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32034B -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32034B
CN112232034B CN202011479948.1A CN202011479948A CN112232034B CN 112232034 B CN112232034 B CN 112232034B CN 202011479948 A CN202011479948 A CN 202011479948A CN 112232034 B CN112232034 B CN 112232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value
key
attribute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99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32034A (zh
Inventor
徐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kunxing Network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kunxing Network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kunxing Network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kunxing Network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99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32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32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32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32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2Use of codes for handling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151Transformation
    • G06F40/157Transformation using dictionaries or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03Formatting, i.e. changing of presentation of documents
    • G06F40/117Tagging; Marking up; Designating a block; Setting of attribu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74Form filling; Me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处理领域。根据该方法,获取第一类和基于第一类的第一对象序列,第一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序列;基于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基于第二对象序列和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中填充标识;基于第一对象序列和第二对象序列,在表格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以及将表格写入文档。由此,能够快速将类数据转换成表格。

Description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通过计算设备进行处理和展示。传统方案更多地将数据简单地平铺到表格中,提供的功能比较有限,而不能根据需求进行表格数据的定制化填充。因而,如何简单快速地实现数据按照需求生成表格,仍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快速将类数据转换成表格。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类和基于第一类的第一对象序列,第一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标识和属性值,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第二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中的至少一项;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序列,预定类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基于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第一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一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层级和作为值的第二键值对集,第二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二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列值和作为值的标识;基于第二对象序列和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中填充标识;基于第一对象序列和第二对象序列,在表格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以及将表格写入文档。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注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环境100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200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生成第二对象序列的方法300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的方法400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表格中填充标识的方法500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表格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的方法600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树结构700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对象集800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表格900的示意图。
图10是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所述,如何简单快速地实现数据按照需求生成表格,支持多层结构和单元格合并,仍是一个问题。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案。在该方案中,获取第一类和基于第一类的第一对象序列,第一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标识和属性值,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第二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中的至少一项;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序列,预定类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基于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第一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一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层级和作为值的第二键值对集,第二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二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列值和作为值的标识;基于第二对象序列和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中填充标识;基于第一对象序列和第二对象序列,在表格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以及将表格写入文档。以此方式,能够快速将类数据转换成表格,支持多层结构和单元格合并,实现较为复杂的数据表格化操作。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方案的具体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环境100的示例的示意图。信息处理环境100可以包括计算设备110、第一类120和第一对象序列130、预定类140、表格150和文档160。
