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70005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0005A
CN112270005A CN202011175119.4A CN202011175119A CN112270005A CN 112270005 A CN112270005 A CN 112270005A CN 202011175119 A CN202011175119 A CN 202011175119A CN 112270005 A CN112270005 A CN 112270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block chain
chain
verification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51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0005B (zh
Inventor
赵文强
李艳鹏
陆旭明
余逸荣
邱鸿霖
陈辰
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51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00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0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0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00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作为反映业务方的业务情况的重要资源。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会涉及到将数据从一方发送至另一方,例如,从业务方发送至合作方进行使用,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如何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确保合作方接收到的业务方数据真实可信。
因此,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听获取模块,可以用于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第一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第二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指令后,计算机执行数据传输方法。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获得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跨链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本说明书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有效地保护其链上的数据不被篡改和伪造,因此,区块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例如,金融业务场景、物流业务场景。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业务方会把其产生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三方,例如,合作方、融资方,以使业务数据产生更多的价值。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中,物流订单或物流账单等物流数据可以反应物流业务方的运营情况,其除了可以供查询以外,还可以用物流数据来证明经营情况,作为一种资源产生金融价值,例如可以提供给融资方进行融资。但是,如何证明发送给融资方的数据是真实的没有被篡改并且是可信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于区块链和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特性,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应当理解,上述例子仅作为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方案限制。以下通过对附图的描述阐述本说明书披露的技术方案。
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应用场景中可以包括服务端110、第一区块链120、第二区块链130、数据获取端140和数据接收端150。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服务端110可以与可信执行环境配合以提供数据验证服务,以及打通第一区块链与第二区块链之间的数据通路。具体的,服务端110可以监听第一区块链120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120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可以由数据获取端140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服务端110可以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120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120。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还可以借助第二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120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130,以便数据接收端150从第二区块链130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服务端110可以是带有数据获取、存储、计算、分析和/或发送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发送/接收数据。例如,服务端110可以获取第一区块链120中的待传输数据的链上地址,以及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可以是单个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器群组。所述服务器群可以是集中式的或分布式的(例如,服务端110可以是分布式的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可以是本地的或远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可以在一个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所述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共云、混合云、社区云、分布云、云之间、多重云等或上述举例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可以包括处理引擎112。处理引擎112可以处理与数据传输有关的数据和/或信息以执行一个或多个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例如,处理引擎112可以从第一区块链120上获取区块,并检测出其中的待传输数据。处理引擎112可以包括各种常见的处理器,例如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Unit,MPU),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
在区块链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接收上传(或广播)至链的交易,调用相应的智能合约以完成交易的执行,交易以及交易执行的结果被写入区块保存到区块链数据中。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组件,用于保证各节点保存的区块链数据维持一致。多个节点可以通过运行共识协议,对接收(对应代码的输入)、产生(对应代码的输出或中间结果)的数据和/或执行的操作达成一致,参与共识的节点可称为共识节点。例如,对于新区块涉及的多个交易,各共识节点可以通过运行共识协议对所述多个交易的执行顺序达成一致。又如,接收到验证交易的多个共识节点可以通过运行共识协议,对待传输数据的核对结果达成一致。
为了证明交易的来源和完整性,交易可包括利用交易发起方的私钥对交易内容(作为签名消息)生成的数字签名。如此,接收到交易的节点可以通过验证数字签名来确认交易的来源和交易是否经过篡改。
区块链数据(也可称为链上数据)可包括通过共识的区块数据和状态数据(也可称为全局状态或世界状态),区块链数据的写入也被叫作上链。其中,区块数据包括持续生成且按时序链接的区块,各共识节点可通过运行共识协议将新区块上链。共识通过意味着每个共识节点可将相同的新区块写入区块数据。仅作为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共识通过的条件包括超过预设比例(如2/3)的共识节点同意将新区块上链。状态数据可包括关联于各账户的状态变量,例如,个人、组织控制的外部账户的余额,又如,合约账户的合约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因此任一节点可以获得区块链网络中广播的交易,如果将对账方的账目数据以明文形式放入对账交易中,可能存在泄密风险。有鉴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交易数据以密文形式上传区块链,经授权的数据使用方可以使用数据来源方提供的密钥对从链上获取的相应数据解密。
公链(Public blockchains)又称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或设备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也可以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其无需注册、授权即可匿名访问网络,并且具有去中心化、中立、开放等特点。
联盟链(Alliance chain)只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其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或进行共识),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在一些实施例中,联盟链中的共识也可以由链上全部节点参与。
