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9979A -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9979A
CN112189979A CN202011227238.XA CN202011227238A CN112189979A CN 112189979 A CN112189979 A CN 112189979A CN 202011227238 A CN202011227238 A CN 202011227238A CN 112189979 A CN112189979 A CN 112189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omotive
bag body
cushion
strap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72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福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aoqu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aoqu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aoqu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aoqu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72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9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9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9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3/047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with adjustable fastenings for the shoulder straps or waist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01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5/00Purses, bags, luggage or other receptacles covered by groups A45C1/00 - A45C11/00,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o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2003/045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and one additional strap around the waist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包括机车包包体及与具有弹性的背带,背带包括均为两组的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各组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远离机车包包体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均套接固定有连接件,同一侧的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上的两组连接件之间铰接有基座,两组基座插接转动;机车包包体背离各组背带的一端开口设置,机车包包体的四周边沿缝制有与机车包包体的开口形状配合的面罩,面罩与机车包包体之间缝制有拉链,面罩由共聚PC树脂材料一体成型,面罩靠近机车包包体的下端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内部安装有警示灯的灯座。当驾驶机车的人员遭受身后车辆的撞击时,机车包提升了机车驾驶人员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保护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背景技术
机车,特别是像跑车、街车之类的车型,物品的携带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例如需要携带的食品、饮用水、衣物及手机等物件,故机车包几乎是必备的骑行装备。
应机车群体爱好者的需求,各大箱包厂商推出各种款式的机车包,机车包呈双肩包状,机车背包包括机车包包体及与机车包包体连接的背带,机车包包体远离两组背带的一侧缝制有拉链,机车爱好者将骑行过程中需要携带的物品放置在机车包中,拉上拉链使机车包呈密闭状态,现有的机车包主要起到装载物品的作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及机车爱好群体的增加,机车群体对于大马力的机车尤为钟爱,此类车型的动力大、车体的尺寸也较一般的摩托车尺寸较大,机车在驾驶过程中的机动性较小型的摩托车较差,机车在驾驶过程中,一旦发生因发生追尾、碰撞等发生交通事故,对于机车驾驶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都造成严重的威胁,现有的机车包对于机车驾驶员的保护不足,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对机车驾驶人员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安全保护,提升机车包在抗压防撞击方面的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包括机车包包体及与具有弹性的背带,所述机车包包体呈类长方形,所述背带包括与所述机车包包体上端部的水平两端一体连接的第一包带及与所述机车包包体下端部的两侧竖直边沿一体连接的第二包带,各组所述第一包带及所述第二包带远离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均套接固定有连接件,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包带及所述第二包带上的两组所述连接件之间铰接有基座,两组所述基座插接转动;所述机车包包体背离所述背带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机车包包体的四周边沿缝制有与所述机车包包体的开口形状配合的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机车包包体之间缝制有拉链,所述面罩由共聚PC树脂材料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面罩靠近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