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9540A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9540A
CN112269540A CN202011112712.4A CN202011112712A CN112269540A CN 112269540 A CN112269540 A CN 112269540A CN 202011112712 A CN202011112712 A CN 202011112712A CN 112269540 A CN112269540 A CN 112269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torage area
target
data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27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27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95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9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54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existing storage systems, e.g. for improv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host and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9Disk arrays, e.g. RAID, JB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本申请中,全闪存储系统直接将每一个目标存储盘划分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无需将每个目标存储盘打散成虚拟块,可以降低对目标存储盘的操作量,提高全闪存储中数据落盘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全闪存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闪存储是存储发展的一个方向,随着SSD(Solid State Disk,固态硬盘)价格的逐渐下降,未来全闪存储产品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全闪存储除了具备高性能的特点外,在数据组织方式上,全闪存储中一般采用追加写方式,即向同一个逻辑地址写入数据时,每次都写在一个新地方,而旧数据不会被覆盖,而是通过垃圾回收进行处理。同时伴随着追加写的方式,会导致每次写入数据时,都会产生新的元数据,因此追加写方式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元数据。
而元数据和待存储的目标数据均需要进行存盘,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所有存储盘空间打散成虚拟块,再通过虚拟块的重组创建出不同类型的RAID(Redundant Arrays ofIndependent Disks,磁盘阵列),最后借助构成相应RAID的虚拟块存储目标数据和元数据。然而,该方法存在实现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全闪存储中数据落盘的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如何提高全闪存储中数据落盘的效率的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包括: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及所述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
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
优选的,所述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
将所述数据量比值作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
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
获取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
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所述第一比值;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所述第二比值。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所述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所述第一存储区。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所述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所述第二存储区。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所述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存储子区中。
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及所述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
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数据存储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数据存储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本申请中,全闪存储系统直接将每一个目标存储盘划分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无需将每个目标存储盘打散成虚拟块,可以降低对目标存储盘的操作量,提高全闪存储中数据落盘的效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解决了相应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可以先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的数量及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步骤S102: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在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之后,可以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具体的,可以由全闪存储系统自身根据目标数据生成目标元数据等,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03: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中的存储盘可能并非全部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所以全闪存储系统在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之后,便可以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以便借助目标存储盘存储目标数据和目标元数据。
步骤S104: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在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之后,便可以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也即每个目标存储盘均被划分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步骤S105: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
步骤S106: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之后,便可以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且具体的存储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本申请中,全闪存储系统直接将每一个目标存储盘划分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无需将每个目标存储盘打散成虚拟块,可以降低对目标存储盘的操作量,提高全闪存储中数据落盘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中,全闪存储系统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的过程中,因为存储区是用于保存数据的,所以存储区的存储量应该与数据量相匹配,因此可以先确定目标数据与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将数据量比值作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假设目标数据与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为16:1,则存储量比值也为16:1,之后对于每个目标存储盘,可以将目标存储盘均分为17份,将其中的17份作为第一存储区,将最后一份作为第二存储区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中,全闪存储系统在基于存储量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的过程中,存储区的总容量可能并不能完全被用于存储数据,也即存储区中会存在部分存储空间无法被用来存储数据,会导致存储区真正的数据存储量小于存储区的总容量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此种情况,保证数据可以被全部存储在存储区中,可以获取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获取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实际应用中,全闪存储系统在获取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相应的,在获取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比如4个1TB的盘,如果组成RAID0可以提供的容量是4TB,则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比值便为1:1,而组成RAID1的话可以提供的容量则只有2TB,则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比值便为2:1;而组成RAID5的话可以提供的容量是3TB,则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比值便为4:3。
具体应用场景中,假设各个目标存储盘的大小均相同,则存储量比值、第一比值、第二比值间的关系如下:
a*(n*N)*P/[(1-a)*(n*N)*Q]=W;
其中,a表示第一存储区占目标存储盘的比例;n表示目标存储盘的总数量;N表示单个目标存储盘的容量;P表示第一比值;Q表示第二比值;W表示存储量比值;计算后,可得a=1/[1+P/(W*Q)],因此,只需按照a对目标存储盘进行分区,便可以得到满足存储要求的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中,全闪存储系统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一存储区。相应的,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二存储区。以实现在满足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据的满条带斜盘,获得低的写放大及较高的存储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中,在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每类目标数据的存储要求,全闪存储系统在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存储子区中。将第一存储区划分为第一存储子区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103,用于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第一划分模块104,用于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第一存储模块105,用于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
第二存储模块106,用于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一划分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数据与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
第一设置子模块,用于将数据量比值作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
第一划分子模块,用于基于存储量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一划分子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第一划分单元,用于基于存储量比值、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一获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
第二获取单元具体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一存储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按照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一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二存储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按照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第一存储模块可以包括:
第二划分单元,用于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
第三存储单元,用于将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存储子区中。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均具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具有的对应效果。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
