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354A -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3354A
CN112203354A CN202011089077.2A CN202011089077A CN112203354A CN 112203354 A CN112203354 A CN 112203354A CN 202011089077 A CN202011089077 A CN 202011089077A CN 112203354 A CN112203354 A CN 112203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radio access
service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90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3354B (zh
Inventor
李静
冯毅
董秋丽
曹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90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的技术问题。业务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然后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站共建共享的网络架构中,不同运营商的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同一个共享基站为终端提供服务。具体的,不同运营商的核心网设备向共享基站下发各自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策略;共享基站响应于接收到的QoS策略,为不同运营商所提供服务的终端提供相应的通信资源。
但是,由于不同运营商为业务下发的QoS策略不同,共享基站在同一优先级中为不同运营商分配的通信资源不同,这就会导致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
具体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然后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
由上可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由于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时,可以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不同运营商的终端业务的性能,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保证了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的通信资源相同,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归属于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业务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业务处理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业务处理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该业务处理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一部分装置,例如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及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接收、确定、分流上述业务处理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该芯片系统包括芯片,也可以包括其他分立器件或电路结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第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业务处理装置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业务处理装置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中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以及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业务处理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发明类似,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由于不同运营商为业务下发的QoS策略不同,共享基站在同一优先级中为不同运营商分配的通信资源不同,这就会导致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然后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解决了现有的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适用于通信系统10。图1示出了该通信系统10的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11、第二核心网设备1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多个第一终端15和多个第二终端16。
其中,第一核心网设备11分别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通信连接。第二核心网设备12分别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通信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15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16通信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终端15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16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还可以连接多个终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核心网设备11和第二核心网设备12均可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非标准组网中的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 way,PGW),也可以是5G标准组网中的用户端口功能(userport function,UPF)和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还可以是其他核心网中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11对应第一运营商,第二核心网设备12对应第二运营商。第一核心网设备11用于向第一运营商对应的终端制定QoS策略,并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发送制定QOS策略。第二核心网设备12用于向第二运营商对应的终端制定QoS策略,并向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发送制定QoS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均可以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也可以为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 base station,eNB),还可以为表示第五代通信技术(the 5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终端15和多个第二终端16可以为各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机、智能家居设备或智能办公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例如,手持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车载设备可以是车载导航系统。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计算机可以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以及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是智能窗帘、智能水表。智能办公设备可以是智能打印机。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终端15为第一运营商对应的终端,多个第二终端16为第二运营商对应终端。
图1中的第一核心网设备11、第二核心网设备1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多个第一终端15和多个第二终端16均包括图2所示业务处理装置所包括的元件。下面以图2所示的业务处理装置为例,介绍图1中的第一核心网设备11、第二核心网设备1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1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14、多个第一终端15和多个第二终端16的硬件结构。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装置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业务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业务处理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2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业务处理装置的限定。除图2所示部件之外,该业务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处理装置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业务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31以及通信接口32。处理器31与通信接口32耦合。
处理器3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2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3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存储器22的功能。
通信接口32用于为处理器3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32可以是业务处理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业务处理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23)。
需要指出的是,图2(或图3)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业务处理装置的限定,除图2(或图3)所示部件之外,该业务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上述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和上述图2(或图3)示出的业务处理装置,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下述S401-S402。
S4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
具体的,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一次数、第一物理资源模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信道质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吞吐量和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时延。
第一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一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数量。第一PRB数量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二次数、第二PRB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信道质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吞吐量和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时延。
第二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第二PRB数量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三信息包括:第三目标终端数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三次数、第三PRB数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信道质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吞吐量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时延。
