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5602A -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5602A
CN112185602A CN202010969027.7A CN202010969027A CN112185602A CN 112185602 A CN112185602 A CN 112185602A CN 202010969027 A CN202010969027 A CN 202010969027A CN 112185602 A CN112185602 A CN 112185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tandby
shutdown
set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90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5602B (zh
Inventor
廖子亮
李云臣
陈罡
肖守勇
石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 Ltd, Lingdong Nuclear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Lingao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690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5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5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afety Devices In Control System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核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本申请在接收到机组停备的请求后,会自动获取核电站内各个已有机组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从各个机组中挑选出适合停备的目标机组,从而实现停备机组的自动化选取,提高核电站选取停备机组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Description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核电站机组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我国部分核电站在建造初期因顺应市场的需求,机组设计更注重发电能力的提升,存在预留的安全裕度不足,机组长期低功率运行以及调峰能力有限等问题。
目前,当面临电网调峰时,若不能满足电网调峰的需求,只能将核电站的一部分机组停备。然而,针对如何选取待停备的机组的问题,核电站的相关运行技术规范中并没有明确指示,故目前通常都是人为选择待停备的机组,操作效率低且可能选取到错误的机组停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提高核电站选取停备机组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机组停备的请求后,会自动获取核电站内各个已有机组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从各个机组中挑选出适合停备的目标机组,从而实现停备机组的自动化选取,提高核电站选取停备机组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包括:
根据预设的机组运行规范对所述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所述各个机组中每个机组的评估结果,所述评估结果包括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和不安排停备;
从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或者可安排停备的机组中选取所述目标机组。
要从核电站的各个机组中选取出待停备的目标机组,需要对各个机组的寿期、缺陷和燃料状态等属性信息进行全面评估,经过评估后即可得到每个机组的评估结果。同时,为了提高机组停备的可靠性,仅将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和可安排停备的机组选取为目标机组。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机组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机组的状态参数对于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选取出目标机组后,可以通过机组的状态参数设置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机组为双机组,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运行规范和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机组中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
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依据电网调峰的强度,要求停备的数量可能是单个机组,也可能是两个机组,当停备的机组为两个机组时,可以将停备机组的数量和停备时间两个因素作为设置两个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的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二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小于第一时长,则将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的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或者将其功率设置为所述第一功率,且所述二个停备机组均保持盘车运行模式;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输出所述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将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二功率,将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
停备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停备机组的运行模式的设置,因此可以通过停备时长划分出不同的停备运行模式。具体的可以根据第一时长划分出三种停备模式,第一种,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都小于第一时长;第二种,两个停备机组都大于第一时长;第三种,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一时长,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第一时长;划分出来后,即可按照不同的停备时长设置两个停备机组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一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无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当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一个时,可以先判断停备机组的时间是否小于第二预设时长,当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可以根据停备机组的缺陷判断其二回路冷凝器是否需要保持真空状态,最后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设置不同的停备运行模式。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小于第三时长,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常规岛水回路保持循环;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无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需要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对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无需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非开口运行模式,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单个机组设置停备运行模式时,停备时长可适当的久一些,即引入第三时长,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时长和第三时长及设备缺陷划分出四种停备运行模式,确保设置的停备运行模式既能够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又可以对设备出现的缺陷进行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装置,包括: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目标机组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停备机组的自动化选取,提高核电站选取停备机组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水堆核站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在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装置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控制平台,该控制平台可以用于检测和操控核电站的所有机组。
