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31A -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031A CN1122031A CN95101992A CN95101992A CN1122031A CN 1122031 A CN1122031 A CN 1122031A CN 95101992 A CN95101992 A CN 95101992A CN 95101992 A CN95101992 A CN 95101992A CN 1122031 A CN1122031 A CN 11220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mentioned
- value
- bit
- image cre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中,CPU依次读出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数据,当前次读出数据为0而当前读出的为1时,把区(5d)被指针指明的数据保存到符号保存区(5c),然后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相应位置上排列该数据,更新该指针。当前次读出数据为1而当前读出的为0时,把保存在区(5c)的数据插到符号处理区(5b)由指针指明的位置,把该数据排列到区(5f)的相应位置,更新该指针。前当次和当前读出的数据相等时,把区(5b)中指针指明的数据排列到区(5f)中,更新该指针。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三维可视可识别图像的生成装置,较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能生成三维可视图像,用打印机把图像打印在打印媒体上和/或把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
RDS(随机点立体图)是一种广为所知的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此后它可能被称作“三维图像”)的技术。当我们以三维方式观察RDS中的三维图像时,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右眼和左眼观察的是图像的不同的位置,使右眼和左眼分别观察到各自由许多点组成的图像,从而得到一个三维图像。我们调节右眼和左眼观察的许多点之间的各种距离,以获得对图像中所表示的物体的三维感觉。
另一种广为所知的生成三维图像的方法包括两个步骤:以均匀的周期重复地布置多个不同的符号以生成图像的背景;以不同于上述周期的周期布置多个不同的符号并组成任意的图形,以使得该图形浮现在背景之上或沉降在背景之下。这样,市场上出现了带有用这些技术生成的三维可视图像的印刷品,例如书藉。
通常,熟悉于生成这种三维图像的技术的专家使用例如个人计算机那样的电子装置进行数据处理,以生成三维图像数据。较具体地说,在RDS中,专家利用一个图形编辑器或类似工具生成一个平面的原始图像(我们通常见到的常规图像),然后利用RDS从该原始图像生成一个三维可视图像。在另一个方法中,用户必须使用例如一个文字处理器来勾划出一个图形的形态,然后依次地把多个符号输入到图形轮廓之中以生成三维图像。用户还必须生成一个用来根据这样获得的三维图像数据进行印刷的模板,并利用此模板在印刷机上大量地制作印刷品。
然而,在这些通常的三维图像生成系统中,要求用户具有生成三维图像的专门知识,并且在数据输入和处理上要花费大量劳动。从而,只有占很小比例的专家能够生成三维图像,而普通老百姓只能购买和欣赏印有三维图像的书藉。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任何人都可以在家中用它生成三维图像并把它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户在输入数据方面不需要执行困难的操作就能简单地生成三维图像并把它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能够容易地生成例如用普通重复排列多个符号的方法生成出来那样的三维图像,并把它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能够容易地生成一个原始图像,利用RDS容易地从该原始图像生成三维图像,并把该三维图像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打印装置,用来根据打印数据加热打印头,并由加热的打印头把热熔墨带中的墨热转移到打印媒体上以达到打印目的;
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来根据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生成可以三维方式观察的三维图像的数据;
三维图像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由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控制装置,用来把存储在三维图像数据存储装置中的三维图像数据作为打印数据馈送给打印装置,以加热和驱动打印头。
根据这样的结构,三维图像数据由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根据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生成。生成的数据可以用使用十分普遍的简单热打印机热转移到打印媒体上。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生成、打印和欣赏三维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输入装置,用来向生成装置输入第一和第二数据;
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输入的第一数据;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用来以一个图形的比特图案形式存储输入的第二数据;
读出装置,用来从存储在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中依次地读出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来根据由读出装置依次地读出的比特数据值通过依次地排到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第一数据,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只要在输入装置上输入第一和第二数据便能够容易地生成三维图像数据。生成的数据可以用含有热打印头的打印装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在家里容易地打印任何三维图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一个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图形的比特图案;
读出装置,用来从存储在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中依次地读出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重复地排列一个具有对应于由读出装置在图形背景中读出的比特数据的第一周期的数据串,并通过重复地排列一个具有对应于由读出装置在图形中读出的比特数据的与第一周期不同的第二周期的数据串,以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由重复地排列数据串所生成的三维图像能够容易地生成出来并被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数据存储装置,它含有一个用来存储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的存储器和一个用来指明任一项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的指针;
保存装置,用来保存任一项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具有上浮印象的并由数据组成的图形的比特图案;
读出装置,用来依次地从存储在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的比特数据;
前次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由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以下步骤来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数据:(a)把由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与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比数据相比较;(b)当由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保存存储在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并用指针将它指明;然后排列被上述指针所指明的数据;然后更新该指针;(c)当由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插入并排列保存在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的数据;然后更新该指针;以及(d)当由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值没有变化时,排列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指针所指明的数据;然后更新该指针的值;以及
打印装置,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通过排列用来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而生成的三维图像可以容易地生成并被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部分图案存储装置,用来存储分别对应于组成任一个图像的多个部分的多个部分图案数据;
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选择多个部分图案数据,其中每个数据项都来自存储在部分图案存储装置中的对应于各个部分的各个部分图案数据,并通过综合所选出的多个部分图案数据,来生成图像数据;
读出装置,用来依次地读出关于形成由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点图案的各个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用来通过根据由读出装置读出的各个点数据计算两个预定点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设定具有计算的距离的两个点,来生成三维可视的三维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发明中,形成原始图像的图像数据能够容易地由图像生成装置来生成。三维图像数据能够容易地用三维图像生成装置从该原始图像生成,并能够用打印装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图1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图2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工作过程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4说明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中的比特图案数据(准备转换的)的一个例子;
图5A-5H说明利用重复的符号“A、B、C、D”来形成作为三维图像的图4中的符号“A”的处理过程;
图6示出图5所示处理的结果;
图7说明生成具有沉降在背景之下的印象的沉降三维图像的处理;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说明存储在图8的基本部分图案ROM(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10A说明存储在图8的蒙太奇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10B说明用图10A所示数据形成的蒙太奇的一个例子;
图11是说明图8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蒙太奇创作处理和三维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12出在图11的处理中所生成的一个三维图像;
图13是说明图11的蒙太奇生成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图13的数据综合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5A和15B说明RDS;
