模板替换成适用的模板,解决由于模板适用性差导致的卷宗质量较低的问题,同时可以保留第一卷宗中已上传的文件,避免用户再次上传,减少用户操作的繁琐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宗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产生过程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卷宗的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卷宗的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模板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传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传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目前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目后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归目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置模板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索结果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缩略图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制作电子卷宗时,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资源,导致卷宗制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可以基于云技术实现,在方案实施时所涉及到的数据计算/数据处理可以基于云计算实现,在方案实施时所获取到的信息,例如获取到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文件等,可以采用云存储方式进行存储,也可以存储在基于云技术的数据库中,还可以存储在区块链(Block Chain)节点中,其中,本申请各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数据,可以是基于大数据的数据。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Cloud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
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能力提供商,会建立云计算资源池(简称云平台,一般称为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在资源池中部署多种类型的虚拟资源,供外部客户选择使用。云计算资源池中主要包括:计算设备(为虚拟化机器,包含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按照逻辑功能划分,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层上可以部署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PaaS层之上再部署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也可以直接将SaaS部署在IaaS上。PaaS为软件运行的平台,如数据库、web容器等。SaaS为各式各样的业务软件,如web门户网站、短信群发器等。一般来说,SaaS和PaaS相对于IaaS是上层。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随着互联网、实时数据流、连接设备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搜索服务、社会网络、移动商务和开放协作等需求的推动,云计算迅速发展起来。不同于以往的并行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的产生从理念上将推动整个互联网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分布式云存储系统 (以下简称存储系统)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以及分布存储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也称之为存储节点)通过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存储系统。
目前,存储系统的存储方法为:创建逻辑卷,在创建逻辑卷时,就为每个逻辑卷分配物理存储空间,该物理存储空间可能是某个存储设备或者某几个存储设备的磁盘组成。客户端在某一逻辑卷上存储数据,也就是将数据存储在文件系统上,文件系统将数据分成许多部分,每一部分是一个对象,对象不仅包含数据而且还包含数据标识(ID,ID entity)等额外的信息,文件系统将每个对象分别写入该逻辑卷的物理存储空间,且文件系统会记录每个对象的存储位置信息,从而当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时,文件系统能够根据每个对象的存储位置信息让客户端对数据进行访问。
存储系统为逻辑卷分配物理存储空间的过程,具体为:按照对存储于逻辑卷的对象的容量估量(该估量往往相对于实际要存储的对象的容量有很大余量)和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组别,预先将物理存储空间划分成分条,一个逻辑卷可以理解为一个分条,从而为逻辑卷分配了物理存储空间。
数据库(Database),简而言之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所谓“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英语: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为管理数据库而设计的电脑软件系统,一般具有存储、截取、安全保障、备份等基础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依据它所支持的数据库模型来作分类,例如关系式、XML(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或依据所支持的计算机类型来作分类,例如服务器群集、移动电话;或依据所用查询语言来作分类,例如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Language)、XQuery;或依据性能冲量重点来作分类,例如最大规模、最高运行速度;亦或其他的分类方式。不论使用哪种分类方式,一些DBMS能够跨类别,例如,同时支持多种查询语言。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本申请各实施例所涉及的卷宗管理系统可以基于图1A-图1C实现。具体地,参见图1A所示的卷宗管理系统,
卷宗管理系统10包括终端101、数据库102以及区块链103,其中,终端101与区块链103之间通信连接,且终端101与数据库102之间通信连接,区块链103可以视为一个共享数据库。区块链103中可以包括多个节点1031,多个节点1031可以是指构成区块链的各个客户端。每个节点1031在进行正常工作时可以接收到卷宗材料,并对接收到的卷宗材料进行存储。为了保证区块链103内的信息互通,区块链103中的每个节点之间可以存在信息连接,节点之间可以通过上述信息连接进行信息传输。例如,当区块链103中的任意节点接收到卷宗材料时,其他节点便根据共识算法获取该卷宗材料,将该卷宗材料作为共享卷宗进行存储,使得区块链中全部节点上存储的数据均一致。
对于区块链103中的每个节点,均具有与其对应的节点标识,而且区块链103中的每个节点均可以存储有区块链103中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以便后续根据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将生成的区块广播至区块链103中的其他节点。每个节点中可维护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节点标识列表,将节点名称和节点标识对应存储至该节点标识列表中。其中,节点标识可为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地址以及其他任一种能够用于标识该节点的信息,表1中仅以IP地址为例进行说明。
表1
节点名称 节点标识
节点1 117.114.151.174
节点2 117.116.189.145
节点N 119.123.789.258
区块链103中的每个节点均存储一条相同的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区块链是一种数据结构。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参见图1B,区块链由多个区块组成,创始块中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卷宗材料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区块主体中存储有卷宗材料;创始块的下一区块以创始块为父区块,下一区块中同样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区块头中存储有当前区块的卷宗材料特征值、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版本号、时间戳和难度值,并以此类推,使得区块链中每个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均与父区块中存储的区块数据存在关联,保证了区块中卷宗材料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任一个节点,该节点对卷宗材料进行存储时,可以新创建一个区块,将卷宗材料存储在该区块的区块主体中,并根据卷宗材料的材料内容,生成卷宗材料特征值,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卷宗材料特征值可以为卷宗材料对应的哈希值。其中,卷宗材料特征值存储在该区块的区块头中,该区块的区块头中还存储有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版本号、该区块生成时的时间戳以及该区块对应的难度值。
在生成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时,参见图1C,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产生过程的示意图。该区块产生过程包括步骤S11-步骤S19。其中,
步骤S11,节点监听全网输入的卷宗材料,也就是说,区块链所在的节点可以实时接收终端101输入的卷宗材料。
步骤S12,对卷宗材料进行校验,完成校验后,将卷宗材料存储至内存池中,并更新用于记录卷宗材料的哈希树。
步骤S13,将更新时间戳更新为接收到卷宗材料的时间,并尝试不同的随机数,多次进行特征值计算,并确定计算得到的特征值是否满足条件。
其中,可以通过判断计算得到的特征值是否满足下述公式:
Figure 24166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SHA256为计算特征值所用的特征值算法;version(版本号)为区块链中相关区块协议的版本信息;prev_hash为当前区块的父区块的区块头特征值;merkle_root为输入信息的特征值;ntime为更新时间戳的更新时间;nbits为当前难度,在一段时间内为定值,并在超出固定时间段后再次进行确定;x为随机数;TARGET为特征值阈值,该特征值阈值可以根据nbits确定得到。
步骤S14,生成区块以对卷宗材料进行存储,根据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将生成的区块分别发送给其他节点,由其他节点各自对生成的区块进行校验,并在完成校验后将生成的区块添加至其存储的区块链中。
当计算得到的特征值满足上述公式时,便可将卷宗材料对应存储,生成区块头和区块主体,得到当前区块,当前区块的区块主体中存储有卷宗材料。随后,生成区块的节点根据区块链103中其他节点的节点标识,将新生成的区块分别发送给其所在的区块链103中的其他节点,由其他节点对新生成的区块进行校验,并在完成校验后将新生成的区块添加至其存储的区块链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可以由任一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实现卷宗的自动化制作,减少人力、物理以及时间资源的消耗,提高卷宗制作效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结合一个具体的可选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该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应用于电子卷宗的管理中,具体的,可以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实现为一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将该应用程序安装于任一终端设备中,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安装的该应用程序实现对电子卷宗的管理。可选的,该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为终端设备中下载安装的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通过诸如浏览器等打开的电子卷宗应用程序。
如图2A所示,图2A为本可选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电子卷宗的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21、数据库22和区块链23,其中,区块链23可以是前文所提及的卷宗共享系统100。
其中,终端设备21可以提供基础的与电子卷宗相关的管理功能,例如,下述提及的模板选择功能、文件上传功能、归目功能、编目功能以及检索功能等。
数据库22可以为电子卷宗数据库,数据库22用于存储非业务关键数据,终端设备21可以访问数据库22以获取非业务关键数据。这里的非业务关键数据可以包括用户权限数据、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的实现算法所需的参数数据以及电子卷宗模板数据等,数据库22可以为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例如,数据库22可以为MySQL(全称:My Structure QuestLanguage)数据库、Oracle数据库等。
区块链23由多个区块链节点构成,如图2A中示出的区块链23由区块链节点1-3构成,任两个区块链节点之间均可以通信连接。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型。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各个数据块之间通过随机散列(也称哈希算法)实现链接,后一个数据块包含前一个数据块的哈希值。
其中,区块链节点中主要存储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例如,区块链节点中可以存储各电子卷宗文件。终端设备21可以访问区块链23,以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其中,区块链节点可以直接通过点到点(Peer to Peer,P2P)和Gossip等协议实现节点的发现和数据的传递。其中,P2P是一种点到点的通信网络,网络中所有节点地位均等,不存在中心化的控制机制;Gossip是一种P2P网络中多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协议,例如随机选择邻居节点进行数据转发。
如图2B所示,图2B为本可选实施例所适用的另一种电子卷宗的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其中,该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用户层、业务层、接入层和数据层,用户层和业务层适用于图2A中的终端设备21,接入层和数据层适用于图2A中的数据库22,接入层和数据层也适用于图2A中的区块链23。
