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6290A -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6290A
CN112216290A CN201910613254.3A CN201910613254A CN112216290A CN 112216290 A CN112216290 A CN 112216290A CN 201910613254 A CN201910613254 A CN 201910613254A CN 112216290 A CN112216290 A CN 112216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audio data
data
channel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32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飞
李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32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162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890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046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891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047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902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048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929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049A1/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0887 priority patent/WO20210040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6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6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8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oding or decoding using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e.g. joint-stereo, intensity-coding or matrix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由于音频发送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即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使得音频接收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Description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终端播放音频时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单声道或者双声道的播放效果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对音质的需求,改善用户体验,可以通过外接能够实现多声道播放效果的音响设备来提高终端播放音频时的音质。
但是,由于外接音响设备时,终端自身的扬声器即无法工作,因此无法形成较好的影音体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外接音响设备实现多声道音频播放,无法形成较好的影音体验,且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音频发送端,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接收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相同;
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将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所述音频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所述声道数阈值,所述声道数阈值根据所述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采样参数确定。
可选的,所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位宽、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所述采样方式包括单沿采样或双沿采样;
所述声道数阈值等于所述额定声道数与第一比值、第二比值以及采样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乘积;
其中,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采样位宽与所述数据位宽的比值,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采样频率与额定频率的比值,且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均大于或等于1;若所述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所述采样系数为1,若所述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所述采样系数为2。
可选的,所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位宽,所述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若所述采样位宽为所述数据位宽的非整数倍,根据所述采样位宽,对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分别与其他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所述采样位宽;
若所述采样位宽为所述数据位宽的整数倍,将至少两个所述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所述采样位宽。
可选的,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左声道音频数据,右声道音频数据,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
所述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所述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所述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音频接收端,所述音频接收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发送端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与多个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数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按照与所述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
将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所述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所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均为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包括:
在接收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或者,在接收完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时,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应用于音频发送端,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接收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电路,用于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相同;
编码电路,用于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第一音频信号传输电路,用于将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所述音频接收端。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应用于音频接收端,所述音频接收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发送端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与多个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数量,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解码电路,用于按照与所述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
第二音频信号传输电路,用于将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所述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播放设备,所述播放设备包括:音频发送端和音频接收端;
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如上述方面所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如上述方面所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由于音频发送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即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使得音频接收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所涉及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总线的信号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发送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解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解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音频数据的解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数据处理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音频发送端10、音频接收端20和多个扬声器30。例如,图1示出了八个扬声器30。
