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2770B -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2770B
CN112232770B CN202011113292.1A CN202011113292A CN112232770B CN 112232770 B CN112232770 B CN 112232770B CN 202011113292 A CN202011113292 A CN 202011113292A CN 112232770 B CN112232770 B CN 112232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information
service
type
service request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32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2770A (zh
Inventor
严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igital Hom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gital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gital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gital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329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2770B/zh
Priority to CN202110378988.5A priority patent/CN113052565A/zh
Priority to CN202110378978.1A priority patent/CN113052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2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2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通过采用动态处理线程对存在更新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处理之后生成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已趋近饱和的业务处理记录中,从而避免业务处理记录中在先记录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由于在判断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更新时,是基于第一类及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实现的,并且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这样能够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更新判断的实时性,综上,能够在有效处理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前提下避免已存储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

Description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慧社区和云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背景技术
智慧社区(Intelligent Community),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从应用方向来看,“智慧社区”应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种)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
因此,智慧社区和云计算的有机结合能够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云业务服务器。然而,在长时间应用智慧社区和云计算来提供业务信息处理时,可能会导致之前的处理记录的丢失,这样难以在后期进行业务处理的复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云服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则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的,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不存在更新,则基于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查询得到的与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的,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是在智慧电子终端未发生状态切换的情况下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二类更新记录是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三类更新记录是智慧电子终端产生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与业务处理记录绑定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关联更新记录;
当检测到同时存在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第二类更新记录及第三类更新记录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
优选的,
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任意两个相邻队列位置对应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一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
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对应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二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
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及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三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
优选的,
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基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所对应的队列结构参数,获得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后对应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对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根据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提取已处理请求信息,并将所述已处理请求信息进行整合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包括: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将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转换与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相对应的映射业务请求信息,根据所述映射业务请求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优选的,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各线程执行函数的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根据所述各线程执行函数的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确定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目标关联度的线程执行函数数量;计算所述线程执行函数数量与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总线程执行函数数量的比例值,得到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扰动比例值;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配置扰动系数;根据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扰动比例值和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配置扰动系数,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线程稳定性指数;根据预先存储的线程状态列表与业务进度指标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线程稳定性指数所在的线程状态列表对应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作为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
基于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线程状态分布列表中的状态分类清单,所述状态分类清单为包括有业务状态标签的多级清单;将所述状态分类清单等层级地筛分为至少两个子清单:对所述状态分类清单进行第一次等层级筛分;针对第一次等层级筛分得到的每个子清单,分别进行清单元素识别,并统计每个子清单中识别得到的清单元素中包括的隐藏元素个数;针对隐藏元素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的子清单,进行第二次等层级筛分,直至筛分得到的各子清单中识别得到的清单元素中包括的隐藏元素个数均小于所述预设个数;并行检测所述至少两个子清单中每个子清单中包括的业务触发节点标识;根据在所述至少两个子清单中检测到的各业务触发节点标识,检测所述业务状态标签;
在检测到所述业务状态标签对应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可信状态时,根据获取的用于识别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确定待标记的用于识别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的多个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以及不同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基于确定的所述多个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以及不同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对所述多个识别模型参数进行标记,使得标记出的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对应的轨迹拟合度大于设定拟合度、且标记出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小于设定权重值;
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在标记出的识别模型参数中每一种识别模型参数下的映射数值,判断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是否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相匹配;若确定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相匹配,则将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和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优选的,将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和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包括:
确定所述动态行为函数的第一执行优先级以及所述静态行为函数的第二执行优先级,比较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和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的大小;在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时,以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对应的第一函数调用路径为参考对所述静态行为函数的第二函数调用路径进行修改;在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时,以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对应的第二函数调用路径为参考对所述动态行为函数的第一函数调用路径进行修改;将完成修改的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并行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函数调用日志的第一日志更新记录、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第三日志更新记录;确定出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一更新时段信息与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之间的第一时段匹配度以及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与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三更新时段信息之间的第二时段匹配度;
