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44631A - 一种电热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44631A
CN112244631A CN202011121809.1A CN202011121809A CN112244631A CN 112244631 A CN112244631 A CN 112244631A CN 202011121809 A CN202011121809 A CN 202011121809A CN 112244631 A CN112244631 A CN 112244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kettle
detection device
hea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218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4631B (zh
Inventor
王兰
姚锐权
钟娘康
于瑞杰
常勇
许现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1218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44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44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4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4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46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包括把手和壶身,所述壶身上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还包括:容水腔,内置有引水管和水泵;加热腔,与所述容水腔相邻并间隔设置,所述加热腔内呈真空,内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侧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管分别与所述引水管和所述壶嘴连接。通过将壶身分割为容水腔和加热腔,在水泵自引水管抽取容水腔内的水源至加热管中,并通过加热件升温加热管中的水,一方面将加热室中设为真空环境,有效阻隔了加热管中水分在加热过程中的噪声,另一方面通过将水抽取至加热管内,将储存水和加热水的腔室分开,避免水壶内出现放大噪声的空间,降低对噪声的扩音作用,这样设置有效降低了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噪声大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电器,作为一种节能省电的加热器具,使用方便,水在沸腾后自动断电,保障使用时的安全性。
但是,现有的电热水壶由于不会加满,水壶上方存在一定的空间,水壶在烧热水时,温度越来越高,水分子摩擦逐渐加剧产生摩擦噪音,水壶的壶嘴一般较小,加上水壶上方的空间将摩擦声放大,所以在电热水壶加热的过程中会发出较高音量的噪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噪声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电热水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把手和壶身,所述壶身上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还包括:
容水腔,内置有引水管和水泵;
加热腔,与所述容水腔相邻并间隔设置,所述加热腔内呈真空,内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侧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管分别与所述引水管和所述壶嘴连接。
加热件为电热丝,沿所述电热丝的周侧环绕设置,适于加热所述加热管。
壶嘴上设置有第一开关件和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壶嘴朝向所述加热管一侧的压强,与所第一开关件通讯连接。
容水腔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水腔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水腔的内顶壁上。
水泵设置在所述引水管的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引水管和所述加热管。
水泵周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隔音层。
加热腔和所述容水腔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隔板中部。
容水腔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底侧,所述容水腔底侧设置有进水通道,适于联通外界水源,所述进水通道上设置有进水开关。
把手上设置有接触开关。
电热水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泵、所述加热件、所述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三检测装置以及所述进水开关和所述接触开关通讯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热水壶,包括把手和壶身,所述壶身上设置有壶嘴,所述壶身还包括:容水腔,内置有引水管和水泵;加热腔,与所述容水腔相邻并间隔设置,所述加热腔内呈真空,内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周侧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管分别与所述引水管和所述壶嘴连接。
通过将壶身分割为容水腔和加热腔,在水泵自引水管抽取容水腔内的水源至加热管中,并通过加热件升温加热管中的水,一方面将加热室中设为真空环境,有效阻隔了加热管中水分在加热过程中的噪声,另一方面通过将水抽取至加热管内,将储存水和加热水的腔室分开,避免水壶内出现放大噪声的空间,降低对噪声的扩音作用,这样设置有效降低了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噪声大的缺陷,同时通过对水泵以及加热件的控制,提高了对水的加热效率,节省加热时间,实现了即热即饮的效果,此外由于加热管内置在加热腔中,防止加热过程中出现壶身烫手的问题。
同时,通过水泵与引水管的配合,将部分水首先提升到加热管内部,在加热管内部进行加热时所产生的气泡相对较少。此时可以避免在容水腔中直接加热、水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时产生气泡,进而产生声音的情况发生。这样设置,通过将加热室中设为真空环境、同时采用引水管和水泵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热水壶自身所能产生的噪声。
2.本发明提供的电热水壶,所述壶嘴上设置有第一开关件和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壶嘴朝向所述加热管一侧的压强,并与所第一开关件通讯连接。
通过在壶嘴上设置检测件和开关件,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开关件的开闭,实现加热管内的压差平衡,保证水分可以顺利抽取至加热管内,另一方面在第一开关件关闭后可以通过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加热管中的水是否煮沸。
3.本发明提供的电热水壶,所述容水腔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和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水腔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容水腔的内顶壁上。
通过在容水腔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不同的检测装置,可以准确检测容水腔内的水是否被抽取完或是否已满,以保证对容水腔内抽水或进水进行准确判断,辅助实现容水腔内的自动进水。
4.本发明提供的电热水壶,加热腔和所述容水腔间设置有隔板,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隔板中部。