参考图1,该音频发送端10的一端可以与声源S1连接,另一端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的一端连接,该音频接收端2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2与多个扬声器30连接,且该音频接收端20与扬声器30之间还可以连接有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AMP)40。
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包括解码器101和重编码器102,解码器101可以对声源S1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并发送至重编码器102。重编码器102可以对该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重编码,并通过第一音频总线L1发送至音频接收端20。该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接收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并经AMP 40放大处理后通过第二音频总线L2传输至扬声器30,实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
例如,参考图1,音频发送端10可以通过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的一端连接,该音频接收端2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五条第二音频总线L2与五个AMP 40一一对应连接。且每个AMP 40可以与一个或两个扬声器30连接。
可选的,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为终端的机芯端,该音频接收端20可以为终端内设置的XMOS芯片,该音频接收端20也可以称为协音频处理器。该第一音频总线L1和第二音频总线L2可以为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inter—IC soun d,I2S)。该终端可以为电视机、电脑或手机等设备。
受成本和算法复杂度的限制,目前音频发送端10最多能够支持3路I2S,即音频发送端10最多可以通过3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连接。而由于一个扬声器30最多可以接收两个声道(channel,ch)的音频数据,因此目前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仅可以传输2ch的音频数据(即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额定声道数可以为2),相应的,该3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仅可以实现6ch的音频数据传输,局限性较大,且音质效果较差。
本发明实施例介绍的上述实施环境中的音频发送端10可以通过重编码器102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该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一一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并通过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将对应的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发送至音频接收端20。由于编码得到的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可以实现6ch以上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例如,可以实现8ch(即声音格式为5.1.2)的音频数据传输。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2S的各信号时序图。参考图2可以看出,I2S信号可以包括:帧时钟WS、串行时钟BCLK以及串行数据SDATA。
其中,串行时钟BCLK的每个脉冲对应音频数据的一位数据,且BCLK的频率满足:2×采样频率×采样位宽。例如,当采样频率为48千赫兹(KHZ),采样位宽为16比特(bit)时,该BCLK的频率即为:2×16×48=1.536兆赫兹(MHz)。帧时钟WS用于指示左右声道的音频数据,其中,WS为第一电位可以表示正在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为左声道(即图2所示的L_ch);WS为第二电位可以表示正在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为右声道(即图2所示的R_ch),且WS的频率可以等于采样频率。其中,第一电位相对于第二电位可以为高电位,或者,第一电位相对于第二电位也可以为低电位。串行数据SDATA即是用二进制补码表示的音频数据。
除上述信号之外,为了使得数据传输同步性更好,I2S信号还可以包括主时钟MCLK,主时钟MCLK的频率可以是采样频率的256倍或384倍。例如,假设采样频率为48KHZ,主时钟MCLK的频率为采样频率的256倍,则主时钟M CLK的频率即可以为:48×256=12.288MHz。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2S在采集音频数据时,总是从高位数据开始采集,且为了使得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能够处理的有效位数可以不同,因此无论I2S的信号有多少位有效数据,如图2所示,串行数据SDATA的最高位总是出现在WS变化(即一帧开始)后的第2个BCLK脉冲处。这样,即可以使得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的有效位数不同。若音频发送端10能够处理的有效位数少于音频接收端20能够处理的有效位数,相应的,即可以放弃采集到的音频数据中多余的低位数据。若音频发送端10能够处理的有效位数多于音频接收端20能够处理的有效位数,相应的,即可自动补足剩余的位数。这种同步机制使得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的连接更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传输的音频数据不会发生错位。
可选的,目前在统一的I2S接口下,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例如,根据SDATA相对于WS和BCLK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左对齐、右对齐和I2S格式。例如,图2示出了16bit左对齐、20bit左对齐、24bit左对齐以及24bit右对齐。并且,为了保证音频数据的正确传输,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可以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和长度。而对于I2S格式来说数据长度可以不同。WS可以在BCLK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发生改变,并且WS的时序无需要完全对称。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发送端10中,参考图1,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连接。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发送端10可以获取声源S1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或者也可以获取其他设备(如外接音响设备)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之后,音频发送端10中的解码器101可以对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其中,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可以相同,且可以与第一音频总线的初始采样位宽相同。
步骤302、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可以大于额定声道数。
其中,该额定声道数可以为一个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由于一个扬声器可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为2,因此,该额定声道数即为2。相应的,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包括2ch以上声道的音频数据。相对于相关技术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最多包括2ch的音频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现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
步骤303、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音频接收端。
例如,假设音频发送端10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后,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则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将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L1传输至音频接收端20。音频接收端20可以再将接收到的编码后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2传输至扬声器30,从而实现多声道的音频数据的传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由于音频发送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即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使得音频接收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发送端10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发送端10可以获取终端在播放包含音频数据的音视频文件时,终端内的声源S1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或者,终端也可以获取其他设备(如外接音响设备)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之后,音频发送端10中的解码器101可以对获取到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其中,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可以相同,且该数据位宽可以等于第一音频总线的初始采样位宽。
示例的,假设终端在播放视频时,声源S1发送了包括八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相应的,音频发送端10即可通过解码器101对声源S1发送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八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假设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为16bit,则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即可以均为16bit。