第一区块链120和第二区块链130可以是针对某些特定群体的成员和有限的第三方开放的联盟链。第一区块链120的节点可以包括数据获取端140和服务端110。数据获取端140可以包括各类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140-1、平板140-2、物联网终端140-3以及台式计算机140-4等。其中,物联网终端可以包括各类传感设备,以实现数据采集。第二区块链130的节点可以包括数据接收端150和服务端110。数据接收端150可以包括各类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机150-1、平板150-2、膝上型计算机150-3以及台式计算机150-4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端110可以对数据获取端140进行管理,例如,服务端可以向各数据获取端140发放其链上账户、私钥,如向数据获取端140的设备植入包含私钥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该SDK用于对接第一区块链120服务。例如,数据获取端140可以通过SDK向第一区块链120发送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跨链技术在第一区块链120和第二区块链130之间传输数据和/或信息,例如,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和验证结果从第一区块链120跨链传输至第二区块链130。数据接收方150可以从第二区块链130获取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120和第二区块链130可以属于不同业务范围的联盟链,例如,第一区块链120属于物流业务领域,第二区块链130属于金融业务领域。相应的,数据获取端140可以采集与请求融资的物流业务方相关的物联网数据(如物流订单、物流账单等),获取接收方150可以是能够提供融资服务的融资方。通过系统100,物联网数据可以安全的从物联网终端传递给融资方,为融资方的业务风控提供准确依据。
关于数据传输系统100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2~图4的相关说明。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涉及多方之间的数据交互。其中,步骤202~206可以由处理设备,例如,服务端110执行。如图2所示,交互流程200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数据获取端将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120。其中,待传输数据可以为任一指定需要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系统100传输的数据,仅作为示例,待传输数据可以为反映数据获取端业务运营情况的数据。例如,物流行业的运单和账单数据、商家的经营流水数据等。第一区块链是指数据获取端参与的联盟区块链。
待传输数据可以由数据获取端(例如,数据获取端140)上传至第一区块链。数据获取端是指数据的拥有者或数据生成者,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设备。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下,物联网数据可以通过多个物联网终端采集,这种场景下,物联网终端可以认为是数据获取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获取端也可以是一个业务平台。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下,物流业务的运营可以通过网络货运平台进行,网络货运平台可以通过分布式的物联网终端收集物联网数据,网络货运平台即可认为是这里的数据获取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待传输数据可以通过调用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的方式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具体地,数据获取端可以作为第一区块链的节点或用户端,其中内置的SDK可以用于对接第一区块链服务,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内置的SDK获取并打包成交易(如存证交易)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之后交易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共识和执行,从而将待传输数据存入到第一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跟随所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的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以及所述SDK内置的私钥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可以数据获取端的公钥以及待传输数据对第一数字签名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该交易才可能被执行。通过对第一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可以确保待传输数据来自于合法数据获取端,且在传输过程中未经篡改。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获取端内部还设置有安全单元(SE,Secure Element),SDK及私钥可以位于安全单元中,安全单元内部的数据难以被篡改,且代码执行过程难以收到外界干扰,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安全。对数据签名进行验证的方式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30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2,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2可以由监听获取模块510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区块链的链下服务以拉块解析的方式对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进行监听,以确定是否有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链下服务可以是指可以用于辅助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其可以在服务端110上实现。拉块解析是指从第一区块链中拉取区块,并进行解析。具体地,处理设备可以在发现第一区块链中有新的区块产生时,获取该区块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解析,并判断该区块的数据是否为待传输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数据的类型判断是否为待传输数据,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中,待传输数据可以是运单数据,处理设备在对拉取的区块进行解析后,若得到的数据为运单数据,则认为该区块的数据为待传输数据。也可以通过在对待传输数据上添加标识的方式来判断是否为待传输数据,例如,为待传输数据打上待传输标签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检测出该区块中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进一步获取待传输数据的链上地址。
链上地址是指能够在第一区块链中定位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如待传输数据在第一区块链中的存储地址。链上地址可以用于定位待传输数据在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位置。在一个区块链系统中,各数据获取方可以拥有独享的私钥,例如,由随机算法随机生成的一个256位的2进制字符串,并由该私钥通过不可逆的算法生成公钥,再由公钥通过不可逆算法(如哈希运算)生成所述链上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公钥作为链上地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交易数据(如向区块链发起的交易请求所包含的数据)计算哈希值,将交易数据的哈希值作为与该交易相关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交易请求包含的数据、执行交易过程中的中间数据或者交易被执行后得到的数据)的链上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链下服务为运行于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外,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链下服务也可以运行于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中。由于链下服务仅仅是用于监听区块以及获取链下地址,并不会获取链上的待传输数据,因此,因此可以认为其并不会影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步骤204,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4可以由第一发送模块520执行。
可信执行环境可以提供与不可信环境隔离的安全计算环境,在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的计算或运行的程序可以被认为是可信的。可信执行环境可以部署在处理设备(例如,服务端110)中。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包括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Secure EncryptedVirtualization或TrustZone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可以运行与数据传输服务相关的智能合约,在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后,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中的智能合约可以根据链上地址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到待传输数据。例如,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基于待传输数据的链上地址向第一区块链发起查询交易,并接收第一区块链执行查询交易后返回的待传输数据。