计算设备110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计算机、多处理器系统、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系统或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设备11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包括诸如图像处理单元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的专用处理单元以及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的通用处理单元。
计算设备110用于获取第一类120和基于第一类120的第一对象序列130,第一类120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属性包括标识和属性值,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第二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中的至少一项;基于第一类120和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140的第二对象序列,预定类140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基于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第一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一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层级和作为值的第二键值对集,第二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二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列值和作为值的标识;基于第二对象序列和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150中填充标识;基于第一对象序列和第二对象序列,在表格150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以及将表格150写入文档160。
由此,能够快速将类对象数据转换成表格,支持多层结构和单元格合并,实现较为复杂的数据表格化操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信息搜索的方法200的流程图。例如,方法2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10来执行。应当理解的是,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框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框,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框202处,计算设备110获取第一类120和基于第一类120的第一对象序列130。第一类120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属性包括标识和属性值。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第二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或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基于第一类120 的第一对象作为第一类的实例化对象同样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通过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使得第一类和第二类构成树结构,其中第一类作为根节点,此外第二类中包括的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可以与另一第二类相关联,从而使得树结构不断向下延伸。
下面对第一类120进行举例说明,第一类可如下“County”县/区类所示。
public class County {
@ExcelField(title=“县/区名称”)
private String countyName;
@ExcelCollectionField(groupTitle=“学校”)
private List<School> schoolList;
}
其中,带有第一标记“@ExcelCollectionField ”的属性为非基础属性。该属性包括标识“学校”和属性值“schoolList”。属性值“schoolList”与第二类“School”学校类相关联,其为基于第二类“School”的对象列表。带有第二标记“@ExcelField”的属性为基础属性(例如,BigDecimal,String,Integer,Long,Double,Float,Date等)。该属性包括标识“县/区名称”和属性值“countyName”。
第二类“School”可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chool {
@ExcelField(title=“学校名称”)
private String schoolName;
@ExcelCollectionField(groupTitle=“领队”)
private SchoolLeader leader;
@ExcelCollectionField(groupTitle=“表演节目”)
private List<Show> showList;
}
从第二类“School”可看出,具有两个非基础属性,分别与第二类“SchoolLeader”领队类和“Show”节目类相关联。这两个类可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choolLeader {
@ExcelField(title=“领队名称”)
private String leaderName;
@ExcelField(title=“性别”)
private String sex;
}
可见,“SchoolLeader”类具有两个基础属性。
public class Show {
@ExcelField(title=“节目名称”)
private String showName;
@ExcelField(title=“节目类型”)
private String showType;
@ExcelField(title=“节目得分”,cellBackgroundColorEL=“showScore.doubleValue()> 9.5f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0x0A”:“0x09””)
private BigDecimal showScore;
@ExcelCollectionField(groupTitle=“表演学生”)
private List<Child> children;
}
可见,“Show”类具有3个基础属性和1个非基础属性,其中非基础属性与“Child”学生类相关联。另外,节目得分列可以设置有背景EL表达式, 当节目得分大于9.5分时, 红底显示。
public class Child {
@ExcelField(title=“姓名”)
private String childName;
@ExcelField(title=“性别”)
private String sex;
@ExcelField(title=“年龄”,cellBackgroundColorEL=“age<10
Figure 911526DEST_PATH_IMAGE002
“0x0A”:“0x09””)
private Integer age;
}
可见,“Child”类具有3个基础属性。此外,学生年龄列可以设置有EL表达式, 当学生年龄小于10岁时, 红底标记显示。
上述四个类可以构成如图7所示的树形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类“County”县/区类作为树的根节点701,其属性“县/区名称”和“学校列表”作为其子节点702和703。由于属性“学校列表”与第二类“School”学校类相关联,因而节点703具有与学校类中的3个属性“学校名称”、“领队”和“节目列表”相对应的子节点704、705和706。类似地,节点705与“SchoolLeader”领队类相关联,因而节点705具有与其两个属性“领队名称”和“领队性别”相对应的子节点707和708。节点706与“Show”节目类相关联,因而具有与其4个属性“节目名称”、“节目类型”、“节目得分”和“学生列表”相对应的子节点709、710、711和712。节点712与“Child”学生类相关联,因而具有与其3个属性“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和“学生年龄”相对应的3个子节点713、714和715。
上述四个类例如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从而实现按需的表格定制化数据填充。