图16A、16B和16C说明RDS;
图17A、17B、17C说明RDS;
图18说明RDS;
图19是说明图11所示的三维(3-D)转换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20画出蒙太奇的一个例子;
图21示出在图16的处理中根据图20的蒙太奇所形成的一个三维图像;
图22示出说明加在每个图案上的三维程度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23示出说明加在整个图案上的三维程度的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24是说明三维图像创造处理的一种修改的流程图;
图25示出作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笔记本的外貌;
图26是图25的电子笔记本的电路方框图;
图27画出存储在图26的个人数据RAM中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28是说明向图25的电子笔记本输入/存入数据的结构的流程图;
图29是说明从图25的电子笔记本提取数据的流程图;
图3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方框图;
图31说明由图30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执行的在文件上打印三维图像的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32画出在图30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文件发展区中的一个符号发展的图案;
图33画出图30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中的输入数据的一个例子;
图34画出外文字符或图形符号的三维图像的打印形式的一个例子;
图35是说明由图30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执行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36是说明由图30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执行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含有一个CPU(中央处理单元)1,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键入单元2,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ROM(只读存储器)3,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符号发生器4,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显示驱动器6,一个与显示驱动器6相连接的显示器7,一个与CPU1相连接的打印控制器8,以及一个与打印控制器8相连接的打印机9。
CPU1由具有芯片形式的微处理器组成,根据存储在ROM3中的控制程序进行操作,以控制整个装置。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CPU1控制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的输入,生成三维图像的处理,以及生成的图像的输出(显示/打印)。
键入单元2含有一些字符和数字键以及一个三维图像生成键和一些对CPU1的数据/命令键。
ROM3存储用来控制CPU1在装置中的操作的程序,例如,存储三维图像生成处理程序(图2和3),符号输入程序,和打印处理程序。
符号发生器4含有一个ROM,它存储关于在键入单元2中键入的各个符号的点图案数据。
RAM5含有一个重复符号区5a、一个符号处理区5b、一个符号保存区5c、一个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一个前次数据区5e、以及一个三维图像生成区5f。
重复符号区5a存储从键入单元2输入的以生成三维图像的重复符号(符号串)数据。
符号处理区5b含有一个指针,用来处理重复的符号。
符号保存区5c用来保存存储在符号处理区5b中的任何符号。
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存储准备以比特图案的形式三维地表示的图形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即为符号数据)。
前次数据区5e存储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数据图案中的前次处理的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区5f存储生成过程中和生成后的三维图像数据。
显示驱动器6根据来自CPU1的指令使在键入单元2中键入的符号数据以及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器7上,后者例如由一个点阵液晶显示器组成。
打印控制器8根据来自CPU1的指令使打印机9打印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
虽然没有示出打印机9的内部结构,但所使用的打印机9例如是一个常规的热式打印机。打印机9含有一个放置记录纸的压纸轴,一个沿压纸轴滑动的滑架,一个安装在滑架上的热打印头,以及一条涂布有热熔墨的墨带。打印头上有多个线状加热器,它们垂直于打印头的运动路径,沿记录纸的馈送路径方向伸展。
在打印机9中,打印头上的多个加热器在打印纸上移动的同时,根据包括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的三维图像数据在内的打印数据而发出热量,以便为完成打印而把墨带上的墨热转移到记录纸上。当打印头沿着主扫描方向移过记录纸而完成单次打印操作时,压纸轴就转动一下以把记录纸馈送一定的长度,同时打印头返回到它的打印起始位置以进行沿主扫描方向的下一个单次打印操作。通过重复这些打印操作,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的整个三维图像数据就被打印出来。打印控制器8根据来自CPU1的指令控制一系列的打印操作,这些操作涉及打印头的加热器的加热操作,由滑架的驱动而引起的打印头的运动,打印头移近或移离记录纸的状态,和由压纸轴旋转造成的记录纸的馈送。
第一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操作过程将参考流程图图2和3进行说明。
在基于重复符号来生成三维图像时,用户操作布置在键入单元2中的三维图像生成键。CPU1探测到该键的操作时就根据存储在ROM3中的控制程序开始图2的处理。
首先,CPU1使显示驱动器8在显示器7上显示一个图形,以促使用户为生成三维图像而输入重复的符号(一个符号串)(步骤M1)。如果用户按照显示器利用键入单元2中的字符键等等输入了符号串数据(步骤M2),则CPU1就通过符号发生器4把符号串数据转换成一个点图案,并通过显示驱动器6把该图案显示在显示器7上。当用户结束了重复符号数据的键入操作时,CPU1把该重复符号数据存储在重复符号区5a中。
然后CPU1使显示驱动器6在显示器7上显示一个图形,以促使用户输入准备转换或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符号(在本情形中,该符号准备浮现在背景上面)(步骤M3)。
当用户按照显示器的显示利用键入单元2中的字符键等等输入了符号数据后(步骤M4),CPU1通过符号发生器4把该符号数据转换成点图案,通过显示驱动器6在显示器7上显示该图案,并把关于该点图案的数据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
其后,执行关于生成三维图像的处理(步骤M5),该处理将在稍后参考图3予以说明。
当完成三维图像后,CPU1使显示驱动器6在显示器7上显示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的三维图像数据,并通过打印控制器8使打印机打印该数据(步骤M6)。
这时,如图6所示,CPU1在生成的图像的顶部附加两个记号“a”,并显示和打印该结果图像。
下面,参考图3较详细地说明图2的步骤M5所执行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
首先,CPU1把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点图案数据的读出位置设定在第一行第一列,并初始化符号保存区5c、前次数据区5e和三维图像生成区5f(步骤N1)。
然后CPU1把存储在重复符号区5a中的重复符号数据拷贝到符号处理区5b中,并进一步设定指针以指明符号串数据的起首,在那里存储了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这样就初始化了符号处理区5b(步骤N2)。
然后CPU1读出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图案数据中处在读出位置上的比特数据(步骤N3)。
然后CPU1确定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步骤N4)。如果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为“0”,则控制进入步骤N5,而如果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为“1”,则控制进入步骤N15。
在步骤N5,CPU1判断存储在前次数据区5e中的前次数据(前次处理的比特数据)是否为“1”。
如果不为“1”,则CPU1把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所指明的符号数据写入(安排)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相应位置上(步骤N6)。
其后,CPU1把符号处理区5d的指针移动到指明下一个符号数据的位置上(如果指针所指明的是最后的符号数据,则CPU1把指针移到指明头部的符号数据的位置上)(步骤N7)。在步骤N7中,CPU1还把在步骤N3读出的当前比特数据存储在前次数据区5e中。
其后,CPU1判断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图案数据中的当前处理的比特数据是否位在某一行的最后一列(步骤N8)。如果不是,则CPU1更新读出位置,即在读出位置的列数上加1(步骤N9)。然后控制返回步骤N3,在那里CPU1读出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图案数据的下一列中的比特数据。
当在步骤N8中CPU1判定当前处理的比特数据属于最后一列,则CPU1判断当前处理的比特数据是否属于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图案数据的最后一行(步骤N10)。如果不是,则CPU1更新读出位置,在其行数上加1(步骤N11)。然后控制返回步骤N2,在那里CPU1读出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比特图案数据的下一行第一列的比特数据。
当在步骤N5中CPU1判定前次数据为“1”时,则CPU1读出和插入保存在符号保存区5c中由符号处理区5d中的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的符号数据(步骤N12),把插入的符号数据写入(安排)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相应位置上(步骤N13),并删除存储在符号保存区5c中的符号数据(步骤N14)。然后控制进入步骤N7。
在步骤N4中,当CPU1判定当前读出的比特数据为“1”时,则控制进入到步骤N15,在那里CPU1判断存储在前次数据区5e中的前次数据是否为“0”。
如果不为“0”,则CPU1把由符号处理区5b中的指针所指明的符号数据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的相应位置上(步骤N16)。其后,控制返回步骤N7。
当CPU1在步骤N15中判定前次数据为“0”时,则CPU1把由符号处理区5b中的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的符号数据保存到符号保存区5c中(步骤N17),把位在被保存的符号数据右侧的相邻符号数据向左放置(步骤N18),并把该相邻放置的由指针指明的符号数据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相应位置上(步骤N19)。然后控制进入步骤N7。
通过重复上述操作,CPU1自动地执行这样的处理,当符号数据准备浮现在背景上面时,该处理涉及根据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b中的比特图案把存储在符号处理区5d中的符号数据依次地安排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删除对应于并位在准备上浮的数据的首部的符号数据和把下一个符号数据安排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以及把删除的符号数据安排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这样,和在背景中周期性地排列的符号串的符号数目相比,在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那个图像部分中周期性地排列的符号串的符号数目被减少了(即符号的重复周期被减小了),从而给出了该图像部分浮现在背景上面的感觉。
