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6426B -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6426B
CN112286426B CN202010814259.5A CN202010814259A CN112286426B CN 112286426 B CN112286426 B CN 112286426B CN 202010814259 A CN202010814259 A CN 202010814259A CN 112286426 B CN112286426 B CN 1122864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tate
time limi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4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6426A (zh
Inventor
张铧津
王智帆
白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4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64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6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6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64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64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一种状态信息展示装置,一种状态信息展示系统,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用户在查看状态信息时的操作步骤,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一种状态信息展示装置,一种状态信息展示系统,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用户需要使用个人状态信息时,如健康码,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在相应的应用程序中查询到相关信息,移动终端再将状态信息进行展示。
现有技术中,可用来查询状态信息的应用程序通常是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独立应用程序,另一种是内嵌在已有的应用程序中。在用户使用个人状态信息时,通常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进入应用程序查询界面,操作十分繁琐。若频繁使用状态信息,则需要更多的操作步骤,用户体验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一种状态信息展示装置,一种状态信息展示系统,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旨在减少状态信息展示的步骤,提升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
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所述用户身份验证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匹配;
在所述数据匹配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响应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
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
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信息展示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查询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信息展示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用于响应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或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获取状态信息,并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进行展示;
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与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数据连接,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向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部分或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中,根据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由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程序自主获取相应的状态信息,最后将状态信息展示在与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从而减少用户在查看状态信息时的操作步骤,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过程中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过程中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过程中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装置的框图;
图8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国各地迅速推广以健康码为代表的数字化防疫措施,健康码已然成为一张高效的电子“通行证”。
在相关技术中,各个城市都有基于运营商提供的位置信息数据建立起的健康状态查询系统。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相应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查询步骤繁琐:以健康状态查询系统嵌入微信的小程序为例,在查询手机用户本人的健康状态时,需要打开手机锁屏,打开微信应用程序,下拉微信聊天页面搜索小程序,打开健康状态查询小程序,点击健康码状态查询,最终才能看到健康码、查询个人的健康状态及基本信息;例如,北京的“健康宝”;(二)验证频繁:由于健康码时常更新,且查询时需要对身份进行验证,例如刷脸识别、口令输入或图案密码,若刷脸识别时由于光线不佳或因带口罩无法识别时,用户还需要在通行的每个过程进行其他验证形式的切换。以上的技术缺陷为海量的市民每天进出相关场所造成不便,而且长时间的操作容易形成人流堆积,提高相互之间传染疾病的风险。
鉴于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首先提出了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以下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中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S2,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
S3,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本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中,根据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由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程序自主获取相应的状态信息,最后将状态信息展示在与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用户在查看状态信息时的操作步骤,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举例来说,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PDA等智能移动终端。以下,以手机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步骤S1中,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页面是指用户查询状态信息所在的界面。具体地,第一页面可以是终端设备上的某一交互界面,例如手机的“今日”视图界面,如图2所示,即iPhone用户通过锁屏界面向右滑动即可展开的视图,能够快速看到定制的信息;或是手机的锁屏界面,如图4所示,即进入手机的第一个页面,还未进入手机完整的操作界面,若需进入手机并浏览和操作相关功能,则需通过输入密码、指纹识别、刷脸等方式进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触发操作可以是指用户开启查询状态信息的操作,例如锁屏点亮、点击查询或刷新按钮、语音唤醒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用户触发操作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状态信息是与用户相关联的个人信息。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以状态信息为“健康码”进行举例说明,需要展示的状态信息为用户脱敏后的姓名、性别、手机尾号、健康状态、查询时间等重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所述用户身份验证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可以是终端设备对用户进行验证,终端设备需要获取用户的信息进行识别,例如用户的信息可以是图形、手势、指纹、面部ID等;或者,也可以是目标应用程序对用户进行验证,目标应用程序需要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以获取具有身份标识的状态信息,例如身份信息可以是身份证号、手机尾号、面部ID或是指纹等。上述方法可以使用户的状态信息更具有私密性,更加安全。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匹配;在所述数据匹配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位置信息即终端设备所在的位置信息,例如可以通过GPS定位得到当前位置经纬度的数据。上述的环境信息即终端设备所处的环境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开启终端设备的摄像头,采集用户所处位置的图像信息以进行特征识别。预设的数据库中存储有该用户之前使用状态信息的行动轨迹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将采集到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匹配,例如对位置经纬度、环境图像特征等进行分析比对,用于检测用户是否处在经常使用状态信息的行动轨迹上。若预设的数据库中信息匹配失败,但用户仍需查询状态信息,则数据库将新的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发生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写入数据库进行更新。上述方法可以对触发操作进行预判断,检验用户是否为误触,若用户误操作,则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不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以进行后续操作,避免操作浪费。