回到图2,在框204处,计算设备110基于第一类120和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140的第二对象序列。预定类140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预定类140的例子例如为类ExcelHeader{-name,-parentExcelHeader,-field,-currentLevel}。基于预定类140的第二对象作为预定类140的实例化对象同样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
结合图3详细描述用于生成第二对象序列的方法300。
方法300包括以第一类为当前类以及以空指针为父对象,执行步骤S1。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框302处,计算设备110对于当前类中包括的每个属性,基于属性中包括的标识和属性值、父对象和当前递归层级,确定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中包括的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以生成第二对象。
例如对于以第一类“County”类为当前类以及以空指针为父对象的情形,当前类中的一个属性中包括的标识为“县/区名称”,属性值为countyName、父对象为Null(空指针)以及当前递归层级为1,将生成的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中的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分别确定为“县/区名称”、countyName、Null和1。对于当前类中的另一个属性,类似地生成另一个第二对象,其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分别确定为“学校”、schoolList、Null和1。
在框3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属性是否带有第一标记。第一标记例如上文提及的“@ExcelCollectionField”。
如果在框3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属性带有第一标记,则在框306处,以与属性相关联的第二类为当前类并且以第二对象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
例如,对于schoolList对应的属性,其带有第一标记,并且与“School”类相关联,则以“School”类为当前类并且以包括“学校”、schoolList、Null和0的第二对象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
如果在框3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属性带有第二标记,则在308处将第二对象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
例如,对于countyName对应的属性,其带有第二标记,则将包括/区名称”、countyName、Null和0的第二对象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应当理解,最初,第二对象序列可以是空的,此时将第二对象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可以理解为创建第二对象序列并且将第二对象添加到所创建的第二对象序列。
下面接着描述以“School”类为当前类并且以包括“学校”、schoolList、Null和0的第二对象A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
在此情况下,当前递归层级为2。“School”类包括1个基础属性和2个非基础属性,因而可以生成3个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对于基础属性,其对应的第二对象的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分别确定为“学校名称”、schoolName、第二对象A和1,并将该第二对象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对于2个非基础属性,其对应的两个第二对象B和C的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分别确定为“领队”、leader、第二对象A和1,以及“表演节目”、showList、第二对象A和1,并且分别与“SchoolLeader”类和“Show”类相关联。随后,可以分别以“SchoolLeader”类为当前类并且以第二对象B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以“Show”类为当前类并且以第二对象C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
对于“SchoolLeader”类,基于其两个基础属性,可以分成生成两个第二对象,并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由于“SchoolLeader”类不包括非基础属性,因此不再进行递归。
对于“Show”类,基于其3个基础属性,可以分成生成3个第二对象,并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对于其1个非基础属性,可生成第二对象D,该非基础属性与“Child”类相关联,以“Child”类为当前类并且以第二对象D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
对于“Child”类,基于其3个基础属性,可以分别生成3个第二对象,并添加到第二对象序列。由于“Child”类不包括非基础属性,因此不再进行递归。
可见,递归将沿着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在父类和子类之间进行,直至子类不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为止,递归结束。不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的子类也可以称为叶子节点。
使用方法300递归生成的第二对象和第二对象序列可如图8所示。第二对象集800中左侧的10个第二对象801-810为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第二对象。
可以看到县/区类中的属性都在第1层, 而处在最下层的学生相关属性处在4层,并且每个下层属性都会将父对象(parentExcelHeader)指向上一层对象,例如811-814。
当第二对象序列构建好之后, 可以以它为条件构建表格头部, 处在第二对象序列当中的所有第二对象(也可称为节点)都是整个关系树的叶子节点, 并且是表格头部的最下面一层(比如节目得分,学生年龄这些都是最下层, 节目得分深度虽然只有2,但是由于它下面不再有其他节点, 所以它也属于叶子节点, 而领队因为有领队名称在它下面,所以它并不直接出现在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10个元素当中)。
回到图2,在框206处,计算设备110基于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第一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一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层级和作为值的第二键值对集。第二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二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列值和作为值的标识。第一键值对例如<层级,<列值,标识>>。
结合图4详细描述用于生成第一键值对集的方法400。
方法400可以包括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第二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以及以第二对象为当前对象,执行步骤S2。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框4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是否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找到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应当理解,初始时第一键值对集为空,此时找不到第二键值对集。
如果在框4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找到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在框404处获取找到的第二键值对集作为目标第二键值对集。
