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4166A -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4166A
CN112184166A CN202011039362.3A CN202011039362A CN112184166A CN 112184166 A CN112184166 A CN 112184166A CN 202011039362 A CN202011039362 A CN 202011039362A CN 112184166 A CN112184166 A CN 112184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ice
reporting
service system
serv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9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威
范渊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BAPPSecurity Co Ltd
Hangzhou Dbapp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bapp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bapp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bapp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93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41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4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41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06F16/24564Applying rules; Deductive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10Text processing
    • G06F40/166Editing, e.g. inserting or deleting
    • G06F40/186Templat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实现了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Description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企业乃至个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在现有技术中,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均为孤立的数据,并成为信息孤岛,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使得用户难以掌握企业整体环境的安全态势。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探测规则,对预设范围内的业务系统进行探测;
获取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业务系统表;
从所述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中,查询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
生成与所述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录入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数据录入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录入与所述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生成与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
根据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对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数据进行审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检查,其中,所述数据检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查缺检查、数据查错检查;
在检查出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补齐,将进行数据补齐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和/或
在检查出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纠正,将进行数据纠正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根据预设数据脱敏规则,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脱敏;
将进数据脱敏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
根据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从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筛选与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并进行上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审核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相比于相关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实现了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申请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所涉及的“一”、“一个”、“一种”、“该”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可表示单数或复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以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申请所涉及的“连接”、“相连”、“耦接”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气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本申请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计算机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在本步骤中,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方式:可以是通过用户预设的探测规则获取的,也可是用户通过录入的方式获取的。
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探测规则,对预设范围内的业务系统进行探测;获取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通过该方式,可以是对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自动获取。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探测规则可以由用户配置。
又例如,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从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中,查询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生成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录入信息,其中,业务数据录入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录入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业务系统表,来查找通过预设探测规则未探测的业务系统,并通过生成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录入信息,指示用户录入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方式,实现了对获取到的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业务系统表可以是用户预先配置在数据库中的。该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中可以配置有预设范围内的所有业务系统,也可以是配置有预设范围内用户感兴趣的业务系统等,本申请并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到的业务数据可能存在数据报错的情况,该报错包含但不限于无法采集到业务系统业务数据、预设时间内未采集到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等,为了解决上述数据报错的问题,可以用过生成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进行业务数据补全和/或修正等操作。
步骤S202,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步骤中,每个业务系统均对应有个业务标准,该每个业务系统均对应的业务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由用户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业务标准,可以是指为企业中重复出现的,常规性的管理业务所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和程序一旦制定,就应该固定下来作为管理业务系统的准则和标准。可以由用户配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可以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生成与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对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数据进行审核。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业务标准来定义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的方式,实现了对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审核。
步骤S203,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通过上述步骤S201至步骤S203,通过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的方式,该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来自于多个业务系统,使得多个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进行了互通和共享,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实现了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数据进行上报时,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上报的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
方式一,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检查,其中,数据检查可以包括数据查缺检查;
在检查出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补齐,将进行数据补齐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通过该方式,实现了对缺失的业务数据的数据补齐,保证了上报的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方式二,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检查,其中,数据检查可以包括数据错误检测;在检查出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纠正,将进行数据纠正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通过该方式,实现了对错误的业务数据的数据纠正,保证了上报的业务数据的正确性。
方式三,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还可以包括:根据预设数据脱敏规则,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脱敏;将进数据脱敏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在涉及客户安全数据或者一些商业性敏感数据的情况下,在不违反系统规则条件下,对真实数据进行改造并提供测试使用,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卡号、客户号等个人信息都需要进行数据脱敏。数据安全技术之一,数据库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漏扫、数据库加密、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安全风险包括:拖库、刷库、撞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数据脱敏,可以实现敏感隐私的业务数据的保护,增强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可以是在进行数据审核之前进行,也可以是在进行数据审核的同时进行,可由用户配置和设定,本申请并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中的数据上报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可以先获取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从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筛选与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并进行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该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可以是由用户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用户的业务习惯自动配置的,还可以是通过业务标准配置大的,本申请并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从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筛选与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并进行上报的方式,实现了对用户感兴趣的业务数据的上报,且通过预设上报规则实现自动上报,增强了对业务数据的上报的针对性,以及提高了业务数据上报的效率。
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和说明。
图3是根据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图3的优选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其中,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发现、人工录入。
需要说明的是,该自动发现,可以是用户定义发现规则(即预设探测规则);也可以通过对未发现业务系统,进行人工录入业务数据的方式,该人工录入的数据可以来自于kafka数据库。
在该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数据报错的业务系统,还可以提示用户进行补全或修正。其中,数据报错包含但不限于无法采集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预设时间未采集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业务系统也可以是一些设备,例如计算机等。
步骤S302,对步骤S301中获取到的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进行审核。该数据审核的标准过程可以根据业务标准套接。该套接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A,定义数据类型:根据业务标准,定义待审核数据类型。
步骤B,数据处理:根据步骤A中的待审核数据类型进行标准化审核处理。
步骤C,数据检查:对步骤B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参照业务标准再进行数据检查。
其中,该数据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查缺检查、数据查错检查。
步骤D,数据处置:对步骤C中检查结果进行处置。
该处置过程包括但不限于:对存在数据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行标准化补齐;对存在数据错误的业务数据进行标准化纠正。
步骤E,数据脱敏:根据业务标准,定义敏感数据和/或脱敏规则,对步骤D进行数据处置之后并包含敏感数据的业务数据,依据定义的脱敏规则进行数据脱敏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步骤B、步骤C、步骤D和步骤E中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数据查缺规则、数据查错规则、数据脱敏规则等规则均也可以从mysql配置表中获取的。该配置表中的规则可以用户通过用户界面配置。
步骤S303,根据业务标准,定义需要上报的数据主题,并根据定义需要上报的数据主题进行业务数据上报。
该步骤中,数据主题:数据主题包括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标准业务数据、图表组件、主题分析、分析结论、处置建议。
主题定义:数据主题定义可由标准业务的操作人员根据权限自定义,也可由业务系统根据预设的权限表自动生成。
数据主题上报:可以根据配置的预设上报规则进行上报,该预设上报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单条件、组合条件、业务数据所包含的敏感内容。