具体地,用户层指的是使用终端设备的各用户,其中,标号24所指示的区域表示用户,标号25所指示的区域表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用户24可以将电子卷宗所需的文件上传至终端设备25中的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以通过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单独的电子卷宗应用程序或者通过浏览器打开电子卷宗应用程序)访问相关业务。
业务层指的是与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相关的各业务,具体可以包括新建(指创建电子卷宗)、上传(指上传电子卷宗所需的文件)、下载(指下载电子卷宗中的文件)、归档(指将电子卷宗存储至数据库或者区块链中)、归目(指将文件标识添加在目录中)、编目(指在目录下生成文件对应的子目录,并将该文件的文件标识添加在该文件对应的子目录中)、分册(指将电子卷宗分为至少两个分册)、模板(指选择电子卷宗的模板或者创建电子卷宗的模板)等业务。其中,业务层还可以提供权限(指用户访问权限管理)以及安全(指数据安全管理)等业务,可以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的泄露。
接入层用于提供数据的访问路径。在用户访问业务层的相关业务时,一些非业务关键数据存储在传统数据库中,该传统数据库为上述提及的数据库22,此时可以通过数据持久化接口来访问传统数据库,以实现非业务关键数据的存储与读取;一些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等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来访问区块链,以实现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文件的存储与读取。其中,SDK是软件工程师用于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创建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方便调用方来访问系统或者平台提供的接口或者服务。
数据层中封装有对传统数据库和区块链的相关操作。其中,如上所说,传统数据库中存储非业务关键数据,如用户权限数据、算法的参数数据以及模板数据等,区块链存储有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其中,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不可篡改和丢失。
如图2C所示,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区块链的架构示意图。其中,该区块链架构为图2B数据层中的区块链的架构,该区块链架构具体可以包括访问层、中间层、核心层以及资源层,下面将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访问层用于提供对上层业务应用的应用程序接口,以访问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存取等操作,这里的上层业务应用指的是电子卷宗应用程序。
中间层是指电子卷宗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中间层协议,该中间层协议包括与链码相关的协议、与合约相关的协议、与通道相关的协议以及与策略相关的协议。
其中,与链码相关的协议包括链码的初始化协议、链码的启动协议、链码的执行协议、以及链码的更新协议等,其中,链码是区块链上的应用代码,是负责对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相关操作的上层业务代码。链码可用来执行合约中的内容,来用对账本进行操作,可将与电子卷宗相关的数据存储到账本上,也方便获取电子卷宗数据。其中,账本是区块链结构和数据以及当前区块链的世界状态的结构。
合约指的是智能合约,也可以称为智能合同。智能合约是由事件驱动的、具有状态的、获得多方承认的、运行在区块链之上的、且能够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处理资产的程序,智能合约最大的优势是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仲裁和执行合同。简单来说,智能合约是一种用计算机语言取代法律语言去记录条款的合约。智能合约可以由一个计算系统自动执行。即,智能合约就是传统合约的数字化版本。
通道用来隔离不同的组织,实现数据的隔离访问,不同的通道的账本数据互相无法访问。在本实施例中,当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至少一个通道进行管理,若需要将数据提供给其他关联方进行访问,可使用新的通道来共享部分数据。
策略是指与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的各种业务相关的策略,如上述提及的与新建业务相关的策略、与上传业务相关的策略等。
核心层是区块链的核心部分,可以采用分布式网络、P2P网络技术以及Gossip协议进行数据分发。核心层可以提供账本数据访问、达成共识、通过通道实现数据的隔离访问以及提供身份认证等。
由上述可知,账本是区块链结构和数据以及当前区块链的世界状态的结构。
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流程,分别为区块的提议和区块的共识达成。区块的提议主要涉及到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和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机制,用以抵抗女巫攻击,安全地选出可靠的区块提议者。区块的共识达成则涉及到共识算法,主要包括中本聪共识和经典共识。
有关通道的相关内容,可以详见上述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身份认证采用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颁发的CA证书进行访问控制,其中,用户身份认证需要使用证书,数据则使用安全传输层(Transport LayerSecurity,TLS)协议进行加传输,以保证数据安全。其中,CA负责证书的创建和颁发,是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体系中最为核心的角色,PKI是一组由硬件、软件、参与者、管理政策与流程组成的基础架构,其目的在于创造、管理、分配、使用、存储以及撤销数字证书。
资源层包括证书颁发机构的信息、网络的信息、文件系统/数据库的信息和容器的信息等。其中,证书颁发机构不参与P2P网络节点的数据交换和网络访问,使用三层认证结构,保证认证的权威性和数据安全性。其中,数据采用哈希算法(英文全称:HashAlgorithm)进行签名,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其中,哈希算法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二进制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二进制值的算法。
账本数据可以以文件行书存储在文件系统上,而区块链网络状态数据则存储在数据库中,状态数据、历史数据和索引数据也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例如,存储在LevelDB数据库中。
容器提供方便快捷的节点资源调度和管理能力,通过镜像快速进行节点的资源部署。
上面主要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电子卷宗的系统架构,下面将结合图3-图1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电子卷宗处理方法,该电子卷宗处理方法是在上述提及的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实现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卷宗指的是“民事一审卷宗”,指定目录指的是“待入卷”目录,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指的是重置模板操作。
具体地,用户想要制作电子卷宗时,可以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点击与电子卷宗制作相关的控件,例如,用户可以点击“新建”控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电子卷宗创建请求后,生成电子卷宗模板选择界面,用户可以在电子卷宗模板选择界面上进行模板选择。用户可以选择各类电子卷宗的模板,例如,用户可以选择民事一审卷宗的模板、民事二审卷宗的模板、民事再审诉讼卷宗的模板等,其中,对于任一类电子卷宗模板,该类电子卷宗模板可以为至少一个。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模板界面的示意图。用户可以在图3所示的选择模板界面进行模板选择,也可以通过点击“×”控件关闭该选择模板界面。由图3所示的选择模板界面可以看出:民事一审卷宗对应的模板有两个,分别为“民事一审卷宗”模板和“民事一审自定义”模板,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控件显示民事一审卷宗对应的两个模板,然后从这两个模板中选择一个模板,如图3中已选择“民事一审卷宗”模板。进一步地,用户在点击确定控件后,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民事一审卷宗”模板并显示,用户也可以通过取消控件退出选择模板界面。
其中,当用户选择“民事一审自定义”模板后,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模板制作页面,用户可以在模板制作页面制作符合用户期望的民事一审卷宗模板。用户在制作模板的过程中,可以修改模板的名字,例如,用户可以将模板名字由民事一审自定义修改为民事一审dst1。用户还可以在模板的目录结构中添加目录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定义设置模板,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卷宗模板是电子卷宗目录模板,该电子卷宗目录模板是一个目录结构模板,包括至少两个目录。用户可以从这至少两个目录中选择需要上传材料的目录,然后点击上传控件,电子卷宗应用程序显示上传界面,并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将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文件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并在用户选择的目录下添加文件上传操作对应的文件的文件标识,其中,文件标识可以为文件的封面、文件的任一页、文件的图标、文件名等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将本地文件直接上传至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也可以将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连接,使得外接设备中的文件或者外接设备接收到的文件也能够上传至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例如,将终端设备与高拍仪、扫描仪等连接,高拍仪拍摄得到的文件、扫描仪扫描得到的文件可以直接上传至终端设备的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传显示界面的示意图。该上传显示界面包括影像卷以及音视频卷两种卷宗,其中,影像卷对应的目录中可以上传文本、音频、视频以及图像等,音视频卷对应的目录可以上传音频以及视频等。该上传显示界面还支持搜索功能,用户可以在“请输入关键词搜索...”对应的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得到该关键词对应的文件。用户在制作电子卷宗时,可以选择制卷目录中的任一目录,以在该目录中上传文件。制卷目录中包括待入卷、民事一审卷宗等目录,其中,民事一审卷宗目录包括正卷等目录,正卷目录中包括正卷分册等目录,正卷分册目录中包括封皮、目录、起诉书等目录,起诉书目录中包括口述笔录等目录。当然,该显示界面中还包括一些目录的卷数或者册数或者页数等信息,如图4中,民事一审卷宗共2卷,正卷共1册,正卷分册共7页,起诉书共2页,口诉笔录共0页。该上传显示界面还包括上传、下载、删除、移动、打印、新建、归目、添加比对、分册、护眼模式、传输列表、标记、扫码调序等控件,以便用户点击上述提及的任一控件后,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实现该控件对应的功能。
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点击该显示界面中的“起诉书”,从而选择起诉书目录作为需要上传材料的目录,然后点击“上传”控件,电子卷宗应用程序默认显示图4所示的显示界面,用户可以在图4所示的显示界面中选择添加文件或者扫描/高拍上传中的任一个控件,以上传文件。其中,图4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还包括上传材料、正在上传、收起这三个控件、以及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用户可以点击上传材料控件以上传材料,或者,用户可以点击正在上传控件以查看当前正在上传的控件。
图4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中包括用户所选择的目录信息,如图4中用户选择“起诉书”,则该显示界面对应显示有“当前目录:民事一审卷宗>正卷>正卷分册>起诉书”的目录信息;该显示界面还包括文件选择的相关信息,具体的,用户从命名方式中可以选择原文件名不变、以及按目录名+1...2..3..格式命名中的任一控件,以选择所上传文件的命名方式,用户从材料来源中可以选择取消来源、原告、第三人、被告、法院材料、第三方机构材料、以及其他诉讼相关材料等控件,其中,用户选择原告、第三人、以及被告中的任一控件后,用户可以输入相应的信息,如图4中,用户选择原告,在原告中可以输入“张三”,以表明所上传的文件中原告是张三,当然,在实际执行时,用户并不清楚所上传的文件的来源时,也可以点击取消来源控件,图4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中还包括添加文件、以及扫描/高拍上传两个控件。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支持收起的功能,当用户点击收起控件时,图4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将收起,不再显示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收起后,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并不中断文件的上传,且用户可以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进行其他操作。当所有文件均上传完成后,虚线框内的显示界面会自动收起。
其中,用户在上传界面上传文件的过程中,可以点击固定控件固定图4中虚线框汇中的显示界面,此时,用户可以在左侧点击任一目录,选择新的需要上传材料的目录以文件上传。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选择的目录不同,上传界面也可能存在差异,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传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图5与图4仅在与虚线中的显示界面上存在差异,下面将针对差异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图5与图4相同的部分可以详见图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在依次点击“正卷分册”、“上传”控件后,可以得到如图5所示的显示界面,在图5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包括用户所选择的目录信息,如图5中用户选择“正卷分册”,则该显示界面对应显示有“当前目录:民事一审卷宗>正卷>正卷分册>正卷分册”的目录信息;该显示界面还包括文件选择的相关信息,具体的,用户从上传类型中可以选择封皮、目录以及封底中的任一控件,以选择所上传文件的类型,用户从材料来源中可以选择取消来源、原告、第三人、被告、法院材料、第三方机构材料、以及其他诉讼相关材料等控件,其中,用户选择原告、第三人、以及被告中的任一控件后,用户可以输入相应的信息,在实际执行时,用户并不清楚所上传的文件的来源时,也可以点击取消来源控件,图5中虚线框中的显示界面中还包括添加文件、以及扫描/高拍上传两个控件。
