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2547A -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2547A
CN112182547A CN202010976509.5A CN202010976509A CN112182547A CN 112182547 A CN112182547 A CN 112182547A CN 202010976509 A CN202010976509 A CN 202010976509A CN 112182547 A CN112182547 A CN 112182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rusted
equipment
client
trust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50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82547B (zh
Inventor
马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650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2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82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82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2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4Program 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金融应用场景中,对移动终端设备的风险跟踪、可信设备识别能力要求较高,好的可信设备识别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反欺诈的效果,降低运营成本。
针对可信设备认证,目前最接近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于设备指纹的移动终端信息认证方法。该技术依托于设备指纹信息,结合标识密码体制将设将移动终端采集到的设备指纹信息作为标识公钥,生成对应私钥,在登录时对移动设备加密的认证数据进行验证。该方法中用到的设备指纹信息是指移动终端设备制造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唯一标识。
另外,设备指纹技术是指对终端设备进行全局唯一性标记的技术。通过设备指纹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跟踪用户的操作行为轨迹,识别用户设备风险,从而及时对高风险设备和操作作出响应,控制风险降低损失。现有的设备指纹技术主要有三种:主动采集移动终端的多个维度数据,包括硬件和软件等信息来生成唯一id;分析通信的数据报文,提取网络特征集,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标记和跟踪;综合前面两种方法进行设备标记和跟踪。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其使用标识密码技术将设备指纹信息作为公钥,这里的设备指纹信息是指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唯一设备标识,属于硬件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普适性不足,且容易被伪造,造成可信设备识别失败。另外,也无有效措施来限制用户在高风险的移动终端设备环境下启用可信设备认证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基于设备指纹技术,采集设备端的多个维度数据,按照可信算法计算设备指纹,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增加应用中的普适性;并结合PKI机制提供一种可信设备识别的方法,提高可信设备识别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进一步增强可信移动终端设备的风险控制能力。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所述方法需主动采集客户端所在设备的非敏感特征信息并存储为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生成唯一设备指纹和设备指纹令牌并将所述设备指纹令牌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供存储,所述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包括:
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优选地,在所述生成密钥对的步骤之前,所述可信设备认证方法还包括:
接收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中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在发起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时对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
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如检测结果为无风险设备,则正常开启可信设备功能。
优选地,在所述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步骤中,如相似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可信设备认证失败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的步骤中,如果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设备,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功能的提示。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系统,所述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包括:密钥模块、接收模块、解密模块、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密钥模块,用于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解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优选地,所述可信设备认证系统还包括接收模块二、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二,用于接收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中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在发起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时对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如检测结果为无风险设备,则正常开启可信设备功能。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时,如相似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可信设备认证失败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设备,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功能的提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模拟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服务模拟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前述任一项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任一项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设备指纹信息为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唯一设备标识,属于硬件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普适性不足,且容易被伪造,造成可信设备识别失败相比,能够采集设备端的多个维度数据,按照可信算法计算设备指纹,从而提高可信设备识别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同时增加应用中的普适性;与现有技术使用标识密码技术加密,安全性较低相比,本申请结合PKI机制提供一种可信设备识别的方法,提高安全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还限制用户在高风险的移动终端设备环境下启用可信设备认证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可信移动终端设备的风险控制能力。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的可信设备认证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信设备认证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所述方法需主动采集客户端所在设备的非敏感特征信息并存储为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生成唯一设备指纹和设备指纹令牌并将所述设备指纹令牌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供存储。具体的,打开业务应用客户端程序后,初始化设备信息采集上报功能,采集设备信息包括硬件信息(例如唯一设备号、MAC地址、CPU、GPU等信息,如没有也不影响使用)、软件信息(例如网络状态、网络列表、应用信息列表、字体列表、语言、操作系统信息等内容)、当前设备环境信息(模拟器、root/越狱、代理等),将采集的设备信息作为第一信息上报到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根据采集到的设备信息进行组合,按不同的权重来计算设备指纹,保证同一台设备使用不同时期上报的设备信息不会被认为是多台设备;然后生成设备指纹令牌来标记设备,并将该设备指纹令牌返回给业务应用客户端程序进行存储。
所述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包括:
步骤一,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具体的,可信设备功能由用户开启,在用户登录成功后,选择开启可信设备功能时,采集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进行上报;若当前设备运行环境经服务端检测为高风险设备则返回设备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若无风险,则后台系统会生成一对公私钥对,将公钥信息返回给业务应用客户端存储起来,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同时后台系统维护用户的可信设备列表,包括设备指纹令牌、私钥、有效期等关联信息。一个用户可信设备个数不超过5个。
步骤二,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具体的,可信设备功能开启后,在后续需要识别设备可信的场景中,在认证请求时实时采集设备信息,并使用第三步返回的公钥对采集到的设备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第三信息;将加密后的数据(第三信息)、设备指纹令牌添加到前述认证请求中并发送,该发送的信息为第二信息。
步骤三,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具体的,第二信息被发送到后台系统进行校验;校验过程首先判断该用户是否开启了可信设备认证功能;如已开启,使用与所述设备指纹令牌对应的私钥解密设备信息(第三信息)。
步骤四,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具体的,计算设备信息是否与可信设备列表中对应的设备信息(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说明设备可信,可进行后续认证流程。否则返回用户当前设备不可信提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可信设备认证系统,所述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包括:密钥模块、接收模块、解密模块、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密钥模块,用于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具体的,可信设备功能由用户开启,在用户登录成功后,选择开启可信设备功能后,采集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进行上报;若当前设备运行环境经服务端检测为高风险设备则返回设备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若无风险,则后台系统会生成一对公私钥对,将公钥信息返回给业务应用客户端存储起来,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同时后台系统维护用户的可信设备列表,包括设备指纹令牌、私钥、有效期等关联信息。一个用户可信设备个数不超过5个。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具体的,可信设备功能开启后,在后续需要识别设备可信的场景中,在认证请求时实时采集设备信息,并使用第三步返回的公钥对采集到的设备信息进行加密,获得第三信息;将加密后的数据(第三信息)、设备指纹令牌添加到前述认证请求中并发送,该发送的信息为第二信息。
