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4191B -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4191B
CN112184191B CN202010997277.1A CN202010997277A CN112184191B CN 112184191 B CN112184191 B CN 112184191B CN 202010997277 A CN202010997277 A CN 202010997277A CN 112184191 B CN112184191 B CN 112184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isk
resource transaction
data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7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4191A (zh
Inventor
唐雕龙
孙善禄
伍潇
李恬湉
赵宁宁
胡婷
吴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7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4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4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4191A/zh
Priority to US17/359,454 priority patent/US2021032688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4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4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involving a neutral party, e.g.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notary or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6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involving fraud or risk level assessment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6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 G06Q20/065Private payment circuits, e.g. involving electronic currency used among participants of a common payment scheme using e-cash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220/00Business processing using cryptograph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多个资源交易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所导致的资源交易效率低、且对资源交易者的适当性管理较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基于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根据相关授权信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系统中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性、自治性、独立性等特性,区块链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查询模块,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区块链上传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系统,包括: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向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发送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所述风测授权卡用于授权各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区块链节点,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风险测评数据的获取请求,将所述风测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方面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上述任一方面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a)~6(e)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中,生成风险测评卡的示意性界面图;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多个资源交易平台之间相互独立所导致的资源交易效率低、且对资源交易者的适当性管理较差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一般用户在通过金融机构办理金融相关业务时需要进行风险测评,例如用户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对用户进行风险测评。所谓风险测评指的是对用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以便金融机构可以基于用户风险测评的结果给用户提供与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或服务。用户在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时,相应的金融机构会存储用户的相关信息,如风险测评结果信息以及年龄、身份证、家庭情况、收入等基本信息,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引入区块链进行用户档案信息的存储。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一些理财习惯或者家庭收入等信息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一些金融机构要求用户每间隔一定时间重新进行风险测评,或者是,用户主动重新进行风险测评,不管出于哪种场景,当用户重新进行风险测评时就会产生新的风险测评信息,需要对之前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用户的风险测评信息进行更新,且需要确保业务处理平台能准确有效地获取更新的风险测评信息,以及及时调整提供给用户的产品或业务服务。
基于此需求,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包括终端设备、资源交易平台、授权管理平台以及区块链节点。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设备。在该终端设备上安装有具有资源交易功能的客户端,其中,该客户端可以为安装在终端设备上的独立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也可以为嵌入某些独立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或者还可以为网页等等。资源交易平台和授权管理平台均接入区块链。区块链中可接入一个或多个资源交易平台,各资源交易平台之间可基于区块链共享数据。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仅是示意性地示出了1个资源交易平台,该数量不具有对实际场景中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数量的限定作用,图中的省略号“……”表示区块链中还可接入更多的资源交易平台或者其他设备。在该应用场景中,区块链可以是联盟链,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授权管理平台以及区块链节点为联盟链中的各联盟成员。
具体的,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有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收入范围、家庭情况、风险测评问卷记录)、通过资源交易平台产生的用户行为信息(如支付数据、转账数据、交易数据等)等,风险测评记录如风险测评结果等。授权管理平台用于为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提供授权服务,并存储被授权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用户通过授权管理平台上传的风险测评数据。通过区块链中各联盟成员之间的交互,使得用户通过其中任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输入风险档案数据或重复进行风险测评,实现了资源交易的高效性,以及提升对资源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效果。
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风险测评记录,可由用户在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业务时,通过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进行操作得到,如填写风险测评问卷。客户端将用户填写的风险测评问卷信息上传至资源交易平台,资源交易平台根据用户的风险测评问卷信息生成相应的风险测评记录,该风险测评记录可以包括风险测评结果、风险测评记录对应的流水号信息、用户标识信息以及账户信息等。
授权管理平台通过从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并获取该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如该数字身份信息可以为去中心化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并将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以实现将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的效果。基于此,资源交易平台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后,即可根据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并根据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用户执行资源交易。其中,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之前,需通过授权管理中心确认是否有风险测评数据的获取权限。下面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
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该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可以是接入区块链的多个资源交易平台中的任意一个,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2,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该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其中,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可以是去中心化身份DID,即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符,可预先基于区块链创建,具有一次创建不可篡改的特征。
S204,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其中,风险测评卡可理解为由区块链颁发给用户的区块链存储凭证。用户通过授权管理平台授权自身的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后,区块链就会颁发该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由授权管理平台基于该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该风险测评卡可用于接入区块链的任一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风险测评数据可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收入范围、家庭情况、风险测评问卷记录)、通过资源交易平台产生的用户行为信息(如支付数据、转账数据、交易数据等)等,风险测评记录如风险测评结果等。
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包括:通过风险测评卡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关联存储在授权管理平台中。
S206,根据相关授权信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其中,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关联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可选的,如果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中包括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则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S208,根据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