通过如图4、图5所示的显示界面,用户可以将文件上传至当前卷宗中的任一目录下,实现材料的直接复用和快速入卷,优化用户的操作体验,实现电子卷宗的随案制作,提高法院案件电子卷宗的制作率和利用率,提高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的易用性。
在实际执行中,用户可以点击如图5所示的显示界面中、制卷目录中的分册目录(如正卷分册)或者分册目录中的任一目录,再点击“编目”控件,以实现对分册目录或者分册目录中的任一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进行自动编目。例如,用户可以点击“正卷分册”或者“起诉书”,然后再点击“编目”控件,实现为“正卷分册”或者“起诉书”目录下的各文件标识分别添加对应的子目录,并将任一文件标识添加在对应的子目录中。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编目前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由该显示界面可知,起诉书目录中包括两个文件标识,分别为“张三的起诉状.j...”(全称“张三的起诉状.jpg”)以及“李四的起诉状.j...”(全称“李四的起诉状.jpg”)。其中,起诉书共2页,“张三的起诉状.j...”对应的页数为1,“李四的起诉状.j...”对应的页数为2。当用户在图6所示的显示界面中依次点击“起诉书”(即标号61所示的区域)以及“编目”控件后,可以得到如图7所示的显示界面,其中,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目后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具体地,在图7所示的显示界面中,为“张三的起诉状.jpg”添加对应的子目录“起诉状”,且“起诉状”中包含“张三的起诉状.jpg”,在图7中“张三的起诉状.jpg”显示为“张三的起诉...”;以及为“李四的起诉状.jpg”添加对应的子目录“起诉状”,且“起诉状”中包含“李四的起诉状.jpg”,在图7中“李四的起诉状.jpg”显示为“李四的起诉...”。其中,起诉书共2页,对于每一个起诉状,该起诉状共1页,“张三的起诉...”对应的页数为1,“李四的起诉...”对应的页数为2。
至此,用户可以通过选择目录模板文件,并选中目录模板文件的任一目录,在将文件上传至该目录对应的存储区域中,实现电子卷宗的制作。
当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用户除可以在目录模板文件的目录中上传文件之外,还可以在一个预设目录中直接上传文件,例如,用户可以点击如图4所示的显示界面上的“待入卷”,然后点击“上传”控件,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将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文件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并在“待入卷”目录下添加文件上传操作对应的文件的文件标识。
当用户在“待入卷”目录中上传文件后,可以通过归目功能,将“待入卷”目录中的每一个文件标识,更改至该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如图8所示,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归目的显示界面示意图。用户在点击“归目”控件后,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显示如图8所示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为一个显示界面中的部分显示界面,这个部分显示界面中包括“归目”控件以及子显示界面,子显示界面中包含有“正卷归目”、“副卷归目”以及“跟前归目”这三个控件,用户可以选择“正卷归目”,以将“待入卷”目录下属于正卷的文件标识更改至正卷下对应的目录中,即对属于正卷的文件标识进行归目;用户可以选择“副卷归目”,以将“待入卷”目录下属于副卷的文件标识更改至副卷下对应的目录中,即对属于副卷的文件标识进行归目。
在实际执行中,归目成功的文件标识可高亮显示,如归目成功的文件标识可以以绿色底色显示,以便于用户核查是否归目正确。当用户分别进行“正卷归目”操作以及“副卷归目”操作后,“待入卷”目录可能仍旧存在部分文件标识,这部分未归目的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可能是格式存在错误的文件,此时,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对未归目的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进行修改。当用户对未归目的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进行修改后,可以在“待入卷”目录下重新上传修改后的文件,用户可以选择“跟前归目”,以将修改后的文件的文件标识进行归目。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选择“正卷归目”、“副卷归目”以及“跟前归目”中的任一项,对“待入卷”目录下的文件进行归目时,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进行自动编目。例如,若当前显示界面包括如图6所示的显示界面,且“待入卷”目录下存在“张三的起诉状.jpg”以及“李四的起诉状.jpg”两个文件标识时,当用户对“待入卷”目录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归目(正卷归目、副卷归目、以及跟前归目中的至少一个)后,得到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如图7所示的显示界面,在图7所述的显示界面中,已对“张三的起诉状.jpg”以及“李四的起诉状.jpg”两个文件标识分别进行了自动编目。自动编目后,“张三的起诉状...”位于对应的“起诉状”子目录中;“李四的起诉...”位于对应的“起诉状”子目录中。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用户在选择了目录模板文件之后,在任意时刻,用户可能认为当前已选择的目录模板文件并不适用于想要制作的电子卷宗,此时,用户可以更换当前已选择的目录模板文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选择了目录模板文件,且用户未上传任意文件时,用户可以选择重置当前已选择的目录模板;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在选择了目录模板文件,且用户已上传了文件之后,用户也可以选择重置当前已选择的目录模板,此时,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保留当前已上传的文件。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置模板界面的示意图。其中,用户在选择了目录模板文件,且用户已上传了文件之后,点击“重置模板”控件后,终端设备可以显示如图9所示的显示界面,用户可以在图9所示的显示界面中重新选择目录模板文件,用户可以在该显示界面中从“民事一审卷宗”模板、“民事一审dst1”模板、“民事一审dst2”模板以及“民事一审dst3”模板中,选择任一模板文件作为新的目录模板文件。其中,图9所示的显示界面中还显示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保留用户已上传的文件,如图9中的提示信息为“材料将会还原到待入卷目录下,其中封皮、目录、封底不保留,材料重新归目后,批注和音视频文件才可见”,用户可以点击“保留材料”以保留用户所上传的文件,即将上传的文件的文件标识更改至待入卷目录中,用户也可以选择“删除材料”以删除用户所上传的文件,如图9所示的显示界面中,用户选择“保留材料”,可以将用户已上传的文件更新至“待入卷”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户上传的任一文件,该文件中可以包含有批注,该文件可以为音频文件或者视频文件。当提示信息为如图9所示的提示信息时,在将该文件的文件标识更改至“待入卷”中后,用户无法查看该文件中的批注,若该文件为音频文件时用户无法打开该音频文件,若该文件为视频文件时用户无法打开该视频文件。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也可以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搜索用户想要的文件。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搜索结果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具体地,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原告”,终端设备可以将“原告”发送至区块链节点,由区块链节点搜索“原告”对应的文件内容,并将检索到的文件内容发送至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默认显示如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其中,在该显示界面中,搜索框中显示有关键词“原告”,用户可以选择全部、目录、内容、批注等任一个控件,终端设备可以显示用户所选择的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在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中,显示有“全部”这个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信息,即“共计有45条记录第2条,共45条”,其中,第2条表示用户选择了第2条搜索结果。图10所示的显示界面中共显示有三条搜索结果,分别为标号10a所指示的区域中的内容、标号10b所指示的区域中的内容、以及标号10c所指示的区域中的内容,其中,各个区域中的具体内容仅为示意性的,非本实施例所关注的重点,在此不多加以赘述。
区块链节点在搜索“原告”对应的文件内容时,可以对文件原有的内容进行搜索,得到文件原有内容中包含“原告”的文件(即“内容”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也可以对文件的批注进行搜索,得到文件的批注中包含“原告”的文件(即“批注”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还可以对文件的文件标识所在的目录进行搜索,得到文件的文件标识所在的目录中包含“原告”的文件(即“目录”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其中,“全部”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包括上述三种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种控件对应的搜索结果可以包括至少一条,或者为0条。当存在至少一条搜索结果时,用户可以点击任一条搜索结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针对该搜索结果的点击操作后,可以显示该搜索结果对应的文件标识所在的电子卷宗的显示界面,即用户点击任一条搜索结果,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定位到该搜索结果对应的电子卷宗,并显示这个电子卷宗的显示界面。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查看任一个电子卷宗,用户可以点击电子卷宗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电子卷宗应用程序可以在对应的显示界面中显示该目录下各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件缩略图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在该显示界面中,电子卷宗目录结构下包括民事一审卷宗目录,民事一审卷宗目录下包括正卷目录,正卷目录下包括正卷分册目录,正卷分册目录下包括:文件标识“李四的起诉状.j...”、“口诉笔录”、“立案(受理)通知...”、“缴纳诉讼费”、“免费手续”、“应诉通知书回执”、“答辩状及附件”及该目录下的文件标识“答辩状.jpg”、“原、被告诉讼代理...”、“原、被告诉讼代理...”、“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被告举证材料”及该目录下的文件标识“司法鉴定报告.j...”、“询问、调查取证材...”、“调解笔录”、“调解材料”、“开庭通知”、以及“传票”等目录。其中,“李四的起诉状.j...”对应的页数为2页,“答辩状及附件”共1页,“答辩状.jpg”对应的页数为3页,“原、被告举证材料”共1页,“司法鉴定报告.j...”对应的页数为4页,对于正卷分册目录下剩余的每一个目录,该目录共0页。
其中,当用户点击“正卷分册”时,可以显示如图11所示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为一个显示界面的部分显示界面。在图11所示的显示界面右侧,显示有“正卷分册”目录下包含的各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受终端设备显示屏大小的影响,终端设备可以仅显示部分缩略图。如图11所示的显示界面的右侧,显示有文件标识“答辩状.jpg”对应的目录信息“民事一审卷宗>正卷>正卷分册>答辩状及附件”、以及“答辩状.jpg”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和文件标识“司法鉴定报告.j...”对应的目录信息“民事一审卷宗>正卷>正卷分册>原、被告举证材料”、以及“司法鉴定报告.j...”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图11仅显示了部分缩略图)。
进一步的,用户可以点击显示界面上的任一个缩略图,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缩略图的触发操作后,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该缩略图对应的文件,以便于用户查看该缩略图对应的文件,例如,用户点击图11中“答辩状.jpg”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时,终端设备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答辩状.jpg”对应的文件并显示。
在实际执行时,用户可以通过选中某一目录、然后点击下载控件,下载该目录下各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及的各种操作仅是一个示意性的,在实际执行中,用户除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操作之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的操作,例如,用户可以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点击“阅卷笔记”控件,此时,用户可以阅览任一文件,在阅览的过程中,可以为该文件添加相应的批注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化的卷宗管理提升了办公的无纸化能力,可以方便的从授权网络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数据访问,不再拘泥于以前的存库文书管理方式,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要求,给日常办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上面主要介绍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从方法步骤的角度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如图12A所示,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步骤S1201-步骤S1205。