第三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第三PRB数量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一终端业务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相同。
可选的,在获取第一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二目标终端数量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并在第一终端业务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相同的业务中,获取第一终端的数量以及第二终端的数量。
示例性的,第一终端的游戏业务的业务优先级为一级业务优先级,第二终端的游戏业务的业务优先级为二级业务优先级。一级业务优先级高于二级业务优先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到的第一终端的数量为100个,第二终端的数量为10个。为了保证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提供相同的服务,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提高第二终端的游戏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可选的,由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包括多个业务,每个业务的业务优先级不同,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时,可以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业务优先级按照高低顺序进行排序,并依次获取业务优先级相同的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
S4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在获取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之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
可选的,在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以及确定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之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运营商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其中,投资比例是取值范围在0-100%的比例系数,投资比例用于表示第二运营商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或者运营经理(operation manager,OM)根据实际情况人为选择配置的比例。
具体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二运营商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然后根据投资比例、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可选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具体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中的具体参数,确定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的具体策略。
具体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投资比例、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时,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A2-A1*G-A3*(1-G)<A4。
A2为第二吞吐量;A1为第一吞吐量;G为投资比例;A3为第三吞吐量;A4为第一阈值。
第二预设条件为:B2-B1*G-B3*(1-G)<B4。
其中,B2为第二信道质量;B1为第一信道质量;B3为第三信道质量;B4为第二阈值。
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
具体的,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吞吐量差异较大。其次,若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信道质量接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信道质量接近,但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吞吐量差异较大,说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提供的通信资源存至差异,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较差的原因不是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提供的通信资源存至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其他优先级下,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时,可以根据第四信息的具体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具体的,当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其中,第三预设条件为:C2-C1*G-C3*(1-G)<C4。
C2为第二目标终端数量;C1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C3为第三目标终端数量;C4为第三阈值。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具体的,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说明在同一优先级下,第一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的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的差异较大,说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提供的通信资源存至差异,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第二指示信息。
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说明在同一优先级下,第一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的差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差异原因,并根据差异原因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当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其中,第四预设条件为:D2-D1*G-D3*(1-G)<D4。
D2为第二时延;D1为第一时延;D3为第三时延;D4为第四阈值。
具体的,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的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的差异较大,说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提供的通信资源存至差异,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第二指示信息。
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和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时延的差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和第二终端业务的差异原因,并根据差异原因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当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的PRB数量和第二终端业务的PRB数量的差异较小,且第一终端业务的调度次数和第二终端业务的调度次数的差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承载。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或者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
其中,第五预设条件为:E2-E1*G-E3*(1-G)<E4。
E2为第二PRB数量;E1为第一PRB数量;E3为第三PRB数量;E4为第五阈值。
第六预设条件为:F2-F1*G-F3*(1-G)<F4。
其中,F2为第二次数;F1为第一次数;F3为第三次数;F4为第六阈值。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二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GBR大于第七阈值的业务。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GBR。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三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三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大于第八阈值的业务。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AMB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
具体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然后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
由上可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由于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因此,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在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时,可以根据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不同运营商的终端业务的性能,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保证了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的通信资源相同,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结合上述图4,如图5所示,上述S402可以替换为S501-S502。
S5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二运营商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
S5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投资比例、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可选的,结合上述图4和图5,如图6所示,上述S502可以替换为S601-S603。
S601、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第一预设条件为:A2-A1*G-A3*(1-G)<A4。
其中,A2为第二吞吐量;A1为第一吞吐量;G为投资比例;A3为第三吞吐量;A4为第一阈值。
第二预设条件为:B2-B1*G-B3*(1-G)<B4。
其中,B2为第二信道质量;B1为第一信道质量;B3为第三信道质量;B4为第二阈值。
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执行S602。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执行S603。
S6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
S603、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其他优先级下,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其他优先级下,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可选的,结合上述图4、图5和图6,如图7所示,上述S602可以替换为S701-S708。
S701、若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其中,第三预设条件为:C2-C1*G-C3*(1-G)<C4。
C2为第二目标终端数量;C1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C3为第三目标终端数量;C4为第三阈值。
