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7058A - 插套和插座 - Google Patents

插套和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7058A
CN112217058A CN202011092900.5A CN202011092900A CN112217058A CN 112217058 A CN112217058 A CN 112217058A CN 202011092900 A CN202011092900 A CN 202011092900A CN 112217058 A CN112217058 A CN 112217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insertion part
oblique
socket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29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17058B (zh
Inventor
张宇
龚金和
彭武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29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7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7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17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7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7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with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插套和插座,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插套包括主载流片、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主载流片与第一夹持片、第二夹持片相连,且主载流片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第一夹持片包括第一竖插部和第一斜插部,第二夹持片包括第二竖插部和第二斜插部。第一斜插部与第二竖插部相对,且第一斜插部相对于第一竖插部向着远离第二竖插部的方向弯折,第二斜插部与第一竖插部相对,且第二斜插部相对于第二竖插部向着远离第一竖插部的方向弯折。第一竖插部和第二竖插部用于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第一斜插部和第二斜插部用于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套,既可以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也可以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

Description

插套和插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套和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中的插套可以分为L极插套、N极插套和E极插套。
相关技术中的N极插套和L极插套在不同的排布方式下可用于对接不同插头中的插片。具体的,在平行排布时,可用于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而在呈倒八字形排布时,可用于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
插座在制作完成后,插座内的插套的排布方式就已经确定,所以使得N极插套和L极插套只能用于对接一种插头的插片,这使得插套的兼容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和插座,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插套和插座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套,所述插套包括主载流片、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主载流片与所述第一夹持片、所述第二夹持片相连,且所述主载流片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片包括第一竖插部和第一斜插部,所述第二夹持片包括第二竖插部和第二斜插部;
所述第一斜插部与所述第二竖插部相对,且所述第一斜插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竖插部向着远离所述第二竖插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斜插部与所述第一竖插部相对,且所述第二斜插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竖插部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竖插部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竖插部和所述第二竖插部用于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所述第一斜插部和所述第二斜插部用于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竖插部与所述第二竖插部平行排布,所述第一斜插部与所述第二斜插部平行排布;
所述第一竖插部和所述第二斜插部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竖插部和所述第一斜插部之间的夹角为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竖插部和所述第一斜插部的第一交界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竖插部和所述第二斜插部的第二交界区域呈圆弧状过渡。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套组件和壳体,所述插套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插套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插套;
