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0705B -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0705B
CN112270705B CN202011191129.7A CN202011191129A CN112270705B CN 112270705 B CN112270705 B CN 112270705B CN 202011191129 A CN202011191129 A CN 202011191129A CN 112270705 B CN112270705 B CN 112270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ull
view
plane
slice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11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0705A (zh
Inventor
李艳
陈科屹
赵梦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1911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0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0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70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032 priority patent/WO202208905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60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 G06T7/68Analysis of geometric attributes of symme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5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e.g. averaging or subtrac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processing medical images, e.g. edi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72Tomographic images
    • G06T2207/10081Computed x-ray tomography [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20Special algorithmic details
    • G06T2207/20212Image combination
    • G06T2207/20221Image fusion; Image me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通过建立颅骨三维模型的六视基准面,并以上视基准面和下视基准面限定水平面切片的范围,以左视基准面和右视基准面限定矢状面切片的范围,以前视基准面和后视基准面限定冠状面切片的范围,有效避免大量空切片的产生,从而加快对切片数据的分析速率。

Description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和人体生物力学的发展,通过建立人体三维模型来对人体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探索人体组织器官相对位置关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通过医学扫描设备检测获取人体结构数据,并导入到终端设备中,但是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以颅骨为例,颅骨理论上是遵循宇称守恒的,但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等因素颅骨存在不对称性,则无法确定冠状面标准、水平面标准以及矢状面标准,进而导致在进行数据切片时会产生大量的切片,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基于颅骨六视基准面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避免大量空切片的产生,从而加快对切片数据的分析速率。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连接所述额头最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线确定经过所述前视基准线且垂直于所述初始侧视图所在平面的前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面确定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前视图,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左视临界线和右视临界线,其中,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左侧相交,所述右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右视临界线所述颅骨最右侧相交;
根据所述左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左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左视基准面,根据所述右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右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右视基准面;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上视临界线和下视临界线,其中,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上侧相交,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下侧相交;
根据所述上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上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上视基准面,根据所述下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下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下视基准面;
确定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上视基准面垂直的后视基准面,得到所述颅骨六视基准面;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水平面切片,其中所述水平面切片与所述上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水平面切片处于所述上视基准面与所述下视基准面之间;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矢状面切片,其中所述矢状面切片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矢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左视基准面与所述右视基准面之间;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冠状面切片,其中所述冠状面切片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冠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前视基准面与所述后视基准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其中,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确定经过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的第一水平面切片、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一冠状面切片;
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的第二水平面切片、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二冠状面切片;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进一步的,确定至少两组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和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通过至少两组对比分析来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作为基准点,获取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获取头部三维模型,所述头部三维模型包括颅骨三维模型数据、大脑三维模型数据、神经三维模型数据、血管三维模型数据、肌肉三维模型数据,韧带三维模型数据以及内脏三维模型数据,所述切片中包含所述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相对位置间距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对比分析,获取人体的不对称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具体包括:
根据前视图确定鼻基点、第三解剖标志点和第四解剖标志点,其中,第三解剖标志点和第四解剖标志点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确定经过所述第三解剖标志点与所述第四解剖标志点的基准线段;
确定中轴垂线,所述中轴垂线经过所述基准线段的中点和所述鼻基点。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鼻部投影面积最大的视图作为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融合步骤,在获取所述颅骨的切片之前包括:
以第一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以及以第二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第三颅骨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通过螺旋CT获取,所述第二颅骨三维模型通过核磁共振获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本发明通过建立颅骨三维模型的六视基准面,并以上视基准面和下视基准面限定水平面切片的范围,以左视基准面和右视基准面限定矢状面切片的范围,以前视基准面和后视基准面限定冠状面切片的范围,有效避免大量空切片的产生,从而加快对切片数据的分析速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细节描述仅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颅骨不对称信息的获取方法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颅骨前视基准线的确定方法的一实施例演示图。
图3是本发明颅骨中轴垂线的确定方法的一实施例演示图。
图4是图3中中轴垂线的确定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颅骨部分基准线的一实施例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连接所述额头最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 10。
S2:根据所述前视基准线10确定经过所述前视基准线10且垂直于所述初始侧视图所在平面的前视基准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医疗器械扫描获取人体颅骨信息,进而载入到电脑以获取三维模型,获取颅骨三维模型的方式包括螺旋 CT、核磁共振等,利用载入后的三维模型确定初始侧视图,通过所述初始侧视图上的额头最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以建立前视基准面,将所述前视基准面作为建立颅骨六视基准面的初始基准。
S3:根据所述前视基准面确定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前视图,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104。
S4: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左视临界线20和右视临界线30,其中,所述左视临界线20与所述中轴垂线104平行并且所述左视临界线20 与所述颅骨最左侧相交,所述右视临界线30与所述中轴垂线104平行并且所述右视临界线30所述颅骨最右侧相交。
S5:根据所述中轴垂线104确定在所述前视图上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平行的左视临界线20和右视临界线30,根据所述左视临界线20 确定经过所述左视临界线20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左视基准面,根据所述右视临界线30确定经过所述右视临界线30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右视基准面;
S6: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上视临界线40和下视临界线50,其中,所述上视临界线40与所述中轴垂线104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上视临界线40与所述颅骨最上侧相交,所述下视临界线50与所述中轴垂线 104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下视临界线50与所述颅骨最下侧相交。
S7:根据所述上视临界线40确定经过所述上视临界线40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上视基准面,根据所述下视临界线50确定经过所述下视临界线50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下视基准面。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中轴垂线104为基准获取与其平行的左视临界线20和右视临界线30,以生成紧贴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左视基准面和右视基准面,进而将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限制于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右视基准面之间;进一步通过所述中轴垂线104 为基准获取与所述左视临界线20垂直的上视临界线40和下视临界线 50,以生成紧贴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上视基准面和下视基准面,进而将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限制于所述上视基准面和所述下视基准面之间。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临界线是指划分三维模型与其他区域的边界线,所述临界线的一侧为三维模型,另一侧为其他区域,且所述临界线与三维模型存在交点。
S8:确定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上视基准面垂直的后视基准面。
本发明通过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以及前视基准面,进而利用前视基准面确定颅骨中轴垂线,并通过以颅骨中轴垂线为基准建立左视基准面和右视基准面,从而确定包裹颅骨的六视基准面确定颅骨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标准,并且通过确定标准以助于依据宇称守恒定律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从而实现依据不同人体的颅骨建立对应的标准,具备较强适应性;并且可以依据建立的六视基准面来对不同获取方式获得的同一人体的颅骨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以结合多种模型获取方式的优点。
S9: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水平面切片,其中所述水平面切片与所述上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水平面切片处于所述上视基准面与所述下视基准面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上视基准面和所述下视基准面来限制颅骨的上下极限,划分等间距的水平切面进而生成等间距的水平面切片,在已经建立所述上视基准面和所述下视基准面以紧贴所述颅骨的基础上,切割获取的所述水平面切片数量相对较少,也即是所述水平面切片上获取的有效数据相对较多。
S10: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矢状面切片,其中所述矢状面切片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矢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左视基准面与所述右视基准面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左视基准面与所述右视基准面来限制颅骨的左右极限,划分等间距的矢状切面进而生成等间距的冠状面切片,在已经建立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右视基准面以紧贴所述颅骨的基础上,切割获取的所述矢状面切片数量相对较少,也即是所述矢状面切片上获取的有效数据相对较多。
S11: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冠状面切片,其中所述冠状面切片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冠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前视基准面与所述后视基准面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前视基准面与所述后视基准面来限制颅骨的前后极限,划分等间距的冠状切面进而生成等间距的冠状面切片,在已经建立所述前视基准面和所述后视基准面以紧贴所述颅骨的基础上,切割获取的所述冠状面切片数量相对较少,也即是所述冠状面切片上获取的有效数据相对较多。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3-4所示,所述S3包括:
S301:根据所述前视图确定鼻基点101、第三解剖标志点102和第四解剖标志点103,其中,第三解剖标志点102和第四解剖标志点103 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S302:确定经过所述第三解剖标志点102与所述第四解剖标志点 103的基准线段。
S303:确定中轴垂线104,所述中轴垂线104经过所述基准线段的中点和所述鼻基点101。
本实施例中,选择鼻基点(鼻基点在解剖学中指的是鼻骨朝嘴唇方向的最底端点)作为中轴垂线104的第一基准点,并通过人体解剖学中互相对应的左侧解剖标志点和右侧解剖标志点来获取第二基准点,利用两点确定一直线的原理建立中轴垂线104。左侧解剖标志点 102为上颌骨右侧的眶下孔,右侧解剖标志点103为上颌骨左侧的眶下孔,当然,所述左侧解剖标志点102和所述右侧解剖标志点103也可以选择左右眶上孔最上缘点、左右眼眶内侧壁距离点、额骨与颧骨交汇左右眼眶外侧壁等对称的左右侧解剖标志点。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S8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上视基准面垂直的后视基准面,所述后视基准面与所述颅骨三维模型有且仅有一个交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与所述颅骨三维模型有且仅有一个交点的后视基准面,从而将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限制于六视基准面中,以建立更为精确的颅骨标准。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其中,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确定经过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的第一水平面切片、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一冠状面切片;
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的第二水平面切片、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二冠状面切片;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第一解剖标志点的第一水平面切片、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一冠状面切片,以及第二解剖标志点的第二水平面切片、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二冠状面切片,对比分析得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以便于研究人员通过该不对称信息进行医学分析判断与人体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至少两组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和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通过至少两组对比分析来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多组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进而得到多组对比分析的结果,结合得到更为精确的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作为基准点,获取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获取头部三维模型,所述头部三维模型包括颅骨三维模型数据、大脑三维模型数据、神经三维模型数据、血管三维模型数据、肌肉三维模型数据,韧带三维模型数据以及内脏三维模型数据,所述切片中包含所述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相对位置间距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对比分析,获取人体的不对称信息。
本实施例中,一开始通过获取的头部三维模型中的颅骨三维模型建立六视基准面,进而以该六视基准面为标准获取矢状面切片、冠状面切片和水平面切片,则该水平面切片、矢状面切片以及冠状面切片中包含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相对位置间距数据,从而利用相互对应的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分别对应的相对位置间距数据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获取人体的不对称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鼻部投影面积最大的视图作为为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
本实施例中,通过寻找鼻部侧面投影面积最大的视图以作为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也可以通过寻找鼻尖点最突出的视图作为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并以此作为确定前视基准线的原始基准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融合步骤,包括:
以第一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以及以第二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第三颅骨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通过螺旋CT获取,所述第二颅骨三维模型通过核磁共振获取。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旋CT和核磁共振分别获取同一人体的第一颅骨三维模型和第二颅骨三维模型,并通过相同的建立六视基准面的方法,通过找出一个或多个标志点相对六视基准面的位置,将不同方式获取的颅骨三维模型进行数据融合,获取数据更为精确的第三颅骨三维模型,并以该第三颅骨三维模型为基准获取更为精准的切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螺旋CT获取第一头部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头部三维模型包括第一颅骨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执行上述步骤,确定第一颅骨六视基准面。
通过所述核磁共振获取第二头部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二头部三维模型包括第二颅骨三维模型,且还包括血管和神经中至少一项的模型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颅骨三维模型执行上述步骤,确定第二颅骨六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第一颅骨六视基准面和所述第二颅骨六视基准面,将所述第一头部三维模型与所述第二头部三维模型进行数据融合,以获取第三头部三维模型。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旋CT和核磁共振分别获取同一人体的第一头部三维模型和第二头部三维模型,通过所述第一头部三维模型中的第一颅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头部三维模型中的第二颅骨三维模型为参考基础,利用建立的第一颅骨六视基准面和第二颅骨六视基准面获取解剖标志点在不同颅骨三维模型对应的位置,通过所述解剖标志点以定位和融合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颅骨三维模型,进而融合所述第一头部三维模型和所述第二头部三维模型。
优选的,以螺旋CT获取的第一颅骨三维模型为基准,将以核磁共振获取的第二头部三维模型中的血管模型或神经模型导入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中,利用螺旋CT和核磁共振检测获取的不同结构、组织及器官的精确度不一,将两者的优势融合从而获取更为精确的头部三维模型。
一种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云服务器以及连接所述云服务器的终端;通过将骨骼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内脏等之间的位置距离关系以及后续针对该人体的医疗方案和医疗效果可以作为分析数据源存储进入云服务器,基于大数据对每个人体对应的所述分析数据源进行分析,确定并获取相对位置距离关系、医疗方案以及相应的医疗效果的关系函数,以通过所述关系函数为依据进行医疗诊断和分析。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所述电子设备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应用程序多开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的步骤。其中,所述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 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值、步骤、部件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的一些特征,为阐述清晰,分别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结合于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相反,本发明的一些特征,为简要起见,仅在单一实施例中描述,然而,这些特征也可以单独或以任何合适的组合于不同的实施例中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连接所述额头最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线确定经过所述前视基准线且垂直于所述初始侧视图所在平面的前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面确定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前视图,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左视临界线和右视临界线,其中,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左侧相交,所述右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右视临界线所述颅骨最右侧相交;