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在获取到链上的待传输数据后,可以对该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进一步地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一般来说,第一区块链返回的数据还会包括交易执行节点对待传输数据的数字签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信执行环境可以获取该节点的公钥(公开可查),并基于从链上获得的待传输数据以及节点公钥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可以证明待传输数据确实来自第一区块链且未经篡改。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第一可信执行环境,通过可信数据源的可信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例如,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向可信数据源发起数据请求,将可信数据源返回的可信数据与待传输数据进行比对,交叉验证待传输数据是否真实。可信数据源(如经官方授权或认证)是指对于数据接收端而言是能够信任的数据拥有方,其可以参与对待传输数据的真实性的核验。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中,待传输数据为运单数据,运单数据上可以包括物流的起始地点、接收地点,在物流运送完成后,交通部门会拥有对应的物流的交通运输数据或运输工具的行驶轨迹,对于数据接收端而言,交通部门是能够信任的,因此,认为交通部门拥有的交通运输数据是可信的,这里的交通运输数据或运输工具的行驶轨迹即可信数据,如此可以通过交通运输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核验,确认该物流是否真实发生过。
验证结果是指该数据是否真实的结果,例如,真实数据或虚假数据等。
可以理解的是,可信数据源在将可信数据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进行验证时,可以将基于可信数据源的私钥生成的数字签名一并发送至可信执行环境进行验证,从而确保可信数据的真实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确保数据可靠,可信数据源的数据不允许出域。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可信数据源,以在可信数据源域内通过可信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以及从所述可信数据源处获得所述验证结果以及第二数字签名。第二数字签名为基于所述验证结果以及所述可信数据源的私钥生成。关于第二数字签名的更多说明,可以参见图3及其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从可信数据源获取可信数据,在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中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由于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特性,可以认为在可信执行环境中的验证过程是可信的,同样能够保证对待传输数据验证的可信度。可信数据源向第一可信执行环境返回数据是可以带有数字签名的,进而可以证明返回数据的真实来源以及证明返回的数据未经篡改。
在得到验证结果后,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基于验证结果向第一区块链发起存证交易,以便将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存入第一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之前,还可以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基于验证结果以及可信数据源的公钥对所述第二数字签名进行核验,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进而确保上链数据的真实可信。核验方式可以参见图3的步骤30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06,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06可以由第二发送模块530执行。
第二区块链是指由数据接收端参与的联盟区块链。跨链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让链上的数据跨过链与链之间的障碍,在链与链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跨链技术可以在服务端110上实现,不难理解,也可以通过其他可信设备实现数据跨链。关于跨链传输数据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图4及其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接收端是指待传输数据的使用者。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设备,也可以是一个业务平台。例如,在物流业务场景下,物流业务的运营方希望通过其物流业务数据证明经营情况,以向银行等平台寻求融资,则数据接收端可以是融资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可以通过发起查询交易从所述第二区块链获取得到所述待传输数据。又或者,数据接收端可以拉取第二区块链上的区块,通过解析区块获取其中的待传输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并基于可信执行环境获取第一区块链上的待传输数据,并对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保证待传输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之后,通过跨链技术将待传输数据从第一区块链传输至第二区块链,基于区块链与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特性,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同时,对于数据接收方而言,待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经过验证可信的,其可以通过验证结果、数字签名等信息,反向追溯来源和处理过程的证明,实现了数据可信、可验证、可证明的数据传输。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获得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流程300可以在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例如,流程300可以以程序或指令的形式存储在存储装置(如处理设备的自带存储单元或外接存储设备)中,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流程300。如图3所示,交互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302,将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可信数据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通过调用与可信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接口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可信数据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传输给可信数据源的待传输数据不会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篡改,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使用其拥有的私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可信数据源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使用第一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进行解密得到明文待传输数据并进行验证。关于对传输数据进行验证的过程可以参见步骤2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04,从可信数据源获得验证结果及第二数字签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信数据源可以基于其拥有的可信数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交叉核验,并得到验证结果。可信数据源可以使用哈希函数生成验证结果的摘要,然后使用其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生成第二数字签名。然后将验证结果和第二数字签名一并返回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
步骤306,对所述第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可以使用可信数据源的公钥对所述第二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验证结果的摘要,再对验证结果本身使用哈希函数得到摘要,将哈希得到的摘要与解密得到的摘要进行比较,若一致,则认为验证通过,则可以执行步骤308,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
通过对第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可以确保该验证结果是由可信数据源验证得到,增加验证的可信度,进一步地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步骤308,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
将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的方式可以参见图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跨链传输待传输数据的示例性交互流程图。其中,步骤402~408可以由处理设备,例如,第二可信执行环境执行。例如,步骤402~408可以以程序或指令的形式存储在存储装置(如处理设备的自带存储单元或外接存储设备)中,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流程400。如图4所示,交互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402,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发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
跨链标识是指用于指示待传输数据和验证结果需要进行跨链传输的标识。