所述壳体对应所述插套的部分具有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位于所述通孔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板具有长条状的插孔,所述插孔能够通过旋转在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插孔在所述竖插状态用于供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所述插孔在所述斜插状态用于供三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板能够在30°的旋转范围内旋转,且所述竖插状态和所述斜插状态分别对应所述旋转板的两个极限旋转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孔包括安装孔部和插孔部,所述安装孔部位于所述插孔部的外侧,所述安装孔部和所述插孔部相通,所述旋转板位于所述安装孔部中;
所述插孔部包括相交的竖插孔和斜插孔,且所述插孔在所述竖插状态下与所述竖插孔正对,所述插孔在所述斜插状态下与所述斜插孔正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转板沿周向具有多个卡扣和多个承载台口,所述卡扣和所述承载台口间隔排布,且所述承载台口的开口朝向所述插座的内部;
所述安装孔部的内壁沿周向具有多个承载台和多个卡接口,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卡接口间隔排布,且所述卡接口的开口朝向所述插座的内部;
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卡接口中,所述承载台位于所述承载台口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口的第一内壁接触时,所述插孔处于所述竖插状态,在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口的第二内壁接触时,所述插孔处于所述斜插状态,所述第一内壁与所述第二内壁相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扣、所述承载台口、所述承载台和所述卡接口均为3个。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该插套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第一夹持片包括第一竖插部和第一斜插部,第二夹持片包括第二竖插部和第二斜插部。第一斜插部与第二竖插部相对,且相对于第一竖插部向着远离第二竖插部的方向弯折。第二斜插部与第一竖插部相对,且第二斜插部相对于第二竖插部向着远离第一竖插部的方向弯折。也即,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之间形成X形的插槽,使得插套既可以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也可以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套的兼容性较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套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套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竖插片插入插套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斜插片插入插套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套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座的示意图;
图6a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座的示意图;
图6b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座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座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旋转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安装孔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插座的分解图。
图例说明:
1、插套;
10、主载流片;
11、第一夹持片,110、第一交界区域,111、第一竖插部,112、第一斜插部;
12、第二夹持片,120、第二交界区域,121、第二竖插部,122、第二斜插部;
2、壳体;
20、通孔;
201、安装孔部,2011、承载台,2012、卡接口,2013、第一内壁,2014、第二内壁;
202、插孔部,2021、竖插孔,2022、斜插孔;
21、面板;
22、功能件;
3、旋转板,31、插孔,32、卡扣,33、承载台口;
4、竖插片;
5、斜插片。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套,如图1所示,插套包括主载流片10、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主载流片10与第一夹持片11、第二夹持片12相连,且主载流片10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第一夹持片11包括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一斜插部112,第二夹持片12包括第二竖插部121和第二斜插部122。第一斜插部112与第二竖插部121相对,且第一斜插部112相对于第一竖插部111向着远离第二竖插部121的方向弯折,第二斜插部122与第一竖插部111相对,且第二斜插部122相对于第二竖插部121向着远离第一竖插部111的方向弯折。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二竖插部121用于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第一斜插部112和第二斜插部122用于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套可以是L极插套,也可以是N极插套。L极插套与N极插套的具体结构可以呈镜像对称。
主载流片10与第一夹持片11、第二夹持片12相连,且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当主载流片10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后,即可以从外部电源引电至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
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相对排布,用于夹持插头中的插片,并将主载流片10引入的电传导至插片。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还可以称为负载流片。
