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338A -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3338A
CN112203338A CN202011078935.3A CN202011078935A CN112203338A CN 112203338 A CN112203338 A CN 112203338A CN 202011078935 A CN202011078935 A CN 202011078935A CN 112203338 A CN112203338 A CN 1122033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virtual wireless
channel
virtual
curren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78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3338B (zh
Inventor
欧阳文亮
王梓翔
郭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P Link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789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3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33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讯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装置、实体无线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连网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无需切换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装置、实体无线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指利用射频技术将计算机等设备互联起来,组成的数据传输系统。WLAN的射频模块包含发射机和接收机,它们工作在某个射频频率范围内,通常单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实体无线终端(Station,STA)中仅设置有单个射频模块。
而在一些无线网络场景中往往需要多个实体无线终端接入到一个或多个不同的AP,以进行无线环境测试、无线环境感知以及数据上传等测试场景。由于每个实体无线终端中通常仅设置一个射频模块,故需要通过在单个实体无线终端中增加多个射频模块或通过单个实体无线终端不断执行关联与断开流程,以接入不同的AP。操作过程繁琐,导致测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由于每个实体无线终端中通常仅设置一个射频模块,故需要通过在单个实体无线终端中增加多个射频模块或通过单个实体无线终端不断执行关联与断开流程,以接入不同的AP。操作过程繁琐,导致测试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所述连网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射频模块、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无需切换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虚拟无线终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体无线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无线通信领域,常常需要多个实体无线终端接入单个或多个AP中以进行无线环境测试、无线环境感知以及数据上传等测试场景,其中,不同AP为不同的实体AP或单个实体AP中的不同虚拟AP。在传统的接入技术中,多个实体无线终端接入单个或多个AP,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①:使用多个实体无线终端或在单个实体无线终端中设置多个射频模块,以接入多个不同AP中。随实体无线终端的数量增加,设备成本不容忽视,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方式②:采用单个实体无线终端重复解除关联和重新关联的方式接入到不同AP。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大量时间花费在多次解除关联和重新关联的动作上。一次解除关联和重新关联所占用的时间至少为“秒”级,从而限制了时间粒度。对可能存在的实时性要求造成影响,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装置、实体无线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首先,本申请按照不同的通信目标(即接入点设备)将实体无线终端划分为多个虚拟无线终端。所述虚拟无线终端是指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通信的逻辑主体。多个虚拟无线终端可以连接同一个AP,也可以连接不同的AP。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虚拟无线终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信道A、信道B以及信道C。虚拟无线终端1、虚拟无线终端2、虚拟无线终端3以及虚拟无线终端4。虚拟无线终端1、虚拟无线终端2以及虚拟无线终端3处于不同的信道,虚拟无线终端3以及虚拟无线终端4处于相同的信道。由图1可知,即虚拟无线终端间的信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使得多个虚拟无线终端可以同时连接同一个AP,也可以同时连接不同的AP。
基于上述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请参见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当实体无线终端需要切换虚拟无线终端时,实体无线终端获取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步骤202,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第一虚拟无线终端是指待切换的虚拟无线终端。第二虚拟无线终端是指处于当前信道,且处于工作状态的虚拟无线终端。其中,第一信道为第一虚拟无线终端所在的信道,当前信道为射频模块所在信道。
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遍历所有虚拟无线终端中处于当前信道,且处于工作状态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暂停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以将射频模块切换至第一信道,进而控制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由于在暂停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时,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中的第二消息队列可能存在待发送报文。故在暂停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第二工作状态之前,将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中第二消息队列中的所有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二接入点设备,并阻塞第二消息队列。通过上述方式,避免由于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处于非工作状态,而丢失待发送报文。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为了避免接入点设备丢失将要发送至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待发送报文。故本申请通过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向接入点设备发送缓存报文,所述缓存报文用于控制接入点设备缓存下行报文,所述下行报文是指接入点设备中第三消息队列的待发送报文。通过上述方式,以在第一虚拟无线终端恢复工作状态时,将待发送报文发送至第一虚拟无线终端。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不同的虚拟无线终端可以共用射频模块的相同信道资源,故采用相同信道资源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可能为多个。当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数量为多个时,则循环执行如下步骤:将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中第二消息队列中的所有待发送报文发送至接入点设备,并阻塞第二消息队列。向第二接入点设备发送缓存报文。暂停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直至多个第二虚拟无线终端都处于非工作状态。通过上述方式,在保证不丢失待发送报文的前提下,控制多个虚拟无线终端切换进入非工作状态。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由于多个虚拟无线终端间需要反复切换。故,本实施例保持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以在后续重新切换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为工作状态时,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可直接接入接入点设备。通过上述方式,省去关联流程,提高了测试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若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203,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实体无线终端控制射频模块将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射频模块将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后,将第一虚拟无线终端的第一消息队列解除阻塞,以恢复第一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
步骤204,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实体无线终端控制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即控制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在第一信道上,与接入点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若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存在第一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实体无线终端保持每个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当需要切换虚拟无线终端时,则可以直接根据关联关系将虚拟无线终端接入接入点设备。在进入工作状态前,实体无线终端判断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是否存在第一关联关系。若存在第一关联关系,则根据第一关联关系接入接入点设备,以进入工作状态。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若实体无线终端需要暂停第一虚拟无线终端的第一工作状态时,则阻塞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中的第一消息队列。向接入点设备发送缓存报文。其中,缓存报文用于控制接入点设备缓存下行报文,下行报文是指接入点设备中第三消息队列的待发送报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重复步骤201至步骤204即可实现接入不同接入点设备。例如:如图1所示,由信道A上的虚拟无线终端1经过步骤201至步骤204,切换至信道B上的虚拟无线终端2。再由信道B上的虚拟无线终端2经过步骤201至步骤204,切换至信道C上的虚拟无线终端3。再由信道C上的虚拟无线终端3经过步骤201至步骤204,切换至信道B上的虚拟无线终端2。通过上述方式切换处在不同信道的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无需切换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步骤301,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步骤302,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步骤303,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步骤304,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305,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若当前信道与第一信道相同(例如,图1所示的虚拟无线终端1和虚拟无线终端4),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可直接进行工作状态。
具体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包括:若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存在第一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为了提高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接入效率,本申请在第一虚拟无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保持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当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之间需要连接时,则根据第一关联关系控制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以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无需多个实体无线终端分别连接接入点设备,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其中,本实施例为上述所有实施例内容的对应步骤,对于每一个步骤对应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1,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步骤402,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将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中第二消息队列中的所有待发送报文发送至接入点设备,并阻塞所述第二消息队列。
步骤403,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
步骤404,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缓存报文,所述缓存报文用于控制接入点设备缓存下行报文,所述下行报文是指所述接入点设备中第三消息队列的待发送报文。