步骤S2,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步骤S210至步骤S230,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210,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响应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目标应用程序是用户用于查询状态信息所对应的应用程序,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以目标应用程序为“健康宝”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本地缓存可以是指目标应用程序存储上一次已查询的状态信息的缓冲区,所述已查询的状态信息的查询时间标记为本地缓存时间戳。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预设时间期限是基于状态信息更新设定的时间。具体地,由于用户的健康状态需要时常更新,若不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则获得的健康状态信息可能为过期的信息,因此需要对时间期限加以限定,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以预设时间期限20分钟为例,但预设时间期限与状态信息有关,在说明书中不做具体的时间数值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方法,判断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可以通过时间戳来判定。生成状态信息展示指令的时间对应于指令信息时间戳,本地缓存中已查询的状态信息的查询时间对应于本地缓存时间戳,通过指令信息时间戳以及本地缓存时间戳,确定所述本地缓存数据的保留时间;再判断保留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期限内,若保留时间小于预设时间期限,则存在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保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期限,则不存在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步骤S220,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步骤S230,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可以包括步骤S2301至步骤S2303,详细介绍如下:
步骤S2301,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可以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交互,用于处理终端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查询请求,并将获得的状态信息反馈给终端设备同于展示。其中,目标应用程序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访问时是受信的,具体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在处理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的状态信息查询请求时,不需要进行二次身份认证。此外,上述的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还可以用于与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数据连接,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缓存可以是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存储上一次已查询的状态信息的缓冲区,所述已查询的状态信息的查询时间标记为服务器缓存时间戳。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预设时间期限同样是基于状态信息更新设定的时间,预设时间期限可以是10分钟也可以是20分钟,具体数值不做限定。基于上述方法,判断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同样可以通过时间戳来判定。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求对应的时间戳和服务器缓存时间戳,确定所述服务器缓存数据的保留时间;再判断保留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期限内,若保留时间小于预设时间期限,则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保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期限,则不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步骤S2302,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步骤S2303,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中,也可以存储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中以用户的身份信息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中为例进行过程详述:当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判断出服务器缓存中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后,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读取目标应用程序中用户的身份信息,例如身份证号、姓名以及手机尾号等;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再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返回状态信息至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将所述状态信息反馈给目标应用程序以用于状态信息展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向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提供所述状态信息。例如,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可以与运营商数据处理系统交互,运营商通过基站定位等方式获得手机用户的活动轨迹,并根据在该轨迹上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人群来判断手机用户的可能健康状态;也可以是用户进行核酸检测后上传的健康状态。在处理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的验证查询请求过程中,需要完成用户与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的信息交互和认证协议数据传输,确保用户身份一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以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作为中间平台,可以避免由于目标应用程序崩溃,造成的近期状态信息数据没有保存,从而导致频繁重复地向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查询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状态信息包括两种信息类型,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具体地,以实施例中“健康码”为例,正常状态信息为疫情期间个人健康状态正常,即健康码显示为绿色;异常状态信息则是个人健康状态异常,即健康码显示为黄色或红色。影响健康码颜色的主要因素:一是空间维度,根据全国疫情风险程度,大数据公司按照有关数据已经可以精确到乡镇或街道;二是时间维度,即某个人去过疫情地区的次数及停留的时间长短;三是人际关系维度,即与密接人员的接触状态,然后量化赋分。
在步骤S2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时,当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
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
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异常信息时间戳是查询到异常信息的时间;上述的预设时间期限为异常状态信息转变为正常状态信息的时间期限。具体地,若异常状态信息显示为红码,则预设时间期限为14天,异常状态信息显示为黄码,则预设时间期限为7天。此预设时间仅是对于状态信息为“健康码”对应的情况,其他状态信息的预设时间期限会有不同,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3,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页面为与第一页面相互关联的页面,第一页面和第二页面可以是两个单独页面,例如,第一页面是用户手机的“今日”视图界面中一个状态显示窗口,参照图2,第二页面是由第一页面展开的一个可以完整显示用户“健康码”的状态显示窗口,参照图3;或者,第一页面和第二页面也可以是其中一个页面以悬浮窗或其他方式与另一页面存在于同一页面中,例如,第一页面是用户手机锁屏界面中的一个状态信息栏,参照图4,第二页面是由第一页面跳转的一个可以完整显示用户“健康码”的页面。在说明书中对两个页面的形式以及两个页面间的预先关联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状态信息还可以是带有位置信息标识的状态信息。具体地,以实施例中“健康码”为例,在用户入场通行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展示“健康码”,还可能在进入相关场所之前,先扫描场所提供的二维码,得到具有该场所位置标识的“健康码”进行展示,以记录用户进入相关场所的时间信息、位置信息和健康状态。
基于上述方法,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并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
终端设备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和获取的位置信息,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
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还包括:用户的常用行动轨迹中的位置信息数据需要提前存储在数据库,常用行动轨迹中的位置信息例如公交站、地铁站或单位入口等。所述位置信息数据可以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中,也可以存储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中,也可以将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一部分数据存储在目标应用程序,其他数据存储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用户的常用行动轨迹中的位置信息数据存储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中为例进行过程详述,则上述的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中还包括: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和获取的位置信息;
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将获取的位置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位置信息进行匹配:
当位置信息匹配成功时,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结合获取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生成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
当位置信息匹配失败时,目标应用程序向用户返回匹配失败的结果以确认用户是否需要继续查询操作;
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将验证查询请求和终端设备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
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通过身份验证后,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用户的状态信息;
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结合获取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生成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具有位置标识的状态信息还包括:
根据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
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预设时间期限内,则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结合获取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生成具有位置标识的异常状态信息,并向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具有位置标识的异常状态信息以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
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则目标应用程序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通过更改验证,再结合获取的位置信息和用户的状态信息生成具有位置标识的正常状态信息;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将所述具有位置标识的正常状态信息返回给目标应用程序并发送数据同步指令;目标应用程序将异常状态信息更改为正常状态信息,并将所述具有位置标识的正常状态信息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