步骤S1201,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归档卷宗材料可以为至少一个,对于任一个待归档卷宗材料,该待归档卷宗材料可以为文本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以及除待归档卷宗材料之外的其他文件,其他文件也可以为文本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以及图像文件等。例如,其他文件可以为电子卷宗的模板文件。终端设备获取其他文件的方式可以和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方式相同,下面将针对待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其中,终端设备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本地中的待归档卷宗材料,也可以从网络、数据库、区块链节点等中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还可以获取用户上传的待归档卷宗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可以安装有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上传文件。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的指定目录中上传至少一个文件,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这至少一个文件,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其中,用户在电子卷宗应用程序中上传文件时,用户可以通过文件上传对应的语音指令或者触发文件上传对应的控件等,触发终端设备生成文件上传显示界面,以使用户在生成的文件上传显示界面上上传文件。
在实际应用时,用户也可以在第一卷宗的任一目录中上传至少一个文件,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这至少一个文件,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这个目录中,如图4、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文件上传显示界面,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对应有不同的文件上传显示界面,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202,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上传的待归档卷宗材料后,可以直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保存在区块链节点中,或者,可以根据用户的保存指示,将待归档卷宗材料保存在区块链节点中。
其中,终端设备在将待归档卷宗材料保存在区块链节点中时,可以生成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并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该上链请求,区块链节点接收到该上链请求后,可以对该上链请求中携带的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也就是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上传的待归档卷宗材料后,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由于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使得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另外,从上述对区块链的描述可知,区块链中的通道用来隔离不同的组织,实现数据的隔离访问,可以保证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性。通过权限的控制,可以使区块链中存在多个通道,实现数据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共享,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依旧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以保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安全性。对于除待归档卷宗材料之外的其他文件,可以将其他文件存储在传统数据库或者区块链节点中。其中,传统数据库可以为图2A所示的数据库22。
步骤S1203,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第二文件标识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节点在存储待归档卷宗材料时,可以生成待归档卷宗材料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同时,可以建立第二文件标识和待归档卷宗材料之间的索引关系对,以便于区块链节点根据第二文件标识查找对应的待归档卷宗材料。区块链节点可以将第二文件标识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
其中,第二文件标识是区块链节点生成的,是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可以和待归档卷宗材料组成索引对,以使区块链网络通过第二文件标识查找对应的待归档卷宗材料。
步骤S1204,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卷宗可以为终端设备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的未经处理的电子卷宗模板文件,也可以为对电子卷宗模板文件进行处理过的电子卷宗,这里的处理指的是在电子卷宗模板文件中,已将历史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在该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204中,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12041或者步骤S12042。
步骤S12041,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卷宗模板;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候选卷宗模板的模板选择操作,将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确定为第一卷宗。
其中,候选卷宗模板可以是用户预创建好的,也可以是电子卷宗应用程序预配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创建电子卷宗,具体地,用户可以点击“新建”控件,此时,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显示卷宗模板。其中,用户触发卷宗创建请求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新建”控件,还可以有其他的触发方式,例如语音触发等。
进一步的,用户可以针对各候选卷宗模板中任一候选卷宗模板进行模板选择操作,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用户的模板选择操作,从传统数据库或者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即获取用户选择的候选卷宗模板,将该候选卷宗模板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卷宗是未经处理的电子卷宗模板文件。用户可以采用步骤S1201-步骤S1205所示的方式,对该电子卷宗模板文件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在创建第一卷宗时,需要同时创建第一卷宗对应的卷宗标识,以便用户后续可以通过卷宗标识定位至这个卷宗。
步骤S12042,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目标卷宗选择操作包括卷宗标识;将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用户可以通过某一个交互界面,选择用户想要处理的电子卷宗,通常情况下,用户可以输入或者选择该电子卷宗的卷宗标识,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这个目标卷宗选择操作中包括用户输入或者选择的卷宗标识,然后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卷宗是已对电子卷宗模板文件经过处理得到的电子卷宗。用户可以采用步骤S1201-步骤S1205所示的方式,对该电子卷宗进行进一步地处理。
步骤S1205,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将用户指定的一个目录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205中,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包括步骤S12051。
本申请实施例中,文件内容包括文件名称和文件主题内容,文件名称是一个文件的命名名称,例如“张三的起诉状.jpg”,文件的主题内容是文件中的具体内容,例如,张三的起诉状中的具体内容。
步骤S12051,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根据关键内容与目录结构中各目录的语义匹配度,从目录结构的各目录中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目录结构下的每一个目录,该目录中的文件的文件格式可以为该目录对应的文件格式,或者该目录中的文件的文件内容可以包括该目录对应的关键词等,例如图6中起诉书目录中的文件均可以包括关键词起诉状。
基于此,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例如,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中包含民事起诉状,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民事起诉状中的关键词“起诉状”,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属于目录结构中的起诉书目录。
在实际执行时,终端设备可以从文件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将目录结构中的每一个目录与关键内容进行语义匹配,将语义匹配成功的目录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关键内容可以是关键词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了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后,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当然在实际执行中,可以在目标目录中添加一个子目录,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该子目录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实际执行时,还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方式,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获取用户针对目录结构的目录选择操作,将目录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选择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此时,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用户针对目录结构的目录选择操作,将目录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即用户选择的目录,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在实际执行时,终端设备可以先获取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然后接收用户针对目录结构的目录选择操作,确定目录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然后,获取用户在目录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所上传的待归档卷宗材料,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地,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并获取区块链节点反馈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
具体地,步骤S1205中,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具体可以包括: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子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主动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并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子目录中,例如在用户通过归目功能将待入卷目录下的第一文件标识更改至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时,可以在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添加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子目录,然后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该子目录中。
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并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子目录中,如用户可以先点击目标目录,然后点击编目控件,终端设备可以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然后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该子目录中。具体可见图6及图7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子目录的目录名可以从第一文件标识中提取出,例如,子目录的目录名,可以是第一文件标识中包含的关键词。
对于一个待归档卷宗材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该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在实际执行时,也可能存在终端设备确定出目录结构中不存在该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的情况。
