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6851B -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6851B
CN112286851B CN202011235488.8A CN202011235488A CN112286851B CN 112286851 B CN112286851 B CN 112286851B CN 202011235488 A CN202011235488 A CN 202011235488A CN 112286851 B CN112286851 B CN 1122868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management
motherboard
network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54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6851A (zh
Inventor
李兆耕
盛永
程钢
陈方耀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548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68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6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6851A/zh
Priority to US17/338,870 priority patent/US2022014736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68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68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7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e.g. matrix, shuffle, pyramid, star, snowflake
    • G06F15/17306Inter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76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 G06F15/78Architectures of general purpose stored program computers comprising a singl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G06F15/7803System on board, i.e. computer system on one or more PCB, e.g. motherboards, daughterboards or bla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主板,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可应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具体实现方案为:服务器主板包括:主控程序模块,还包括交换芯片,所述交换芯片与所述主控程序模块连接;多个物理网口,用于所述交换芯片与管理网络以及所述主控程序模块所在主板之外的其它主板连接。该服务器主板可降低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业务网络的安全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可应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云计算的发展使得多主板服务器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多主板服务器是指在一个服务器盒子内封装多个主板(Baseboard),每个主板拥有独立的处理器系统(CPU、内存以及互联总线),可以由不同用户使用。在多主板服务器中,每个主板都有独立的主板管理控制器(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每个BMC可对所在的主板进行独立管理。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主板,包括:主控程序模块,还包括:
交换芯片,所述交换芯片与所述主控程序模块连接;
多个物理网口,用于所述交换芯片与管理网络以及所述主控程序模块所在主板之外的其它主板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主控主板和至少一个非主控主板,所述主控主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所述非主控主板与所述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连接。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包括:
接收管理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管理控制指令包括访问对象标识;
交换芯片基于所述访问对象标识将所述管理控制指令转发至对应的访问对象。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服务器控制方法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
根据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服务器控制方法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交换芯片通过物理网口与管理网络以及主控程序模块所在主板之外的其它主板连接,管理网络不再设置与其它主板连接的物理网口,即管理网络与服务器仅有一个与服务器连接的物理网口,从而减少了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主控程序模块通过交换芯片即可与其它主板实现信号传输,不再依赖管理网络,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另外,交换芯片可以隔离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避免其它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提高了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的示例性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申请。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在多主板服务器中,选择其一作为主控主板,承担主控功能,对非主控主板(其余主板)进行控制,并且主控主板、非主控主板以及不同非主控主板之间的物理分离,可实现计算资源的云化交付,同时避免虚拟化开销。
然而,多主板服务器不仅主控主板通过网络接口与管理网络连接,而且每个非主控主板也可通过网络接口与管理网络连接,即主控主板和非主控主板各自独立连接管理网络。因此,当多主板服务器中的主板密度越来越高时,每个主板管理控制器独立接入管理网络将大大提高管理网成本,并且会让主控主板丧失对其余主板的直接控制能力,同时影响管理网的隔离特性。
由于多主板服务器中的每个主板与管理网络连接,导致管理网络的接口较多,至少与多主板服务器中的主板的数量一致,导致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较高。而且,主控主板通过管理网络可以与其他多主板服务器的主板实现连通,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额外认证授权机制才能确保多主板服务器的安全;同时,主控主板实现了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的连通,这给业务网络的安全带来风险。另外,由于主控主板与非主控主板依赖管理网络控制,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主控主板无法控制非主控主板,影响多主板服务器的可用性。
其中,管理网络是技术人员实现对服务器进行管理的网络,业务网络是服务器向外提供功能的途径。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的示例性结构图。参考图1,服务器10通过物理网口与管理网络20和业务网络30连接,以实现服务器10与管理网络20和业务网络30的信号传输。
服务器10包括三个服务器主板,其中一个服务器主板为主控主板11,两个为第一非主控主板12和第二非主控主板13,主控主板11通过第一物理网口41与管理网络20信号连接,通过第二物理网口42与业务网络30信号连接。第一非主控主板12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五物理网口45与设置在主控主板11上的第四物理网口44信号连接,从而与管理网络20和业务网络30间接连接。第二非主控主板13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六物理网口46与设置在主控主板11上的第三物理网口43信号连接,从而与管理网络20和业务网络30间接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是对服务器主板进行改进,尤其是对作为主控主板的服务器主板进行改进,以降低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主板。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包括交换芯片21、主控程序模块22和第一物理网口23、第二物理网口24、第三物理网口25、第四物理网口26,其中,交换芯片21与主控程序模块22连接。交换芯片21通过第一物理网口23与管理网络信号连接,以实现与管理网络的信息交互。交换芯片21通过第三物理网口25、第四物理网口26与服务器中的其他服务器主板信号连接。