如果在框4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未找到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在框406处生成空的第二键值对集作为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以及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添加以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作为键并以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作为值的第一键值对。
在框408处,计算设备110在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中添加以当前列值为键并以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为值的第二键值对。
在框410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是否非空。
如果在框410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非空,则在框412处基于当前列值以及以父对象为当前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2。
例如,当前对象为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1,其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1,因而当前列值为1,由于初始时第一键值对集为空,因而未找到与第二对象801中包括的层级1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生成空的第二键值对集,并以第二对象801中包括的层级1为键并以空的第二键值对集为值生成第一键值对,将生成的第一键值对添加到第一键值对集,随后在该第一键值对中添加第二键值对<1,“县/区名称”>,因而第一键值对集为<1,<1,“县/区名称”>>。
随后,由于第二对象801的父对象为空,因而不对其进行进一步操作。可以操作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下一个第二对象802,当前对象为第二对象802时,其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2,因而当前列值为2,由于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未找到与第二对象802中包括的层级2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生成空的第二键值对集,并以第二对象802中包括的层级2为键并以空的第二键值对集为值生成第一键值对,将生成的第一键值对添加到第一键值对集,随后在该第一键值对中添加第二键值对<2,“学校名称”>,因而第一键值对集为{<1,<1,“县/区名称”>>,<2,<2,“学校名称”>>}。
随后,由于第二对象802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4)非空,则基于当前列值2和以父对象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第二对象814为当前对象时,由于在第一键值对集中找到与第二对象814中包括的层级1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1,“县/区名称”>},在该第二键值对集中添加以当前列值2为键并且以第二对象814中的标识“学校”为值的第二键值对<2,“学校”>,从而第一键值对集为{<1,{<1,“县/区名称”>,<2,“学校”>}>,<2,<2,“学校名称”>>}。
随后,由于第二对象814的父对象为空,因而不对其进行进一步操作。可以操作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下一个第二对象803,处理过程与上面的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对于第二对象序列处理结果后可以生成第一键值对集为{<1,{<1,“县/区名称”>,<2,“学校”>,<3,“学校”>,<4,“学校”>,<5,“学校”>,<6,“学校”>,<7,“学校”>,<8,“学校”>,<9,“学校”>,<10,“学校”>}>,<2,{<2,“学校名称”>,<3,“领队”>,<4,“领队”>,<5,“表演节目”>,<6,“表演节目”>,<7,“表演节目”>,<8,“表演节目”>,<9,“表演节目”>,<10,“表演节目”>}>,<3,{<3,“领队名称”>,<4,“领队性别”>,<5,“节目名称”>,<6,“节目类型”>,<7,“节目得分”>,<8,“表演学生”>,<9,“表演学生”>,<10,“表演学生”>}>,<4,{<8,“学生姓名”>,<9,“学生性别”>,,<10,“学生年龄”>}>}。
回到图2,在框208处,计算设备110基于第二对象序列和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150中填充标识。
结合图5详细描述用于在表格150中填充标识的方法500。
方法500包括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第二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第二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执行步骤S3。步骤S3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在框5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是否为父对象。
如果在框5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不为父对象,则在框504处将表格150中横坐标为当前列值、纵坐标为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到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
如果在框502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为父对象,则在框506处从第一键值对集中确定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
在框508处,计算设备110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中确定与等于当前列值加1的列值相关联的标识。
在框510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与所确定的标识是否相同。
如果在框510处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与所确定的标识不同,则在框512处,计算设备110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中确定与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相关联的列值,以及将表格中纵坐标为层级的、横坐标为所确定的列值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
在框514处,计算设备110在第一表格单元中填充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
在框516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是否非空。
如果在框516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非空,则在框518处,基于当前列值并且以当前对象的父对象为当前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3。
参照图8和图9举例说明,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为4。对于第二对象801,其不是父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1(也就是当前列值为1)并且其包括的层级为1,因而将表格900中第1列第1-4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901,并在第一表格单元901中填充第二对象801中的标识“县/区名称”。由于第二对象801中包括的父对象为空,不进行递归操作。
随后,可以针对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2,其不是父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2(也就是当前列值为2)并且其包括的层级为2,则将表格900中第2列第2-4行的表格单元为第一表格单元902,并在第一表格单元902中填充第二对象802中的标识“学校名称”。
第二对象802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4)非空,则基于当前列值2并且以第二对象814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操作。对于第二对象814,其为父对象,则从上述第一键值对集中确定与第二对象814中包括的层级1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1,“县/区名称”>,<2,“学校”>,<3,“学校”>,<4,“学校”>,<5,“学校”>,<6,“学校”>,<7,“学校”>,<8,“学校”>,<9,“学校”>,<10,“学校”>}。随后,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1,“县/区名称”>,<2,“学校”>,<3,“学校”>,<4,“学校”>,<5,“学校”>,<6,“学校”>,<7,“学校”>,<8,“学校”>,<9,“学校”>,<10,“学校”>}中确定与等于当前列值加1的列值(也就是3)相关联的标识“学校”。由于第二对象814中包括的标识“学校”与所确定的标识“学校”相同,因而不做任何处理。