主载流片10、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可以是一体冲压成型的。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设置插套1的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为上述形态,使得插套1的插槽的形状为X形。这样,不管是二极插头的竖插片4,还是三极插头的斜插片5,该插套均能对接,从而提高了插套的兼容性,并且,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如图3a所示,为插套1对接竖插片4的示意图,此时,第一竖插部111与第二竖插部121与竖插片4接触。如图3b所示,为插套1对接斜插片5的示意图,此时,第一斜插部112与第二斜插部122与斜插片5接触。
并且,第一斜插部112相对于第一竖插部111弯折,第二斜插部122相对于第二竖插部121的弯折的结构,也提高了插套1的刚度,使得插套具有良好的夹持力,保障了插套的温升要求,提高了插套的寿命。其中,插套的温升要求是指插套在通电状态下,其温度升高值必须小于目标温度阈值。
另外,上述可兼容二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插套1,也提高了插套零件的通用性。
为了更好的对接现有的标准形态的插头,如图2所示,第一竖插部111与第二竖插部121平行排布,第一斜插部112与第二斜插部122平行排布。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二斜插部122之间的夹角为30°,第二竖插部121和第一斜插部112之间的夹角为30°。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一斜插部112之间的夹角为150°,第二竖插部121和第二斜插部122之间的夹角为150°。
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一斜插部112的第一交界区域110以及第二竖插部121和第二斜插部122的第二交界区域120可以呈圆弧状过渡。这样,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的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折断。并且,圆弧状过渡也提高了插套1与插片的接触面积。
为了使得插片更容易插入到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形成的插槽中,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在插槽口处,可以具有互相远离的翻边结构。从而使得插槽口为一个敞口设计,更加便于插片插入到插槽中。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套1的产品形态图。该插套1的一端包括上述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另一端具有现有的普通的夹持片(或理解为现有的插套结构),两端之间通过主载流片10连接。
当然,插套1的形态不限于图4所示出的形态,例如,插套1还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而在另一端不包括现有的插套结构,也即,该插套1仅仅具有一个插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如图5所示,该插座包括插套组件和壳体2,插套组件位于壳体2的内部,插套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插套1。壳体2对应插套1的部分具有通孔20。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墙壁插座,也可是移动插座(或称为插排)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壳体2用于支撑及保护整个插座。壳体2上具有通孔20,该通孔20的形态既能够保证二极插头中的竖插片穿过,也能够保证三极插头中的斜插片穿过。示例性的,该通孔20可以为X形通孔,当然该通孔也可以尺寸较大的圆形通孔或方形通孔等。
插套组件为插座中的电性元器件,用于实现插座基本的取电及供电功能。可以理解的是,该插座组件中包括的插套1应当成对使用,每对插套1包括一个L极插套和一个N极插套。另外,由于插套1的优点在于可以兼容三极插头和二极插头中的插片,所以,插套组件中一般应当包括E极插套,以匹配三极插头中的E极插片。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使插座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插套1,使得该插座的插孔,可以实现二极插头和三极插头的复用,从而提高插座的兼容性,以及提高插座中的插孔的利用率。并且,也提高了用户对插座的使用体验。
如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孔20包括相交的竖插孔和斜插孔,竖插孔用于供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斜插孔用于供三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
如图6a和6b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座还包括旋转板3,旋转板3位于通孔20的内部,且与壳体2转动连接。旋转板3具有长条状的插孔31,插孔31能够通过旋转在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插孔31在竖插状态用于供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插孔31在斜插状态用于供三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设置旋转板3,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旋转板3,来调整旋转板3上的插孔31的状态,从而使得插孔31适配用户需要对接的插头。并且,旋转板3的存在,也使得插座更加的美观。而且,也提高了插座的安全性,避免了固定插孔(固定插孔的尺寸需要保证竖插孔和斜插孔均能穿过)的尺寸过大的问题。
为了便于用户方便的将插孔31调整的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转板3能够在30°的旋转范围内旋转,且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分别对应旋转板3的两个极限旋转位置。
也即,当用户将旋转板3转动到极限旋转位置时,插孔31即处于竖插状态或斜插状态。
对于需要安装旋转板3的通孔20来说,通孔20可以具有多种形态,下面,提供一种通孔20的可能的实现形态:
如图7所示,通孔20包括安装孔部201和插孔部202,安装孔部201位于插孔部202的外侧,安装孔部201和插孔部202相通,旋转板3位于安装孔部201中。插孔部202包括相交的竖插孔2021和斜插孔2022,且插孔31在竖插状态下与竖插孔2021正对,插孔31在斜插状态下与斜插孔2022正对。
其中,安装孔部201用于安装旋转板3,并使旋转板3能够在安装孔部201中转动。安装孔部201的内壁具有能够与旋转板3的外侧转动连接的安装结构。