该步骤中,根据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可确定出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若风险测评数据仅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则可基于该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从而确定出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若风险测评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则可基于该风险测评记录确定出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各类资源交易可被预先设定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该交易风险等级可用于表征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也就是说,不同交易风险等级的资源交易对应不同的交易等级要求。若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满足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为用户执行该第一资源交易;否则,可确定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相较于第一资源交易而言较低,此时不为用户执行该第一资源交易。
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可被预先存储至区块链节点中,具体的,区块链节点关联存储各资源交易的交易标识信息(如资源交易名称等)和交易风险等级。这样,在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时,可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标识信息一并发送至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将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返回至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以及,基于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标识信息查询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风险等级,并将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风险等级返回至第一资源交易平台。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时,通过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该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并根据相关授权信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进而基于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资源交易。可见,第一资源交易平台通过风险测评卡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第一资源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资源交易流程、提高资源交易的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授权管理平台中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基于此,S204中,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时,可从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从而基于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进而,在执行S206时,可通过确定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若包含,则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不包含,则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未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不包含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未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此时,可向第一用户提供用于授权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入口,该授权入口可展示在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客户端界面上,第一用户可基于该授权入口执行授权操作。当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接收到第一用户通过上述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时,基于该授权操作,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进而,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可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本实施例中,第一用户通过上述授权入口执行了授权操作后,相当于第一用户授权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因此,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可生成并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其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以使授权管理平台根据该第一授权信息更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这样,当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再次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时,从授权管理平台中获取到的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中就会包括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或者,从授权管理平台中获取到的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就会包括该第一授权信息,从而使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基于该第一授权信息有权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可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因此在执行S208时,基于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的风险测评数据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以下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该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其中,对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是基于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可采用不同方式表征,例如可采用不同符号表征等级的高低,如C1、C2、C3、C4、C5依次表示由低到高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或者,也可以采用具体类别来表征,如包括稳健型、保守型等。
当然,第一风险测评记录中除用于记录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之外,还可记录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的用户标识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时所登录的账号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风险测评编号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时间信息、对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风险测评平台的标识信息等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当然,上述风险测评记录所包含的内容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上述只是示例性列举几种可能的信息,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风险测评数据中所包含的风险测评记录,可在授权管理平台生成风险测评卡的过程中,基于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并和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一并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中进行存储。或者,也可以由区块链节点预先从接入区块链的、且存储有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的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得到。
因此,在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的情况下,可根据该第一风险测评记录,判断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并将判断结果反馈至第一用户,即将判断结果展示在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客户端界面上。
若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满足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并将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资源交易结果反馈至第一用户,即将该资源交易结果展示在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客户端界面上。
若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第一用户可通过客户端触发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其风险承受能力能级进行重新测评。具体的,可在接收到第一用户针对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的测评请求时,在客户端界面上展示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中所包含的风险档案数据,第一用户可在客户端界面上对所展示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修改。当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接收到第一用户对风险档案数据的更新操作(即修改操作)时,基于该更新操作更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并基于更新后的风险档案数据,对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而,根据该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
本实施例中,在对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之后,还可根据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具体的,可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上传至区块链节点,由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查找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然后基于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或者更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有各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风险测评数据,可以是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风险测评得到的,也可以是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从接入区块链的其他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得到的。
