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5185A -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5185A
CN112235185A CN202011026638.4A CN202011026638A CN112235185A CN 112235185 A CN112235185 A CN 112235185A CN 202011026638 A CN202011026638 A CN 202011026638A CN 112235185 A CN112235185 A CN 112235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nt message
state
sending
message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66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5185B (zh
Inventor
陆寅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ang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66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5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5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5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5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本申请通过发送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输入的即时消息,服务器将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端,在接收端实现了对接收端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能够实时得了解到发送端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以达到缓冲即时消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二者对该即时消息的敏感度的目的,从而化解处理即时消息的过程中的误会和避免尴尬,以提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消息协同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之间的消息传输量的不断提升,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远距离的消息的传输和沟通成为当前的主要沟通趋势,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因距离而造成的沟通不畅。随着移动终端中的即时通讯软件的“消息已读”状态的上线,人们对此褒贬不一,对其进行大加赞赏的人们认为,那些“惯犯”再也不能用“没看到”作为理由不会消息了,而觉得不好的人们则认为,不应该让消息发起方完全成为主导地位,不是消息发起方单方面认为事件紧急才需要立即而恢复,至少需要发起方和接收方达成共识,以化解即时沟通过程中的消息处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以达到缓冲消息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对已发送的消息的敏感度的目的,从而化解误会和避免尴尬,以提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消息协同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所述即时消息处于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通过即时应用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
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
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包括:
若是,判断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否打开,
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在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上进行的阅读触发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若未打开,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包括:
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未锁屏状态,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锁屏状态,则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偏移,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若未偏移,所述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处于的可见状态或仍处于的未读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已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即时消息;
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在所述发送端的即时应用中输入的;
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服务器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上述服务器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接收端,其中,该接收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发送端,其中,该发送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服务端,其中,该服务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服务器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接收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所述即时消息处于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通过即时应用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对接收端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能够实时得了解到发送端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以达到缓冲即时消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二者对该即时消息的敏感度的目的,从而化解处理即时消息的过程中的误会和避免尴尬,以提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消息协同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通过发送端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即时消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实现了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起即时消息的发送,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在发送端对接收端针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的显示,以便发送端能够及时了解到已发送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避免了发送用户在发送即时消息后对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处理即时消息的焦急等待,从而缓解发送用户的等待压力,也可以提高发送用户的沟通交互体验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通过服务端接收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在所述发送端的即时应用中输入的;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通过服务端将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转发至发送端,以便发送端能及时了解到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从而了解到即时消息在接收端的不同处理阶段,达到了协调即时消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消息交互的过程中对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在对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的即时消息进行不同状态的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包括消息的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及服务端。当然,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安装有用于即时通讯的即时应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是不同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同一移动终端,即移动终端既可以是消息的发送端,也可以是消息的接收端。其中,在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步骤S14及步骤S15,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当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想要向接收用户发送一条即时消息时,发送用户会在发送端安装的即时应用中进行需要发送的消息的输入操作,以便发送端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需要发送的即时消息,该发送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在步骤S11中,所述接收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此时,所述即时消息处于未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经抵达接收端,并被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通过即时应用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为了便于对接收的即时消息进行不同状态的及时检测和识别,在步骤S12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执行步骤S13;若否,执行步骤S14。
当检测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处于前台时,在所述步骤S13中,所述接收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在此,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是处于未读状态和已读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被接收端已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接收用户已经认同发送用户对即时消息的紧急程度,但并不表征接收用户一定看到该即时消息或一定认为该即时消息紧急而需要立即回复,通过该中间状态的可见状态是为了便于发送端的发送用户可以了解到该即时消息已被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但并非立马处理,以告知发送用户可以投入别的事情而无需一味地等待接收端的回复反馈等。
当检测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即,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处于后台,在此,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处于后台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在接收端已退出、或处在所述接收端的后台(比如隐藏应用界面或应用界面最小化处理等)或该即时应用的进程在接收端停止等,在所述步骤S14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在此,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锁屏状态和未锁屏状态,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该陀螺仪是否偏移或者移动等。
