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25313A -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25313A
CN112225313A CN202011317818.8A CN202011317818A CN112225313A CN 112225313 A CN112225313 A CN 112225313A CN 202011317818 A CN202011317818 A CN 202011317818A CN 112225313 A CN112225313 A CN 112225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tank
pump
membrane
sb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78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宙
韩云龙
葛建新
唐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rryt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rryt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rryt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rryto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78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25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25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25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3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事故池,所述事故池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SBR池,所述SBR池的有侧外表面设置有膜池,所述膜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调节池与SBR池外侧设置有一号提升泵。通过采用了SBR+MBR污水处理工艺,即生化‑物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然后经过沉淀、吸附过滤改善出水水质,集COD、氨氮多种污染物去除于一身,将沉淀、兼氧和好氧生化处理、过滤等污水处理工序为一体,是目前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更是目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理想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需水量急剧递增。污水处理系统从大规模集中式向中小规模分散式转变,形成“以大型为主,中小型互补”的布局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形势的。这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在我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一体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及医院、啤酒、食品、酿造等废水处理领域,成为近年来污水处理设备的一个研发和应用热点。
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是依靠生物接触氧化法来处理污水,需要修建一些构造物来完成整个污水的处理工艺,此技术方案中主要有两个缺点:1、运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来处理同时含有COD、氨氮等成份的水质效果不是很理想,COD、氨氮不能得到有效去除;2、修建构筑物增加了污水处理站的资金投入,延长了工期且占地面积较大,与专利CN201520059036.7相比,本发明构造更加简单,更耐冲击负荷,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采用了SBR+MBR污水处理工艺,即生化-物化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然后经过沉淀、吸附过滤改善出水水质,集COD、氨氮多种污染物去除于一身,将沉淀、兼氧和好氧生化处理、过滤等污水处理工序为一体,是目前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更是目前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理想选择。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为背包主体内部快速制冷并且制冷均匀,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休息的软垫和能够为使用者遮阳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事故池,所述事故池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SBR池,所述SBR池的有侧外表面设置有膜池,所述膜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污泥池,所述污泥池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设备间,所述调节池与SBR池的外侧设置有一号提升泵,所述调节池与事故池的外侧设置有二号提升泵,所述SBR池与膜池的外侧设置有内循环泵,所述SBR池与膜池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内循环泵,所述膜池与清水池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泵和反洗泵,所述清水池的外侧设置有清水外排泵和三号电磁阀,所述膜池与污泥池的外侧设置有污泥提升泵,所述污泥池的外侧设置有污泥外排泵,所述设备间的外侧设置有污水泵和四号电磁阀,所述调节池的内侧设置有一号静压式液位计、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所述事故池的内侧设置有二号静压式液位计,所述SBR池的内侧设置有三号静压式液位计和曝气头,所述膜池的内侧设置有四号静压式液位计和膜丝组件,所述清水池的内侧设置有五号静压式液位计,所述污泥池的内侧设置有六号静压式液位计,所述设备间的内侧设置有干黄管液位计,所述SBR池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风机和一号电磁阀,所述膜池的外侧设置有二号风机和二号电磁阀,所述。
优选的,所述调节池与事故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静压式液位计、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分别与调节池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提升泵与调节池和SBR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事故池与SBR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静压式液位计与事故池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风机与一号电磁阀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一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曝气头连通,所述三号静压式液位计与SBR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内循环泵与SBR池和膜池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SBR池与膜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静压式液位计与膜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风机与二号电磁阀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二号电磁阀与膜丝组件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膜池与清水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五号静压式液位计与清水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