其中,其他资源交易平台和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区块链共享各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或其他资源交易平台对风险测评数据进行了更新,那么基于各资源交易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性,各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也会随之被更新,从而确保接入区块链的各资源交易平台中的风险测评数据的同步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仅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即不包括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那么在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时,可基于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以测评出第一用户的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而根据该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执行S202之后,即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之后,可先从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得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对应的查询结果。也就是说,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时,先从本地查询是否存储有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记录。在接收第一用户本次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之前,如果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过风险测评,如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某项资源交易时进行了风险测评,那么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即可将风险测评结果记录在本地,即在本地存储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测评记录。
因此,若上述查询结果为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存储有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记录,即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就会利用查询到的第二风险测评记录确定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能力承受等级,进而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若上述查询结果为指定类查询结果,则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其中,指定类查询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未查询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第二风险测评记录中记录的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
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该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可以是接入区块链的多个资源交易平台中的任意一个,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该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S302,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查询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是否存储有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执行S307;若否,则执行S303。
其中,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存储有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风险测评数据可包括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收入范围、家庭情况、风险测评问卷记录)、通过资源交易平台产生的用户行为信息(如支付数据、转账数据、交易数据等)等,风险测评记录如风险测评结果等。
S303,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S304,判断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若是,则执行S306;若否,则执行S305。
S305,向第一用户提供用于授权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入口,并接收第一用户通过该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
S306,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S307,根据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并获取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
其中,可将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和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展示在客户端界面上。
若风险测评数据中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则可基于该风险测评记录确定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若风险测评数据中仅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则可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并基于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以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可选的,若风险测评数据中不包括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且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了风险测评,则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可被上传至区块链节点,由区块链节点对该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记录,以生成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
S308,判断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风险等级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若是,则执行S309;若否,则执行S310。
执行该步骤后,可将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该交易风险等级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的判断结果展示在客户端界面上。
其中,各类资源交易可被预先设定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该交易风险等级可用于表征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也就是说,不同交易风险等级的资源交易对应不同的交易等级要求,该交易等级要求即为对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最低要求。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该交易风险等级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的判断结果可以满足交易等级要求或者不满足交易等级要求。
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可包括稳健型、保守型等。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可以是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等。例如,低风险的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为“稳健型”,即,进行低风险的资源交易时,要求用户至少为“稳健型”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区块链节点存储有各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可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资源交易的交易风险等级。具体的,资源交易平台产生新类型的资源交易时,可将该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风险等级上传至区块链节点进行存储。
S309,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并将第一资源交易的执行结果反馈给第一用户。
S310,基于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重新进行风险测评,得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并基于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第一资源交易。
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含于S306中获取的风险测评数据中。
可选的,可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针对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的测评请求时,在客户端界面上展示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而基于第一用户对风险档案数据的更新操作重新进行风险测评。
重新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可由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根据该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可选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还可将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上传至接入区块链的其他资源交易平台,以使其他资源交易平台基于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各自存储的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资源交易平台通过风险测评卡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第一资源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资源交易流程、提高资源交易的处理效率。并且,在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上进行风险测评时无需用户重复输入数据,而只需从实现数据共享的其他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即可,从而使得各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区块链实现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共享效果。此外,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402,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其中,风险测评数据可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收入范围、家庭情况、风险测评问卷记录等)、通过资源交易平台产生的用户行为信息(如支付数据、转账数据、交易数据等)等,风险测评记录如风险测评结果等。
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可以是去中心化身份DID,即分布式数字身份标识符,可预先基于区块链创建,具有一次创建不可篡改的特征。
S404,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用于对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其中,区块链存储凭证可以是由区块链节点生成的哈希值。
S406,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风险测评数据为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其中,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关联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及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并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并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进而使授权管理平台基于该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从而使得第一用户可通过风险测评卡授权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第一资源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资源交易流程、提高资源交易的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上述实施例中,执行S402时,可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方式一、从预先生成的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中查找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可选的,当第一用户非首次在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时,由于第一用户在首次通过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时,已经创建了第一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因此,当第一用户第二次、第三次等在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时,则直接从授权管理平台所存储的各个数字身份信息中查找第一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即可。具体的,在授权管理平台可以存储有各个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与数字身份信息的映射关系。