步骤S15,接收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5,实现了在接收端通过对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是否在前台的判断,来对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和识别,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能够实时得了解到发送端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以达到缓冲即时消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二者对该即时消息的敏感度的目的,从而化解处理即时消息的过程中的误会和避免尴尬,以提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消息协同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若检测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处于前台时,所述步骤S13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具体包括:
若是,判断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否打开,
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
若未打开,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在此,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包括但不限于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或即时应用的桌面中的通知栏进行消息提示,或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或即时应用的桌面中以弹窗、浮层等形式进行消息提示,或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或即时应用的桌面中的预设提示区域进行消息提示等,以达到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即时消息进行消息提示的目的,以便即时消息可以切换至可见状态,从而可以对发送端的发送用户进行可见状态的反馈,避免发送用户等待即时消息的回复反馈。
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处于前台时,为了进一步检测所述即时消息当前所处的状态,所述接收端接下来还需要判断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否打开,若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时,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打开的,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切换为可见状态,以表征所述即时消息不仅被接收端成功接收,还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若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时,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未打开,此时的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当然,所述接收端还需不断对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进行进一步检测,虽然该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未打开,但若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时,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实现通过对即时消息所在对话框打开与否,来对即时消息进行状态的检测和识别。
本实施例中,所述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之后,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在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上进行的阅读触发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在此,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在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后,所述对话框当前可以是存在鼠标焦点或者不存在鼠标焦点的情况,所述对话框当前也可以是存在页面遮挡或者不存在页面当的情况等,对话框在接收到即时消息后存在的这几种甚至不止这几种的情况下,接收用户均还没有对所述即时消息做出任何的阅读处理操作,故在此对所述接收用户在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上进行的阅读触发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对所述对话框进行的新的选中操作,以便激发对所述对话框进行阅读的触发操作,其中,进行的所述新的选中操作可以为对所述对话框进行的点击操作、滑动操作、双击操作及触摸操作等,以达到无论是焦点是否在对话框或者是否遮挡住所述对话框,只要进行新的选中操作就可以触发对对话框中的即时消息进行阅读的触发操作。
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处于前台时,所述接收端继续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是否打开的检测和判断,若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且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打开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切换为可见状态,以表征所述即时消息不仅被接收端成功接收,还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当所述接收用户需要对即时消息进行阅读以处理时,接收用户可以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上进行阅读触发操作,比如选中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使得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出现新的鼠标焦点,所述接收端响应于检测到的所述接收用户对所述对话框的阅读触发操作后,将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进行当前显示,并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被接收用户已读,实现了通过接收用户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的阅读触发操作,来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已读状态的切换,实现对即时消息的阅读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若检测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即,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处于后台时,所述步骤S14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具体包括:
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未锁屏状态,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锁屏状态,则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偏移,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若未偏移,所述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
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为了进一步检测所述即时消息当前所处的状态,所述接收端还需要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屏幕处于未锁屏状态,此时的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当然,所述接收端还需不断对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进行进一步检测,若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实现在接收端处于未锁屏状态时通过在该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以达到对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的检测和识别。若所述接收端的屏幕处于锁屏状态,此时,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仍处于未读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该接收端,既然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接收端的锁屏状态下的锁屏屏幕会出现通知来进行即时消息的抵达提醒,为了进一步检测到该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的状态,所述接收端还需检测用于指示用户操作接收端与否的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即所述接收端还需要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陀螺仪偏移,表征接收端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对接收端进行了移动操作,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不仅已抵达接收端且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了;若所述接收端的陀螺仪未偏移,表征接收端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并未对接收端进行任何的移动操作,即该即时消息仍只是成功抵达接收端而已,并未进入待处理的阶段,则所述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实现了通过对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的检测,来进一步识别和确定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提高对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的识别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处于的可见状态或仍处于的未读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处于前台时,所述接收端继续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是否打开的检测和判断,若所述接收端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时,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未打开,此时的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当然,所述接收端继续对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进行进一步检测,虽然该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未打开,但若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时,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不仅已抵达接收端且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了;当所述接收用户需要对即时消息进行阅读以处理时,接收用户可以对未打开的对话框进行打开操作,比如,通过选中所述对话框以打开该对话框或者通过拖拽的形式使该对话框呈现在显示界面以打开该对话框等,所述接收端响应于检测到对所述对话框的打开操作后,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显示该对话框的同时,也将对话框中的即时消息进行了当前显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所处的可见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接收用户已经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阅读处理了,处于已读状态,实现了通过对未打开的对话框进行打开操作,以达到将处于可见状态的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的目的,实现对即时消息的阅读处理。
