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8636A -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8636A
CN112278636A CN202011105532.3A CN202011105532A CN112278636A CN 112278636 A CN112278636 A CN 112278636A CN 202011105532 A CN202011105532 A CN 202011105532A CN 112278636 A CN112278636 A CN 112278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ype
determining
classifica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55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8636B (zh
Inventor
张良虎
李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055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8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8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8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8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标识用于揭示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垃圾对应的商品;根据标识和对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垃圾的种类;根据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该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该垃圾。通过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对标识和图像中的垃圾进行识别,可以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从而确定出收容该垃圾的垃圾收容槽进行收容。这样的方式,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提高垃圾分类效率,能够尽可能避免人类个体的差异导致对垃圾的分类的准确性低的问题,从而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垃圾分类制度的施行,对垃圾分类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但目前对垃圾的分类,主要还是依赖于人们在投放垃圾时的主动性,而由于人类个体的差异(例如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对垃圾进行分类时是否用心执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对投放垃圾的垃圾分类的准确性依然不是那么高,且需要耗费人们较多的精力。特别是在人流量比较的大的地方,垃圾分类准确性低的情况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高效准确地实现对垃圾的分类。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应用于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
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有益效果:通过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图像中待投放垃圾上具有用于揭示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垃圾对应的商品的标识),对标识和图像中的垃圾进行识别,可以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从而确定出收容该垃圾的垃圾收容槽进行收容。这样的方式,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提高垃圾分类效率,能够尽可能避免人类个体的差异导致对垃圾的分类的准确性低的问题,从而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所述标识对应的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种类的第一种类;
从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垃圾的图形,识别所述图形中包含的图案、文字,并根据所述图案和所述文字,确定出与该图形匹配的目标垃圾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垃圾图像对应的垃圾种类为第二种类;
根据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
有益效果:通过检测标识确定出垃圾对应的第一种类,检测图像中垃圾的图形(图案、文字)以确定出第二种类,从而根据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确定垃圾的种类,这样能够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是否一致;
若是,确定所述第一种类或所述第二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
若否,获取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和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并确定出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与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之间的属性差异,以及,确定出用于区分所述属性差异的判别参数,对所述垃圾进行检测以得到与所述判别参数对应的属性,并在该属性不属于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所述第二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在该属性不属于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所述第一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
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一致时确定垃圾的种类(第一种类或第二种类),以及在在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不一致时,确定出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与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之间的属性差异,并验证区分属性差异的判别参数,从而确定出垃圾的种类。这样可以在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不一致时,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从而保证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所述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垃圾的轮廓,以及,对所述轮廓中包含的图案进行检测,确定出所述轮廓内的关键图案,其中,所述关键图案为所述垃圾上的图案,且所述关键图案的边缘线封闭;
将每种所述可选商品的商品外观上的图案与所述关键图案进行模糊匹配,确定出与所述垃圾上的关键图案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
检测所述垃圾上的图案的图案颜色,并将所述图案颜色与所述目标商品外观的图案颜色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图案颜色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所对应的商品为待定商品;
在所述待定商品唯一时,确定所述待定商品为所述垃圾对应的目标商品,其中,所述目标商品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获取所述目标商品的材料信息,以基于所述材料信息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其中,所述材料信息中包含用于揭示该商品所产生的垃圾的种类。
有益效果:通过确定垃圾的标识识别出至少一种可选商品,以及,根据对垃圾的图案进行轮廓检测,进行颜色上的甄别,确定与图案颜色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所对应的商品为待定商品,从而进一步确定出垃圾对应的商品。结合商品的材料信息,可以准确地得到垃圾的种类,从而能够保证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为商标,所述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所述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的预设区域检测出商标的商标图案;