另外,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不管用户是否在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授权管理平台可以预先创建各个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这样,当目标用户需要通过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时,则直接从授权管理平台所存储的各个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中查找目标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即可。
可选的,在具体实施时,授权管理平台可以基于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所对应的用户标识信息创建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也可以基于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所注册的账号信息创建第一用户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具体的,授权管理平台可以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的上述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上述信息创建各个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并存储。
方式二、基于第一用户在各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创建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其中,第一用户在各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包括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所对应的用户个人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等)、和/或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风险测评时所登录的账户信息。
具体的,当第一用户首次通过授权管理平台执行业务时,则需要创建其所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其中,在创建数字身份信息时,可以依据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进行创建,也可以依据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风险测评时所登录的账户信息进行创建。具体依据哪个信息创建数字身份信息,可以基于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置,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同一用户而言,其可能会在资源交易平台注册多个账户,因此,在依据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的账户信息创建数字身份信息时,可以基于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进行风险测评所登录的身份信息创建数字身份信息。例如,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登录账户A进行风险测评,则授权管理平台在接收到资源交易平台发送的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信息后,则基于账户A创建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执行S402时,可通过以下任一种或多种方式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方式一、对于风险测评数据中包括的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可从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得到。其中,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档案数据。
具体的,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关联存储有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及对应的风险档案数据。授权管理平台可基于第一用户对应的数字身份信息,从其中至少一个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该资源交易平台为接入区块链的各资源交易平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各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区块链共享风险档案数据。
方式二、对于风险测评数据中包括的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可从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得到;和/或,基于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从而得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如稳健型、保守型等。
其中,从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和/或风险档案数据之前,可由第一用户进行相应授权。具体的,授权管理平台接收第一用户所执行的第一授权操作,该第一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授权管理平台从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和/或风险测评记录。接收到该第一授权操作后,即可从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和/或风险测评记录。基于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之前,也可由第一用户进行授权。具体的,授权管理平台接收第一用户执行的第二授权操作,该第二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授权管理平台基于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接收到该第二授权操作后,即可基于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
第一风险测评记录中除用于记录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之外,还可记录第一用户在资源交易平台的用户标识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时所登录的账号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风险测评编号信息、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时间信息、对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的风险测评平台的标识信息等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当然,上述风险测评记录所包含的内容除了上述所列举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上述只是示例性列举几种可能的信息,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限定。
具体的,当第一用户需要进行风险测评时,一般需要在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客户端填写风险测评问卷,并将第一用户所填写的风险测评问卷信息发送至风险测评平台,风险测评平台基于该风险测评问卷信息以及所收集的第一用户的收入信息、资产信息、家庭信息、历史购买理财信息等,基于风险测评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第一用户所对应的风险测评结果。然后基于所产生的风险测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如用户标识信息、账号信息、风险测评编号信息、资源交易流水号、风险测评的时间信息等)作为风险测评记录发送至授权管理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可先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该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此,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时,可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以及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可验证声明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其中,在获取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时,可采用以下任一种方式获取:
(1)由授权管理平台创建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
授权管理平台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生成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确定为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并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进行存储。所创建的可验证声明用于声明该数字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2)由区块链节点创建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授权管理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
该方式中,授权管理平台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发送至区块链节点,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生成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并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确定为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
可选的,授权管理平台可以向区块链节点发送可验证声明的创建请求,其中,在该创建请求中携带有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的创建请求后,基于该创建请求中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创建上述可验证声明。其中,所创建的可验证声明用于声明该数字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当区块链节点在完成可验证声明的创建后,将可验证声明返回给授权管理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授权管理平台生成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后,在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接收第一用户通过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三授权操作,该第三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接入区块链的第二资源交易平台通过风测授权卡获取风险测评数据;根据第三授权操作生成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进而,在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时,首先将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在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再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基于此,可验证声明同时具备了授权验证和存储风险测评数据的双重作用。
可选的,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可以和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关联存储在授权管理平台,在生成风险测评卡之后,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可以和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风险测评卡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关联存储在授权管理平台。