自吸泵通过管道分别与膜丝组件和清水池连通,所述清水池与污泥池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六号静压式液位计与污泥池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提升泵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和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外排泵通过管道与污泥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三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清水外排泵连通,所述清水外排泵通过管道与清水池连通,所述污泥池与设备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反洗泵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和清水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干黄管液位计与设备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四号电磁阀通过管道与污水泵连通,所述污水泵通过管道与设备间连通,所述曝气头与SBR池之间为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集成化设计,简化了工程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及土建投资,缩短了施工周期,实现了将各种设备从传统的分散式安装到集成化整合。
2、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在SBR池设置三号静压式液位计以及曝气头,曝气头对池内水进行曝气,曝气头配合一号风机使用,一号风机运行15min,停5min,并且时间可进行人为设置,SBR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为NO2-N、NO3-N,有利于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去除COD、氨氮等污染物。
3、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在膜池内设置四号静压式液位计以及膜丝组件,设置二号风机在膜丝下部进行曝气,并且设置自吸泵工作下在膜丝外表面产生的杂物微颗粒,在曝气流对膜丝产生抖动作用下,从膜丝上脱落,有利于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顶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结的横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侧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调节池侧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膜池侧剖视图。
图中:1、调节池;2、一号静压式液位计;3、温度传感器;4、电加热器;5、一号提升泵;6、事故池;7、二号静压式液位计;8、二号提升泵;9、SBR池;10、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1、曝气头;12、一号风机;13、内循环泵;14、膜池;15、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6、膜丝组件;17、二号风机;18、自吸泵;19、污泥提升泵;20、反洗泵;21、清水池;22、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3、清水外排泵;24、污泥池;25、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6、污泥外排泵;27、设备间;28、干黄管液位计;29、污水泵;30、一号电磁阀;31、二号电磁阀;32、三号电磁阀;33、四号电磁阀。
具体实施装置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1,调节池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事故池6,事故池6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SBR池9,SBR池9有利于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去除COD、氨氮等污染物,SBR池9的有侧外表面设置有膜池14,膜池14有利于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膜池1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水池21,清水池2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污泥池24,污泥池2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设备间27,调节池1与SBR池9的外侧设置有一号提升泵5,调节池1与事故池6的外侧设置有二号提升泵8,SBR池9与膜池14的外侧设置有内循环泵13,SBR池9与膜池14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内循环泵13,膜池14与清水池21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泵18和反洗泵20,清水池21的外侧设置有清水外排泵23和三号电磁阀32,膜池14与污泥池24的外侧设置有污泥提升泵19,污泥池24的外侧设置有污泥外排泵26,设备间27的外侧设置有污水泵29和四号电磁阀33,调节池1的内侧设置有一号静压式液位计2、温度传感器3和电加热器4,电加热器4有利于池内水体进行加热,事故池6的内侧设置有二号静压式液位计7,SBR池9的内侧设置有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和曝气头11,膜池14的内侧设置有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和膜丝组件16,清水池21的内侧设置有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2,污泥池24的内侧设置有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5,设备间27的内侧设置有干黄管液位计28,SBR池9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风机12和一号电磁阀30,一号风机12配合曝气头11有利于对SBR池9内水进行曝气,膜池14的外侧设置有二号风机17和二号电磁阀31。
调节池1与事故池6之间为固定连接,一号静压式液位计2、温度传感器3和电加热器4分别与调节池1固定连接,一号提升泵5与调节池1和SBR池9通过管道连通,事故池6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二号静压式液位计7与事故池6之间为固定连接,电加热器4有利于池内水体进行加热。
一号风机12与一号电磁阀30通过管道连通,一号电磁阀30通过管道与曝气头11连通,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内循环泵13与SBR池9和膜池14通过管道连通,一号风机12配合曝气头11有利于对SBR池9内水进行曝气。
SBR池9与膜池14之间为固定连接,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与膜池14之间为固定连接,二号风机17与二号电磁阀31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二号电磁阀31与膜丝组件16之间通过管道连通,SBR池9有利于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去除COD、氨氮等污染物。
膜池14与清水池21之间为固定连接,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2与清水池21之间为固定连接,自吸泵18通过管道分别与膜丝组件16和清水池21连通,清水池21与污泥池24之间为固定连接,膜池14有利于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
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5与污泥池24之间为固定连接,污泥提升泵19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14和污泥池24连通,污泥外排泵26通过管道与污泥池24连通,污泥外排泵26有利于排出污泥池24内污泥。
三号电磁阀32通过管道与清水外排泵23连通,清水外排泵23通过管道与清水池21连通,污泥池24与设备间27之间为固定连接,反洗泵20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14和清水池21连通,三号电磁阀32有利于控制清水外排泵23。