随后,由于第二对象814中包括的父对象为空,不再进行递归。接着,可以针对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3,其不是父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3(也就是当前列值为3)并且其包括的层级为3,因而将表格900中第3列第3-4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903,并在第一表格单元903中填充第二对象803中的标识“领队名称”。由于第二对象803中包括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2)非空,基于当前列值3并且以第二对象812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操作。
对于第二对象812的处理与第二对象814类似不再赘述,由于第二对象812中包括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4)非空,因而基于当前列值3并且以第二对象814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操作,该递归操作与上文针对第二对象814的类似,不再赘述。
随后,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4,其操作与第二对象803类似,不再赘述。由于第二对象804中包括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2)非空,基于当前列值4并且以第二对象812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操作。
对于第二对象812,其为父对象,则从上述第一键值对集中确定与第二对象812中包括的层级2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2,“学校名称”>,<3,“领队”>,<4,“领队”>,<5,“表演节目”>,<6,“表演节目”>,<7,“表演节目”>,<8,“表演节目”>,<9,“表演节目”>,<10,“表演节目”>}。随后,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2,“学校名称”>,<3,“领队”>,<4,“领队”>,<5,“表演节目”>,<6,“表演节目”>,<7,“表演节目”>,<8,“表演节目”>,<9,“表演节目”>,<10,“表演节目”>}中确定与等于当前列值4加1的列值(也就是5)相关联的标识“表演节目”。由于第二对象812中包括的标识“领队”与所确定的标识“表演节目”不同,因而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2,“学校名称”>,<3,“领队”>,<4,“领队”>,<5,“表演节目”>,<6,“表演节目”>,<7,“表演节目”>,<8,“表演节目”>,<9,“表演节目”>,<10,“表演节目”>}中确定与第二对象812中包括的标识“领队”相关联的列值3和4,以及将表格900中纵坐标为层级4的、横坐标为所确定的列值3-4的表格单元(也就是第4列第3-4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904,在第一表格单元904中填充第二对象812中的标识“领队”。由于第二对象812中包括的父对象(第二对象814)非空,则基于当前列值4并且以第二对象814为当前对象,进行递归操作。基于与上面类似的操作不断对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进行操作,直至完成,从而生成如图9所示的表格头部1-4行。
在框210处,计算设备110基于第一对象序列和第二对象序列,在表格150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
结合图6详细描述用于在表格中填充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的方法600。
方法600包括将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设置为当前行;以及依次对于第一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一对象,以第一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行加1作为数据初始行,执行以下步骤: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数据初始行作为当前行、以第二对象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并且以1为当前层级,执行包括以下子步骤的步骤S4。
在框602处,计算设备110基于第二对象和当前层级,确定当前层级对象。
具体来说,计算设备110如果确定第二对象中的层级与当前层级相同,则确定第二对象为当前层级对象。计算设备110如果确定第二对象中的层级与当前层级不同,则基于第二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和当前层级,递归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例如,如果父对象中的层级与当前层级相同,则确定父对象为当前层级对象,否则基于父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和当前层级,继续递归确定当前层级对象,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为止结束递归。
在框6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是否带有第一标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确定与当前层级对象相关的类中的相同属性值是否带有第一标记来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是否带有第一标记。
如果在框6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带有第一标记,则在框606处对于当前对象中与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相对应的属性值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以子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层级加1为当前层级,递归执行步骤S4。
如果在框604处计算设备110确定与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带有第二标记,则在框608处确定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
具体来说,计算设备110如果确定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均带有第二标记,则确定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为1。计算设备110如果确定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带有第一标记,则对于该属性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递归确定与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随后,计算设备110基于与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包括的每个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确定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例如,将与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包括的每个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相加,来确定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
在框610处,计算设备110将表格中横坐标为当前列值、纵坐标为从当前行开始往下子对象数量的表格单元合并为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第二表格单元。
在框612处,计算设备110基于子对象数量更新当前行。
在框614处,计算设备110在第二表格单元中填充当前对象中与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相对应的属性值。
下面结合图8和9举例说明。第一对象序列的例子可如下所示。