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S501,当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针对风险测评卡的生成请求时,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其中,风险测评数据和数字身份信息的获取方式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S502,创建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确定为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
S503,根据第一用户的授权操作,确定被授权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的资源交易平台,并将该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确定为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
其中,第一用户的授权操作可通过授权管理平台完成,具体的,第一用户在授权管理平台对应的授权管理客户端上执行授权操作,并提交至授权管理平台,进而由授权管理平台确认第一用户的该授权操作。确定第一用户的授权操作后,授权管理平台就会生成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S504,将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存储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并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可验证声明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其中,上传至区块链节点的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以及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可验证声明具备授权验证和存储风险测评数据的双重作用。
S505,接收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可验证声明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S506,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
下面以具体场景为例,说明本说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实施过程。
以资源交易为金融领域的基金交易为例,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为XX银行机构。用户通过授权管理平台生成风险测评卡,并通过风险测评卡将其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中存储。之后,用户通过XX银行机构进行基金交易(即购买XX银行发行的基金)时,即可在通过风险测评卡对XX银行机构进行授权的前提下,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获取到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用户是否可购买基金。
首先介绍如何通过授权管理平台领取并生成风险测评卡。
图6(a)~6(e)示出了风险测评卡的生成过程。如图6(a)所示,用户通过授权管理平台对应的授权管理客户端发出风险测评卡的生成请求,如点击图6(a)中的“领取风测卡”。授权管理平台接收到风险测评卡的生成请求后,就会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其中,风险测评数据可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风险测评记录等,其中,风险档案数据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如用户年龄、性别、收入范围、家庭情况、风险测评问卷记录等)、通过资源交易平台产生的用户行为信息(如支付数据、转账数据、交易数据等)等,风险测评记录至少包括用户的风险测评结果,该风险测评结果用于表征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如稳健型、保守型等。其中,授权管理平台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方式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若授权管理平台获取到的风险测评数据中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和风险测评记录,则将风险测评记录中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展示在授权管理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以使用户对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确认,如图6(d)所示。
若授权管理平台获取到的风险测评数据中仅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即不包括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则可基于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首先在授权管理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展示风险测评的授权入口,如图6(b)所示。用户如果点击图6(b)所示界面上的“同意授权,开始风测”,授权管理客户端的显示界面就会跳转至图6(c)所示的界面,即为用户展示其对应的风险档案数据(如界面上展示的各问题),以供用户确认或修改,以及确认后授权进入风险测评环节,如点击图6(c)所示界面上的“确认无误,提交”,如图6(b)所示。
授权管理平台基于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后,就会在客户端显示界面上展示风险测评后的风险测评结果,如图6(d)所示。在该界面中,显示有风险测评结果“稳健型”,说明用户属于稳健型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用户点击图6(d)所示界面上的“确认”按钮,授权管理平台就会将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进行存储,并在接收到区块链节点返回的区块链存储凭证之后,生成该用户的风险测评卡,如图6(e)所示,风险测评卡对应有唯一的编号,风险测评卡的编号可由授权管理平台生成,且与区块链节点生成的区块链存储凭证相关联。风险测评卡下方的“授权记录”中,用于显示用户通过风险测评卡对接入区块链的各金融机构的授权记录,金融机构被授权后,表示该金融机构有权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至此,授权管理平台已经为用户生成了风险测评卡,且用户可通过该风险测评卡授权对接入区块链的各金融机构进行授权,以及通过被授权的金融机构进行基金交易。下面详细说明用户的风险测评卡在基金交易场景中的使用。
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再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实施例中,假设用户在XX银行的客户端界面上执行基金购买操作。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701,用户通过XX银行客户端发出基金交易请求,该基金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第一基金交易,基金交易请求携带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S702,XX银行机构基于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执行S709;若否,则执行S703。
S703,XX银行机构向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发送针对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第一查询请求。
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可包括被授权的各银行机构对应的授权信息,被授权的各银行机构可被允许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该步骤中,以XX银行机构中未存储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作为S703的执行条件。实际应用中,如果XX银行机构中存储了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但基于该风险测评数据确定第一用户的风险等级承受能力不足以进行第一基金交易时,也可以作为S703的执行条件。也就是说,XX银行机构中存储的风险测评数据可能未被及时更新、或者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问卷记录存在信息过期的问题,就会导致确定出的第一用户的风险等级承受能力不够准确,此时可通过执行S703以及后续步骤,即,使用风险测评卡进行风险等级承受能力的确定。
S704,授权管理平台基于第一查询请求,查询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并将返回至XX银行机构。
具体的,第一查询请求中携带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授权管理平台可基于第一查询请求中的数字身份信息,查询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S705,XX银行机构判断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中是否包括XX银行机构对应的授权信息。若是,则执行S707;若否,则执行S706。
S706,XX银行客户端向用户提供用于授权XX银行机构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入口,并接收用户通过该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
S707,XX银行机构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针对风险测评数据的第二查询请求,以及针对第一基金交易对应的基金风险等级的第三查询请求。
其中,区块链节点中预先存储有各类基金交易对应的基金风险等级,如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等。
S708,区块链节点基于第二查询请求查询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第三查询请求查询第一基金交易对应的基金风险等级,并将风险测评数据和基金风险等级返回至XX银行机构。
具体的,第二查询请求中携带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区块链节点可基于第二查询请求中的数字身份信息,查询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S709,XX银行机构基于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和第一基金交易对应的基金风险等级,确定是否为用户执行第一基金交易。
具体的,XX银行机构基于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可确定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而判断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第一基金交易对应的基金风险等级所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
若风险测评数据中包括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则可基于该风险测评记录确定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若风险测评数据中仅包括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则XX银行机构可基于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以得到用户对应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金融机构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基金交易请求时,通过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该风险测评卡用于金融机构获取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并根据相关授权信息确定金融机构是否被授权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进而基于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用户执行基金交易。可见,金融机构通过风险测评卡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用户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基金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基金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基金交易流程、提高基金交易效率;并且,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综上,已经对本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以是有利的。
以上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