又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所述接收端继续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屏幕处于未锁屏状态,此时的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当然,所述接收端还不断对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进行进一步检测,若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不仅已抵达接收端且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了;当所述接收用户需要对即时消息进行阅读以处理时,接收用户可以对接收端的未锁屏的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打开操作,比如,对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点击操作或拖拽操作等以触发对所述对话框的打开,所述接收端响应于在未锁屏的屏幕中检测到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的打开操作后,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显示该对话框的同时,也将对话框中的即时消息进行了当前显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所处的可见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接收用户在未锁屏的屏幕中打开了该对话框并对该对话框中的所述即时消息进行阅读处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至已读状态,实现了通过对未锁屏的屏幕中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以达到将处于可见状态的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的目的,实现对即时消息的阅读处理。
又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所述接收端继续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屏幕处于锁屏状态,此时,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仍处于未读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该接收端,既然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接收端的锁屏状态下的锁屏屏幕会出现通知来进行即时消息的抵达提醒,为了进一步检测到该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的状态,所述接收端还继续检测用于指示用户操作接收端与否的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即所述接收端还需要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陀螺仪未偏移,表征接收端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接收用户并未对接收端进行任何的移动操作,即该即时消息仍只是成功抵达接收端而已,并未进入待处理的阶段,则所述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当所述接收用户需要对即时消息进行阅读以处理时,接收用户可以对接收端的锁屏下的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打开操作,比如,对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点击操作或拖拽操作等以触发对所述对话框的打开,所述接收端响应于在锁屏下的屏幕中检测到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的打开操作后,在所述接收端的锁屏下的屏幕显示该对话框的同时,也将对话框中的即时消息进行了当前显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所处的可见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接收用户在锁屏下的屏幕中打开了该对话框并对该对话框中的所述即时消息进行阅读处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至已读状态,实现了通过对锁屏下的屏幕中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以达到将处于未读状态的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的目的,实现对即时消息的阅读处理。
又例如,接收端在步骤S12中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后,若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不处于前台时,所述接收端继续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屏幕处于锁屏状态,此时,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仍处于未读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该接收端,既然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在所述接收端的锁屏状态下的锁屏屏幕会出现通知来进行即时消息的抵达提醒,为了进一步检测到该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的状态,所述接收端还继续检测用于指示用户操作接收端与否的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即所述接收端还需要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所述接收端的陀螺仪偏移,表征接收端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在锁屏屏幕上进行通知后,对接收端进行了移动操作,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不仅已抵达接收端且处于待处理的等待阶段了;当所述接收用户需要对即时消息进行阅读以处理时,接收用户可以对接收端的锁屏下的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打开操作,比如,对锁屏下的屏幕中的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点击操作或拖拽操作等以触发对所述对话框的打开,所述接收端响应于在锁屏下的屏幕中检测到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的打开操作后,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显示该对话框的同时,也将对话框中的即时消息进行了当前显示,则可以将所述即时消息所处的可见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接收用户在锁屏下的屏幕中打开了该对话框并对该对话框中的所述即时消息进行阅读处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至已读状态,实现了通过对锁屏下的屏幕中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以达到将处于可见状态的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的目的,实现对即时消息的阅读处理。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例如,当发送端将发送用户通过输入操作获取的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端后,发送用户只知道该即时消息被发送出去了,但所述发送用户并不知晓接收端是否成功地接收端到了该即时消息,为了免去发送用户对发送端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多余担忧,所述接收端在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后,将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后,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即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未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省去了发送用户对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担忧,提升了发送用户的即时交互体验。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已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例如,为了便于发送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的处理情况,接收在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时,会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能够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转发给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后,对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进行显示,以向所述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已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已读,省去了发送用户在发送端等待接收用户的处理时间,提升了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体验。
如图2所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消息交互的过程中对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在对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的即时消息进行不同状态的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包括消息的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及服务端。当然,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安装有用于即时通讯的即时应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是不同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同一移动终端,即移动终端既可以是消息的发送端,也可以是消息的接收端。其中,在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及步骤S2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当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想要向接收用户发送一条即时消息时,发送用户会在发送端安装的即时应用中进行需要发送的消息的输入操作,在步骤S21中,所述发送端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即时消息。
步骤S22,所述发送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在此,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锁屏状态和未锁屏状态,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该陀螺仪是否偏移或者移动等。在接收端通过对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是否在前台的判断,实现了对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和识别,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是处于未读状态和已读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被接收端已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接收用户已经认同发送用户对即时消息的紧急程度,但并不表征接收用户一定看到该即时消息或一定认为该即时消息紧急而需要立即回复,通过该中间状态的可见状态是为了便于发送端的发送用户可以了解到该即时消息已被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但并非立马处理,以告知发送用户可以投入别的事情而无需一味地等待接收端的回复反馈等。
步骤S23,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