预设上报规则,可以根据业务标准自动配置,也可以根据业务人员业务习惯自动配置,还可以由业务人员自动配置或调整。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审核处理,并检验数据符合性,最后再根据配置的上报要求进行上报处理,以实现行业内定制化信息的总览监测以及对态势数据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上下统一调度的监控平台,帮助组织内成员机构快速共享情报,对行业内资产进行安全监察、风险管控,同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的问题,实现了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单元”、“子单元”等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审核模块42,耦合至获取模块41,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报模块43,耦合至审核模块42,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41包括:探测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探测规则,对预设范围内的业务系统进行探测;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41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的业务系统表;查询单元,用于从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中,查询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录入信息,其中,业务数据录入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录入与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审核模块42包括: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生成与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审核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对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数据进行审核。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报模块43包括:检查单元,用于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检查,其中,数据检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查缺、数据查错;数据补齐单元,用于在检查出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补齐,将进行数据补齐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数据纠正单元,用于在检查出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纠正,将进行数据纠正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报模块43还包括:数据脱敏单元,用于根据预设数据脱敏规则,对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脱敏;第一上报单元,用于将进数据脱敏之后的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报模块43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第二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从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筛选与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并进行上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可以是功能模块也可以是程序模块,既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对于通过硬件来实现的模块而言,上述各个模块可以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还可以按照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另外,结合图2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可以由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来实现。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5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5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存储器5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5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简称为HDD)、软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olidState Drive,简称为SSD)、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简称为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52可在数据处理装置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2是非易失性(Non-Volatile)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52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为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简称为EEPROM)、电可改写ROM(Electrically Alter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为EAROM)或闪存(FLASH)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AM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DRAM),其中,DRAM可以是快速页模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Fast Page Mode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FPMDRAM)、扩展数据输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xtended Date Out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为EDO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DRAM)等。
存储器52可以用来存储或者缓存需要处理和/或通信使用的各种数据文件,以及处理器51所执行的可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处理器5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5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53和总线50。其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51、存储器52、通信接口53通过总线5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3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通信接口53还可以实现与其他部件例如:外接设备、图像/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库、外部存储以及图像/数据处理工作站等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总线5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总线5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总线(Data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控制总线(Control Bus)、扩展总线(Expansion Bus)、局部总线(Local Bus)。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50可包括图形加速接口(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简称为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简称为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简称为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无线带宽(InfiniBand)互连、低引脚数(Low Pin Count,简称为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简称为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为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erial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简称为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ideo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Local Bus,简称为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可以基于获取到的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从而实现结合图2描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
根据预设探测规则,对预设范围内的业务系统进行探测;
获取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业务系统表;
从所述预设的业务系统表中,查询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
生成与所述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录入信息,其中,所述业务数据录入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录入与所述未探测到的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生成与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
根据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待审核数据类型模板,对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数据进行审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检查,其中,所述数据检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数据查缺检查、数据查错检查;
在检查出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补齐,将进行数据补齐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和/或
在检查出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情况下,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存在数据错误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纠正,将进行数据纠正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根据预设数据脱敏规则,对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脱敏;
将进数据脱敏之后的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包括:
获取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
根据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从所述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中筛选与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预设上报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并进行上报。
8.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业务系统的业务数据;
审核模块,用于根据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标准,审核所述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业务数据;
上报模块,用于将审核通过的业务数据进行上报。
9.一种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
CN202011039362.3A 2020-09-28 2020-09-28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1841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9362.3A CN112184166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9362.3A CN112184166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4166A true CN112184166A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4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9362.3A Pending CN112184166A (zh) 2020-09-28 2020-09-28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416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7955A (zh) * 2021-09-29 2021-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审核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741577A (zh) * 2022-04-27 2022-07-12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17A (zh) * 2013-03-04 2013-06-12 上海帜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共同客户端的多企业云文件夹部署与信息交互方法
CN109858258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10472934A (zh) * 2019-07-26 2019-11-19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审核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2417A (zh) * 2013-03-04 2013-06-12 上海帜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共同客户端的多企业云文件夹部署与信息交互方法
CN109858258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10472934A (zh) * 2019-07-26 2019-11-19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审核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7955A (zh) * 2021-09-29 2021-12-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审核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741577A (zh) * 2022-04-27 2022-07-12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1577B (zh) * 2022-04-27 2023-08-11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62803B (zh) 一种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39690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ely sending a message
CN112184166A (zh) 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0236B (zh) 跨网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218407B (zh) 基于日志监控技术的代码管控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039900B (zh) 网络安全风险检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3319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软件测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06650478B (zh) 一种数据操作的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3118140A (zh) 将文件分享给关系圈外其他用户终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328619A (zh) 数据质量监控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408309B (zh) 多终端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94822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098852B (zh) 一种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20601B (zh) 一种数据匹配方法及装置
US1114657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medium
CN108173716B (zh) 一种识别网络设备厂商的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12329021B (zh) 一种排查应用漏洞的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83942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采集质量核验方法及系统及装置及介质
CN111131454B (zh) 基于usrp的物联网设备流量分析装置
US201602052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rmining When to Review an Agent Response Process
CN112149128B (zh) 自定义流程的漏洞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介质
CN113485944B (zh)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532561B (zh) 数据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324846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5990B (zh) 一种无线中继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