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767A -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767A
CN112235767A CN202011091156.7A CN202011091156A CN112235767A CN 112235767 A CN112235767 A CN 112235767A CN 202011091156 A CN202011091156 A CN 202011091156A CN 112235767 A CN112235767 A CN 112235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information
slave device
slav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11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林
唐辉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tekc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tekcit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tekcity Corp filed Critical Etekcit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0911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7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包括: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第一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从设备在确定与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主设备从从设备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通信。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及介质。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主设备通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用户信息实现了身份认证;从设备通过建立第一绑定关系实现了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双向验证。并通过确认消息向主设备回复了双向验证的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蓝牙和手机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也称低功耗蓝牙,是蓝牙技术在个人局域网技术中的一种应用,对于低功耗蓝牙设备,其只具备蓝牙通信能力,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作为从机的蓝牙设备通常需要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并与手机建立绑定关系。
目前蓝牙设备普遍采用的绑定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单向绑定(不需要蓝牙设备端确认)以及双向绑定(需要蓝牙设备端确认),其中,单向绑定,是通过手机扫描获取蓝牙设备的物理地址后直接与蓝牙设备连接,其缺点在于蓝牙设备无法对手机进行身份认证。双向绑定通过在手机上输入蓝牙设备的标识码实现手机与蓝牙设备的配对,这样只要知道蓝牙设备的标识码的手机就可以与该蓝牙设备进行配对,同样存在无法对手机进行身份认证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终端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的连接管理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包括:
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该第一信息包括与该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该从设备在确定与该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该主设备从该从设备接收该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一账户,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主设备从该从设备接收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该主设备将第一分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该分享信息用于指示该服务器将该从设备分享给第二账户,该第一分享信息包括设备标识、该第一账户的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信息,该第二账户不同于该第一账户,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与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一权限标识,该第一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包含于该第一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二账户;该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主设备从服务器接收第二分享信息,该第二分享信息包括从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账户的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该第二权限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包括:从设备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账户中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账户为运行在该主设备中的用户账户;若该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该从设备确定与该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该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该从设备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若该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该第一绑定关系对该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该从设备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若验证不通过,则该从设备断开与该主设备的连接。
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和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所述目标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所述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绑定关系,包括:所述从设备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及该目标权限标识与该设备标识的该绑定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主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该第一信息包括与该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该从设备在确定与该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
接收单元,用于从该从设备接收该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一账户,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还用于:
将第一分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该分享信息用于指示该服务器将该从设备分享给第二账户,该第一分享信息包括设备标识、该第一账户的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信息,该第二账户不同于该第一账户,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与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一权限标识,该第一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包含于该第一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二账户;该接收单元,还用于:
从服务器接收第二分享信息,该第二分享信息包括从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账户的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该第二权限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从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账户中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账户为运行在该主设备中的用户账户;
执行单元,若该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该执行单元用于确定与该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该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
发送单元,用于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执行单元,还用于:
若该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该第一绑定关系对该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该发送单元,还用于:若验证通过,则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该执行单元,还用于:若验证不通过,则该从设备断开与该主设备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和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该目标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目标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该执行单元,还用于:建立该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账户的信息及该目标权限标识与该设备标识的该绑定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主设备通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用户信息实现了身份认证;从设备通过建立第一绑定关系实现了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双向验证。并通过确认消息向主设备回复了双向验证的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蓝牙和手机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理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理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能够实现对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连接管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也称低功耗蓝牙,是蓝牙技术在个人局域网技术中的一种应用,对于低功耗蓝牙设备,其只具备蓝牙通信能力,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作为从机的蓝牙设备通常需要与手机建立蓝牙连接,并与手机建立绑定关系。
例如,蓝牙设备为一款蓝牙按摩仪,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与该蓝牙按摩仪建立蓝牙连接,用户通过智能终端中的app对蓝牙按摩仪进行控制,例如设定蓝牙按摩仪的按摩模式等,从而通过智能终端控制了蓝牙按摩仪的工作。在上述工作过程中,智能终端需要首先与蓝牙按摩仪建立连接。
目前蓝牙设备普遍采用的绑定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单向绑定(不需要蓝牙设备确认)以及双向绑定(需要蓝牙设备确认)。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对于单向绑定方式,智能终端通过扫描获取蓝牙设备的物理地址,并将物理地址以及蓝牙设备信息与智能终端app的当前账号进行关联。这种实现方式存在以下的缺点:1)、蓝牙设备无法对智能终端进行身份认证,导致该设备可以被任意智能终端进行绑定以及控制,导致设备从属关系不明以及设备数据不安全等问题;2)、在建立绑定关系阶段,在通过蓝牙扫描到多个待绑定的同类设备时,智能终端无法对设备状态配对进行识别,可能导致绑定错误的设备。
对于双向绑定方式,智能终端通过扫描获取蓝牙设备信息,并建立蓝牙连接,然后通过在智能终端输入设备配对PIN码完成配对,配对成功后将物理地址以及蓝牙设备信息与当前账号进行关联。这种实现方式存在以下的缺点:1)、对于不带显示屏的蓝牙设备,由于无法显示PIN码,只能通过固定PIN码进行配对,导致同类设备的PIN码是相同的,无法实现真正的双向的验证;2)定通过在手机上输入蓝牙设备的标识码实现手机与蓝牙设备的配对,这样只要知道蓝牙设备的标识码的手机就可以与该蓝牙设备进行配对,同样存在无法对手机进行身份认证的问题。
例如,采用双向绑定的方式,当用户通过第一主设备与蓝牙按摩仪建立蓝牙连接之后,若用户更换了新的手机,通过第二主设备与蓝牙按摩仪连接时,由于蓝牙按摩仪中没有存储第二主设备的地址,导致第二主设备需要重新与蓝牙按摩仪匹配,造成了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主设备与从设备在建立通信连接时,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使得从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与主设备中目标账户的绑定关系,从而使得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解决了当前无法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管理方法的实施例一包括以下步骤。
101、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第一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可选地,主设备可以为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该从设备可以为蓝牙从设备,例如蓝牙按摩仪、手环或蓝牙水壶等。
当从设备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后,可能会有两种情况,情况一、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此时,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情况二、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例如从设备已经与第一主设备建立了绑定关系,此时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在情况一中,从设备执行步骤102。在情况二中,从设备执行步骤103。
情况一、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时,目标账户为第一账户,目标用户信息为第一账户的信息。此时,从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102、从设备确定与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设备标识用于标识从设备。可选地,该设备标识可以为专门定义的标识信息,也可以为从设备的物理地址。
情况二、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
103、从设备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关系为从设备首次与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存储在本地的绑定关系。可选地,从设备中可以存储有一个列表,该列表中记录有该从设备与不同主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以使得后续过程中,当获取到用户信息时,从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信息从列表中获取对应的绑定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绑定关系包括与从设备建立绑定关系的至少一个用户信息,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若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通过;
若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不包含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当执行完上述步骤102,或者,步骤103中的验证通过时,执行下述步骤104。
104、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中,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在步骤103中,若验证不通过,则从设备断开与主设备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与从设备在建立通信连接后,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使得从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与主设备中目标账户的绑定关系,从而使得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解决了当前无法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情况一和情况二,本申请实施例分别提供了更细化的实现方式,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情况一和情况二的细化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向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情况一、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目标权限标识为与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一权限标识,第一权限标识用于指示第一账户访问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202、从设备确定与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本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从设备建立目标用户信息、目标账户的信息及目标权限标识与设备标识的绑定关系。
203、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中,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主设备按照目标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与从设备进行通信。
204、主设备将第一分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分享信息用于指示服务器将从设备分享给第二账户,第一分享信息包括设备标识、第一账户的信息和第二账户的信息,第二账户不同于第一账户,设备标识用于标识从设备。