主控程序模块22通过第二物理网口24与业务网络信号连接,以实现与业务网络的信息交互。主控程序模块22用于监控和管理当前主板以及服务器中的其他主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交换芯片21进行设置,可以阻断0口和n口的连通,即阻断主控程序模块22访问其他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从而提高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例如,用于可以通过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规则对交换芯片进行配置,阻断0口和n口的连通,从而阻断管理网络和主控程序模块的连通。服务器借助交换芯片21将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隔离,主控程序模块22只能访问本服务器中的服务器主板,无法访问其它服务器中的服务器主板,从而避免其他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进而提高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主板还包括主板管理控制器27,主板管理控制器27与交换芯片21信号连接。主板管理控制器27用于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和远程诊断、控制台支持、配置管理、硬件管理和故障排除。管理网络可以通过交换芯片21对主板管理控制器27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利用交换芯片21阻断主控程序模块22访问其他服务器的服务器主板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主板,也可以独立于服务器主板,作为智能网卡应用于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交换芯片通过物理网口与管理网络以及主控程序模块所在主板之外的其它主板连接,管理网络不再需要设置与服务器中的其它主板连接的接口,即,管理网络只有一个与服务器连接的物理网口,从而减少了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主控程序模块通过交换芯片即可与其它主板实现信号传输,不再依赖管理网络,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另外,交换芯片可以隔离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避免其它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提高了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与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进行信号交互,并且能够减少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原理框图。参照图3,服务器包括主控主板31、第一非主控主板32和第二非主控主板33,其中,主控主板3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主板31包括交换芯片311、主控程序模块312和多个物理网口,即第一物理网口313、第二物理网口314、第三物理网口315、第四物理网口316,其中,交换芯片311与主控程序模块312连接,第一物理网口313、第二物理网口314、第三物理网口315、第四物理网口316与交换芯片311连接。交换芯片311通过第一物理网口313与管理网络35信号连接,以实现与管理网络35的信息交互。交换芯片311通过第四物理网口316与服务器中第一非主控主板32信号连接,通过第三物理网口315与服务器中第二非主控主板33信号连接,即每个非主控主板对应一个物理网口。
主控程序模块312通过第二物理网口314与业务网络34连接,以实现与业务网络34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非主控主板32包括第一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BMC321和第五物理网口322,第一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21与第五物理网口322连接,第五物理网口322与主控主板31上的第四物理网口316连接,使得第一非主控主板32与交换芯片311连接。主控程序模块312通过交换芯片311、第四物理网口316和第五物理网口322可以访问第一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21,即访问第一非主控主板32。因此,第一非主控主板32既可以通过主控程序模块312访问,也可以通过管理网络35访问。
第二非主控主板33包括第二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BMC331和物理网口332,第二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31与物理网口332连接,物理网口332与主控主板31上的第三物理网口315连接,使得第二非主控主板33与交换芯片311连接。主控程序模块312通过交换芯片311、第三物理网口315和物理网口332可以访问第二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31,即访问第二非主控主板33。因此,第二非主控主板33既可以通过主控程序模块312访问,也可以通过管理网络35访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交换芯片311进行设置,可以阻断0口和n口的连通,即阻断主控程序模块312访问其他服务器的主控主板和非主控主板。服务器借助交换芯片311将管理网络35和业务网络34隔离,主控程序模块312只能访问本服务器中的第一非主控主板32和第二非主控主板33,无法访问其它服务器中的主控主板和非主控主板,从而避免其他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35访问业务网络34,进而提高业务网络34的安全性。
例如,通过ACL规则对交换芯片进行配置,阻断0口和n口的连通,从而阻断管理网络和主控程序模块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主板311还包括主板管理控制器317,主板管理控制器317与交换芯片311信号连接。主板管理控制器317用于包括但不限于本地和远程诊断、控制台支持、配置管理、硬件管理和故障排除。管理网络35可以通过交换芯片311对主板管理控制器317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交换芯片311进行设置,阻断n+1口和0口的连通,主控主板31的主板管理控制器317和第一非主控主板32中的第一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21均能通过管理网络35访问,但主控程序模块312仅能访问本服务器中的第一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21。同时,主控主板31的主板管理控制器317和第二非主控主板33中的第二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31均能通过管理网络35访问,但主控程序模块312仅能访问本服务器中的第二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331。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换芯片311可以设置在主控主板31上,也可以设置在主控主板31的外侧,即独立于主控主板31,但交换芯片311仍然与主程序控制模块312和第二物理网口314信号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中设置有第一非主控主板32第二非主控主板33,这只是对服务器进行示例性地说明,并不表示对服务器中非主控主板的数量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主控主板上的交换芯片通过物理网口分别与管理网络,管理网络不再设置与其它主板连接的物理网口,即管理网络只有一个与服务器连接的物理网口,减少了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主控程序模块通过交换芯片即可与非主控主板实现信号传输,不再依赖管理网络,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另外,交换芯片可以隔离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避免其它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提高了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该服务器控制方法可以与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进行信号交互,并且能够减少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同时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和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3和图4,服务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管理控制指令。
其中,管理控制指令可以来自于管理网络或服务器中主控主板上的主控程序模块。管理控制指令包括访问对象标识,依据访问对象标识可以确定管理网络访问的访问对象。
步骤402,交换芯片基于访问对象标识将管理控制指令转发至对应的访问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网络通过物理网口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给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交换芯片基于管理控制指令中的访问对象标识确定访问对象,再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至指令对应的访问对象。
其中,访问对象可以是服务器中的主控主板,也可以是非主控主板。
