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2346B -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2346B
CN112272346B CN202011369113.0A CN202011369113A CN112272346B CN 112272346 B CN112272346 B CN 112272346B CN 202011369113 A CN202011369113 A CN 202011369113A CN 112272346 B CN112272346 B CN 112272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signal
audio
earphone
ea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91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2346A (zh
Inventor
陈兴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91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2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2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2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2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发明能够解决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TWS(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入耳检测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在耳机内设置光学传感器来检测,但由于在耳机内增加了额外的传感器设备,使得耳机的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扬声器,所述耳机位于耳内时,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耳内的音频信号,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
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所述反射时长为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到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所述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可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麦克风,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环境噪音,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
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所述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所述噪音信号,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不匹配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超声波信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入耳检测程序,所述入耳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扬声器位于耳机的内侧,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扬声器的出声孔附近,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入耳检测程序,所述入耳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耳机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获取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方案在耳机的入耳检测中使用现有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作为入耳检测的传感器设备,耳机内未设置用于入耳检测的光学传感器,降低耳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解决了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耳机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耳机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获取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方案在耳机的入耳检测中使用现有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作为入耳检测的传感器设备,耳机内未设置用于入耳检测的光学传感器,降低耳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解决了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耳机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耳机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001,例如CPU、蓝牙,存储单元1002,通信总线1003,第一麦克风1004,第二麦克风1005,扬声器1006,比如喇叭,以及解码单元1007,其中,通信总线10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扬声器1006和解码单元1007通信连接,存储单元1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单元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中的处理单元1001用来处理数字的音频信号,解码单元1007用来实现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扬声器1006可以发出音频信号,第一麦克风1004位于扬声器1006的出声孔附近,用于检测耳朵内部的音频信号,第二麦克风1005位于耳机外侧,用于检测耳朵外部的音频信号。储存单元1002用于储存入耳检测需要使用的音频脉冲信号以及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音频脉冲信号的频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定义,例如,25KHz。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耳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耳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单元1002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以及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
在图1所示的耳机中,处理单元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
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0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0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所述反射时长为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到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所述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0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
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所述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所述噪音信号,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0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单元1001可以调用存储单元1002中存储的耳机的入耳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不匹配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的步骤。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主体为耳机,可选为蓝牙耳机、TWS(TWS,True 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耳机,耳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存在入耳检测的环节,确保耳机工作时处于入耳状态,以降低耳机不必要的功耗,延长耳机的使用时长,提升用户体验,目前,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是在耳机内配备相应的传感器设备,比如,光学传感器,自动感应耳机是否处在入耳状态,这种方式在耳机内增加了额外的传感器设备,提升了耳机的制造成本,并且传感器设备的检测稳定性不能得到保障。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设置有扬声器,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扬声器为耳机用于播放音频信号的声音组件,例如喇叭,扬声器设置在耳机的内侧;第一音频信号为从存储器获取,经过解码单元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第一音频信号可选为超声波音频脉冲信号,超声波音频脉冲信号的频率可选为20KHz以上的信号,例如,25KHz,这种频率的超声波音频脉冲信号播放后,人耳无法听到,且不会对人耳产生任何的伤害,提升了用户体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音频信号也可以为其他音频信号,例如,人耳可以听见的音频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耳机位于耳内时,耳机从存储单元获取到预设的音频脉冲信号,预设的音频脉冲信号为超声波音频脉冲信号,且为数字信号,通过解码单元将获取到的音频脉冲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将转换得到的模拟信号放大处理得到第一音频信号,并播放该第一音频信号。
步骤S20,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设置有麦克风,耳机获取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其中,麦克风为传声器,也称话筒,微音器、送话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麦克风可选为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或者硅微传声器。第一麦克风为设置在耳机内侧的麦克风,在耳机位于耳内时,第一麦克风用于检测耳内的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为耳机位于耳内时,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耳内的音频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在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后,若耳内环境含有除第一音频信号外的其他音频信号,则第二音频信号为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与其他音频信号的混合信号,若耳内环境纯净,不含有其他音频信号,则第二音频信号为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
可选地,在耳内环境纯净,不含有其他音频信号时,第一麦克风直接接收扬声器播放的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为第一麦克风接收到的第一音频信号。
可选地,在耳内环境纯净,不含有其他音频信号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后,第一音频信号通过耳道,经过内耳反射回来,第一麦克风接收反射回来的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为经过内耳反射回来的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获取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具体地,在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后,第一麦克风检测耳内的第二音频信号。
