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5471A -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5471A
CN112255471A CN202010506250.8A CN202010506250A CN112255471A CN 112255471 A CN112255471 A CN 112255471A CN 202010506250 A CN202010506250 A CN 202010506250A CN 112255471 A CN112255471 A CN 112255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ulse
reactive current
fault
equipmen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62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
聂峥
韩翊
陈耀军
陈士云
戴瑞金
韩威
卢章建
高国杰
张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y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62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54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54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设备启动自检程序;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实现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背景技术
设备安装后的运行状态的跟踪与记录,对于快速解决设备的故障问题以及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常的设备故障处理流程为:当设备出现故障问题,用户一般会呼叫售后中心,售后中心将指定专业维修人员上门进行维修。维修人员根据用户设备的使用情况,用专业的设备抓取用户设备中存储的日志。但是由于这种维修方式中的故障信息是由人工转达处理,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还无法实现及时修复用户设备的故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上述繁复冗杂的设备故障处理步骤难以满足用户高效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因此采用新的高效故障上送技术,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是重中之重。
中国专利文献CN104301136A公开了一种“故障信息上报及处理的方法及设备”。采用的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故障信息相关参数解析用户设备日志,从该日志中获取故障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故障信息相关参数包括故障关键字;根据获取到的故障信息,生成故障文件并上报服务器,其中,所述故障文件中包括故障关键字。上述技术方案局限性较高,仅适用于少部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的故障信息上报步骤繁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通过脉冲方式输出实现二进制编码,使无功电流具备了基础的通信功能,实现拓扑识别的基础功能,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即设备无线通讯接收不到信息。
(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确定故障原因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告诉TTU终端通讯出现问题。
(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TTU终端则通过无线通讯过程记录未应答设备和无功电流特征信号中的设备编码进行校验复查,确定设备类型,地点等信息,快速定位故障源。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作为优选,若步骤2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第1、2位表示特征功能,第3、4、5位表示故障内容,第6、7、8位表示设备类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综合判断设备类型,位置和故障信息,并按照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作为优选,在故障期间,若无线通讯恢复,停止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发送;若无线通讯未恢复,则持续发送故障设备各种告警故障信息,并且循环检测无线通讯是否恢复。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线电流脉冲信号通过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发出,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包括MOC3083芯片,MOC3083芯片引脚1与引脚2之间串联有二极管,MOC3083芯片引脚1经过电阻R21与正极相连,引脚2在经过上拉电阻R26与正极相连的同时,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32与SCR脚相连,SCR脚同时经过电容C6接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MOC3083芯片引脚4与引脚6之间串联有双向可控硅,MOC3083芯片引脚4经过电阻R31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的同时,分别接于二极管C4和二极管C5的一端,二极管C4另一端经过电阻R23、电阻R22与MOC3083芯片引脚6相连,二极管C5另一端经过电阻R33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MOC3083芯片引脚6经过电阻R22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功电流的发生源大小为22uf,AC220V的电容。能够产生1A左右大小的无功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双向可控硅设为开关装置,MOC3083芯片为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装置,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开断频率设置在5-10ms内。为了保障使用的通用性,对MCU的PWM进行编程脉冲宽度为7ms,周期为28ms,占空比为0.25的方波,对可控硅驱动SCR脚输出这一段脉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及时将设备故障信息发送至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实现故障上送,迅速处理设备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相较于微功率无线的台区拓扑实现方案,从物理角度解决了可能出现的跨台区识别和人工录入档案失误等造成的拓扑不准确的问题。
3.相较于电力载波PLC识别,能够实现电力设备上下级关系的识别,从而实现更精确,实用性更高的拓扑关系。
4.相较于目前市面上潜在的运用无功电流做识别的方案,本方案采用电流更小,且为脉冲编码型,无功电流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信号,具备了信息传递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工作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无线电流脉冲输出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即设备无线通讯接收不到信息。
(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若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
(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其中第1、2位表示特征功能;第3、4、5位表示故障内容,最多表示8种故障类型,如下表1。
Figure BDA0002526643820000041
Figure BDA0002526643820000051
表1
第6、7、8位表示配电台区常见的8种设备类型,如下表2。
设备编码 设备名称
000 配变终端TTU
001 开关设备