参考图5所示,为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方法的一个具体应用举例。在图5中,在步骤S501中,用户激活手机屏幕;在步骤S502中,进入“今日”视图,如图2所示;在步骤S503中,用户点击查询;在步骤S504中,健康查询APP验证身份;在步骤S505中,健康查询APP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健康状态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S511,若没有则执行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健康查询APP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在步骤S507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健康状态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S510,若没有则执行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健康查询APP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在步骤S509中,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并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返回给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在步骤S510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反馈给健康查询APP;在步骤S511中,健康查询APP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在“今日”视图上展示,如图3所示。
图6为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方法的另一个具体应用举例。在图6中,在步骤S601中,用户激活手机屏幕;在步骤S602中,锁屏点亮,如图2所示;在步骤S603中,用户点击查询;在步骤S604中,健康查询APP验证身份;在步骤S605中,健康查询APP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健康状态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S611,若没有则执行步骤S606;在步骤S606中,健康查询APP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在步骤S607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健康状态信息,若有则执行步骤S610,若没有则执行步骤S608;在步骤S608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健康查询APP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在步骤S609中,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并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返回给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在步骤S610中,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反馈给健康查询APP;在步骤S611中,健康查询APP将用户的健康状态信息在锁屏上展示,如图4所示。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状态信息展示装置的框图。参照图7所示,该状态信息展示装置7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710、查询模块720和展示模块730。其中:
接收模块710,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查询模块720,用于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
展示模块730,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710还包括:身份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
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所述用户身份验证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接收模块710还包括:位置验证模块(图中未示出)。
所述位置验证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匹配;在所述数据匹配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查询模块720可以包括:目标应用程序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
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响应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查询模块720可以包括: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
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时,查询模块720包括:异常信息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
所述异常信息处理单元可以用于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
上述的状态信息展示装置700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状态信息展示系统,参考图8所示,该状态信息展示系统8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如图8中所示智能手机810、PDA手持终端820中的一种或多种)、网络830、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和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850。其中:
终端设备,用于响应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或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获取状态信息,并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进行展示;
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与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数据连接,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850,用于管理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向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网络830用以在终端设备和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以及在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和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850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830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应该理解,图8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比如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可以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终端设备810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终端设备810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响应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810反馈所述状态信息;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发送查询请求;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若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若不存在所述在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840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850,以获取所述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850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终端设备810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存储介质。参考图9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9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10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计算机系统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10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0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0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0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0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0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009。通信部分10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0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005。可拆卸介质10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0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0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下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0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0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触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从本地缓存、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或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查询得到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
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所述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为异常状态信息转变为正常状态信息的时间期限;
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在所述用户身份验证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并将所述当前的位置信息和/或环境信息数据与预设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匹配;