[{“countyName”:“A区”,“schoolList”:[“schoolName”:“A区第一小学”,“leader”:{“leaderName”:“张三”,“sex”:“男”},“showList”:[{“showName”:“小狐狸来跳舞”,“showType”:“舞蹈类”,“showScore”:“9”,“Children”:[{“childName”:“杨X”,“childSex”:“男”,“childAge”:“10”},{“childName”:“张X”,“childSex”:“男”,“childAge”:“11”}]},{“showName”:“我们很幸福”,“showType”:“歌唱类”,“showScore”:“9”,“Children”:[{“childName”:“徐X”,“childSex”:“男”,“childAge”:“10”},{“childName”:“文X”,“childSex”:“女”,“childAge”:“11”}]}],“schoolName”:“A区第二小学”,“leader”:{“leaderName”:“李四”,“sex”:“男”},“showList”:[{“showName”:“我的梦”,“showType”:“歌唱类”,“showScore”:“9”,“Children”:[{“childName”:“孙X”,“childSex”:“女”,“childAge”:“10”},{“childName”:“张X”,“childSex”:“男”,“childAge”:“11”}]}]},{“countyName”:“B区”,“schoolList”:[“schoolName”:“B区第一小学”,“leader”:{“leaderName”:“王五”,“sex”:“男”},“showList”:[{“showName”:“打电话”,“showType”:“相声类”,“showScore”:“9”,“Children”:[{“childName”:“王X”,“childSex”:“男”,“childAge”:“10”},{“childName”:“王X”,“childSex”:“男”,“childAge”:“11”}]}]。
其中,上述第一对象序列的例子包括两个第一对象,分别为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和与B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包括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和与“A区第二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
首先,将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设置为当前行,也就是说当前行为第4行。
接着,先对于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以该第一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行加1作为数据初始行,也就是数据初始行为5。
随后,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1,以数据初始行作为当前行、以第二对象801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并且以1为当前层级,也就是当前行设置为5,当前列值为1并且当前层级为1。基于第二对象801和当前层级1,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为第二对象801,这是因为第二对象801中包括的层级为1与当前层级1相同。之后,确定当前层级对象801中的属性值(County.countyName)带有第二标记(参见County类),则确定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由于当前对象中的schoolList属性带有第一标记(参见County类),对于schoolList属性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和与“A区第二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基于“School”类),递归确定与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由于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和与“A区第二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中的“showList”属性带有第一标记(参见School类),对于showList属性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继续递归确定与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直至下一层子对象中的属性均带有第二标记,最终得到确定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为6,也就是基于“Child”类的对象数量。将表格中横坐标为当前列值1、纵坐标为从当前行5开始往下子对象数量6的表格单元(也就是第1列第5-10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相关联的第二表格单元905,在第二表格单元905中填充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中与当前层级对象801中的属性值(County.countyName)相对应的属性值,也就是“A区”,并将当前行下移到第11行。
接着,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2,以数据初始行作为当前行、以第二对象802在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并且以1为当前层级,也就是当前行设置为5,当前列值为2并且当前层级为1。基于第二对象802和当前层级1,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为第二对象814,这是因为第二对象802中包括的层级为2与当前层级1不同,因而基于第二对象802的父对象814进行递归确定当前层级对象,由于第二对象814中的层级为1与当前层级1相同,因而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为第二对象814。之后,确定当前层级对象814中的属性值(County.schoolList)带有第一标记(参见County类),则对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中的该属性值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和与“A区第二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基于“School”类),以子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层级加1为当前层级进行递归。
对于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作为当前对象,当前层级为2,当前列值为2,当前行为5。基于第二对象802和当前层级2,确定当前层级对象为第二对象802,因为第二对象802中包括的层级为2与当前层级2相同。之后,确定当前层级对象802中的属性值(School.schoolName)带有第二标记(参见School类),则确定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由于当前对象中的showList属性带有第一标记(参见School类),对于showList属性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与“小狐狸来跳舞”相关联的子对象和与“我们很幸福”相关联的子对象,基于“Show”类),递归确定与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递归过程与上文类似不再赘述,最终得到确定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为4,也就是基于“Child”类的对象数量。将表格中横坐标为当前列值2、纵坐标为从当前行5开始往下子对象数量4的表格单元(也就是第2列第5-8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与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相关联的第二表格单元906,在第二表格单元906中填充当前对象(也就是与“A区第一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中与当前层级对象802中的属性值(School.schoolName)相对应的属性值,也就是“A区第一小学”,并将当前行5下移到第9行。
对于与“A区第二小学”相关联的子对象作为当前对象,当前层级为2,当前列值为2,当前行为9。递归过程与“A区第一小学”类似,最终将表格中第2列第9-10行的表格单元合并为与当前对象相关联的第二表格单元907,在第二表格单元907中填充“A区第二小学”,并将当前行下移到第11行。
接着,对于第二对象序列中的第二对象803-810,其处理方式与上文类似,不再赘述。
随后,对于与B区相关联的第一对象,以该第一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行加1作为数据初始行,也就是数据初始行为11。后续处理与A区类似,不再赘述。
最终生成的表格如图9所示。
回到图2,在框212处,计算设备110将表格150写入文档160。表格例如包括但不限于excel表格,文档例如包括但不限于excel文档。