010 智能电容器
011 有源电能质量,SVG
100 换相开关
101 光伏
110 充电桩
111 集中器
表2
(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通过无线通讯过程记录未应答设备和无功电流特征信号中的设备编码进行校验复查,综合判断设备类型,位置和故障信息,快速定位故障源,并按照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在此期间,在故障期间,若无线通讯恢复,停止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发送;若无线通讯未恢复,则持续发送故障设备各种告警故障信息,并且循环检测无线通讯是否恢复。
步骤3中的无线电流脉冲信号通过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发出,无功电流的发生源大小为22uf,AC220V的电容,能够产生1A左右大小的无功电流。为了保障使用的通用性,双向可控硅设为开关装置,MOC3083芯片为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装置,双向可控硅的开断频率设置在5-10ms内。对MCU的PWM进行编程脉冲宽度为7ms,周期为28ms,占空比为0.25的方波,对可控硅驱动SCR脚输出这一段脉冲,通过AD采样后输出波形图如图3所示,与方波输出占空比和周期一致。
如图2所示,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包括MOC3083芯片,MOC3083芯片引脚1与引脚2之间串联有二极管,MOC3083芯片引脚1经过电阻R21与正极相连,引脚2在经过上拉电阻R26与正极相连的同时,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32与SCR脚相连,SCR脚同时经过电容C6接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MOC3083芯片引脚4与引脚6之间串联有双向可控硅,MOC3083芯片引脚4经过电阻R31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的同时,分别接于二极管C4和二极管C5的一端,二极管C4另一端经过电阻R23、电阻R22与MOC3083芯片引脚6相连,二极管C5另一端经过电阻R33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MOC3083芯片引脚6经过电阻R22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故障上送、无功电流脉冲信号、TTU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台区设备无线通讯出现问题;
(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
(3)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
(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设备启动自检程序用于确定故障原因,判断设备无线通讯故障是信号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若步骤2判断成功,则设备发送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若步骤2未判断成功,则继续无线通讯流程,检测设备无线通讯能否正常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共8位,包括特征功能,故障内容和设备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采集无功电流脉冲特征信号,综合判断设备类型,位置和故障信息,并按照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故障期间,若无线通讯恢复,停止无功电流脉冲信号发送;若无线通讯未恢复,则持续发送故障设备各种告警故障信息,并且循环检测无线通讯是否恢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流脉冲信号通过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发出,无线电流脉冲电路包括MOC3083芯片,MOC3083芯片引脚1与引脚2之间串联有二极管,MOC3083芯片引脚1经过电阻R21与正极相连,引脚2在经过上拉电阻R26与正极相连的同时,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经过电阻R32与SCR脚相连,SCR脚同时经过电容C6接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MOC3083芯片引脚4与引脚6之间串联有双向可控硅,MOC3083芯片引脚4经过电阻R31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的同时,分别接于二极管C4和二极管C5的一端,二极管C4另一端经过电阻R23、电阻R22与MOC3083芯片引脚6相连,二极管C5另一端经过电阻R33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MOC3083芯片引脚6经过电阻R22与双向可控硅Q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电流的发生源大小为22uf,AC220V的电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可控硅设为开关装置,MOC3083芯片为双向可控硅的触发装置,所述双向可控硅的开断频率设置在5-10ms内。
CN202010506250.8A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Pending CN1122554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6250.8A CN112255471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6250.8A CN112255471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5471A true CN112255471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2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6250.8A Pending CN112255471A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5471A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627A (zh) * 1999-10-26 2003-04-16 节能有限公司 节能电机控制器
CN1741086A (zh) * 2004-08-25 2006-03-01 黄焕珠 抄表王模块
CN102946259A (zh) * 2012-10-18 2013-02-27 宋莉莉 基于电力线路的载波通讯系统和载波通讯方法
CN203151218U (zh) * 2012-12-18 2013-08-21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基于智能台区的能效管理系统
US20130215735A1 (en) * 2010-09-30 2013-08-22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ate information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3475391A (zh) * 2013-09-18 2013-12-25 杭州迅龙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
CN103698643A (zh) * 2013-12-25 2014-04-02 浙江图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识别方法及台区识别仪
CN203554334U (zh) * 2013-11-06 2014-04-16 温州大学 低谐波软启动器
CN10382635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深圳市爱美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路触摸无线遥控调光系统
CN104597339A (zh) * 2014-12-09 2015-05-06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具有语音装置的智能台区识别仪及识别方法
US20150309103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Ground Fault Detector With Self-Test
CN10552888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中山市中大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数字编码控制方法