可选的,该八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可以包括:左声道音频数据L,右声道音频数据R,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SL,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SR,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TOPL,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TOPR,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Center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Woofer。本发明实施例对音频发送端10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以及各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类型均不做限定。
步骤402、确定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道数阈值可以根据数据位宽和第一音频总线的采样参数确定。其中,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可以包括:采样位宽、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采样方式可以包括单沿采样(即仅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时采集音频数据)或双沿采样(即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采集音频数据)。
其中,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第二比值w2和采样系数w3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乘积。该第一比值w1可以为采样位宽与数据位宽的比值;该第二比值w2可以为采样频率与额定频率的比值。且该第一比值w1和第二比值w2可以均大于或等于1,若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采样系数w3可以为1,若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采样系数w3可以为2。额定声道数N0可以为一个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由于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为2,则该额定声道数N0即可以为2。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均是终端中预先设定的,且为了实现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的至少一个采样参数可以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第二比值w2和采样系数w3中大于1的参数的乘积。由于对采样位宽调整后,第一比值w1才会大于1;对采样频率调整后,第二比值w2才会大于1;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采样系数w3才会大于1。因此若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该声道数阈值N1即为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和第二比值w2中大于1的参数的乘积;当采样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时,该声道数阈值N1即为额定声道数N0与采样系数w3,以及第一比值w1和第二比值w2中大于1的参数的乘积。
例如,假设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仅采样位宽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1。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仅采样频率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频率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二比值w2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2。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的采样频率和采样位宽均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和第二比值w2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1×w2。
假设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均为初始采样参数,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采样系数w3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3。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仅采样位宽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和采样系数w3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1×w3。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仅采样频率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频率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二比值w2和采样系数w3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2×w3。若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中的采样频率和采样位宽均是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的,则该声道数阈值N1即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N0与第一比值w1、第二比值w2以及采样系数w3的乘积,即该声道数阈值N1可以满足:N1=N0×w1×w2×w3。
以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为16bit,即数据位宽为16bit,初始采样频率为48KHZ,初始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采样系数w3为1,额定声道数N0为2,额定频率为48KHZ为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举例介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保持初始采样频率不变,并增大初始采样位宽。例如,参考图5,可以在保持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频率48KHZ不变的前提下,将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16bit增大为24bit,也即是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为24bit,采样频率为48KHZ。则第一比值w1即为1.5;第二比值w2即为1,声道数阈值N1即为:N1=N0×w1=2×1.5=3,即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可以传输3ch的音频数据,相应的,即可保证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可以传输9ch的音频数据。
例如,参考图6,可以在保持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频率48KHZ不变的前提下,将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16bit增大为32bit,也即是,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为32bit,采样频率为48KHZ,则第一比值w1即为2,第二比值w2即为1,声道数阈值N1即为:N1=N0×w1=2×2=4。即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可以传输4ch的音频数据,相应的,可以保证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可以传输12ch的音频数据,两条第一音频总线L1即可以传输8ch的音频数据。因此若要实现8ch的音频数据传输,参考图6,仅需设置两条第一音频总线L1即可,节省了成本,且由于目前大部分音频发送端10均设置2条第一音频总线L1,因此兼容性也较强。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保持初始采样位宽不变,增大初始采样频率。例如,参考图7和图8,可以在保持初始采样位宽16bit不变的前提下,将初始采样频率48KHZ增大为96KHZ。也即是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为16bit,采样频率为96KHZ,则第一比值w1即为1,第二比值w2即为2,声道数阈值N1即为:N1=N0×w2=2×2=4。即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均可以传输4ch的音频数据。相应的,可以保证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传输12ch的音频数据,两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传输8ch的音频数据。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既增大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位宽,也增大第一音频总线L1的初始采样频率。例如,可以将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频率调整为初始采样频率的整数倍。参考图9,可以既将初始采样位宽16bit增大为24bit,又将初始采样频率48KHZ增大为96KHZ。相应的,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即为24bit,采样频率即为96KHZ,则第一比值w1即为1.5,第二比值w2即为2,声道数阈值N1即为:N1=N0×w1×w2=2×1.5×2=6。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即可以传输6ch的音频数据。相应的,可保证两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传输12ch的音频数据。对于8ch以上声道数的音频数据传输,适应性更广。
作为再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保持初始采样位宽和初始采样频率均不变,仅将初始采样方式由单沿采样调整为双沿采样,即使得w3为2,相应的,在初始采样位宽16bit,且初始采样频率48KHZ的前提下,也可以使得声道数阈值N1为:N1=N0×w3=2×2=4,即可以使得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最多可以传输4ch的声道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样参数调整方式仅是举例说明,若要实现更多声道数量的音频数据传输,可以根据声道数量的要求,对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参数进行对应调整。