例如,管理网路需要访问第一非主控主板32,且第一非主控主板32的标识为service1,则管理控制指令包括service1。管理网路通过第二物理网口314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给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311,交换芯片311基于管理控制指令中的访问对象标识service1确定第一非主控主板32,再通过第四物理网口316和第五物理网口322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非主控主板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服务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1,对交换芯片进行配置,以阻断管理网络和主控程序模块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ACL规则对交换芯片进行配置,阻断0口和n口的连通,从而阻断管理网络和主控程序模块的连通。
服务器借助交换芯片将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隔离,主控程序模块只能访问本服务器中的非主控主板,无法访问其它服务器中的主控主板和非主控主板,从而避免其他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进而提高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步骤502,接收管理控制指令。
其中,管理控制指令可以来自于管理网络或服务器中主控主板上的主控程序模块。管理控制指令包括访问对象标识,依据访问对象标识可以确定管理网络访问的访问对象。
步骤503,交换芯片基于访问对象标识将管理控制指令转发至对应的访问对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理网络通过物理网口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给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交换芯片基于管理控制指令中的访问对象标识确定访问对象,再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至指令对应的访问对象。
其中,访问对象可以是服务器中的主控主板,也可以是非主控主板。
例如,管理网路需要访问非主控主板,管理网路通过物理网口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给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交换芯片基于管理控制指令中的访问对象标识确定非主控主板,再将管理控制指令发送至非主控主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控制方法,主控主板上的交换芯片通过物理网口分别与管理网络和非主控主板连接,管理网络只有一个与服务器连接的物理网口,减少了管理网络的物理网口数量,降低了管理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主控程序模块通过交换芯片即可与非主控主板实现信号传输,不再依赖管理网络,从而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另外,交换芯片可以隔离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避免其它服务器通过管理网络访问业务网络,提高了业务网络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6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6中以一个处理器601为例。
存储器602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服务器控制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服务器控制方法。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服务器控制方法。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控制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服务器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处理器601、存储器602、输入装置603和输出装置6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6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服务器控制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6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服务器也可以是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服务器,包括主控主板和至少一个非主控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主板包括:主控程序模块、交换芯片以及多个物理网口,其中,所述交换芯片与所述主控程序模块连接;所述多个物理网口用于所述交换芯片与管理网络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非主控主板连接;其中,所述主控主板通过第一物理网口与管理网络信号连接,通过第二物理网口与业务网络信号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非主控主板通过其他物理网口与所述主控主板中的交换芯片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非主控主板上设置有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所述交换芯片上的物理网口与所述非主控主板管理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主板还包括主板管理控制器,所述主板管理控制器与所述交换芯片连接。
4.一种服务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包括:
接收管理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管理控制指令包括访问对象标识;
交换芯片基于所述访问对象标识将所述管理控制指令转发至对应的访问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控制指令来自于所述管理网络或所述主控程序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对象包括所述主控主板和所述非主控主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管理控制指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交换芯片进行配置,以阻断所述管理网络和所述主控程序模块的连通。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235488.8A 2020-11-06 2020-11-06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Active CN1122868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5488.8A CN11228685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7/338,870 US20220147364A1 (en) 2020-11-06 2021-06-04 Server baseboard, server,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readabl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5488.8A CN11228685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6851A CN112286851A (zh) 2021-01-29
CN112286851B true CN112286851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351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5488.8A Active CN112286851B (zh) 2020-11-06 2020-11-06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47364A1 (zh)
CN (1) CN1122868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104A (zh) * 2021-05-27 2021-08-31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节点服务器、交互方法、装置、交换芯片和介质
JP7266067B2 (ja) * 2021-06-25 2023-04-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CN116318571B (zh) * 2023-03-27 2023-09-2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闭塞中心主机、通信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2510U (zh) * 2010-04-07 2010-12-22 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提供24个100m光电复用口和2个1000m复用口的以太网交换机
CN103036958A (zh) * 2012-12-06 2013-04-10 陕西维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高速存储系统