下面用例子说明图2和3的处理,其中准备上浮的符号(准备转换的)为“A”,重复的符号为“A、B、C、D”。
在这种情形中,用户通过操作键入单元2和三维图像生成键以输入“ABCD”,作为重复符号数据(图2的步骤M2),并键入准备转换的符号“A”(步骤M4)。在步骤M2中键入的符号数据“ABCD”存储在重复符号区5a中。准备上浮的符号数据“A”被符号发生器3转换成例如一个如图4所示的21行×32列点图案,并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在本情形中,图4的点图案中的白点和黑点分别当作“0”和“1”来处理。
其后,将如下那样执行图3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
首先,CPU1把准备转换的比特数据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设定为读出位置(步骤N1)。如图5A所示,CPU1把存储在重复符号区5a中的重复符号数据“ABCD”拷贝到符号处理区5b中,并把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设定在领头符号“A”上(步骤N2)。然后CPU1从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读出图4所示的比特图案的第一行第一列的比特数据,作为准备处理的数据(步骤N3)。
因为图4的比特图案的第一行第一列为“白”或“0”,所以控制从步骤N4进入N5。这时,由于前面没有处理过的比特数据,所以控制从步骤N5进入N6,CPU1把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所指明的符号数据“A”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一行第一列位置上,如图5B所示(步骤N6)。
其后,CPU1移动指针使它指明符号数据“B”,并在前次数据区5c中设置比特数据“0”(步骤N7)。由于当前处理的第一行第一列比特数据不属于最后一列,所以CPU1把下一个读出的位置更新为第一行第二列,然后控制返回步骤N3(步骤N8,N9)。
因为图4的比特图案数据的第一行的所有比特数据都是“0”,所以控制重复进行步骤N3至N9的处理,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一行上重复地写入符号数据“ABCD”。
当对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图4的比特图案数据中的第一行第32列的比特数据的处理结束时,CPU1在步骤N8中判定已经处理了最后一列的比特数据。然后控制进入步骤N10。在该情形下,如果这时所处理的比特数据不属于最后一行,则CPU1在步骤N11中把行数更新为2,把列数更新为1,作为读出位置,然后控制返回步骤N2。
因为图4的比特图案数据的第二行中的所有比特数据也都为“0”,所以和第一行情形相同,CPU1把符号数据“ABCD”重复地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二行上。对于第三行和第四行CPU1执行类似的操作。
CPU1对图4的比特图案数据的第5行的前面15列的比特数据重复执行类似的操作。例如,由于第5行第15列的比特数据为“0”并且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指明符号数据“C”,如图5C所示,所以CPU1把符号数据“C”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由第5行和第15列所决定的位置上。
然后控制进入对第5行第16列中的比特数据的处理。该比特数据为“1”。因此,控制从步骤N4进入N15,其中,CPU1判定前次数据(第5行第15列中的数据)为“0”。这样,CPU1把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所指明的符号数据“D”保存到符号保存区5c中,如图5D所示(步骤N17)。
如图5E所示,重复符号区中的符号串数据为“ABC”(步骤N18),并且指针在指明符号数据“D”之后指明的是符号数据“A”,所以CPU1把指明的符号数据“A”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5行第16列的位置上(步骤N19)。
其后,如图5F所示,CPU1把指针移动到指明下一个符号数据“B”的位置上,并在前次数据区5e中设定“1”(步骤N7)。这样,控制经过步骤N8和N9返回步骤N30。
然后控制进入对第5行第17列中的比特数据的处理。该比特数据为“1”并且前次数据也是“1”。这样,控制经过步骤N4和N15进入步骤N16,其中CPU1把由指针指明的符号数据“B”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5行第17列上,如图5G所示(步骤N19)。
然后控制进入对第5行第18列中的比特数据的处理。该比特数据为“0”,所以控制从步骤N4进入N5,其中CPU1判定前次数据为“1”,于是把保存在符号保存区5c中的符号数据“D”插入到由指针指明的位置上(步骤N12),把插入的符号数据“D”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第5行第18列上(步骤N13),并删除存储在符号保存区5C中的符号数据“D”(步骤N14)。其后,CPU1更新指针的值,使它指明表示符号数据“C”的位置(步骤N7)。
因为图4第5行的第19至第32列中的比特数据全为“0”,并且前次数据也为“0”,所以步骤N3至N9的处理被重复执行,于是CPU1把符号数据“ABCD”重复地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
然后CPU1对第6行和后面的行重复类似的处理。当CPU1结束了对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图4比特图案数据的第21行第32列上的比特数据的处理后,各个符号A、B、C、D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的背景中以相同的周期重复排列,虽然符号排列的次序可能是有所不同的,例如为“ABCD”、“ABDC”、“ACDB”等等。对于准备在背景上浮现出来的图像区“A”,符号A、B、C、D中除了一个之外其余三个被重复地排列。也就是说,在准备浮现在背景之上的图像区“A”中,符号A、B、C、D的规则重复排列的周期是不一样的。其结果是生成了一个符号排列图案,它给出了由符号A至D的重复的符号串所组成的,浮现在背景之上的图像“A”的印象。
其后,CPU1在步骤N8和N10中判定答案为“是”。然后控制进入图2的步骤M6,其中CPU1最后在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的符号排列的顶部加上指明观察位置的两个黑点“a”并把它显示和/或打印出来,如图6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只要输入准备浮现在背景之上的符号数据和生成准备浮现的符号所需的重复符号数据,就可以自动生成出由符号排列所组成的三维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当处理完准备浮现的符号数据之后,保存在符号保存区5c中的符号数据就被返回到符号处理区5b中(步骤N12)。或者,也可以把不同于保存的符号数据的符号数据插入到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准备插入的符号数据最好不同于当时存储在符号数据处理区5b中的任何一个符号数据。在该情形下,在步骤N17中保存的符号数据可以被丢弃。
虽然在本例中具体地说明了以“A、B、C、D”作为重复符号(准备变成背景的符号串),以“A”作为准备转换的符号(准备浮现的图像)的例子,然而重复符号并不局限于英文字符,而也可以是数字、中文字符、记号,或图形符号。重复的符号最好互不相同。准备转换的符号(准备浮现的图像)也可以用一个图形,例如圆、三角形、矩形式其它图形,来代替字符。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一个浮现的图像(符号),但图像也可以沉降在背景之下,对此下面将予以说明。如图7A所示,事先在符号处理区5b中存储了三个符号“ABC”的数据,在符号保存区5c中存储了任意符号数据“D”。各个符号数据最好互不相同。然后CPU1依次读出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5d中的例如符号“A”的比特图案的比特数据项,并且根据各个比特数据项的值依次地重复排列存储在符号处理区5b中的三个符号数据项“ABC”。
当比特数据从“0”变为“1”时,CPU1把存储在符号保存区5c中的符号数据插入到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当时所指明的符号数据“B”的位置上,如图7B所示,并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依次地重复排列存储在符号处理区5b中的符号串数据“ADBC”。
当比特数据从“1”变为“0”时,CPU1删除由符号处理区5b的指针当时所指明的符号数据“C”,并把删除的符号数据保存到符号保存区5C中,如图7C所示。其后,CPU1在三维图像生成区5f中依次地排列存储在符号处理区5b中的符号串数据“ADB”。
在该排列中,在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图像部分中周期性地排列的符号串的符号数目(在图7的例子中为四个符号)大于(也即符号的重复周期大于)在背景中周期性地排列的符号串的符号数目(在图7的例子中为三个符号),由此给出了图像部分沉降在背景之下的感觉。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表达一个具有浮现感觉的图像,符号的重复周期从4变成3,而为了表达一个具有沉降感觉的图像,重复周期则从3变成4。然而,举例来说,通过把符号的重复周期从5变成3或者从6变成3可以加强上浮的感觉,而把符号的重复周期从3变成5或者从3变成6则可以加强沉降的感觉。
浮现的程度或深度可以以多级的形式改变,例如,若把背景的符号重复周期设定为6,则把符号重复周期设定为5将给出稍有上浮的感觉,把符号重复周期设定为4将给出进一步上浮的感觉,把符号重复周期设定为7将给出稍有下沉的感觉,把符号重复周期设定为8将给出进一步下沉的感觉,等等。
虽然在举例说明中准备转换的符号的点的图案的大小是21行×32列,但点图案的大小可以是任意的。虽然白点和黑点分别被当作“0”和“1”来处理,但它们也可以分别当作“1”和“0”来处理。
图1的电路组成和图2、图3的操作只是示范性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只要能够实现相同的功能,任何的电路组成和操作程序都可以采用。
准备转换的图像可以通过图像阅读器或数据通信来输入并存储在准备转换的符号区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只要输入一个准备浮现在背景之上或沉降在背景之下的图像和用来产生该图像的数据(重复符号),就可以生成出一个三维可视图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该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具有借助于组合多个事先存储的图案来生成蒙太奇图像MG的功能(图10B和20)以及利用RDS把所生成的蒙太奇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RG的功能(图21)。
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含有一个控制器31、一个键入单元32、一个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一个程序ROM34、一个蒙太奇RAM35、一个综合RAM36、一个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一个打印控制器41、一个打印机29、一个显示驱动器40以及一个液晶点阵显示器24。
控制器31按照事先存储在后面将予以详细说明的程序ROM34中的程序,基于从键入单元32提供的键入信号,控制该装置各个部件的操作。控制器31例如由一个CPU31A和它的周边电路所组成。
键入单元32含有多个按键开关,以向控制器31提供数据。键入单元32例如由以下一些键组成:蒙太奇生成键32a,在设定蒙太奇生成模式时操作;第一和第二基本蒙太奇选择键32b和32c,用于从多个基本蒙太奇图像中选择出任意一个图像;第一和第二部分指定键32d和32e,用来在生成蒙太奇图像时指定一个准备改变的部分;图案选择键32f、32g,用来选择作为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图案;常规打印键(PRINT-1)32h,在以常规平面图像的形式打印生成的蒙太奇图像时操作;三维图像打印键(PRINT-2)32i,在把生成的蒙太奇图像转换成三维(3-D)图像并以三维图像形式打印时操作,存入键32j,在存入生成的蒙太奇图像时操作;以及一个字符数字键单元32k。
如图9所示,基本部分图案ROM33存储了关于组成一个脸部蒙太奇图像的各个部分的多个图形图案数据。在第二实施例中,蒙太奇图像由5个部分的图案综合而成,即脸部的轮廓、发型、眼睛、鼻子和嘴。基本部分图案R0M33对每个部分都存储了20种部分图案数据项(1号至20号)。每个部分图案的数据都以矩阵状的比特图(按矩阵排列的点数据)的形式存储。
