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2217B - 太阳能充电盒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充电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2217B
CN112202217B CN202010972719.7A CN202010972719A CN112202217B CN 112202217 B CN112202217 B CN 112202217B CN 202010972719 A CN202010972719 A CN 202010972719A CN 112202217 B CN112202217 B CN 112202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riving motor
light absorbing
bas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27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02217A (zh
Inventor
朴月花
车相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27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2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2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02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2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20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energy storage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盒。太阳能充电盒包括壳体、底座、驱动电机、支架、基板、电池主体、吸光器件和放电端口,壳体具有内腔和透光孔,底座、驱动电机、支架、基板和电池主体均位于内腔,放电端口显露于壳体,底座固定于壳体,驱动电机安装于底座,且可相对底座绕自身轴线转动,支架固定于驱动电机,基板和电池主体均安装于支架,吸光器件安装于基板,吸光器件与透光孔对应设置,吸光器件通过充电单元与电池主体电连接,吸光器件用于吸收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通过充电单元将电能传输至电池主体,电池主体通过放电端口将电能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可以对充电部分形成保护。

Description

太阳能充电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充电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移动电源也成了出门必备产品之一,以便于给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进行充电。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移动电源补充电能的便利性,已经推出了太阳能移动电源;其基本结构设计成扁盒状壳体,壳体表面覆盖有光伏板,通过光伏板即可在户外光照条件下为电池内芯补充电能。相关技术中,太阳能充电设备直接暴露于太阳光下,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盒,所述太阳能充电盒包括壳体、底座、驱动电机、支架、基板、电池主体、吸光器件和放电端口,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以及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且连通所述内腔的透光孔,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支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均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放电端口显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且可相对所述底座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吸光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电池主体的一侧,所述吸光器件与所述透光孔对应设置,所述吸光器件通过充电单元与所述电池主体电连接,所述吸光器件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通过所述充电单元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通过所述放电端口将电能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将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支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均设置于壳体的内腔,将吸光器件与壳体上开设的透光孔对应设置,以将壳体外部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备于电池主体。在可以完成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前提下,通过壳体对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支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等结构形成物理保护,避免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支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等结构受到太阳照射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另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硬件框图;
图5是图1中提供的另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硬件框图;
图6是图1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吸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吸光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提供的又一种太阳能充电盒的硬件框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盒10,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包括壳体100、底座150、驱动电机200、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吸光器件400和放电端口450,所述壳体100具有内腔A以及贯穿所述壳体100的侧壁且连通所述内腔A的透光孔B,所述底座150、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支架250、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电池主体350均位于所述内腔A,所述放电端口450显露于所述壳体100,所述底座150固定于所述壳体100,所述驱动电机200安装于所述底座150,且可相对所述底座150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支架250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电池主体350均安装于所述支架250,所述吸光器件400安装于所述基板300背离所述电池主体的一侧,所述吸光器件400与所述透光孔B对应设置,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充电单元与所述电池主体350电连接,所述吸光器件400用于吸收所述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通过所述充电单元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池主体350,所述电池主体350通过所述放电端口450将电能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