下端的位置一体成型有灯座,所述灯座内部安装有警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车包包括机车包包体及与机车包包体一体连接的各组背带,机车包包体与各组背带从胚料上一体裁剪,相对于现有的机车包各组背带与机车包包体为后续缝制的,各组背带与机车包包体的连接强度不足,本申请中的机车包包体与各组背带为一体裁剪式制得,机车包包体与各组背带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当驾驶员遭受撞击时,机车包上的各组背带与机车包包体不易断裂;背带包括两组第一包带及两组第二包带,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分别与机车包包体的上下端边沿一体连接,各组背带远离机车包包体的一端均套接固定有连接件,同侧的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上的连接件之间铰接有基座,各组连接件与基座铰接,使两组连接件能够绕基座转动,两侧的两组基座插接转动,进而使四组背带之间固定连接,当驾驶员背负该机车包时,各组连接件通过两组基座实现固定连接,连接件能够依据驾驶员的身材状况进行调整,各组背带与驾驶员的身体更加服帖,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机车包机车包包体及各组背带对驾驶员的身体进行包裹,且各组背带不易脱开,提升了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保护;机车包包体上的面罩选用共聚PC树脂材料,共聚PC树脂材料轻质高强,抗冲击,具有良好的韧性,在普通使用温度内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当驾驶机车的人员遭受身后车辆的撞击时,机车包上的面罩对撞击过程进行缓冲,面罩的结构强度较高,面罩不易破碎,机车包在抗压防撞击方面的性能得到提升;面罩上的灯座内部安装警示灯,警示灯能够向车尾的方向照射具有警示作用的灯光,进而提升了对机车后方车辆驾驶人员的警示作用,后方车辆驾驶人员能够及时规避机车,进而提升了机车驾驶人员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面罩在所述警示灯两侧的位置上均凸设有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罩在警示灯两侧的位置凸设有橡胶块,橡胶块具有弹性,当驾驶机车过程中,机车后方的车辆与机车驾驶人员发生碰撞时,后方车辆的车头与面罩上的两组橡胶块碰撞,两组橡胶块对碰撞过程进行缓冲,使碰撞过程的动量被吸收,提升了机车包的防撞击性能进一步提升。
优选的,所述机车包包体背离所述面罩的一侧端面上凸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包括靠近两组所述第一包带的第一垫块、两组靠近所述第二包带的第二垫块及两组位于所述第一垫块及所述第二垫块之间的第三垫块,两组所述第二垫块相互远离的一侧边沿与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两侧竖直边沿连接,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二垫块及所述第三垫块的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车包包体上凸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中的各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及第三垫块分布在机车包包体上,当机车驾驶人员驾驶机车长途旅行时,各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及第三垫块的设置使机车包机车包包体与驾驶人员的背部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的设置提升了机车包与背部之间的通透性,提升了背负该机车包时的舒适性。
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三垫块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机车包包体连接的第四垫块,所述第四垫块竖直设置,所述第四垫块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垫块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组第三垫块之间设置有与机车包包体连接的第四垫块,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及人体的结构,背负该机车包时,第四垫块与人体的脊柱位置贴合,提升了该机车包与人体背部的服帖度,同时第四垫块上下的位置与两侧的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连通,使驾驶过程中的气流能够顺利穿过背部与机车包之间的缝隙。
优选的,各组所述背带穿过所述连接件并向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一侧弯曲,各组所述背带朝向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一面凸设有绒面,所述背带远离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一端缝制有粘钩,所述背带穿过所述连接件使所述粘钩与所述绒面挂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背带穿过连接件并向机车包包体的一侧弯曲,当驾驶人员背负该机车包时,架设人员的身体与各组背带远离机车包包体的一端服帖,同时各组背带端部的粘钩与背带上的绒面挂接,使各组背带与连接件固定连接,驾驶人员背负该机车包时,驾驶人员的腰腹部对背带进行挤压,背带端部的粘钩与绒面不易脱钩,使各组背带对驾驶人员的服帖度提升,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人员极易发生翻滚,各组背带与驾驶人员的身体紧紧贴合,提升了对驾驶人员的安全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包带及所述第二包带两者的宽度均从靠近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一端向中间位置收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两者的宽度均从靠近机车包包体的一端向中间位置收缩,第一包带靠近机车包包体的一端位于机车包的上方,驾驶人员背负该机车包时,两组第一包带与驾驶人员的肩部贴合,第一包带的上述设置提升了机车包与肩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机车包过于勒紧肩部而出现不适的情况;同理,第二包带靠近机车包包体的一端位于机车包的下方,驾驶人员背负该机车包时,两组第二包带与驾驶人员的腰腹部贴合,第二包带的上述设置提升了机车包与腰腹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机车包过于勒紧腰腹部而出现不适的情况。