插孔部202包括竖插孔2021和斜插孔2022。在对接二极插头中的竖插片时,竖插片依次穿过插孔31和竖插孔2021,然后插入到插套1的插槽中。在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斜插片时,斜插片依次穿过插孔31和斜插孔2022,然后插入到插槽1的插槽中。
关于旋转板3可转动设置在安装孔部201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下面提供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8所示,旋转板3沿周向具有多个卡扣32和多个承载台口33,卡扣32和承载台口33间隔排布,且承载台口33的开口朝向插座的内部。
如图9所示,安装孔部201的内壁沿周向具有多个承载台2011和多个卡接口2012,承载台2011和卡接口2012间隔排布,且卡接口2012的开口朝向插座的内部。
卡扣32位于卡接口2012中,承载台2011位于承载台口33中。
也即,旋转板3卡持在安装孔部201的内部。
在将旋转板3安装到安装孔部201中时,先按着插片的插入方向,将旋转板3按入到安装孔部201。则卡扣32会越过壳体2的外表面,进入到卡接口2012中,在这一状态下,卡接口2012和卡扣32配合,会阻碍旋转板3运动到壳体2的外部。而另一方面,承载台口33的内表面与承载台2011的接触,两者配合也阻碍了旋转板3继续向着壳体2的内部运动。因此,旋转板3卡持在安装孔部201的内部。
而且,由于卡接口2012沿周向的尺寸大于卡扣32沿周向的尺寸,且承载台口33沿周向的尺寸大于承载台2011沿周向的尺寸,所以,旋转板3又能在安装孔部201中沿着周向旋转。
在实际应用中,卡扣32与卡接口2012的数量相同,承载台口33与承载台2011的数量可以相同。示例性的,卡扣32、承载台口33、承载台2011和卡接口2012的数量可以均为3个。
为了限制旋转板3在安装孔部201中的旋转范围,并使旋转板3的两个极限旋转位置分别对应插孔31的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可以设置在卡扣32与卡接口2012的第一内壁2013接触时,插孔31处于竖插状态,在卡扣32与卡接口2012的第二内壁2014接触时,插孔31处于斜插状态,第一内壁2013与第二内壁2014相对,且第一内壁2013和第二内壁2014之间的角度可以为30°。
也即,通过卡接口2012和卡扣32的配合,来限定旋转板3的转动范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承载台口33与承载台2011的配合,来限定旋转板3的转动范围,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的分解图。插座包括面板21、功能件22和旋转板3。面板21扣装在功能件22上,旋转板3可转动的安装在面板21的安装孔部201中。
从图10中可以看出,通孔20包括的安装孔部201位于面板21上,而插孔部202位于功能件22上,具体的,插孔部202可以位于功能件22的压板上。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件22可以依次包括第一压板、安全门组件、第二压板、N极插套组件、L极插套组件、E极插套组件和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固定件用于固定和支撑功能件22中的其余部件。
安全门组件位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可以均具有插孔部202。则在插片插入到插套1中时,插片依次穿过旋转板3上的插孔31、第一压板上的插孔部202、安全门组件和第二压板上的插孔部202,然后再插入到插套1的插槽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包括主载流片(10)、第一夹持片(11)和第二夹持片(12),所述主载流片(10)与所述第一夹持片(11)、所述第二夹持片(12)相连,且所述主载流片(10)用于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夹持片(11)包括第一竖插部(111)和第一斜插部(112),所述第二夹持片(12)包括第二竖插部(121)和第二斜插部(122);
所述第一斜插部(112)与所述第二竖插部(121)相对,且所述第一斜插部(112)相对于所述第一竖插部(111)向着远离所述第二竖插部(121)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斜插部(122)与所述第一竖插部(111)相对,且所述第二斜插部(122)相对于所述第二竖插部(121)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竖插部(111)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竖插部(111)和所述第二竖插部(121)用于对接二极插头中的插片,所述第一斜插部(112)和所述第二斜插部(122)用于对接三极插头中的插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插部(111)与所述第二竖插部(121)平行排布,所述第一斜插部(112)与所述第二斜插部(122)平行排布;
所述第一竖插部(111)和所述第二斜插部(122)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竖插部(121)和所述第一斜插部(112)之间的夹角为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插部(111)和所述第一斜插部(112)的第一交界区域(110)以及所述第二竖插部(121)和所述第二斜插部(122)的第二交界区域(120)呈圆弧状过渡。
4.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插套组件和壳体(2),所述插套组件位于所述壳体(2)的内部,所述插套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插套(1);
所述壳体(2)对应所述插套(1)的部分具有通孔(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旋转板(3),所述旋转板(3)位于所述通孔(20)的内部,且与所述壳体(2)转动连接;
所述旋转板(3)具有长条状的插孔(31),所述插孔(31)能够通过旋转在竖插状态和斜插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插孔(31)在所述竖插状态用于供二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所述插孔(31)在所述斜插状态用于供三极插头中的插片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能够在30°的旋转范围内旋转,且所述竖插状态和所述斜插状态分别对应所述旋转板(3)的两个极限旋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包括安装孔部(201)和插孔部(202),所述安装孔部(201)位于所述插孔部(202)的外侧,所述安装孔部(201)和所述插孔部(202)相通,所述旋转板(3)位于所述安装孔部(201)中;