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确定目标数据与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将数据量比值作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获取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根据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根据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一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2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存储子区中。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存储设备中还可以包括:与处理器202连接的输入端口203,用于传输外界输入的命令至处理器202;与处理器202连接的显示单元204,用于显示处理器202的处理结果至外界;与处理器202连接的通信模块205,用于实现数据存储设备与外界的通信。显示单元204可以为显示面板、激光扫描使显示器等;通信模块205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移动高清链接技术(HML)、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无线连接:无线保真技术(WiFi)、蓝牙通信技术、低功耗蓝牙通信技术、基于IEEE802.11s的通信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及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将目标数据存储至第一存储区;
将目标元数据存储至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确定目标数据与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将数据量比值作为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获取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基于存储量比值、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在每个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第一存储区及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根据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根据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一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第二存储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按照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将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第一存储子区中。
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中相关部分的说明请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中对应部分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包括: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及所述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
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目标元数据的数据量比值;
将所述数据量比值作为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存储区的存储量比值;
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
获取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
基于所述存储量比值、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所述第一存储区及所述第二存储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所述第一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所述第一比值;
所述获取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确定所述第二存储区的总容量与对外容量的所述第二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第一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所述第一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所述第一存储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存储区的RAID类型对所述第二存储区进行RAID构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RAID构建后的所述第二存储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包括:
按照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类型,对所述第一存储区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存储子区;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对应的所述第一存储子区中。
8.一种数据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全闪存储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元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及所述目标元数据的目标存储盘;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在每个所述目标存储盘中,划分出与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存储区及与所述目标元数据对应的第二存储区;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存储区;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元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二存储区。
9.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存储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数据存储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2712.4A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22695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712.4A CN112269540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2712.4A CN112269540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540A true CN112269540A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3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2712.4A Withdrawn CN112269540A (zh) 2020-10-16 2020-10-16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954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6051A (zh) * 2021-11-29 2021-12-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空间回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78247A (zh) * 2023-07-10 2023-08-11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存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5330A (zh) * 2016-05-30 2016-11-09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7315659A (zh) * 2017-06-27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的冗余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9002266A (zh) * 2018-08-29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传统raid组上提升元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CN111309245A (zh) * 2018-12-12 2020-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存储写入方法和装置、读取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5330A (zh) * 2016-05-30 2016-11-09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7315659A (zh) * 2017-06-27 2017-11-0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的冗余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9002266A (zh) * 2018-08-29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传统raid组上提升元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CN111309245A (zh) * 2018-12-12 2020-06-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分层存储写入方法和装置、读取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6051A (zh) * 2021-11-29 2021-12-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空间回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051B (zh) * 2021-11-29 2022-03-2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元数据空间回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78247A (zh) * 2023-07-10 2023-08-11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存取方法及系统
CN116578247B (zh) * 2023-07-10 2023-10-13 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存取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5460B (zh) 虚拟存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471861B (zh) 一种闪存设备中的数据存储方法及闪存设备
AU2010234647B2 (en) Partitioning a flash memory data storage device
US10977171B2 (en) Method for creating multi-namespace and accessing data therein
JP6343438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のデータ管理方法
KR102060736B1 (ko) 저장 장치에 의해 데이터를 저장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저장 장치
EP2983087A1 (en) Junk data recycling method and storage device
CN102937882B (zh) 对具有使用位图的存储设备的有效访问
US9817768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storing method
EP2631916A1 (en) Data dele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269540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84427A (zh) 用于处理存储设备中分条的方法和存储设备
CN110196687B (zh) 数据读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09491606B (zh) 一种全闪存储空间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US113858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storage system available capacity
CN102945275B (zh) 文件碎片整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873903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3176858A (zh) 具有多个固态盘的存储设备
CN116126251B (zh) 一种实现多并发写入的方法、控制器和固态存储设备
CN103150261A (zh) 用于同时访问多个固态盘的方法与装置
KR20220022092A (ko) 존 구획 네임스페이스를 갖는 호스트 관리 하드웨어 압축
CN110569000A (zh) 基于固态硬盘阵列的主机端raid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97565B (zh) 虚拟Plane管理
US8296530B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client write requests to virtually provisioned logical units of a physical data storage array
KR102086778B1 (ko) 스토리지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컴퓨팅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기입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