对所述商标图案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所述商标图案对应的商标特征;
将所述商标特征与预设的商标对应的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目标商标为所述垃圾上的商标;
获取目标商标的持有人信息和分类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持有人信息确定出使用所述目标商标的主体;
确定出所述主体向市场提供的待选商品,并根据所述分类注册信息,确定出待选商品中与所述目标商标的分类信息同类的商品为使用所述商标的可选商品。
有益效果:在标识为商标时,可以在图像中的预设区域检测出商标的商标图案,提取相应的特征点,与预设的商标的特征点进行匹配,以确定出准确的商标。而确定出商标后,可以获取该商标的持有人信息和分类注册信息,以确定出使用该商标的主体,确定出该主体向市场提供的待选商品,从而进一步确定出可选商品。这样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待选商品,有利于缩小待选商品的范围,从而提高确定垃圾对应的商品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垃圾的种类所具有的种类属性,其中,所述种类属性表示属于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共同属性;
对所述垃圾的种类属性进行验证;
在验证所述垃圾的种类属性均无误时,对所述垃圾进行特异属性检验,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其中,所述特异属性表示已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除该垃圾的种类属性之外的属性;
获取预设时段内已经收容的与所述垃圾的种类一致的已收容垃圾,并将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是否存在冲突,其中,同一垃圾回收装置收容的不同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
在确定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时,执行步骤: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有益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验证垃圾的分类是否准确,从而尽可能避免垃圾分类中的错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收容的所述垃圾,更新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可用收容量;
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检测所述图像中的人员数量;
获取当前时间,并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处的时段,确定出基础人流量;
根据所述人员数量和所述基础人流量,确定出当前的预估人流量;
获取预设食品销售点在基于所述当前时间确定的预设时段内的食品销售量;
基于人流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预估人流量对应的第一投放量,以及,基于所述食品销售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食品销售量对应的第二投放量,根据所述第一投放量和所述第二投放量确定出将产生的预估垃圾投放量;
根据所述可用收容量和所述预估垃圾投放量,预估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满载时间,并向管理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工作人员发送包含所述满载时间的垃圾清理请求,以便所述工作人员清理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有益效果:通过基于图像中的人数确定出基础人流量,进一步得到预估人流量,结合附近商店的食品销售量,确定对应的预估垃圾投放量。再根据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可用收容量,在确定出预估的满载时间后发送垃圾清理请求,以便工作人员清理垃圾。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垃圾回收装置满载而垃圾清理不及时所导致的垃圾乱扔的现象,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摄像机构、处理模块和多个垃圾收容槽,
所述摄像机构,用于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从多个所述垃圾收容槽中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以使所述目标垃圾收容槽收容所述垃圾。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多个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多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设备连接,
每个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所述中心控制设备,用于对与之连接的每个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在检测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出现故障或者满载时,确定出与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里程最近的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并将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位置发送给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使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展示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提示投放垃圾的用户到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处投放垃圾;
以及,所述中心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发送的垃圾清理请求时,确定出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对应的满载时间;
在接收到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数量达到预设值时,提示工作人员清理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有益效果: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可以在其中一些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满载时,给出提示,以便人们到附近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投放垃圾,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垃圾乱扔的现象,提升环境质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心控制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00-垃圾分类回收系统;110-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1-摄像机构;112-处理模块;113-垃圾收容槽;114-显示屏;120-中心控制设备;121-存储器;122-通信模块;123-总线;12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同时存在A和C、同时存在B和C,以及同时存在A、B和C。在本申请中,“/”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100,包括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一个或多个)和中心控制设备120,每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与中心控制设备120通信连接。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包括摄像机构111、处理模块112和垃圾收容槽113。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机构111可以为网络摄像头、高清摄像头等。摄像机构111与处理模块112连接,处理模块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后文详细介绍)。而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3个、4个等,每个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可以收容对应种类的垃圾,例如其中一个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用于回收可回收垃圾、一个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用于回收不可回收垃圾、一个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用于回收有害垃圾等,以实现垃圾分类回收。