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10,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第一查询模块820,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830,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840,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查询模块820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从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83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供模块,所述确定所述可验证声明是否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之后,若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不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所述第一授权信息,则向所述第一用户提供用于授权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入口;
第三确定模块,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时,基于所述授权操作,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之后,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授权信息,以使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授权信息更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840包括: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得到判断结果;以及,将所述判断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执行单元,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并将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资源交易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840还包括:
展示单元,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针对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的测评请求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第一更新单元,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风险档案数据的更新操作时,基于所述更新操作更新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第一测评单元,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840还包括:
第二更新单元,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之后,根据所述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所述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查询模块,在所述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之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得到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对应的查询结果;
所述第一查询模块820包括:
第二查询单元,若所述查询结果为指定类查询结果,则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类查询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未查询到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装置,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在接收到第一用户发送的资源交易请求时,通过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该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并根据相关授权信息确定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进而基于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第一用户执行资源交易。可见,第一资源交易平台通过风险测评卡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第一资源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资源交易流程、提高资源交易的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能够用来实现前文所述的应用于第一资源交易平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其中的细节描述应与前文方法部分描述类似,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另赘述。
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10,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区块链上传模块920,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生成模块930,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
所述区块链上传模块920包括:
第一上传单元,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可验证声明对应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创建单元,创建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所述可验证声明;或者,
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由所述区块链节点创建的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所述可验证声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91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为接入所述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资源交易平台;各所述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所述区块链共享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所述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和/或,
第二测评单元,基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910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一授权操作;所述第一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所述授权管理平台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和/或所述风险测评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所述基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二授权操作;所述第二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基于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区块链上传模块920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所述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三授权操作;所述第三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接入所述区块链的第二资源交易平台通过所述风测授权卡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
生成单元,根据所述第三授权操作,生成所述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所述第一上传单元,将所述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在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节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910包括:
查找单元,从预先生成的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中查找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或者,
第二创建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在各所述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采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装置,通过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及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并将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以使区块链节点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并向授权管理平台发送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进而使授权管理平台基于该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从而使得第一用户可通过风险测评卡授权接入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风险测评数据,使得第一用户通过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进行资源交易时,无需重复进行风险测评,而只需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即可完成第一资源交易中的风险测评环节,从而简化了资源交易流程、提高资源交易的处理效率;并且,通过区块链节点统一存储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不仅提升了对用户风险测评数据的集中管理效果,且能够确保风险测评数据不被篡改,即确保了风险测评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能够用来实现前文所述的应用于授权管理平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其中的细节描述应与前文方法部分描述类似,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另赘述。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系统。
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系统包括:
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1010,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向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1020发送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所述风测授权卡用于授权各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1010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1030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所述授权管理平台1020,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1010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测授权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所述区块链节点1030,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1010发送的针对所述风险测评数据的获取请求,将所述风测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1010。