对于这一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在目录结构中不存在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则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确定目录结构中不存在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时,可能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内容或者文件格式存在问题,终端设备可以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或者说,待归档卷宗材料并不存在内容或者文件格式上的问题,仅仅是终端设备未识别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终端设备也可以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除可以提示用户待归档卷宗材料未归档成功之外,还可以提示用户修改待归档卷宗材料和/或用户选择手动归档。
其中,按照步骤S1201-步骤S1205的方式,可以对待归档卷宗材料成功归档,对于未能成功归档的待归档卷宗材料,其第一文件标识依旧在指定目录中,例如,未能成功归档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依旧在待入卷目录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由于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使得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实现卷宗的自动化制作,减少人力、物理以及时间资源的消耗,提高卷宗制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206-步骤S1208。
步骤S1206,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第一卷宗下的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可以重置第一卷宗对应的电子卷宗模板,用户可以点击重置模板控件(相当于用户执行模板替换操作),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用户的模板替换操作之后,显示如图9所示的重置模板显示界面,在该显示界面中,显示有可选卷宗列表,即民事一审卷宗、民事一审dst1、民事一审dst2以及民事一审dst3,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保留第一卷宗中的文件,若用户选择保留第一卷宗中的文件,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文件的指示;若用户选择不保留第一卷宗中的文件,则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文件的指示。
步骤S1207,获取用户针对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并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当用户指示保留第一卷宗中的文件时,说明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文件的指示,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模板替换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中,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模板替换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中,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其中,对于第一卷宗下的每一个第一文件标识,可以将该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该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可以先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一个指定目录中,如移动至待入卷目录中,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当用户选中指定目录且点击归目控件后,终端设备可以将指定目录中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中,其中,对于指定目录中的每一个第一文件标识,可以将该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该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卷宗下或者指定目录中的每一个第一文件标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文件标识的内容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例如,第一文件标识为“张三的起诉状.jpg”,则可以根据“张三的起诉状.jpg”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起诉状”目录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和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包含相同或者相似的目录,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目录,可以将第一卷宗的目录下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第二卷宗的目录下。例如,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和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均包含“起诉状”目录,且第一卷宗的“起诉状”目录下包含第一文件标识“张三的起诉状.jpg”和“李四的起诉状.jpg”,则可以将“张三的起诉状.jpg”和“李四的起诉状.jpg”移动至第二卷宗的“起诉状”目录下。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也就是文件名称,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终端设备可以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并根据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文件标识“张三的起诉状.jpg”,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对应的起诉状内容,根据起诉状内容确定“张三的起诉状.jpg”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
在根据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时,可以根据卷宗材料的文件格式、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中所包含的关键词等,确定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目标结构下的目录。
例如,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中包含民事起诉状,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民事起诉状中的关键词“起诉状”,确定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在第二卷宗的“起诉状”目录下。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后,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此时,第一卷宗为一个原始的电子卷宗模板文件,也就是空的卷宗,终端设备可以显示第一卷宗,也可以不显示第一卷宗,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1208,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指示,则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当用户指示不保留第一卷宗中的文件时,说明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文件的指示,此时,终端设备可以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文件删除指令,其中,文件删除指令用于指示区块链节点删除第一卷宗下的各个第一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同时,终端设备可以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后,终端设备可以停止显示删除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后的第一卷宗,也可以继续显示删除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后的第一卷宗,此时,删除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后的第一卷宗为一个原始的电子卷宗模板文件,也就是空的卷宗。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可以将已选择的不适用的模板替换成适用的模板,解决由于模板适用性差导致的卷宗质量较低的问题,同时可以保留第一卷宗中已上传的文件,避免用户再次上传,减少用户操作的繁琐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关键词;基于关键词,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将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显示给用户。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第一用户界面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并点击搜索控件,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用户界面获取到包含关键词的查询请求,并将查询请求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中。区块链节点可以基于关键词,从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并将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发送至终端设备中,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并显示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
其中,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可以是与关键词相关的文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文件内容,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所显示的文件内容是包含有关键词的文件内容。其中,与关键词相关的文件可以包括:文件原有内容中包含关键词的文件,文件的批注内容中包含关键词的文件,以及文件的文件标识所在的目录中包含关键词的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获取并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的待归档卷宗材料中除包括文件原有内容之外,还可以包含批注内容等其他信息,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步骤S102中,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具体可以包括:
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基于文件类型,向区块链网络中与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其中,区块链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区块链节点,不同的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文件类型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文件类型的具体分类方式不做限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按照文件来源将文件分成不同的文件类型,比如,侦查机关文件的文件类型、法院文件的文件类型、检查机关的文件类型等;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按照文件内容将文件分成不同的文件类型,比如,一审文件的文件类型、上诉文件的文件类型、再审文件的文件类型等。
其中,可以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向区块链网络中与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该上链请求中包括待归档卷宗材料,区块链节点对上链请求中携带的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并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步骤S1204-步骤S1205的方式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归档,最终,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目标目录中。
其中,第一文件标识为第二文件标识,或者,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则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中包含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显示的是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用户可以在第二用户界面中查看第二用户界面上显示的任一已归档卷宗材料,例如用户可以在第二用户界面上点击当前显示的任一个第一文件标识,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用户界面获取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包括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即用户点击的第一文件标识。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文件标识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具体可以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的第一选择操作,显示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的各第一文件标识、以及各第一文件标识所对应的文件缩略图;获取用户针对各文件缩略图中目标缩略图的第二选择操作,将第二选择操作作为获取请求,将目标缩略图所对应的第一文件标识作为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第二用户界面上点击当前显示的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个目录,此时,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针对目录的第一选择操作,在对应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的各第一文件标识、以及各第一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缩略图,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预先建立各第一文件标识与各自对应的文件缩略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