CN106970304A (zh) * 2017-05-12 2017-07-21 上海欧秒电力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简易型的输电线路故障在线定位监测系统
CN108880523A (zh) * 2018-06-27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控硅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286349A (zh) * 2018-06-28 2019-01-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方法、电机控制电路及料理机
CN109980661A (zh) * 2019-03-07 2019-07-05 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讯的三相综合负荷不平衡自动调节系统
CN209402435U (zh) * 2019-04-01 2019-09-1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静电高压除尘中的脉冲电源电路
CN110346671A (zh) * 2019-08-22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的故障提醒方法、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1080471A (zh) * 2019-11-12 2020-04-28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智能运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1627A (zh) * 1999-10-26 2003-04-16 节能有限公司 节能电机控制器
CN1741086A (zh) * 2004-08-25 2006-03-01 黄焕珠 抄表王模块
US20130215735A1 (en) * 2010-09-30 2013-08-22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ate information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2946259A (zh) * 2012-10-18 2013-02-27 宋莉莉 基于电力线路的载波通讯系统和载波通讯方法
CN103826356A (zh) * 2012-11-16 2014-05-28 深圳市爱美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路触摸无线遥控调光系统
CN203151218U (zh) * 2012-12-18 2013-08-21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基于智能台区的能效管理系统
CN103475391A (zh) * 2013-09-18 2013-12-25 杭州迅龙科技有限公司 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
CN203554334U (zh) * 2013-11-06 2014-04-16 温州大学 低谐波软启动器
CN103698643A (zh) * 2013-12-25 2014-04-02 浙江图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识别方法及台区识别仪
US20150309103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Ground Fault Detector With Self-Test
CN105528887A (zh) * 2014-09-29 2016-04-27 中山市中大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电数字编码控制方法
CN104597339A (zh) * 2014-12-09 2015-05-06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南供电公司 具有语音装置的智能台区识别仪及识别方法
CN106970304A (zh) * 2017-05-12 2017-07-21 上海欧秒电力监测设备有限公司 简易型的输电线路故障在线定位监测系统
CN108880523A (zh) * 2018-06-27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控硅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9286349A (zh) * 2018-06-28 2019-01-2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方法、电机控制电路及料理机
CN109980661A (zh) * 2019-03-07 2019-07-05 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通讯的三相综合负荷不平衡自动调节系统
CN209402435U (zh) * 2019-04-01 2019-09-17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静电高压除尘中的脉冲电源电路
CN110346671A (zh) * 2019-08-22 2019-10-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电设备的故障提醒方法、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1080471A (zh) * 2019-11-12 2020-04-28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台区智能运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齐艳 等: "高可靠性智能复合开关的研制", 《微计算机信息》, vol. 26, no. 8, pages 175 - 176 *
陈潼 等: "一种新颖的混合无触点开关的研究", 《机电工程》, vol. 23, no. 4, pages 21 - 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0874B (zh) 一种低压台区抄表故障源定位方法
CN102944804B (zh) 一种架空线路故障检测系统
CN106557407A (zh) 一种设备负载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811477A (zh) 避雷器泄漏电流与动作次数实时监测系统
CN208537658U (zh) 一种智能提醒漏电报警系统
CN112255471A (zh) 一种运用无功电流脉冲信号下的设备故障上送技术
CN106912068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天馈线驻波比定性监测方法
CN107204613B (zh) 一种过压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9472176A (zh) 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物流包裹条码扫描系统
CN2881659Y (zh) 用于避雷器漏电流和动作次数的实时监测系统
CN102157862A (zh) 一种新型智能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02120U (zh) 一种用于计步器电路主板的蓝牙功能测试站
CN208044351U (zh) 一种无线区域控制器
CN107271810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软件比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756325A (zh) 一种基于dsp的光伏组件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238754A (zh) 一种检测电量的方法和装置
CN202308640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6180828U (zh) 触发可控硅控制单元
CN112611931A (zh) 基于离散波形的恶性负载识别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219320383U (zh) 一种避雷器测试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CN206513543U (zh) 空压站能效分析系统
CN112203315A (zh) 一种铁塔基站异常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7656458A (zh) 工程设备监测装置
CN205229788U (zh) 基于无线通信模式的三相异步电机降温监控及保护装置
CN102354872A (zh) 一种智能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