步骤S24,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S21至步骤S24,实现了在发送端对接收端针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的显示,以便发送端能够及时了解到已发送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避免了发送用户在发送即时消息后对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处理即时消息的焦急等待,从而缓解发送用户的等待压力,也可以提高发送用户的沟通交互体验度。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例如,当发送端将发送用户通过输入操作获取的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端后,发送用户只知道该即时消息被发送出去了,但所述发送用户并不知晓接收端是否成功地接收端到了该即时消息,为了免去发送用户对发送端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多余担忧,所述接收端在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后,将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之后,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即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未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省去了发送用户对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担忧,提升了发送用户的即时交互体验。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例如,为了便于发送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的处理情况,接收在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时,会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能够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转发给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后,对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进行显示,以向所述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已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已读,省去了发送用户在发送端等待接收用户的处理时间,提升了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体验。
如图3所示,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消息交互的过程中对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在对发送端发送至接收端的即时消息进行不同状态的检测并识别的过程中包括消息的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及服务端。当然,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均安装有用于即时通讯的即时应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是不同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同一移动终端,即移动终端既可以是消息的发送端,也可以是消息的接收端。其中,在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31、步骤S32、步骤S33及步骤S3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当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想要向接收用户发送一条即时消息时,发送用户会在发送端安装的即时应用中进行需要发送的消息的输入操作,以便发送端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需要发送的即时消息,该发送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
步骤S31,所述服务端接收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在所述发送端的即时应用中输入的。
步骤S32,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在此,所述屏幕的状态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锁屏状态和未锁屏状态,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包括但不限于该陀螺仪是否偏移或者移动等。在接收端通过对即时消息所在的即时应用是否在前台的判断,实现了对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和识别,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是处于未读状态和已读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用来表征该即时消息被接收端已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接收用户已经认同发送用户对即时消息的紧急程度,但并不表征接收用户一定看到该即时消息或一定认为该即时消息紧急而需要立即回复,通过该中间状态的可见状态是为了便于发送端的发送用户可以了解到该即时消息已被成功接收且处于待处理阶段,但并非立马处理,以告知发送用户可以投入别的事情而无需一味地等待接收端的回复反馈等。
步骤S33,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
步骤S34,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通过上述步骤S31至步骤S34,实现了通过服务端将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转发至发送端,以便发送端能及时了解到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从而了解到即时消息在接收端的不同处理阶段,达到了协调即时消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目的。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例如,当发送端将发送用户通过输入操作获取的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端后,发送用户只知道该即时消息被发送出去了,但所述发送用户并不知晓接收端是否成功地接收端到了该即时消息,为了免去发送用户对发送端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多余担忧,所述接收端在成功接收到所述即时消息后,将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之后,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抵达所述接收端,即所述即时消息已成功被所述接收端接收,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未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省去了发送用户对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是否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担忧,提升了发送用户的即时交互体验。
接着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例如,为了便于发送用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发送出去的即时消息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的处理情况,接收在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的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时,会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服务器,以便所述服务器能够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转发给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后,对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进行显示,以向所述发送端的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实现了通过对所述即时消息进行已读状态的显示,来告知所述发送用户所述即时消息已被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已读,省去了发送用户在发送端等待接收用户的处理时间,提升了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即时交互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接收端,其中,该接收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在此,所述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接收端中的各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上述用于接收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发送端,其中,该发送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在此,所述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发送端中的各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上述用于发送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服务端,其中,该服务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
在此,所述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服务端中的各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上述用于服务端的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接收端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所述即时消息处于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通过即时应用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对接收端接收的即时消息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即时消息的状态通过服务端转发至发送端,使得发送端能够实时得了解到发送端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以达到缓冲即时消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二者对该即时消息的敏感度的目的,从而化解处理即时消息的过程中的误会和避免尴尬,以提升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之间的消息协同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通过发送端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即时消息;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实现了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起即时消息的发送,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在发送端对接收端针对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的显示,以便发送端能够及时了解到已发送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避免了发送用户在发送即时消息后对接收端的接收用户处理即时消息的焦急等待,从而缓解发送用户的等待压力,也可以提高发送用户的沟通交互体验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通过服务端接收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在所述发送端的即时应用中输入的;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实现了通过服务端将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转发至发送端,以便发送端能及时了解到接收端的即时消息的不同状态,从而了解到即时消息在接收端的不同处理阶段,达到了协调即时消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申请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申请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申请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在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于前述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8)

1.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即时消息,所述即时消息处于未读状态,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通过即时应用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
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
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包括:
若是,判断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是否打开,