另外,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114,用于显示信息,例如其他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的路线,或者投放的垃圾的种类等,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摄像机构111,可以用于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而处理模块11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从多个所述垃圾收容槽113中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以使所述目标垃圾收容槽收容所述垃圾。
而中心控制设备120则可以实现对各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管理和统筹,例如,在其中一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的垃圾收容槽垃圾收容槽113满载时,可以向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发送信息,以使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显示对应的信息,例如附近可用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110的路线图。
如图3所示,中心控制设备120可以为服务器,也可以为终端。当中心控制设备120为服务器时,例如可以为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云服务器或由多个子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成等;或者,当中心控制设备120为终端时,例如可以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当然,上述列举的设备为用于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其不应作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控制设备120可以包括:存储器121、通信模块122、总线123和处理器124。其中,处理器124、通信模块122和存储器121通过总线123连接。
处理器124用于执行存储器12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图3所示的中心控制设备120的组件和结构只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根据需要,中心控制设备120也可以具有其他组件和结构。
存储器12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两个磁盘存储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21存储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系统100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程序。
总线123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别的总线。
处理器124可能是一种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集成电路芯片。在实现过程中,中心控制设备120所实现的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24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2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电路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中心控制设备120所运行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
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或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24中,或者由处理器124实现。处理器124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通过总线123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1中的程序后,处理器124通过总线123控制通信模块122则可以实现中心控制设备120运行其方法的流程。
以下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的过程进行介绍。如图4所示,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步骤S200和步骤S300。
步骤S100: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步骤S200: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
步骤S300: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基于上述步骤,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通过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图像中待投放垃圾上具有用于揭示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垃圾对应的商品的标识),对标识和图像中的垃圾进行识别,可以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从而确定出收容该垃圾的垃圾收容槽进行收容。这样的方式,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提高垃圾分类效率,能够尽可能避免人类个体的差异导致对垃圾的分类的准确性低的问题,从而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在本实施例中,在标识用于揭示垃圾的种类时,例如垃圾上的二维码,此二维码种包含垃圾的种类信息,可以揭示垃圾的种类。或者,标识可以为条形码,条形码中包含垃圾的种类信息,揭示垃圾的种类。
此时,步骤S20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图像中检测该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该标识对应的用于揭示垃圾种类的第一种类。以及,可以从图像中检测垃圾的图形,识别图形中包含的图案、文字,并根据识别的图案和文字,确定出与该图形匹配的目标垃圾图像,确定目标垃圾图像对应的垃圾种类为第二种类;从而根据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确定垃圾的种类。这样可以对垃圾的标识对应的种类和垃圾的图像对应的种类进行验证,从而能够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为了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以保证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可以在根据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确定垃圾的种类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可以判断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是否一致。若一致,确定第一种类或第二种类为该垃圾的种类;若不一致,则获取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和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并确定出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与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之间的属性差异,以及,确定出用于区分属性差异的判别参数,对该垃圾进行检测以得到与判别参数对应的属性,并在该属性不属于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第二种类为该垃圾的种类,或者,在该属性不属于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第一种类为该垃圾的种类。
例如,第一种类为塑料包装的不可回收垃圾,第二种类为可回收的金属垃圾,那么属性差异即为塑料与金属之间的属性差异,而区分第一种类和第二种类的判别参数,则可以为金属,而检测的方式,可以为:检测该垃圾是否为金属,若不是,则确定为第一种类(不可回收垃圾),若是,则确定为第二种类(可回收垃圾)。
在本实施例中,在标识用于揭示垃圾对应的商品时,例如垃圾为某商品的包装,而标识为商品的商标;或者标识为商品的二维码(或条形码),用于揭示商品的种类。