步骤S30,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在获取到第二音频信号后,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其中音频参数可选为频率,即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音频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的,第一麦克风在接收到第二音频信号后,由于第二音频信号为模拟信号,通过解码单元将第二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处理单元解析该数字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音频参数包括频率;由于第一音频信号来源于存储单元中的预设的音频脉冲信号,其音频参数为预设的音频参数,可直接从存储单元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在获取到第一音频信号与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后,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是否相匹配。
可选地,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判断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是否相匹配。
步骤S40,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相匹配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其中,入耳状态为耳机位于耳内,处于佩戴状态,入耳状态表明耳机可开启工作模式。
可选地,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不匹配时,确定耳机不处于入耳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耳机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获取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比对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方案在耳机的入耳检测中使用现有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作为入耳检测的传感器设备,耳机内未设置用于入耳检测的光学传感器,降低耳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解决了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成本高、检测稳定性低的问题。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实施例一,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其中,强度用于表征第二音频信号强弱的音频参数,强度可用dB或dBm衡量,强度越大,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越强;强度越小,第二音频信号的信号越弱。
可选地,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获取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具体地,处理单元解析第二音频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音频参数包括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直接从解析后的第二音频信号中读取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
步骤S42,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后,判断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在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其中,第一预设强度为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的临界强度条件,当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若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若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强度,确定耳机不处于入耳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获取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在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方案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判断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提高了耳机入耳检测的准确性。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实施例一,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3,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所述反射时长为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到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其中,反射时长为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到第一麦克风接收第二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具体地,扬声器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后,第一音频信号经过耳道,通过内耳反射回来,第一麦克风接收反射回来的第二音频信号,计算该过程耗费的时长,该时长即为反射时长。
可选地,耳机在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时开始计时,在第一麦克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第二音频信号时结束计时,结束计时与开始计时的时间差即为是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
步骤S44,在所述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后,判断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是否在预设时长范围内,在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其中,预设时长范围为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判断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的临界反射时长范围,当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若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若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不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耳机不处于入耳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获取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在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耳状态。本方案在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的前提下,通过判断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是否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来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提高了耳机入耳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增加了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的多样性。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基于实施例一,所述步骤S10之前,包括:
步骤S50,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获取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其中,耳机设置有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环境噪音。
具体地,当用户取出耳机时或耳机位于耳内时,第二麦克风采集环境的噪音信号,第二麦克风可直接接收环境的噪音信号。
步骤S60,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
步骤S70,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所述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在获取到环境的噪音信号后,通过判断获取到的环境的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在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获取到的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以去除环境噪声对耳机的入耳检测的影响。其中,第二预设强度为判断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会影响耳机的入耳检测的临界信号强度,一般来说,在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噪音信号会对耳机的入耳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即噪音信号会干扰耳机的入耳检测结果,导致耳机的入耳检测不准确;在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噪音信号不会对耳机的入耳检测产生影响,即噪音信号不会干扰耳机的入耳检测结果,该噪音信号在耳机的入耳检测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第二预设强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根据检测精度要求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第二麦克风在采集到环境的噪音信号,并确定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后,由于采集到的噪音信号为模拟信号,通过解码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将数字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其中,反相处理为将噪音信号处理成频率和幅值不变,相位相反的信号。
步骤S80,通过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所述噪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环境噪声反相处理后,通过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噪音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具体地,处理单元将反相处理后的数字信号发送至解码单元,解码单元将反相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模拟信号,由于反相处理后的噪音信号相位发生了变化,噪音信号反相输出,保证了耳内环境的纯净。同时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进一步地,在判断获取到的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表明采集到的环境噪音信号不足以影响耳机的入耳检测结果,噪音信号在耳机的入耳检测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不对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直接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取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判断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在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通过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噪音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在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直接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预设强度判断采集到的噪音信号是否影响入耳检测结果,在噪音比较大,影响检测结果时,将噪音信号反相输出,保证耳内环境的纯净,排除环境噪音对耳机入耳检测结果的影响,在噪音比较小,不影响检测结果时,忽略环境噪音信号,不做反相处理。提高耳机入耳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降低耳机的不必要的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耳机,上述耳机可以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上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入耳检测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入耳检测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入耳检测程序,上述入耳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手机、计算机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扬声器,所述耳机位于耳内时,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耳内的音频信号,所述入耳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所述第一麦克风检测到的第二音频信号;