所述插孔部(202)包括相交的竖插孔(2021)和斜插孔(2022),且所述插孔(31)在所述竖插状态下与所述竖插孔(2021)正对,所述插孔(31)在所述斜插状态下与所述斜插孔(2022)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3)沿周向具有多个卡扣(32)和多个承载台口(33),所述卡扣(32)和所述承载台口(33)间隔排布,且所述承载台口(33)的开口朝向所述插座的内部;
所述安装孔部(201)的内壁沿周向具有多个承载台(2011)和多个卡接口(2012),所述承载台(2011)和所述卡接口(2012)间隔排布,且所述卡接口(2012)的开口朝向所述插座的内部;
所述卡扣(32)位于所述卡接口(2012)中,所述承载台(2011)位于所述承载台口(3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扣(32)与所述卡接口(2012)的第一内壁(2013)接触时,所述插孔(31)处于所述竖插状态,在所述卡扣(32)与所述卡接口(2012)的第二内壁(2014)接触时,所述插孔(31)处于所述斜插状态,所述第一内壁(2013)与所述第二内壁(2014)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2)、所述承载台口(33)、所述承载台(2011)和所述卡接口(2012)均为3个。
CN202011092900.5A 2020-10-13 2020-10-13 插座 Active CN112217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900.5A CN11221705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900.5A CN11221705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058A true CN112217058A (zh) 2021-01-12
CN112217058B CN112217058B (zh) 2022-08-02

Family

ID=7405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2900.5A Active CN112217058B (zh) 2020-10-13 2020-10-13 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705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3521Y (zh) * 2002-06-17 2003-05-28 深圳市和宏实业有限公司 带x形插孔的插座
AU2004100869A4 (en) * 2003-10-13 2004-11-04 H.P.M. Industries Pty Ltd, An electrical power outlet
CN102655289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侯永昌 旋转接触式插座插头
CN203085810U (zh) * 2013-02-02 2013-07-24 广州市沅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二三孔转换插座
CN210838174U (zh) * 2019-10-31 2020-06-23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套组件及插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3521Y (zh) * 2002-06-17 2003-05-28 深圳市和宏实业有限公司 带x形插孔的插座
AU2004100869A4 (en) * 2003-10-13 2004-11-04 H.P.M. Industries Pty Ltd, An electrical power outlet
CN102655289A (zh) * 2011-03-02 2012-09-05 侯永昌 旋转接触式插座插头
CN203085810U (zh) * 2013-02-02 2013-07-24 广州市沅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二三孔转换插座
CN210838174U (zh) * 2019-10-31 2020-06-23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插套组件及插座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002-2008》", 24 September 2008 *
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 "《电机工程手册 第38篇 日用电器(试用本)》", 29 February 1980, 机械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7058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81059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rotatable plug
US6544058B1 (en) Changeable plug base structure
US20210210892A1 (en) Rotatable Electric Plug
US6840784B2 (en) Adapter with foldaway plug components
CN112217058B (zh) 插座
CN202564981U (zh) 充电器
CN114207950B (zh) 电插塞式连接器
WO2021057989A1 (zh) 多用插头组件及电器
CN211456175U (zh) 一种数据线
CN211789779U (zh) 便捷连接器
KR100502789B1 (ko) 무선전화기용 충전장치
CN206834384U (zh) 旋转插座模块
CN218975821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112636050A (zh) 电源适配器
CN218569278U (zh) 充电器的折叠脚结构及充电器
CN21366068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3184867U (zh) 一种转接头充电器
CN218161133U (zh) 一种插座转换器
US7819701B2 (en) Rotatable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N219419605U (zh) 一种安全型插座
CN218584870U (zh) 一种可旋转式电能表接插件
CN213936817U (zh) 电连接器
CN215764963U (zh) 灯管端盖和照明装置
CN215579186U (zh) 插座组件及包含其的灯具
CN219937354U (zh) 可切换式天线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