例如,用户点击“正卷分册”时,可以显示如图11所示的显示界面,该显示界面中显示有“正卷分册”目录下第一文件标识“答辩状.jpg”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以及“正卷分册”目录下第一文件标识“司法鉴定报告.j...”对应的文件的缩略图,具体可以见与图11相关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用户可以从各文件缩略图中选择任一文件缩略图,此时,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用户针对目标缩略图(即用户选择的任一文件缩略图)的第二选择操作,将目标缩略图的所对应的第一文件标识作为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将第二选择操作作为获取请求。并将获取请求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中,由区块链节点查询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由终端设备显示已归档卷宗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可以相同,即第一文件标识为第二文件标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也可以不同,当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以详细说明终端设备如何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即关联关系是由终端设备建立的。
其中,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具体可以包括:
若关联关系是由终端设备建立的,则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获取已归档卷宗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当终端设备获取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时,该获取请求中携带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结合存储的关联关系,确定已归档卷宗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将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可以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所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发送至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接收该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上链请求中包括待归档卷宗材料和第一文件标识,区块链节点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即关联关系是由区块链节点建立的;
其中,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具体可以包括:
若关联关系是由区块链节点建立的,则将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将第二文件标识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返回;接收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可以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具体地,终端设备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中携带有待归档卷宗材料和第一文件标识,区块链节点可以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生成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当终端设备获取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时,该获取请求中携带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终端设备可以将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可以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所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发送至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接收该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当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用户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除上述提取的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终端设备响应于其他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用户可以在第三用户界面上先点击任一个第一文件标识再点击下载控件,或者,用户可以在第三用户界面上先点击任一个目录再点击下载控件,此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三用户界面接收到用户的文件下载请求,该文件下载请求中包括指定文件标识以及指定存储区域,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指定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并将指定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存储至指定存储区域中。其中,指定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为用户点击的第一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或者,指定文件标识对应的文件包括用户点击的目录下的、各个第一文件标识各自对应的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以及第三用户界面可以是相同的用户界面,也可以是不同的用户界面,还可以任意两个为相同的用户界面,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卷宗中所有已归档卷宗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显示关联卷宗的卷宗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卷宗中所有已归档卷宗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中提取出目标关键词,基于目标关键词,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目标关键词匹配的卷宗材料,作为目标卷宗材料,将目标卷宗材料所属的卷宗确定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由于第一卷宗与其关联卷宗是内容匹配度较高的卷宗,便于用户了解相似的卷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例如,目标关键词可以包括被诉人信息以及起诉人信息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第一卷宗中提取被诉人“张三”以及起诉人“李四”,可以根据“张三”以及“李四”,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包含“张三”以及“李四”的卷宗材料,作为目标卷宗材料,将目标卷宗材料所属的卷宗确定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使得第一卷宗及其关联卷宗均是有关“张三”以及“李四”的卷宗,便于用户查看“张三”以及“李四”的所有卷宗。
又如,目标关键词可以包括案件信息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从第一卷宗中提取“房屋出售”、“合同纠纷”、“二手房”等案件信息,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包含“房屋出售”、“合同纠纷”、“二手房”的卷宗材料,作为目标卷宗材料,将目标卷宗材料所属的卷宗确定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使得第一卷宗及其关联卷宗均是有关“房屋出售”、“合同纠纷”、“二手房”的卷宗,便于用户快速了解相似案件,从相似案件中得到启发。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自动确定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并显示,也可以通过用户的触发操作确定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并显示。具体地:
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关联操作,显示至少一个待关联卷宗,根据用户针对至少一个待关联卷宗的选择操作,将选择操作所对应的待关联卷宗确定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显示关联卷宗的卷宗标识。
其中,终端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待关联卷宗的方式可以为:根据第一卷宗中所有已归档卷宗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第一卷宗对应的至少一个待关联卷宗,具体可以见上述实施例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可以点击用于卷宗关联的相关控件,如“文书关联”控件,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关联操作,显示待关联卷宗1-5,若用户选择待关联卷宗2,则确定待关联卷宗2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也可以点击卷宗关联的相关控件,输入至少两个卷宗标识,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关联操作,根据卷宗关联操作中携带的至少两个卷宗标识,将至少两个卷宗标识各自对应的卷宗进行关联,显示至少两个卷宗标识,或者,终端设备当前显示有第一卷宗,用户可以点击卷宗关联的相关控件,输入一个卷宗标识,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关联操作,根据卷宗关联操作中携带的卷宗标识,将第一卷宗和该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进行关联,也就是将该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作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显示第一卷宗的关联卷宗。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任一个关联卷宗的卷宗标识,查看关联卷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户在查看卷宗时,可以浏览卷宗中的任一个已归档卷宗材料,用户也可以浏览任一个待归档卷宗材料。
用户在浏览卷宗材料(已归档材料或待归档材料)时,可以在卷宗材料中添加批注等信息。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用户针对卷宗材料进行的添加批注操作,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更新请求,更新请求中包括添加批注后的卷宗材料,以使区块链节点将存储的卷宗材料更新为添加批注后的卷宗材料。
例如,用户在查看第一卷宗中的原、被告举证材料时,可以点击“阅卷笔记”控件,在原、被告举证材料上添加批注,点击保存,得到添加批注后的原、被告举证材料。终端设备可以向区块链节点发送更新请求,区块链节点将存储的原、被告举证材料更新为添加批注后的原、被告举证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卷宗材料中添加批注并更新存储的方式,可以实现在下一次浏览的时候,通过批注信息快速的了解卷宗材料,提高效率。
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如图12B所示,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211-步骤S1218。
步骤S1211,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卷宗模板;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候选卷宗模板的模板选择操作,将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确定为第一卷宗。
步骤S1212,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步骤S1213,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文件上传请求对应的文件作为待归档卷宗材料。
步骤S1214,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基于文件类型,向区块链网络中与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
步骤S1215,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
步骤S1216,基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内容,确定是否存在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1217,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子目录中。
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1218,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在指定目录中。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211-步骤S1218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