其中,壳体100为耐高温的塑胶材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会发热。壳体100可以为柱状的圆形壳体100,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壳体100结构。底座150固定于壳体100的底部,底座150用于承载驱动电机200、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和吸光器件400等。驱动电机200开启时,可相对底座150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由于底座150固定安装于壳体100,因此,当驱动电机200开启时,驱动电机200可相对壳体100转动,由于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和吸光器件400等均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200上,因此,当驱动电机200开启时,可使得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和吸光器件400等一起相对壳体100在壳体100的内部转动。壳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透光孔B,透光孔B连通内腔A,吸光器件400对应透光孔B设置。当驱动电机200开启时,通过驱动吸光器件400等结构转动可使得吸光器件400正对透光孔B设置,从而可以吸收壳体100外部经过透光孔B入射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当驱动电机200继续转动,使得吸光器件400偏离透光孔B时,可以对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避免吸光器件400由于温度过高而被灼伤损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10,在需要对充电盒进行充电时,通过驱动电机200的转动使得吸光器件400正对透光孔B设置,从而吸收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当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较强时,通过驱动电机200的转动使得吸光器件400偏离透光孔B,此时,避免太阳光对吸光器件400的直接照射,可以对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其中,驱动电机200可以为步进电机,有助于对转动角度进行精确控制,可以及时响应,对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还包括显示屏500,所述壳体100上开设有安装孔C,所述显示屏500固定于所述壳体100,且通过所述安装孔C显露于所述壳体100。其中,显示屏50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500,显示屏500上显示吸光器件400采集到的参数信息,包括太阳光强度,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转化率,电能的储存量以及吸光器件400表面的温度。显示屏500显露于壳体100外,便于用户查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10,将所述底座150、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支架250、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电池主体350均设置于壳体100的内腔A,将吸光器件400与壳体100上开设的透光孔B对应设置,以将壳体100外部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储备于电池主体350。在可以完成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前提下,通过壳体100对所述底座150、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支架250、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电池主体350等结构形成物理保护,避免所述底座150、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支架250、所述基板300和所述电池主体350等结构受到太阳照射而损坏。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还包括滑动组件550和第一电机,所述滑动组件550连接于所述底座150和所述驱动电机200之间,所述滑动组件550包括滑轨560和导向部570,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滑轨560和所述导向部570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滑轨560和所述导向部570中的一个安装于所述底座150,所述滑轨560和所述导向部570中的另一个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200的底部,所述滑动组件550用于使得所述驱动电机200相对所述底座150滑动,当所述驱动电机200相对所述底座150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伸出所述壳体100外;当所述驱动电机200相对所述底座150朝向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缩回所述壳体100内。
其中,滑动组件550包括滑轨560和导向部5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轨560安装于底座150上,导向部570安装于驱动电机200上,滑轨560和导向部570之间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00可相对底座150滑动。由于驱动电机200上固定安装有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和吸光器件400等,因此,当驱动电机200相对底座150滑动时,支架250、基板300、电池主体350和吸光器件400等结构也可以相对底座150滑动。且由于驱动电机200还可以相对底座150绕自身轴线转动,因此,驱动电机200与底座150之间的相对运动既有转动,也有滑动。当驱动电机200在滑动组件550的作用下相对底座150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吸光器件400可通过透光孔B伸出壳体100外。当驱动电机200在滑动组件550的作用下相对底座150朝向第二方向滑动时,吸光器件400可通过透光孔B缩回壳体100内。