干黄管液位计28与设备间27之间为固定连接,四号电磁阀33通过管道与污水泵29连通,污水泵29通过管道与设备间27连通,曝气头11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四号电磁阀33有利于控制污水泵29。
工作时,系统运行时,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自流进调节池1,调节池1内设置有一号静压式液位计2、温度传感器3以及电加热器4。当温度小于15℃时,池内电加热器4启动,对池内水体进行加热,待温度大于等于16℃时,池内电加热器4停止。确保池内温度控制在一个恒定的温度范围内。调节池内的污水通过一号提升泵5进入SBR池9。
事故池6设置有二号静压式液位计7,达到高液位时,污水通过二号提升泵8进入调节池1,事故池仅作为只有在设备出现问题时,做为临时中转池用,其它时间不用,SBR池9设置有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以及曝气头11,曝气头11对池内水进行曝气,一号风机12运行15min,停5min,时间可进行人为设置,一号风机12停机时,一号电磁阀30关闭。此段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为NO2-N、NO3-N,SBR池9内设置有与膜池14相连的内循环泵13,内循环泵13与一号风机12具有联动功能,膜池14内有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以及膜丝组件16,二号风机17在膜丝下部进行曝气。自吸泵18工作下在膜丝外表面产生的杂物微颗粒,在曝气流对膜丝产生抖动作用下,从膜丝上脱落,二号风机17与自吸泵18具有联运互锁功能,污水通过自吸泵18进入清水池21,每启动10min,停机70s,时间均可设置;二号风机17停机时,二号电磁阀31关闭,膜池14内产生的污泥由污泥提升泵19进入污泥池24,每天运行一次,每次运行时间5min,时间可调,清水池21内设置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2,清水通过清水外排泵23外排,三号电磁阀32打开,将清水池21内清水外排出设备到相应管路中,当自吸泵18停止工作时,启动反洗泵20,对膜丝组件16进行清洗,反冲洗时间1min,时间可调,污泥池24设置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5,污泥外排泵26在低液位时泵停止工作,污泥外排完全靠手动进行操作,设备间27为放置各泵及风机的场所,各泵及风机位置相对紧凑,便于检查及维护,设备间27一侧设置有一污水收集池,防止泵及管道漏水对设备的水淹,确保设备间地面的干燥及水的收集,收集池内安装有一小型污水泵29,并在池内相对位置安装有干黄管液位计28(干接点形),当池内水达到高液位启动泵,低液位时停泵,对泵起到保护的保用,污水泵29通过四号电磁阀33控制。
综上所述,该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集成化设计,简化了工程设计,减少了占地面积及土建投资,缩短了施工周期,实现了将各种设备从传统的分散式安装到集成化整合;通过在SBR池9设置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以及曝气头11,曝气头11对池内水进行曝气,曝气头11配合一号风机12使用,一号风机12运行15min,停5min,并且时间可进行人为设置,SBR池9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3-N转化为NO2-N、NO3-N,有利于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去除COD、氨氮等污染物;通过在膜池14内设置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以及膜丝组件16,设置二号风机17在膜丝下部进行曝气,并且设置自吸泵18工作下在膜丝外表面产生的杂物微颗粒,在曝气流对膜丝产生抖动作用下,从膜丝上脱落,有利于去除水中绝大部分的固体悬浮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事故池(6),所述事故池(6)的一侧外表面上设置有SBR池(9),所述SBR池(9)的有侧外表面设置有膜池(14),所述膜池(1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水池(21),所述清水池(2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污泥池(24),所述污泥池(2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设备间(27),所述调节池(1)与SBR池(9)的外侧设置有一号提升泵(5),所述调节池(1)与事故池(6)的外侧设置有二号提升泵(8),所述SBR池(9)与膜池(14)的外侧设置有内循环泵(13),所述SBR池(9)与膜池(14)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内循环泵(13),所述膜池(14)与清水池(21)的外侧设置有自吸泵(18)和反洗泵(20),所述清水池(21)的外侧设置有清水外排泵(23)和三号电磁阀(32),所述膜池(14)与污泥池(24)的外侧设置有污泥提升泵(19),所述污泥池(24)的外侧设置有污泥外排泵(26),所述设备间(27)的外侧设置有污水泵(29)和四号电磁阀(33),所述调节池(1)的内侧设置有一号静压式液位计(2)、温度传感器(3)和电加热器(4),所述事故池(6)的内侧设置有二号静压式液位计(7),所述SBR池(9)的内侧设置有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和曝气头(11),所述膜池(14)的内侧设置有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和膜丝组件(16),所述清水池(21)的内侧设置有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2),所述污泥池(24)的内侧设置有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5),所述设备间(27)的内侧设置有干黄管液位计(28),所述SBR池(9)的外侧设置有一号风机(12)和一号电磁阀(30),所述膜池(14)的外侧设置有二号风机(17)和二号电磁阀(31),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与事故池(6)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静压式液位计(2)、温度传感器(3)和电加热器(4)分别与调节池(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提升泵(5)与调节池(1)和SBR池(9)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事故池(6)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静压式液位计(7)与事故池(6)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风机(12)与一号电磁阀(3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一号电磁阀(30)通过管道与曝气头(11)连通,所述三号静压式液位计(10)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内循环泵(13)与SBR池(9)和膜池(14)通过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BR池(9)与膜池(1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静压式液位计(15)与膜池(1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风机(17)与二号电磁阀(31)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二号电磁阀(31)与膜丝组件(16)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池(14)与清水池(2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五号静压式液位计(22)与清水池(2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自吸泵(18)通过管道分别与膜丝组件(16)和清水池(21)连通,所述清水池(21)与污泥池(24)之间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号静压式液位计(25)与污泥池(24)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泥提升泵(19)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14)和污泥池(24)连通,所述污泥外排泵(26)通过管道与污泥池(24)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电磁阀(32)通过管道与清水外排泵(23)连通,所述清水外排泵(23)通过管道与清水池(21)连通,所述污泥池(24)与设备间(2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反洗泵(20)通过管道分别与膜池(14)和清水池(2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黄管液位计(28)与设备间(2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四号电磁阀(33)通过管道与污水泵(29)连通,所述污水泵(29)通过管道与设备间(27)连通,所述曝气头(11)与SBR池(9)之间为固定连接。