例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不执行步骤S1211,而是执行如下步骤: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目标卷宗选择操作包括卷宗标识,将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又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不执行步骤S1216,而是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用户针对目录结构的目录选择操作,将目录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又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步骤S1213之前,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显示模板替换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又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步骤S1217之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模板替换操作包括文件保存指示;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文件的指示,则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模板替换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中,并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文件的指示,则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又如,可以在步骤S1211-步骤S1218的任一步骤之前,或者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关键词;基于关键词,从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将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显示给用户。
当然,也可以在步骤S1211-步骤S1218的任一步骤之前,或者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中包含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任一步骤的相关信息均可以在前文实施例中找到对应的描述,也就是说,上述任一步骤均可以见前文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具体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下面从虚拟模块的角度介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具体如下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如图13所示,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可以包括:文件获取模块131、文件处理模块132、卷宗确定模块133以及卷宗更新模块134,其中,
文件获取模块13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文件处理模块132,用于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区块链节点对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以及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第二文件标识为待归档卷宗材料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卷宗确定模块133,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卷宗更新模块134,用于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目标目录中;
卷宗更新模块134还用于:
获取用户针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第一卷宗下的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获取用户针对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文件处理模块132在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时,具体用于:
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
基于文件类型,向区块链网络中与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其中,区块链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区块链节点,不同的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文件类型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一文件标识为第二文件标识,或者,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
文件处理模块132还用于:
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获取请求中包含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文件处理模块132还用于:
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文件处理模块132在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时,具体用于:
若关联关系是由终端设备建立的,则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获取已归档卷宗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
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不同,上链请求中包括待归档卷宗材料和第一文件标识,区块链节点将第二文件标识和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文件处理模块132在基于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时,具体用于:
若关联关系是由区块链节点建立的,则将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发送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根据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关联关系确定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将第二文件标识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返回;
接收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文件处理模块132在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的第一选择操作,显示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的各第一文件标识、以及各第一文件标识所对应的文件缩略图;
获取用户针对各文件缩略图中目标缩略图的第二选择操作,将第二选择操作作为获取请求,将目标缩略图所对应的第一文件标识作为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卷宗确定模块133在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时,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卷宗模板;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候选卷宗模板的模板选择操作,将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确定为第一卷宗;
或者,
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目标卷宗选择操作包括卷宗标识;将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确定为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卷宗更新模块134在根据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时,具体用于:
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
根据关键内容与目录结构中各目录的语义匹配度,从目录结构的各目录中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卷宗更新模块134还用于:
当在目录结构中不存在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则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并将第一文件标识添加在指定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卷宗更新模块134在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时,具体用于:
在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
将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添加至子目录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卷宗更新模块134还用于:
若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指示,则删除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文件处理模块132还用于:
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包括关键词;
基于关键词,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
将与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显示给用户。
本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其实现原理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为一个应用软件;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可以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其被编程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资源的处理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其他电子元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13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130,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并包括一系列的模块,包括文件获取模块131、文件处理模块132、卷宗确定模块133以及卷宗更新模块134;其中,文件获取模块131、文件处理模块132、卷宗确定模块133以及卷宗更新模块134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待归档卷宗材料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由于区块链具有防篡改性和可追溯性的特点,使得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确定待归档卷宗材料在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标识添加至目标目录中,实现卷宗的自动化制作,减少人力、物理以及时间资源的消耗,提高卷宗制作效率,通过对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可以将已选择的不适用的模板替换成适用的模板,解决由于模板适用性差导致的卷宗质量较低的问题,同时可以保留第一卷宗中已上传的文件,避免用户再次上传,减少用户操作的繁琐度。
上述从虚拟模块的角度介绍本申请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下面从实体装置的角度介绍本申请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图14所示的电子设备4000包括: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其中,处理器4001和存储器40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02相连。可选地,电子设备4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40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40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程序,并由处理器40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0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上述从实体装置的角度介绍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下面从存储介质的角度介绍本申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所述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
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所述第二文件标识为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所述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根据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所述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目标目录中;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所述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所述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所述第一卷宗下的第一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所述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所述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所述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包括:
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类型;