此时,步骤S200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图像中检测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该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以及,在图像中检测垃圾的轮廓,以及,对轮廓中包含的图案进行检测,确定出轮廓内的关键图案,其中,关键图案为垃圾上的图案,且关键图案的边缘线封闭。进一步的,将每种可选商品的商品外观上的图案与关键图案进行模糊匹配,确定出与垃圾上的关键图案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并检测垃圾上的图案的图案颜色,并将检测的图案颜色与目标商品外观的图案颜色进行匹配,确定与检测的图案颜色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所对应的商品为待定商品。从而,在待定商品唯一时,确定待定商品为垃圾对应的目标商品,其中,目标商品为该垃圾对应的商品。进一步的,可以获取目标商品的材料信息,以基于材料信息确定该垃圾的种类,其中,材料信息中包含用于揭示该商品所产生的垃圾的种类。
通过确定垃圾的标识识别出至少一种可选商品,以及,根据对垃圾的图案进行轮廓检测,进行颜色上的甄别,确定与图案颜色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所对应的商品为待定商品,从而进一步确定出垃圾对应的商品。结合商品的材料信息,可以准确地得到垃圾的种类,从而能够保证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在标识为商标时,为了准确地确定出待选商品,在图像中检测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该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的过程,可以为:
在图像中的预设区域(例如图像中的中心部位、上部等;保证其实现的方式,可以为投放垃圾的用户在投放时,将垃圾的标识呈现在指定区域,以便标识在图像中的位置相对稳定,不会差异太大)检测出商标的商标图案;对检测的商标图案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商标图案对应的商标特征;将该商标特征与预设的商标对应的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目标商标为该垃圾上的商标。进一步的,可以获取目标商标的持有人信息和分类注册信息;并根据持有人信息确定出使用目标商标的主体;以及,确定出该主体向市场提供的待选商品,并根据确定出的分类注册信息,确定出待选商品中与目标商标的分类信息同类的商品为使用该商标的可选商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图像中的预设区域检测出商标的商标图案,提取相应的特征点,与预设的商标的特征点进行匹配,以确定出准确的商标。而确定出商标后,可以获取该商标的持有人信息和分类注册信息,以确定出使用该商标的主体,确定出该主体向市场提供的待选商品,从而进一步确定出可选商品。这样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待选商品,有利于缩小待选商品的范围,从而提高确定垃圾对应的商品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在步骤S200之后,可以获取该垃圾的种类所具有的种类属性,其中,种类属性表示属于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共同属性。例如,该垃圾的种类为金属的可回收垃圾(例如易拉罐)时,金属属性(例如导电、激发时存在磁场等)为该种类的垃圾的共同属性。
而后,可以对该垃圾的种类属性进行验证,在验证垃圾的种类属性(可以为多种种类属性)均无误时,对垃圾进行特异属性检验,确定出该垃圾的特异属性(例如,金属类的垃圾易拉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或者,碰撞时的声音波形与塑料垃圾、木质垃圾等其他类型的垃圾的声音波形不同),其中,特异属性表示已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除该垃圾的种类属性之外的属性。以及,可以获取预设时段内已经收容的与该垃圾的种类一致的已收容垃圾,并将该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进行匹配,以确定该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是否存在冲突(例如,不可回收垃圾中的玻璃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中的硬质金属垃圾存在冲突;可回收垃圾中的金属垃圾与可回收垃圾中的塑料垃圾不存在冲突),其中,同一垃圾回收装置收容的不同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
在确定该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时,可以再执行步骤S300: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验证垃圾的分类是否准确,从而尽可能避免垃圾分类中的错误,以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之后,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可以:
根据收容的垃圾,更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可用收容量;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检测目标区域的图像中的人员数量;获取当前时间,并根据当前时间所处的时段,确定出基础人流量;根据人员数量和基础人流量,确定出当前的预估人流量;以及,获取预设食品销售点(例如附近区域的商店)在基于当前时间确定的预设时段内(例如当前时间为15:00,预设时段可以为14:00至15:00)的食品销售量;基于人流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预估人流量对应的第一投放量,以及,基于食品销售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食品销售量对应的第二投放量,根据第一投放量和第二投放量确定出将产生的预估垃圾投放量;从而根据可用收容量和预估垃圾投放量,预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满载时间,并向管理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工作人员发送包含满载时间的垃圾清理请求,以便工作人员清理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通过基于图像中的人数确定出基础人流量,进一步得到预估人流量,结合附近商店的食品销售量,确定对应的预估垃圾投放量。再根据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可用收容量,在确定出预估的满载时间后发送垃圾清理请求,以便工作人员清理垃圾。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垃圾回收装置满载而垃圾清理不及时所导致的垃圾乱扔的现象,从而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中的每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而中心控制设备,可以用于对与之连接的每个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在检测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出现故障或者满载时,确定出与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里程最近的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并将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位置发送给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使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展示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提示投放垃圾的用户到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处投放垃圾。以及,所述中心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发送的垃圾清理请求时,确定出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对应的满载时间;并在接收到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数量达到预设值时,提示工作人员清理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可以在其中一些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满载时,给出提示,以便人们到附近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投放垃圾,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垃圾乱扔的现象,提升环境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应用于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通过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图像中待投放垃圾上具有用于揭示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垃圾对应的商品的标识),对标识和图像中的垃圾进行识别,可以准确确定出垃圾的种类,从而确定出收容该垃圾的垃圾收容槽进行收容。这样的方式,可以自动识别垃圾的种类,提高垃圾分类效率,能够尽可能避免人类个体的差异导致对垃圾的分类的准确性低的问题,从而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