由于电网年度负荷的特殊性,核电机组也面临因电网需求而调整功率的状况。而目前,我国现役的百万压水堆核电机组普遍无法实现长期超低功率运行,调峰能力有限。因此,为了满足电网需求,核电机组只能通过停备或者安排大修配合电网进行调峰,但是如何选取停备机组,相关运行规范中并未记载明确的指导。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能够从核电站的各个机组中选取出待停备的目标机组,指导因电网调峰导致的停备机组方法中目标机组的选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101、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首先,检测是否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这里所说的机组停备请求是指为了满足电网调峰的需求,选择机组调停备用的请求。当接收到该请求后,需要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以便于筛选出可供停备的目标机组。其中,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机组的寿期(寿命)、机组的燃耗状态、机组的芯块-包壳相互作用(PCI,Pellet-Cladding Interaction)裕度、机组的减载情况、机组的弃料情况、机组的缺陷、机组的大修安排、机组的敏感设备健康状态等。
102、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在获得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之后,即可通过对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选取出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包括:
(一)根据预设的机组运行规范对所述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所述各个机组中每个机组的评估结果,所述评估结果包括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和不安排停备;
机组的运行要遵循相关的运行规范,在本实施例中,该运行规范可以是压水堆核电站的《运行技术规范》。通过预先将机组的运行规范设置好,即可根据设定好的机组运行规范对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最终,每个机组会有一个评估结果,该评估结果可能是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或不安排停备。
在对每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将该机组的属性信息逐一进行评估,每个属性信息经过评估会得到一个评估子结果,当机组的属性信息评估完之后,即可获得若干个评估子结果,最终根据若干个评估子结果得到当前机组的评估结果。举例说明,当前机组的属性信息为机组的寿期、机组的燃耗状态、机组的PCI裕度、机组的减载情况、机组的弃料情况、机组的缺陷、机组的大修安排、机组的敏感设备健康状态,分别对每一个属性信息进行评估,每个属性信息的评估条件为:
(1)机组的寿期:完成换料大修后启动未满一个月的机组不安排停备,处寿期中状态机组优先安排停备,不符合前两项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2)机组的燃耗状态:机组临近换料大修小于1个月则优先安排停备并开始换料大修,当处寿期末但临近换料大修大于1个月则不安排停备,不符合前两项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3)机组的PCI裕度:机组曾经过大幅度功率变化、机组发生过瞬态事件、燃料存在泄露可能,不安排停备,不符合前述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4)机组的减载情况:近期未曾参与减载的机组优先安排停备,机组减载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可安排停备;
(5)机组的弃料情况:根据机组减载时间及功率损失进行综合统计,对减载时间长且功率损失大的机组优先安排停备,不符合前述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6)机组的缺陷:燃料存在问题的机组不安排停备,主泵、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主变等重大设备及对应的辅助设备存在问题的优先安排停备,不符合前两项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7)机组的大修安排:临近大修的机组优先安排停备;例如机组处大修状态,延长大修工期以满足停备要求,不符合前述条件的机组可安排停备;
(8)机组的敏感设备健康状态:机组的敏感设备将康状态差的优先安排停备,状态佳的可安排停备。
经过上述属性信息的评估,即可得到8个评估子结果,该评估子结果同样包括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不安排停备。这8个评估子结果中只要有一个结果为不安排停备,那么当前机组的评估结果即为不安排停备;当8个评估子结果中没有不安排停备,则通过判断评估子结果中优先安排停备的数量是否大于数量阈值得出当前机组的评估结果,当该数量大于数量阈值,则当前机组的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当该数量小于或等于数量阈值,则当前机组的评估结果为可安排停备。当仅有一个机组需要停备时,可以根据两个机组的优先顺序抉择出最适合的机组安排停备,这样既能够满足电网调峰的要求,又可以在确保操作安全的基础上让经济利益最大化。
(二)从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或者可安排停备的机组中选取所述目标机组。
核电站有多少个机组就会有多少个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或者可安排停备的机组可以作为目标机组,以待停备。
在选取出目标机组后,可以设置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机组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目标机组的状态参数包括停备时长、目标机组的缺陷、停备数量等,并根据这些状态参数来设置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其中,会根据不同的停备数量为目标机组设置不同的停备运行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机组为双机组,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运行规范和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机组中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
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目前,大部分核电机组都为双机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机组以双机组为例。在获取到停备机组的数量和停备时间之后,即可根据这两个状态参数依据机组运行规范进行设置。
具体的,在一个实施列中,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二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小于第一时长,则将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的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或者将其功率设置为所述第一功率,且所述二个停备机组均保持盘车运行模式;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输出所述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将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二功率,将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
当停备请求中的停备数量为两个,可以根据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和第一时长划分出三种停备运行模式。