水泵通过沿周侧设置隔热层和隔音层,保证了水泵的正常工作,降低了水泵在工作过程中抽水造成噪音影响,同时将水泵设置在隔板中部,进一步降低水泵传导至壶身外侧的噪声大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的电热水壶工作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容水腔;11-引水管;12-水泵;13-第二检测装置;14-第三检测装置;15-进水通道;16-进水开关;2-加热腔;21-加热件;22-加热管;3-把手;31-接触开关;4-壶嘴;41-第一开关件;42-第一检测装置;5-隔板;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把手3和壶身,壶身上设置有壶嘴4,壶身还包括容水腔1和加热腔2。
容水腔1,内置有引水管11和水泵12,引水管11沿竖直方向设置,沿所述容水腔1的顶部延伸至靠近容水腔1的内底面位置,水泵12可以通过引水管11向加热腔2中抽取容水腔1内的水;
加热腔2与容水腔1相邻并通过隔板5间隔设置,加热腔2内呈真空,内置有加热管22,加热管22在加热腔2内设置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以保证加热的水量满足需要,加热管22周侧设置有加热件,加热管22分别与引水管11和壶嘴4连接。对于加热管22而言,其自身可以采用柔性钢管制成,加热管22与引水管11和壶嘴4之间采用密封设置,其可以直接设置密封圈等结构,或通过胶水进行黏结,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过多限定。
通过将壶身分割为容水腔1和加热腔2,在水泵12自引水管11抽取容水腔1内的水源至加热管22中,并通过加热件升温加热管22中的水,一方面将加热室中设为真空环境,有效阻隔了加热管22中水分在加热过程中的噪声,另一方面通过将水抽取至加热管22内,将储存水和加热水的腔室分开,避免水壶内出现放大噪声的空间,降低对噪声的扩音作用,这样设置有效降低了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噪声大的缺陷,而且,通过水泵12与引水管11的配合,将部分水首先提升到加热管22内部,在加热管22内部进行加热时所产生的气泡相对较少。此时可以避免在容水腔1中直接加热、水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时产生气泡,进而产生声音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对水泵12以及加热件的控制,提高了对水的加热效率,节省加热时间,实现了即热即饮的效果,此外由于加热管22内置在加热腔2中,防止加热过程中出现壶身烫手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为电热丝,沿电热丝的周侧环绕设置,适于加热加热管22,加热管22由耐热弹性材料构成。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热件也可以为电加热片,或电加热环等;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热件也可以与加热管22一体成型设置。
壶嘴4与壶身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开关件41和第一检测装置42,第一检测装置42适于检测壶嘴4朝向加热管22一侧的压强,与所第一开关件41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件41为电磁阀开关,第一检测装置42为压力传感器。第一检测装置42沿出水方向设置在第一开关件41的上游。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检测装置42和第一开关件41可以设置在壶嘴4中。
通过在壶嘴4上设置检测件和开关件,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开关件的开闭,实现加热管22内的压差平衡,保证水分可以顺利抽取至加热管22内,另一方面在第一开关件41关闭后可以通过第一检测装置42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加热管22中的水是否煮沸。
再笨实施例中,容水腔1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为光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第二检测装置13设置在容水腔1的内底壁上,第三检测装置14设置在容水腔1的内顶壁上。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可以分别设置在容水腔1内侧壁的底端和顶端。
通过在容水腔1的顶部和底部设置不同的检测装置,可以准确检测容水腔1内的水是否被抽取完或是否已满,以保证对容水腔1内抽水或进水进行准确判断,辅助实现容水腔1内的自动进水。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可以不设置,在容水腔1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单个水位测量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水泵12设置在引水管11的顶端,分别连接引水管11和加热管22。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水泵12也可以设置在引水管11上。
水泵12周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隔音层。隔热层可以为玻璃纤维、石棉、硅酸盐材料等也可以为真空板或气凝胶毡等,隔音层为多孔发泡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层为隔热泡沫材料,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隔热层和隔音层可以一体成型,如设置真空板或多孔隔音隔热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腔2和容水腔1间设置有隔板5,水泵12设置在隔板5中部。水泵12通过沿周侧设置隔热层和隔音层,保证了水泵12的正常工作,降低了水泵12在工作过程中抽水造成噪音影响,同时将水泵12设置在隔板5中部,增加与外界间距,进一步降低水泵12传导至壶身外侧的噪声大小。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隔板5可以由隔音材料制成。
容水腔1设置在加热腔2底侧,容水腔1底侧设置有进水通道15,可以连通外界水源,进水通道15上设置有进水开关16。进水通道15可以在第三检测装置14检测到容水腔1没水后,控制进水开关16打开,向容水腔1中引水。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容水腔1也可以设置在加热腔2的上侧,容水腔1也可以与加热腔2并列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进水通道15也可以根据容水腔1的位置做出适应性调节,如设置在容水腔1顶侧或边侧。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3的上侧设置有接触开关31,与加热件电连接,可以控制加热件的启停。
电热水壶还包括控制器6,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6为单片机,设置在壶身底侧,控制器6分别与水泵12、加热件、第一开关件41、第一检测装置42和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以及进水开关16和接触开关31电连接。
工作过程:
用户按下接触开关31,开启信号发射至控制器6,控制器6控制水壶中的电热丝开启加热,此时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同时启动,第二检测装置13判断水壶中是否缺水,如果缺水,控制器6接收到第二检测装置13发出的信号后开启底部进水开关16,水壶开始由底部进水到容水腔1中,如果第三检测装置14反馈信号为不缺水,控制器6保持进水开关16关闭,第一开关件41打开,并控制水泵12开始抽水,自引水管11至加热管22中,待第一检测装置42检测存在水压后,关闭第一开关件41,此时在水充满加热管22,当第一检测装置42感应加热管22内部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关闭电热丝加热,此时压力预设值为加热管22内满水且水温100℃时的管道压力,再控制第一开关件41打开,将加热状态的水倒出,完成加热过程。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把手(3)和壶身,所述壶身上设置有壶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还包括:
容水腔(1),内置有引水管(11)和水泵(12);