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滑轨560安装于驱动电机200,导向部570安装于底座150,滑轨560和导向部570之间形成滑动配合,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00可相对底座150滑动。相关运动方式同上,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光器件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光器件400在所述基板300上呈现阵列排布,所述透光孔B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吸光器件400与所述透光孔B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具体的,多个吸光器件400呈条状均匀分布,壳体100为圆柱形壳体100,壳体100上开设有与吸光器件400对应设置的透光孔B,基板300的形状与壳体100的形状适配,即基板300在壳体100内可完全贴合于壳体100的内壁,当基板300贴合于壳体100的内壁时,基板300上的吸光器件400可通过透光孔B显露于壳体100外,以便于吸光器件400吸收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主体350。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孔B的尺寸大于所述吸光器件400的轮廓尺寸,且所述透光孔B形成滑槽,当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伸出所述壳体100外,且所述驱动电机200开启时,所述吸光器件400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预设行程。
具体的,壳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内腔A的滑槽,滑槽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00的圆周方向保持一致,滑槽构成透光孔B。当吸光器件400通过透光孔B伸出壳体100外,且驱动电机200开启的情况下,吸光器件400可在滑槽内滑动预设行程,从而使得吸光器件400产生逐日追光效果,即吸光器件400可以根据太阳的方向以及太阳光的强弱灵活的调整面对太阳的角度,从而最大化的吸收太阳发出的太阳光。吸光器件400逐日追光的原理如下:
太阳自动追踪系统采用的是吸光器件400进行光电跟踪与太阳运动轨迹跟踪相结合的跟踪方法。根据不同的天气使用不同的跟踪模式。晴天使用太阳运动轨迹粗调和吸光器件400光电跟踪精调相结合的跟踪模式。多云天气主要使用的是太阳运动轨迹的跟踪。阴雨天气关闭太阳跟踪保持机械装置的初始位置,即吸光器件400缩回壳体100的状态。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站在地球表面的人能够观测到太阳有规律地运动。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就是利用单片机控制单元根据相应的公式和参数,计算出白天太阳的实时位置,再转化为相应的脉冲发送给驱动电机200,驱动电机200控制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运动实时跟踪太阳,以达到对太阳进行实时跟踪的目的。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可由太阳高度角αs和太阳方位角Υs确定。太阳高度角αs又称为太阳高度或太阳仰俯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αs≤90°),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sinαs=sinθsinδ+cosθcosδcosω (1)
Figure GDA0003053067720000061
公式中:各角度单位均为°。其中θ为当地的纬度角;δ为太阳赤纬角,春分和秋分时δ=0°,夏至时δ=23.5°,冬至时δ=-23.5°;ω为时角,是用角度表示的时间;n为1年中的日期序号,从1月1日开始,n=1,每往后加一天,即n=n+1。
太阳方位角Υs是指太阳光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和当地子午线的夹角,即:
Figure GDA0003053067720000062
式(1)~(3)中的赤纬角δ和时角ω的计算需要通过时间确定。
由于太阳在一年中的时角运动很复杂,日常生活中的钟表时间采用平均太阳时(简称平太阳时,t),即太阳沿着周年运动的平均速率。真太阳时(即太阳时,t0)与平太阳时之差即称为时差,在工程计算中就会存在时差问题。因此,必须采用真太阳时,以达到实际计算中的精度要求。为了得到准确的真太阳时,可以根据定时标准来校正时差值,我国区域的时差e确定如下:
e=0.0172+0.4281cosβ-7.3515sinβ-3.3495cos2β-9.3619sin2β (4)
Figure GDA0003053067720000063
t0=t+[long(itude)-120°]/15+e/60 (6)
式中:long(itude)为光伏发电地点的地理经度,中国地区的北京标准时间的经度为120°;t为北京时间。
因为地球每24h自传1圈,所以每15°为1h;且正午时,时角ω=0°,上午时ω>0°,下午时ω<0°,则ω可由下式计算得到,即:
ω=15(12-t0) (7)
当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式(3)中的方位角Υs=0°;正南以西时,Υs>0°;正南以东时,Υs<0°。为有效跟踪太阳的位置,除了要计算出太阳的实时位置外,还需要知道具体某天的日出时角ω1和日落时角ω2。由于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角αs=0°,因此,由式(1)可计算出:
ω=arccos(-tanθtanδ) (8)
且根据时角ω(上午时ω>0°,下午时ω<0°),得到日出时角和日落时角的表达式为:
ω1=arccos(-tanθtanδ) (9)
ω2=-arccos(-tanθtanδ) (10)
计算出日出时角和日落时角后,由式(7)可得出日出时间T1和日落时间T2即:
T1=12-ω1/15 (11)
T2=12+ω2/15 (12)
根据日出时间T1和日落时间T2就可以对驱动电机200进行更为灵活的配置,以使得驱动电机200针对吸光器件400的控制更加精确,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吸光效果,使得更多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还包括第一处理器650和感光芯片660,所述第一处理器650安装于所述底座150,所述第一处理器650与所述驱动电机200电连接,所述感光芯片660安装于所述基板300且邻近所述吸光器件400设置,所述感光芯片660用于获取所述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当所述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感光芯片660向所述第一处理器650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650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200,所述第一电机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滑轨560和所述导向部570相对滑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缩回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驱动电机200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二时刻控制自身相对所述底座150转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400避开所述透光孔B,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