第一种,当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都小于第一时长时,可以将两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并且都保持盘车运行模式。或者,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同时,两个机组都保持盘车运行模式。其中,机组的功率指的是机组的堆芯核功率,第一功率可以是2%~10%的额定功率,优选5%~6%或8%的额定功率。另外,盘车运行模式指的是为了保证机组停备期满,能快速启动,会持续手动或者电动旋转设备。盘车运行模式不仅够提高机组启动效率,而且对于长期停备的机组,定期盘车还可以防止轴弯曲变形或因设备输送粘度较大的介质致使机泵转子卡涩等故障。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停备机组的堆芯核功率的停备运行模式可以划分在《运行技术规范》中所定义的反应堆功率运行模式(RP)中,该运行模式除了上述设置,还具有以下特性的反应堆工况:
一回路满水,稳压器双相状态;
一回路冷却剂的硼浓度介于热停堆硼浓度要求值和2500ppm之间;
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介于160℃和291.4℃(+3,-2)之间;
一回路压力介于24和155巴绝对压力之间;
RRA堆芯余热排出系统与一回路系统间处于隔离状态。
在RP模式下,核堆芯功率有3种可以设置的模式,三种模式的具体状态和优缺点参见表1。本实施例之所以优先选取RP模式下的第一种功率设置,是因为综合比较下来,第一种功率设置优势更明显。
表1
Figure BDA0002683389040000071
第二种,当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都大于第一时长时,由于该设置违反电厂设计,如果强制执行操作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因此无法实现。此时控制平台会输出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具体的提示方式可以包括语音提醒、操作界面弹框提醒、报警器鸣笛提醒等,在本实施列中不对具体的提示方式作限定。
第三种,当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小于第一时长且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时,可以将停备时长小于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二功率,该第二功率也指的是堆芯核功率,第二功率可以是2%~10%的额定功率,优选5%~6%或8%的额定功率。对于停备时长大于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可以设置该停备机组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这里的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也归属于上述的RP模式。
停备机组的数量除了两个机组都要求停备,还有可能仅要求一个机组进行停备。对于该停备请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一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无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在对本实施列进行具体说明之前,需要先引入核电站及其相关概念,以便于理解停备运行模式中的相关概念。核电站是指通过适当的装置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设施,以核反应堆来代替火电站的锅炉,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特殊形式的“燃烧”产生热量,使核能转变成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核电站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核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核岛;常规的系统和设备,又称为常规岛。在本申请中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具体参见图2示出的压水堆核电站示意图。核燃料在反应堆201内裂变产生大量热量,冷却剂(又称载热体)将反应堆201中的热量带入蒸汽发生器203,并将热量传给其工作介质——水,然后主循环泵208把冷却剂输送回反应堆201,循环使用,由此组成一个回路,称为一回路。蒸汽发生器203外侧的工作介质受热蒸发形成蒸汽,蒸汽进入汽轮机204内膨胀做功,将蒸汽焓释放出的热能转换成汽轮机204的转子转动的机械能,做了功的蒸汽在凝汽器206内冷凝成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207重新返回蒸汽发生器203,组成另一个循环回路,称为二回路。
了解完核电站的相关概念后,可以进一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对于单个机组停备的情形,可以结合第二时长划分出小于第二时长的两种停备运行模式。第一种,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时,可以检查停备机组的冷凝器是否存在真空被破坏的缺陷,如果存在该缺陷,则设置该停备机组的一回路热停堆,二回路的泠凝器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二回路的冷凝器保持真空可以消除冷凝器真空被破坏的缺陷,结合电动盘车持续运行,可以确保在停备期满后尽快启动机组,提高机组的启动效率。但如果不存在真空被破坏的缺陷,可以设置停备机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使二回路非真空状态也能够促使停备期满的机组尽快启动且节约能源。
其中,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可以划分在《运行技术规范》中所定义的蒸汽发生器冷却正常停堆模式(NS/SG)中,该运行模式除了上述设置,具体的还具有以下特性的反应堆工况:
一回路满水,稳压器双相状态;
一回路冷却剂的硼浓度介于热停堆硼浓度要求值和2500ppm之间;
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介于160℃和291.4℃(+3,-2)之间;
一回路压力介于24和155巴绝对压力之间;
RRA堆芯余热排出系统与一回路系统间处于隔离状态。
在NS/SG模式下,可以有两种选择模式,具体的这两种选择模式的具体状态和优缺点可以参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683389040000091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除了包括上述两种停备运行模式,还包括:
①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小于第三时长,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常规岛水回路保持循环;
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大于第二时长且小于第三时长时,由于停备时间相对较长,可以设置停备机组的一回路热停堆。此时,为了平衡经济效益和停备期间的损耗,对于损耗较大的机组设置二回路保持真空和电动盘车来说,二回路保持真空可以不保持真空,电动盘车可以停止运行,以减小停备损耗;对于损耗较小的常规岛水回路可以保持循环,从而避免停备期满后启动机组的启动效率过低。
②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无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第三时长时,由于停备时间较长,可以检查停备机组是不是存在缺陷,需要切换到维修停堆模式(MCS模式)或者堆芯预热排出系统连接模式(NS/RRA模式)。
如果机组不存在需要进行切换运行模式的缺陷,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该模式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二回路可以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可以停止运行且常规岛水回路的水可以排空。
③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需要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对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当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且停备机组存在需要切换运行模式的缺陷时,需要检查机组的该缺陷是否在一回路中,以判断停备机组的一回路是否需要开口。当该停备机组需要开口,则设置该停备机组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并对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其中,开口的大小由一回路中设备缺陷决定,如果待处理的设备缺陷为一回路重要部件,则需要大开口。另外,由于一回路中含有氢气和放射性元素,需要在对一回路开口前执行净化处理,在本实施列中采用氧气进行净化,能够避免核污染和安全事故发生。
具体的,MCS模式的反应堆标准工况:
一回路水位为高于RRA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运行的最低工作水位;
一回路冷却剂的硼浓度在2300PPM~2500ppm之间;
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介于10℃和60℃之间;
一回路压力为小于或等于5巴绝对压力,一回路系统封闭或打开;
RRA堆芯余热排出系统与一回路系统相连接。