步骤403、根据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音频发送端10确定了第一音频总线L1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声道数阈值后,可以采用预设算法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可以小于等于声道数阈值。
其中,若第一音频总线调整后的采样位宽为数据位宽的非整数倍,则可以根据采样位宽,对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分别与其他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可以为采样位宽。若采样位宽为数据位宽的整数倍,则可以将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采样位宽。
可选,该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Center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Woofer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该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Center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Woofer相对于其他声道的音频数据为次要声音,因此对次要声音进行拆分,可以避免获取到的主要声音(如主声道、环绕音或天空音)丢失或错误,保证多声道音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以数据位宽为16bit,额定频率为48KHZ,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举例介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5和图9所示,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为24bit,由于采样位宽24bit为数据位宽16bit的1.5倍(即非整数倍),因此音频发送端10可以根据24bit,对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分别与其他声道音频数据进行组合,且使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采样位宽。也即是,该音频发送端10的编码方式可以为: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前半个采样周期中,组合一个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拆分后的1ch的低8bit音频数据,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后半个采样周期中,组合一个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拆分后的1ch的高8bit音频数据。
示例的,参考图5,假设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为3,且音频发送端10获取到ch0至ch8共9ch的音频数据,其中ch1、ch4和ch7为目标声道。则参考图5,音频发送端10可以将ch1、ch4和ch7中每个ch的音频数据均拆分为低8bit和高8bit的两段数据。之后,可以将ch1拆分后的两段数据中,低8bit的一段数据与ch0的16bit的音频数据组合,高8bit的一段数据与ch2的16bit的音频数据组合,从而得到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ch0与ch1的低8bit的一段数据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24bit,ch2与ch1的高8bit的一段数据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以为24bit。同理,可以将ch4拆分后的两段数据分别与ch3和ch5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将ch7拆分后的两段数据分别与ch6和ch8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相应的,编码后即共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且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均包括3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例如,参考图9,假设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为4,音频发送端10获取到L、R、C、LFE、Rs、Ls、Lfh和Rfh共8ch的音频数据,Lfh和Rfh为目标声道,则参考图9,音频发送端10可以将Lfh和Rfh中每个ch的音频数据均拆分为低8bit和高8bit的两段数据,并将Lfh拆分后的两段数据,低8bit的一段数据与L声道的16bit音频数据组合,高8bit的一段数据与R声道的16bit音频数据组合;将Rfh拆分后的两段数据,低8bit的一段数据与C声道的16bit音频数据组合,高8bit的一段数据与LFE声道的16bit音频数据组合,从而得到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余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参考图6,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为32bit,参考图7和图8,第一音频总线L1的采样位宽均为16bit。由于采样位宽16bit为数据位宽16bit的1倍(即整数倍),采样位宽32bit为数据位宽16bit的2倍(即整数倍)。因此对于图6,音频发送端10可以根据16bit,将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即为采样位宽。对于图7和图8,音频发送端10可以根据32bit,将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即为采样位宽。也即是,该音频发送端10的编码方式可以为: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前半个采样周期中的组合2个1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后半个采样周期组合2个1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
例如,参考图6和图8,假设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均为4,音频发送端10获取到L、R、C、LFE、Rs、Ls、Lfh和Rfh共8ch的音频数据,则参考图6和图8,音频发送端10可以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将L、R、C和LFE4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将Rs、Ls、Lfh和Rfh4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相应的,编码后即共得到两路第一音频信号,且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均包括4ch的音频数据。
同理,参考图7,假设每条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为4,音频发送端10获取到ch0至ch11共12ch的音频数据,则参考图6,音频发送端10可以将ch0至ch3共4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将ch4至ch7共4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将ch8至ch11共4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一音频信号,相应的,编码后即共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且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均包括4ch的音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音频发送端10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拆分和组合方式也不做限定。
步骤404、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音频接收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发送端10可以将编码后的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L1全部传输至音频接收端20。音频接收端20中可以预先存储有音频发送端10的编码方式,相应的,音频接收端20即可以根据其预先存储的编码方式,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并通过第二音频总线L2全部传输至扬声器30,实现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
示例的,如图5所示,音频发送端10对获取到的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后共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共包括3ch的音频数据。相应的,音频发送端10即可通过对应的第一音频总线L1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传输至音频发送端10。
可选的,如图10所示,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包括应用层、硬件抽象层(H ardwareAbstraction Layer,HAL)、驱动层和底层(硬件)。在实际应用中,应用层在启动多声道应用程序后,可以向硬件抽象层发送音频数据传输指令。硬件抽象层接收到该音频数据传输指令后,即可运行多声道音频数据传输的相关代码,从而驱动该驱动层检测底层硬件连接的音频(Audio)设备。例如,该音频设备可以为USB设备。