所述解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具体的,第二信息被发送到后台系统进行校验;校验过程首先判断该用户是否开启了可信设备认证功能;如已开启,使用与所述设备指纹令牌对应的私钥解密设备信息(第三信息)。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具体的,计算设备信息是否与可信设备列表中对应的设备信息(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说明设备可信,可进行后续认证流程。否则返回用户当前设备不可信提示。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所述方法需主动采集客户端所在设备的非敏感特征信息并存储为第一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生成唯一设备指纹和设备指纹令牌并将所述设备指纹令牌发送至所述客户端供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包括:
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密钥对的步骤之前,所述可信设备认证方法还包括:
接收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中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在发起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时对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
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如检测结果为无风险设备,则正常开启可信设备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步骤中,如相似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可信设备认证失败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的步骤中,如果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设备,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功能的提示。
5.一种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包括:密钥模块、接收模块、解密模块、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密钥模块,用于生成密钥对,发送公钥至所述客户端供储存,私钥则由服务端存储并与所述唯一设备指纹对应;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可信设备认证请求、第三信息、所述设备指纹令牌,所述第三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发起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请求时对其进行实时非敏感特征信息采集并使用所述公钥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解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第三信息进行解密获得第四信息;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如相似度大于设定阈值,则继续后续认证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设备认证系统还包括接收模块二、检测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二,用于接收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中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由以下方式获得:所述客户端在发起所述可信设备功能的开启请求时对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风险级别,如检测结果为无风险设备,则正常开启可信设备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计算所述第四信息与所述第一信息之间的相似度时,如相似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可信设备认证失败的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信设备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所述当前设备运行环境信息并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为高风险设备,则向所述客户端所在设备反馈存在风险,无法开启可信设备功能的提示。
9.一种可信设备认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可信设备认证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76509.5A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82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509.5A CN112182547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509.5A CN112182547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547A true CN112182547A (zh) 2021-01-05
CN112182547B CN112182547B (zh) 2024-04-30

Family

ID=7392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509.5A Active CN112182547B (zh) 2020-09-15 2020-09-15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825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513A (zh) * 2021-08-30 2021-11-26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指纹的处理方法、用户端、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2025A1 (en) * 2012-02-27 2015-03-19 Nachiket Girish Deshpande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ed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8600162A (zh) * 2018-03-13 2018-09-28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75448A (zh) * 2019-04-28 2019-08-27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设备登录认证方法及具有认证功能的应用系统
CN111429145A (zh) * 2020-03-26 2020-07-17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2025A1 (en) * 2012-02-27 2015-03-19 Nachiket Girish Deshpande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ed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8600162A (zh) * 2018-03-13 2018-09-28 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75448A (zh) * 2019-04-28 2019-08-27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设备登录认证方法及具有认证功能的应用系统
CN111429145A (zh) * 2020-03-26 2020-07-17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电子交易的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513A (zh) * 2021-08-30 2021-11-26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指纹的处理方法、用户端、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09513B (zh) * 2021-08-30 2023-03-10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指纹的处理方法、用户端、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2547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7342B (zh) 区块链跨链的认证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30850B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安全校验方法及客户端、服务器
EP300520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with device attestation
CN107948143B (zh) 一种云存储中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完整性检测方法和系统
US20190116180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09347625B (zh) 密码运算、创建工作密钥的方法、密码服务平台及设备
CN110177134B (zh) 一种基于多云存储的安全密码管理器及其使用方法
US10839362B2 (en) Offline pi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C card
CN111130798B (zh) 一种请求鉴权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37915B (zh) 基于隐式证书的抗量子计算匿名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0380859B (zh) 基于非对称密钥池对和dh协议的量子通信服务站身份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1309147A (zh) 一种基于图像口令身份认证方法
KR101077975B1 (ko) 생체 정보 퍼지 볼트 생성방법 및 생체 정보 퍼지 볼트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CN114547589A (zh) 保护隐私的用户注册、用户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2182547B (zh) 一种可信设备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31153B (zh) 基于5g云雾混构统一认证平台的生物身份信息认证方法
CN104751042A (zh) 基于密码哈希与生物特征识别的可信性检测方法
CN105071993B (zh) 加密状态检测方法和系统
JP2007188194A (ja) 認証システム、変換関数生成装置、変換関数生成方法、この変換関数生成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ことが可能なプログラム、及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ことが可能にて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1949952A (zh) 验证码请求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44921A (zh) 登录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5690B (zh) 字符串的匹配方法和装置、数据检测方法、服务器
Wu et al. A secure strong-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N108833449B (zh) 基于RAS算法的Web通信加密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411339A (zh) 基于零因子图序列的密码文件泄露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