根据所述左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左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左视基准面,根据所述右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右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右视基准面;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上视临界线和下视临界线,其中,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上侧相交,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下侧相交;
根据所述上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上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上视基准面,根据所述下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下视临界线且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垂直的下视基准面;
确定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分别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和所述上视基准面垂直的后视基准面,得到所述颅骨六视基准面;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水平面切片,其中所述水平面切片与所述上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水平面切片处于所述上视基准面与所述下视基准面之间;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矢状面切片,其中所述矢状面切片与所述左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矢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左视基准面与所述右视基准面之间;
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冠状面切片,其中所述冠状面切片与所述前视基准面平行,且所有所述冠状面切片处于所述前视基准面与所述后视基准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其中,第一解剖标志点和第二解剖标志点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确定经过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的第一水平面切片、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一冠状面切片;
确定经过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的第二水平面切片、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第二冠状面切片;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至少两组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和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通过至少两组对比分析来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与第二冠状面切片的对比分析,获取所述颅骨的不对称信息”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作为基准点,获取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与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与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的相对位置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头部三维模型,所述头部三维模型包括颅骨三维模型数据、大脑三维模型数据、神经三维模型数据、血管三维模型数据、肌肉三维模型数据,韧带三维模型数据以及内脏三维模型数据,所述切片中包含所述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相对位置间距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一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一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一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水平面切片、所述第二矢状面切片以及所述第二冠状面切片获取所述第二解剖标志点与大脑、神经、血管、肌肉、韧带以及内脏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相对位置间距数据以及所述第二相对位置间距数据对比分析,获取人体的不对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具体包括:
根据前视图确定鼻基点、第三解剖标志点和第四解剖标志点,其中,第三解剖标志点和第四解剖标志点在解剖学中左右对应;
确定经过所述第三解剖标志点与所述第四解剖标志点的基准线段;
确定中轴垂线,所述中轴垂线经过所述基准线段的中点和所述鼻基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颅骨三维模型鼻部投影面积最大的视图作为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数据融合步骤,在获取所述颅骨的切片之前包括:
以第一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以及以第二颅骨三维模型获得的颅骨六视基准面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第三颅骨三维模型,其中,所述第一颅骨三维模型通过螺旋CT获取,所述第二颅骨三维模型通过核磁共振获取。
9.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颅骨的切片方法。
CN202011191129.7A 2020-10-30 2020-10-30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270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129.7A CN112270705B (zh) 2020-10-30 2020-10-30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18032 WO2022089050A1 (zh) 2020-10-30 2021-09-13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1129.7A CN112270705B (zh) 2020-10-30 2020-10-30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705A CN112270705A (zh) 2021-01-26
CN112270705B true CN112270705B (zh) 2021-08-31

Family

ID=7434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1129.7A Active CN112270705B (zh) 2020-10-30 2020-10-30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0705B (zh)