程序ROM34存储了控制控制器31的程序,例如数据输入程序、蒙太奇图像生成程序和三维图像生成程序。
蒙太奇图像RAM35存储构成蒙太奇图像MG的各个部分(脸部的轮廓、发型、眼睛、鼻子和嘴)的图案号数据,如图10A所示。在图10A的例子中,脸部蒙太奇图像数据的组成如下:轮廓的1号图案数据、发型的8号图案数据、眼睛的14号图案数据、鼻子的1号图案数据、以及嘴的1号图案数据,如图9所示。生成的蒙太奇图像MG由各个图案数据综合而成,如图10B所示。
综合RAM36是一个区域,用来通过综合从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读出的各个部分的(点)图案数据而生成蒙太奇数据。在综合RAM36中形成的蒙太奇数据通过显示驱动器40被显示在显示器24上。
三维图像生成RAM37用来利用例如RDS把在综合RAM36中生成的蒙太奇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
打印控制器41在控制器31的控制之下,控制打印机29的操作。
打印机29由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热式打印机组成。虽然没有画出打印机29的细节,不过它包括:一个放置记录纸的压纸轴,一个沿压纸轴移动的滑架,一个安装在滑架上的热式打印头和一条墨带。打印头含有多个线状加热器,它们沿打印头运动路径的横向伸展,平行于记录纸的运动方向。打印机29在使打印头横过记录纸移动的同时,根据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的三维图像数据(即打印数据)使打印头上的多个加热器发热,以把墨带上的墨热转移到记录纸上,完成把打印数据打印在记录纸上的过程。当打印头横过记录纸(沿主扫描方向)一次完成单次打印操作后,压纸轴就旋转以把记录纸馈送一定的长度,同时打印头返回到它的打印起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沿主扫描方向的打印操作。通过重复这些操作,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的全部三维图像数据就被打印出来。打印控制器41根据来自CPU31A的指令,控制打印头加热器的加热操作,由滑架移动引起的打印头运动,打印头移向或移离记录纸的状态,以及由压纸轴的旋转造成的记录纸的馈送。
显示驱动器40在控制器31的控制之下,控制液晶点阵显示器24的显示操作。
下面将参考图11的流程图说明第二实施例的二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操作,这些操作涉及通过组合存储在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的图案数据来生成蒙太奇数据,把蒙太奇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以及打印后一数据。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组成以一个预定量(三维程度为“1”)浮现在背景(三维程度为“0”)之上的脸部蒙太奇图像的轮廓、发型、眼睛和嘴的数据被转换成相应的三维图像数据,而鼻子图案数据则被转换成以由用户设定的量(三维程度为“1”至“5”)浮现在背景之上的三维图像数据。
首先,用户组合存储在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的任何部分的任一图案数据,在综合RAM36中形成所希望的蒙太奇图像数据(步骤Q1)。
如果要以常规形式打印在步骤Q1中生成的蒙太奇图像,如图10B所示的那样,则用户操作键入单元32中的平面或常规打印(PRINT-1)键32h,该操作在步骤Q2和Q3中被探测到。控制器31依次地读出在综合RAM36中形成的蒙太奇图像的点数据,并通过打印控制器41使打印机29打印出该数据(步骤Q4)。
如果要把在步骤Q1中生成的蒙太奇图像数据用RDS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并把它打印出来,则用户操作键入单元32中的三维打印(PRINT-2)键32i,该操作在步骤Q2和Q3中被探测到。这样,控制就进入步骤Q5,其中用户利用字符数字键单元32k键入任一个数字值以指明表示鼻子高度的5个不同的程度等级。
控制器31给变量X设定输入的鼻子高度的数据(步骤Q6),根据变量X把存储在综合RAM36中的蒙太奇图像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并把该数据显示和打印出来(步骤Q7)。
下面将参考图13和14的流程图具体说明步骤Q1中所执行的蒙太奇生成处理的细节。
当用户操作键单元32中的蒙太奇生成键32a时,控制器31探测到该键入操作并开始图13的蒙太奇生成处理。
首先,控制器31对所有用于综合的部分都设定其部分图案号为“1”(它们的数据存储在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然后把表明脸部轮廓的号码“01”,设定为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号码(步骤R1)。
然后控制器31读出准备综合的各个部分的图案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转移到综合RAM36中,并在那里综合这些数据(步骤R2)。
较具体地说,如图14的流程图所示,控制器31读出关于脸部轮廓的图案号数据(步骤S1),从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读出对应于该号码数据的图案数据,把该图案数据转移到综合RAM36中并在那里发展该图案数据(步骤S2)。然后控制器31读出关于准备综合的发型的图案号数据(步骤S3),从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读出对应于该号码的发型图案数据,把该图案数据转移到综合RAM36中并在那里发展该数据(步骤S4)。控制器31对眼睛、鼻子和嘴执行相似的处理(步骤S5),并在综合RAM36中生成出一个蒙太奇图像。
控制器31在显示器24上显示生成的蒙太奇图像数据(图13的步骤R3)。
然后控制器31判断是否操作了键入单元32中的第一和第二蒙太奇选择键32b和32c(步骤R4)。如果操作了第一蒙太奇选择键32b,则控制器31在步骤R5中把所有表明准备综合的部分的图案的号码都增加1(如果图案号为20,就把它改变成1),然后控制返回步骤R2。如果操作了第二基本蒙太奇选择键32c,则控制器31把所有表明准备综合的部分的图案的号码都减少1(如果图案号为1,就把它改变成20),然后控制返回步骤R2。
如果在步骤R4中控制器31判定答案为“否”,则控制器31判断是否操作了键入单元32中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指定键32d和32e(步骤R6)。如果操作了第一部分指定键32,则在步骤R7中控制器31把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号码增加1(如果该部分号码为5(嘴),就把它改变为1(脸部轮廓)),接着控制返回步骤R2。如果操作了第二部分指定键32e,则在步骤R7中控制器31把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号码减少1(如果该部分号码为1(脸部轮廓),则把它改变成5(嘴)),接着控制返回步骤R2。
如果步骤R6中控制器31判定答案为“否”,则控制器31判断是否操作了键入单元32中的第一和第二图案选择键32f和32g(步骤R8)。如果操作了第一图案选择键32f,则在步骤R9中控制器31把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图案号增加1(如果图案号为20,则把它改变为1),接着控制返回R2。如果操作了第二图案选择键32g,则在步骤R9中控制器31把准备改变的部分的图案号减少1(如果图案号为1,则把它改变为20),接着控制返回步骤R2。
如果在步骤R8中控制器判定答案为“否”,则控制器31判断是否操作了键入单元32中的存入键32j(步骤R10)。如果操作了存入键32j,则控制器31把组成存储在综合RAM36中的蒙太奇数据的各个部分的图案号数据存入到蒙太奇RAM35中(步骤R11),并在步骤Q1中结束蒙太奇生成处理。如果CPU31A判定没有操作存入键32j,则控制返器步骤R4。
这样,通过自步骤R1的启动,由号码1所表示的所有部分的图案数据所组成的第一基本蒙太奇数据就被生成和显示出来。
当用户操作第一或第二基本蒙太奇选择键32b或32c时,就依次地生成和显示出都是由具有相同号码的部分图案数据所组成的各个第一至第20号基本蒙太奇数据。这样,用户可以从20个基本蒙太奇数据中选出他所希望的一个蒙太奇。
如果准备把显示的基本蒙太奇数据中的任一个特定的部分(例如脸部轮廓)的图案数据改成另一个图案数据,则用户可操作第一和第二部分指明键32d、32e以指明准备改变的部分,然后操作第一和第二图案选择键32f和32g,把该部分的图案数据改变成任何所需的图案数据。
当获得了一个希望的蒙太奇图像(图10B)之后,用户操作键入单元32中的存入键32j,把组成该蒙太奇图像的各个部分的图案号码数据存入到蒙太奇RAM35中(图10A)。
下面参考图15至17说明图11的步骤Q7中所执行的三维图像转换处理。首先将说明本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所使用的RDS。如图15A所示,当用户把一个立体图当作一幅普通图形来观察时,他的右眼和左眼视线相交在纸平面P上的一个点处。当用户以三维方式观察立体图时,他的右眼和左眼将观察纸平面P上的不同位置P1和P2,如图15B所示。通过改变双眼视线交点K和纸平面P之间的距离,用户就能以三维方式观察立体图。当用户双眼视线交点K和纸平面P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右、左眼视线与纸平面的两个交点P1和P2之间的间隔就减小或增大。因此,通过增大或减小纸平面上两个点P1和P2之间的间隔,相应的图像部分就变成是三维的。
例如,当用户以三维方式观察图16A中的4个点D1至D4时,这些点看上去像是如图16B所示的5个点D11至D15。因为图16A的两个中央点D2和D3之间的间隔L1比点D1和D2之间的间隔L2或点D3和D4之间的间隔L2大,所以中央点D13看上去沉降在其他点D12和D14的下面,如图16C所示。
类似地,例如,当用户以三维方式观察图17A中的4个点E1至E4时,这些点看上去像是图17B所示的5个点E11至E15。因此图17A的两个中央点E2和E3之间的间隔L3比其他的间隔L4窄,所以中央点E13看上去浮现在点E11、E12、E14和E15的上面,如图17C所示。
这就是说,有可能借助于两个有关点之间的间隔大小来实现一个图像的有起伏的三维表示。
位在准备以三维图像形式表示的一个图像中的一条直线上的任一具体点的颜色(对于单色情形为白和黑)和第一点的情形一样,是随机确定的,从第一点至第二点的距离LA则根据第一点的高度来确定,第二点用与第一点相同的颜色来表示。如图18所示,通过重复这一操作,就可生成出一个三维图像。
这一操作仅能使得图像上一些分立的点可以以三维方式观察。因此,对图像中同一直线上的其他一些点也进行类似的操作,以连成一个三维图像。在三维图像上某些点可以互相重叠。在该情形下,例如,对于第一点仍使用原先设定的颜色。对于第二点和其他点,需要画出具有与第一点相同颜色的点,重叠在原先已画出的点上。
当处理完准备转换成三维图像的图像中任一特定直线上的所有的点之间,即进行下一行的处理。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利用RDS在综合RAM36中形成的蒙太奇MG按照图19所示的程序被转换成三维图像RG。
首先,控制器31初始化一个第一写入指针,使该指针指明读出存储在综合RAM36中的点图案数据的位置和把第一个点写入到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的位置(步骤T1)。
其次,控制器31读出综合RAM36中由读出指针指明的位置上的点数据(步骤T2)。
然后,控制器31判断该读出的点数据是否为“1”(步骤T3)。如果该数据为“0”,则该点所表示的图像部分对应于图12的背景,于是控制器31设定三维程度为0(步骤T4)。
如果在步骤T3中读出的点数据为“1”,则控制器31判断该点数据是否是用来构成蒙太奇图像的鼻子部分的数据(步骤T5)。控制器31例如是根据读出的点数据的位置(地址)是否位在设定了关于鼻子的图案数据的区域之内来判断该点数据是否是用来构成图像的鼻子部分的数据。
如果该数据不是用来构成鼻子部分的(或者如果该点数据是用来构成脸部轮廓、发型、眼睛或者嘴部的),则控制器31把该点数据的三维程度设定为1(步骤T6)。
如果读出的点数据为“1”并且是用来构成鼻子部分的,则控制器31把三维程度设定为由图11的步骤T6所设定的变量X(步骤T7)。
然后控制器31根据下面将较详细说明的一个旗标值来判断是否已经设定了一个颜色(由于第二实施例所处理的是单色图像,所以这时的颜色指白或黑),也就是说,判断在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是否已往在由第一写入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写入了点数据(步骤T8)。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控制器31随机地确定一个颜色(步骤T9),把确定的颜色写入在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由第一写入指针所指明的点上,并且设定一个旗标,指明在该点上已经设定该颜色(步骤T10)。