可选地,第一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第二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包含于第一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第二账户访问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本实施例中,当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建立的过程中,若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此时从设备建立目标用户信息、目标账户的信息及目标权限标识与设备标识的绑定关系,之后向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指示允许主设备按照目标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与从设备进行通信。最后,主设备将第一分享信息分享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将第一分享消息分享给第二主设备,该第二主设备为与第一主设备不同的另一个主设备。从而产生了情况二的工作方式。
例如,服务器可以将该分享信息分享给另一个账号:第二账号,从而登录了第二账号的第二主设备可以根据该分享信息快速地与从设备建立连接。例如,用户通过第一主设备在服务器中创建一个账户A,之后通过该账户A控制第一主设备与从设备连接,从而在账户A中存储了绑定关系,并将该绑定关系携带在分享信息中上传给了服务器,服务器将该分享信息发送给第二主设备中的另一个账上B,从而实现了两个账户之间对于绑定关系的共享,第二主设备能够根据分享信息中的绑定关系直接与从设备连接。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情况二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情况二、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目标账户为第二账户。请参阅图3,如图3所示,情况二的具体实现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主设备从服务器接收第二分享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二分享信息包括从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账户的信息。与第二账户对应的用于被所述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为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第二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第二账户访问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302、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目标权限标识为第二权限标识。
可选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和目标账户的信息,目标权限标识用于指示目标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303、从设备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本实施例中,第一绑定关系可以为为上述情况一中,从设备首次与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存储在本地的绑定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绑定关系包括与从设备建立绑定关系的至少一个用户信息,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若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包含上述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通过。
若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不包含上述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不通过,进一步的,从设备断开与所述主设备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设备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对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的过程中,根据第一绑定关系具体内容的不同,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第一绑定关系不包括权限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绑定关系为(至少一个用户信息,设备标识),此时,第一绑定关系为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绑定关系,当第一绑定关系被分享时,被分享设备可以享有完全的访问权限。说明分享第一绑定关系的主设备为首次与从设备建立绑定关系的主设备。此时,若第一绑定关系中的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包含上述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通过。
二、第一绑定关系包括权限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绑定信息为(至少一个用户信息、发送用户信息对应的账号的信息,与每个账号对应的权限标识,设备标识)。主设备根据权限标识所标识的权限访问从设备。此时,若第一绑定关系中的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中包含上述目标用户信息,则确定验证通过。并获取第一信息包括的目标账号的信息与目标权限标识,如果该目标账号的信息已保存与第一绑定关系中,则按照该目标账号的信息对应的权限标识所标识的权限控制主设备对该从设备的访问;如果该目标账号的信息未保存于第一绑定关系中,则将该目标账号的信息、该目标账号对应的目标权限标识增加至第一绑定关系中,并按照目标权限标识所标识的权限来控制主设备对从设备的访问。
304、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
本实施例中,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主设备按照目标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与从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方式,第二主设备不需要再与从设备之间进行初始连接中的匹配操作,直接通过分享信息,即可实现与从设备之间的连接,提升了连接的效率,实现了不同主设备之间连接参数的分享。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设备优选是首次与从设备连接的设备,第一主设备在收到确认消息之后,可以与从设备进行通信。第二主设备是被分享设备。具体地,第一主设备将从设备通过服务器分享给第二主设备。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只有第一主设备才有从设备的分享权限,第二主设备在获取到分享信息后,不允许第二主设备继续分享该从设备。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主设备有从设备的分享权限,第二主设备在获取到分享信息后,第二主设备可分享该从设备。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主设备的用户而言,在与从设备建立连接时,第二主设备所登录的目标账户获取服务器分享的第二分享信息,第二主设备通过第二分享信息与从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上述方式,第二主设备不需要再与从设备之间进行初始连接中的匹配操作,提升了连接的效率,同时实现了不同账户之间连接参数的分享。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从设备来实现主设备访问权限的管理。具体是从设备的第一绑定关系中包括至少一个用户信息、与每个用户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以及与每个账户信息对应的权限标识。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安全性较高,主设备一端无法对权限进行篡改,缺点在于建立绑定关系的过程中,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需要对第一权限标识进行传输,会占用一定的传输资源。针对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种实现方式。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由主设备来实现访问权限的管理。第一主设备并不将第一权限标识发送给从设备,但是将该第一权限标识分享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将第二权限标识发送给其他主设备,以使得其他主设备在获取到该第二权限标识后能够在本地执行该第二权限标识所限定的访问权限。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执行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的连接管理方案。一种实现方式是:如果是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的场景中,第一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在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主设备通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用户信息实现了身份认证;从设备通过建立第一绑定关系实现了第一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双向验证。并通过确认消息向第一主设备回复了双向验证的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蓝牙和手机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又一种实现方式是:如果是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的场景中,第一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在建立通信连接后,第一主设备通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用户信息实现了身份认证;从设备通过建立第一绑定关系实现了第一主设备与从设备的双向验证。并通过确认消息向第一主设备回复了双向验证的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蓝牙和手机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