基于同样的思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如图11所示。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处理器1101和存储器1102,存储器1102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或数据。其中,存储器110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器1102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中未示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1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器1102通信,在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上执行存储器1102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10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0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105,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106。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具体在另一实施例中,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且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基于区块链的资源设备中的一系列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该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资源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包括:
从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所述可验证声明是否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不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所述第一授权信息,则向所述第一用户提供用于授权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的授权入口;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时,基于所述授权操作,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入口执行的授权操作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第一授权信息,以使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授权信息更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得到判断结果;以及,将所述判断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并将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资源交易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针对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的测评请求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风险档案数据的更新操作时,基于所述更新操作更新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根据所述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更新所述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之后,还包括:
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得到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对应的查询结果;
所述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包括:
若所述查询结果为指定类查询结果,则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类查询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未查询到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所述第二风险测评记录中记录的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三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
9.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
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包括:
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可验证声明对应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包括:
创建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所述可验证声明;或者,
获取由所述区块链节点创建的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所述可验证声明。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获取第一用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为接入所述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资源交易平台;各所述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所述区块链共享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所述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获取第一用的风险测评数据,包括:
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和/或,
基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一授权操作;所述第一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所述授权管理平台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和/或所述风险测评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二授权操作;所述第二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基于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用户通过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执行的第三授权操作;所述第三授权操作用于授权接入所述区块链的第二资源交易平台通过所述风险测评卡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授权操作,生成所述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所述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包括:
将所述第二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存储在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中;
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所述区块链节点。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包括:
从预先生成的各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中查找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或者,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在各所述资源交易平台中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创建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18.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
第一查询模块,基于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第一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
第二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查询模块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从所述授权管理平台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被授权的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授权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是否包含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对应的第一授权信息,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风险测评记录;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根据所述第一风险测评记录,判断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是否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得到判断结果;以及,将所述判断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执行单元,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并将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资源交易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用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包括:
展示单元,若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不满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对应的交易等级要求,则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针对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的测评请求时,向所述第一用户展示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第一更新单元,当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对所述风险档案数据的更新操作时,基于所述更新操作更新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第一测评单元,基于更新后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进行重新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22.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装置,应用于接入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获取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
区块链上传模块,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进行关联存储,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区块链存储凭证;
生成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区块链节点发送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生成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接入所述区块链的资源交易平台从所述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并基于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相关资源交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之前,获取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对应的可验证声明;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和所述风险测评数据;
所述区块链上传模块包括:
第一上传单元,将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上传至区块链节点;所述区块链节点用于存储所述可验证声明的内容数据,以及向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发送所述可验证声明对应的所述区块链存储凭证。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基于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所述数字身份信息,从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档案数据;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为接入所述区块链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资源交易平台;各所述资源交易平台之间通过所述区块链共享所述风险档案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所述风险测评数据还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所述风险测评记录用于记录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风险测评后得到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和/或,