其中,第一处理器650可以为CPU,可以为MCU。具体的,感光芯片660用于获取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当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感光芯片660通过第一处理器650向第一电机和驱动电机200发送第一信号。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650先将第一信号发送至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接收到第一信号后控制滑轨560和导向部570相对滑动,以使得吸光器件400缩回壳体100内;当吸光器件400完全缩回壳体100后,第一处理器650再将第一信号发送至驱动电机200,驱动电机200开启,以使得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转动,且使得吸光器件400偏离透光孔B。当壳体100外部太阳光强度较大时,先控制吸光器件400缩回壳体100,再控制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转动以避开透光孔B,可以有效的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避免吸光器件400被太阳照射时间过长而损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650同时将第一信号发送至第一电机和驱动电机200,第一电机接收到第一信号后立马执行控制吸光器件400完全缩回壳体100内的指令,在此过程中,驱动电机200处于等待状态,待吸光器件400完全缩回壳体100之后,驱动电机200再控制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转动,以避开透光孔B,从而对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避免被阳光灼伤损坏。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小于第一阈值时,驱动电机200先控制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转动,以使得吸光器件400正对壳体100的透光孔B,然后第一电机再控制滑动组件550运动,以使得吸光器件400通过透光孔B伸出壳体100外,如此吸光器件400可以更多的吸收太阳光,进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存储于电池主体350上,有助于提高太阳能充电盒10的充电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包括第二处理器670,所述吸光器件400包括若干个可相对折叠和展开的吸光板410,当所述感光芯片660获取到所述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感光芯片660向所述第一处理器650和所述第二处理器670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650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三时刻控制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伸出所述壳体100外,所述第二处理器670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在第四时刻控制若干个所述吸光板410展开,以增大与所述壳体100外部的太阳光的接触面积。
其中,第二处理器670可以为CPU,可以为MCU。吸光板410包括主板420和副板430,主板420的数量为1个,固定安装于基板300上,副板430的数量为4个,吸光板410的形状为正方形,4个副板430可折叠的连接于1个主板420的周侧,副板430和主板420之间为铰接连接,副板430与相邻的主板420在背离基板300的一侧形成的最大角度为135°,最小角度为0°。具体而言,当吸光器件400处于展开状态时,副板430与相邻的主板42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35°;当吸光器件400处于折叠状态时,副板430与相邻的主板420之间贴合,角度为0°。进一步的,主板420和副板430在朝向壳体100外部的一侧具有吸光部440,所述吸光部440具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球形结构,球形结构为透明状,球形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吸光粒子,吸光粒子用于汇聚太阳光,从而有助于提升太阳光的利用率,使得更多的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电池主体350,提高太阳能充电盒10的充电效率。更进一步的,主板420和副板430在朝向壳体100内部的一侧具有反射层,当副板430相对主板420折叠以使得吸光器件400处于折叠状态时,吸光器件400的外表面为反射层,可以对太阳光形成反射,此时,避免太阳光过于强烈而对吸光器件400造成灼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充电盒10可以对吸光器件400形成保护,避免被灼伤损坏,可以延长太阳能充电盒1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感光芯片660先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一处理器650,第一处理器650接收到第二信号后控制吸光器件400通过透光孔B伸出壳体100外;当吸光器件400完全伸出壳体100后,感光芯片660再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二处理器670,第二处理器670接收到第二信号后控制若干个吸光板410展开,从而增大吸光板410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存储于电池主体350上,从而提高太阳能充电盒10的充电性能。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感光芯片660同时将第二信号发送至第一第一处理器650和第二处理器670,第一处理器650接收到第二信号后立马执行控制吸光器件400完全伸出壳体100外的指令,在此过程中,第二处理器670处于等待状态,待吸光器件400完全伸出壳体100之后,第二处理器670再控制吸光器件400展开,从而增大吸光板410与太阳光的接触面积,使得更多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存储于电池主体350上,从而提高太阳能充电盒10的充电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当吸光板410展开以后,吸光板410的轮廓尺寸大于透光孔B的尺寸,吸光板410可以对透光孔B内部的器件形成遮挡,避免透光孔B内部的器件被太阳光直接照射而损坏。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板420上远离目标副板43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合部1000,目标副板430远离主板4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合部2000,第二处理器670用于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被加载到所述第一吸合部1000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被加载到所述第二吸合部2000上,所述第一吸合部1000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且所述第二吸合部2000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相互配合以调节所述主板420和所述副板430之间形成的夹角,从而改变吸光板410的展开和折叠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吸合部10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包括第一铁芯和第一线圈,给第一线圈加载第一控制信号C1,所述第一控制信号C1为第一电流信号,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第一铁芯的右端为N极,第一铁芯的左端为S极。