优选的,两组所述橡胶块凸出所述面罩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警示灯凸出所述面罩的表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车包的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两组橡胶块凸出面罩表面的高度大于警示灯的凸出面罩的表面的高度,故两组橡胶块对警示灯进行保护,机车包在日常使用中,降低了使用过程对警示灯的磕碰,警示灯的使用寿命提升。
优选的,一组所述第一包带上套接有便携带,所述便携带缝制有第一管口及第二管口,所述第一包带与所述第一管口插接滑动;所述第二管口背离所述第一包带且所述第二管口的底部进行缝合,所述第二管口上端的入口固定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管口的入口的密封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包带上套接滑动便携带,第一包带插接入便携带上的第一管口内部,第二管口的管口朝上设置,第二管口内部能够放置手机等物品,密封带对第二管口的管口进行封堵,避免了第二管口内部的物品脱出。
优选的,套接有所述便携带的所述第一包带与所述连接件插接后绕结固定,所述第一包带绕结后插接入所述第一管口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包带穿过连接件后,第一包带端部的粘钩与第一包带上的绒面粘接固定,折弯粘接的第一包带能够插接入第一管口内部,提升了第一包带与便携带的一体性及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机车包包体的上端面一体缝制有提手,所述提手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包带之间的中间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车包包体的上端面一体缝制有提手,提手位于两组第一包带之间的中间位置,当握手提手进行该机车包的移动时,机车包本身不易偏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各组背带与机车包包体一体连接,各组背带与机车包包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背带中的各组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穿过连接件并通过两组基座铰接成一体,背带与驾驶人员的服帖度较高,机车包在驾驶人员的背部不易发生滑动,同时机车包包体上的面罩选用共聚PC树脂材料,轻质高强抗冲击,当驾驶机车的人员遭受身后车辆的撞击时,机车包上的面罩对撞击过程进行缓冲,面罩的结构强度较高,面罩不易破碎,机车包在抗压防撞击方面的性能得到提升;警示灯对机车后方的车辆驾驶人员进行警示,后方车辆驾驶人员能够及时规避机车,进而提升了机车驾驶人员行车过程的安全性;
2.各组缓冲垫的设置使机车包的机车包包体与驾驶人员的背部具有一定的间隙,使驾驶人员的背部机车包之间的通透性较好,同时第四垫块设置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提升了机车包与人体背部脊柱位置的服帖度;
3.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两者的宽度均从靠近机车包包体的一端向中间位置收缩,第一包带及第二包带的上述结构特征分别提升了机车包与肩部及腰腹部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机车包过于勒紧肩部及腰腹部而出现不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车包包体;11、提手;2、背带;21、第一包带;22、第二包带;23、绒面;24、粘钩;3、连接件;31、基座;311、圆孔;312、插接件;4、面罩;41、拉链;42、灯座;421、警示灯;43、橡胶块;5、缓冲垫;51、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53、第三垫块;54、第四垫块;6、便携带;61、第一管口;62、第二管口;621、密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参照图1,机车包包括机车包包体1及背带2,机车包包体1呈类长方体,机车包包体1的四组边角均进行圆弧过渡。本实施例中机车包竖直放置,与人体背负该机车包时的状态相同。背带2包括两组第一包带21及两组第二包带22,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均具有柔性,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受拉时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各组第一包带21的一端与机车包包体1的上端部的水平两端一体连接,第一包带21与机车包包体1的连接段水平设置,两组第一包带21与机车包包体1为一体裁剪制得,两组第一包带21的宽度从靠近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向中间位置递减;各组第二包带22的一端与机车包包体1的下端部的水平两侧一体连接,第二包带22与机车包包体1的连接段竖直设置,两组第二包带22与机车包包体1为一体裁剪制得,两组第二包带22的宽度从靠近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向中间位置递减。各组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相互靠近。
机车包包体1连接有背带2的端面上缝制有缓冲垫5,缓冲垫5包括均为两组的第一垫块51、第二垫块52及第三垫块53,各组第一垫块51、第二垫块52及第三垫块53关于机车包包体1长度方向的中垂面对称分布。各组第一垫块51靠近机车包包体1的上端边沿,各组第一垫块51位于各组第一包带21的竖直下方,两组第一垫块5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垫块51呈长方体,第一垫块51在机车包包体1上倾斜设置,第一垫块51背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侧端面的从下端边角向上端边角的对角线竖直设置;各组第二垫块52靠近机车包包体1的下端边沿,各组第二垫块52位于各组第二包带22的竖直下方,两组第二垫块5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垫块52呈等腰梯形,各组第二垫块52倾斜设置,第二垫块52的尺寸较长的下底边靠近第二包带22与机车包包体1的连接段;第三垫块53位于第一垫块51及第二垫块52之间的机车包包体1上,两组第三垫块53相互远离的竖直边沿与机车包包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沿连接。
第一垫块51、第二垫块52及第三垫块53的厚度均相同,机车包包体1上凸设有第四垫块54,第四垫块54位于两组第三垫块53的中间位置;第四垫块54竖直设置,第四垫块54的上下端部均呈三角状,第四垫块54的厚度小于缓冲垫5的厚度,此处第四垫块54的厚度优选为缓冲垫5厚度的一半。