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其中,所述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反射时长,所述反射时长为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到所述第一麦克风接收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时间间隔;
在所述反射时长在预设时长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其中,所述预设时长范围包括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频率相同时,判断所述耳机是否处于入耳状态的临界反射时长范围;
其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环境噪音,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
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时,对所述噪音信号进行反相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强度为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会影响耳机的入耳检测的临界信号强度;
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反相处理后的所述噪音信号,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匹配时,获取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一预设强度时,确定所述耳机处于入耳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强度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噪音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强度时,执行所述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第一音频信号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的步骤之后,包括:
在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的音频参数不匹配时,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二麦克风采集的噪音信号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为超声波信号。
6.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扬声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入耳检测程序,所述入耳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和所述扬声器位于耳机的内侧,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扬声器的出声孔附近,所述第二麦克风位于耳机的外侧。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入耳检测序,所述入耳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入耳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69113.0A 2020-11-27 2020-11-27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72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9113.0A CN112272346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9113.0A CN112272346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346A CN112272346A (zh) 2021-01-26
CN112272346B true CN112272346B (zh) 2023-01-24

Family

ID=7435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9113.0A Active CN112272346B (zh) 2020-11-27 2020-11-27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2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487B (zh) * 2021-02-09 2022-12-27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及存储介质
CN112911485B (zh) * 2021-02-09 2022-06-17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出入耳检测方法、无线耳机和介质
CN112911486B (zh) * 2021-02-09 2023-08-25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及其入耳状态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
CN112866876A (zh) * 2021-03-15 2021-05-28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Tws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tws耳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14804A (zh) * 2021-05-07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佩戴检测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73286A (zh) * 2021-06-23 2021-10-01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状态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60597A (zh) * 2021-09-22 2021-11-16 上海深聪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耳机的入耳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279A (zh) * 2018-07-17 2018-12-21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耳机入耳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67144A (zh) * 2019-06-28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768A (zh) * 2019-10-31 2020-01-1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11356053A (zh) * 2020-03-11 2020-06-3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耳机及其佩戴状态检测方法
CN111491249B (zh) * 2020-04-07 2022-09-30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入耳状态的检测方法、装置、耳机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279A (zh) * 2018-07-17 2018-12-21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耳机入耳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67144A (zh) * 2019-06-28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2346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2346B (zh) 入耳检测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318325B (zh) 使音频设备的行为适配当前声学环境条件的控制
WO2020228095A1 (zh) 实时语音唤醒的音频设备、运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720224A2 (en) Voice Conver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User Voice Thereof
CN112822585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的音频播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47795A (zh) 一种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65064B (zh) 一种生成eq曲线的方法、音频输出的方法及输出设备
JP2009020291A (ja) 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11885458A (zh) 音频播放方法、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2574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ring apparatus, and hearing apparatus
US20070155332A1 (e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haracterizing an audio accessory for use with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063363A (zh) 一种语音获取方法、音频设备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246742B (zh) 一种来电寻呼的自动接听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800699B (zh) 音量调节提示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05067B (zh) 播放音频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KR101442027B1 (ko) 음향패턴을 이용하여 휴대형 단말기용 이어폰 인식하는 음향처리 시스템, 음향패턴을 이용한 휴대형 단말기용 이어폰 인식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력음향 처리 방법.
CN110806850A (zh) 一种耳机及其自动音量调节控制模块与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988702B (zh) 音频信号的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3403428U (zh) 一种基于手机与耳机的降噪系统
CN111757211B (zh) 降噪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0283A (zh)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4173173A (ja) 音声処理装置
CN110996205A (zh) 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145671A (ko) 마이크를 이용한 기기의 제어 장치와 방법
KR101486194B1 (ko) 이어폰을 이용한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