对于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以所述第一更新时段信息为目标时段按照所述第一时段匹配度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脚本校正得到第四日志更新记录;对于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以所述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为目标时段按照所述第二时段匹配度对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脚本校正得到第五日志更新记录;分别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四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以及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五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文本遍历比较,得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历史文本遍历列表、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异常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历史文本遍历列表之间的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以及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异常文本遍历列表之间的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
检测所述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和所述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是否均落入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时刻所计算得到的可信度区间内;若是,根据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
通过所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处理结果记录并将所述处理结果记录进行反馈。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若否,分别确定出所述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和所述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时刻所计算得到的可信度区间的第一评价系数和第二评价系数;比较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和所述第二评价系数的大小;在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小于所述第二评价系数时,根据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历史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在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大于所述第二评价系数时,根据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异常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云服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说明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通过采用动态处理线程对存在更新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处理之后生成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已趋近饱和的业务处理记录中,从而避免业务处理记录中在先记录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由于在判断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更新时,是基于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实现的,并且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这样能够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更新判断的实时性。综上,基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处理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前提下避免已存储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从而实现后期进行业务处理的复盘。
上述说明仅是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说明书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说明书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云服务设备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用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在长时间应用智慧社区和云计算来提供业务信息处理时,由于之前的处理记录的丢失导致的难以在后期进行业务处理的复盘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示出了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云服务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1-步骤S23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S21,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例如,智慧电子终端为与云服务设备通信的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智能穿戴设备。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是云服务设备所创建的用于进行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监控的信息队列。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包括家电报修请求信息、远程医疗协助请求信息、生活缴费请求信息和物业管理请求信息等。
步骤S22,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例如,业务处理记录是云服务设备在对不同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处理时进行所存储的,云服务设备可以通过业务处理记录进行记录查询。社区业务事件用于表征不同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所对应的业务事件,例如家电报修事件、远程医疗协助事件等。
步骤S23,当检测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则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例如,业务处理记录存储在预先设置的信息存储空间内,业务处理记录中所记录的社区业务事件越多,所消耗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存储资源越多,当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如果继续在业务处理记录进行最新的社区业务事件的记录,可能会导致在先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为此,基于动态处理线程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将处理结果对应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业务处理记录中。动态处理线程是云服务设备预先配置的独立于业务处理记录的业务处理线程。
可以理解,基于上述步骤S21-步骤S23所描述的内容,通过采用动态处理线程对存在更新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处理之后生成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已趋近饱和的业务处理记录中,从而避免业务处理记录中在先记录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由于在判断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更新时,是基于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实现的,并且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这样能够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更新判断的实时性。综上,基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处理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前提下避免已存储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从而实现后期进行业务处理的复盘。
在上述步骤S21-步骤S23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步骤S24所描述的内容: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不存在更新,则基于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查询得到的与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可以理解,由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没有更新的,因此可以基于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相匹配的目标社区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对应处理。如此,能够延用目标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处理记录,无需重新建立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处理进程,进而提高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的效率,减少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的耗时。
在一个可以实现的实施例中,为了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实时且可靠的更新检测,需要同时考虑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的更新情况。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步骤S23中,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以下步骤S231-步骤S234所描述的内容实现。
步骤S231,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是在智慧电子终端未发生状态切换的情况下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步骤S232,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二类更新记录是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步骤S233,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三类更新记录是智慧电子终端产生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与业务处理记录绑定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关联更新记录。
步骤S234,当检测到同时存在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第二类更新记录及第三类更新记录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实施上述步骤S231-步骤S234,能够分别检测第一类更新记录、第二类更新记录以及第三类更新记录,从而将智慧电子终端、业务处理记录以及智慧电子终端与业务处理记录之间的更新情况考虑在内。这样能够同时考虑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的更新情况,从而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实时且可靠的更新检测。