在MCS模式下,可以根据停备机组的缺陷性质决定开口模式,3种模式的具体状态和对应的优缺点可参考表3:
表3
Figure BDA0002683389040000101
NS/RRA模式的反应堆标准工况:
一回路满水,稳压器单相或双相状态;
一回路冷却剂的硼浓度介于冷停堆硼浓度要求值和2500ppm之间;
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介于10℃和180℃之间;
一回路压力介于5和30巴绝对压力之间;
RRA堆芯余热排出系统与一回路系统连接(至少RRA系统入口隔离阀已经打开)。
在NS/RRA模式下,根据一回路的绝对压力设置,有以下3种设置,其具体状态和优缺点参见表4。
表4
Figure BDA0002683389040000111
④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无需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非开口运行模式,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第三时长,且停备机组存在需要切换运行模式的缺陷时,当该缺陷不是在一回路中,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非开口运行模式,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机组停备的请求后,会自动获取核电站内各个已有机组的属性信息,然后根据该属性信息从各个机组中挑选出适合停备的目标机组,从而实现停备机组的自动化选取,提高核电站选取停备机组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实际应用场景来说明本申请提出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在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
先通过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通过对每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选取出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和可安排停备的机组作为目标机组。该步骤可以确保所选取的待停备机组没有不可安排停备的属性,提高停备操作的可靠性。
在选取出目标机组后,即可根据电网调峰的需求确认停备机组的数量,是单个机组停备还是双机组停备。
对于双机组停备的情形,要先确认两个机组的停备时间是否均小于14天,小于14天的话,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8%的额定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或者将其功率设置为8%的额定功率;二个停备机组均保持盘车运行模式。如果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不是均小于14天,接着判断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是否均大于14天,当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大于14天,输出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当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不是均大于14天,即说明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14天,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14天,这两个停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需要单独设置:停备时间小于14天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8%额定功率;停备时间小于14天的停备机设置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
对于单个机组停备的情形,除了会参考停备时间来设置停备运行模式,还会根据设备本身存在的缺陷设置停备运行模式。具体的,先判断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是否小于14天,在确定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长小于14天后,接着判断机组是否需要冷凝器保持真空状态,当停备机组需要冷凝器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停备机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当停备机组无需冷凝器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停备机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当确定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14天,则接着判断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是否大于28天,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28天,则设置停备机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运;常规岛水路保持循环。当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28天,则根据停备机组的缺陷确定是否需要切换运行模式到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当不存在需要切换运行模式的缺陷时,则设置停备机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运;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当存在需要切换运行模式的缺陷时,根据缺陷的性质确定是否需要一回路开口,需要一回路开口,设置停备机组:进入NS/RRA模式或者MCS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不需要一回路开口,则设置停备机组:进入NS/RRA模式或者MCS模式的不开口运行模式;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目标机组选取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机组选取模块402可以包括:
机组属性评估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机组运行规范对所述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所述各个机组中每个机组的评估结果,所述评估结果包括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和不安排停备;
目标机组选取单元,用于从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或者可安排停备的机组中选取所述目标机组。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状态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机组的状态参数;
目标机组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机组为双机组,所述目标机组设置模块可以包括:
停备数量及时间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组运行规范和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机组中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
目标机组设置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二个,所述目标机组设置子单元可以包括:
第一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小于第一时长,则将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的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或者将其功率设置为所述第一功率,且所述二个停备机组均保持盘车运行模式;
第二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输出所述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
第三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将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二功率,将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目标机组设置子单元可以包括:
第四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第五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无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目标机组设置子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六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小于第三时长,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常规岛水回路保持循环;