第二吸合部200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包括第二铁芯和第二线圈,给第二线圈加载第二控制信号C2,所述第二控制信号C2为第二电流信号,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第二铁芯的右端为N极,第一铁芯的左端为S极。将第一吸合部1000设置在主板420上远离目标副板430的一侧,将第二吸合部2000设置在目标副板430上远离主板420的一侧,于是,第一吸合部1000的N极邻近第二吸合部2000的S极设置,其中,N极是指的电磁铁的北极,S极是指的电磁铁的南极,而南极和北极之间是相互吸引的,因此,通过南极和北极之间的相互吸引,就可以实现第一吸合部1000和第二吸合部2000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主板420和所述副板430之间形成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形状可以为条形或蹄形状,以使第一铁芯和第二铁芯更加容易磁化,从而可以产生更大的磁场力。电磁铁在断电时可以立即消磁,通常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就随之消失。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铁芯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一铁芯邻近所述第二铁芯的一端,当所述第一电流信号被加载到所述第一线圈时,所述第一端为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铁芯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二铁芯邻近所述第一铁芯的一端,当所述第二电流信号被加载到所述第二线圈时,所述第二端为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磁场及所述第二电磁场的作用下相互吸引以调节所述主板420和所述副板430之间形成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为南极或者北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南极或者北极,当所述第一电极为南极时,所述第二电极为北极;当所述第一电极为北极时,所述第二电极为南极。
可选的,第一电流信号和第二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可以调节的,第一电流信号的大小与第二电流信号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通过调节第一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第二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调节第一电磁场及第二电磁场产生的磁场力大小,进而调节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的电磁力的大小,从而带动吸光板410产生相应的运动形式,实现吸光板410的展开和折叠的调节。
当所述第一吸合部10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磁铁,且当所述第二吸合部20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电磁铁时,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圈相互间隔设置,即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之间没有电连接,可以给相邻的两个第一线圈单独施加第一电流信号,这样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第一线圈的第一电流信号的调节,从而增加了给第一线圈施加第一电流信号的灵活性,使得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调节。同样,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圈相互间隔设置,即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之间没有电连接,可以给相邻的两个第二线圈单独施加第一电流信号,这样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第二线圈的第二电流信号的调节,从而增加了给第二线圈施加第二电流信号的灵活性,使得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调节。此外,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圈中加载的第一电流信号大小必须保持一致,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圈中的第一电流信号的方向均为第一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圈中加载的第二电流信号大小必须保持一致,且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方向均为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必须保持相同的方向。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圈中加载的第一电流信号大小必须保持一致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线圈中加载的第二电流信号大小必须保持一致,可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电磁铁产生相等大小的磁场力,可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二电磁铁产生相等大小的磁场力,从而确保吸光板410受到均匀的磁场力,进而保证主板420和目标副板430产生的吸合力保持一致。相邻的所述第一线圈中的第一电流信号的方向均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方向均为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必须保持相同的方向。根据前面的论述,当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保持相同时,可以确保第一吸合部1000的N极面对第二吸合部2000的S极,或者,可以确保第一吸合部1000的S极面对第二吸合部2000的N极,从而,第一吸合部1000和第二吸合部2000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场力,从而可以带动主板420相对副板430弯折,实现吸光板410展开和折叠的灵活调节。