进一步地,步骤S231所描述的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任意两个相邻队列位置对应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一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
进一步地,步骤S232所描述的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对应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二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
进一步地,步骤S233所描述的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及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三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
在步骤S21的基础上,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当检测到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基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所对应的队列结构参数,获得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后对应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对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根据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提取已处理请求信息,并将所述已处理请求信息进行整合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如此,能够对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进行队列结构参数的解析,从而准确得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这样可以确保提取得到的已处理请求信息是与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高度相关的,进而确保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请求信息是存在关联的。
进一步地,步骤S22所描述的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将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转换与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相对应的映射业务请求信息,根据所述映射业务请求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如此,能够将业务处理记录与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进行关联,从而确保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与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在时序上的一致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时,可能会出现遗漏某些请求项目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问题以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处理时能够将所有请求项目进行完善地处理,步骤S23所描述的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示例性地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步骤d所描述的内容。
步骤a,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各线程执行函数的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根据所述各线程执行函数的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确定函数调用路径的路径关联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目标关联度的线程执行函数数量;计算所述线程执行函数数量与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总线程执行函数数量的比例值,得到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扰动比例值;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配置扰动系数;根据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扰动比例值和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节点配置扰动系数,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线程稳定性指数;根据预先存储的线程状态列表与业务进度指标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线程节点配置数据的线程稳定性指数所在的线程状态列表对应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作为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
步骤b,基于所述动态处理线程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线程状态分布列表中的状态分类清单,所述状态分类清单为包括有业务状态标签的多级清单;将所述状态分类清单等层级地筛分为至少两个子清单:对所述状态分类清单进行第一次等层级筛分;针对第一次等层级筛分得到的每个子清单,分别进行清单元素识别,并统计每个子清单中识别得到的清单元素中包括的隐藏元素个数;针对隐藏元素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的子清单,进行第二次等层级筛分,直至筛分得到的各子清单中识别得到的清单元素中包括的隐藏元素个数均小于所述预设个数;并行检测所述至少两个子清单中每个子清单中包括的业务触发节点标识;根据在所述至少两个子清单中检测到的各业务触发节点标识,检测所述业务状态标签。
步骤c,在检测到所述业务状态标签对应的目标业务状态为可信状态时,根据获取的用于识别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确定待标记的用于识别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的多个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以及不同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基于确定的所述多个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以及不同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对所述多个识别模型参数进行标记,使得标记出的识别模型参数的参数轨迹信息对应的轨迹拟合度大于设定拟合度、且标记出识别模型参数之间的迭代权重小于设定权重值。
步骤d,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在标记出的识别模型参数中每一种识别模型参数下的映射数值,判断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是否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相匹配;若确定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相匹配,则将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和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通过应用上述步骤a-步骤d所描述的内容,能够对动态处理线程的线程节点配置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确定出动态处理线程的业务进度指标数据,进一步地实现对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线程状态分布列表中的状态分类清单的业务状态标签进行检测。这样能够基于可信状态的目标业务状态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请求优先级队列与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业务逻辑信息是否匹配,从而在匹配时基于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这样,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行为函数实现对多个请求项目的处理,从而避免在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时可能出现的遗漏某些请求项目的问题,进而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处理时能够将所有请求项目进行完善地处理。
为了确保业务处理的顺序能够迎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上述步骤d的基础上,将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和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进一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d1-步骤d4所描述的内容得到。
步骤d1,确定所述动态行为函数的第一执行优先级以及所述静态行为函数的第二执行优先级,比较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和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的大小;在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时,以所述动态行为函数对应的第一函数调用路径为参考对所述静态行为函数的第二函数调用路径进行修改;在所述第一执行优先级小于等于所述第二执行优先级时,以所述静态行为函数对应的第二函数调用路径为参考对所述动态行为函数的第一函数调用路径进行修改;将完成修改的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并行地导入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中并获取所述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函数调用日志的第一日志更新记录、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第三日志更新记录;确定出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一更新时段信息与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之间的第一时段匹配度以及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与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对应的第三更新时段信息之间的第二时段匹配度。
步骤d2,对于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以所述第一更新时段信息为目标时段按照所述第一时段匹配度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脚本校正得到第四日志更新记录;对于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以所述第二更新时段信息为目标时段按照所述第二时段匹配度对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脚本校正得到第五日志更新记录;分别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四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以及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五日志更新记录进行日志文本遍历比较,得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历史文本遍历列表、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异常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历史文本遍历列表之间的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以及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异常文本遍历列表之间的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
步骤d3,检测所述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和所述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是否均落入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时刻所计算得到的可信度区间内;若是,根据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