第七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无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第八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需要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对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第九停备运行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无需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非开口运行模式,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提出的各个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提出的各个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本申请提出的各个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的步骤。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图5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任意浏览器驱动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终端设备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以及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该终端设备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设备5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操作装置、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等。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装置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包括:
根据预设的机组运行规范对所述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进行评估,得到所述各个机组中每个机组的评估结果,所述评估结果包括优先安排停备、可安排停备和不安排停备;
从评估结果为优先安排停备或者可安排停备的机组中选取所述目标机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机组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机组为双机组,根据所述状态参数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机组运行规范和所述状态参数,确定所述目标机组中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
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二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小于第一时长,则将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的一个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一功率,另一个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或者将其功率设置为所述第一功率,且所述二个停备机组均保持盘车运行模式;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输出所述目标机组无法按照当前停备运行模式执行停备的提示;
若所述二个停备机组中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另一个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则将停备时间小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的功率设置为第二功率,将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长的停备机组设置为热备用状态且按照预设的周期执行盘车操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为一个,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包括: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保持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小于第二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二回路冷凝器无需保持真空状态,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持续运行且所述二回路的主蒸汽隔离阀门为关闭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停备机组的数量以及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设置所述目标机组的停备运行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长且小于第三时长,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常规岛水回路保持循环;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且所述停备机组无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为热停堆状态,二回路非真空状态,电动盘车停止运行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需要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开口运行模式,对一回路执行净化处理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若所述停备机组的停备时间大于所述第三时长,所述停备机组需切换至维修停堆模式或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且所述停备机组的一回路无需开口,则设置所述停备机组进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连接条件模式或维修停堆模式的非开口运行模式,且将常规岛水回路的水排空。
8.一种核电站停备机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属性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机组停备请求之后,获取核电站内各个机组的属性信息;
目标机组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属性信息从所述各个机组中选取待停备的目标机组。
9.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
CN202010969027.7A 2020-09-15 2020-09-15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85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027.7A CN112185602B (zh) 2020-09-15 2020-09-15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9027.7A CN112185602B (zh) 2020-09-15 2020-09-15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602A true CN112185602A (zh) 2021-01-05
CN112185602B CN112185602B (zh) 2023-12-08

Family

ID=73921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9027.7A Active CN112185602B (zh) 2020-09-15 2020-09-15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56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718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厂用电源切换试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4467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武汉大学 一种考虑核电调峰及其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方法