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S702。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S702、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S703、若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其中,第四预设条件为:D2-D1*G-D3*(1-G)<D4。
D2为第二时延;D1为第一时延;D3为第三时延;D4为第四阈值。
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S705。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S704、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705、若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是否满足第六预设条件。
其中,第五预设条件为:E2-E1*G-E3*(1-G)<E4。
E2为第二PRB数量;E1为第一PRB数量;E3为第三PRB数量;E4为第五阈值。
第六预设条件为:F2-F1*G-F3*(1-G)<F4。
其中,F2为第二次数;F1为第一次数;F3为第三次数;F4为第六阈值。
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S706。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五预设条件,或者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不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的其他参数,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S706、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GBR承载。
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说明第一终端业务的PRB数量和第二终端业务的PRB数量的差异较小,且第一终端业务的调度次数和第二终端业务的调度次数的差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GBR承载。
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S707;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S708。
S707、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二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GBR大于第七阈值的业务。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GBR。
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S708、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
其中,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三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三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聚合AMBR大于第八阈值的业务。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AMBR。
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
可选的,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对于S701-S702、S703-S704和S705-S708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例如: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先执行S701-S702,再执行S703-S704,最后执行S705-S708;也可以同时执行S701-S702、S703-S704和S705-S708;还可以是其他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业务处理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装置80的结构示意图。该业务处理装置80用于解决现有的共享基站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的通信资源不均衡的技术问题,例如用于执行图4、图5、图6或图7所示的业务处理方法。该业务处理装置80应用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归属于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业务处理装置80包括:获取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
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第一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二信息用于表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三信息用于表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第一终端与第一运营商对应。第二终端与第二运营商对应。例如,结合图4、图5、图6或图7,获取单元801用于执行S401。
处理单元802,用于根据获取单元801获取的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例如,结合图4、图5、图6或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402。
可选的,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一次数、第一物理资源模块PRB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信道质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吞吐量和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时延。
第一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一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数量。第一PRB数量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二次数、第二PRB数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信道质量、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吞吐量和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时延。
第二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第二PRB数量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三信息包括:第三目标终端数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三次数、第三PRB数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信道质量、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吞吐量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时延。
第三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第三PRB数量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第一终端业务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相同。
可选的,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运营商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例如,结合图5、图6或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501。
根据投资比例、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例如,结合图5、图6或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502。
可选的,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
若第一吞吐量、第二吞吐量、第三吞吐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第一信道质量、第二信道质量、第三信道质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和投资比例,处理第二终端在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例如,结合图6或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602。
第一预设条件为:第二吞吐量-第一吞吐量*投资比例-第三吞吐量*(1-投资比例)<第一阈值。
第二预设条件为:第二信道质量-第一信道质量*投资比例-第三信道质量*(1-投资比例)>第二阈值。
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或者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
可选的,若第四信息为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
若第一目标终端数量、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702。
第三预设条件为:第二目标终端数量-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投资比例-第三目标终端数量*(1-投资比例)>第三阈值。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业务优先级高于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可选的,若第四信息为第一时延、第二时延和第三时延,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
若第一时延、第二时延、第三时延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704。
第四预设条件为:第二时延-第一时延*投资比例-第三时延*(1-投资比例)>第四阈值。
可选的,若第四信息为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第一次数、第二次数和第三次数,处理单元802,具体用于:
若第一PRB数量、第二PRB数量、第三PRB数量和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和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判断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保证比特速率GBR承载。例如,结合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705。
若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707。
若确定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7,处理单元802用于执行S708。
第五预设条件为:第二PRB数量-第一PRB数量*投资比例-第三PRB数量*(1-投资比例)<第五阈值。
第六预设条件为:第二次数-第一次数*投资比例-第三次数*(1-投资比例)<第六阈值。
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二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GBR大于第七阈值的业务。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GBR。
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三目标业务分流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三目标业务为接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二终端的业务中,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大于第八阈值的业务。
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第二终端业务的AMBR。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业务处理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中,业务处理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所述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运营商对应;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运营商对应;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一次数、第一物理资源模块PRB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时延;