加热腔(2),与所述容水腔(1)相邻并间隔设置,所述加热腔(2)内呈真空,内置有加热管(22),所述加热管(22)周侧设置有加热件,所述加热管(22)分别与所述引水管(11)和所述壶嘴(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电热丝,沿所述电热丝的周侧环绕设置,适于加热所述加热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嘴(4)上设置有第一开关件(41)和第一检测装置(42),所述第一检测装置(42)适于检测所述壶嘴(4)朝向所述加热管(22)一侧的压强,与所第一开关件(41)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1)内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所述第二检测装置(13)设置在所述容水腔(1)的内底壁上,所述第三检测装置(14)设置在所述容水腔(1)的内顶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设置在所述引水管(11)的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引水管(11)和所述加热管(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周侧设置有隔热层和隔音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和所述容水腔(1)间设置有隔板(5),所述水泵(12)设置在所述隔板(5)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水腔(1)设置在所述加热腔(2)底侧,所述容水腔(1)底侧设置有进水通道(15),适于联通外界水源,所述进水通道(15)上设置有进水开关(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上设置有接触开关(3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分别与水泵(12)、加热件、第一开关件(41)、第一检测装置(42)和第二检测装置(13)和第三检测装置(14)以及进水开关(16)和接触开关(31)通讯连接。
CN202011121809.1A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电热水壶 Active CN112244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809.1A CN11224463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电热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1809.1A CN11224463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电热水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4631A true CN112244631A (zh) 2021-01-22
CN112244631B CN112244631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24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21809.1A Active CN112244631B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电热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446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7033A (ja) * 2003-06-20 2005-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水装置
WO2008155538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Otter Controls Limited Liquid heating vessel and control
CN103300718A (zh) * 2013-06-24 2013-09-18 无锡市彩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变色电热水壶
CN106473600A (zh) * 2016-12-27 2017-03-08 浙江南龙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全真空保温水壶
CN10672480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朱建钦 智能真空电热水壶
KR101804162B1 (ko) * 2016-11-17 2017-12-04 주식회사 엔유씨전자 블렌더
CN109259595A (zh) * 2018-10-30 2019-01-2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静音即热式水壶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49508A (zh) * 2020-05-15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水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7033A (ja) * 2003-06-20 2005-01-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水装置
WO2008155538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Otter Controls Limited Liquid heating vessel and control
CN103300718A (zh) * 2013-06-24 2013-09-18 无锡市彩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感温变色电热水壶
KR101804162B1 (ko) * 2016-11-17 2017-12-04 주식회사 엔유씨전자 블렌더
CN106473600A (zh) * 2016-12-27 2017-03-08 浙江南龙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电热全真空保温水壶
CN10672480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朱建钦 智能真空电热水壶
CN109259595A (zh) * 2018-10-30 2019-01-2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静音即热式水壶及其使用方法
CN111449508A (zh) * 2020-05-15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水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佳利: "开水煲测漏机的设计", 《决策探索(中)》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44631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9465B (zh) 一种节能的加湿饮水机
CN108567339A (zh) 即热式饮水机及其水汽分离装置
CN112244631B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1237340Y (zh) 即热式节能开水器
CN208941827U (zh) 即热式饮水机及其水汽分离装置
CN208735887U (zh) 一种废气余热保温的燃气壁挂炉
CN216897787U (zh) 一种横式热水器
CN102793472B (zh) 一种快速出开水的开水机
CN210602234U (zh) 一种恒出热水贮水式电热水器
CN2051073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8925935U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
CN201131637Y (zh) 节能饮水机
CN207306549U (zh) 电水壶
CN208259558U (zh) 电水壶
CN214892705U (zh) 蒸汽开水装置
CN211290583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真空管的电加热组件
CN218565723U (zh) 一种电热水器
CN201187070Y (zh) 气压式液体供应设备
CN215127200U (zh) 排水组件、蒸制结构及蒸烤一体箱
CN108720588A (zh) 电水壶
CN204765065U (zh) 咖啡机
CN214009548U (zh) 一种电壁挂炉的节能转化装置
CN213395876U (zh) 一种商用磁能热水器
CN101214123A (zh) 节能饮水机
CN210267704U (zh) 保温节能型电磁感应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