进一步地,以下对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在实现连接管理的方案之前,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工作方式进行说明,请参阅图4,如图4所示,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连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01、从设备获取用户通过交互装置输入的激活命令。
本实施例中,从设备上电后开启广播(如,蓝牙广播)。当有多个同类设备存在的场景中,用户通过交互装置向从设备输入需要优先连接的激活命令。例如交互装置可以为从设备上的激活按键,当用户按下该激活按键时,该激活按键向从设备输入激活命令。
402、从设备根据激活命令广播信号。
本实施例中,广播信号用于告知主设备从设备处于可优先连接的状态。以使得主设备根据该广播信号知晓当前从设备可优先连接。可选地,该广播信号可以为蓝牙广播信号。
403、主设备扫描可连接的至少一个备选从设备。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设备获取蓝牙广播信号,从而知晓当前可优先连接的备选从设备,其中,上述从设备是此处备选从设备中的一个。
404、主设备在交互界面上展示可连接设备列表。
本实施例中,可连接设备列表用于展示至少一个备选从设备的信息。相比现有技术,可优先连接的状态不仅明确是可连接状态,还明确了是可优先连接的状态,在有多个同类设备都是可连接状态的场景中,用户可快速选择需要优先连接的从设备。例如,主设备为智能手机,则该智能手机的触摸屏即为交互界面,该交互界面上展示有可连接的设备列表,可连接设备列表用于展示至少一个备选从设备的信息,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列表知晓当前有哪些备用从设备可供连接。进一步地,若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时,第二主设备还可以在交互界面上展示从设备信息的位置展示第一批注,第一批注用于表示第二主设备中存储有分享信息,例如,在可连接设备列表中从设备一栏可以打上星标符号,该星标符号用于表示第二主设备中存储有与该从设备相关的分享信息,以使得用户通过该星标符号知晓:若用户选择该从设备作为连接设备,可以直接执行上述图3的步骤。不需要经过匹配操作直接与该从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若分享信息中包含权限标识,第二主设备还可以根据服务器发送的分享信息,在从设备一栏进一步显示“建议分享”或“不建议分享”,以使得用户根据该标签知晓分享信息中所对应权限标识的权限情况。
405、主设备通过交互界面获取用户选择的从设备。
本实施例中,从设备为至少一个上述备选从设备的一个设备。用户通过交互界面选择所需要的连接的从设备,主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选择,至少一个备选从设备中选择该从设备作为待连接的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向绑定的方式,当主设备通过蓝牙扫描到多个待绑定的同类设备时,无法对设备状态配对进行识别,可能导致绑定错误的设备。通过上述步骤401的激活指令,在多个待绑定的同类设备场景下,通过可优先连接状态实现识别。
406、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实现的连接管理的具体实现很是可参阅上述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在交互界面上展示可以连接的从设备,以供用户进行选择,从而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同时,当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时,第二主设备还获取服务器根据分享信息中的权限标识作出的分享建议标签,第二主设备将该分享建议标签显示在交互界面上,以向用户提供连接建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包括: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第一信息包括与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从设备在确定与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主设备从从设备接收确认消息,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通信。通过在主设备与从设备在建立通信连接时,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以使得从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与主设备中目标账户的绑定关系,从而使得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解决了当前无法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实现身份验证的问题。
从硬件结构上来描述,上述方法可以由一个实体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多个实体设备共同实现,还可以是一个实体设备内的一个逻辑功能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上述设备管理方法可以通过图5中的电子设备来实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线路502,存储器5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服务器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5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5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5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计费管理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5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5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505和输入设备506。输出设备505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5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506和处理器5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5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服务器、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5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电子设备的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单元的情况下,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主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601,用于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该第一信息包括与该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该从设备在确定与该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
接收单元602,用于从该从设备接收该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一账户,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601,还用于:
将第一分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该分享信息用于指示该服务器将该从设备分享给第二账户,该第一分享信息包括设备标识、该第一账户的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信息,该第二账户不同于该第一账户,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与该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一权限标识,该第一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包含于该第一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该目标账户为第二账户;该接收单元602,还用于:
从服务器接收第二分享信息,该第二分享信息包括从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账户的信息;该目标用户信息为该第一账户的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该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二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该目标权限标识为该第二权限标识。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为从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账户中用于被该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账户为运行在该主设备中的用户账户;
执行单元702,若该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该执行单元702用于确定与该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该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该设备标识用于标识该从设备;