步骤405,保持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
步骤406,将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的第一消息队列解除阻塞。
步骤407,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步骤408,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409,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无需切换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如图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5,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判断单元52,用于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53,用于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第二控制单元5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通过,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上述方案,根据第一信道切换射频模块的工作信道,使得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以虚拟无线终端的形式代替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无需切换不同的实体无线终端,简化了连网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体无线终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包括:射频模块61、处理器62、存储器63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3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4,例如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获取程序。所述处理器6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4时实现上述各个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2所示的步骤201至步骤204。或者,所述处理器6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4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单元51至54。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4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3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2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4在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4可以被分割成获取单元和计算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置有射频模块的计算设备。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2、存储器6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以及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3可以是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3也可以是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3还可以既包括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3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一种实体无线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3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实体无线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实体无线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实体无线终端,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设置有多个虚拟无线终端,所述虚拟无线终端是指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与接入点设备通信的逻辑主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相同,则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的第一消息队列解除阻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存在第一关联关系,则根据所述第一关联关系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所述工作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中第二消息队列中的所有待发送报文发送至接入点设备,并阻塞所述第二消息队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与所述接入点设备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连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虚拟无线终端向所述接入点设备发送缓存报文,所述缓存报文用于控制接入点设备缓存下行报文,所述下行报文是指所述接入点设备中第三消息队列的待发送报文。
8.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实体无线终端中射频模块所处的当前信道;
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当前信道与第一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第一信道不同,则暂停处于所述当前信道的第二虚拟无线终端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是指实体无线终端通过虚拟无线终端对应的信道与接入点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状态;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射频模块将所述当前信道切换为第一信道;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虚拟无线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9.一种实体无线终端,包括射频模块、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78935.3A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2033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8935.3A CN112203338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78935.3A CN112203338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38A true CN112203338A (zh) 2021-01-08
CN112203338B CN112203338B (zh) 2023-08-08

Family

ID=74013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78935.3A Active CN112203338B (zh) 2020-10-10 2020-10-10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33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559A (zh) * 2021-12-28 2022-05-1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断点续传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834A (zh) * 2009-05-28 2010-12-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调协议栈实体以共享单一无线资源的系统及方法
US20110205984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hannel Activitie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9151803A (zh) * 2018-08-31 2019-01-04 星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芯片和终端
CN109691219A (zh) * 2016-09-15 2019-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12266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多系统实现wifi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02704A (zh) * 2019-09-19 2019-12-20 深圳市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知漫游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834A (zh) * 2009-05-28 2010-12-0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协调协议栈实体以共享单一无线资源的系统及方法
US20110205984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hannel Activitie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9691219A (zh) * 2016-09-15 2019-04-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多sim无线通信设备上执行适应性接入过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12266A (zh) * 2018-03-20 2019-10-08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多系统实现wifi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1803A (zh) * 2018-08-31 2019-01-04 星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智能卡芯片和终端
CN110602704A (zh) * 2019-09-19 2019-12-20 深圳市瑞科慧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感知漫游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559A (zh) * 2021-12-28 2022-05-1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断点续传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3338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7707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954225B (zh) 无线漫游的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US796292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intelligent wake mechanisms
CN110392381B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245587B (zh) 一种非周期srs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68768B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170446A (zh) 确定传输配置指示的设备和方法
EP4277387A1 (en) Beam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40147513A1 (en) Frequency band schedul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398626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US892931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existence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0831049B (zh) 一种网络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203338B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连网方法及装置
KR20230122668A (ko) 직류 위치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기기
CN112867069B (zh) 干扰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258617B1 (en) Antenna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8337706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654079B (zh) 一种符号关断方法及装置
CN112738861A (zh) 终端信号重选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8160A (zh) 一种地址信息的切换方法及切换装置
CN112351461A (zh) WiFi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83660B (zh) 智能终端的吞吐率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1242333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2929928A (zh) 小区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37401A1 (zh) gap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