进一步的,当驱动层检测到音频设备时,该音频设备即可将音频文件(即图10所示的原始音频数据)输入至音频发送端10。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通过解码器101将该原始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得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如8ch的音频数据)并存储至底层,例如可以存储至存储器中。然后,驱动层可以将底层检测到的音频设备告知硬件抽象层,此时,硬件抽象层可以向应用层发送音频数据传输请求,以询问应用层是否发出音频数据。当硬件抽象层接收到应用层的指示传输音频数据的应答指令后,可以将多声道音频数据的编码方式(即音频数据传输的相关代码)发送至驱动层。驱动层进而可以根据该编码方式对存储至底层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即执行上述步骤403)。编码处理后,即可以通过第一音频总线L1传输至外部设备。该外部设备可以为音频接收端20,或者也可以为扬声器30。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11,该音频发送端10还可以包括音频处理器(Data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DAP)。该DAP可以分别与解码器101和重编码器102连接。当解码器101将声源S1发送的压缩后的音频数据解码后,可以先将该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发送至DAP,DAP可以通过预设算法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更好效果的音频数据。然后再将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发送至重编码器102,由重编码器102执行上述步骤403实现编码,最后再通过第一音频总线L1(即I2S)实现音频数据的传输。另外,参考图11,该音频处理器DAP还可以与混音器MIX连接,混音器MIX可以将接收到音频数据中能够混合的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得到立体声后并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对接收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使得编码后的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可以大于额定声道数,即可以大于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声道数。在第一音频总线L1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较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实现了5.1.2声道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打破了传统信号的概念,为立体声终端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由于音频发送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即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使得音频接收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接收端20中,参考图1,音频接收端20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发送端10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2与多个扬声器30连接,第二音频总线L2的数量大于第一音频总线L1的数量。如图1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接收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其中,该额定声道数可以为一个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由于一个扬声器可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为2,因此,该额定声道数即为2。相应的,相对于相关技术,音频接收端20仅能接收三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6ch的声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接收端20可以接收三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6ch以上声道数的音频数据。
步骤502、按照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接收端20可以预先存储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当音频接收端20接收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后,即可按照预先存储的解码方式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且,解码后的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由于一个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为2,因此通过解码得到该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可以使得接收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均正常传输至扬声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声道音频数据传输。
步骤503、将每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例如,假设音频接收端20对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解码后,得到四路第二音频信号,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两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则音频接收端20即可以通过四条第二音频总线L2将各路第二音频信号传输至与其对应连接的扬声器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由于音频接收端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音频接收端即可将较多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接收端20中。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接收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接收端20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接收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且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其中,该额定声道数可以为一个扬声器能够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由于一个扬声器可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为2,因此,该额定声道数即为2。相应的,相对于相关技术,音频接收端20仅能接收三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6ch的声道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接收端20可以接收三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6ch以上声道数的音频数据。
示例的,假设如图1所示,音频发送端10共通过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连接,即共包括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则音频接收端20即可接收到音频发送端10通过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发送的三路第一音频信号,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可以包括3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步骤602、确定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接收端20可以预先存储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当音频接收端20接收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后,即可确定出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
可选的,该音频接收端20中存储的解码方式可以是在出厂时,根据音频发送端10设置的编码方式预先配置好的。并且,可以在音频接收端20中预先配置多种解码方式。相应的,在获取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后,该音频接收端20即可以直接采用预先配置好的解码方式对该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或者,音频接收端20也可以接收音频发送端10在发送第一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实时发送的编码方式,然后再根据该编码方式确定对应的解码方式。
步骤603、根据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可以均为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该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与第一音频总线的初始采样位宽,以及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可以相同。例如,该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可以为16bit。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以第二音频总线L2的采样位宽为16bit,采样频率为48KHZ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若音频发送端10在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时,编码方式为: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前半个采样周期中,组合一个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拆分后的1ch的低8bit音频数据,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后半个采样周期中,组合一个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拆分后的1ch的高8bit音频数据。则音频接收端20确定的解码方式即可以为:将每个采样周期内的前半个周期的前16bit对应的声道的音频数据,和后半个周期中的前16bit对应的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并将每个采样周期内的前半个周期的后8bit对应的声道的音频数据,与后半个周期中的后8bit对应的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得到1ch的音频数据,并将该组合后的1ch的音频数据与任一个1ch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该任一个1ch的音频数据也可以为组合后的。
例如,参考图14,假设音频接收端20接收到的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前两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3ch的音频数据,最后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2ch的音频数据,且该3ch中1ch的音频数据为拆分后的音频数据。则音频接收端20可以按照解码方式,根据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将各路第一音频信号中,前半个采样周期中的前16bit声道的音频数据,以及后半个采样周期中的前16bit声道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三路第二音频信号。并且,将第一路和第二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被拆分的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得到一路第二音频信号。