所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由第一区块链基于跨链传输交易请求从第一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并标记上所述跨链标识。跨链传输交易请求可以由数据获取方发起,其包括请求跨链传输的数据列表,示例性地,仍以物流业务场景为例,所述数据列表可以为物流账单-运单数据列表,一般来说,一个物流账单下可能会有多个运单数据。物流账单-运单数据列表可以指示不同的账单与运单的对应关系,一个账单下的物流数据可以被打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跨链。第一区块链节点在收到跨链传输交易请求后,可以基于其中的物流账单-运单数据列表,从第一区块链数据中获取每笔账单对应的多个运单,将每笔账单对应的运单及其验证结果打包并标记上跨链标识,得到跨链数据,再将跨链数据写入区块中。
步骤404,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以获得跨链数据,即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监听方式与步骤202中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的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6,对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生成第三数字签名;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以及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私钥生成。
第二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对要进行跨链传输的待传输数据和验证结果进行验证。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块链数据会带有生成该数据所在区块的节点(账户)私钥的数字签名,第二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基于待传输数据及验证结果所在区块的生成节点(账户)获得对应的公钥,对待传输数据及验证结果的签名进行验证,证明该数据确实由来自第二区块链。
验证通过后,第二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基于其所拥有的私钥、待传输数据以及验证结果,生成第三数字签名。第三数字签名用于证明该待传输数据及验证结果是经过第二可信执行环境验证的,以证明该数据是可以信任的。
关于生成数字签名和验证的过程可以参见步骤304和步骤306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08,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第二区块链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对所述第三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存入第二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可信执行环境可以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第三数字签名向第二区块链发起存证交易。
第二区块链节点收到所述存证交易后,可以对该交易进行验证,如基于交易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以及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对第三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后,将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存入第二区块链数据,自此,完成了待传输数据的跨链传输。
应当注意的是,上述各流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和说明,而不限定本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可以对流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然而,这些修正和改变仍在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例如,对本说明书有关流程步骤的改变,如添加预处理步骤和存储步骤等。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数据传输系统的模块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500可以包括监听获取模块510、第一发送模块520和第二发送模块530。
监听获取模块510可以用于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区块链的链下服务以拉块解析的方式对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进行监听,以确定是否有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内置的SDK获取并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且跟随所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的还包括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以及所述SDK内置的私钥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
第一发送模块520可以用于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通过可信数据源的可信数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得到所述验证结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包括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可信数据源以进行验证,并从所述可信数据源获得所述验证结果以及第二数字签名;所述第二数字签名基于所述验证结果以及所述可信数据源的私钥生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基于所述验证结果以及所述可信数据源的公钥对所述第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第二发送模块530可以用于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包括通过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对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生成第三数字签名;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以及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私钥生成;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第二区块链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对所述第三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存入第二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由第一区块链基于跨链传输交易请求从第一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并标记上所述跨链标识。
关于数据传输系统的各模块的更多细节可以参见图2至图4及其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系统及其模块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及其模块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其中,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则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说明书的系统及其模块不仅可以有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例如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所执行的软件实现,还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于数据传输系统500及其模块的描述,仅为描述方便,并不能把本说明书限制在所举实施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了解该系统的原理后,可能在不背离这一原理的情况下,对各个模块进行任意组合,或者构成子系统与其他模块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中披露的第一发送模块520和第二发送模块530可以是一个系统中的不同模块,也可以是一个模块实现上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的功能。诸如此类的变形,均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待传输数据从数据获取端到数据接收端,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可信执行环境,实现了数据的全流程可信传输;(2)结合签名认证机制使得中间的数据验证过程可信、可证明、可验证;(3)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反向追溯来源和处理过程和证明,有效地提高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说明书的各方面可以通过若干具有可专利性的种类或情况进行说明和描述,包括任何新的和有用的工序、机器、产品或物质的组合,或对他们的任何新的和有用的改进。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各个方面可以完全由硬件执行、可以完全由软件(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执行、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组合执行。以上硬件或软件均可被称为“数据块”、“模块”、“引擎”、“单元”、“组件”或“系统”。此外,本说明书的各方面可能表现为位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产品,该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编码。