第二测评单元,基于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获取的所述风险档案数据进行风险测评,得到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记录。
26.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系统,包括:
接入区块链的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接收第一用户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资源交易请求;所述资源交易请求用于请求进行与风险测评相关的第一资源交易;向接入所述区块链的授权管理平台发送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所述风险测评卡用于授权各资源交易平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根据所述相关授权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是否被授权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若是,则从区块链节点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测评数据,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第一资源交易;
所述授权管理平台,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的查询请求,查询所述第一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卡的相关授权信息;
所述区块链节点,存储有各用户对应的风险测评数据;基于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风险测评数据的获取请求,将所述风险测评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资源交易平台。
2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调用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
28.一种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
CN202010997277.1A 2020-09-21 2020-09-21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184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7277.1A CN112184191B (zh) 2020-09-21 2020-09-21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7/359,454 US20210326886A1 (en) 2020-09-21 2021-06-25 Blockchain-based resource transac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7277.1A CN112184191B (zh) 2020-09-21 2020-09-21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4191A CN112184191A (zh) 2021-01-05
CN112184191B true CN112184191B (zh) 2022-05-06

Family

ID=7395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7277.1A Active CN112184191B (zh) 2020-09-21 2020-09-21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26886A1 (zh)
CN (1) CN112184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39395B2 (en) * 2018-07-31 2020-11-17 Americorp Investments Llc Techniques for expediting processing of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CN113221167B (zh) * 2021-05-11 2022-10-11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存证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240426B (zh) * 2021-05-17 2022-08-02 深圳技术大学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区块链用户身份认证的交易方法及系统
CN115345998B (zh) * 2022-08-24 2023-08-25 苏州康柏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门窗模拟家装平台
CN115250207B (zh) * 2022-09-26 2022-12-20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海县供电公司 用于能源互联网的安全交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19223B (zh) * 2022-11-08 2024-03-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需求响应用户履约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640575A (zh) * 2024-01-25 2024-03-0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分布式数字标识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2175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贷款风险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WO2019071263A2 (en) * 2017-10-06 2019-04-11 Variance Group Inc.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NSUMER SYNDLE CREDIT
CN109657486A (zh) * 2018-12-18 2019-04-19 青岛轮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机构用户数据共享方法与系统
CN111506666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数据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6884B2 (en) * 2018-02-14 2022-06-21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Authentication challenges based on fraud initiation requests
CN109214883A (zh) * 2018-07-27 2019-01-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服务租赁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839395B2 (en) * 2018-07-31 2020-11-17 Americorp Investments Llc Techniques for expediting processing of blockchain transac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1263A2 (en) * 2017-10-06 2019-04-11 Variance Group Inc. PAY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NSUMER SYNDLE CREDIT
CN108492175A (zh) * 2018-03-28 2018-09-04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贷款风险控制方法及服务器
CN109657486A (zh) * 2018-12-18 2019-04-19 青岛轮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机构用户数据共享方法与系统
CN111506666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数据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优化中的应用研究;陈雪仪;《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708;第108-1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4191A (zh) 2021-01-05
US20210326886A1 (en)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4191B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源交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491551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615362B2 (en) Universal model scoring engine
US20220224690A1 (en) Access Identifier Provisioning To Application
EP3520319B1 (en) Distributed electronic record and transaction history
US11900271B2 (en) Self learning data loading optimization for a rule engine
EP3200138A1 (en) Digital asset conversion
US20170300912A1 (en) Public ledger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13409045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716471A (zh) 用于识别移动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US20210243215A1 (en) Fraud detec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frequency-domain data
CN108764896B (zh) 一种信用卡支付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227220B2 (en) Automatic discovery of data required by a rule engine
CN106296154A (zh) 事务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194143A (zh) 一种区块链账户的创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034358A (zh) 业务凭证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111889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ressing behavior data using semi-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models
CN110942567A (zh) 自助设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61558B (zh) 处理虚拟资源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15393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2904A (zh) 一种信息核销系统以及方法
CN111915313B (zh) 用于区块链的数字资产转移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4076977B (zh) 基于区块链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230353562A1 (en) Trusted Identification of Enrolling Users Based on Images and Unique Identifiers Associated with Sponsoring Users
US202401051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Speaker De-Identification in Public Audio Data by Leveraging Adversarial Perturb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346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7

Address after: Room 602, No. 618, Wai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Applicant after: Ant fortune (Shanghai)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801-11 section B, 8th floor, 556 Xixi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