参照图1及图2,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两者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件3,连接件3靠近背带2的一端呈长方形的框体,框体的宽度与背带2的宽度适配。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段在朝向机车包包体1的一面加工有绒面23,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在朝向机车包包体1的一面缝制有若干组粘钩24,粘钩24的一端穿过连接件3的框口,各组粘钩24与绒面23挂接固定,机车驾驶人员背负该机车包时,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与驾驶人员的腰腹部贴合。
同一侧的两组连接件3之间铰接有一组基座31,基座31呈Y型,基座31的两组边的端部与两组连接件3远离框口的一侧铰接,两组基座31的两组远离各组背带2的一组边沿正对,一组基座31上开设有圆孔311,另一组基座31上加工有与圆孔311插接转动的插接件312。
参照图1及图3,一组第一包带21上套接滑动有便携带6,便携带6呈长方体,便携带6包括第一管口61及第二管口62,第一管口61及第二管口62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第一管口61的宽度与第一包带21的宽度配合,第一包带21插接入第一管口61内部,第二管口62位于第一管口61远离机车包包体1的一侧。第二管口62的下端进行缝合,第二管口62的上端入口内部插接手机、卡片等物件,第二管口62的上端管口缝制有用于封堵第二管口62的管口的密封带621,密封带621与便携带6背离第一管口61的一侧端面固定,密封带621与便携带6的固定方式优选粘钩或纽扣等方式。
参照图4,机车包包体1远离各组背带2的一侧端面开口设置,机车包包体1的该侧开口安装有形状配合的面罩4,面罩4的四周边沿与机车包包体1的开口的四周边沿间缝制有拉链41,驾驶人员拉开拉链41,将驾驶过程中的相关物品放置在机车包内部。面罩4的材料选用共聚PC树脂,面罩4为一体铸造成型,面罩4的下端部的中心位置一体成型有呈圆环状的灯座42,灯座42内部卡接固定有警示灯421,警示灯421自带纽扣电池,警示灯421为按压式,按压警示灯421时,警示灯421在常亮、频闪、断电三者模式之间切换。警示灯421两侧的面罩4的表面上凸设有两组橡胶块43;两组橡胶块43凸出面罩4表面的高度大于警示灯421凸出面罩4表面的高度,两组橡胶块43呈直角梯形状,两组橡胶块43的斜边及上底边相互靠近,两组橡胶块43的斜边之间呈90°夹角。
机车包包体1的上端面一体缝制有提手11,提手11位于两组第一包带21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的实施原理为:
该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在进行使用前,架设人员拉开拉链41,将驾驶过程的相关物品放置在机车包内部,并拉上拉链41,使拉链41位于机车包底部的一侧。
驾驶人员将该机车包置于双肩上,依次对各组第一包带21及第二包带22的长度进行调整,使粘钩24与不同位置的绒面23挂接固定,架设人员的背部与各组缓冲垫5抵接,第一垫块51与肩部抵接,第二垫块52与腰腹部抵接,第三垫块53与背部的三角肌位置抵接,背部与机车包的机车包包体1一面之间具有间隙,提升了机车包与背部的通透性,第四垫块54与背部的脊柱位置贴合,提升了机车包与背部的服帖度。驾驶人员将两组基座31插接固定,使两侧的各组背带2一体连接,各组背带2与驾驶人员的身体贴合效果较佳。
驾驶前驾驶人员按动警示灯421,警示灯421不断闪烁,在驾驶过程中,机车后方的车辆驾驶人员能够依据警示灯421对机车进行规避。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机车后方的车辆与机车碰撞,此时后方车辆与机车包直接撞击,机车包自身抗冲击且结构强度较好,使机车包堆对撞击进行缓冲,同时一旦驾驶人员被撞倒,此时各组背带2与驾驶人员的服帖度较高,机车包不易与驾驶人员脱离。机车包自身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及抗冲击能力,提升了机车驾驶人员在遭受交通事故时的安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包括机车包包体(1)及与具有弹性的背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包包体(1)呈类长方形,所述背带(2)包括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上端部的水平两端一体连接的第一包带(21)及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下端部的两侧竖直边沿一体连接的第二包带(22),各组所述第一包带(21)及所述第二包带(22)远离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相互靠近且均套接固定有连接件(3),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包带(21)及所述第二包带(22)上的两组所述连接件(3)之间铰接有基座(31),两组所述基座(31)插接转动;所述机车包包体(1)背离所述背带(2)的一端开口设置,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四周边沿缝制有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开口形状配合的面罩(4),所述面罩(4)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之间缝制有拉链(41),所述面罩(4)由共聚PC树脂材料一体铸造成型,所述面罩(4)靠近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下端的位置一体成型有灯座(42),所述灯座(42)内部安装有警示灯(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4)在所述警示灯(421)两侧的位置上均凸设有橡胶块(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包包体(1)背离所述面罩(4)的一侧端面上凸设有缓冲垫(5),所述缓冲垫(5)包括靠近两组所述第一包带(21)的第一垫块(51)、两组靠近所述第二包带(22)的第二垫块(52)及两组位于所述第一垫块(51)及所述第二垫块(52)之间的第三垫块(53),两组所述第二垫块(52)相互远离的一侧边沿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两侧竖直边沿连接,所述第一垫块(51)、所述第二垫块(52)及所述第三垫块(53)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三垫块(5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机车包包体(1)连接的第四垫块(54),所述第四垫块(54)竖直设置,