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打开,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在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上进行的阅读触发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若未打开,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包括:
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是否处于锁屏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未锁屏状态,则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即时消息在所述接收端的屏幕上以通知的形式进行消息提示,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
若所述屏幕处于锁屏状态,则检测所述陀螺仪是否偏移的运动状态,若偏移,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当前状态确定并切换为可见状态,若未偏移,所述即时消息仍处于未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接收用户对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对话框进行的打开操作,将所述即时消息处于的可见状态或仍处于的未读状态,切换为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已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转发给所述发送端,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9.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发送用户在即时应用中进行的输入操作,获取即时消息;
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即时消息转发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其中,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12.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用户对应的发送端发送的即时消息,其中,所述即时消息由发送用户在所述发送端的即时应用中输入的;
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用户对应的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检测所述即时消息所在的所述即时应用是否处于前台,若是,将所述即时消息切换为可见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使消息待处理,若否,检测所述接收端的屏幕的状态和/或陀螺仪的运动状态,基于所述屏幕的状态和所述陀螺仪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即使消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当前状态包括可见状态和未读状态,并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服务端;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
将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可见状态或当前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待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未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未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抵达所述接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所述已读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将所述即时消息的已读状态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显示所述即使消息的已读状态,以向所述发送用户提示所述即时消息已读。
15.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接收端,其中,该接收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发送端,其中,该发送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用于消息的状态识别的服务端,其中,该服务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26638.4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2235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6638.4A CN11223518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6638.4A CN11223518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185A true CN112235185A (zh) 2021-01-15
CN112235185B CN112235185B (zh) 2022-03-18

Family

ID=74108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6638.4A Active CN112235185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51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885A (zh) * 2021-12-13 2022-04-08 天翼爱音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0778A (zh) * 2011-11-19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将即时通信已读消息标记为未读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US20120124147A1 (en) * 2010-11-12 2012-05-17 Hamlin Drew W Organizing Messages Into Conversation Threads
CN103220413A (zh) * 2013-03-25 2013-07-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讯装置中标识通讯信息状态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8400924A (zh) * 2017-02-06 2018-08-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消息的阅读状态展示方法、即时通讯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08429670A (zh) * 2013-05-14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09547336A (zh) * 2018-12-29 2019-03-2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消息读取状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24147A1 (en) * 2010-11-12 2012-05-17 Hamlin Drew W Organizing Messages Into Conversation Threads
CN102420778A (zh) * 2011-11-19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将即时通信已读消息标记为未读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20413A (zh) * 2013-03-25 2013-07-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讯装置中标识通讯信息状态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CN108429670A (zh) * 2013-05-14 2018-08-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消息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08400924A (zh) * 2017-02-06 2018-08-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消息的阅读状态展示方法、即时通讯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09547336A (zh) * 2018-12-29 2019-03-29 论客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消息读取状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01885A (zh) * 2021-12-13 2022-04-08 天翼爱音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5185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4252A1 (zh) 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AU2009271514B2 (en)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modal-specific interfaces
JP6723340B2 (ja) 業務状態をプロンプト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9871165B (zh) 表情回应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US9460473B2 (en) Content-sensitive notification icons
US7191221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mail receipts using audio-visual notification enhancements
US1043742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6011726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hibiting overlooking notifications in applications
US93746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ication between mobile terminals during communication
US2019021282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781408B (zh) 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JPH01276258A (ja) 非同期事象の通知方法
US9519310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changing displayed content based on the device orientation
JP2019515401A (ja) グループメッセージ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CN110572312A (zh) 即时通讯应用的邮件发送及提示方法、装置
CN109547335B (zh) 会话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743246B (zh) 消息加急提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235185B (zh) 一种消息的状态识别方法及设备
US20140244760A1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generating contact relationship data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6018812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ssage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60234148A1 (en) Virtual discussion threads for activities in a trusted network
JP52742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3961689A (zh) 对话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0059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nce notification for video projection status
WO2008034649A1 (en) A method of correlating instant messages in a history of instant mess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