示例的,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第一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ch0和ch1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第二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ch2和ch3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第三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ch4和ch5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并将第一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ch6的低8bit和ch6的高8bit组合,将第二路第一音频信号中的ch7的低8bit和ch7的高8bit组合,从而得到一路第二音频信号。相应的,参考图14,即共解码得到四路第二音频信号,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2ch的音频数据。假设ch0至ch7的音频数据分别为主声道音频数据,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天空音声道音频数据、中置音音频数据和低音音频数据,则可以还原出主声道,环绕声道、天空音声道的数据、中置音数据和低音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若音频发送端10在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时,编码方式为: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前半个采样周期中的组合2个1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以及在每个采样周期的后半个采样周期组合2个1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则音频接收端20确定的解码方式即可以为:将每个采样周期内的前半个周期的2个1ch的16bit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后半个周期的2个1ch的16bit的音频数据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
示例的,如图15所示,假设音频接收端20接收到的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三路第一音频信号,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4ch的音频数据。则参考图15,音频接收端20可以按照解码方式,将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12ch的音频数据,按顺序两两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
示例的,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ch0和ch1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ch2和ch3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ch4和ch5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ch6和ch7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ch8和ch9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将ch110和ch11组合为一路第二音频信号。相应的,参考图15,共解码得到六路第二音频信号,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2ch的音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音频接收端20可以在接收多路第一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即边收边拆。或者,音频接收端20可以在接收完多路第一音频信号时,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即收完再拆。
还需要说明的是,I2S包括单CLK控制,即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共用一个CLK控制;I2S还包括多CLK控制,即各条第一音频总线L1分别用一个CLK控制。对于单CLK控制的I2S,优先采用边收边拆的方式进行解码;对于多CLK控制的I2S,优先采用收完再拆的方式进行解码。对于收完再拆的解码方式,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缓存至其内部缓存器,等待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传输完成后,音频接收端20可以初始化采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的第一位作为有效信号,然后再依次执行图12或图13所示的解码方式。
对于音频接收端20,其也可以采用双沿采样的方式对接收到的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参考图16,若音频接收端20接收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4ch的音频数据。则参考图16,音频接收端20可以采用双沿采样的方式(即在BCLK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采集音频数据)对接收到的三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六路第二音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音频接收端20的拆分组合方式也不做限定。
步骤604、将每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音频接收端20在解码得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后,可以通过第二音频总线L2将该多路第二音频信号传输至扬声器30中,实现多声道音效效果。可选的,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解码得到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先分别存储至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1上,最后,可以调整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2将解码后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同时传输至扬声器30。
示例的,假设如图15所示,音频接收端20对接收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共得到六路第二音频信号。则音频接收端20可以通过对应的六条第二音频总线L2将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同时传输至各个扬声器3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由于音频接收端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音频接收端即可将较多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如图1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
上述获取过程可以参考步骤4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02、根据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一一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上述编码过程可以参考步骤402和步骤403,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03、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音频接收端。
上述传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404,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04、接收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上述接收过程可以参考步骤6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05、根据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解码过程可以参考步骤602和603,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706、将每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上述传输过程可以参考步骤604,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赘述。
下述为对编码方式和解码方式的整体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介绍: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流程图。参考图18可以看出,该音频发送端10的采样位宽为24bit,采样频率为48KHZ;该音频接收端20的采样位宽为16bit,采样频率为48KHZ,且该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的采样方式均为单沿采样(即均仅在BCLK的上升沿进行采样)。因此可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即为3。
相应的,参考图18,音频发送端10可以先将解码后的8ch的音频数据存储至缓存器Buffer中,然后通过预设算法,根据其声道数阈值3,以及采样位宽24bit对该8ch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操作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并将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传输至音频接收端20。音频接收端20可以根据其采样位宽16bit,对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共得到四路第二音频信号,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2ch的音频数据。最后,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该四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四条第二音频总线L2传输至四个AMP40,实现八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流程图。参考图19可以看出,该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的采样位宽均为16bit,采样频率均为48KHZ,且该音频发送端10的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即在BCLK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均进行采样),音频接收端20的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因此可知,该第一音频总线L1的声道数阈值即为4。