然后控制器31按下式计算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步骤T11)。
距离(以点数计)
=基本宽度-三维程度×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其中的基本宽度的值是根据下述考虑来确定的:人类右眼和左眼之间的距离(约66mm)和观察一个三维图像的容易程度,该基本宽度值用任意两个相邻点之间的基本距离为单位。三维程度是一个表明图像上任一部分的起伏程度的值。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表明每当二维程度改变一级时所改变的点数。当该系数增大时,每当三维程度改变一级时三维图像的深度或高度变化也增大。
基本宽度、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以及三维程度都可以按需要自由地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宽度为30(点),系数为2,三维程度为0至5,但本发明并不只是局限于这些值。
控制器31根据该距离计算第二写入指针的位置,以指明第二点的写入位置,在由第二写入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设定与第一点相同的颜色数据,并设定一个旗标以表明已经设定了颜色(步骤T12)。
然后控制器31判断存储在综合RAM36中的图像上的全部点数据是否都已经读出(步骤T13)。如果没有全部读出,则控制器31更新读出指针和第一写入指针的位置(步骤T14)。
如果控制器31已经完成了对在综合RAM36中形成的蒙太奇图像MG上的所有点数据的读出,则控制器31输出(显示或打印)存储在三维图像生成RAM37中的图像数据,或者结束三维图像数据转换处理(步骤T15)。
图20和21分别示出了图10B的蒙太奇图像MG和按照上述方法根据蒙太奇图像MG所形成的三维图像RG。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控制器31自由地结合多个事先准备好的部分图案数据以生成出一个平面蒙太奇图像MG,并利用RDS把该图像MG转换成一个三维图像,然后输出(打印或显示)该三维图像。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脸部的鼻子是浮现在其他部分之上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用户可以输入关于眼睛图案数据的高度数据,以三维地表现深凹的眼睛。
如图22所示,可以事先对每个鼻子图案设定一个鼻子高度,并把有关的数据存储在基本部分图案ROM33中,并且鼻子图案可以转换成具有在选择的图案数据中设定的三维程度的三维鼻子图像。在这种情形下,不再需要提供图11的步骤Q5和Q6。在图19的步骤T7中所使用的三维程度就是在选择的图案中的三维程度。
准备以三维方式表示的部分也是可以选择的。在此情形下,用户在图11的步骤Q5中设定关于准备转换成三维形式的部分的数据和关于该部分的三维程度的数据,然后在步骤Q6中存入这些设定的数据。在图19的步骤T5中,控制器31判断读出的点数据是否是准备转换成三维图像的图案数据。如果是这样,则在步骤T7中控制器31按用户输入的值设定三维程度,从而可以用任意的三维程度表现任一个部分图案。
如图23所示,关于高度的信息可以对整个部分设定。例如,鼻子可以表示成像真正的鼻子那样地起伏,脸颊可以部分地有些起伏,或者发型可以表示成三维形状。在这种情形下,控制器31判断点数据是属于各个部分的哪个区域的(图19的步骤T5),并把该点转换成具有在该部分的所定区域中设定的三维程度的三维点(即按照三维程度所确定的距离设定两个点)。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列举和说明了人脸蒙太奇图像MG的生成和从蒙太奇图像到三维图像的转换,但它也适用于根据需要自由地生成任何部分或任何图像。例如,可以加上颈部、肩部和一副眼镜来作为构成蒙太奇图像的一些部分,或者可以事先准备好一辆汽车的部分图案的数据,同时所生成的汽车图像可以转换成三维图像。
当综合RAM36和三维图像生成RAM37的容量有限时,不需要同时生成全部的蒙太奇数据和它的三维图像数据,而是可以部分地生成和打印这些数据,然后对其余部分重复类似的操作,最后打印出完全的三维图像。例如如图24所示,可以通过使打印机29的打印头单次移过记录纸(即单次主扫描)打印出一定量的数据来发展蒙太奇图像(步骤U1),每次一行(一个点行)地把打印的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步骤U2,U3),打印出单次主扫描的三维图像数据(步骤U4),然后重复类似地操作,直到完成所有图像数据的三维图像(步骤U5),由此利用一个小容量的存储器把任何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所执行的三维图像生成处理是针对这样的情形来说明的:用户在观察立体图时他的右眼和左眼基本上以平行的视线(平行眼过程)同时观察图像的不同部分。反之,如果在观察立体图时用户的右眼和左眼的视线在近处相交一次,来同时地观察图像的不同部分(交叉眼过程),那么得到的三维感觉将与平行眼过程的相反(图16、17)。这就是说,在平行眼过程情形下图像中相对于背景看上去上浮的部分和沉降的部分在交叉眼过程中看上去将分别相对于背景沉降和上浮。因此,为了采用交叉眼过程进行观察,为执行三维转换而在图19的步骤T11中计算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时,应使用例如如下的公式:
距离(点数)
=基本宽度+三维程度×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形式是一个电子笔记本,具有存储个人数据和蒙太奇数据的功能,还加上了像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那样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了同样的代号来标明同样的元件。
如图25所示,该电子笔记本有一个外壳11,它含有一对可向左右打开的半壳11a和11b。在左半壳11a上有一个工作面12a,其上含有一个“ON(接通)”键13a和一个“OFF(断开)”键13b,用来接通和断开电源;一个蒙太奇生成键14,用来设定蒙太奇生成模式;第一和第二基本蒙太奇选择键16a和16b,用来从各个事先存储的部分图案数据中选择由具有相同号码的组合图案数据所组成的基本蒙太奇数据;第一和第二部分指明键17a和17b,用来指明在蒙太奇生成中准备改变的部分;第一和第二图案选择键18a和18b,用来选择指明要改变的部分的图案数据;一个平面图像打印键19a,用来把生成的或输入的蒙太奇数据作为常规平面图像打印出来;一个三维图像打印键19b,用来把生成的或输入的蒙太奇数据作为三维图像打印出来;一个数据输入键20,用来在设定了输入模式时输入个人数据等;一个存入键21,分别用来存储和存入在蒙太奇生成模式和数据输入模式中生成和输入的蒙太奇数据、个人数据等;以及一个提取键22,用来在设定了数据提取模式时操作。
左半壳11a的工作面12a上还有一个液晶点阵显示器24。打印机29通过一个连接件和一根电缆(两者均未示出)和外壳11相连。右半壳11b上有一个工作面12b,其上有一个10一键单元(“0-9”)25,用于键入数字值;一个算术键单元(“+、-、×、÷、=”)26;以及一个字符键单元(“A”-“Z”)27,用来键入数据。
图26示出图25的电子笔记本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除了合有一个个人数据RAM38之外,其余部分基本上和图8的第二实施例的相同。
如图27所示,个人数据RAM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例如:50个包括个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等;关于构成该个人的蒙太奇图像的部分的图案号码数据;以及一个保密旗标。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电子笔记本的操作。图28是一个说明电子笔记本所执行的数据输入和存入处理的流程图。
如果要把人个数据和他的蒙太奇数据存入个人数据RAM38中,用户需操作数据输入键20。控制器31在对此操作作出响应时,启动图28的处理。
当通过操作各个键单元25、26和27输入了关于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和生日等的个人数据后,这些数据被存储在个人数据RAM38的个人数据区中(步骤V1,V2)。
然后控制器31用象第二实施例那样的蒙太奇生成处理生成对应于刚存入到个人数据RAM38中的个人数据的蒙太奇数据,并把该数据存入蒙太奇RAM35(步骤V3,V4)。
如果希望除了用户自己之外对其他人保密在步骤V3中生成的蒙太奇数据,则用户需操作保密键20a,它在对应于由蒙太奇数据的存储区所提供的一个保密旗标区内设定一个保密旗标F(步骤V5,V6)。
然后当操作了存入键21之后,控制器把存储在蒙太奇RAM34中的蒙太奇数据(关于各个部分的图案号码数据)转移并存入到个人数据RAM38的蒙太奇区中(步骤V7,V8)。
也就是说,所需的个人数据、蒙太奇数据和保密旗标数据F都存储在个人RAM38中。
图29是说明存入在电子笔记本中的个人数据的提取和显示的流程图。
当为了提取存入在个人数据RAM38中的所需的个人数据而操作了提取键22e时,控制器31设定数据提取模式以启动图29的处理。
首先,用户利用字符键单元27和10-键单元25键入他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等等(步骤W1)。控制器31在对该操作作出响应时,从个人数据RAM38中读出对应于键入的数据的个人数据(步骤W2)。
如果在要读出的个人数据上设定了附加的保密旗标F,则控制器31在蒙太奇生成处理和三维图像转换处理中把对应于该个人数据的蒙太奇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并把转换的三维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器24上,如图21所示(步骤W3至W5)。
当控制器31提取的个人数据设定了保密旗标F时,则控制器31把相应的蒙太奇显示成一个一眼看去不能被识别的三维图像。
当通过操作10-键单元25对该三维图像键入了一个密码时,控制器31对键入的密码和事先存入的密码进行比较(步骤W6,W7)。如果事先存入的密码与键入的密码相吻合,则控制器31在显示器24上显示一个综合RAM36中形成的常规蒙太奇图像MG,如图20所示。在这同时,控制器31也把“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作为读出的个人数据显示出来(步骤W8)。
如果附加在读出的个人数据上的保密旗标F已经被清除,则控制器31生成一个相应的蒙太奇图像MG并把它和读出的个人数据一起显示在显示器24上(步骤W3,W9)。
根据本实施例,当设定了保密旗标F时,控制器31在显示器24上显示该蒙太奇的三维图像。由于该三维图像不能在一眼之下便可识别,所以以三维图像形式显示的蒙太奇图像对第三者来说是保密的。
如果在显示器24显示着三维图像的时候操作三维图像打印键19b,则打印机29将打印该三维图像。
通过类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键入操作,任何除了个人数据之外的蒙太奇数据都可以被生成和转换成三维图像。
尽管在第三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对具有存入个人数据和蒙太奇数据功能的电子装置的应用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功能。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能够把多个事先存入的图案组合成图像并输出该图像的各种电子装置,例如文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或标签打印机等。
虽然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是利用RDS把平面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的,但也可以利用其他技术把平面图像转换三维图像。
下面将详细说明如同在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24所说明的情形,即当使用对存储三维图像来说其存储容量太小的存储器来生成和打印三维图像的情形。
下面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的存储器容量对存储三维图像来说是太小了。图30是第四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电路方框图,其中包括:一个控制器51,一个键入单元52,一个ROM53,一个RAM54,一个符号发生器55,一个显示器56,以及一个打印机57,它们都与控制器51相连接。
控制器51由一个CPU(未示出)及其周边电路(未出)组成,它控制装置的各个元件,并执行如图35和36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程序。
键入单元52含有各种按键,例如一些符号键52a,一个打印键52b,和一个三维图像打印键52c。
ROM53存储图35和36的控制程序。
符号发生器55产生输入符号数据的符号图案。
显示器56由一个液晶显示器件和一个显示控制电路组成,在控制器51的控制之下显示符号、图形等等。