CN202011317818.8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Pending CN112225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7818.8A CN11222531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7818.8A CN11222531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25313A true CN112225313A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2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7818.8A Pending CN112225313A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2531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1640A (en) * 1992-07-22 1995-08-15 Baxter; Richard C. Mobile waste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110168611A1 (en) * 2010-01-13 2011-07-14 Early Daniel M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202246328U (zh) * 2011-07-25 2012-05-30 天津天一爱拓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一体化地埋设备
CN205528293U (zh) * 2016-03-31 2016-08-31 青岛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一体化装置
CN208071428U (zh) * 2018-01-08 2018-11-09 陕西久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mbr陶瓷膜污水处理设备
CN109824147A (zh) * 2019-03-27 2019-05-31 合肥訫淼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1732284A (zh) * 2020-07-09 2020-10-02 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备
CN214457121U (zh) * 2020-11-23 2021-10-22 北京洁禹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1640A (en) * 1992-07-22 1995-08-15 Baxter; Richard C. Mobile waste treatment apparatus
US20110168611A1 (en) * 2010-01-13 2011-07-14 Early Daniel M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202246328U (zh) * 2011-07-25 2012-05-30 天津天一爱拓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处理一体化地埋设备
CN205528293U (zh) * 2016-03-31 2016-08-31 青岛北方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地埋式一体化装置
CN208071428U (zh) * 2018-01-08 2018-11-09 陕西久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式mbr陶瓷膜污水处理设备
CN109824147A (zh) * 2019-03-27 2019-05-31 合肥訫淼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1732284A (zh) * 2020-07-09 2020-10-02 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Ncp一体化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备
CN214457121U (zh) * 2020-11-23 2021-10-22 北京洁禹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进峰;张燕;李翠梅;: "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no. 23, 5 December 2012 (2012-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5025B (zh)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US20130277291A1 (en) Integrated wa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CN106082562B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109020096A (zh) 节能减排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106007227A (zh)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CN10594842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6126956U (zh) 用于北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4457121U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6277298A (zh) 地埋式内嵌载体固化微生物的悬浮床污水处理系统
CN211595374U (zh) 一种悬浮生物膜与深度过滤联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2945124U (zh) 一种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9761367B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9890449U (zh) 市政污水厂废水mbr与臭氧组合处理装置
CN204752492U (zh) 一体化膜生物反应装置
CN112225313A (zh)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5973964U (zh) 地埋式内嵌载体固化微生物的悬浮床污水处理系统
CN207047050U (zh)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940693U (zh) 一种适合黄河施工营地的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843280U (zh) 一种医疗或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2011812U (zh)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体化设备
CN112408705B (zh) 一种具有潮汐流渗滤系统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CA2610599A1 (en) An integrated wat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CN20651207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厂提标改造的组合滤池
CN2545193Y (zh) 厌氧/增氧滴滤池装置
CN21162027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