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一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一PRB数量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二次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吞吐量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时延;
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三次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时延;
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业务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运营商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投资比例、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投资比例、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三吞吐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所述投资比例,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A2-A1*G-A3*(1-G)<A4;
其中,A2为所述第二吞吐量;A1为所述第一吞吐量;G为所述投资比例;A3为所述第三吞吐量;A4为第一阈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B2-B1*G-B3*(1-G)<B4;
其中,B2为所述第二信道质量;B1为所述第一信道质量;B3为所述第三信道质量;B4为第二阈值;
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或者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时延;或者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和所述第三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所述投资比例,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C2-C1*G-C3*(1-G)<C4;
其中,C2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C1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C3为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C4为第三阈值;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时延,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所述投资比例,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D2-D1*G-D3*(1-G)<D4;
其中,D2为所述第二时延;D1为所述第一时延;D3为所述第三时延;D4为第四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和所述第三次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四信息和所述投资比例,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包括:
若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所述第三次数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保证比特速率GBR承载;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预设条件为:E2-E1*G-E3*(1-G)<E4;
其中,E2为所述第二PRB数量;E1为所述第一PRB数量;E3为所述第三PRB数量;E4为第五阈值;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为:F2-F1*G-F3*(1-G)<F4;
其中,F2为所述第二次数;F1为所述第一次数;F3为所述第三次数;F4为第六阈值;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二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GBR大于第七阈值的业务;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GBR;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三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大于第八阈值的业务;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AMBR。
8.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归属于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用于向包括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的至少两个运营商对应的终端提供通信资源;所述业务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一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三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性能;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一运营商对应;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二运营商对应;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一次数、第一物理资源模块PRB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吞吐量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时的第一时延;
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一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一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一PRB数量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二信息包括:第二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二次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吞吐量和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二时延;
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为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三信息包括: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调度资源的第三次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信道质量、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吞吐量和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理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时的第三时延;
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且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对应的第二终端的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业务提供PRB的数量;
所述第一终端业务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运营商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投资比例;
根据所述投资比例、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三吞吐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一信道质量、所述第二信道质量、所述第三信道质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根据第四信息和所述投资比例,处理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下的业务;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A2-A1*G-A3*(1-G)<A4;
其中,A2为所述第二吞吐量;A1为所述第一吞吐量;G为所述投资比例;A3为所述第三吞吐量;A4为第一阈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B2-B1*G-B3*(1-G)<B4;
其中,B2为所述第二信道质量;B1为所述第一信道质量;B3为所述第三信道质量;B4为第二阈值;
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或者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时延;或者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和所述第三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三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C2-C1*G-C3*(1-G)<C4;
其中,C2为所述第二目标终端数量;C1为所述第一目标终端数量;C3为所述第三目标终端数量;C4为第三阈值;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一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一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业务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的业务;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业务优先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和所述第三时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时延、所述第二时延、所述第三时延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四预设条件,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D2-D1*G-D3*(1-G)<D4;
其中,D2为所述第二时延;D1为所述第一时延;D3为所述第三时延;D4为第四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四信息为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和所述第三次数,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PRB数量、所述第二PRB数量、所述第三PRB数量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五预设条件,且所述第一次数、所述第二次数、所述第三次数和所述投资比例满足第六预设条件,则判断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否为保证比特速率GBR承载;
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是GBR承载,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承载不是GBR承载,则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向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
所述第五预设条件为:E2-E1*G-E3*(1-G)<E4;
其中,E2为所述第二PRB数量;E1为所述第一PRB数量;E3为所述第三PRB数量;E4为第五阈值;
所述第六预设条件为:F2-F1*G-F3*(1-G)<F4;
其中,F2为所述第二次数;F1为所述第一次数;F3为所述第三次数;F4为第六阈值;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二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GBR大于第七阈值的业务;
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GBR;