打印机57像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一样,由一个热点式打印机和一个馈纸机构组成,在控制单元51的控制之下打印所生成的文件等等。该热点式打印机含有一个31点的加热器,沿垂直于扫描方向的次扫描方向(即记录纸的运动方向)伸展,以便当沿主扫描方向(横过记录纸)作单次扫描时打印出一个31点的图像。在下面的说明中,由沿主扫描方向作单次扫描打印出来的图像部分称作一个(打印)行,该行的宽度为31点。
打印机57每当完成打印一行之后,把打印纸沿次扫描方向馈送31个点的长度。
RAM54含有一个输入符号数据存储区54a,一个符号发展区54b,一个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以及一个存储各种指针的指针存储区54d。
符号数据存储区54a以代码的形式存储输入的符号数据(数字、图形符号、外文字符、图形等)。符号发展区54b以比特图的形式存储存储在符号数据存储区54a中的一行符号数据(数字、图形符号、外文字符、图形等)。
打印数据存储区54c存储用于打印机57的单次主扫描的比特图数据,它是一个所谓的行缓存器,和页打印机中的页缓存器相比,它的容量是很小的。虽然在图30中该打印数据存储区54c是包含在RAM54中的,但它也可以直接包含在打印机57中。
本实施例中的指针有:指明打印位置地址的指针PX,PY;指明符号发展区54b中的读出地址的指针DX,DY;以及指明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的写入地址的指针RX、RY。
下面将说明第四实施例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的操作。在第四实施例中,任何文件数据都可以用普通的方法输入或者事先存储的文件数据可以用普通的方法读出和打印。此外,这些文件数据可以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并以三维形式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单符号的点图案的基本大小为31点(长)×32点(宽)。当把这样大小的符号图案原封不动地转换成三维图像时,各个符号将太小,不容易以三维形式识别。为了避免这一情形,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出三维图像打印指令之后,各个符号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能被放大为4倍,然后才把放大的符号转换成相应的三维图像。
因此,当一个准备以三维形式打印的文件的尺寸为B-5,并且其长方向沿垂直方向时,那未打印时每一行的上限是5个符号,各个符号图案的形式是三维图像的形式,这样组成的排列情形如图31所示。
在图31中,区域AA的三维程度为0,阴影区B1和B2是各个符号图案的三维图像的发展区域,每个符号分别在实线方框B11-B15和B21-B25内发展它的三维图像数据。区域B1和B2中除了各个方框B11-B15和B21-B25之外的区域应该具有的三维程度为1;而区域B1和B2中各个方框B11-B15和B21-B25之内的区域是准备打印符号的区域,那里应该具有的三维程度为2。
通过这样的安排,具有三维程度0的背景区域AA位在周边区域,区域B1和B2以背景区域AA中的整个行为单位以三维程度1浮现在背景区域AA的上面,而各个符号则分别在区域B1和B2中各的个方框B11-B15和B21-B25中以三维程度2浮现的形式被打印出来。
当使用沿垂直方向伸展的A4尺寸的打印纸时,符号图案也被转换成相应的三维图像,其后打印时的布局对应于纸的尺寸,即每一行的上限是6个符号。
在第四实施例中,外文字符和图形符号的大小是24×24点。如果把这个大小的符号数据原封不动地转换成三维图像数据,那么由于符号太小而不容易以三维形式识别这些数据。为了避免这一情形,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出三维打印指令之后,各个符号被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放大为16倍,然后把放大的符号转换成相应的三维图像。因此,准备以三维形式打印的外文字符数目应该是每行一个字符,并且当使用B5尺寸的打印纸时必须按图34所示的安排打印这些字符。
在这情形下,显示的情况是这样的:三维程度为0的背景区域AA位在打印纸的中央,在区域AA中安排了一个三维程度为1的区域BA浮现在上面,而外文字符和图形符号则在区域BA中以三维程度2浮现。
下面将参考图10和11说明生成和打印三维图像的处理和操作。
首先,用户利用符号键入单元52a键入和编辑各个符号。键入和编辑的符号数据以代码的形式存储在符号数据存储区54a中。控制器51利用符号发生器55把键入和编辑的符号数据转换成点图案,并把该点图案显示在显示器56上。键入和编辑操作与普通装置中执行的操作相同。
如图33所示,假定用户已经键入了“ABCDE”、“New paragraph”(另起段落)和“FGHIJ”,然后又操作了三维图像打印键52c。
在这情形下,在图35的步骤Y1中打印机打印出两个黑点“a”,指出用户的视线方向。
控制器51对存储在指针存储区54d中的指针PX,PY设定初始值“0”(步骤Y2)。当把准备打印的区域的左上角的那个点当做原点时,指针PX,PY指明在打印纸上的准备打印的区域中的某一点的X、Y坐标。
控制器51从符号发生器55中读出关于对应于以代码形式存储在符号数据存储区54a中的符号数据的点图案符号图像的数据,并在符号发展区54b中发展和存储准备转换成三维图像的符号图像数据的符号部分的原始图形(符号图案)(步骤Y3)。
在图33所示的例子中,因为符号串“ABCDE”位在第一行,于是控制器51访问符号发生器55,并按照图32的布局把符号串“ABCDE”中各个符号的比特图案写入到符号发展区54b中,其中黑点和白点分别当作“1”和“0”来处理。
控制器51判断由指针PX,PY指明的位置是属于打印纸的哪个区域的,即判断该位置是属于背景区域AA的还是属于符号发展区域B1,B2的(步骤Y4)。如果该位置属于区域AA,则控制进入步骤Y5,而如果该位置属于区域B1或B2,则控制进入步骤Y14。
起初,PX=PY=0,于是由指针PX,PY指明的位置属于区域AA。这样,控制进入步骤Y5,其中控制器把由指针PX,PY指明的点的三维程度设定为0。其后,控制进入步骤Y6,其中控制器利用RDS把该点转换成三维图像,即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设定两个点(对应于图15B的点P1和P2)。步骤Y6中的具体处理将在后面说明。
然后控制器51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一个点行的处理,或者指针PX的值是否已达到了959(步骤Y7)。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控制进入步骤Y8,而如果步骤Y7的答案是肯定的,则控制进入步骤Y9。
在本例子的情形下,因为还没有完成一个点行的处理,控制进入步骤Y8,其中控制器51把指针PX的值增加1,然后控制返回步骤Y4。
当上述处理被执行了960次以后,就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的第一点行上得到了表示三维程度为0的背景的一个三维图像点图案。这时,指针PX的值为959。于是,控制器51在步骤Y7中判定答案为“是”。然后控制进入步骤Y9,其中控制器51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把比特图案数据写入到打印数据存储区54c的操作。如果不是这样,则控制进入步骤Y10;而如果答案为“是”,则控制进入步骤Y11。
在本例子中,因为仅仅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写入第0点行的比特图案数据,所以控制器51判定为“否”。于是,控制进入步骤Y10,其中控制器51把指针PY的值增加1,然后控制返回步骤Y4。其后,控制器51对第1到第31点行执行类似的操作,由此形成了第1至第30点行的三维图像,也即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形成了第一(打印)行的三维图像。
这时,控制器51在步骤Y9中判定已经完成了把三维图像比特图案写入到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的操作。于是,控制进入步骤Y11,其中控制器51每次31比特地沿着次扫描方向依次地读出存储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的比特图案数据,把该数据转移到打印机57中,并令打印机57打印该数据。
当完成了对一行(31点行)的打印时,控制器51在步骤Y12中判断打印是否已经结束。如果已经结束,则控制器51结束打印处理。如果没有结束,则控制进入步骤Y13。
在本例子中,因为仅仅完成了一行的三维图像打印,所以控制器51判定为“否”。这样,控制进入步骤Y13,其中控制器51判断存储在符号发展区54b中的符号串的三维图像是否已经全部形成。如果已全部形成,则控制返回步骤Y3,其中控制器51在符号发展区54b中发展存储在符号数据存储区54a的下一行中的符号串的图案数据。如果步骤Y13中的答案为“否”,则控制返回步骤Y4。
在本例中,因为对存储在符号发展区54b中的符号串的三维图像尚未全部形成,所以控制返回步骤Y4。
其后,控制器51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类似地发展图31的三维图像的区域AA中的第二行(第31至第61点行)、第三行(第62至第92点行)、和第四行(第93至第123点行)的三维程度为0的三维图像的比特图案,并以每一行为单位执行对发展的比特图案的打印操作。
当控制器51结束上述操作之后,它开始处理第5行(第124点行)。在这情形下,当指针PX的值在0-95的范围内时由指针PX,PY指明的位置在区域AA中,控制器51执行和上面相同的处理。在指针PX的值为96时,由指针PX,PY指明的位置在区域B1中。因此在步骤Y4中作出判定之后,控制进入步骤Y14,其中控制器51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符号发展区54b的读出地址DX,DY,并去除所得商值的小数部分:
DX=(PX-BX)/4
DY=(PY-BY1)/4其中BX和BY1分别是区域B1中的参考点的X和Y方向地址。
控制器51读出符号发展区54b中由计算到的地址DX和DY所指明的存储位置上的比特数据(步骤Y15)。如果该读出的比特数据为“1”(黑),则控制器51把三维程度设定为“2”(步骤Y16,Y17);如果该读出的比特数据为“0”(白),则控制器51把三维程度设定为“1”(步骤Y16,Y18)。
控制然后转到步骤Y6,在那里控制器51根据在步骤Y17式Y18设定的三维程度,将在由指针PX和PY指示的位置的一个点转换为一个三维图像。
其后,控制经过步骤Y7,Y8和Y4再到步骤Y14。在步骤Y8,指针PX值被增加1,而在步骤Y14,指针PX值被缩小为1/4(向最低比特位方向移动两个比特位),因此会出现抵消现象,使符号发展区54b的地址DX和DY和前一次处理时的值相同。因此,控制器51从符号发展区54b读出和前一次相同的比特数据,并以与前一次相同的三维程度把同一点行上的下一个点转换成三维图像。其后,控制器51重复执行两次类似的处理。在这种处理中,控制器51同时执行两个处理,一个处理是在符号发展区54b中把各个点沿X方向放大为4倍,另一个处理是把各个放大的点转换成三维图像。
当控制器51对符号发展区54b中的同一个点执行了4次上述处理时,它更新在步骤Y14中计算的地址DX,开始对同一点行上的下一个点进行处理,然后再重复类似的处理。
当控制器51结束了对一个点行的处理之后,它在步骤Y10中把指针PY的值增加1。然后控制返回步骤Y4,其中控制器51重复类似于上述的操作。当由指针PX和PY指明的位置位在区域B1中时,控制器51就执行步骤Y14至Y18的处理。因为在步骤Y14中控制器51已经计算了地址的1/4值,所以在符号发展区54b中Y方向上的读出地址DY的值和前一次处理时的值相同。如刚才所说明的,控制器51读出位在符号发展区54b同一点行上的数据,直到指针PY的值被更新4次,然后根据读出的值生成三维图像。在该处理中,处理器51同时执行两个处理,一个处理是把符号发展区54b中的各个点沿Y方向放大成4倍,另一个处理是把各个放大的点转换成三维图像。
当控制器51依次地重复类似地操作直到关于符号发展区54b中的第0至第7点行的三维图像者已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形成时,控制器51在步骤Y9判定已经完成了一行的三维图像形成,从而在步骤Y11中把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的数据打印出来。
然后,控制经过步骤Y12,Y13返回到步骤Y4,其中控制器51依次地执行对符号发展区54b中的第8至第15,第16至第23,以及第24至第30点行上的各个比特数据沿Y方向的4倍放大处理,并把各个放大的比特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再打印出转换的比特数据。
当结束了对符号发展区54b中的第24至第30点行的各个三维图像的打印之后,控制经过步骤Y12进入Y13,其中控制器51判定对存储在符号发展区54b中的数据的处理已经结束,也即判定已经完成了对“ABCDE”的三维图像的生成和打印。于是,控制返回步骤Y3。
也就是说,控制器51四次重复了这样一些操作,它们包括:形成存储在符号发展区54b中并对应于打印数据存储器54c的容量(一个打印行)的比特图案的放大的三维图像数据,和打印图像数据以最后获得关于存储在符号发展区54b中的图案的放大的图像的三维图像数据。
在步骤Y3中,控制器51在符号发展区54b中发展符号数据存储区54a的第二行的字符串“FGHIJ”的比特图案数据。
其后,控制器51对位在区域B1和B2之间的AA区的两行位置形成和打印三维程度为0的三维图像数据。
其后,控制器51对区域B2也执行与对区域B1所执行的相类似的处理。需要指出,在步骤Y14中对地址DY的计算是按下式进行的:
DY=(PY-BY2)/4
当对区域B2的处理结束之后,控制器51再次对区域AA的三个行执行三维图像的形成和打印。当控制器51完成这些操作之后,它在步骤Y12中判定打印已经结束,从而结束三维图像的打印处理。
下面将参考图36更详细地说明图35中步骤Y6所执行的三维图像的形成处理。
首先,控制器51按下列公式计算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的写入位置的地址RX和RY(步骤Z1):
RX=PX
RY=REM(PY/31)其中REM表示商(PY/31)的余数。
然后控制器51根据后面将说明的旗标值判断在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由地址RX,RY所指明的位置上是否已经设定了一个颜色(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是单色处理,所以颜色指白或黑),也就是判断在上述位置上是否已经写入了点数据(步骤Z2)。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控制器51随机地确定一个准备设定的颜色(步骤Z3),把对应于确定的颜色的比特数据写入到打印数据存储区54c中由地址RX,RY指明的位置上,并设定一个旗标,表明在该点上已经设定了那个颜色(步骤Z4)。
如果控制器51在步骤Z2中判定已经设定了颜色,或者在步骤Z4中已经设定了颜色,则控制进入步骤Z5,其中控制器51按下式确定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
距离(以点数计)
=基本宽度-三维程度×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其中的基本宽度例如是根据以下考虑来确定的:人类右眼和左眼之间的间隔(约66mm)和观察三维图像的容易程度,该基本宽度表明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的基本值。三维程度是一个表明图像上任何部分的起伏程度的值,该值在图35的步骤Y5,Y17和Y18中设定。如在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15A和15B所说明和画出的那样,当三维程度增大时,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就减小。当上述系数变大时,每当三维程度改变一级时三维图像的深度或上浮程度的变化也变大。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表示每当三维程度改变一级时点数的变化量。
基本宽度、三维程度、和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可以分别确定为任意的值。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基本宽度约为240(点),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为10,但本发明并不只是局限于这些值。
控制器51根据计算的距离计算第二点的地址(步骤Z6)。然后控制器51判断计算的地址是否超出了打印的范围(步骤Z7)。如果没有超出,则控制器51在计算的地址上设定和第一点相同的颜色,并设置一个旗标以表明已经设定了该颜色(步骤Z8)。
其后,控制进入图35的步骤Y7。这样,通过打印出具有取决于三维程度的间隔的两个点,分别在第一行和第二行上打印出符号“ABCDE”和“FGHIJ”的三维图像。
在涉及把外文字符或图形符号转换成图34的三维图像和把它们打印出来的处理中,除了在图35的步骤Y14中当在符号发展存储器内计算地址时利用下列公式之外,对于这些符号的放大和它们的三维图像的形成都基本上执行和图35和图36的流程图相同的处理。
DX=(PX-BX)/16
DY=(PY-BY)/16。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借助于具有最多可存储一行字符数据的容量的符号发展区54b和最多可用于单个打印行(=32点行)的打印数据存储区(行缓存器)54c就可以把任何大小的文件转换成三维图像并然后把它打印出来。这就是说,可以利用小容量的存储器生成和打印任何大小的三维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三维图像的背景,例如图31的区域AA,控制器51直接在打印数据存储区中形成三维图像的点图案,而不必在符号发展区54b中发展背景的点图案。因此,发展的时间可以减少,从而三维图像的生成时间可以减少。
如果在第四实施例中区域B1,B2和BA中的白点的三维程度和在背景AA中的一样也为0,则得到的三维图像所给出的印象是各个符号浮现在三维程度为0的背景的上面。
如果背景的三维程度高于符号的三维程度,则生成的三维图像所给出的印象是符号沉降在背景之下。
当在第四实施例中给出三维打印指令时,各个常规的符号被自动地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放大为4倍,各个外文字符和图形符号被自动地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放大为16倍。因此,自动地生成出了清晰可视的三维图像。或者,常规的符号和图形符号也可以不经放大地被转换和打印成三维图像。或者,它们也可以先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被放大为2倍或3倍,然后被生成成三维图像。
第四实例所处理的情形是,用户在观察立体图时采用以基本上互相平行的右眼和左眼视线来同时观察图像的不同部分的方法(平行眼方法)。如果用户在观察立体图时采用了以在近处相交的右眼和左眼视线来同时观察图像的不同部分的方法(交叉眼方法),则得到的图像的三维感觉和采用平行眼方法的情形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原来相对于背景看起来浮起和沉降的那些部分分别变成看起来相对于背景沉降和浮起了。这样,为了用交叉眼方法观察立体图而把平面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时,图36的步骤Z5中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距离计算例如应按照下式来执行:
距离(点数)
=基本宽度+三维程度×取决于三维程度的系数。
Claims (18)
1、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打印装置(9,29,57),用于打印目的,它根据打印数据加热打印头,并利用热式打印头把热熔性墨带中的墨热转移到打印媒体上;
数据存储装置(5a、5d、35、36、54a、54b),用来存储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31、51),用来根据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生成可以以三维方式观察的三维图像数据;
三维图像数据存储装置(5f、37、54c),用来存储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控制装置(1,8,31,41,57),用来把存储在上述三维图像数据存储装置中的三维图像数据作为打印数据,馈送给上述打印装置,以加热和驱动上述打印头。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数据存储装置(5a,5d)包括:第一数据存储装置(5a),用来存储多个不同数据项的第一数据;以及第二数据存储装置(5d),用来存储关于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图形的比特图案的第二数据;以及
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为了生成三维图像数据而包括:一个区域,其中存储在上述第一数据存储装置(5a)中的第一数据的各个不同的数据项被以取决于存储在上述第二数据存储装置(5d)中的第二数据的恒定周期重复地排列;以及另一个区域,其中存储在上述第一数据存储装置(5a)中的第一数据的各个不同的数据项被以与上述恒定周期不同的周期重复地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数据存储装置(35,36)包括:部分图案存储装置(35),用来以比特图案的形式存储关于组成任一图像的多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的多个不同的部分图案数据项;以及图像数据存储装置(36),用来存储由从存储在上述部分图案存储装置中的关于每个部分的各个部分图案数据项中选择出来的任意个数据项所综合而成的图像数据;以及
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31)包括这样的装置,它用来通过设定取决于由存储在上述图像数据存储装置(36)中的图像数据所组成的点图案的每个点数据项的两个预定的点数据,从存储在上述图像数据存储装置中的图像数据生成出能以三维方式观察的三维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打印装置(57)包括:含有预定数目的,沿着垂直于打印头扫描的主扫描方向的次扫描方向伸展的多个加热器的打印头;打印头移动装置,用来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上述打印头;以及传送装置,用来在上述打印头的每次主扫描中把打印媒体沿次扫描方向传送一个预定的距离;
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51)包括这样的装置,它用来通过重复形成对应于上述打印头在主扫描中的每次主扫描时所进行的打印的部分三维图像数据,生成出整个三维图像;以及
上述三维图像数据存储装置(54c)包括一个具有能够存储用于上述打印头的每次主扫描的打印数据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器。
5、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输入装置(2),用来向上述生成装置输入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第一和第二数据;
数据存储装置(5a),用来存储输入的第一数据;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5d),用来以图形的比特图案的形式存储输入的第二数据;
读出装置(1),用来依次地读出存储在上述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的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用来通过根据由上述读出装置依次地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依次地排列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第一数据,来生成三维可视的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8,9),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具有下述功能的装置:(a)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删除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并准备进行安排的第一数据中的那个部分;然后在那里排列被删除数据部分后面的那个数据;(b)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把其他的数据加入到和排列到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中;以及(c)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没有改变时,在其中依次地排列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数据存储装置(5a)包括这样的存储装置,它用来存储第一数据和一个用来指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第一数据的任何一项的指针;以及