请继续参阅图8,所述太阳能充电盒1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00,所述温度传感器700安装于所述基板300且邻近所述吸光器件400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700用于获取所述壳体100外部的温度,当所述壳体100外部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700向所述第二处理器670、所述第一处理器650和所述驱动电机200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第二处理器67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五时刻控制若干个所述吸光板410折叠,所述第一处理器65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六时刻控制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缩回所述壳体100内,所述驱动电机20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七时刻控制自身相对所述底座150转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400避开所述透光孔B,其中,所述第五时刻早于所述第六时刻,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七时刻。
具体的,当温度传感器700感应到壳体100外部的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值时,为了避免高温对吸光器件400产生损坏,温度传感器700向第二处理器670、第一处理器650和驱动电机200发送第三信号,第二处理器670接收到第三信号后,控制若干个吸光板410折叠,待吸光板410完成折叠动作后,第一处理器650根据第三信号控制所述吸光器件400通过所述透光孔B缩回所述壳体100内,待吸光器件400完全缩回壳体100内之后,驱动电机200根据所述第三信号控制自身相对所述底座150转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400相对壳体100转动,进而避开所述透光孔B,避免太阳光透过透光孔B对吸光器件400形成直接照射,且可以避免外部环境的高温对吸光器件400造成损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盒包括壳体、底座、驱动电机、支架、基板、电池主体、吸光器件和放电端口,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以及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且连通所述内腔的透光孔,所述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支架、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均位于所述内腔,所述放电端口显露于所述壳体,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且可相对所述底座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基板和所述电池主体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吸光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电池主体的一侧,所述吸光器件与所述透光孔对应设置,所述吸光器件通过充电单元与所述电池主体电连接,所述吸光器件用于吸收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并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以通过所述充电单元将电能传输至所述电池主体,所述电池主体通过所述放电端口将电能输出至外部用电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盒还包括滑动组件和第一电机,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导向部,所述第一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滑轨和所述导向部之间的相对滑动,所述滑轨和所述导向部中的一个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滑轨和所述导向部中的另一个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所述滑动组件用于使得所述驱动电机相对所述底座滑动,当所述驱动电机相对所述底座朝向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伸出所述壳体外;当所述驱动电机相对所述底座朝向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缩回所述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光器件在所述基板上呈现阵列排布,所述透光孔的数量也为多个,所述吸光器件与所述透光孔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尺寸大于所述吸光器件的轮廓尺寸,且所述透光孔形成滑槽,当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驱动电机开启时,所述吸光器件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预设行程。
5.如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盒还包括第一处理器和感光芯片,所述第一处理器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基板且邻近所述吸光器件设置,所述感光芯片用于获取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当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感光芯片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第一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第一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滑轨和所述导向部相对滑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缩回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在第二时刻控制自身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避开所述透光孔,其中,所述第一时刻早于所述第二时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盒包括第二处理器,所述吸光器件包括若干个可相对折叠和展开的吸光板,当所述感光芯片获取到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感光芯片向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在第三时刻控制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在第四时刻控制若干个所述吸光板展开,以增大与所述壳体外部的太阳光的接触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充电盒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基板且邻近所述吸光器件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壳体外部的温度,当所述壳体外部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驱动电机发送第三信号,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五时刻控制若干个所述吸光板折叠,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六时刻控制所述吸光器件通过所述透光孔缩回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根据所述第三信号在第七时刻控制自身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使得所述吸光器件避开所述透光孔,其中,所述第五时刻早于所述第六时刻,所述第六时刻早于所述第七时刻。