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第三目标业务分流到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三目标业务为接入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中,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大于第八阈值的业务;
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核心网设备提高所述第二终端业务的AMBR。
15.一种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
当所述业务处理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业务处理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CN202011089077.2A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03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9077.2A CN112203354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9077.2A CN112203354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54A true CN112203354A (zh) 2021-01-08
CN112203354B CN112203354B (zh) 2023-08-11

Family

ID=74008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9077.2A Active CN112203354B (zh) 2020-10-13 2020-10-13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33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3401A (zh) * 2021-04-22 2022-10-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取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5645A (zh) * 2012-08-08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共享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307710A1 (en) * 2007-02-12 2014-10-16 Sigram Schindler Managed Handover Process
US20170195910A1 (en) * 2008-05-09 2017-07-06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cell access point passthrough model
US20170223737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ng mode coordination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7182061A (zh) * 2017-06-14 2017-09-1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834778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377532A (zh) * 2016-11-16 2018-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连接方法、控制面节点以及用户设备
US20180310216A1 (en) * 2010-03-12 2018-10-25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ulti-Radio Interwork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19005313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5th generation icon display for a shared base station
CN110291840A (zh) * 2019-05-13 2019-09-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1405637A (zh) * 2020-03-19 2020-07-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65437A (zh) * 2020-04-15 2020-08-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698687A (zh) * 2019-11-19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共建共享的终端驻留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网络
CN111698676A (zh) * 2019-12-24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控制方法、mme设备、通信网络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57315A (zh) * 2020-06-23 2020-10-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07710A1 (en) * 2007-02-12 2014-10-16 Sigram Schindler Managed Handover Process
US20170195910A1 (en) * 2008-05-09 2017-07-06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cell access point passthrough model
US20180310216A1 (en) * 2010-03-12 2018-10-25 Mediatek Inc. Method of Multi-Radio Interwork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025645A (zh) * 2012-08-08 2014-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共享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223737A1 (en) * 2016-02-02 2017-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ng mode coordination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8377532A (zh) * 2016-11-16 2018-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连接方法、控制面节点以及用户设备
CN108347784A (zh) * 2017-01-23 2018-07-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以及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182061A (zh) * 2017-06-14 2017-09-1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90053136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5th generation icon display for a shared base station
CN110291840A (zh) * 2019-05-13 2019-09-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1698687A (zh) * 2019-11-19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共建共享的终端驻留方法、网络设备和通信网络
CN111698676A (zh) * 2019-12-24 2020-09-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驻留控制方法、mme设备、通信网络以及存储介质
CN111405637A (zh) * 2020-03-19 2020-07-1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65437A (zh) * 2020-04-15 2020-08-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接入网设备
CN111757315A (zh) * 2020-06-23 2020-10-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连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INI LI等: ""QoS-aware user satisfaction oriented joint resource block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OFDMA systems with cloud based information sharing"", 《2015 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CT)》 *
NTT DOCOMO, INC.: "R4-150433 "Scope and objectives of U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4Rx AP UE"", 3GPP TSG_RAN\\WG4_RADIO, no. 4 *
TOMISLAV SHUMINOSKI等: ""Novel adaptive QoS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wireless and mobile networks"", 《2012 20TH TELECOMMUNICATIONS FORUM (TELFOR)》 *
李昆仑等: ""基于QoS流的5G定制化网络实现与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3401A (zh) * 2021-04-22 2022-10-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取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54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9792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818585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12333835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769469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基站
CN109743751B (zh) 无线接入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469133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1586893B (zh) 一种终端rrc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2333834A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2203354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18586B (zh) 一种用户接入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9041255A (zh) 一种接入方法和ue
CN110933758B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EP3854127A1 (e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4302428B (zh) 一种mec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53679B (zh) 一种转网方法及装置
CN112469132B (zh) 一种载波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2492670A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25A (zh) 一种参数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131473A (zh) 一种网络参数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115375B (zh) 一种下行资源块预留方法和装置
CN11261616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1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885629B (zh) 一种网络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385703B (zh) 一种发射点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2601252B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