其中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包括具有下述功能的装置;(a)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保存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并被上述指针指明的第一数据中的那一项;然后排列由上述指针指明的数据;然而更新指针;(b)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把保存的数据插入和排列在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然后更新指针的值;以及(c)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没有变化时,排列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数据;然后更新指针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包括具有下列功能的装置:(a)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把其他数据加入和排列到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并准备排列的第一数据中的那个数据的位置上;(b)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删除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并准备排列的第一数据中的那个数据;然后排列被删除数据的下一个数据;以及(c)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没有变化时,依次地排列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第一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上述数据存储装置(5a)包括这样的存储装置,它用来存储第一数据和一个指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中的第一数据的任何一项的指针;以及
其中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包括具有下列功能的装置:(a)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在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加上和排列其他的数据;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b)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删除位在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点上的数据,排列被删除数据的下一个数据;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以及(c)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没有变化时,排列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数据;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的第一数据包括关于任一个常规字符、图形、符号、数字符号和图形符号的数据。
11、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5d),用来存储一个准备以三维形式表示的图形的比特图案;
读出装置(1),用来依次地读出存储在上述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上的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用来通过在该图形的背景中重复排列具有对应于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第一周期的数据串,并通过在该图形中重复排列具有对应于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不同于第一周期的第二周期的数据串,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8,9),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12、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数据存储装置(5a),它合有一个存储器,用来存储用于生成三维图像的数据和用于指明存储在上述存储器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数据项的一个指针;
保存装置(5c),用来保存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任何一个数据项;
比特图案存储装置(5d),用来存储具有浮现的印象和由数据组成的图形的比特图案;
读出装置(1),用来依次地读出存储在上述比特图案存储装置中的比特图案上的比特数据;
前次数据存储装置(5e),用来存储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1),用来通过下列步骤生成三维可视图像数据:(a)对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和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的比特数据进行比较;(b)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保存那个存储在上述数据存储装置中并由上述指针指明的数据;然后排列由上述指针指明的数据;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c)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把保存的数据插入和排列到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位置上;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以及(d)当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比特数据的值没有变化时,排列由上述数据存储装置的上述指针所指明的那个数据;然后更新上述指针的值;以及
打印装置(8,9),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到打印媒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的第一数据包括关于任一个常规字符、图形、符号、数字符号和图形符号的数据。
14、一种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
部分图案存储装置(33),用来存储关于组成任何图像的多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的多个部分图案数据;
图像生成装置(31,36),用来通过选择多个部分图案数据,每个数据项都是选自存储在上述部分图案存储装置中的关于每个部分的各个部分图案数据,以及通过综合多个部分图案数据,来生成图像数据;
读出装置(31),用来依次地读出形成由上述图像生成装置(31,36)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点图案上的各个点数据;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31),用来通过根据由上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每个点数据计算两个预定点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设定相互间具有该计算的距离的两个点,来生成三维可视的三维图像数据;以及
打印装置(29),用来驱动打印头以把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打印在打印媒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包括这样的装置(33),用来对构成由上述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中的最少一个部分数据项的设定关于三维程度的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其中每一个部分图案数据项都事先在其上附加了关于三维程度的数据,并且其中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31)根据对所选择的图案数据事先设定的关于三维程度的数据,把该选择的图案数据转换成三维图案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进一步包括这样的装置(32b-32g),用来指明组成由上述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图像的各个部分中的,并且准备转换成三维形式的那个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三维图像生成装置,它进一步包括这样的装置(24),用来显示由上述三维图像生成装置所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488994A JPH07220110A (ja) | 1994-01-28 | 1994-01-28 | 立体図形作成装置 |
JP24889/94 | 1994-01-28 | ||
JP6139718A JPH07323605A (ja) | 1994-05-31 | 1994-05-31 | 立体画像印刷装置 |
JP139661/94 | 1994-05-31 | ||
JP139718/94 | 1994-05-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031A true CN1122031A (zh) | 1996-05-08 |
Family
ID=263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1992A Pending CN1122031A (zh) | 1994-01-28 | 1995-01-28 | 三维图像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03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43853C (zh) * | 2000-01-21 | 2007-10-17 | 株式会社图研 | 印刷基板的3维形状数据制作系统 |
-
1995
- 1995-01-28 CN CN95101992A patent/CN112203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43853C (zh) * | 2000-01-21 | 2007-10-17 | 株式会社图研 | 印刷基板的3维形状数据制作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8618C (zh) | 数据处理设备 | |
CN1099629C (zh) | 屏幕显示键输入单元 | |
CN1085867C (zh) | 打印装置 | |
CN1115649C (zh) | 图像输出装置 | |
CN1198255C (zh) | 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 |
CN1167043C (zh) | 图像显示设备 | |
CN1842126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及为此的存储介质 | |
CN1101962C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399243A (zh) |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及记录有显示控制程序的记录媒体 | |
CN1910577A (zh) | 图像文件一览显示装置 | |
CN1009591B (zh) | 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及其方法 | |
CN1811691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274439A (zh) | 窗口显示装置 | |
CN1231452A (zh) | 字体共享系统和方法及存储实行该方法的程序的记录媒体 | |
CN1940912A (zh) | 文件作成系统、文件作成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 |
CN1413336A (zh) | 通用信息管理系统 | |
CN1115650C (zh) | 图象生成系统和方法 | |
CN1619438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程序 | |
CN1669610A (zh) | 具有游戏效果的游戏机 | |
CN1111464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和带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1519813A (zh) | 图形显示装置,字符显示装置,显示方法,记录媒体和程序 | |
CN1882026A (zh) | 信息埋入网屏编码的生成方法 | |
CN1372238A (zh) | 字符显示装置,字符显示方法及其记录介质 | |
CN1787598A (zh) | 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打印处理系统、程序及记录介质 | |
CN1110762C (zh) | 数据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