步骤d4,通过所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运行所述动态处理线程以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处理结果记录并将所述处理结果记录进行反馈。
如此设计,在应用上述步骤d1-步骤d4所描述的内容时,能够基于动态行为函数和静态行为函数的执行优先级进行函数调用路径的修改,从而实现对动态处理线程对应的函数调用日志的日志更新记录的提取,这样可以基于不同时段的日志更新记录确定出业务处理指示记录。由于该业务处理指示记录是按照日志更新记录的日志更新时段确定的,因而能够与用户的实际业务需求相稳合,从而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能够确保业务处理的顺序能够迎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上述步骤d1-步骤d4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若否,分别确定出所述第一列表结构描述因子和所述第二列表结构描述因子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请求时刻所计算得到的可信度区间的第一评价系数和第二评价系数;比较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和所述第二评价系数的大小;在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小于所述第二评价系数时,根据所述当前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历史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在所述第一评价系数大于所述第二评价系数时,根据所述关联文本遍历列表和所述异常文本遍历列表确定出针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业务事件处理的社区交互信息并按照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社区交互信息对所述第一日志更新记录、所述第二日志更新记录和所述第三日志更新记录进行合并得到业务处理指示记录。如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确定业务处理指示记录,进而确保业务处理的顺序能够迎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步骤S24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步骤S25:获取与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目标业务处理结果的业务查询热度值,在所述业务查询热度值大于第一设定热度值时,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存储指标信息以及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的社区业务事件的当前热度值,将所述目标业务处理结果对应的目标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如此设计,能够根据业务请求的访问热度对业务处理记录进行动态实时地调整,从而避免一些访问热度低的社区业务事件长时间占据信息存储空间。
在上述步骤S25的基础上,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存储指标信息以及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的社区业务事件的当前热度值,将所述目标业务处理结果对应的目标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进一步可以通过以下内容实现:获取存储指标信息的剩余存储空间信息以及各存储地址信息;在根据所述剩余存储空间信息确定出所述存储指标信息中包含有可追溯类别标签的情况下,根据业务处理记录中的社区业务事件在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及其地址指向标识确定存储指标信息在不可追溯类别下的各存储地址信息与存储指标信息在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各存储地址信息之间的事件关联热度,并将存储指标信息在不可追溯类别下的与在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存在热度关联的存储地址信息调整到所述可追溯类别标签下;在存储指标信息的当前不可追溯类别下包含有多个存储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根据业务处理记录中的社区业务事件在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及其地址指向标识确定存储指标信息在当前不可追溯类别下的各存储地址信息之间的事件关联热度,并根据所述各存储地址信息之间的事件关联热度对当前不可追溯类别下的各存储地址信息进行标记;根据业务处理记录中的社区业务事件在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及其地址指向标识为上述标记获得的每一类存储地址信息设置地址更换等级,并将所述每一类存储地址信息调整到所述地址更换等级所对应的可追溯类别标签下;根据所述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所述不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将所述目标业务处理结果对应的目标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并删除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的历史社区业务事件。
可以理解,所述历史社区业务事件的历史热度值低于第二设定热度值,所述第二设定热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热度值,所述历史热度值通过所述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以及所述不可追溯类别标签下的存储地址信息之间的占比计算得到。这样一来,能够根据业务请求的访问热度对业务处理记录进行动态实时地调整,从而避免一些访问热度低的社区业务事件长时间占据信息存储空间。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装置200,应用于云服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第二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业务处理模块23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则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关于上述第一获取模块210、第二获取模块220和业务处理模块230的说明请参阅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云服务设备,如图3所示,云服务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4、处理器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4上并可在处理器1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同样的发明构思,请参阅图4,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系统400,包括互相通信的云服务设备100和智慧电子终端300,所述云服务设备100用于:
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则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关于上述系统的的说明请参阅对图1所示的方法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通过本说明书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本说明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通过采用动态处理线程对存在更新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处理之后生成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已趋近饱和的业务处理记录中,从而避免业务处理记录中在先记录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由于在判断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更新时,是基于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实现的,并且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对应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这样能够确保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更新判断的实时性。综上,基于该方法,能够在有效处理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的前提下避免已存储的社区业务事件的丢失,从而实现后期进行业务处理的复盘。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说明书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说明书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说明书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说明书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说明书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说明书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网关、代理服务器、系统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说明书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说明书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说明书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5)

1.一种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服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包括家电报修请求信息、远程医疗协助请求信息、生活缴费请求信息和物业管理请求信息;
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信息存储空间的剩余占比低于设定占比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若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则基于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动态处理线程对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其中,业务处理记录是云服务设备在对不同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处理时进行所存储的,动态处理线程是云服务设备预先配置的独立于业务处理记录的业务处理线程;其中,基于所述动态处理线程对当前业务请求信息进行处理,能够避免将处理结果对应的社区业务事件添加到所述业务处理记录中;
其中,获取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在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所产生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时,基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所对应的队列结构参数,获得所述智慧电子终端激活后对应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对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根据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从所述社区服务业务信息队列中提取已处理请求信息,并将所述已处理请求信息进行整合得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
获取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得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包括:获取所述业务处理记录对应的每一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绑定的动态业务请求信息;将所述动态业务请求信息转换与所述动态业务特征分布相对应的映射业务请求信息,根据所述映射业务请求信息得到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及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当前业务请求信息是否存在更新,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是在智慧电子终端未发生状态切换的情况下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二类更新记录是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中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的实时更新记录;