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所述标识对应的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种类的第一种类;
从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垃圾的图形,识别所述图形中包含的图案、文字,并根据所述图案和所述文字,确定出与该图形匹配的目标垃圾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垃圾图像对应的垃圾种类为第二种类;
根据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种类和所述第二种类是否一致;
若是,确定所述第一种类或所述第二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
若否,获取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和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并确定出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与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之间的属性差异,以及,确定出用于区分所述属性差异的判别参数,对所述垃圾进行检测以得到与所述判别参数对应的属性,并在该属性不属于所述第一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所述第二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在该属性不属于所述第二种类的垃圾属性时,确定所述第一种类为所述垃圾的种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时,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所述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
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垃圾的轮廓,以及,对所述轮廓中包含的图案进行检测,确定出所述轮廓内的关键图案,其中,所述关键图案为所述垃圾上的图案,且所述关键图案的边缘线封闭;
将每种所述可选商品的商品外观上的图案与所述关键图案进行模糊匹配,确定出与所述垃圾上的关键图案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
检测所述垃圾上的图案的图案颜色,并将所述图案颜色与所述目标商品外观的图案颜色进行匹配,确定与所述图案颜色匹配的目标商品外观所对应的商品为待定商品;
在所述待定商品唯一时,确定所述待定商品为所述垃圾对应的目标商品,其中,所述目标商品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获取所述目标商品的材料信息,以基于所述材料信息确定所述垃圾的种类,其中,所述材料信息中包含用于揭示该商品所产生的垃圾的种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为商标,所述在所述图像中检测所述标识,并对检测到的所述标识进行识别,以确定出使用所述标识的至少一种可选商品,包括:
在所述图像中的预设区域检测出商标的商标图案;
对所述商标图案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所述商标图案对应的商标特征;
将所述商标特征与预设的商标对应的特征进行匹配,确定出匹配度最高的目标商标为所述垃圾上的商标;
获取目标商标的持有人信息和分类注册信息;
根据所述持有人信息确定出使用所述目标商标的主体;
确定出所述主体向市场提供的待选商品,并根据所述分类注册信息,确定出待选商品中与所述目标商标的分类信息同类的商品为使用所述商标的可选商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垃圾的种类所具有的种类属性,其中,所述种类属性表示属于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共同属性;
对所述垃圾的种类属性进行验证;
在验证所述垃圾的种类属性均无误时,对所述垃圾进行特异属性检验,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其中,所述特异属性表示已知种类的垃圾具有的除该垃圾的种类属性之外的属性;
获取预设时段内已经收容的与所述垃圾的种类一致的已收容垃圾,并将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是否存在冲突,其中,同一垃圾回收装置收容的不同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
在确定所述垃圾的特异属性与已收容垃圾的特异属性之间不存在冲突时,执行步骤: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并收容所述垃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收容的所述垃圾,更新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可用收容量;
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并检测所述图像中的人员数量;
获取当前时间,并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处的时段,确定出基础人流量;
根据所述人员数量和所述基础人流量,确定出当前的预估人流量;
获取预设食品销售点在基于所述当前时间确定的预设时段内的食品销售量;
基于人流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预估人流量对应的第一投放量,以及,基于所述食品销售量与垃圾投放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出所述食品销售量对应的第二投放量,根据所述第一投放量和所述第二投放量确定出将产生的预估垃圾投放量;
根据所述可用收容量和所述预估垃圾投放量,预估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满载时间,并向管理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工作人员发送包含所述满载时间的垃圾清理请求,以便所述工作人员清理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8.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摄像机构、处理模块和多个垃圾收容槽,
所述摄像机构,用于获取待投放垃圾的图像,其中,所述待投放垃圾上具有标识,所述图像中包含所述标识,所述标识用于揭示所述垃圾的种类或者用于揭示所述垃圾对应的商品;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和对所述图像中垃圾的识别,确定出所述垃圾的种类;以及,根据所述垃圾的种类,从多个所述垃圾收容槽中确定出对应所述种类的目标垃圾收容槽,以使所述目标垃圾收容槽收容所述垃圾。
9.一种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多个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所述多个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心控制设备连接,
每个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所述中心控制设备,用于对与之连接的每个所述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在检测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出现故障或者满载时,确定出与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里程最近的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并将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位置发送给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使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展示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以提示投放垃圾的用户到所述可用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处投放垃圾;
以及,所述中心控制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任一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发送的垃圾清理请求时,确定出该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对应的满载时间;