WO (1) WO2022089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0743B (zh) * 2020-10-30 2021-10-15 李艳 颅骨六视基准面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640B (zh) * 2020-10-30 2024-03-22 李艳 颅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638B (zh) * 2020-10-30 2021-11-12 李艳 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70705B (zh) * 2020-10-30 2021-08-31 李艳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953A (zh) * 2008-01-04 2008-07-09 西北工业大学 颅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05139442A (zh) * 2015-07-23 2015-12-09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结合ct和mri二维图像建立人体膝关节三维仿真模型的方法
CN107203997A (zh) * 2016-03-16 2017-09-2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半脑的分割方法
CN111063023A (zh) * 2019-12-02 2020-04-24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颅骨缺损重建方法
CN111354073A (zh) * 2019-12-23 2020-06-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单侧颞骨空间坐标系的构建方法、空间定位方法及设备
CN111462055A (zh) * 2020-03-19 2020-07-28 沈阳先进医疗设备技术孵化中心有限公司 颅骨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0533A1 (en) * 2005-10-17 2012-01-12 Arnett G William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rrect natural head position location of references planes relative to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image of a patient's head
US8195299B2 (en) * 2009-04-28 2012-06-05 Medtroni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coronal suture for stereotactic procedures
US10068340B2 (en) * 2014-11-03 2018-09-04 Algotec Systems Ltd. Method for segmentation of the head-neck arteries, brain and skull in medical images
CN107590856B (zh) * 2017-09-06 2021-03-30 刘立军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中解剖图谱的三维可视化应用方法
CN110969698A (zh) * 2019-12-23 2020-04-0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颞骨空间坐标系的构建方法、空间定位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270705B (zh) * 2020-10-30 2021-08-31 李艳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70743B (zh) * 2020-10-30 2021-10-15 李艳 颅骨六视基准面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492B (zh) * 2020-10-30 2021-09-21 李艳 颅骨不对称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953A (zh) * 2008-01-04 2008-07-09 西北工业大学 颅骨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05139442A (zh) * 2015-07-23 2015-12-09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结合ct和mri二维图像建立人体膝关节三维仿真模型的方法
CN107203997A (zh) * 2016-03-16 2017-09-26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左右半脑的分割方法
CN111063023A (zh) * 2019-12-02 2020-04-24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颅骨缺损重建方法
CN111354073A (zh) * 2019-12-23 2020-06-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单侧颞骨空间坐标系的构建方法、空间定位方法及设备
CN111462055A (zh) * 2020-03-19 2020-07-28 沈阳先进医疗设备技术孵化中心有限公司 颅骨检测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建立CT 三维重建头影测量模型的研究;王瑞晨;《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231;第10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89050A1 (zh) 2022-05-05
CN112270705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0705B (zh) 颅骨的切片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492B (zh) 颅骨不对称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70743B (zh) 颅骨六视基准面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639B (zh) 颅骨矫正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88725B (zh) 颅骨中轴垂线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638B (zh) 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88858B (zh) 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58640B (zh) 颅骨模型的建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Howard et al. Temporal bone: three-dimensional CT. Part I. Normal anatomy, techniques, and limitations.
JP2016524493A (ja) 骨採取用のサージカルガイド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0946652B (zh) 一种骨螺钉的钉道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12294352B (zh) 颅骨切片的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288797B (zh) 颅骨矫正方案生成系统、构建方法、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2346199B1 (ko) 파노라믹 영상 생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영상 처리장치
CN116889467A (zh) 一种脊柱椎体的智能自置钉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573494B (zh) 一种管状结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1513719B (zh) 颅颌面状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553907B (zh) 颅颌面状态的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7649442B (zh) 利用平衡器官解剖标志构筑三维头影测量坐标系的方法
EP4275640A1 (en) Technique for guiding a surgeon on how to adapt a pre-planned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implant interface
CN118154768A (zh) 一种人体体表、软组织及骨骼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6994766A (zh) 基于脑面解剖网络的节点查询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7934386A (zh) 颅内血肿穿刺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057445A (zh) 一种三维渲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8173226A (zh) 脊椎截骨切面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