所述第四垫块(54)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垫块(53)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背带(2)穿过所述连接件(3)并向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一侧弯曲,各组所述背带(2)朝向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一面凸设有绒面(23),所述背带(2)远离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缝制有粘钩(24),所述背带(2)穿过所述连接件(3)使所述粘钩(24)与所述绒面(23)挂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带(21)及所述第二包带(22)两者的宽度均从靠近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一端向中间位置收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橡胶块(43)凸出所述面罩(4)表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警示灯(421)凸出所述面罩(4)的表面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包带(21)上套接有便携带(6),所述便携带(6)缝制有第一管口(61)及第二管口(62),所述第一包带(21)与所述第一管口(61)插接滑动;所述第二管口(62)背离所述第一包带(21)且所述第二管口(62)的底部进行缝合,所述第二管口(62)上端的入口固定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管口(62)的入口的密封带(6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套接有所述便携带(6)的所述第一包带(21)与所述连接件(3)插接后绕结固定,所述第一包带(21)绕结后插接入所述第一管口(61)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包包体(1)的上端面一体缝制有提手(11),所述提手(11)位于两组所述第一包带(21)之间的中间位置。
CN202011227238.XA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Pending CN112189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7238.XA CN112189979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7238.XA CN112189979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9979A true CN112189979A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33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7238.XA Pending CN112189979A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997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0238Y (zh) * 2009-02-06 2009-12-30 韩勤勤 X型背包带
CN202222675U (zh) * 2011-10-18 2012-05-23 北京市时钱力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
CN104427906A (zh) * 2012-07-12 2015-03-18 Coxa承载有限公司 承载系统
CN209694352U (zh) * 2019-03-29 2019-11-29 福建伊斯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救生包
CN211747651U (zh) * 2020-03-24 2020-10-27 何翠凤 一种抗摔的笔记本电脑双肩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0238Y (zh) * 2009-02-06 2009-12-30 韩勤勤 X型背包带
CN202222675U (zh) * 2011-10-18 2012-05-23 北京市时钱力科贸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
CN104427906A (zh) * 2012-07-12 2015-03-18 Coxa承载有限公司 承载系统
CN209694352U (zh) * 2019-03-29 2019-11-29 福建伊斯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救生包
CN211747651U (zh) * 2020-03-24 2020-10-27 何翠凤 一种抗摔的笔记本电脑双肩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17096A (en) Lower spine protector
CN102390505A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US20130221649A1 (en) Positioner of safety belt for vehicles
CN112189979A (zh) 一种抗压防撞击的安全机车包
CN202635660U (zh) 一种使用剪切增稠液体的护膝护肘
WO2021212831A1 (zh) 一种呼吸装置
ITVR20090030A1 (it) Dispositivo indossabile di protezione.
CN219679842U (zh) 口罩
CN202226035U (zh) 一种多功能救生衣
CN212728966U (zh) 一种充气式头盔
CN210672490U (zh) 一种应急救援背囊
CN213096207U (zh) 可穿戴气囊式防护设备
CN210492731U (zh) 一种新型防尘口罩
CN208064521U (zh) 多功能反光安全马甲
CN209694104U (zh) 一种加强版护膝
CN207100587U (zh) 一种护具
CN200980350Y (zh) 幼儿头戴保护垫
CN211510662U (zh) 一种术后护心服
CN219306091U (zh) 一种气囊式摩托车骑行防护服
CN212140673U (zh) 一种孕妇用腹部保护装置
CN210642571U (zh) 一种儿童耐久工装背带裤
CN209865067U (zh) 一种新生儿逃生组合装置
CN219069538U (zh) 儿童防疫面罩
CN215737002U (zh) 一种运动背心
CN219323190U (zh) 一种防脱落的护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