发送单元703,用于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地,该执行单元702,还用于:
若该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该第一绑定关系对该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该发送单元703,还用于:若验证通过,则向该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该主设备与该从设备进行通信;
该执行单元702,还用于:若验证不通过,则该从设备断开与该主设备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和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该目标权限标识用于指示该目标账户访问该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该执行单元702,还用于:建立该目标用户信息、该目标账户的信息及该目标权限标识与该设备标识的该绑定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通信方法、中继设备、宿主基站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所述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在确定与所述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
所述主设备从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为第一主设备,所述目标账户为第一账户,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从所述从设备接收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将第一分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所述分享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从设备分享给第二账户,所述第一分享信息包括设备标识、所述第一账户的信息和所述第二账户的信息,所述第二账户不同于所述第一账户,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从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所述目标权限标识为与所述第一账户对应的第一权限标识,所述第一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所述第二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包含于所述第一权限标识所指示的权限,所述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为第二主设备,所述目标账户为第二账户;
所述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从服务器接收第二分享信息,所述第二分享信息包括从设备的设备标识和第一账户的信息;
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为所述第一账户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享信息还包括第二权限标识,所述第二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所述目标权限标识为所述第二权限标识。
9.一种连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设备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账户中用于被所述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运行在所述主设备中的用户账户;
若所述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所述从设备确定与所述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从设备;
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从设备已与其他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则获取建立的第一绑定关系,根据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对所述目标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通信;
若验证不通过,则所述从设备断开与所述主设备的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目标权限标识和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所述目标权限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账户访问所述从设备的访问权限;
所述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绑定关系,包括:
所述从设备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账户的信息及所述目标权限标识与所述设备标识的所述绑定关系。
1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主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从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主设备中运行目标账户,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与所述目标账户对应的用于被所述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以使得所述从设备在确定与所述目标账户建立绑定关系后发送确认消息;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从设备接收所述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通信。
1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从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主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目标账户中用于被所述从设备验证的目标用户信息,所述目标账户为运行在所述主设备中的用户账户;
执行单元,若所述从设备未与任何账户建立绑定关系,所述执行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账户进行绑定,并建立所述目标用户信息与设备标识的第一绑定关系,所述设备标识用于标识所述从设备;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主设备发送确认消息,所述确认消息用于指示允许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进行通信。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交互装置、输入/输出(I/O)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
所述交互装置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者9-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或者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91156.7A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22357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1156.7A CN112235767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1156.7A CN112235767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767A true CN112235767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1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1156.7A Pending CN112235767A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76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2729A (zh) * 2021-08-18 2021-11-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0672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双因子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4488825A (zh) * 2021-12-23 2022-05-1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附件设备的设置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82117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ConnectEDU Inc. Client device lockdown and control system
WO2015057116A1 (en) * 2013-10-15 2015-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secure connection between a master device and a slave device
CN105100190A (zh) * 2015-05-21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账户与设备的控制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07385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cilitating secure communcation between a client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server