在所述数据匹配成功时,生成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响应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本地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期限为基于状态信息更新设定的时间期限;
若存在所述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响应查询请求,向服务器缓存中查询是否存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
若存在所述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若不存在所述在第二预设时间期限内有效的所述状态信息,则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身份信息生成验证查询请求并发送至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以获取所述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状态信息,以用于向所述目标应用程序返回所述状态信息。
6.一种状态信息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
查询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发送状态信息查询请求,以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反馈的从本地缓存、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或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查询得到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所述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为异常状态信息转变为正常状态信息的时间期限;
展示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展示所述状态信息。
7.一种状态信息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用于响应用户在第一页面的触发操作生成一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并根据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向目标应用程序或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获取状态信息,并在与所述第一页面预先关联的第二页面进行展示;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正常状态信息和异常状态信息;在所述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信息时,根据所述异常状态信息对应的异常信息时间戳以及所述状态信息展示指令对应的指令信息时间戳确定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在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内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异常状态信息;若所述异常状态信息的保留时间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则根据所述保留时间和用户信息生成信息更改请求并发送至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并在获取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同步指令后,在本地更新所述正常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期限为异常状态信息转变为正常状态信息的时间期限;
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与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数据连接,并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状态集中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所述用户的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数据,并向所述状态协同查询服务器提供所述状态信息。
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状态信息展示方法。
CN202010814259.5A 2020-08-13 2020-08-13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2864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259.5A CN112286426B (zh) 2020-08-13 2020-08-13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4259.5A CN112286426B (zh) 2020-08-13 2020-08-13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6426A CN112286426A (zh) 2021-01-29
CN112286426B true CN112286426B (zh) 2022-09-06

Family

ID=7442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4259.5A Active CN112286426B (zh) 2020-08-13 2020-08-13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64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5295B (zh) * 2021-03-31 2021-10-15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互通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204462A (zh) * 2021-04-20 2021-08-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小程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4871A (zh) * 2021-08-18 2021-11-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通行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762A (zh) * 2012-09-26 2013-02-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健康状态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32758A (zh) * 2017-08-09 2018-01-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5430A (zh) * 2020-01-16 2020-06-12 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 二维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2471A (zh) * 2020-03-05 2020-07-10 慧科(台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人员处理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8177B2 (en) * 2012-12-13 2015-08-0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ntext handoff between devices in a cloud based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9762A (zh) * 2012-09-26 2013-02-13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健康状态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32758A (zh) * 2017-08-09 2018-01-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5430A (zh) * 2020-01-16 2020-06-12 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 二维码展示方法、装置、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2471A (zh) * 2020-03-05 2020-07-10 慧科(台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人员处理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6426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6426B (zh) 状态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61364B1 (en) System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dynamic access of multiple remote databases and synchronization of data based on user rules
JP6541131B2 (ja) ソーシャルプライバシ及びコンタクト関連付け機能を有する個人ディレクトリ
US20220318355A1 (en) Remote usage of locally stor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data
CN109684047B (zh) 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60078095A1 (en) Location-based updating of profile data
EP4050499A1 (e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online document comment,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20320815A1 (en) Entit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Proximity to Access Points
CN104380323A (zh) 经由雇员连接来标识前瞻雇员候选
TW202032397A (zh) 登入方式的推播、顯示方法、裝置及設備
JP2022502692A (ja) 音声処理方法、装置、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11191221A (zh) 权限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12641A1 (en) Model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95603B (zh) 多系统账号信息整合方法和装置
US2018006078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ribute matching
KR20210134251A (ko) 사용자 이미지 식별 모델 업데이트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039001A1 (en) Network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205430307U (zh) 一种支持二维码扫描的用户注册系统
CN113596806B (zh) 终端来源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27806B (zh) 一种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服务器、客户端
CN113806373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40786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qualification information
US20180227312A1 (en) Visitor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64871A1 (en) Storage medium and first terminal
US2023025224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oice Assisted Healthc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