基于所述文件类型,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与所述文件类型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其中,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区块链节点,不同的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文件类型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件标识为所述第二文件标识,或者,所述第二文件标识和所述第一文件标识不同;
若所述第一文件标识为所述第二文件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中包含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基于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若所述第二文件标识和所述第一文件标识不同,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文件标识和所述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或者,所述上链请求中包括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和所述第一文件标识,所述区块链节点将所述第二文件标识和所述第一文件标识建立关联关系并存储;
所述基于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包括:
若所述关联关系是由终端设备建立的,则根据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所述关联关系,获取所述已归档卷宗对应的第二文件标识;基于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获取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若所述关联关系是由所述区块链节点建立的,则将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发送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以使所述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和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将所述第二文件标识对应的已归档卷宗材料返回;接收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已归档卷宗材料的获取请求,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卷宗的目录结构下的任一目录的第一选择操作,显示所述第一选择操作对应的目录下的各第一文件标识、以及各第一文件标识所对应的文件缩略图;
获取用户针对各所述文件缩略图中目标缩略图的第二选择操作,将所述第二选择操作作为获取请求,将所述目标缩略图所对应的第一文件标识作为所述已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卷宗创建请求,显示各候选卷宗模板;响应于用户针对任一所述候选卷宗模板的模板选择操作,将所述模板选择操作对应的候选卷宗模板确定为第一卷宗;
或者,
接收用户的目标卷宗选择操作,所述目标卷宗选择操作包括卷宗标识;将所述卷宗标识对应的卷宗确定为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包括:
从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
根据所述关键内容与所述目录结构中各目录的语义匹配度,从所述目录结构的各目录中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目标目录中,包括:
在所述目标目录下生成对应于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子目录;
将所述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子目录中。
8.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所述目录结构中不存在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所属的目标目录,则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文件保存指示为不保存指示,则删除所述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并显示所述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以及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关键词;
基于所述关键词,从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存储的各卷宗材料中查询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
将与所述关键词对应的文件内容显示给用户。
1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文件上传请求,获取待归档卷宗材料,并将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一文件标识显示在指定目录中;
文件处理模块,用于向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发送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上链请求,以使所述区块链节点对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进行上链处理、以及接收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第二文件标识并存储,其中,所述第二文件标识为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索引信息;
卷宗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待归档卷宗选择操作,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所要归档至的第一卷宗,并显示所述第一卷宗的目录结构;
卷宗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的文件名称和/或文件主题内容,确定所述待归档卷宗材料在所述目录结构中所属的目标目录,并将所述指定目录中的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目标目录中;
卷宗更新模块还用于: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第一卷宗的模板替换操作,响应于所述模板替换操作,显示可选卷宗列表以及文件保存选项,所述文件保存选项用于提示是否对所述第一卷宗下的第一文件标识进行保存;
获取用户针对所述可选卷宗列表的卷宗选择操作以及通过所述文件保存选项指示的文件保存指示,若所述文件保存指示为保存指示,则将所述第一卷宗下的所有第一文件标识移动至所述卷宗选择操作对应的第二卷宗的目录结构下对应的目录中。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60848.1A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2287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0848.1A CN11228740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0848.1A CN11228740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7403A CN112287403A (zh) 2021-01-29
CN112287403B true CN112287403B (zh) 2021-03-19

Family

ID=7442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0848.1A Active CN112287403B (zh) 2020-12-25 2020-12-25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7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6850B (zh) * 2021-10-27 2022-05-17 北京天宇威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卷宗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9093A (zh) * 2019-01-17 2019-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登记技术
CN109753815A (zh) * 2018-11-26 2019-05-14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10968879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思博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23152A (zh) * 2020-05-11 2020-08-11 毕红伟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件管理方法、管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12036834A (zh) * 2020-09-02 2020-12-04 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的调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2799B (zh) * 2019-06-17 2024-02-0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在线仲裁的裁决书生成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597818B (zh) * 2019-09-19 2023-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卷宗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9914A (zh) * 2020-05-29 2020-09-08 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区块链案件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69529B (zh) * 2020-11-11 2021-02-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卷宗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70637A (zh) * 2020-11-11 2020-12-1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案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8879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思博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53815A (zh) * 2018-11-26 2019-05-14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09729093A (zh) * 2019-01-17 2019-05-0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登记技术
CN111523152A (zh) * 2020-05-11 2020-08-11 毕红伟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件管理方法、管理网络及电子设备
CN112036834A (zh) * 2020-09-02 2020-12-04 深圳市网安计算机安全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证据的调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7403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7484B2 (en) Identifying content items for inclusion in a shared collection
US11074396B2 (en) Animating edits to documents
US11113463B2 (en) Note browser
US944300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urate media collections
US9385980B2 (en) Automatic routing of electronic mail file attachments to a user directory in a file management system, by a recipient electronic mail server, based on email sender defined processing rules
US10454860B2 (en) Automatically converting messages into a collaboration content item
US11948473B2 (en) Assignments for classrooms
US20180253412A1 (en) Synchronizing review comments between source and shared documents
US10607498B2 (en) Releasing assignments to students
JP2022549983A (ja) コンテキスト付きのコンテンツ・アイテム共有
CN112287403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卷宗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947759A (zh) 一种数据索引建立方法、索引检索方法及装置
US10200320B2 (en) Import content items from email
CN113868201B (zh) 一种多人协作分享文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492228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연구노트 관리 시스템
US11392715B1 (en) Data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cloud database platform
US11392587B1 (en) Rule generation and data certification onboarding process for cloud database platform
US11829367B2 (en) Data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updates to data in cloud database platform
WO2023114164A1 (en) Data certification process for cloud database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78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