CN205139769U (zh) * 2015-09-07 2016-04-06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扩展装置和主板
CN205721583U (zh) * 2016-06-12 2016-11-23 北京文安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
CN106314799A (zh) * 2016-08-30 2017-01-11 苏州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载娱乐媒体服务器系统
CN108123841A (zh) * 2017-12-22 2018-06-05 成都飞鱼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控制路由器及路由器性能扩充方法
CN208227066U (zh) * 2018-03-22 2018-12-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
CN109542824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间信息转发中介装置以及信息交换系统
CN209231920U (zh) * 2018-12-18 2019-08-09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以及接入网络设备
CN111031129A (zh) * 2019-12-12 2020-04-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41630A (zh) * 2020-05-22 2020-08-14 中航鸿电(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申威121处理器和网络交换芯片的交换机主板
CN111858187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业务切换方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48746B2 (en) * 2014-01-28 2018-12-04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Multi-host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with host management
US10382396B2 (en) * 2016-12-28 2019-08-13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Utilizing management network for secured configuration and platform management
US11956156B2 (en) * 2020-09-10 2024-04-09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offline end-to-end packet processing based on traffic clas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2510U (zh) * 2010-04-07 2010-12-22 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提供24个100m光电复用口和2个1000m复用口的以太网交换机
CN103036958A (zh) * 2012-12-06 2013-04-10 陕西维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高速存储系统
CN205139769U (zh) * 2015-09-07 2016-04-06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扩展装置和主板
CN205721583U (zh) * 2016-06-12 2016-11-23 北京文安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
CN106314799A (zh) * 2016-08-30 2017-01-11 苏州华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载娱乐媒体服务器系统
CN108123841A (zh) * 2017-12-22 2018-06-05 成都飞鱼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展控制路由器及路由器性能扩充方法
CN208227066U (zh) * 2018-03-22 2018-12-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模块化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
CN109542824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间信息转发中介装置以及信息交换系统
CN209231920U (zh) * 2018-12-18 2019-08-09 北京立华莱康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以及接入网络设备
CN111858187A (zh) * 2019-04-29 2020-10-3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业务切换方法、装置
CN111031129A (zh) * 2019-12-12 2020-04-17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41630A (zh) * 2020-05-22 2020-08-14 中航鸿电(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申威121处理器和网络交换芯片的交换机主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6851A (zh) 2021-01-29
US20220147364A1 (en)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6851B (zh)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US202102089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gpu,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8521929B2 (en) Virtual serial por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99671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y-based smart placement for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CN111694646B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170768B2 (ja) 開発マシン操作タスクの処理方法、電子機器、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1259205B (zh) 一种图数据库遍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56547B (zh) 基于处理器虚拟化环境的低优阻塞方法及装置
CN112565356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380033A (zh) 车载安卓操作系统架构、车载操作系统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80011807A1 (en) Low latency efficient sharing of resources in multi-server ecosystems
KR102583532B1 (ko) 스케줄링 방법, 장치, 기기, 기록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0958250A (zh) 一种端口监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41368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 domain and cross-layer event correlation
CN111966471B (zh) 访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51029B (zh) 授权方法、授权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66877B (zh) 前端服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2876B (zh) 多主机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用于多主机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65430B (zh) 数据路由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639116B (zh) 数据访问连接会话保护方法以及装置
US11070654B2 (en) Sockets for shared link applications
CN111858089A (zh) 以太坊节点的调用方法以及装置
CN111782357B (zh) 标签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2548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14494B (zh) 网络资源的仿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