计算机存储介质可能包含一个内含有计算机程序编码的传播数据信号,例如在基带上或作为载波的一部分。该传播信号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电磁形式、光形式等,或合适的组合形式。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介质可以通过连接至一个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以实现通讯、传播或传输供使用的程序。位于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程序编码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介质进行传播,包括无线电、电缆、光纤电缆、RF、或类似介质,或任何上述介质的组合。
本说明书各部分操作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可以用任意一种或多种程序语言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Java、Scala、Smalltalk、Eiffel、JADE、Emerald、C++、C#、VB.NET、Python等,常规程序化编程语言如C语言、VisualBasic、Fortran2003、Perl、COBOL2002、PHP、ABAP,动态编程语言如Python、Ruby和Groovy,或其他编程语言等。该程序编码可以完全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作为独立的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或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部分在远程计算机运行、或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处理设备上运行。在后种情况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何网络形式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比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或连接至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因特网),或在云计算环境中,或作为服务使用如软件即服务(SaaS)。
此外,除非权利要求中明确说明,本说明书所述处理元素和序列的顺序、数字字母的使用、或其他名称的使用,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流程和方法的顺序。尽管上述披露中通过各种示例讨论了一些目前认为有用的发明实施例,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类细节仅起到说明的目的,附加的权利要求并不仅限于披露的实施例,相反,权利要求旨在覆盖所有符合本说明书实施例实质和范围的修正和等价组合。例如,虽然以上所描述的系统组件可以通过硬件设备实现,但是也可以只通过软件的解决方案得以实现,如在现有的处理设备或移动设备上安装所描述的系统。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说明书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作为参考。与本说明书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说明书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说明书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说明书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说明书所述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说明书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所述链上地址是指能够在第一区块链中定位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内置的SDK获取并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且跟随所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的还包括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以及所述SDK内置的私钥生成的第一数字签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包括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
通过可信数据源的可信数据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验证,得到所述验证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包括通过第一可信执行环境: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给可信数据源以进行验证,并从所述可信数据源获得所述验证结果以及第二数字签名;所述第二数字签名基于所述验证结果以及所述可信数据源的私钥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
基于所述验证结果以及所述可信数据源的公钥对所述第二数字签名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包括通过第二可信执行环境:
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
对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则生成第三数字签名;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以及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私钥生成;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所述第三数字签名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第二区块链基于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和第二可信执行环境的公钥对所述第三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存入第二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带有跨链标识的待传输数据及其验证结果由第一区块链基于跨链传输交易请求从第一区块链的区块链数据中获取并标记上所述跨链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反映数据获取端业务运营情况的数据,所述数据接收端为融资方。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听获取模块,用于监听第一区块链中的区块,在发现待传输数据上传至第一区块链后,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链上地址;所述待传输数据由数据获取端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链上地址发送至第一可信执行环境,以通过所述第一可信执行环境:根据所述链上地址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验证结果;以及,将所述验证结果上传至所述第一区块链;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验证结果和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第一区块链跨链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以便数据接收端从第二区块链上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介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175119.4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2700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119.4A CN112270005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5119.4A CN112270005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005A true CN112270005A (zh) 2021-01-26
CN112270005B CN112270005B (zh) 2022-04-26

Family

ID=74345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5119.4A Active CN112270005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00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1799A (zh) * 2021-04-08 2021-05-1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资产注册、衍生、流通方法和系统
CN113010861A (zh) * 2021-03-16 2021-06-2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融资事务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325500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湖北央中巨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计算记账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3518103A (zh) * 2021-03-01 2021-10-19 唐芮 一种工业物联网联控方法和系统
CN113779152A (zh) * 2021-09-15 2021-12-10 工银科技有限公司 异步数据导出方法及装置
CN114677137A (zh) * 2022-03-30 2022-06-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方法、系统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342A (zh) * 2018-09-04 2019-01-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的认证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132295A1 (en) * 2018-11-02 2019-05-02 Oron Lenz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nfidentiality in distributed ledger