由此,能够简单快速地将类对象数据转换成表格,支持多层结构、单元合并等复杂操作,大大扩展了数据表格化的复杂度。
图10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例如,如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10可以由设备1000来实施。如图所示,设备10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02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10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03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03中,还可存储设备10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001、ROM 1002以及RAM 1003通过总线10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05也连接至总线1004。
设备10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005,包括:输入单元1006,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等;输出单元10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0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0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009允许设备10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上文所描述的各个过程和处理,例如方法200-600,可由中央处理单元1001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6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0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1002和/或通信单元10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10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到RAM1003并由中央处理单元10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200-6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本公开涉及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9)

1.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和基于所述第一类的第一对象序列,所述第一类包括带有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第二标记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标识和属性值,带有所述第一标记的所述属性的属性值与第二类相关联,所述第二类包括带有所述第一标记的属性和带有所述第二标记的属性中的至少一项;
基于所述第一类和所述第二类,生成基于预定类的第二对象序列,所述预定类包括标识、父对象、属性值和层级;
基于所述第二对象序列,生成第一键值对集,所述第一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一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层级和作为值的第二键值对集,所述第二键值对集中的每个第二键值对包括作为键的列值和作为值的标识;
基于所述第二对象序列和所述第一键值对集,在表格中填充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对象序列和所述第二对象序列,在所述表格中填充带有所述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以及
将所述表格写入文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第二对象序列包括:
以所述第一类为当前类以及以空指针为父对象,执行步骤S1:对于所述当前类中包括的每个属性:
基于所述属性中包括的标识和属性值、所述父对象和当前递归层级,确定基于所述预定类的第二对象中包括的标识、属性值、父对象和层级,以生成所述第二对象;
如果确定所述属性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则以与所述属性相关联的第二类为当前类并且以所述第二对象为父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1;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属性带有所述第二标记,则将所述第二对象添加到所述第二对象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第一键值对集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以及以所述第二对象为当前对象,执行步骤S2:
如果确定在所述第一键值对集中找到与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获取找到的第二键值对集作为目标第二键值对集;
如果确定在所述第一键值对集中未找到与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则生成空的第二键值对集作为所述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以及在所述第一键值对集中添加以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作为键并以所述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作为值的第一键值对;
在所述目标第二键值对集中添加以所述当前列值为键并以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为值的第二键值对;以及
如果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非空,则基于所述当前列值以及以所述父对象为当前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表格中填充所述标识包括:
对于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所述第二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执行步骤S3: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不为父对象,则将所述表格中横坐标为所述当前列值、纵坐标为从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到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为父对象,则从所述第一键值对集中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层级相关联的第二键值对集,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中确定与等于所述当前列值加1的列值相关联的标识,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与所确定的标识不同,则在所确定的第二键值对集中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相关联的列值,以及将表格中纵坐标为所述层级的、横坐标为所确定的列值的表格单元合并为第一表格单元;
在所述第一表格单元中填充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标识;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非空,则基于所述当前列值以所述当前对象的父对象为当前对象,递归执行步骤S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表格中填充带有所述第二标记的属性的属性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包括的最大层级设置为当前行;
依次对于所述第一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一对象,以所述第一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所述当前行加1作为数据初始行,执行以下步骤:
对于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每个第二对象,以所述数据初始行作为所述当前行、以所述第二对象在所述第二对象序列中的位置为当前列值并且以1为当前层级,执行步骤S4:
基于所述第二对象和所述当前层级,确定当前层级对象;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则对于所述当前对象中与所述当前层级对象中的所述属性值相对应的属性值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以所述子对象为当前对象并且以当前层级加1为当前层级,递归执行步骤S4;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层级对象中的属性值带有所述第二标记,则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将所述表格中横坐标为所述当前列值、纵坐标为从所述当前行开始往下所述子对象数量的表格单元合并为与所述当前对象相关联的第二表格单元,基于所述子对象数量更新所述当前行,以及在所述第二表格单元中填充所述当前对象中与所述当前层级对象中的所述属性值相对应的属性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当前层级对象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层级与所述当前层级相同,则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为所述当前层级对象;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第二对象中的层级与所述当前层级不同,则基于所述第二对象中包括的父对象和所述当前层级,递归确定所述当前层级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均带有所述第二标记,则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为1;
如果确定所述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带有所述第一标记,则对于所述属性中包括的每个子对象,递归确定与所述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以及
基于与所述当前对象中的属性包括的每个子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确定与所述当前对象相关联的子对象数量。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79948.1A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232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9948.1A CN112232034B (zh)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9948.1A CN112232034B (zh)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2034A CN112232034A (zh) 2021-01-15
CN112232034B true CN112232034B (zh) 2021-03-05

Family

ID=7412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9948.1A Active CN112232034B (zh) 2020-12-16 2020-12-16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3203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8021A1 (en) * 2005-06-20 2006-12-21 Junichi Kojima Information processor, schema defini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00100803A1 (en) * 2007-06-28 2010-04-22 Fujitsu Limited Computer product, spreadshee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preadsheet generating method
CN103886023A (zh) * 2014-02-24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Excel数据表的存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1581267A (zh) * 2020-04-14 2020-08-25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88021A1 (en) * 2005-06-20 2006-12-21 Junichi Kojima Information processor, schema defini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00100803A1 (en) * 2007-06-28 2010-04-22 Fujitsu Limited Computer product, spreadsheet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spreadsheet generating method
CN103886023A (zh) * 2014-02-24 2014-06-25 国家电网公司 Excel数据表的存储、提取方法及系统
CN111581267A (zh) * 2020-04-14 2020-08-25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32034A (zh) 2021-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8480B (zh) 管理平台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150331675A1 (en) Modeling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US10055429B2 (en) Generating a schema of a not-only-structured-query-language database
US1090941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image tag
CN101620636B (zh) 一种显示表格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63431B (zh) 软件开发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Bleak et al. Embeddings into Thompson's group V and co CF groups
CN102622219A (zh) 对动态调用服务的执行结果进行渲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535977A (zh) 一种知识图谱融合方法和装置及设备
CN112948584B (zh) 短文本分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232034B (zh)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344569A1 (en) Mapping non-generic markup language elements to generic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objects
CN11107877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07721A (zh) 生成文本主题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6921B (zh) 单据开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29100A (zh) 获取取值路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750973A (zh) 动态模板配置方法及系统
KR102531507B1 (ko) 정보 출력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07220249A (zh) 基于分类的全文搜索
CN112596719A (zh) 一种生成前后端代码的方法和系统
CN111753238A (zh) 数据映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76346A (zh) 基于标签和视图的多终端电子文档编辑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4055437A1 (zh) 一种检测合约升级的兼容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79699A (zh) 领域专用语言dsl的图形化处理方法和设备
US11847406B1 (e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on semi-structured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