在接收到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数量达到预设值时,提示工作人员清理发送垃圾清理请求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中的垃圾。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方法。
CN202011105532.3A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8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5532.3A CN112278636B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05532.3A CN112278636B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8636A true CN112278636A (zh) 2021-01-29
CN112278636B CN112278636B (zh) 2023-05-30

Family

ID=74497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5532.3A Active CN112278636B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863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695A (zh) * 2021-08-24 2021-11-23 武昌工学院 基于机器人的机器视觉垃圾分拣系统
CN113911586A (zh) * 2021-12-09 2022-01-11 四川大学 智能垃圾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416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识别未知垃圾种类的智能垃圾箱及垃圾分类方法
CN110489489A (zh) * 2019-08-21 2019-1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分类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89297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市奥芯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0937280A (zh) * 2019-12-24 2020-03-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视听结合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和终端
EP3686128A1 (en) * 2019-01-22 2020-07-29 Sony Corporation Portable waste collector, waste collector station, waste disposal system and waste disposal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3416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可自动识别未知垃圾种类的智能垃圾箱及垃圾分类方法
EP3686128A1 (en) * 2019-01-22 2020-07-29 Sony Corporation Portable waste collector, waste collector station, waste disposal system and waste disposal method
CN110489489A (zh) * 2019-08-21 2019-11-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分类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89297A (zh) * 2019-08-30 2019-12-20 深圳市奥芯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0937280A (zh) * 2019-12-24 2020-03-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视听结合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0695A (zh) * 2021-08-24 2021-11-23 武昌工学院 基于机器人的机器视觉垃圾分拣系统
CN113911586A (zh) * 2021-12-09 2022-01-11 四川大学 智能垃圾分拣系统及分拣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8636B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5408B (zh) 用于自动售货机的物品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520196B (zh) 奢侈品辨别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082775A (zh)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RU2695056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выявления факта потенциального мошенничества со стороны кассира,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выбор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товаров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й нейронной сети
CN110175590A (zh) 一种商品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818434B (zh) 取件验证方法、服务器、取件验证设备和取件验证系统
CN112278636A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832590B (zh) 物品识别方法和系统
US10706658B2 (en) Vending machine recognition apparatus, vending machin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1814517B (zh) 垃圾投递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98604A (zh) 一种垃圾分类投放智能监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126990A (zh) 物品自动识别方法、结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13217B (zh) 一种基于鲁棒性模板的倾角文字精准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2364702A (zh) 一种物品核验方法及装置
CN112215147A (zh) 垃圾投放位置的溯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724797C1 (ru) Кассов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блюд на подносе
CN110689006B (zh) 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CN112613367A (zh) 票据信息文本框获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3536B (zh) 基于图像大数据比对的电商平台廉价商品选取方法及系统
CN116580390A (zh) 价签内容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5661833A (zh) 一种基于简易拍照的目标商品大数据精准识别方法与系统
CN111222377B (zh) 一种商品信息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68988B (zh) 一种粮食收购业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9840832A (zh) 商品图像标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4348487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垃圾分类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231100 no.023, meichonghu Road, Shuangfe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6, building 5, Nanhu Mingmen family, Xiawan street, Yueyanglou District,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Liangh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