CN106559213A (zh) * 2015-09-24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360064A (zh) * 2017-06-20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分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40043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现蓝牙设备的方法和蓝牙设备
CN109150832A (zh) * 2018-07-18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005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权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35802A1 (ko) * 2018-06-04 2019-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기기를 통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1523095A (zh) * 2020-03-31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交互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82117A1 (en) * 2012-09-14 2014-03-20 ConnectEDU Inc. Client device lockdown and control system
WO2015057116A1 (en) * 2013-10-15 2015-04-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stablishing a secure connection between a master device and a slave device
CN105100190A (zh) * 2015-05-21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账户与设备的控制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007385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acilitating secure communcation between a client device and an application server
CN106559213A (zh) * 2015-09-24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8040043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现蓝牙设备的方法和蓝牙设备
CN108605371A (zh) * 2016-08-31 2018-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现蓝牙设备的方法和蓝牙设备
CN107360064A (zh) * 2017-06-20 2017-1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分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005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权限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35802A1 (ko) * 2018-06-04 2019-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기기를 통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150832A (zh) * 2018-07-18 2019-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3095A (zh) * 2020-03-31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设备交互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CHINA UNICOM, CHINA MOBILE: "S2-2004129 "KI #1, Sol #1: Updates to remove ENs ."", 3GPP TSG_SA\\WG2_ARCH, no. 2, 23 May 2020 (2020-05-23) *
NIROSHINIE FERNANDO: "Computing with Nearby Mobile Devices: A Work Shar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Edge-Clouds", 《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 28 April 2016 (2016-04-28) *
李森森;黄一才;郁滨;: "一种从设备零秘密存储的蓝牙密钥协商方案", 计算机科学, no. 04, 15 April 2019 (2019-04-15) *
高峰: "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June 2017 (2017-06-1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2729A (zh) * 2021-08-18 2021-11-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22729B (zh) * 2021-08-18 2024-03-0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权限管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806723A (zh) * 2021-09-27 2021-12-17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双因子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4488825A (zh) * 2021-12-23 2022-05-13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附件设备的设置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8655B2 (en) Home appliance, network connection system for home appliance an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of home appliance
CN112235767A (zh)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2255887B (zh) 对应多移动装置的线上服务的提供方法与系统
CN105992306B (zh)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US201800418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terminal mapping to a virtual sim card
US20150201022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ternet of things service
US10645568B2 (en) Carrier configurat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9548975B2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service delivery server
CN111355723B (zh) 单点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2201527B1 (ko) 근거리 통신을 이용한 장치간 연동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792865B2 (en) Device b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64258A1 (en)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70068908A1 (en) Service providing device for cancelling ticket, ticket cancel guide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CN112202747A (zh) 目标设备的绑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1182515A (zh)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1519465A (ja) アクセス方法、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ラットフォーム、応用機器及びサービス機器
US2015025654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Gateway Managing Terminal
CN101800985B (zh) 鉴权方法及系统、终端、服务器与数据下载方法及装置
US201201171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 using personal network
CN111372224A (zh) eSIM共享种子码号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030900A (zh) 一种免验证登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907009B1 (ko) 디지털 상품을 설치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741585B (zh) 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743237B (zh) 一种app的鉴权方法及网关
CN112560686A (zh) 一种动态调用人脸系统、方法及云人脸数据处理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