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所述第三类更新记录是智慧电子终端产生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与业务处理记录绑定的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对应的关联更新记录;
当检测到同时存在所述第一类更新记录、第二类更新记录及第三类更新记录时,确定所述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存在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中任意两个相邻队列位置对应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一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一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一类更新记录;
按照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存在业务联系的两个社区业务事件对应的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二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二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二类更新记录;
基于所述第一类请求信息集合和所述第二类请求信息集合中的社区业务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包括:计算处于相同业务请求时段内的第一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及第二类当前业务请求信息之间的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若第三类业务需求特征的特征描述值大于第三设定描述值,则确定存在第三类更新记录。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5.一种云服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3292.1A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Active CN112232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292.1A CN112232770B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88.5A CN113052565A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78.1A CN113052564A (zh) 2020-10-17 2020-10-17 应用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3292.1A CN112232770B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978.1A Division CN113052564A (zh) 2020-10-17 2020-10-17 应用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88.5A Division CN113052565A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2770A CN112232770A (zh) 2021-01-15
CN112232770B true CN112232770B (zh) 2021-08-20

Family

ID=7411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3292.1A Active CN112232770B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88.5A Withdrawn CN113052565A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78.1A Withdrawn CN113052564A (zh) 2020-10-17 2020-10-17 应用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988.5A Withdrawn CN113052565A (zh) 2020-10-17 2020-10-17 基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202110378978.1A Withdrawn CN113052564A (zh) 2020-10-17 2020-10-17 应用于云服务的智慧社区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23277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876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信息的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
CN104010028A (zh) * 2014-05-04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云平台下性能加权的虚拟资源动态管理策略方法
CN104408967A (zh) * 2014-11-26 2015-03-11 浙江中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CN107229455A (zh) * 2016-03-24 2017-10-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49574A (zh) * 2018-03-12 2018-09-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线程调度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02077A (zh) * 2018-12-29 2019-06-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96770A (zh) * 2018-07-13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系统内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0278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5661B (zh) * 2015-01-05 2019-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云平台应用的服务推荐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694083B (zh) * 2017-04-07 2022-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609743A (zh) * 2018-06-15 2019-12-2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配置资源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0876A (zh) * 2014-01-29 2014-04-30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报警信息的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
CN104010028A (zh) * 2014-05-04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云平台下性能加权的虚拟资源动态管理策略方法
CN104408967A (zh) * 2014-11-26 2015-03-11 浙江中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CN107229455A (zh) * 2016-03-24 2017-10-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49574A (zh) * 2018-03-12 2018-09-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线程调度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96770A (zh) * 2018-07-13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云系统内存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2077A (zh) * 2018-12-29 2019-06-1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30278A (zh) * 2019-08-14 2019-11-0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配置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存储空间动态调整方案";郑印等;《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1031;第26卷(第10期);第45-49页 *
"面向智慧社区的云分支服务器设计与实现";段小红等;《电视技术》;20161231;第40卷(第1期);第67-7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2565A (zh) 2021-06-29
CN113052564A (zh) 2021-06-29
CN112232770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9271B (zh) 自动生成api接口的描述文档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0009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99164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3064933A (zh) 数据查询方法及系统
CN112766907A (zh)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WO2021151312A1 (zh) 一种确定服务间依赖关系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135590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112038B (zh) 一种控制访问流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15964A (zh) 数据表查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92555A (zh) 一种更新参数值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675238A (zh) 客户标签配置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258798A (zh) 监控数据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409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090106459A1 (en) Configuration identification tool and methods
CN112232770B (zh) 基于智慧社区和云服务的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云服务设备
CN111858617A (zh) 用户查找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579552A (zh) 日志存储及调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37760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3389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9635015B (zh) 属性数据使用对象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064984A (zh) 意图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42674B (zh) 适用于云服务多租户隔离的方法及系统
CN115174698B (zh) 基于表项索引的行情数据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77173B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35701B (zh) 一种问题定位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3

Address after: 610095 No. 1-7, floor 12, building 1, No. 1268, middle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hi tech Zone, Chengd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Digital Ho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1 room 2608, Asia Pacific Building, No.5 Gongnong Road,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 Huaihu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