相应的,参考图19,音频发送端10将解码后的12ch的音频数据先存储至缓存器Buffer中,然后通过预设算法,对该8ch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操作得到三路第一音频信号,并将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三条第一音频总线L1传输至音频接收端20,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4ch的音频数据。音频接收端20根据其采样位宽16bit,对该三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共得到六路第二音频信号,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2ch的音频数据。最后,音频接收端20可以将该六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六条第二音频总线L2传输至六个AMP 40,实现十二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由于音频发送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且由于音频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多路音频信号,且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即可以实现较多声道音频数据的传输,进而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发送端10,参考图1,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接收端20连接。参考图20,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电路801,用于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相同。
编码电路802,用于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一一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均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第一音频信号传输电路803,用于将每路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音频接收端。
可选的,该编码电路802可以用于:根据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对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一一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声道数阈值,声道数阈值根据数据位宽和第一音频总线的采样参数确定。
可选的,采样参数可以包括:采样位宽、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采样方式可以包括单沿采样或双沿采样,声道数阈值可以等于额定声道数、第一比值、第二比值以及采样系数的乘积。
其中,第一比值为采样位宽与数据位宽的比值,第二比值为采样频率与额定频率的比值,且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均大于或等于1。若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采样系数为1,若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采样系数为2。
可选的,采样参数可以包括:采样位宽。相应的,编码电路802即可以用于:若采样位宽为数据位宽的非整数倍,根据采样位宽,对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分别与其他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采样位宽。若采样位宽为数据位宽的整数倍,将至少两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采样位宽。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可以包括:左声道音频数据,右声道音频数据,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可以包括: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由于编码电路对获取到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得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即可通过第一音频信号传输电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音频接收端,使得音频接收端将更多声道的音频数据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其中各个电路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音频接收端20,参考图1,该音频接收端可以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L1与音频发送端10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L2与多个扬声器30连接,且该第二音频总线L2的数量大于第一音频总线L1的数量。参考图21,该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电路901,用于接收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解码电路902,用于按照与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多条第二音频总线一一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
第二音频信号传输电路903,用于将每路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可选的,解码电路902可以用于:根据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均为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
可选的,解码电路902可以用于:在接收多路第一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或者,在接收完多路第一音频信号时,对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由于解码电路接收到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中,至少一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因此无需外接音响设备,解码电路即可将较多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后传输至扬声器,实现多声道的播放效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其中各个电路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播放设备00可以包括:音频发送端10和音频接收端20(图22中未示出)。
其中,该音频发送端10可以包括如图20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该音频接收端20可以包括如图21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并且,参考图22,该播放设备00还可以包括多个扬声器30,且发出不同声道音频数据的扬声器30可以设置在播放设备00的不同位置。
例如,参考图22,其示出的播放设备00共包括8个扬声器30,该8个扬声器30可以分别发出左声道音频数据,右声道音频数据,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其中,发出左声道音频数据和右声道音频数据的2个扬声器30可以相对设置在播放设备00的左右两侧。发出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和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的2个扬声器30可以分别设置在播放设备30的顶部。发出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数据的3个扬声器30可以分别设置在播放设备30的底部位置。且发出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的1个扬声器30可以设置在播放设备30的中部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可以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图3或图4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执行如图12或和图13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图3或图4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实现如图12或和图13所示的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和播放设备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发送端,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接收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相同;
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将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所述音频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音频总线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能够传输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阈值,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
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所述声道数阈值,所述声道数阈值根据所述数据位宽和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采样参数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位宽、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所述采样方式包括单沿采样或双沿采样;
所述声道数阈值等于所述额定声道数与第一比值、第二比值以及采样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参数的乘积;