US20180245485A1 (en) * 2015-11-05 2018-08-30 William M. Conlon Dispatchable storage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CN108830494A (zh) * 2018-06-22 2018-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机组状态显示的电力平衡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7151A (zh) * 2018-11-30 2019-02-15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一种新能源参与调峰的送端电网电源结构优化方法
CN109416947A (zh) * 2016-06-22 2019-03-01 法马通公司 用于计算与核反应堆的加载模式相关联的pci裕量的方法,相关联的系统、计算机程序和介质
CN109543873A (zh) * 2018-09-29 2019-03-29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功率减载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29663A (zh) * 2019-07-18 2019-11-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储能系统辅助电力调峰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AU2020101665A4 (en) * 2020-08-04 2020-09-10 Beij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Co., Ltd A compensatio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for auxiliary service of peak load reg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45485A1 (en) * 2015-11-05 2018-08-30 William M. Conlon Dispatchable storage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s
CN109416947A (zh) * 2016-06-22 2019-03-01 法马通公司 用于计算与核反应堆的加载模式相关联的pci裕量的方法,相关联的系统、计算机程序和介质
CN107104467A (zh) * 2017-06-05 2017-08-29 武汉大学 一种考虑核电调峰及其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优化方法
CN108830494A (zh) * 2018-06-22 2018-11-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机组状态显示的电力平衡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43873A (zh) * 2018-09-29 2019-03-29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机组的功率减载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347151A (zh) * 2018-11-30 2019-02-15 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 一种新能源参与调峰的送端电网电源结构优化方法
CN110429663A (zh) * 2019-07-18 2019-11-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储能系统辅助电力调峰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AU2020101665A4 (en) * 2020-08-04 2020-09-10 Beijing Electric Power Trading Center Co., Ltd A compensation cost allocation method for auxiliary service of peak load regul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标: "基于核电的广西电网多类型电源互补调峰策略研究"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5718A1 (zh) * 2021-10-18 2023-04-2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核电厂厂用电源切换试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5602B (zh) 2023-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7078A (zh)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多类型电源检修安排方法
CN109192338B (zh) 一种核电机组启动过程中间量程保护定值的标定方法
Hermans et al. Impact of start-up mode on flexible power plant operation and system cost
CN112185602A (zh) 核电站停备机组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31844A (zh) 一种核反应堆次临界下控制棒价值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0085340B (zh) 一种核电厂支持系统不可用时的执行方法
US616407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a secondary steam supply to a main steam supply of a nuclear or thermal renewable fueled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
CN107402124B (zh) 一种核电厂汽轮机调节阀组周期性试验方法和装置
CN107084011A (zh) 一种核电汽轮机快速冷却方法
Gjorgiev et al. Nuclear power plant load following: problem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CN107845436A (zh) 压水堆核电厂主控制室不可居留时的远程停堆站操控方法
CN113904344A (zh) 光储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76254B (zh) 一种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停运方法及系统
CN104345654A (zh) 不同功率整流器混插系统、及其节能实现方法和装置
Qu et al. Optimization of rapid power reduction (RPR) design for 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Lefton et al. A new paradigm: cycling operations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N113177287A (zh) 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后中长期排热厂用水系统调试设计方法
CN201126592Y (zh) 用于电力系统设备的lcc控制装置
Zhao et al. Optimization of Maintenance Strategy for Sea Water Pumps in Nuclear Plants
Guochang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Life Cycle Management Database Platform
Chen et al. Probability Safety Analysi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Long-Term Temporary Shutdown State
MORIYA et al.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A model for Shimane Unit 2 internal event at-power
Pan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emergency boron injection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flowgraph methodology
Yurin Autonomous redundancy system for auxiliaries of NPPs based on existing start-up reserve steamshops
Podjavorsek Consequences of electricity deregulation on nuclear safe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