CN202010972719.7A 2020-09-16 2020-09-16 太阳能充电盒 Active CN112202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719.7A CN112202217B (zh) 2020-09-16 2020-09-16 太阳能充电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2719.7A CN112202217B (zh) 2020-09-16 2020-09-16 太阳能充电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217A CN112202217A (zh) 2021-01-08
CN112202217B true CN112202217B (zh) 2021-06-18

Family

ID=74015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2719.7A Active CN112202217B (zh) 2020-09-16 2020-09-16 太阳能充电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221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82833A (ja) * 2009-06-04 2010-12-16 Aiko Giken Co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を備えたソーラー電源街路灯
CN206803017U (zh) * 2017-06-17 2017-12-26 乌鲁木齐中亚环地卫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太阳光跟踪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917B (zh) * 2010-09-08 2012-11-28 上海理工大学 光线自动跟踪装置
US10159316B2 (en) * 2016-05-09 2018-12-25 Shadecraft, Inc. Intelligent shading charging systems
CN106100556B (zh) * 2016-08-05 2018-09-25 河北大道至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追逐太阳的光伏支架
CN107769360A (zh) * 2017-10-30 2018-03-06 无锡源代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调节受光角度的光伏太阳能卷轴
CN208904673U (zh) * 2018-08-23 2019-05-24 敖翔 新型野外新能源共享手机充电装置
CN109120218B (zh) * 2018-08-29 2020-12-22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智能收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CN109995316B (zh) * 2019-05-07 2020-05-29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追光太阳能电池支架的追光装置及追光方法
CN209844901U (zh) * 2019-06-14 2019-12-24 北京中能恒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调聚光光源发电的新型芯片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82833A (ja) * 2009-06-04 2010-12-16 Aiko Giken Co Ltd 太陽電池パネルを備えたソーラー電源街路灯
CN206803017U (zh) * 2017-06-17 2017-12-26 乌鲁木齐中亚环地卫星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光导系统的太阳光跟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2217A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4657B (e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three-position tracking
CN201417782Y (zh) 改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发电效率的机构
CN104090587B (zh) 一种自维持可调长度和角度的光伏外遮阳装置及调控方法
EP2030060A4 (en) SUN-TRACKING REFLECTOR SYSTEM FOR STRUCTURAL LIGHTING
CN205787917U (zh) 一种自动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光伏板
CN101825904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支架的跟踪控制方法
CN106933255B (zh) 不同地形自适应太阳能跟踪方法
Afrin et al. Installing dual axis solar tracker on rooftop to meet the soaring demand of energ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3149947A (zh) 一种带反阴影跟踪的太阳能跟踪方法
US20100051017A1 (en) Global solar tracking system
CN105843264A (zh) 一种太阳运动轨迹的光电感应追踪装置
CN102340264A (zh) 太阳能追日面板倾角自动补偿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98710A (zh) 一种可移动的太阳能追踪器
CN112202217B (zh) 太阳能充电盒
CN2881325Y (zh) 智能太阳能照明系统
CN105680779A (zh) 一种全方位太阳光追踪光伏支架和光伏系统
Tania et al. Sun tracking schemes for photovoltaic panels
RU2715901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слежения за солнцем и способ ее ориентации
Parveen et al. IoT based solar tracking system for efficient power generation
CN105337559A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板
CN105322874A (zh) 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
JP3231220U (ja) 太陽光自動追尾型発電電源装置
CN205142102U (zh) 一种跟踪式太阳能板
CN205721394U (zh) 一种太阳运动轨迹的光电感应追踪装置
Al-Naima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mart dual axis sun tracker based on astronomical equ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