其中,所述第一比值为所述采样位宽与所述数据位宽的比值,所述第二比值为所述采样频率与额定频率的比值,且所述第一比值和所述第二比值均大于或等于1;若所述采样方式为单沿采样,所述采样系数为1,若所述采样方式为双沿采样,所述采样系数为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参数包括:采样位宽,所述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包括:
若所述采样位宽为所述数据位宽的非整数倍,根据所述采样位宽,对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得到的音频数据分别与其他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所述采样位宽;
若所述采样位宽为所述数据位宽的整数倍,将至少两个所述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组合,组合后的音频数据的位宽为所述采样位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左声道音频数据,右声道音频数据,左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右环绕声道音频数据,左天空声道音频数据,右天空声道音频数据,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
所述目标声道的音频数据包括:所述中置音声道音频数据和所述重低音声道音频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接收端,所述音频接收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发送端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与多个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数量,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按照与所述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
将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所述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拆分和组合,得到所述多路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均为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采样位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包括:
在接收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的过程中,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或者,在接收完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时,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
9.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发送端,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接收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电路,用于获取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每个声道的音频数据的数据位宽相同;
编码电路,用于对所述多个声道的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第一音频信号传输电路,用于将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一音频总线传输至所述音频接收端。
10.一种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接收端,所述音频接收端通过多条第一音频总线与音频发送端连接,并通过多条第二音频总线与多个扬声器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总线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总线的数量,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音频发送端通过所述多条第一音频总线发送的多路第一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至少一个声道的音频数据,且至少一路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大于额定声道数;
解码电路,用于按照与所述音频发送端采用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所述多路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多条第二音频总线对应的多路第二音频信号,其中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的音频数据的声道数小于或等于额定声道数;
第二音频信号传输电路,用于将每路所述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对应的一条所述第二音频总线,传输至与所述第二音频总线连接的扬声器。
11.一种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播放设备包括:音频发送端和音频接收端;
所述音频发送端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
所述音频接收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音频数据的传输装置。
CN201910613254.3A 2019-07-09 2019-07-09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Pending CN112216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254.3A CN112216290A (zh) 2019-07-09 2019-07-09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PCT/CN2020/070890 WO2021004046A1 (zh) 2019-07-09 2020-01-08 音频处理方法与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PCT/CN2020/070891 WO2021004047A1 (zh) 2019-07-09 2020-01-08 显示装置、音频播放方法
PCT/CN2020/070902 WO2021004048A1 (zh) 2019-07-09 2020-01-08 显示装置、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
PCT/CN2020/070929 WO2021004049A1 (zh) 2019-07-09 2020-01-08 显示装置、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070887 WO2021004045A1 (zh) 2019-07-09 2020-01-08 一种多声道平台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3254.3A CN112216290A (zh) 2019-07-09 2019-07-09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6290A true CN112216290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4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3254.3A Pending CN112216290A (zh) 2019-07-09 2019-07-09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162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387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数据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387A1 (zh) * 2022-06-27 2024-01-04 哲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数据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5780B2 (en) Audio apparatus, audio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udio system
US916734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multi-channel sound using cable/wireless device
US7853343B2 (en) Acoustic device and reproduction mode setting method
CN101808208B (zh) 电视机音效模式设置的方法及电视机
JP3890856B2 (ja) 無線オーディオ機器
US20100142735A1 (en) Audio apparatus and signal calibration method thereof
US8391513B2 (en) Stream synthesizing device, decoding unit and method
CN107277691B (zh) 基于云的多声道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音频网关装置
CN104834623A (zh) 音频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8718361A (zh) 一种音频文件播放方法及无线接听设备
JP2001006291A (ja) オーディオ信号の符号化方式判定装置、及びオーディオ信号の符号化方式判定方法
JP4003788B2 (ja) 無線オーディオ機器
WO20080020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US11025406B2 (en) Audio return channel clock switching
CN112218019B (zh) 一种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08252834A (ja) 音声再生装置
CN112216290A (zh) 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播放设备
US11514921B2 (en) Audio return channel data loopback
KR20170018626A (ko) 송신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20150115308A (ko) 외부 기기에 연동하여 dsd 오디오 파일을 재생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6412767B (zh) 一种混音方法和混音电路
JP2008061034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423197A (zh) 用于实现多路蓝牙音频输出的方法及装置
CN218332560U (zh) 一种usb声卡信号传输系统
KR101853662B1 (ko) 음향 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음향 데이터 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