CN110008686A (zh) * 2018-11-16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客户端、区块链系统
CN110430162A (zh) * 2019-06-28 2019-1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74450A1 (en) * 2017-04-11 2020-03-05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Secure transfer between blockchains
CN110931093A (zh) * 2020-02-18 2020-03-2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11461723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1506901A (zh) * 2020-04-16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680305A (zh) * 2020-07-31 2020-09-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69957A (zh) * 2020-09-02 2020-10-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74450A1 (en) * 2017-04-11 2020-03-05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Secure transfer between blockchains
CN109257342A (zh) * 2018-09-04 2019-01-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的认证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132295A1 (en) * 2018-11-02 2019-05-02 Oron Lenz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nfidentiality in distributed ledger
CN110008686A (zh) * 2018-11-16 2019-07-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跨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客户端、区块链系统
CN110430162A (zh) * 2019-06-28 2019-11-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跨链发送可认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31093A (zh) * 2020-02-18 2020-03-2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医疗信息共享系统及方法
CN111506901A (zh) * 2020-04-16 2020-08-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61723A (zh) * 2020-04-17 2020-07-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装置
CN111680305A (zh) * 2020-07-31 2020-09-1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69957A (zh) * 2020-09-02 2020-10-1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CHANG XUAN: "Application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ng Network Threat Intelligence System", 《ICBCT"20: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
叶少杰等: "BitXHub:基于侧链中继的异构区块链互操作平台", 《计算机科学》 *
方俊杰等: "面向边缘人工智能计算的区块链技术综述", 《应用科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8103A (zh) * 2021-03-01 2021-10-19 唐芮 一种工业物联网联控方法和系统
CN113010861A (zh) * 2021-03-16 2021-06-22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融资事务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3010861B (zh) * 2021-03-16 2022-06-28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融资事务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2801799A (zh) * 2021-04-08 2021-05-1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资产注册、衍生、流通方法和系统
CN112801799B (zh) * 2021-04-08 2021-07-27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资产注册、衍生、流通方法和系统
CN113255001A (zh) * 2021-06-09 2021-08-13 湖北央中巨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计算记账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3779152A (zh) * 2021-09-15 2021-12-10 工银科技有限公司 异步数据导出方法及装置
CN114677137A (zh) * 2022-03-30 2022-06-28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区块链跨链方法、系统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0005B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7000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027086B (zh) 一种私有数据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10046996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770159B (zh) 车辆事故数据记录方法及相关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49825B (zh) 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安全多方计算方法和系统
US202102972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blockchain-based vehicular digital forensics
CN113468602B (zh) 一种数据检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Li et al. Eunomia: Anonymous and secure vehicular digital forensics based on blockchain
CN111770199B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78894B (zh) 资产类型注册、交易记录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1146052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90362B (zh) 安全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Li et al. Toward vehicular digital forensics from decentralized trust: An accountable, privacy-preserving, and secure realization
CN11301086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融资事务中的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Li et al. Blockchain-enabled identity verification for safe ridesharing leveraging zero-knowledge proof
CN107633402B (zh) 一种用于聚合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7994993B (zh) 应用程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07050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核验方法和系统
Jiang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Vehicle Condition Recording System for Second‐Hand Vehicle Market
Deshpande et al. Safe: A blockchain and secure element based framework for safeguarding smart vehicles
CN11331574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aleem et al. ProofChain: An X. 509-compatible blockchain-based PKI framework with decentralized trust
CN110798322A (zh) 一种操作请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2132576B (zh) 基于区块链通信的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及区块链信息平台
CN112200637A (zh) 基于区块链的融资租赁事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